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诫子书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43页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43页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 子书》( 43页pp 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 子书》( 43页pp t)
重点解读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以此培养 自己的品德。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怠惰险躁。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 子书》( 43页pp 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 子书》( 43页pp t)
品德高尚的人的操守,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 己的高尚品德。内心不恬淡、不慕名利,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平和清静、 集中精神,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地)学习之中积累。不(下苦功)学习,没有 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不意志坚定,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 自己的学业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够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够修养 性情。年纪随同时光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就会变成年老志衰, 没有用处之人,(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够悲伤地困守 在自己的穷家破舍之中,(那时知道要悔过)又怎么来得及!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 子书》( 43页pp t)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 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 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 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 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 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 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0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0张PPT)
3.请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探究主旨
本文主旨
本文是诸葛亮以一个父亲的身份给他的儿子写的一封信, 根据了自己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 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 躁”。表达 了自己对后代寄予志存高远的愿望。
艺术特色
1 语言智慧理性,简洁精简
2 正反论述,观点鲜明
3 骈散结合
4 感悟真挚
谢谢
整体感知
划分节奏
《诫子书》
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夫 学 须 静 也,才 须 学 也,非 学 无 以 广 才,非 志 无 以 成 学。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年 与 时 驰, 意 与 日 去,遂 成 枯 落,多 不 接 世,悲 守 穷 庐,将 复 何 及!
精研细品
思考
一.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高》P56,T9 二.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高》P56,T10 三.“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
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高》P56,T11 四.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高》P56,
新课导入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 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 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 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 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 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 诗篇中,堪称绝唱。
诫子书
——诸葛亮
学习目标
一.掌握文中的判断句式及重点古今异义词(重点) 二.理解文意;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 藤菜, 有时只 喝一碗 稀饭, 偶尔招 待来访 的客人 ,甚至 要向邻 居借钱 ,实在 接济不 上了就 卖书。 傅斯年 一生最 好读书 藏书, 积蓄几 乎全部 用在买 书上, 非到万 不得已 ,是不 卖书的 。

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 更高的 阶段也 同样是 要走向 衰落和 灭亡的 。时史 前史的 研究就 是要揭 示史前 时代消 亡的原 因,由 于史料 的匮乏 ,史前 史的研 究还显 得很年 轻。

判断诗的好坏,跟学连在一起。有学 问的诗 跟无学 之诗, 是完全 不同的 。有学 问的诗 ,味道 深远, 有学问 衬底, 故深。 所以陆 游讲, 功夫在 诗外, 主要是 学问。 学问的 累积如 何,决 定了诗 的基本 面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巩固练习
1、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
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此想 到了哪些诗句?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 及!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悲守/穷庐, • 将/复何及!
第三层层意
• 从反面强调,勤学刻苦, 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 之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设问思考
• 1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 要具备那几个条件?它们是什么关系?
条件一是立志; 条件二是学习; 第三个条件是惜时。 三者关系;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 不可。 诸葛亮主张以学广才,志又是学习成才 的前提和基础,而学习有必须珍惜时间。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6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6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 封家书。
本文出处:选自《诸葛亮集》。
文体知识
写信
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所构成。称谓,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 为了表示尊敬、亲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 “亲爱的”等词。这由写信人与收信人关系的亲疏远近 而定。问候语,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运用礼貌 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尊敬。
议论文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点
证明论点
总结论点
论题
论证方法
提出号召
(事实、道理 诚恳告诫
比喻、对比)
论证角度
(正面、反面)
课堂小结
提出论点 诫 子 证明论点 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面)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反面)
治学: 志、静-学-才 修身: 俭、静(反面)
(正面) (反面)
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歇后语、诗句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文体常识
“书”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又叫 “尺牍”或“信札”。
诫子书
新课导入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 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 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 —《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 的谆谆教诲。
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 字孔明,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 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 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他更以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传身教, 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课件 (共26张PPT)
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 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 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 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181—234),复姓 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期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号卧龙 先生。
诸葛亮
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
作品简介
《诫子书》家训,家书。高度 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 称教子的千古范文。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品析文意:
学生活动一
小组讨论:在诸葛亮看来成为
君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资料助读:
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 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 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 死,时年16岁。
感悟文情:
学生活动二
从《诫子书》中我读出: 他,不仅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 一位 的父亲?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 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 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 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 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 (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
自然成诵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澹泊无以明志,( 才须学也 )。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 非志无以成学 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 意与日去 ,( )。年与时弛,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46张PPT).ppt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46张PPT).ppt

