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9的表达及意义

合集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9和Foxp3的表达及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9和Foxp3的表达及

mR NA 的表达水平 。 结果
活动性 S L 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中 T L R 9 m R NA的表达 水平 明显高于
S L E 非 活动 性 患者 和 正 常 对 照 ( P<0 . 0 5 ) ,非 活 动 性 S L E患 者 T L R 9 mR NA 的 表达 水平 高 于 正 常

资料 与方 法
我 们 以前 的研 究 发 现 ,T o l l样 受 体 ( T o l l — l i k e
r e c e p t o r ,T L R) 和 调节 性 T细胞 功 能的异 常与 S L E 的发病 和发 展有着 十 分密切 的关系【 3 J 。 T L R是一 个家 族性 受体 ,包括 多个 成 员 ,它们
用及 二者 相 关性 的研 究 尚少 。本研 究选 择 S L E 患 者 ,检测 其外周 血单 个核细 胞 中 T L R 9和 F o x p 3在 的表 达 , 探讨 其意 义 以及二者 的相 关性 , 明确 T L R 9
和F o x p 3在 S L E中 的作用和 意义 ,为 S L E的治疗 提供 新 的思路 。

S L E)的病 因复 杂 多样 ,并非 单一 因素 引起 ,可 能 与 遗传 、环境 、性激 素及 免疫 等 多种 因素有 关 ,是

种 自身免 疫性疾 病 ,可 能 的致病 原因包 括淋 巴细
胞 活化缺 陷、细胞 因子产 生 、B细胞 反应 性增 高等 异 常 之 ] ,但其 确切 的发病 机制 目前 仍不 十分 明确 ,
ME X S L E DA I 的定义 标准 , 活动 指标 数超过 6点的
是 一 种 信 号转 导 受 体 。其 中 的 T o l l样 受 体 9

结节性红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9和NF-κB的表达和意义

结节性红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9和NF-κB的表达和意义

结节性红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9和NF-κB的表达和意义杨宪鲁;王海燕;汤华晓;丛涛;李玲芳【摘要】目的研究结节性红斑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9(TLR9)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结节性红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10月山东省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及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确诊的结节性红斑患者52例作为疾病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1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9和NF-κB的mRNA水平.结果疾病组外周血中TLR9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组NF-κB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组中TLR9与NF-κB的mRNA水平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0.89,P< 0.01).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结节性红斑患者TLR9 mRNA水平明显降低,NF-κB mRN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LR9和NF-κB可能参与了结节性红斑疾病的发病过程.【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26【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结节性红斑;外周血;Toll样受体9;核因子-κB【作者】杨宪鲁;王海燕;汤华晓;丛涛;李玲芳【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皮肤科,山东威海264200;山东省威海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山东威海264200;山东省威海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山东威海264200;山东省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山东威海264200;山东省威海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山东威海26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5.986.1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EN)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并易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病理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双小腿伸侧疼痛性、对称性红色结节,结节为非溃疡性,可自行消退,青年女性好发[1]。

TLR9的生物学特性圾其在生殖器疱疹发病中的意义

TLR9的生物学特性圾其在生殖器疱疹发病中的意义

嘌呤核 苷酸 ( p 及其 侧翼 序列 , 过一 种 新 的受体 分 子 C G) 通 激活 小 鼠免 疫 细 胞 。他 们 以 B A T搜 索 基 因库 , 现 一 LS 发 与 已知 T R相似 的 E T序 列 , 此 为探 针 。从 小 鼠 巨噬 L S 以
N r en印迹 表 明 , L 9表达 于富含 免疫 细胞 的组 织如 脾 ot r h TR
生殖器 疱 疹 是 最 常见 的性 传 播 生 殖 器 溃 疡 性 疾 病 。 临床上 大部分 生殖 器疱 疹是 由 HS V 2感 染所 致 , 占 G 约 H 病 原体 的 9 % , 0 近年 来 H V 1的感 染 所 致 生 殖 器 疱 疹有 S一 上 升趋 势 。 目前大 多数 学 者 都 认 为病 毒 潜伏 感 染 和 免疫
个 T R(o/nelu i一 rcpo) 内域 (C , 个信 号 I t1 it e kn1 ee t 胞 ] r r I D) 一
于模式 识 别 受 体 ( at e ont n rcpo , R p t r rcg io ee t P R)的 一 e n i r 种, 属于天 然免疫 系 统 的一 部 分 , 免 疫 细胞 识 别 病毒 是 和细菌 中非 甲基化 胞 嘧啶磷 酸 鸟 嘌呤 基序 ( p N 的 C G D A) 必需成 分 。本 文就其 生 物 学 特 性及 在 生 殖器 疱 疹 中的
作用作 一综述 。 1 TR L 9的 结构特 点和 表达分 布
肽 ( 1—2 第 5位 ) 一 个 跨 膜 结 构 域 ( MD, 8 9~8 6 和 T 第 1 3 位) , 并且 羧基端 有 3 2个氨 基酸 , 形成 第 五个螺 旋结构 , 该螺旋 结构 对信号 转导 非常关键 。用 野生 型 T R L 9和 ID C 缺失 突变体 转染 H K 9 E 2 3细胞 实验 证实 , L 9在 E D发 TR C 生 寡 聚 化 作 用 后 才 具 有 功 能。 h L 9 与 小 鼠 T R TR L9

