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疏泄论文情志疾病论文
【推荐】略谈肝主疏泄的整体调节功能
【推荐】略谈肝主疏泄的整体调节功能
疏泄词始见于《素问五常政论》: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里的土疏泄指木气条达,土得木制化而疏通。朱丹溪首倡肝司疏泄,《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有云: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明。薛立斋《内科摘要卷下》正式提出肝主疏泄。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引述其肝主疏泄的功能。古代医家以自然界树木生发特性来类比肝的疏泄作用,肝象春天的树木,条达疏畅,充满生机。疏,即疏通;泄,即发越。疏泄,即疏通畅达宣泄之意。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的功能,反映了肝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点为,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重要环节。兹从以下方面略谈肝主疏泄对人体的整体调节功能。
1 肝主疏泄与气、血、水
1.1 对气机影响肝主疏泄,肝的生理特性是升、动、散。其疏可使气的运行通而不滞;其泄,可使气散而不郁,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重要的因素。调畅气机是肝主疏泄的重要功能,也是肝主疏泄其他功能的基础。如果肝失疏泄,则气的升发不足,气机的疏通和发散不力,因而气行郁滞,气机不畅,出现胸胁、少腹等胀痛不适,常称作肝气郁结。此临证中颇为常见,治当疏肝解郁,可予四逆散、柴胡疏肝散。
1.2 对血液运行的影响气为血之帅,气能行血、摄血、生血。肝之疏泄如常,气机调畅,肝血得藏,故能枢调全身血液。《血证论》曰:肝主藏血,血生于心。下行胞
中是为血海。凡周身之血,总视血海为治乱,血海不扰,则周身之血,无不随之而安。肝经主其部分,故肝主藏血焉。至其所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若肝失疏泄,则影响血液运行。疏泄太过,肝气冲乱,则血横决,吐衄,错经,血病诸症作焉;疏泄不及,肝气郁结,血行滞涩,则可形成血瘀,而出现胸胁刺痛,或为症积。唐容川主张:里者,和其肝气。并用小柴胡加当归、赤芍、丹皮、桃仁等,治疗瘀血在经络脏腑间,周身上下疼痛。由此足以说明肝主疏泄对人体血液的重要枢调作用。故对于血病的辨治,尤当重视调畅肝气。
肝主疏泄与运动神经元病情志的关系探讨
能还 体 现于 胆汁 的分 泌 与排 泄 , 因为食 物 的消化 吸 收 还要 借助 胆 汁 的分 泌 和排 泄 , 汁是参 与食物 消 化和 胆 吸收 的“ 汁” 精 。位 置上胆依 附于 肝 , 胆与 肝相连 , 胆汁
疗原 则 , 并且在 治疗过 程 中强调肝 主疏泄 的重要性 , 密切联 系脏 腑与 奇经 。
主题 词 肝 主疏 泄 运动 神 经元 病/ 医病机 运动神 经元 病/ 医药疗 法 奇经八脉 中 中 【 中图分类 号】 R 5 . 【 献标 识码】 A 2 56 文 【 文章编 号】 10 —3 9 2 1 ) 60 1 — 3 0 07 6 ( 0 0 0 —7 20 论 》 :土得 木而 达” 日 “ 。肝 的疏泄 有助 于脾 胃的运 化功
干燥 综 合 征 5 例 临 床 观 察 E] 京 中 医 ,20 ,2 6 :. 2 J.北 0 32 ( )8
( 稿 2 0— 12 ; 回 2 1—30 ) 收 0 91 —5修 0 00 —3
健 脾益 气法 还具 有调 节机 体 免疫 反应 、 改善 外分 泌腺
肝 主 疏 泄 与 运 动 神 经 元 病 情 志 的 关 系探 讨
[ ] 中华 医 学 会 . 床 诊 疗 指 南 风 湿 病 分 册 [ ] 北 京 : 2 临 M .
基于“肝主疏泄”理论探讨从肝论治功能性便秘
•1248.北京中医药 2020 年12 月第 39 卷第12 期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cember,2020,Vol. 39,No. 12
.学术探讨.
