2019春沪教版数学二下4.4《秤与它的使用方法》word教案2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二下《秤和它的使用方法》WORD教案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二下《秤和它的使用方法》WORD教案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二下《秤和它的使用方法》WORD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认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量感。

2. 能够正确地读秤的刻度,正确地测量物体的轻重。

[能力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学习秤和它的使用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亲身体验的过程,体验1克的量感。

【教学重点】正确地读秤的刻度。

【教学难点】正确地测量物体的轻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天平、弹簧秤、盘秤、自带水果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前几节课我们一直在围绕物体的轻重来学习,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好朋友,让我们认识一下?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秤)师:这些都是秤。

板书:秤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早就发明了用“秤”来计量物品的重量。

不再像我们上节课中用双色片或其它的物品。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秤和它的使用方法。

板书:秤和它的使用方法二、探究新知:(一)秤的认识:师:我们小组桌上都放了一些秤,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学生小组为单位认识秤。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反馈。

师:生活中人们都用克和千克来表示物品有多重。

师: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这些秤,这些秤上都有什么?生:刻度和数字。

师:这些刻度和数字表示什么?生:秤上的这些刻度和数字都表示克和千克。

(二)感觉1克的重量:1.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物品的重量可以用克和千克来表示,那么1克有多重呢?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2分硬币,请每个小朋友都用手掂一掂,你估计它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师:其实一个2分硬币重约1克,1克可以写成1g。

师:每个同学可以再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这就是1克,你觉得1克怎么样?生:很轻。

2. 小结。

小结:生活中1克的物品是很轻的。

(三)小练习:师:测一测下面的文具大约重多少克?学生用秤来测一测文具:铅笔、固体胶、剪刀、橡皮、直尺。

小组合作交流。

三、拓展新知:(一)弹簧秤的使用方法:师:刚才我们在使用秤的时候,有些小组测量的方法不够准确。

师:让我们交流一下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弹簧秤?小组学生两两合作完成。

2019春沪教版数学二下4.1《轻与重》word教案2

2019春沪教版数学二下4.1《轻与重》word教案2

2019春沪教版数学二下4.1《轻与重》word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看、掂或借助工具的方法进行轻与重的比较。

2.通过观察、验证等学习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提倡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知道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轻与重的比较,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结果。

教学难点:在运用工具比较时,培养同学们动手的能力。

教学准备:媒体、弹簧、天平、平衡尺教学过程:一、引入:1.创设情境播放录像。

小女孩不愿意和这个小男孩玩,你们猜一猜,这是为什么呀?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轻与重”。

(课题用一高一低的跷跷板形式出现)二、新授:1.用眼睛看的方法判断“轻与重”①请出班级中的两位同学(一胖一瘦),怎么判断谁轻谁重?(板书:看)完整地表述:某某和某某比轻重,某某重,某某轻。

②现在这里有一些图片,哪些图片中的两件物品是你一眼就能判断出轻与重的?(出示图片):吸铁石(3块和1块)纸杯和瓷杯两只瓶子白橡皮和黑橡皮两只盒子③(纸杯和瓷杯;吸铁石)同桌一人选一题,互相说一说。

汇报:纸杯和瓷杯比轻重,瓷杯重,纸杯轻。

3块吸铁石和1块吸铁石比轻重,3块吸铁石重,1块吸铁石轻。

④小结:根据同学们的观察以及生活经验,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看物体的大小或是多少或材质的不同来判断轻与重。

2.通过用手掂比较“轻与重”①剩下的图不能马上判断出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呢?老师准备了实物,谁愿意上来比一比,说一说结果?学生:绿色瓶子和黄色瓶子比轻重,绿色瓶子重,黄色瓶子轻。