B细胞刺激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

B细胞刺激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
a t i e e a ay e . Re u t T e e p s in o l s o BMC r m ain s w t L e i i c n l lv td c i t w r n z d vy l sl s h x r so f B y n P e sf o p t t i S E w r sg f a t e e ae e h e n i y
M eh d T e e p e s n o l swa a u e y f w c tmer n P MC r m 5 h at y c n r l a d f m a in s to s h x rs i f y s me s r d b o y o t o B o B l y sf o 2 e l o t s n r p t t h o o e
应 用流式 细胞仪技术 , 测 5 检 0例 S E患者 ( 中活动期 和稳定期 各 2 L 其 5例 ) 外周血 单个核 细
胞上 By 的表达 , 2 健康献血人 员作 比较。并分析 S E患者外周血单 个核 细胞上 By ls 与 5例 L ls的表达 与病情 活动、 其他 实验指标及 自身抗体的 关系。结果 S E患者 外周 血单个核 细胞上表达 By L l s的百分 率上调 ( 0 0 1 , P< .0 ) 活 动期和稳 定期 S E患者 By 的表达率均高 于健康对 照组 ( 0 0 1和 P<0 0 ) 其 中, L ls P< .0 .5 ; 活动期 和稳 定期 S E患 L 者 比较 , 活动期 患者 By l s的表达更 高( 0 0 ) L P< . 5 。S 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 By 的表达 水平与 S E A 评分 ls LDI
呈 正相 关( = .0 , 0O 1 , r 0 7 2P< .0 ) 与免疫球蛋 白 IG、 M 呈正相关( = . 9 , 0 O 1 r . 5 , g I g r 0 6 5 P< .0 和 =03 6 P<0 O ) 与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中ITGAL的表达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中ITGAL的表达及意义

