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
业 、 立 明 胶 等 大 型 企 业 加 强 技 术改 造 , 宏 带 动 产 业 优 化 升 级 , 高工 业 运 行 质 量 、 提 综合效益和发展速 度 , 科技含量 高 、 走 经 济效 益好 、 源 消耗低 、 境污 染少 、 资 环 人 力 资 源 得 到 充 分 发 挥 的 新 型 工 业 化 道
讷 河 而 言 ,必 须坚 持 以 党 的 十 七 届 i 中 全 会 精 神 为指 导 ,围 绕 由农 业 大 县 向农 业 强 县 转 变 、 由传 统农 业 大 县 向现 代 农 业 大 县 转 变 、由农 产 品 生 产 大 县 向农 产
深 加 工 、尼 尔 基 斯 湖 度 假 区 旅 游 开 发 等
理 、 一 收获 、 一 包 装 、 一 销 售 、 一 统 统 统 统 结 算 的 “ 统 一 分 ” 式 , 格 各 生 产 环 七 模 严 节 监 控 检 测 .加 强 农 产 品注 册 商标 和 地
品 加 工 大 县 转 变 的发 展 定 位 , 照 “ j 按 突 J _ }
一
途 径 一 是 建 设 规 模 化 农 业 。 励 农 民 按 鼓 照 政 策 要 求 以多 种 形 式 流转 土地 ,扶 持
发 展 大 户 经 营 、 业 经 营 、 份 经 营 和 场 企 股
全 市 幅 员 664平 方 公 里 . 1 7 辖 5个 乡 镇
2个 街 道 1 4个 农 林 牧 场 ,现有 耕 地 5 O 3 万 亩 ,总 人 口 7 3万 ,农 业 人 口 5 8万 。
深入落宾十七届 三中全会精神
加l 推进城 乡经 济社会一俸 了 协调发展 『 匕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交流:加快构建十四五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交流:加快构建十四五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了当前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十四五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各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进行经验和技术交流。
首先,各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城乡融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推进。
要围绕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联通和互动,发挥城市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民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机构或小组,引导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落实。
其次,各地方企业积极参与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
各地方企业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积极担当社会责任,通过向乡村投资,实施“产、城、农”深度融合,加强城乡经济联系和互动。
同时,通过支持和帮助村级集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第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法规的支撑。
在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方政府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加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引导和规范。
同时,通过深化国家和地方政策协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城乡融合发展宣传等方式,增强人们的参与和主动性,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
总的来说,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各地方政府和企业需齐心协力,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十四五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此外,城乡融合发展还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各类人才的支撑和保障。
因此,各地方政府和企业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城乡融合发展背景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筹城 乡社 会管理。对于城 乡一体化 , 中央有一个基本要 求 : 到 22 0 0年 , 要把城 乡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来 。 为此 , 在政府政策上 、 制度安排上 , 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今 后一 在 都 个时期要使城 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较 大的推进 ,也就 是 我们尽可能使城 乡在 教育、 生、 卫 文化、 社会 保障等方面缩 小 差距 。具体来说 , 中央有这样几项政策安排。 第一 , 更多的财政收入投入农业部门 , 到农村 。为使 国 投 家对 ” 三农 “ 支持正常化、 制度化 , 要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
学 术论 坛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 —
学 习十七届三 中全会精神
刘向魁
永城 市委 党校 河南永城
4 60 7 60
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 农业生 态环境保 护制度 【 摘 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 全会在总结改革开放成绩和经 农业补贴制度、 以加大对农村的支持保 护力度。 特别是要求完善 验 的基 础 上 。 出了统 筹 城 乡社会 发展 一 体 化 的 重 大 任 务 , 提 阐 等 四项制度 , 述 了城 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 内容和政 策部 署 ,为今后农 与农业 生产资料上涨挂 钩的农资综合补贴 动态调整机 制、 公 村 经 济社 会 的 发展 指 明 了方 向 。 同时 , 阐述 了今 后 一 个 时 期加 益项 目逐步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等政策 ,以形成农业投 快推 进 城 乡一 体 化要 做 的 重 点 工作 。 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 制。 【 关键词 】 十七届 三中全会 ; 乡 城 一体化 ; 新格局 第二 , 统筹城 乡规划。要促进城 乡发展合理 的布局 , 就要 做 好规划。避免 各个地 方盲 目发展 , 合理安排 乡镇 建设 , 包括 党 的十 七 届 三 中 全 会在 总结 改革 开 放 三 十 年 成 绩 和 经 验 农 田保 护 、 业 聚 集 、 落 分 布 、 态 涵 养 等 空 间 布局 。 产 村 生 总的 规 的基 础 上 , 出 了下 一 步 农村 的 改 革 方 向 , 乡一 体 化 应 该 是 划 要讲 求 细 节 , 每 个地 方都 要 有 自 己 的发 展 规 划 , 一 级 的 提 城 使 每 这次改革开放 总体部署 中最重要 的一个任务。如果能够推进 发展规划都要按照城 乡的统一规划进行 实施。 城 乡一体 化 ,不管 是 对 老 百 姓 生 活还 是 国 家 发 展 都 具 有 非 常 第三 , 要搞现代农业。粮食、 花等主要农产 品要保持供 棉 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给, 不能为 了使农村和城里 一样 , 就把 农业荒废 了, 那样缩 小 第一 ,推进城 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 城 乡差 距 就 永 远 实 现 不 了。 