基于“肝主疏泄”理论探讨从肝论治功能性便秘
张欣宇孙冰孙滨滨杨雪春
(北京市肛肠医院(北京市:龙路民院)牌H病科,北京100120)
基金项目: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年科技人才项目(XWKX2020-10)
通信作者:张欣宇,E-mail: *************
【摘要】功能性便秘以肠道动力异常为主要表现,并常伴有精神心理异常,属脑肠互动异常,以脑肠轴为基础,表现 为胃肠动力异常及伴随的精神心理异常。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和调节情志方面,在便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 作用。以肝失疏泄为病理基础辨证分型,从肝气郁滞、肝气逆乱及兼顾调畅情志等方面论治选方。其中,肝气郁滞是脏腑 功能失调的始发证候,常兼见于便秘的各个证型之中,因此,疏肝解郁方药的应用可贯穿便秘治疗的始终,可在辨证论治 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药物,对便秘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同时,治疗时应注意肝体阴而用阳的特性,用药应兼顾疏 肝和柔肝之法,重视肝气的条达。。
【关键词】便秘;脑肠互动;肝主疏泄;从肝论治
D O I:10. 16025/j. 1674-1307. 2020. 12. 008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gstipation,FC)是临 床常见病,在我国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6% ~ 12.9%⑴,属中医学“便秘”范畴。与FC相关的 药物依赖、结肠黑变及精神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 意外的风险。F C属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strointestina]disorders,F(iIDs)的一•种,主要表现 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便不尽感。肠-脑互 动异常(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是其病理 机制,主要与肠道动力紊乱、中枢神经和肠神经 系统的调节功能异常等有关,以胃肠动力异常及 伴随的精神心理异常为主,并受社会心理、社会 文化因素和所处环境等的影响[2],且肠功能的紊乱可能会先于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症状[3]。胃肠道 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神经内分 泌网络,即肠-脑轴(gut-brain axis),其调节机制复 杂,与中医学的肝主疏泄理论相应。
从肝主疏泄初探围绝经期肝郁与衰老的关系论
根据某些现代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血液粘稠度会较青年 人增加,血液中一些如球蛋白、脂蛋白等蛋白增多,会引起 血液流速减慢,血管壁硬度增加,管腔逐渐狭窄甚至堵塞孔 有研究团队曾对两千多例健康老年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血瘀证的出现频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在年龄分组中, 49〜50岁组血瘀证出现频率是27.97%,而60岁以上组的频 率为65.74%。这些研究都表明血瘀是机体衰老的重要因子, 因此,因肝郁而导致的气滞血瘀也是机体衰老的重要影响因 素之一。如果能从肝郁方面去化解瘀血这一病因,势必也可 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冏。 2.2肝郁致痰加速衰老
此外,三焦是水液气化的通道,肝郁气机失畅,会导致 三焦气化失利,水液代谢故障,聚积生痰问。这说明痰的产 生与肝郁有关,因此,治疗肝郁,减少痰的产生,预防衰老 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2.3肝郁致情志异常加速衰老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脏腑功能在精神活动上的表现形式。 《黄帝内经•素问》网提到了五脏与情志的对应关系,怒、喜、
情志与疾病的关系
《史记》记载华佗治太守之病:太守大病不治,家人延请 华佗,华佗诊断后索要重金才肯治疗。太守家人无奈付出 重金,谁知华佗一拖再拖,最后竟不辞而别,留下书信一 封大骂太守。太守大怒,立刻派人追捕华佗。太守的儿子 知道华佗用意,暗暗叮嘱家人不要去抓华佗。太守听说抓 不到华佗,更加怒气冲天,一气之下,呕出几口黑血。不 想这一呕,病反而好了。这个故事在中医界影响很深,是 一个以怒治思伤脾的典型医案。
现代医学认为,大喜过度是一种强刺激。大脑受到这种刺激后,交 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促, 体温上升,如果超过了人的适应能力,就会造成体内紊乱。
现代许多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病、脑卒中、某些精神病等都与 喜过度有关,尤以中老年人为多见。
大家熟知《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范进中举, 讲述范进从年青考到老,不知考了多少次,一直不中。 生活贫困潦倒,被人瞧不起,尤其是他的岳父对他非 常之狠,非打即骂,范进十分惧怕他。范进晚年中了 举人,但“大喜伤心”,精神失常,一场欢喜反成悲。 后有人告之以恐胜喜法,提出要他平日所怕之人施以 恐吓,才能解除。他的岳父狠狠地骂道:“该死的畜 牲,你中了什么?那报录的话是哄骗你的。”一个耳 光打去,才把范进打醒,疯病也就好了。
074肝主疏泄
肝与心 肝失疏泄对心的影响主要有二,
其一神志方面, 肝疏泄太过,肝气冲心,心神逆乱,常 见心悸失眠,甚 则躁扰不宁,q骂不休.若肝郁疏泄不 及,则气郁生痰,阻闭心窍,出现精神抑郁,神志痴呆, 语言错乱 等.