d i 1 36 / . s 10 —4 9 .0 1 3 . 1 o:0.9 9 ji n.0 9 3 3 2 1 .4 0 2 s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单个核细胞 ( B ) T A 的 P MC 中I G L 表达及意义
胡 南 吕晓雅 温 云鹏 江 一 帆 饶 宗建
[ 摘要] 目的 探讨I A 基 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L ) T L G sE 患者 外周血 单个核 细胞 (B c 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PM ) 方法 / SE T L 患者及正常人群P M ,  ̄ j B c 采
【e od 】S s milp srt ma ssIG L P MC K yw rs yt c uu yh t u;T A ; B e e e o
SE L 是一种 以B 细胞多克隆活化及致病性 自身抗体的大量产
转录获得c DNA的第一条链 , 根据Re et d M Frt S rn v rAiT is ta d c NA y t ei Ki F r na ) 剂盒说 明书操作 。 D S nh ss t( eme ts 试
当代医学
2 1 年1 月第1 卷第3 期总第2 1 01 2 7 4 6期
C ne o ay Me i n ,D c 0 1V 11 o 3 su .6 ot mp rr dc e e .2 1 , o .7 N .4 I e No 2 1 i s
一。 蘩 警 一1 | 一
P BM C flpu shih rta h ti at yc nto s isc a gei eae i ie s ci i i u usp te s whc u g n ta nhe lh o r l,t h n sr ltdw t ds a ea tvt n lp a int, ih s g sst a h h y I c ud b ivove nt ep t g ne i LE. n l d i h ahe e ssofS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生 物制 品科 技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光 抗 体 购 自美 国 荧 e i cec 公 司 ; LS Bo i e s n E IA试 剂 盒 购 自上 海 森 雄 科 技
实业 有 限公 司 ; 流式 细胞 仪购 自 B D公 司。
为稳定 期 , ≥5分 为 疾 病 活 动 期 。 SE 活 动 期 2 L 1
系统性 红 斑 狼 疮 ( ytm cl u rte aou , ss i u sey m tss e p h S E 是 一种 以免 疫 功 能 紊乱 为 突 出表 现 的累 及 多 L)
例, 稳定 期 1 ; 蛋 白尿 1 7例 有 9例 , 蛋 白尿 1 ( 无 8例 1 例未做检测 ) 。抗 d— N 抗 体 阳 性 2 sD A 2例 , d. 抗 s D A抗 体 阴性 1 ( 例未 做 检测 ) N 5例 1 。另选 同期 1 5 例 年龄 和性别 匹 配 的健 康 志 愿者 作 为正 常 对 照组 , 年 龄 2 5 (4 6 0~ 3 3.0±1.0 岁 。研 究 开 始 前 均 获 50 )
1 1 研 究对 象 .
收 集 安 徽 医科 大 学 附 属 省立 医 院
平均增高 。结 论
S E患者 外周 血 P C、 C比例 显著 降 L D MD
21 0 0年 1 0月 ~ 0 1年 2月 门诊 及 住 院 S E患 者 21 L 3 8例 ( L 组 ) 男 1例 , 3 例 , 龄 2 ~5 SE , 女 7 年 0 3
(C A R)19 9 7年 修 订 的 诊 断 标 准 。 病 情 活 动 度 以 S E疾 病活 动 指 数 ( L D I 评 分 为 标 准 , L SE A ) 0~4分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0 0—19 (0 2 0 0 4 0 4 2 2 1 )8— 9 8—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急性期蛋白反应因子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急性期蛋白反应因子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急性期蛋白反应因子的表达彭学标【期刊名称】《免疫学杂志》【年(卷),期】2004(20)5【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急性期蛋白反应因子 (APRF)的活性水平 ,以及IL 6和IL 10对APRF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凝胶阻滞电泳 (EMSA)的方法检测 4 0例SLE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组PBMC中DNA结合蛋白APRF的表达水平。

结果所有活动期SLE患者均出现APRF电泳条带 ,17例非活动期SLE患者中有 10例出现APRF条带 ,而正常人对照组无 1例出现。

7例未出现APRF电泳条带的非活动期SLE患者PBMC加IL 10处理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APRF表达 ,而加IL 6处理时仍未出现APRF电泳条带。

结论SLE患者存在APRF的异常表达。

在SLE中 ,IL 10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某些调控机制 (如蛋白激酶 )可能发生改变 ,从而使得核内的APRF激活转录 ,提示IL 10很可能是通过APRF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反IL 6在SLE发病的作用机制很可能与APRF无关。

【总页数】3页(P380-381)【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急性期蛋白反应因子【作者】彭学标【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1【相关文献】1.地塞米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因子分泌及T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 [J], 徐雪;高香;宣丹丹;薛愉;吕玲2.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BAFF-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J], 何志翔;蔡小燕;林小军;许艳丽;唐莼;叶静华;秦曙光;傅君舟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RNA-223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炎性小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麻贞贞;赵萍;吕继彩;孙红胜;杨清锐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吴邱红;贾艾敏;袁佳利;刘静;杨明辉;陈勇;袁国华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J], 李冬芹;代永霞;张洁;尹光文;李付广;杨桂枝;王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LR9介导SLE患者产生抗dsDNA抗体机制的初步探讨