中央 提 出要 搞 现 代 农业 , 是 要 提 就 要任务。 学发展观 的五个统筹 , 科 首先是统筹城 乡发展。 以, 高农产 品含金量 , 所 发展农产品的工业化 , 要让 农村 的农 民比城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首先要统 筹好城 乡发展问题 ,形成 里 人 生 活 还 要 好 。 城 乡 良性 互动 、 农 业协 调 发 展 。 工 第 四,要统筹城 乡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 生产 生活 条 第 二 ,推 进 城 乡一 体 化 是 构 建社 会主 义和 谐社 会 的 一 个 件 。 今后我们 一要加快解决农村的饮水问题 , 二要加强农村公 重 要决 策 。中 央在 十六 届 四 中全 会 就 提 出 了构 建 社 会 主 义和 路建设 , 三要解决 农村 燃料 问题 , 加快沼气建 设 , 四要加快农 谐社会。和谐社会对农村来讲 , 就是使农民安居乐业、 睦相 村 电力建设 , 和 五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 主要是推进城 乡公 处, 农村安定有序 、 充满活力。 我国有过 半的人 口在农村 , 如果 共 服 务 的均 衡 化 。 农村 十分落后 , 怎么能和谐呢?所以推 进城 乡一体化 , 那 解决 十七届 三中全会 为推进城 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在政策上作 城 乡差距扩大问题 ,实际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非常重 了周密 的部 署 , 为落实会议精神 , 加快推进城 乡一体 化 , 我们 要 抓好 几项 重点 工 作 。 要 的基 础 。 第三 , 推进城 乡一体化是完 善经济体制 的一个要求。 以 可 第 一, 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这几年我们做 了大量工 已经 全面实现 了全 免费的义务教育 , 而且对 困难 家庭 、 寄 这样讲 ,现在我们 国家可分 为城市和农村两个差别 比较大 的 作 , 区域 , 实际上整个国家还不是一个大市场。 主要问题是城市和 宿生都 有生活补助。下一步我们 要在教育资源均 衡化方面做 农村之间在土地流转 、 资本流动 、 就业转移 、 才交流 、 人 技术转 好 工作 , 以提高农村 的教育水平。 让等方面的交流还不是很充分。只有通过推进城 乡一体 化的 第二 , 加强农村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进程 , 除城 乡分割体制 , 破 加快形成 以T, 农 、 b 以城带 乡的机 关系广大农 民幸福安康。 现在 , 全国参加合作 医疗的农民已经 达 到了 81 . 5亿人 ,几乎达到 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全覆盖。 制, 这样才能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第四 ,推进城 乡一体化是建设全面小康社 会的一个必然 到 2 0 0 9年全面完成 了农村 卫生服 务体 系建设和 发展规 划 , 要求。没有农村 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 我们 要 健全 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下一步 中央决定继续巩 固和 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 , 困难 的或者重点都 在农村 , 最 而且农村还 完善新型合作 医疗制度 , 提高资助标准 , 建立完善 的农村新型 是 经济 发 展 最 有 潜 力 的 地 方 。 合 作 医 疗 救 助 制度 。 总之 , 加快城 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新格局 , 是破 解农业 、 农 第三 , 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力度 , 尽快形成完备 的农村公共 村 、农 民工作难题 的根本 出路 ,是推动城 乡生产要素优化组 文化服 务体 系。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服务体 系建设 , 使广大农 合、 促进城 乡协调发 展的根本举措 , 是缩小城 乡差 别、 实现城 村 群众在 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享受文明的精神生活。 乡共 同繁荣的根 本途径 。 第四, 健全农村社会保 障体 系。 现在一些地 方基本上都建 十七届三中全 会指 出, 推进 农村 改革 发展 , 就必须加快实 立 了低 保, 有的地方还进行 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下一步中央 现城 乡一体化。而推进城 乡一体化就要实现 “ 大统 筹 “一 要在扩 大社保低保覆盖面 , 五 : 基本上有条件 的地 方要率 先推开。 是统筹土地利用和城 乡规划 ; 二是统筹城 乡产业发展 : 三是统 要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 险制度。 筹城 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i 四是统筹城 乡劳动就业 : 五是统 第五 , 统筹城 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 , 加快 形成统一 的劳
百年商埠构建现代城乡发展新格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区坚持 “ 一二三 四” 总体发展思路 目标 , 传 承商埠 文 以“ 化、 激活商埠经济、 打造幸福周村”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在 此总 的指 导 思想 下 , 为推 进 城 乡一体 化 发展 , 突破 以往 城 乡行政界限和政策“ 垄沟”勾画 出了“ , 两区两带两基地” 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 , 两 区三基地 ” 以“ 的产业一体化
刘春 生
( 中共淄博 市周村 区委党校 , 山东 淄博 2 5 0 ) 5 3 0
摘要 : 快形成城 乡经济社 会发展 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 、 加 农村 、 民工作难题的根本 出路 , 农 是推 动城 乡共 同繁 荣的根 本举措 。本调研报告 立足 周村 区近年来在推进城 乡一体化 方面的成功经验及 其启示从总体规 划、 产业一体化发展 战略 、 乡 城
同繁荣 的根本 举措 , 是缩 小 城 乡差别 、 现共 同繁 荣 的根 实 本 途径 。区 ( ) 为连接 城 乡 的结合 点 , 政 治 、 济 和 县 作 集 经 社 会 功能 于一 身 , 城 乡统 筹最 直 接 的操 作平 台 , 是 实 是 也 现 区域经 济社 会 一体 化新 格 局 的重 大 突破 口。在推 进 城 乡一 体化 方 面要解 决 哪些 关 键 问题 ?有 百 年商 埠之 称 的 周 村 区在 这方 面的 实践 为我 们 提供 了有 益 的启 示 。近 年
社会事业一体化、 发展都 市农业等方面进行 了归纳和总结 , 以期能给其他各地城 乡一体4 x作 带来积极 的借 鉴。 L_ -
关键词 : 周村 区 ; 乡一 体化 ; 城 实践 启 示
统 筹城 乡发展 是 中央 、 市贯 彻落 实科 学 发展观 做 出 省
的重大决策,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 破 解农业 、 村 、 民工作难 题 的根本 出路 , 推动 城乡共 农 农 是
城乡融合发展,动力在城,重心在乡,途径在融,申论作文
城乡融合发展,动力在城,重心在乡,途径在融,申论作文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树立新型的农村变革观念和发展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需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将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投资的重点放到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工作重点要放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发挥扩大内需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要重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科学确定投资方向,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加快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投资的重点。