其二血液方面,若肝疏泄太过,气逆于上,血随 气升, 则吐血,衄nǜ血,鼻血,气乱于下,则崩漏.疏泄不及 则 气不行血,导致心血瘀阻,出现胸痹[bì,心脏病, 心绞痛,胸胁刺痛等.
再来看看肝失疏泄对气血痰的影响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精微物质是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气血津液的正常输布又与肝之疏泄条达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则气机逆乱受阻可产生气滞血瘀痰饮等31肝与气前辈
★人体生理上肝主疏泄,他保证全身气机通畅,气 血津 液正常输布,五脏安生。
★病理上,肝疏泄失常,气机就逆乱了,气血郁滞,痰阻, 五脏皆受其害 。
3.1肝与气
前辈:'气不周流之关键在于肝气不舒.'肝 胆表里, 同居中焦,共主枢转之能.少阳为阳枢,通 达表里内 外; [jué阴为阴枢,协调上下阴阳.肝气主 升,胆气主降, 肝气升则清阳皆升,胆气降则诸浊得 降.《读医随 笔》云:'肝者贯阴阳,统血气……握升 降之枢.'肝主 疏泄,为全身气机之总司,而气得以敷 fu布上下内外, 无所不至,故上焦之宣发,中焦之斡wò]旋,下焦之开 阖he,皆离不开肝气之枢调合节.
★肝胆湿热 肝失疏泄,不能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湿浊内 生,郁而化 热,则湿热蕴结肝胆,或平素嗜酒,肥甘,碍于肝胆之疏 泄,而使胆汁外溢.
运用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气 血调 和 。若肝 在疏 泄功 能 失常则 可表现 为如 下两方
进 行辨 证分型,分为肝 气郁结及肝 阳上 亢两型。同时在 院期间的仔细观 察,真 诚与患者语 言交流 ,倾 听患者与 他人 的谈话 ,综合 患者对周 围环境有关 的人 、事及家属 的反应 ,了解各型患者 的心理活动 ,分类 、归纳 、总结 出不 同证型患者不 同心理特点 。
认心理 。
3 讨 论
通 过 调 查得 出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者存 在 不 同特 征 及 程
度 的情绪异 常。主要 分为 :①恐惧 焦虑与 易怒心理 ,焦 虑恐惧是心理紧张和不愉快 的期待心理 ,这种消极 的情 绪 ,来 自于本 身疾病久治不愈的心理体验 ,是一种预感
2 结 果
面 :① 肝疏 泄不 及 ,肝气 郁结 ,表 现为郁 郁寡 欢 ,善
太 息等 ;②肝 疏 泄太过 ,肝 气上 逆 ,肝 阳上亢 ,表现 为 急躁 易怒 ,失 眠多梦 等 。 国内有学 者从神 经 内分泌
系统研 究 入手探 究 肝主疏 泄 与情志 异 常的相 关性 ,得 出患者 普遍 存在 植物 神经 功 能状态 失调 ,疏 泄太过 , 表 现 以实证 , 以交感 神经 功 能偏 亢 为主 ;疏 泄不及 , 表 现 以虚 证 ,以副交感 神经功 能偏亢为 主【。结合肝 主 3 】 疏 泄理 论 ,本 研 究调 查发现 ,肝 疏 泄不及 患者 多肝气 郁结 ,表现为 自卑消 极悲观敏 感 ,占总 比重 的 8 .%。 38 肝疏 泄太 过则 肝 阳上亢 , 多表 现 为焦虑 与 恐惧 易怒心
“肝主疏泄”浅析
1.4调节精神情志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虽属心神所主,但也与肝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一方面,“肝藏魂,主谋虑”;另一方面,肝通过对血液、气机等方面的调节,来较好的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异常对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也在于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素问·举痛论》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针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所以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
从肝主疏泄论治心律失常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6 V ol.(8) No.31 -48-
从肝主疏泄论治心律失常
Treating arrhythmia based on the Ganzhu Shuxie theory
魏鹏路王雪臣李庆海*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6)31-0048-证型:BDG
【摘要】本文详述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并从中医角度提出从肝主疏泄论治心律失常。详述医案一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律失常;肝主疏泄;解郁丸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arrhythmia were summarized. Treating arrhythmia based on the Ganzhu Shuxie theory was advanced. Typical medical case was related,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reference for correlate research.