TLR9介导SLE患者产生抗dsDNA抗体机制的初步探讨

TLR9介导SLE患者产生抗dsDNA抗体机制的初步探讨刘慧敏;马军格;张西克;范凌云;耿静;张美莲【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年(卷),期】2010(032)004【摘要】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9(Toll like receptor-9,TLR9)介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产生抗dsDNA抗体的分子机制,以寻找治疗SLE的新的药物作用靶位.方法实验分为三组,即实验组:以SLE患者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为靶细胞,用MyD88依赖的MyD88/IRAKs/TRAF6/NIK/NF-κB经典路径的拮抗剂R-848阻断该路径,再用天然的小牛胸腺DNA作为免疫原刺激PBMC,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抗dsDNA抗体;未干预组:以SLE患者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为靶细胞,用天然的小牛胸腺DNA 作为免疫原刺激PBMC,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抗dsDNA抗体;对照组:以SLE患者的外周血PBMC为靶细胞,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至上述培养基中,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抗dsDNA抗体.结果加R-848组产生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未加R-848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LR9介导的抗dsDNA抗体产生是经由MyD88依赖的MyD88/IRAKs/TRAF6/NIK/NF-κB经典路径发生的.【总页数】2页(P2-3)【作者】刘慧敏;马军格;张西克;范凌云;耿静;张美莲【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石家庄,056000;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石家庄,056000;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石家庄,056000;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石家庄,056000;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石家庄,056000;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石家庄,05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1【相关文献】1.朊蛋白调节Aβ介导的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初步探讨 [J], 刘桂冬;常杰;陈颂春;邵勇;赵德豪;魏文石2.外源性棕榈酸减轻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Ⅱ共同介导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的初步探讨 [J], 刘扬;李竹琴3.腺病毒介导的HIF-1α基因对缺血心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J], 李东野;刘闯;刘伊娜;闫艳;夏勇;朱红;潘德峰;尹丽4.白细胞介素22对T细胞介导的小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初步机制探讨 [J], 蔡欣;杨永昌;王园园;王金凤;邹民吉;徐涛;刘琛;徐东刚5.基于TLR9介导巨噬细胞极化效应探讨血管软化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J], 秦合伟;李彦杰;任锟;张志鑫;赵晶;邢若星;原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BH基因mRNA表达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BH基因mRNA表达研究

分类号:密级:U D C:编号:学位论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BH基因mRNA表达研究Study on Expression of LBH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硕士研究生常艳指导教师姓名杨森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导师组成员姓名张学军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崔勇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盛宇俊副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名称皮肤病与性病学提交论文日期2015年03月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05月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06月答辩委员会主席程波教授评阅人盲审2015年05月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BH基因mRNA表达研究Study on Expression of LBH mRNA in 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作者姓名常艳指导老师杨森教授学科专业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方向遗传性皮肤病论文工作时间2013年09月至2015年03月资助本课题的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171505)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13018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402590)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IP1基因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IP1基因表达

史、 临床表现 、 各项免疫学指标及伴发疾病等 。本研 究 经研 究对 象知情 同意并 得到 安徽 医科 大学 伦理 委
员 会 的批准 后采 集外 周静 脉血 5m 。 l
1 2 主要仪 器 与试 剂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0—19 (0 1 1 —19 — 4 4 2 2 1 ) 1 1 1 0
系统 性 红斑 狼 疮 ( yt cl u r h ma ss ss mi u sey e t u , e p t o
S E 是一种慢性 、 L) 炎症性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临床表
现 多 样化 , 常伴 有 免疫 细胞 功能 亢进 , 产生 大量 自 并 身抗体 和 免疫 复合 物 , 及 多个 系统 和器 官 。近 累 年来 全 基 因组 关 联 分 析 研 究 ( eo ewd soi gnm —ieasea — t ns d , WA ) SE 的遗传 学研 究 发 现新 的易 i t yG S 对 L o u 感 基 因和位点 E 3。在欧 洲和 中国汉族 人 群 中分 别 zj - 报道 T I1 因 的两 个 单核 苷 酸 多 态性 (ig u NP 基 s l n— ne
1 3 方法 .
r 037 83 S E易感性显著相关 。本研究 旨在 s 0 64 _ 与 L 1
分析 T I1 因在 S E外 周 血 单 个 核 细胞 中 的 表 NP 基 L 达 水平 以及 与 S E疾 病 活动 指数 (L i aeat — L S Eds s ev e i i dx L D I 、 N t i e ,S E A ) S P位 点 r10 64 yn s0 37 8的 相 关 性, 探讨 T I1 因在 S E发 病机 制 中的作 用 。 NP 基 L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 D — L 2基 因的表 达 , 流式细胞仪检测 C D1 4 、 P D — I 2分子的表达 。统计 学分析其 相关 性及与疾 病活动程 度之 间的关联 。结果 : 定量 P C R结果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 血单核 细胞 P D . 2 基 因表达高 于健康 对照组 ( 1 P < O . 0 5 ) , 流式 发现 单核细 胞上
[ 摘
要] 目的 : 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 单核 细胞 P D — L 2分子 的表达 及其与 疾病活动 程度 的相关性 。方 法 :
收集 2 6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及 3 8例健 康对 照组外 周血 , F i c o l 1 分离 单个 核细 胞后 , T R I Z O L抽 提总 R N A, 定量 P C R分 析
吴萍萍 沈 冬② 郭云娣 张雅琴 傅丰庆③ 刘翠平⑧ 孙 静
( 苏州 卫 生职业技 术 学院 , 苏州 市检验 医学重 点实验 室 , 苏州 2 1 5 0 0 9 )
中 图分 类 号 1 1 3 9 2 . 1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o 48 4 x( 2 0 1 7 ) 0 3 - 0 4 1 4 - 0 4
( S L E)a n d i t S 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t h e d e g r e e o f 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 Me t h o d s : P e 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 o f 2 6 c a s e s o f S L E p a t i e n s a n d 3 8 c a s e s o f 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 s 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 P e i r p h e r a l b l o o d mo n o n u c l e a r c e l l s ( P B MC )w e r e i s o l a t e d a n d r e a h i me P C R w a s c a r r i e d o n t o a n a l y z e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7、TLR9、NF-κB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7、TLR9、NF-κB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4 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导致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CD40L、VCAM-1水平升高,加重呼吸道慢性炎症,进一步加剧气道高反应,使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加重。