要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来进行规划,利用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道路、广播电视、互联网、自来水等设施的投入,加快“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
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交通、通讯、信息、供水供电、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联网对接。
第二,要发挥工业、企业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支持作用,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
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大力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做好企业和农民的对接,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支撑龙头企业壮大,从而加快构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促进农民与企业的双赢。
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文体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更多地平等享受公共服务。
【把握五大重点,统筹城乡发展】 等五大重点领域
【把握五大重点,统筹城乡发展】等五大重点领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朔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在解决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问题五大重点问题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着眼全局和长远,统筹城乡规划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发展方向和建设品味。
在统筹城乡规划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科学制定城乡建设规划。
在开展城乡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在先,十分注意解决因规划制定和执行存在缺失而导致的城乡空间布局混乱的问题,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推进城乡建设,做到了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根据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一座中心城市,5个县区城镇、60个小集镇、1000个中心村的“1561”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在这一大框架下,改进完善县域总体规划,以发展中心镇为重点搞好乡村布局规划。
二是重视农田保护。
乡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探索在一定范围内耕地按等级补充的占补平衡的办法,严格坚持土地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同时,注重开源节流并举,积极推进村庄整治、旧城改造等工程,盘活土地存量,加快城市建设,有效地防止了靠经营土地、炒地皮来换取城市建设资金的现象,避免了损害农民利益。
三是促进产业聚集。
深化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实践,在规划中体现有利于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有利于打造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约发展水平,积极推动产业向集聚化、高级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划容纳 5万人 ,这样乌拉 街镇现有人 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 的 以外 , 全部搬进新镇 区 , 实现 由农民 向镇 民的转 变 , 基本实现 农村城市化 。同时便于农地 集中 、 建设用地集约 , 为发展农业
\ 圆 I 百旆 \ 3
I geak i l nhb a l 综 Z 版 nu o 块一 H l 合 济
1立 足 区情 , 抓 机遇 , 前 谋 划 . 抢 超
地周 围的村屯比较分散 , 一些村屯完全可以向 乡驻地集聚 , 以
实现农地集 中、 居住 集聚 、 用地集约 、 效益集显的 目标 。为此 ,
又适时提出了建设金珠小城镇 的规划 。按规划 , 来的金珠小 未 城镇规划面积 7 . 5平方公里 , 容纳人 口 5万人 , 并 8个村 1 撤 8 个屯 , 涉及人 口 70 余人 。 照功能分为生活区、 00 按 商贸区 、 物流 区和工业 区四大区域。计划安排农民新村 、 商业中心 、 医院、 物 流贮运 、 高级宾馆、 学校 、 基础设施 、 绿地 、 社会事业等项 目。项 目建成后 , 金珠小城 镇将会成 为环境优美 、 础设施 完善 、 基 公 共服 务配套 、 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 , 并将成为龙潭 区区域性核 心 乡镇 和龙 潭区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乡镇 ,进而跻 身
l 综合版块一 村济 *l
l nhb a l Z geaki o nu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 , 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 、 我
以城带 乡的发展阶段 , 进入加 快改 造传 统农业 、 中国特 色农 走
Hale Waihona Puke 规划服务区及相关社会事业 、 商贸 、 宾馆 、 洗浴 、 饭店 、 闲、 休 医
和创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的历 史机遇 ,从江北 乡八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关于农村优秀劳动力净流出。这些年农村青壮年 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许多地方农村的留守人
员只剩下了老人、 妇女和儿童, 农民老龄化问题突出。 从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出发,政府应当进一步制定完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但至今 尚未根本破除,主要表现在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就业 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二元财政制度、二元金融 制度、二元教育制度等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作为一种
又好 又 快发 展 。分 析 这 些 矛盾 和 问题 ,探 讨 其 对 策 措 施 ,对 于 进 一 步推 进 农 村 改 革发 展 ,加 快 形成 城 乡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一 体 化 新 格 局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 键 词 ] 农 村 改 革发 展 ;统 筹 城 乡发 展 关