【Keywords】Arrhythmia; The Ganzhu Shuxie theory; Jieyu Wan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6.31.021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根据临床症状,中医将其归属于“心悸”“惊悸”“怔忡”的范畴[1]。主要诱因为情绪异常,如紧张、忧虑、愤怒等[2],由此可知,情志在心律失常疾病中有重要影响,而肝主疏泄尤能体现。
“肝主疏泄”的现代生物学阐释
“肝主疏泄”的现代生物学阐释
肖开慧;任翼;徐帅;李丽;马惠芳;赵静洁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22(17)24
【摘要】在历代各家学说的基础上,“肝主疏泄”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与扩展:从单纯的疏通、排泄逐步拓展为多系统、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如调畅情志、调节气血、调理脾胃、排泄胆汁、通利水道、疏泄生殖等。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肝与脑的关系
尤为密切,主要体现在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和感觉运动3个方面。现综合近年来相
关研究和最新进展,将“肝主疏泄”的现代生物学调控机制具体阐述为:肝主疏泄的
控制系统是大脑边缘系统;其作用途径是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微生物-肠-脑轴为代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其效应器为以内脏、血管平滑肌及骨骼肌为代表
的肌肉组织。“肝主疏泄”科学内涵的进一步阐释,有利于拓宽研究思路,为临床应
用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5页(P3519-3523)
【作者】肖开慧;任翼;徐帅;李丽;马惠芳;赵静洁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3;R360;R180
【相关文献】
1.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探讨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现代理论内涵
2.从高血压肝火亢盛证的应激变化探讨肝主疏泄的生物学基础
3.肝主疏泄的源流追溯及现代研究
4.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
5.基于Wilson病模型论肝主疏泄对铜稳态昼夜节律调控的现代研究构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主疏泄论文情志疾病论文
肝主疏泄论文情志疾病论文肝主疏泄论文情志疾病论文肝主疏泄论文情志疾病论文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究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观察肝主疏泄对患者机体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观察肝主疏泄与情志的变化,做好心理预防、辩证疏导调理情志、治养同步预防、对悲伤情绪占主导患者进行肝主疏泄指导。结果:通过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可以起到使患者机体气息理顺的作用。结论:肝主疏泄可以有效调整情志变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平稳顺和患者机体气血平衡,使之更好地协调肝脏功能。
【关键词】肝主疏泄;情志疾病;预防
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首次提出肝主疏泄的理论,其文载道: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肝主疏泄可以起到使患者机体气息理顺的作用,由此预防情志疾病是肝主疏泄的重要表现,由此本文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进行探讨,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肝主疏泄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心理活动是与人体七情六欲及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由于精神上得刺激和不良的环境的相互影响,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不同形式的消极心理,均会影响患者正常的气血运行,而引起各种疾病。消极的心理活动在中医治疗中属于一种异常情志范畴,肝主疏泄可以调节人体机体的血气平衡,调理和顺情志。临床治疗表明,肝主疏泄与情志调节密切相关,肝脏是患者心理调节的重点,肝脏能否正常功能运转,取之于肝之疏泄调达。中医理念中,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由此肝主疏泄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情志变
化,以此促进血液运行,气血平衡,最终达到通过肝主疏泄理论来预防情志疾病。
肝主疏泄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
肝主疏泄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