由于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病例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主观性,同时受研究对象数量较少、未对患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分析及有效随访等因素限制,本研究结果还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1] 陈志铭,郭锡祥,梁艳芬.肺炎支原体抗体和IgE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1):118-120.[2] 申秋燕,刘静,肖夏夏,等.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患儿的水平及预后意义[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9):1012-1015.[3] 李君,杨世雄,魏秀丽.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E水平变化及其与M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1):2532-2534.[4] 马玉,朱继文.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5):80-82.[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6] 白茹.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9,4(8):116-118.[7] 山晓茵,靳秀宏.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1):175-178.[8] 胡凤阳.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8,10(6):482-484.[9] 张杰,陈伟,张恩.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4):82,84.[10]侯静,辛洁,刘秀琴.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RBP、IgE水平变化及其与MP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5480-5482.[11]韦艳红,赵玮,刘清,等.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0):54-56.[12]许宏苑.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相关性分析[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7):95,98.(收稿日期:2020-01-16)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20.17.008 文章编号:1671-4695(2020)17-1817-04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7、TLR9、NF-κB的表达及意义研究刘洪君 孙雪美 金春琳 孙明强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 辽宁 沈阳 110000)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基金(编号:2018020552)通讯作者:金春琳,E-mail:jinchunlin72@126.com 【摘要】 目的 探究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7(TLR7)、Toll样受体9(TLR9)、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

结节性红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9和NF—κB的表达和意义

结节性红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9和NF—κB的表达和意义

结节性红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9和NF—κB的表达和意义作者:杨宪鲁王海燕汤华晓丛涛李玲芳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8年第26期[摘要] 目的研究结节性红斑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9(TLR9)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结节性红斑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10月山东省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及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确诊的结节性红斑患者52例作为疾病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1名作为对照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9和NF-κB的mRNA水平。

结果疾病组外周血中TLR9 mRNA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疾病组NF-κB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疾病组中TLR9与NF-κB的mRNA水平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 = 0.89,P < 0.01)。

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结节性红斑患者TLR9 mRNA水平明显降低,NF-κB mRN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LR9和NF-κB可能参与了结节性红斑疾病的发病过程。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外周血;Toll样受体9;核因子-κB[中图分类号] R275.98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9(b)-0106-03[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9 (TLR9) and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of erythema nodosum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LR9 and NF-κB in erythema nodosum. Methods From June 2014 to October 2017, 52 patients with erythema nodosum from Weihai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 ital and Weihai Municipal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were enrolled as disease group, and 41 healthy physical examinees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The mRNA levels of TLR9 and NF-κB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echnique. Results The level of TLR9 in diseas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level of NF-κB in diseas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In disease group, there was a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LR9 mRNA and NF-κB mRNA (r = 0.89, P < 0.01).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normal people, the level of TLR9 mRNA in erythema nodosum patients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le the level of NF-κB mRNA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uggesting that TLR9 and NF-κB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rythema nodosum.[Key words] Erythema nodosum; Peripheral blood; Toll-like receptor 9; Nuclear factor-κB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EN)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并易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病理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双小腿伸侧疼痛性、对称性红色结节,结节为非溃疡性,可自行消退,青年女性好发[1]。

TLR-9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TLR-9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TLR-9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TLR-9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免疫反应的基因,其多态性与SLE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国内外对TLR-9基因多态性与SLE相关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TLR-9基因多态性与SLE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为SLE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比较两组基因分布的差异,评估TLR-9基因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