是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金融
、
统筹城乡发展 。
防止农村生产要素加剧外流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
优秀劳动力 “ 三个净流出” ,这是造成城 乡差距进一 步扩大的根源。 关于土地价值 净流出。这些年来许多地方实行
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存在着土地价值、农村资金、 键在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
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四是发挥农业银行、
过这种 “ 低价征用”和 “ 高价拍卖或出让”的方式,
土地价值的大量收益流向了城市和开发商。解决这个
问题,关键措施要把握两条: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实行 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严格
农发行、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支农功能。 进一步完善担保机制,开展面向 “ 三农”的长期低息 贷款 , 增加农村 “ 造血”功能。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11月25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南京开幕。
省委书记梁保华代表省委常委会作了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的讲话。
梁保华在讲话中指出,这次全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就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又好又快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努力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讲话共分十个部分:一、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用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二、丰富完善“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内涵,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能力。
四、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积极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五、纵深推进各项改革,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新期待,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
九、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现摘要刊发梁保华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11月25日,省委书记梁保华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
全省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及时把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真正把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梁保华指出,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首先要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十七大精神的实质,紧密联系江苏发展实际、个人工作和思想实际,深入思考,融会贯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城乡融合互动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之中,自己对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并取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现结合**镇实际,与大家探讨交流。
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其科学内涵就是:要彻底摈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的发展次序和牺牲农民利益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并彻底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建立健全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地位平等、开放互通、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体制。
其重大意义表现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实现提速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各类资源要素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镇镇情概况与发展现状**镇位于正宁县东北部,是县城所在地,东临西坡、五顷塬乡,西接宁县米桥乡,北接宁县九岘乡,南面与湫头、永正乡毗邻。
全镇辖11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13个镇直企事业单位。
镇域总面积11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9万亩,人均1.81亩。
境内山、川、塬地兼有,平均海拔1442.21米,年均气温8.3℃、降水量620mm、无霜期180天左右。
2009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561.8万元(不含非税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5元。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摘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1、什么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所谓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从理论上通俗地说,是指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农村逐步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必须明确的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党和国家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高度,从城乡一体的角度作出的战略决策,所要解决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不是城市问题。
2、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众所周知,从我国国情来看,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不仅事关农村改革和发展,而且事关全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具体来说,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3、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是“五个统筹”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工农业协调发展格局。