中医五行认为肝属木,故以木性之升发、柔和、条达来阐述肝的疏通、升发的生理。本文阐释肝主疏泄的功能与机体生理、病理之关联,探讨肝主疏泄,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对机体的重要作用及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肝的疏泄功能与人体生理病理的联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从而对临床案例及日常养生等方面起到开拓思路的作用,无论在疾病的治疗还是养生之道方面,适当运用肝主疏泄的功能,使机体气机通畅,可以达到病体早愈,身体健康的状态。
标签: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气机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1],《素问·灵兰秘典论》。肝在五行属木,其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恶抑郁,被称为人体的刚脏。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和调节血量。肝与胆除生理上本身直接相连,另有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与肝胆之间,使二者相为表里。本文讨论的是肝的疏泄功能与人体机体的生理病理关系。
1?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条达,是调畅全身气机、促进消化、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极其重要环节。肝喜条达恶抑郁可以调节精神情志。
1.1?调畅全身气机
即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的活动,全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官、五体、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整体,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气机的疏通、畅达是一个重要因素。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升降出入平衡协调则营养物质,精、血、津液等能正常输布,经络畅通,脏腑功能正常维系。
“肝主疏泄”理论在妇科病治疗中的运用及意义
女子 以肝 为先天,肝 的功 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妇女 的生 理及病理 。其 中 “ 肝 主疏泄 ”维系着女子月经和排 卵,使经、
带 、孕 、产 、 乳 得 以正 常 。 由于 女 性 常 因经 、孕 、产 、乳 屡 伤 于 血 而 使 血 虚 不 足 , 易致 气 盛 ,盛 则 郁 滞 。所 以肝 气 郁 滞 是 妇 科 病 的一 个 核 心病 机 ,基 于 “ 肝 主 疏 泄 ”理 论 指 导 的 “ 疏肝理
肝主疏泄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
肝主疏泄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侯逸凤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3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从肝主疏泄的生理和病理临证治要作以简述。
【关键词】肝;疏泄
肝主疏泄是肝脏最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肝在人类体内承担藏血和调节体内血液分布,疏通全身气机,与其它脏器共同维持正常,这些都与肝的疏泄功能有紧密联系。笔者在此结合工作中的临床心得,将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临证治要作以简述。
1肝主疏泄的含义
肝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调节精神、情志活动,疏通气血,化导瘀阻,宣泄清浊的功能。
因此,肝主疏泄主要与以下有关:气血运行;情志活动;脾胃的升降;胆汁分泌与排泄;月经、精液的分泌与排泄;水液代谢。肝的疏泄功能如果被破坏,肝气失于条达,就会引发疾病。
肝主疏泄是医家从长期实践中总结的,不少学者认为祖国医学所指的肝脏还可能包括神经、心血管、内分泌、血管、生殖系统的部分生理功能。张震《从‘肝病’患者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对其实质进行了临床研究。认定“肝失疏泄”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一定联系;“肝主疏泄”实质上已包括了植物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因此,明确这一概念,对于研究肝脏的实质意义重大。
2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
肝的生理以气血表现为主,气血运行正常更重要的是由于肝主疏泄功能。肝主疏泄的原因是它含有清阳之气,即肝气。气失于条达或升发太过,都会诱发病变,导致抑郁或亢奋性病症。现就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简述如下:
2.1调情志,畅气血
肝气功能运行是否规律跟人本身精神情志有关,调节情志,畅通气血,都是由肝本身内在性的自调或相关药物的调节,进而促使人体维持规律的生理活动。
肝主疏泄现代研究综述
于肝脏 功 能 的探 讨 很 多 。从 现 代 医 学 的神 经介 质 、
凝 血机 制 、 内分 泌 系统 和 垂 体一 肾上 腺轴 系统 等诸
多方 面 进 行 了可 贵 的 探 索 和 研 究 。现 就 中 医 肝 主 疏泄 与 现 代 医 学 相 关 的 生 理 病 理 研 究 进 展 做 一
、
神经一 内分 泌一 免疫 系统
现代 研究 认 为 ¨ , 主 疏 泄 的生 理 病 理 与 神 经 J肝 内分 泌活 动 密切 相 关 。乔 明 琦 等 采 用 束 缚 大 鼠 四肢 限 制 其 自由 活 动 的 造 模 方 法 , 郁 怒 方 法 造 用