4. 研究内容:
(1)收集100例SLE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样本。

(2)采用PCR-RFLP法对TLR-9基因的SNP进行分型分析,确定TLR-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

(3)统计分析TLR-9基因SNP的分布和频率,比较SLE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评估TLR-9基因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

(4)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研究报告。

5. 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究SLE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为SLE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SLE的治疗效果。

同时,本研究也可为其他自身免疫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XCL9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XCL9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XCL9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叶筱燕;戴永江;蒙秉新;王远志;梁雄安【摘要】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CXCL9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SLE患者(试验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XCL9表达水平。

比较CXCL9在两组血清中表达的差异,分析CXCL9与SLE患者年龄、病程及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XCL9水平分别为(1549.14±362.74)pg/L和(602.54±83.70)pg/L。

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外周血CXCL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外周血CXCL9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892,P<0.01)。

结论 CXCL9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XCL 9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 . Methods The level of CXCL9 in peripheral blood from 20 patients with SLE and 20 normal controls were measur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XCL 9 in peripheral blood between two groups and analyzed their correlation withages ,duration ,SLE diseases activity index (SLEDAI) .Results The level of CXCL9 in peripheral blood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was (1 549 .14 ± 362 .74)pg/L ,but in normal controls was(602 .54 ±83 .70)pg/L .The level of CXCL9 in peripheral blood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sby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1)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XCL9 in pe‐ripheral blood of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LEDAI (r=0 .892 ,P<0 .01) .Conclu‐sion CXCL9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655-656,659)【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趋化因子CXCL9;外周血【作者】叶筱燕;戴永江;蒙秉新;王远志;梁雄安【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海口57010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海口570102;海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海口57010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海口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1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器官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TLR7及TLR9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表达

TLR7及TLR9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表达

TLR7及TLR9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表达白梅;袁定芬;汪年松【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1(27)8【摘要】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7(TLR7)mRNA及TLR9 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40例SLE患者(活动期25例,稳定期15例)和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7和TLR9 mRNA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7 mRNA表达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和正常人(Ps<0.01);活动期TLR9 mRNA表达与稳定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于正常人(P<0.01).两者表达量与SLEDAI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TLR7及TLR9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LR7 and TLR9 mRNA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Methods: The mRNA of TLR7 and TLR9 were measured in the patients with SLE ( n = 40 ) and the normal healthy controls ( n = 30) with semi -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RT - PCR). Results: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LR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ctive SLE patients than those in both inactive SLE and healthy controls ( Ps < 0.01),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LR9 was higher in active SLE patients than those in healthy controls ( P <0.01 ). The expression of both TLR7 and TLR9 mRNA was positively relatedto SLEDAI scores.Conclusion: TLR7 and TLR9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LE.【总页数】4页(P542-545)【作者】白梅;袁定芬;汪年松【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23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论著TLR3、TLR7、TLR8及TLR9 mRNA的表达 [J], 侯一峰;周艳春2.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9、TLR7 mRNA的表达及意义 [J], 丁歆;付琳琳;苏稚辉;刘钢;方桂英3.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TLR7和TLR9表达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J], 许敏玲;陈桃;蔡琪4.复方新诺明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TLR7和TLR9表达的影响 [J], 范俊;郭洪佩;路臻豪;鲍华芳5.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7、TLR9、NF-κB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J], 刘洪君;孙雪美;金春琳;孙明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系统性红斑狼疮IRF-5和TLR-9mRNA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IRF-5和TLR-9mRNA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IRF-5和TLR-9mRNA的表达
陈增生;宋卫青
【期刊名称】《医学检验与临床》
【年(卷),期】2011(022)002
【摘要】目的分析山东地区汉族人群IRF-5基因及TLR-9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与系统系红斑狼疮的关系.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88例健康对照者IRF5及TLR-9基因表达水平(以2-⊿⊿Ct表示).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IRF5及TLR-9 mRN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F-5、TLR-9基因可能在SLE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陈增生;宋卫青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山东青岛,266021;青岛市市立医院检验科,山东青岛,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检验科,山东青岛,266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EB病毒感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BYRF1基因和BcLF1基因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分期的关系 [J], 于维林;李慧;孙迎娟;罗兵
2.TLR-4、TLR-9mRNA在变应性鼻炎儿童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 [J], 胡彬雅;赵斯君;任基浩;祝益民;彭湘粤;董友棣
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DCD1基因表达与焦虑的相关性 [J], 吴双;董海荣
4.应用荧光定量PCR验证干扰素诱导表达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 [J], 华晶;沈南;陈顺乐;黄新芳;冯学兵;钱捷;张巍
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HMGB1与IFN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林静;孙凌云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
【年(卷),期】2010(23)4
【摘要】调节性T细胞(regalatorg T cell, Treg)是体内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
特殊T细胞群,根据其产生和表型分为不同的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文中对不同Treg亚群的特征、作用及其与SLE发病机制的关系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413-416)
【作者】林静;孙凌云
【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241
【相关文献】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
性T细胞的变化 [J], 彭绍斌;赖永榕
2.双阴性调节性T细胞(DN Treg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J], 胡伟;王森;黄太宏;徐学静;夏永泉
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失衡的研究 [J], 马纪林;
蔡龙;施华萍;周红娟;刘小贤;汪卫;郑红霞;于健宁
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 [J], 陈洁晶;眭维国;张岳;黄河;孙燕燕;戴勇
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TGF-β的检测 [J], 董娟;刘秀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侵犯多个器官和组织,特别是肾、关节、皮肤、神经系统等。