合作探究
作者又明确了“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静”与“明志”“成才”分 别有怎样的关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强调了“明志”“致远”是“淡 泊”“宁静”的目的,即作者认为明确志向和达到目标是目的,其途径是“淡 泊”“宁静”,并用双重否定句的句式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
读出情韵
我们如何读出文中这位慈父拳拳爱子之心呢?
这封书信虽历经千年,闪耀 着不仅是一位智者的谆谆告 诫,也是一位慈父殷殷叮嘱 与期望。所以这不仅是一封 告诫书,也是一封爱的遗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父亲是充满智 慧、立意深远、用心良苦的, 应该读得字字铿锵,读出慈 爱柔和、语重心长的语气。
合作探究
诸葛亮认为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 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 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而“修身、养德” 是成才的关键。

明事理,读情韵

知家训,抒胸臆
读出情韵
除了本文,还有哪些家训的力量鼓励着你呢?
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家训资料。 2.以书面的形式推荐你们小组喜欢的名家家训,谈谈你的理 解并阐述推荐的理由。 3.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谈谈你学完本文的认识和收获。
古人家训
博士买驴,书券三纸,尚未见一驴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朱子家训》。 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贾昌朝家训》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我性不喜华靡。——司马光《训俭示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敕后主辞》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曾国藩《家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示子》

《诫子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诫子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关注重点词句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 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lú),将复/何及!
——学校
诸葛亮
(181—234),复 姓诸葛,名亮 ,字孔明,三 国时期蜀汉著 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号卧 龙先生。
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 儿子诸葛瞻。书:书信。
这篇文章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 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
它既包含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成为后 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儿子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 3. 《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
句子是

❖ 4. 《诫子书》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
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

9.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用内心安静专注 来修养身心,用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不 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 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 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 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 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 ,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着光阴 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 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大多对社会没 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 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1.自学课文。
2.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并联系上下文,试译 课文。个人翻译后同桌互译,小组合作,不懂 得做好标记。(完成手势示意)

七上语文课件《诫子书》课件(共22张PPT)

七上语文课件《诫子书》课件(共22张PPT)

无以
明志, 非 宁静 无以 致 远。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明确志向
集中精神,不分 达到 远大目标
没译办文法: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散专精一力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
品德。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
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 才 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
语气词 增长才干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
2.我从
中,
看到诸葛亮希望诸葛瞻成为一个
的君子。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 为重器耳。
——诸葛亮《与兄瑾言子瞻书》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yín
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suì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
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助词,用于句 首,表示发端
君子
有才德的人
之 行,
助词, 操守、品德 的

屏除杂念和干扰, 宁静专一
以 修身, 俭 以 养德。 非 淡泊
连词,来 修养身心 节俭
培养品德 不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 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 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 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 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后凋落衰残年老志衰,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陋室, (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完整版七上ppt课件

诫子书完整版七上ppt课件

放纵懈怠。淫,放 纵。慢,懈怠。
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 相对而言。险,轻薄。
疾行,指迅速逝去。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振奋精神。励,振奋。
修养性情。治,修养。
岁月。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穷困潦倒之人 住的陋室。
又怎么来得及。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一词多义
意与日去( 消失 )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离开 )
静以修身(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 歌以咏志( 介词,用 ) 可以为师矣( 介词,凭借 )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字词释义
诫子书
助词,用于句
首,表示发端。 操守、品德。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品德高尚的人。
明确志向。明,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明确,坚定。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这里指安静,集中精 神,不分散精力。
增长才干。
非志无以成学。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文言句式
倒装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宾语前置,即“以静修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6.诫子书 (共2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6.诫子书 (共24张PPT)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阅读《巴蜀英才》P73《诫子书》,完成练习。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11、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292021/10/29October 29,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0月2021/10/292021/10/292021/10/2910/29/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292021/10/29

七年级语文上册:15诫子书课件(共43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15诫子书课件(共43张PPT)