A盒和B盒比轻重,A盒重、B盒轻。

②刚才这个同学做了个什么动作?(板书:掂)③同桌同学选两件物品,互相掂一掂,说一说结果。

④小结:比较轻重时,有时不能马上判断或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轻重。

3.借助工具比较和验证“轻与重”①这里,老师还有两块橡皮,谁愿意上来比较一下?(多请几个学生,出现不同的比较结果)②现在我们用刚才的两种方法都不能比较出轻重,那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呢?(板书:工具)③有哪些工具可以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呢?(学生说,老师出示各种图片)④介绍工具用法:请一个同学上来用天平比较两块橡皮的轻重,说结果。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秤和它的使用方法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秤和它的使用方法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
练习二:在()中填入适合的单位
(1)铅笔长15()(2)一只塑料杯子重70()
(3)一只鸡蛋重5()(4)一包味精重50()
练习三:根据重量来排列,由轻到重,先估计,然后检验
练习本明信片啤酒瓶盖邮票硬币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重量单位克,哪些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克表示。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
教后记:
出示图片
海绵苹果书包大米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1、秤上都有什么?
刻度和数字。
秤上的刻度和数字表示什么?
表示克和千克。
探究二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
出示练习二填空
出示练习三排列物体的轻重
一、新课导入
1、根据图片给物体的重排序
2、最重的物体有多重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的重量?
3、对,我们需要秤这一测量工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秤和它的使用方法》
交流:表示克和千克。
师小结:生活中人们用克与千克表示物品的轻与重
2、1克的量感的建立(较轻的物体重量用克做单位)
(1)动手体验1克的重量,并板书字母书写方法1g
(2)体验几张A4纸的重量大约是1克?等体验活动
探究二
1、
2、如果一张纸重1克,6张纸有重多少克?100张纸呢?
80克的纸的重量与几个2分的硬币一样重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电子教案
执教:
年级
课题
日期
二年级
秤和它的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量感。
2、能正确地填写合适的单位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量感。

沪教版二年下《秤和它的使用方法》ppt省优获奖课件

沪教版二年下《秤和它的使用方法》ppt省优获奖课件
3. 从正面读刻度 .
这个秤0 -100克有10个小格 ,每小格代 表10克 ,现在秤面上是多少克 ?
100克
900克
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填、读一读
10 10
350
10 10
880
语文
谢谢您下载使用 !
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 习方法
- - -近几年全国(高|考)状元荟萃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 我觉得 ,很重要的是 ,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 ,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 .我觉得何旋 ,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 ,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根 底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特别想提 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 ,充满阳光的这 样一个女孩子 .在我印象当中 ,何旋是一个最 |爱笑的 ,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 .所以我 觉得她很阳光 ,而且充满自信 ,这是她突出的 这样一个特点 .所以我觉得 ,这是她今天取得 好成绩当中 ,心理素质非常好 ,是非常重要 的.
前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 许多人的眼中 ,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 夺目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 .但实际上他们 和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 ,但 他们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 ,他们的不平凡 之处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 , 又有着一些共性 ,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 其是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 .
弹簧秤
①手提弹簧秤挂环 , 使 "0〞刻度与弹簧 秤 指针持平 .
②将被秤物体悬挂 在秤钩上 ,稳定后从 正面读指针所指的刻 度.
③必须注意其中一小格代表1g .
掂一掂再称一称 你的字典、数学书有多重 ?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秤与它的使用方法2 沪教版(共17张PPT)品质课件PPT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秤与它的使用方法2    沪教版(共17张PPT)品质课件PPT

探究三
练习二
练习一
练习二
本课小结
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1)手提弹簧秤挂环,使“0”刻度于弹簧秤指针持平。 (2)将被秤物体悬挂在秤钩上,稳定后从正面读指针所指的刻度。 (3)必须注意其中一小格代表1g。
盘秤的使用方法: (1)将秤放在平坦之处,指针调到0的位置。 (2)从正面读刻度。 (3)必须注意其中一小格代表5g。
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 初步建立1克的量感。
2、能够正确地读秤的刻度,测量物 体的轻重。
3、通过实物的操作,学习秤和它的 使用方法。
背景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一
秤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秤”来计量物体品有多重。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一
秤的认识
秤上都有什么?
刻度和数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心中有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民之乐者,民亦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立志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2019春沪教版数学二下4.4《秤与它的使用方法》word教案2

2019春沪教版数学二下4.4《秤与它的使用方法》word教案2

2019春沪教版数学二下4.4《秤与它的使用方法》word教案2教学目标:1.领会间接比较与直接比较的不同。

2.会用简易的称量工具比较物体的轻重。

3.知道重量单位:克、千克。

4.能正确读出几种常用秤的单位刻度。

教学重、难点:领会间接比较与直接比较的不同,知道重量单位:克、千克。

教学准备:简易称量工具,铅笔、橡皮等文具,2分硬币若干,商场价目牌,弹簧秤,盘秤教学过程:一、动手实践,学习新知1.提出问题师:(出示铅笔、橡皮等5件文具)请你们估计一下,如果用直接比较的方法将这些文具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序,大概要比较几次?(10次左右)师:你想不想用直接比较的方法来排序?如果不想,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生:将文具用秤来称量,再按轻重排序。