泄 的本 质 主 要 与 神 经 内 分 泌 有 关 。 而 神 经 内分 泌
一
模, 比较符合情志 因素所致肝 气郁结证特点。大 鼠 出现胡 须下 垂 、 声 尖 细 、 边 、 堆 及 活 动 、 食 叫 贴 扎 饮 减 少等 情 志 和 行 为 改 变 。研 究 表 明大 鼠 下 丘 脑 去
甲肾上腺 素 ( E) 著低 于正 常 对 照 组 。 肾上 腺 素 N 显
疏 即疏 通 , 即发 散 。肝 主疏 泄是 指 肝 具 有 保 持 全 泄
素上 升 , 糖 原 分 解 加 快 , 细 胞 内蛋 白质 储 存 减 促 肝
少 。认 为肝 小 叶中 心性 坏 死 和 脂 肪变 性 , 响肝 细 影
肝主疏泄——精选推荐
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
1.肝的⽣理病理特点:肝为风⽊之脏,主疏泄⽽藏⾎,其⽓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主筋,开窍于⽬,与胆相表⾥,肝以⾎为体,以⽓为⽤,体阴⽽⽤阳,集阴阳⽓⾎于⼀⾝,成为阴阳统⼀之体。故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每易形成肝⽓抑郁,郁久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肝⽓、肝⽕、肝阳、肝风之变,且肝之阴⾎⼜易于亏损。因此,肝⽓、肝阳常有余,肝⾎、肝阴常不⾜就成为肝的重要病理特点。肝为五脏之贼,故除本⾝病变外,且易牵涉和影响其他脏腑,形成⽐较复杂的病理变化。
2.肝的基本病理变化:肝病的病理变化有虚实两类,⽽⼜以实为多。
(1)肝⽓、肝阳失调:肝⽓、肝阳失调;,以肝⽓、肝⽕、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阴虚阳亢所致,故放在肝阴、肝⾎失调之中阐述。因此,肝⽓、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郁结和肝⽕上炎等⽅⾯。
①肝⽓郁结:肝⽓郁结简称肝郁、肝⽓郁,是肝脏病理中最常见的病理变化。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或病久不愈⽽因病致郁,或他脏之病理影响于肝等,均可使肝失疏泄,⽓机不畅,形成肝⽓郁结之候,其轻者称为肝⽓不舒或肝⽓郁滞。肝⽓郁结之病理特点是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机不得条达舒畅,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因此,临床上以情绪抑郁、悒悒不乐,以及胁肋胀痛等⽓机郁滞之候为特征,且每当太息、嗳⽓之后略觉舒缓。
肝⽓郁结的病理发展趋势为:其⼀,⽓滞⾎瘀。⽓有⼀息之不⾏,则⾎有⼀息之不⾏。肝⽓郁结,⽓机阻滞,则⾎⾏不畅,必然导致⾎瘀,表现为胁肋刺痛、症积肿块、⾆青紫或瘀点瘀斑等。影响冲任⼆脉,则冲任失调,可见妇⼥⽉经不调、痛经、闭经或经⾎有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主疏泄论文情志疾病论文肝主疏泄论文情志疾病论文肝主疏泄论文情志疾病论文
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究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观察肝主疏泄对患者机体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观察肝主疏泄与情志的变化,做好心理预防、辩证疏导调理情志、治养同步预防、对悲伤情绪占主导患者进行肝主疏泄指导。结果:通过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可以起到使患者机体气息理顺的作用。结论:肝主疏泄可以有效调整情志变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平稳顺和患者机体气血平衡,使之更好地协调肝脏功能。
【关键词】肝主疏泄;情志疾病;预防
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首次提出肝主疏泄的理论,其文载道: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肝主疏泄可以起到使患者机体气息理顺的作用,由此预防情志疾病是肝主疏泄的重要表现,由此本文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进行探讨,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肝主疏泄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心理活动是与人体七情六欲及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由于精神上得刺激和不良的环境的相互影响,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不同形式的消极心理,均会影响患者正常的气血运行,而引起各种疾病。消极的心理活动在中医治疗中属于一种异常情志范畴,肝主疏泄可以调节人体机体的血气平衡,调理和顺情志。临床治疗表明,肝主疏泄与情志调节密切相关,肝脏是患者心理调节的重点,肝脏能否正
常功能运转,取之于肝之疏泄调达。中医理念中,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由此肝主疏泄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情志变化,以此促进血液运行,气血平衡,最终达到通过肝主疏泄理论来预防情志疾病。
2肝主疏泄与情志的变化
肝主疏泄主要表现为维持气血运行;促进消化吸收、调节精神状态[1]。患者机体气机失调就会郁闷、急躁易怒而引起胸部气胀、月经不调、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腹痛腹泻、呃逆嗳气等临床症状。正常的情志表现,主要是依据正常的气血运行,如果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血气运行紊乱,引起气机失调,肝郁不畅,而诱发多种相关疾病。