C.孙叔敖之知/知之为知之
D.知不以利为利矣/尊君在不
A.告诫 B.迷信/讲信用; C.通“智”,智慧/知道; D.否定词/通“否”
2.断句
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
故至今不失。
3.“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 了什么道理?
“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 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 丘”。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 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 长久保有等)。
2.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 A.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矣 B.非淡泊无以明志/匹夫不可夺志也 C.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 D.意与日去/去后乃至
解析:志向(A.品行/并行;C.时光/当时;D.消失/离开)
二、内容理解
1.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
(1)《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诫子书:诸葛亮劝诫儿子诸葛瞻的书信。
• 写作背景: •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
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 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 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县。其间,写 信给哥哥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 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又在临 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诸葛亮病死,诸葛瞻袭爵 武乡侯。
2.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 “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5 诫子书(共2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5 诫子书(共20张PPT)

五、板书设计
)( 明确志向。明,
明确、坚定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 振奋
精神。励,振奋 )
(5)险.躁.则不能治.性.( 轻薄浮躁。险,轻薄
)( 修养性情。治,
修养。 )
(6)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
(一)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交流点拨】提示:(1)读时要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 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3)把握重 读和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 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遂.成枯.落.( 于是,就 )(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
有用处 )
(9)悲守穷.庐.(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
2.词类活用
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
3.古今异义
(1)静以修.身.( 古义:修养身心;今义:衣服显示出穿着人的线
条)
(2)夫君子之行.( 古义:操守,品行;今义:行走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 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 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5.诫子书(共19张PPT)(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5.诫子书(共19张PPT)(共19张PPT)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朗读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复何及!
文 以:
用来;
言 成学: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复习 达标检测
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
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
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
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
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乃昂然而出。[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 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当存 高远的厚望。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
布七星灯阵,三顾茅庐, 取西蜀: 占领西川,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借东风,火烧赤壁。
《诫子书》
• 这篇古文,乃是三国时的大智者诸葛亮所作的名篇《诫子书》, 全文虽只有短短八十六字,但却把为人求学的道理解说得极为透 彻,以至于千载之下,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奉为修身养性、勉 诫训子的宝典。
5、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 样的句子文中还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 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章用语简明,用意 却很深刻。
拓展阅读: 又诫子书 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 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 醉,无致迷乱。 【译文】宴席上的酒的设置,在于合符礼节、 表达情意,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礼节尽 到了就该退席,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主 人的情意还未尽,客人也还有余量,可以饮 到酒醉,但也不能醉到丧失理智而胡行乱来。 谈的是饮酒应尽兴而不乱性。
一些,那不要紧,只要明白即可。 第二,朗读。 老师要求大家朗读课文、单词时一定要出声地读出来。 第三,提问。 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以保证
自己集中注意力。 第四,回答问题。 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回答问题要主动大胆。回答时要先想一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它和学过的内容有什么
联系?”,并先在头脑中理一理思路,想好回答时,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老师对你的回答做出点评和讲解,指出大家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标准答案时 你一定要仔细听讲,从中发现哪些是应当记住和掌握的。
2019/9/1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7
谢谢欣赏!
2019/9/1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编后语
听课不仅要动脑,还要动口。这样,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这对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 表达能力,以及考试时回答主观题很有帮助的。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上课的动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第一,复述。 课本上和老师讲的内容,有些往往非常专业和生硬,不好理解和记忆,我们听课时要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些知识说一说。有时用自己的话可能要啰嗦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
问题设置与探究: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 句话是什么?
2、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3、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 的?
A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B无论做人还是 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 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 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 刘邦——刘邦少时失学,闻秦始皇焚书坑儒,心中窃喜,但当了皇 帝后却深感不学之苦,便以切身体验来勉励儿子学习。
• 傅雷——洋洋万言家书, 旨在教育儿子做一个 “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诸葛亮——《诫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家训、家书是中国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思想宝库 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广大人民所诵读、手录、刻 写和传承。从皇室宗亲、权贵重臣到大师名流、乡野 庶民的各种体例的家训家书我们可以体会其散发的浓 浓关爱之情与殷殷劝诫之意,更能体会到古人教诲子 女弟侄方面的不辞劳累,呕心沥血之深义。今天我们 一起走近诸葛亮的《诫子书》
复习目标: 1、熟读成诵,准确默写。 2、注意文学常识、词语的积累和文中重点句子的精 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诸葛亮知识回顾
字孔明 ,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杰出
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 相”的典范。这篇《诫子书》是诸葛 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 。
相关故事: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 三气周瑜,, 火烧新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
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
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 收取东川(汉中)西川(益州)。 排八阵: 布设八阵图。 六出七擒: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
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以《史记》对
(2)遂取书阅之
(3)不数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22、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
简要说明理由。(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