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系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SLE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病情多变,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因此对于SL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组学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能够综合地分析组织或细胞中所有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其应用已经在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SLE的研究,也有学者通过蛋白组学技术分析临床样本中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发现了一些与SLE相关的蛋白质,如抗核抗体等。

然而,目前对于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蛋白组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有待深入开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的分析,探讨SLE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为SL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样本库;(2)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蛋白质分析,对比SLE患者和对照组之间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3)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与SLE相关的生物标志物;(4)验证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在SLE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在SLE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2.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符合SLE诊断标准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2)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样本;(3)对样本进行蛋白提取和清洁工作;(4)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蛋白质组成进行分析;(5)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表达蛋白,包括功能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等;(6)通过ELISA等技术验证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在SLE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建立一套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样本库,为后续SLE蛋白组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样本来源;(2)发现一些与SLE相关的蛋白质,为SL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3)揭示SLE的发病机制,为SLE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4)为SLE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补充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mi 4 ℃ 2 h n, 。
124 D A扩增 5 1 .. N O 体系 , 包括上下游引物各 , DNA 1 1 ×b f r5 1 Mg 2 1 Ta 2 ,0 u f , C1 4 e , qDNA 间未接受任何治疗 。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 1 例 , O 其 1 1 c 中男 2例 、 8 , 女 例 年龄 2 6 (8± . ) , 无近 聚合 酶 02 ,N P0 5I ,E C水 3. 1 内参 O~ O 3 4 5 岁 均 . 1d T . lD P x 63 。 期感染或 自身免疫病史。 应 用 Bat , 游 引 物 : G A G A T C G G —c n 上 i 5. C T G G C T T - 12 检 测方法 . G A - , 游 引 物 5一 T G A C 1 G G T G C T3 下 C A A G A Tr C G G 一 12 1 外周 血单 个 核 细胞 的分 离 两 组 S E患者 3 ,3 0 p;F x 3 上 游 引 物 :5 一T C T TF .. L 2 b op C G G I - 和对 照组 分别 抽取 肘静脉 血 3 m , 素 抗凝 , 入等 G C A G C A 3 ,下 游 引 物 : T G C T C _ l肝 加 TG A A C 一 5一G A 1 C T r 体 积 的淋 巴细胞 分离 液 , 0 0rmi 心 2 i , 2 0 n离 / 0 m n 分 G T G G T 一 ,2 p C G A G G3 38b 。反 应条 件为 9 5℃ 5mn i, 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再加人 5 倍体积 9gL生理 9 ℃ 4 、6 4 、 2 4 s 3 / 4 5 s5 ℃ 5 s7 ℃ 5 ,5个 循 环 ,2℃ 7 7