师:真棒!大家说的这种方法叫作“间接比较”,用一种已经知道重量的物体来测它们的轻重,再比较,就简单得多了。

我们人类还根据这种方法发明了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秤,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间接比较和秤的使用方法)2.动手称一称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简易的“天平”秤,我们自己动手测出它们的重量再排序,好吗?(将操作结果记录在书中表格内)师简单介绍操作方法(也可让学生观察书上图后自己归纳)⑴秤的一侧摆放要测量的物体,另一侧摆放2分硬币⑵不断增加2分硬币,直至秤杆平衡为止⑶记录2分硬币的个数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师个别指导。

生汇报测量和排序的结果。

二、认识重量单位1.引入师:如果每次都要用2分硬币帮忙,还是不太方便。

于是人们规定了一些统一的重量单位。

(出示秤面)你知道我们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吗?(克,千克)板书:克,千克(齐读)师:它们俩还有“英文名字”,谁看到过?可以告诉大家吗?(g,kg)板书:g,kg(齐读)2.体会1克的重量师:1克究竟有多重呢?现在拿起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它的重量。

生将刚才测量用的2分硬币拿出一个掂一掂,感觉它的重量。

师:1个2分的硬币重约1克,请你仔细体会手中的感觉,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

二年级各种称秤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各种称秤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各种称秤的认识教案教案标题:认识和使用各种称秤的教案(适用于二年级)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称秤,并掌握它们的用途。

2. 学生了解和运用适当的计量单位。

3. 学生能够使用称秤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活动。

教学资源:1. 称秤的图片和实物(包括厨房秤、体重秤、天平等)。

2. 物品的重量示例(例如书本、水果等)。

3. 学生可以使用的计量单位卡片或标签。

教学准备:1. 准备足够数量的称秤和相关物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践操作。

2. 将教室分成几个站点,每个站点配备一个称秤和相关物品,以便学生轮流体验不同类型的称秤。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起学生对称秤的兴趣。

通过展示称秤的图片和实物,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工具的名称以及用途。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使用称秤?使用称秤有什么好处?探究(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轮流参观不同的站点,体验不同类型的称秤。

每个站点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物品,学生需要使用相应的称秤测量它们的重量,并记录结果。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的称秤:它们的结构、刻度和读数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称秤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总结(10分钟):1. 回到教室,组织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不同站点中使用称秤的体验和发现。

2. 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类型的称秤以及它们的用途。

使用图片或卡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

3. 教师进行必要的概念解释和补充:例如,厨房秤用于测量食材的重量,体重秤用于测量人的体重等。

拓展活动(15分钟):1. 分发给学生一些物品,并要求他们使用适当的称秤测量这些物品的重量。

确保学生正确选择使用的称秤和计量单位,并记录结果。

2. 要求学生根据测量结果把这些物品进行重量排序。

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哪个物品最重?哪个物品最轻?哪些物品的重量相等?评估(5分钟):1. 召集学生讨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进行必要的纠正和反馈。

2. 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当的称秤,并理解测量重量的基本概念。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秤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秤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秤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秤的作用和用途。

2. 能够使用秤测量物体的重量。

3. 能够简单比较物体的重量。

教学重点:认识秤的作用和用途,学会使用秤测量物体的重量。

教学难点:简单比较物体的重量。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秤等教学辅助工具。

2. 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书籍、水杯、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用来测量重量的工具,并介绍秤的作用和用途。

二、呈现(10分钟)
教师展示秤的图片或实物给学生观看,并演示如何使用秤来测量物体的重量,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秤的操作。

三、讲解(10分钟)
教师简单讲解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保持秤平衡、读取刻度等,并和学生一起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

四、练习(15分钟)
1. 让学生分组,每组拿到一把秤和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让他们互相测量并记录物体的重量。

2. 让学生自由操练使用秤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操作方法。

五、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秤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秤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六、课堂作业(5分钟)
让学生回答问题:你在生活中还能想到哪些需要使用秤来测量重量的场景?写出来并画图表示。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秤的作用和用途,并注意操作方法的简单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秤的使用技巧。

同时,通过练习和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秤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认识秤教案

认识秤教案

认识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秤的基本原理和种类;2.掌握秤的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秤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秤的精度和误差;3.秤的读数和单位。

三、教学难点1.秤的精度和误差的概念;2.秤的读数和单位的转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秤的使用场景,如在超市购物时称重、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称重等。