从产业发展看,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尚不健全,加强农业基础的任务十分紧迫。
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
防止靠 经营土地、炒 地皮而扩张城市 ,靠 出卖土地牺
牲 农 民 的 利 益 而 换 取城 市 建 设 的资 金 。 三 要 统 筹 考 虑 产 业 聚 集 。要 大 力推 进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推 进 农 村 经 济 结 构 的调 整 。 四 要 统 筹 规 划 村 落 分 布 。 村 落 的 形 成 是 传 统 农 业 生产 经 营 方 式 的 产 物 ,是 历 史 形 成 的 ,也 是 同我 国传 统 农 业 的 生 产 方 式 相 适 应 的 。 要 发 展 现 代 农
要性。 ’
“ 五个统筹 ” ,涉及到许多具体工作 ,都要求通过制定政
策 、建 立 制度 来提 供保 障 。 在 统 筹 土地 利 用 和 城 乡规 划 上 ,要 做 好 县 域 城 镇 建 设 、农 田保 护 、 产 业 聚 集 、 村 落 分 布 、 生 态 涵 养 五 个 规 划 ,这 五 个 规 划 要 统 筹 考 虑 、合 理 安 排 ,做 到 科 学 有序、综合 开发。~要 合理 安排市 县域城镇 建设。 城 市 、县 城 、集 镇 都 要 按 照城 乡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一 体 化 的 要 求 来 统 筹 规 划 、 合 理 安 排 。 二 要 统 筹 农 田保 护 。 在 规 划 中就 要 体 现土 地 产 权 明晰 、 用途 管 制 、 约集 约 、 节 严 格 管 理 的 原 则 ,坚 持 最 严 格 的 耕 地 保 护 制 度 ,严 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 快形 成城 乡经 济社 会 发展 一体 化 新格 局 ,是 从 我
国的国情出发,基于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
准确 判 断和 把握 而提 出来 的 。我 国 的国情特 点 可 以概括 出许 多条 ,但 最大 的 国情就 是 人 口众 多 ,其 中农 民又 占 绝大 多数 。 因为十 几亿 人 口的 吃饭 问题 是治 国 安邦 的头 等 大事 ,农 业也 就成 为 安天 下 、稳 民心 的 战略产 业 。从
三中全会主要精神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伴随着两个奥运的圆满成功和神七凯旋,在人们信赖和祈盼的目光中,10月9日到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一、介绍一下《决定》产生的过程。
我先来介绍一下《决定》产生的过程。
十七届三中全会是2008年10月9日到10月12日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主要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是在10月12日正式通过的,却在10月19日才推出,这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多方征求意见,尤其是党外人士的意见,结合很多学者提出的一些看法,中央对《决定》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这样才将最后成型的文件向全国发布。
《决定》产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二、历届三中全会主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掀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2、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3、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
4、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新农村。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6、十六届三中全会:新任务、新起点。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是今后十年改革与发展的“蓝图”,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展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被称之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公 共 服 务 同 等 共 享 、居 民 收 入 渐 趋 协 农 业 , 用现 代 理念 管 理 农 业 , 现 代 组 工作 重 点 。 当前 突 出抓 好 “ 个 化 ”建 用 两 。 调 , 快构 建 新 型 的城 乡、 农 关 系 , 加 工 努 织形 式经 营 农业 。 业现 代 化应 起 码具 设“ 三个载体”发挥“ , 三个效益” “ 。 两个 农 力实 现农 业 持续 增 效 、农 民 持续 增 收 、 有 “ 高 ” 四 的特 征 , 即具 有 高 标准 的农 业 化 ” 一个 是 粮食 高 产 技术 普 及化 , 要 : 主 农 村 持 续 发 展 。各 地 要 进 一 步 解 放 思 基 础 设施 、高水 平 的农 业 科 技 支撑 、 高 通 过 推 广 应 用优 良 品种 和 先 进 实 用技
乡协 调发 展 的根 本 举措 , 缩小 城 乡差 带 乡 , 快 推 进 农 业 现 代 化 建 设 , 快 施 生 产转 变 , 是 加 加 农业 经 营 由分散 的家庭 经
别 、实现城 乡共 同繁 荣 的根 本 途 径 , 必 发展 农 村 二 三产 业 , 进 现代 农 业 与 先 营 向 专业 的 适度 规 模经 营 转 变 , 促 农业 发
城 乡一体 化提 出了更 加 紧迫 的要 求 。 当
一
化 的指 标 体 系 , 召 开市 县 领 导 、 家 并 专 座 谈 会 等反 复 听取 意 见 , 目的是 要 对 各 地 的农 业 现 代 化 建 设 发 挥 引 导 和推 动 作 用 。 要准 确把 握推 进 农业现 代 化 的 二 总体 思 路 。积 极转 变农 业发 展 方式 , 推 动农 业 加快 实现 “ 五个 转 变 ”即 农业 增 ,
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况 汇报 。会议还 研究决 定 , 在部 分经 济发达 镇开 展 行 政管 理 体制 改 革 试点 工 作 。省委 书记 梁保华 主持会 议 。
会 议认为 , 加快 推进 城 乡经济 社会发 展一 体化 , 党 的 十七 大 作 出 的重 大 战略 部署 , 是 也 是 江苏 实现 “ 个率先 ” 两 的重大 战略 任务 。20 0 8年省委 、 省政 府决 定在 苏州 市开 展城 乡 发展
费 , 响社 会 主义经 济发 展 目的 的实现 。其次 , 影 政府 扮 演 市 场 主体 的 角色 , 民收 入分 配 容 国
易 向财政 收人 而不是 劳动者 的收入倾 斜 。再次 , 政府扮 演市 场 主体 的角色 , 会有 意无 意地偏 向国有企业 , 忽视 其他 经济 成分 。最后 , 政府 既 当运动员 , 当裁 判员 , 又 不利 于建立 良好 的经 济秩序 。 ( 作者 为 中国人 民大学 经济 学院教 授 )
以 破 除 城 乡 二 元 结 构 为 突 破 口 加 快 形 成 城 乡发 展 一 体 化 新 格 局
省 委 常委 会 听取 苏 州 开 展 城 乡发 展 一 体 化 综 合 改 革 试 点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 究 并 决 定 开 展 经 济 发 达 镇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试 点 梁 保 研 华主 持 会 议
经 济 社 会发展 中的辐 射带 动 作用 。各有 关 地 方 、 门要切 实 加 强 领 导 , 心 组织 实 施 , 实 部 精 扎
细致 地做 好改 革试 点 工作 。
( 顾雷 鸣 )
从 “ 商引资" “ 招 到 资本 输 出 " — —
关于四项重点工作一体化考核的建议