日常生活中,患者因工作压力大、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等多种原因而引起的气郁、犹豫不决、心事重重等均会引起肝火气滞,气滞的部位不固定,表现为胀痛、攻痛、牵痛等,时轻时重,疼痛随肠鸣、矢气后而逐渐减轻[2]。情志阻滞、气闷内伤所致的肝气郁结、血气受阻,在临床上经常表现为胸肋胀痛、乳房肿胀、胃脘胀闷、小腹胀痛、不定位置的关节和肌肉酸胀疼痛、舌苔薄白、舌部淡红、脉弦。上述病情会引起患者在精神状态上愈加低落,表现为心情压抑,郁闷不言,急躁易怒。
3观察与预防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世界,肝脏属木,喜条达,具有调节精神情志,对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起到重要的作用。由此在对症治疗的
时候,要将临床常规治疗与预防情志疾病相互结合起来,以此从内到外的得以疏泄调理。在进行观察预防的时,要通过以下项目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
3.1做好心理预防
患者愉悦的心理可以有效预防心理不良状态,增加患者信心,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对疾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康复作用[3]。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患者情志变化,从患者的情志及行为揣摩患者的心理活动。影响肝主疏泄最大情绪就是怒和气郁。针对急躁易怒的患者可以对其讲悲伤怜悯的事情,引起患者慈悲之心,理顺怒气,以“悲”缓解“怒伤肝”;针对气郁型患者,以鼓励、积极诱导为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治疗。注重肝主疏泄在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防止病情加重,对康复有积极的康复作用。
3.2辩证疏导调理情志
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辩证的疏导患者情志。若患者紧张的精神得不到有效缓解,会是病情反复发作,使得症状恶化,由此在临床中对由情志引起的内伤,需要辩证的疏导患者情志,通过调节情志,减轻情志异常进行治疗[4]。据临床验证,对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诱导,可以使患者大脑皮层产生良好的兴奋作用,刺激脑垂体分泌激素,从而使患者免疫力增强。
3.3治养同步预防
在对症治疗时,常规治疗与情志预防同步进行的时候,也要注意饮食调养的作用。肝脏失调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转,引起患者腹胀
腹痛等症,而不思饮食。为此在临床中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建立科学的营养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蛋白、水分含量高的润肠饮食,以此缓解患者不愿饮食、面红目赤、口干便秘等症状。
3.4对悲伤情绪占主导患者进行肝主疏泄指导
临床治疗中,会有很多慢性病及疑难杂症需要长期治疗,有的患者就会对治疗及治疗效果产生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等不安情绪,情志失常导致患者气血紊乱,从而加重病情,使之进入了恶性循环,不利于治疗。由此对于情绪不稳定、悲观失望的患者,应该多给予关心照顾,开导患者,讲解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治疗的必要性,以此宽慰患者不安的心情,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让患者了解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疏泄道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情志疾病[5]。
4总结
综上所述,肝主疏泄可以有效调整情志变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平稳顺和患者机体气血平衡,使之更好地协调肝脏功能。情志变化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致病主要因素,临床中采用常规治疗,并不能完全得以治愈,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观察患者的情志变化,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通过重视肝主疏泄,关注患者精神活动,调节不利情绪及心理变化,再结合常规医疗措施给予施治。以符合中医传统的治疗为原点,按照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提高情志疾病的预防理念,在临床上给予有效预防和康复治
疗。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防治情志疾病的理论基础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03):248—249.
[2] 王宪龄,崔姗姗,张影,等.肝主疏泄理论的应用及其整体调节作用探析[j].中医研究,2010,23(9):146—147.
[3] 徐淑平.运用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探讨情志病的心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1(20):254.
[4] 吕珍凤.浅谈情志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285.
[5] 杨华,付强.运用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