2. 讲解1.秤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介绍秤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包括机械秤、电子秤、弹簧秤等,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秤。

2.秤的精度和误差教师讲解秤的精度和误差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秤的位置、避免外界干扰等方法减小误差。

3.秤的读数和单位教师讲解秤的读数和单位的转换,包括公制和英制单位的转换,以及如何进行四舍五入等操作。

3. 实验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秤的使用过程,掌握秤的读数和单位的转换方法。

4. 总结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秤的种类、使用方法、精度和误差、读数和单位等知识点,并强调秤在生活和实验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实验操作表现评价;2.课堂提问回答情况评价;3.课后作业评价。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通过导入、讲解、实验操作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秤的种类、使用方法、精度和误差、读数和单位等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word教案 (高效课堂)沪科版 (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word教案 (高效课堂)沪科版 (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学习目标】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考前须知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知道怎样测量小于天平感量的细小物体的质量【学习重难点】1、托盘天平的使用2、正确使用游码,正确读出游码指示的质量数【学习器材】托盘天平、量筒和量杯【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和量筒的使用二、课堂交流与达标导学:〔一〕交流预习情况:1.展示预习成果:交流你的思考和疑惑〔含实验情况〕。

2.讨论:通过预习,你想了解学习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知识深化探究:⒈学会使用天平请对照P119托盘天平,仔细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熟悉托盘天平的调节与使用方法。

⑴托盘天平的使用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②使用前,将游码移至;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尖对准刻度线。

③称量时,天平的右盘放置,左盘放置;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此时,即为所称量物品的质量。

④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夹取,不要用手提取。

⑵托盘天平的保养①天平和砝码应妥善保管并保持清洁枯燥,不得置于、、之处,并防止接触酸、碱或油脂等。

②天平与砝码假设发生氧化、腐蚀或其他问题,应由专业计量人员修理,经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前方能使用。

⑶请你与同学合作完成下面的测量任务:①用天平测出一支粉笔的质量、一个1元或5角或2角硬币的质量。

②用天平测出50ml水的质量。

请大家认真思考应如何测量?〔写出步骤〕⒉学会使用量筒或量杯①出示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认识它们。

②介绍量筒和量杯作用和使用方法:〔阅读P120〕A、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在它们的壁上均有刻度,但的刻度是均匀的,而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上密下疏。

B、,表示量筒或量杯的精确程度。

C、通常情况下,还标有100ml、200ml或500ml等字样,这些字样均表示量筒或量杯的,即最多能测量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D、在使用量筒或量杯测体积时,无论液面是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量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或凸面的在同一水平线上。

上海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轻与重教学设计教案

上海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轻与重教学设计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2、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3、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难点: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新授引入师:同学们,在节日里,爸爸妈妈会给我们买许多礼物,老师这里有些礼物,你能说出哪个玩具比较重?哪个玩具比较轻吗?学生交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物品的轻与重二、新授与探究探究一:直接观察1、气球和苹果比2、小胖和小亚比师:你知道这个苹果与这个气球比哪个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师:小胖和小亚比呢?师小结:我们可以直接凭经验来判断。

苹果重,气球轻。

根据图片看出小胖重小亚轻。

探究二:动手操作1、比较下列物体的轻重、书上第42页中的2橡皮、吸铁石、小汽车等为学生提供学具,动手操作2、验证比较结果:可将这些物品悬挂起来之后小结方法掂一掂等方法师:数学书和文具盒比谁轻谁重?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比的?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方法来比轻重。

探究三:1、小包装的酸奶,一包装3罐,大包装的酸奶,一包装6罐,4小包装的和2大包装的酸奶,哪个重?哪个轻?2、4只羽毛球的重量和6个乒乓球的重量相等,都是24克,羽毛球和乒乓球哪个重?哪个轻?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三、练习与巩固练习一1、判断轻重棉花和小铁球西瓜和葡萄冰箱和电话练习二1、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汽油,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汽油。

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和6箱大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哪个重?哪个轻?生:12×4=48(瓶)6×8=48(瓶)答:一样重。

师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重量和轻重的概念。

2.通过生活实例和感性体验认识物体的轻重。

3.初步掌握秤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量和轻重的概念的划分和认识。

2.秤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个相同大小的物品,一个是石头,一个是海绵,问学生这两个物品哪个较重。

2. 认识轻重概念让学生挑选两个异形物品,上秤,记录重量。

然后,让学生体验这两个物品哪个更重、哪个更轻。

3. 学习轻重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比不同的物品,感性体验并掌握轻重的概念。

4. 秤的使用方法向学生介绍秤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用自己所携带物品的重量进行测量。