6点 , 缓解期 为 缺乏活 动性指标 至少 1a 患者 在此期 ,
123 c N 的合 成 2 1 .. D A O 体系 , 括样 品 R A 3 包 N 1D P , E C水 9 1d T 11 b f r 6 1Oi O ,N P9 ,0× u e , l o 3 g ( T 9t , ML 。反 映 条件 为 3 D ) lM— V 9 x 7℃ 1h 9 ,5
系统 性 红斑 狼疮 患者 外 周血 单 个 核 细胞 TR L 9的表 达 及 意 义
陈 东育 , 张德庆 , 时月 霞 ( 安 市 中心 医院 , 东泰安 2 10 ) 泰 山 700
[ 摘要 ]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TP R) Wetr lt R -C 和 s nbo 技术检 测系统性 红斑狼疮 ( L ) e S E 患者 和正常对 照组外周 血单个核细胞 中 Tl样受体 9 T P m N o l ( LO) R A和蛋 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L S E活 动期 患者外周血单个 核细胞中 T P R A和蛋 白的表达水 平 显高于 S E缓解期 患者和正常对 照组 ( LO m N L P<0 0 ) 后两者 间比较亦有 .5 , 统计学差异( 0 0 ) P< . 5 。认为 T P 与 S E疾病 的活动性呈一定的线性相关关 系。 LO L [ 关键词 ] 红斑狼疮 , 系统性 ;o 样受体 9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l ; [ 中图分类号] R 9 . 5 3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0 -6 X(0 8 0 -0 20 022 6 20 ) 1 8 - 0 2
1 资料 与方 法
盐水 , 0 0rmi 心 1 n 洗 涤 2次 , 人 Ti l 2 0 n离 / 0mi, 加 ro z
后 一8 O℃保存 。 122 总 R A的提取 .. N
取 分离 好 的外 周血 单 个 核
细胞 , 人 Tio 1m , 分 匀 浆 , 温 静 置 5 mi。 加 r l l充 z 室 n
加人 02m 的氯仿 , . l 震荡 1 , 置 2mi。4℃离 5s静 n 心 1 0 / _ 20 0rri 心 1 i。取 上清 , e n离 5mn 加人 0 5ml .
的异丙醇 , 匀 , 混 室温 静 置 1 i , 0 m n 4℃离 心 1 0 20 0 rmi 心 1 n 弃上 清 , 人 1m 5 乙醇 轻轻 / n离 5mi, 加 l % 7 洗涤沉淀 , 0 / i 心 1 i , 75 0r mn离 0 m n 弃上 清 晾 干 , 加 人适 量 的 D P E C处理 过 的水 溶解 ,5℃促溶 1 i。 6 5 m n
11 临床 资 料 .
选 择 本 院门诊 或住 院 S E患者 3 L O
例 , 符合 中 国风 湿 病 协 会 修 订 的 S E分 类 标 准 。 均 L 其 中男 7例 、 2 女) 根 据病情 将患 者分 为 S E活 动组 1 和 S E缓解 组 L O例 L 2 。临床 活 动性 按 Me.L D I 动指 标 数 超过 O例 xS E A 活
维普资讯
山东 医药 20 0 8年第 4 8卷第 1 期
制 , 分地 显示 了 C T 更充 A O抢 救 甲亢 危 症 高效 、 全 安
的优 势 。
报 ,05,14)3 53 6 20 1 ( :0 - . 0
[ ]A de 3 nrsE,Zm rJ fn egrS ta.Iisnrt rgi- i me ,A ebre ,e 1 doycacdu - i n
T l样 受体 ( L 为模式 识别 受体 ( R s 中的 o l T R) P R) 信号转导受体。T R L 9是 Tl样 受体家族 中的一个 o l 重要成 员 , 一些 自身 免疫 性 疾 病 的发 生存 在 密切 与 关 系… 。 目前 有关 T R L 9在 系 统 性红 斑狼 疮 ( L SE) 中作用 的研 究 尚少 。2 0 0 6年 7月 ~ 0 7年 8月 , 20 我 们对 S E患 者外周 血单 个 核细 胞 中 T R R A 和 L L 9m N 蛋 白的表 达 进 行 了检 测 , 明确 T R 以 L 9在 S E 中 的 L 作用 。
[ 考文献 】 参
[ ]欧阳芳 , 1 温先勇 , 徐玲 , Gae 病死亡 的常见病因[ ] 中国现 等. rvs J. 代 医学杂志 ,06,6 1 ) 30 -0 3 2 0 1 (9 :0 130 .
f ]苏会 璇 . 2 甲状 腺 机 能 亢 进 症 合 并 感 染 的 调 查 [ ] 海 南 医 学 院 学 J.
d edarn l y i: p a f no i re J .E r ne ue gauo t s u dt o a l ds dr[ ] u lt co s e d o J m
M d 20 1 ( )5 95 5 e , 06,7 8 :2 -3 .
( 稿 日期 :0 71—6 收 2 0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