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中小学教育》年第期
20091- 44 -
一、全纳教育理念的知识社会学分析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自古有之,而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全纳教育思潮的形成,得益于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本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全纳教育和全纳学校的(inclusive education)(inclusive school)思想与概念。会议认为,“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每一所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各种条件,并通过合适的课程、学校管理、资源利用及与所在社区的合作,来确保教育质量。学校不能只为一部分正常健康儿童服务,而将另一部分儿童拒之门外。”
[1]
通过对全纳教育理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如下几点:
(一)区别于“二元论”①教育理念中对知识目标的青睐,全纳教育关注于全体学生的整个生活,它是一种生活本位的教育理念。
(二)区别于“二元论”教育理念中对统一的、集权式目标的关注,全纳教育关注于学生所在学校的地方性特色和每个学生自身的个体性。(三)区别于“二元论”教育理念中对 竞争的关注,全纳教育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强调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参与。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全纳教育旨在将普通教育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价值判断维度,转移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价值判断维度上来。众所周知,关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最早由斯宾塞正式提出。这一知识价值维度将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作为知识价值判断的基本预设。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明白无误的,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教育知识价值判断应该围绕着“哪种知识最有价值”展开,“知识的科学性”是知识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显然,这是一种基于认识论的知识观。以“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作为教育知识价值判断维度,实质上是将主流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认识规定为科学知识,并以此指导所有人的生活。在这种知识观中,教育的目的在于保存即有社会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科学性、效率性和标准化是这种教育的基本特征。因为只有持有主流价值观的成人生活才是值得过的,所以,这种生活是科学的标准,因而也是教育知识的唯一合法来源。
与这种知识观不同,全纳教育以“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作为教育知识价值判断的基本维度。全纳教育知识观认为,由于所有社会群体都要受
包括制度、群体心理过程、媒介、政治经济利
全纳教育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王媛媛郑百伟
摘要:在理念层面上,全纳教育将教育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价值判断维度,转移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价值判断维度上来,体现了教育知识观的根本变革。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上,全纳教育主张建立基于个体的、发展性的、关系型课堂,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控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全纳教育进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关键词:全纳教育;知识社会学;认识论;关系论
作者简介:王媛媛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234郑百伟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研究员(上海)
/ 200234①所谓“二元论”教育,与全纳教育相对,是指将教育实施过程分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两条路线的教育模式。
王媛媛郑百伟:全纳教育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 45 -
益、认识论利益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不同利益群体无疑会具有不同的真理标准,所以,以主流价值观为指导的所谓“科学生活”,对于不具有这一生活环境的人们而言无疑是不可理喻的;以这种“科学知识”作为教育知识的唯一合法来源,无疑是对于包括儿童在内的一切非主流文化群体权利的剥夺。基于此,全纳教育提出基于关系论的知识观,将知识的伦理性作为教育知识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与“科学知识”价值体系一样,这种知识观也导源于古典知识观。所不同的是,基于关系论的知识观继承了古典知识观中的人本思想,以及伦理关系在知识体系居于主导地位这一知识传统。它认为,一定社会中的伦理关系是不断发展的,与之相应地,关于伦理关系的知识也是不断建构的,一成不变的知识是不存在的。
当然,全纳教育的这种基于关系论的知识观与“二元论”教育理念下的科学知识观也并不是针锋相对的。与“二元论”教育知识观一样,全纳教育的知识观也具有社会现实主义理论的特征——知识的生活性质是知识的有效性及其真理宣称的基础。所不同的是,全纳教育知识观主张,任何知识无论是宗教知识、科学知识还是其他知识,都是建立在社会网络或利益共同体之上并为之服务的,“价值无涉”的“科学知识”是不存在的。“什么知识最为价值”的知识价值判断,必须让位于更为根本性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价值判断。正如福柯通过话语(M. Foucault)分析指出的那样——知识的本质是权力。权力不仅在话语中创造知识对象,而且创造作为现实客体的知识对象,“权力制造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
[2]
对于全纳教育而言,消除教育中的排斥现象,建立人与人之间民主、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构建一个包括所有儿童的和谐校园无疑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全纳教育视野下,学校应该从根本上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书本知识决不应该成为学生在学校中追逐的终极目标,全体学生共同生活的经验是学校教育所要追求的终极价值,这种共同生活的经验应该体现在一切教育活动
中,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流文化,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该以这一终极目标的达成为主旨,知识应该作为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存在。由于知识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性和与境性,因而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使教育这一师生交往过程中蕴涵的伦理价值得以传递。
二、全纳教育课堂教学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作为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课堂教学是全纳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途径。对全纳教育课堂教学的知识社会学分析可以从许多侧面反映出全纳教育实施的特征。我们认为,全纳教育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多元智能和学习风格,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发展。通过以上对全纳教育理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全纳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的。它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百分之百聪明的。由于每个人的总才智都是由许多不同方面的智能构成,因而每个人在每个智能领域所拥有的“聪明度”是不尽相同的。全纳教育认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先天的和后天的认知差异。有些人适合于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有些人则适合于数学逻辑的学习,还有人可能适合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从这种积极的、肯定的人性观出发,全纳教育承认这些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差异,认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社会价值。不同的知识类型以及擅长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个体应该受到一致的尊重。基于此,全纳教育鼓励教育者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二)主张发展性学习,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发展性课堂。在学习的性质问题上,全纳教育主张发展性学习,以此区分于传统“二元论”教育模式中对目标达成的关注。发展性学习关注于学生的真实发展,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对学生真实状况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以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为目的,不过分拘泥于学生发展以外的某些特殊指标。发展性学习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知识的多样性,它相信基于每个儿童独特性基础上的发展是最优化的发展,这种最优化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两个方面都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