5. 按题自主探究让学生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物品并将其重量测量出来,然后与同桌的同学进行比较,记录比较结果。

6. 小结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重量和轻重的概念,并掌握了秤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要求1.教师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2.注意学生的口头表述和写作能力,以及上课时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在生活中,学生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正确区分轻重。

2.学生能够使用秤进行物品的测量。

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言与互动,以及课堂表现等。

六、板书设计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重量、轻重的认识秤的使用方法七、学情分析本篇教案主要教授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重点学生能够区分重量、轻重,并掌握秤的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巩固学生的口头表述和写作能力,以及加强上课时的参与度。

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举些生动有趣的例子,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尝试与学生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秤》教案

《秤》教案

《秤》教案课时:1课时适用对象:三年级课题:《秤》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2. 能够解释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3. 能够理解秤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秤。

教学重点:1. 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2. 能够解释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3. 能够理解秤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秤。

教学准备:课文《秤》、PPT、实物秤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秤》,并出示标题《秤》。

老师可提问学生对秤的了解程度,进而引出本课。

Step 2: 学习课文1. 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并标出生词:秤、重量。

2. 解释生词的意思,并让学生读出来,并通过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Step 3: 分组读课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读一段课文,并展示给全班听。

Step 4: 科普秤的作用1. 让学生了解秤的作用:用于称量物体的重量。

2. 出示实物秤,让学生观察秤的外形和组成部分。

3. 示范如何使用秤:将物体放在秤的盘上,然后读出称量的重量。

Step 5: 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们学习了《秤》这篇课文,了解了秤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秤。

Step 6: 课堂练习1. 出示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你认识这个物体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2. 让学生自由发挥,使用秤称量自己的重量,并告诉同桌自己的重量数值。

Step 7: 课堂总结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对秤的了解和使用方法。

Step 8:课后作业1. 作文题目:“秤的作用”,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秤的作用的作文。

2. 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是否有秤,然后记录下使用秤的场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实物展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秤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且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小组阅读和回答问题的形式,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的环节,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秤的使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春沪教版数学二下4.4《秤与它的使用方法》word教案
2
教学目标:
1.领会间接比较与直接比较的不同。

2.会用简易的称量工具比较物体的轻重。

3.知道重量单位:克、千克。

4.能正确读出几种常用秤的单位刻度。

教学重、难点:
领会间接比较与直接比较的不同,知道重量单位:克、千克。

教学准备:
简易称量工具,铅笔、橡皮等文具,2分硬币若干,商场价目牌,弹簧秤,盘秤
教学过程:
一、动手实践,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
师:(出示铅笔、橡皮等5件文具)请你们估计一下,如果用直接比较的方法将这些文具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序,大概要比较几次?(10次左右)
师:你想不想用直接比较的方法来排序?如果不想,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生:将文具用秤来称量,再按轻重排序。

师:真棒!大家说的这种方法叫作“间接比较”,用一种已经知道重量的物体来测它们的轻重,再比较,就简单得多了。

我们人类还根据这种方法发明了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秤,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间接比较和秤的使用方法)
2.动手称一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简易的“天平”秤,我们自己动手测出它们的重量再排序,好吗?(将操作结果记录在书中表格内)
师简单介绍操作方法(也可让学生观察书上图后自己归纳)
⑴秤的一侧摆放要测量的物体,另一侧摆放2分硬币
⑵不断增加2分硬币,直至秤杆平衡为止
⑶记录2分硬币的个数
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师个别指导。

生汇报测量和排序的结果。

二、认识重量单位
1.引入
师:如果每次都要用2分硬币帮忙,还是不太方便。

于是人们规定了一些统一的重量单位。

(出示秤面)
你知道我们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吗?(克,千克)
板书:克,千克(齐读)
师:它们俩还有“英文名字”,谁看到过?可以告诉大家吗?(g,kg)
板书:g,kg(齐读)
2.体会1克的重量
师:1克究竟有多重呢?现在拿起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它的重量。