关于四项重点工作一体化考核的建议关于四项重点工作一体化考核的建议对《关于开展贯彻实施(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事业总体方案)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意见和建议在莆田市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省委、省政府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决策,是坚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和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三群”联动的重要抓手。
加快推进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促进沿海中部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结合《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提出几点意见。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要以科学规划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1、树立发展县域经济的观念,走城乡统一规划同步推进的路子。
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有重大突破,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
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和农村在管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虽然没有截然分开,但其联系也还不够十分紧密,缺乏比较科学和完整的统筹全区城乡发展的统一规划。
因此,要真正实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必须以县域经济的理念做先导,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统筹、同步整合、同步提升,对各种资源进行大整合,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
尤其是在制定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之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三农”创造平等发展的机会等方面,要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路子。
2、树立依靠工业强区的观念,走以农村工业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是基础,经济不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就是一句空话。
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富裕农民、转移农民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农村的工业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
对此你们是怎么理解和认识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
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出路和方向,同时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个基本判断,准确把握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今后制定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基点,是统筹城乡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基本依据,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亿万农民的共同心愿。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
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这些年来,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业基础地位不牢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比较效益明显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要素市场配置不均等,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城乡公共服务存在明显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面对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从而全面推进我国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
从城乡融合的视野把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摘要〕从城乡融合的视野把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关乎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及其实践成效。
在城乡融合视野下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明确实现城乡融合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第一要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城乡统筹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方法,制度创新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城乡融合自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 〕(p18),特别是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1 〕(p671-672)并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系统部署以来,各地高度重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进入“十二五”时期,许多地方还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确定为要着力实施的重大战略。
但随着实践的推进,理论指导滞后于实践发展的情况显现出来。
尤为突出的是,目前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还有很大差异。
笔者认为,正确定位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科学确定其路径选择,力求在实践中取得更大成效,需要从城乡融合的角度把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融合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在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上,以前更多地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使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则针对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和在实践中出现的按照城市模式搞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许多学者和地方领导更多地强调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提出城乡一体化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而是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应根据农村和城市不同的特点,使农村和城市保持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前一种理解固然有偏差,但近年来广为盛行的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这种表述令人不得要领,因为用“不是什么”是不能揭示“是什么”的。