生将刚才测量用的2分硬币拿出一个掂一掂,感觉它的重量。

师:1个2分的硬币重约1克,请你仔细体会手中的感觉,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

(不重、很轻、几乎感觉不到……)
3.练习
师:刚才我们在2分硬币的帮助下比较了一些文具的轻重,想一想,你能不能利用这些测量结果完成第3题?
三、认识生活中常用的秤
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秤
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秤)在有了统一的重量单位后,人们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秤,你知道哪些秤的名称?(弹簧秤、电子秤、盘秤、天平秤……)
2.认识秤面
师:(出示弹簧秤和盘秤的秤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⑴重量单位(或字母表示)
⑵一些数和刻度
⑶指针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数字和刻度很像我们尺上的刻度,你能不能根据以前学的本领猜出些什么?
生:⑴秤最多能称出***克重的物体
⑵1小格表示***克
⑶指针指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重量
师:你们的发现非常重要,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1小格表示多少的呢?(用课本上的弹簧秤为例)
生:0到10g有10小格,每小格代表1g。

师:还可以这样想:1大格表示10g,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g。

3.练习:说说这些秤面上每1小格代表几克?(出示图)
四、用弹簧秤来称一称
1.说说每组的弹簧秤的1小格表示几克。

2.称量文具
师:根据课本第4题的提示,用你们的弹簧秤再称一次5件文具,试试读出它们的重量,比比与前一次称量的结果是否一致。

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

五、总结:
今天我们掌握了哪些新本领?
附送:
2019春沪教版数学二下4.5《克、千克与计算》word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初步建立1千克的量感。

2. 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3. 理解质量的加法性,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估量物体轻重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估测能力。

情感目标:
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喜爱数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秤,知道了质量单位:克。

谁来说说你用天平秤称出什么物体大约
对,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物体的质量都是用克来作单位的。

我们桌上的篮子里有许多的物品,它们都标明了净含量是多少,请小朋友找一找、掂一掂,体验一下。

(巧克力是100克,我感觉到100克是这么重。


二、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老师这里有一本字典,谁来掂一掂,你感觉怎么样?
我们放在这个盘秤上称一下。

(用实物投影)仔细看,一大格表示几?一小格又表示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本字典到底有多重呢?(称)(这本字典有1000克重)
我们桌上的篮子里有一些物品,找一找哪些物品的质量也是1000克?小组里每人掂一掂,体验一下,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完成。

(篮子里放盐、糖、饼干)
学生汇报。

这两包盐是1000克,想一想,有多少个2分的硬币那么重呢?
还可以是一叠多少张的明信片呢?
1000克就是1000个1克,也就是1000克=1千克,我们也可以用字母表示1000g=1kg,跟我一起念。

三、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克、千克与计算。

四、体验质量单位:千克
1. 下面我们来称一称这盒茶叶大约有多重?这次老师想用小朋友桌上的弹簧秤来称一下。

看一下你们桌上的弹簧秤,这个秤最多能称多重的物品?老师把里面一圈表示千克的放大,一大格表示几?一小格又表示几呢?
这盒茶叶有多重?(师称后,拨教具)
对,这盒茶叶的质量是2300克,也就是2千克300克。

(出示:2300克=2千克300克)一起读。

2. 我们每个桌上都有一袋水果,请小朋友先掂一掂,估测一下大约有多重?
同学们都想到了至少有1000克,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这袋盐是1000克,比较一下哪个重?那你估计这袋水果有多重?再来称一称。

你估计得准吗?
在估计的时候我们找一个对比的物体,这样可以使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

五、巩固练习
1.请小组合作完成练习纸的表格,先在桌上找出这件物品,掂一掂,估测一下大约有多重,把估计的值填入表中,再称一称,也填入表中。

(1.肥皂 2.新华字典 3.一个书包)
2.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丁丁到超市去购物,他称出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出示)
1只鸡蛋大约重65()
1张书桌大约重10()
1个足球大约重350()
1台电视机大约重25()
看一看小丁丁忘写了什么?你觉得这些物品用什么质量单位比较合适?
填一填,校对。

现在你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应该用克来作单位了吗?什么时候应该用千克来作单位呢?
还有更大的质量单位我们以后再学习。

3.应用:
小丁丁又买了一些橘子,他把600g的橘子放在重320g的篮子里,合起来一共有多重?这时,秤上的指针应该画在哪里呢?
做在书上,校对。

4.提高:
小丁丁觉得口渴了,他买了一瓶水喝,他想知道这个瓶里的水大约有多重,请大家帮他想想办法。

老师提供一些材料给大家:一瓶水、秤、一个马甲袋、一次性杯子,怎样才能知道瓶里的水有多重呢?小组合作设计出方案,并记录在你的练习纸上。

学生交流。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克、千克与计算,你学到了什么?
相信通过学习会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