现在许多人使用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的表述,似乎有新意和创新性,但到底什么是城乡一体化,还是让人难得其解。
城乡统筹战略:七大统筹推动城乡发展
通过深⼊推动城乡⼟地资源统筹利⽤、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安排、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统筹发展、城乡旅游统筹布局以及城乡⽂化体育统筹兼顾等七⼤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新格局。
城乡⼟地资源统筹利⽤ 三亚安排⼟地资源不仅坚持符合国家政策规定,还⽴⾜三亚⼟地极度稀缺宝贵、⼟地升值空间巨⼤、⼟地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实际情况。
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供需平衡的运作⽅式,由政府主导开发⼟地的增值、主导开发⼟地的产业定位定向、主导开发⼟地的国内外市场联通、主导开发⼟地的可持续利⽤,坚持⼟地资源、⼟地资产、⼟地资本、⼟地资财的统⼀,在全球范围内招⼤商、引⼤资、引⼤企、引⼤智,避免⼟地被⽤于房地产开发圈地、与城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相脱节、与国际旅游创意等市场不关联、与未来资源优化利⽤差距甚远等问题。
同时,在⼟地调整过程中,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同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相结合,同相关产业集中布局相结合,同提⾼城镇化率相结合,并考虑农民居住向城镇相对集中。
更为重要的是,三亚针对城乡⼟地统筹利⽤设定了“三条红线”: ———保证基本农⽥总量不得减少,以保护农业⽣产能⼒; ———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失,对农民征地补偿标准及利益保障不得低于国家政策规定; ———确保⽣态保障能⼒不下降,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63%。
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综合交通、市政配套设施。
综合交通既包括城市域内和农村道路建设,还包括联系城乡“快速通道”。
市政设施主要考虑城镇两级垃圾、污⽔处理及供⽔供电设施。
———城市路建设。
提⾼硬⾯公路的⽐重,在2013年前将硬⾯公路⾥程占公路通车⾥程的⽐重,由现在的47%提⾼到60%,并在2050年达到80%。
———农村路建设。
在道路建设⽅⾯实现城乡均等化,到2009年全市乡村公路达到127条,硬⾯⾥程实现623公⾥。
继续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进村主⼲道⼯程和“通畅⼯程”、“通达⼯程”,计划完成55个⽰范村42条进村主⼲道的建设,开通新农村公交线路,逐步实现城乡交通⼀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txt老子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老子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男人这花花世界,我要用什么颜色来吸引你。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经济发展遇到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逆势而上,为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发展亮点纷呈,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而且与全省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基本同步,反映出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新成效、面临着新形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快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
这将给农民创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随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这就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更多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农业领域,全面强化对农业的技术、人才、资本和体制支撑。
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初步完成、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基本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
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从城乡结构来看,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市民,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
同时,随着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全覆盖格局的初步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城乡关系将呈现发展差距缩小、协调水平提高的新趋势。
从阶层结构来看,随着城乡创业者队伍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财产性收入比重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群体将呈现加快成长的态势。
特别是随着现代农业、农村家庭工业和生产生活服务业创业主体快速成长,拥有投资创业性收入的农民群体将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农民来自土地、住房和集体资产分配的财产性收入将
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落户、转换身份,城乡人口流动规模将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同时,随着城乡扶贫工作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低收入群体将呈现总体缩小的趋势,但农业劳动者群体增收慢、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难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这就需要更加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更加关注平均数下掩盖着的不平衡,更加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群众和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从消费结构来看,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消费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农村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并逐步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文教娱乐、休闲旅游等精神消费拓展。
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城乡人员的沟通、城乡文明的渗透,缩小城乡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差距。
这些结构性变化表明,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已进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并强调要加快调整城乡结构。
面对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浙江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要求,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只有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才能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浙江要在全面推进城乡融合的进程中,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推动政府公共资源和城市生产要素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使农业劳动者和农村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市更多地吸纳农民进城就业,促进进城农民转变为稳定就业和长久居住的城市市民。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这不仅为农民创业就业、落户城市提供了平台,也为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提供了通道。
浙江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政策措施,努力在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以县域农村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既让留在农村的农民安居乐业,又为推进城镇化提供坚实支撑。
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浙江要根据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后的新形势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新经验,积极探索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业劳动者和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的有效途径。
这包括:通过组建股份合作实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创业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加大政府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保护力度和农业补贴力度,增加农业劳动者的保护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建立健全职工最低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消费水平挂钩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
长机制,不断提高农民工群体收入。
积极探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源要素的配置容易倾向于高收益、高回报的非农产业和城市。
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促进资源要素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均衡配置。
经过多年努力,浙江已经初步完成了公共资源配置在种类上对农村“补缺”的任务,改变了公共服务“城多乡少”的局面,下一步将致力于建立健全向“三农”倾斜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
这主要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体作用,将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农村,加快改变公共服务“城高乡低”的状况,促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和城乡融合;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集聚,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浙江在前一阶段统筹城乡发展中,已对就业、教育、卫生、社保、金融、土地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作了一些探索,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推进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
其重点是:继续深化农地经营、土地使用、集体产权、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内部的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特别要以进城就业农民融入城市、有序转变为市民为突破口,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放宽城市户籍准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实现养老保险转续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促进更多的进城就业农民落户城市,享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权益。
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一场深刻变革,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
浙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应按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按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要求,推进农民创业就业方式转变;按照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按照提升农村民生水平的要求,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按照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要求,推进城乡配套改革。
同时,在坚持过去成功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子,着力健全规范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着力打造服务型基层组织,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服务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融为一体的“组团式”服务格局;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加快推广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四议两公开”机制,充分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