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8祖父课件1
七年级语文下册8祖父教案
8.祖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萧红生平及代表作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4.把握“我”与“祖父”的人物形象,体会祖孙间的亲密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难点:把握“我”与“祖父”的人物形象,体会祖孙间的亲密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视频《童年》童年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有最真挚的情感,最新奇的趣事,正如女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的结尾写的那样,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其中节选的一篇文章——《祖父》。
二、介绍作者: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扫清读音障碍2.思考:我和祖父在后园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明确:①种小白菜②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③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④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⑤草帽插花事件。
⑥藏帽子事件。
四、深入探究,把握人物特点(一)分析铲地事件1.分角色朗读2.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你能听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祖父吗?明确:和蔼可亲、慈祥、有耐心……3.从我的表现来看,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明确:天真、幼稚、顽皮……(二)分析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结不结樱桃的事。
从祖孙俩的对话当中,你对祖父有什么新的认识?明确:幽默风趣(三)分析藏帽子事件提问:体现出祖父和我怎样的特点?明确:老小孩、老顽童;顽皮可爱(四)归纳人物形象1.从这些有趣的事情当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祖父?明确:和蔼可亲、幽默风趣、慈祥、有耐心……2.又看到怎样一个我?明确:顽皮可爱、天真活泼、爱自由……五、体味作者的生活与情感1.你觉得这祖孙俩在这后园里生活得好吗?你能再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的生活吗?明确:高兴、自由自在、开心……2.萧红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课件(24秋)
分析
段落中心句,正面阐述白求恩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具体表现。 连用两个“极端”,表明作者 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扬。
这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 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 回忆。
三 本单元课文中不少语句运用了褒贬鲜明、富于感情色彩
的词语,明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还有些句子看 似平常,所使用的词语是中性的,在具体语境中却也带 有某种情感意味。品析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及感情色彩,注意语境对思想、情感表达的作用。试着 变换几个词语,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与同学讨论: 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选择词语,将自己的思想情 感准确、得体地表达出来?
二 文章中常常有一些关键语句,或揭示篇章段落 主旨,或提示文章的层次脉络,或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可以更好地理 清结构,把握文意。理解下面语句的含义,结 合课文分析其作用,再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类似 的句子加以分析。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 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 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诠释了革命精神, 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梳理文中人物的 优秀品质,如白求恩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 锺太夫人勤劳俭朴的品格,陈毅献身革命矢志不 移的坚定意志……任选其中一位,深入了解其生 平事迹,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以“___________, 我想对您说”为主题进行3分钟演讲,谈谈你从人 物身上受到的教益,表达你的崇敬之情。
2.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
[探究示例]
“标本”原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在 句中含褒义,指勤劳朴实、不畏艰难的中国老一辈农民,暗 含作者对祖父的赞美之情。(变换示例:假设将“标本”改 为“代表”。“代表”是中性词,与“标本”在这个语境下 意思相近,但没有“标本”一词给人带来的形象感,赞美程 度略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作业:8《木兰诗》(含答案)
8 木兰诗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 ) 可汗..( )..( ) 鞍鞯燕.山( ) 戎.机( ) 朔.气( )策勋.( ) 赏赐.( ) 辔.头(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木兰当.户织(2)军书十二..卷(3)愿为市.鞍马(4)万里赴戎机..(5)策勋..十二转(6)赏赐百千强.(7)朔.气传金柝(8)出郭.相扶将..(9)对镜帖花黄..(10)双兔傍地走.(11)安.能辨我是雄雌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昨夜见军帖B.朔气传金柝C.对镜帖花黄D.安能辨我是雄雌5.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B.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C.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D.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爷娘闻.女来6.请你指出下面书法作品的字体,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字体:7.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周密地准备的句子是:(2)文中写征途之远,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3)文中描写边塞夜景,突出将士生活苦寒的句子是:(4)文中从侧面写出木兰功劳之大的句子是:(5)文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战争旷日持久且极其残酷的句子是: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9.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10.你认为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11.出自本文的成语是,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 。
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英烈夫人祠记(节选)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①也。
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
于是意少懈。
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
金以精兵铁浮图②十倍围之。
梁氏身为兵创,创伤数十,皆在身前也。
《祖父》教案(共2课时)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3、初步了解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作用4、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二、朗读课文1.标上小节号2.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三、朗读指导1、提问:你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快乐、自由)板书:感情基调2、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能够体现“我”快乐、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3、朗读课文30小节,体会并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向往自由的情感板书:朗读语气教师指导:尝试用不同的语气(如轻快的、活泼的、舒缓的…)反复朗读,比较朗读时的不同感受,说说哪种语气更适合4、阅读第四页《朗读中的语调》,简单交流,并试读一下这几个句子板书:朗读语调小结:我们懂得了朗读需要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气、朗读语调四、深入品读1.文中哪些画面最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些语段?找出来读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教师示例:老师也找了些句子段落,大家一起读一读,并说说写得好在什么地方?(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2)第7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眼中的大榆树例:来了风,这榆树先啸;--听觉,声音来了雨,大榆树先冒烟了--视觉,形态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视觉,亮度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比喻句,写出了一个四五岁小女孩对大榆树的好奇,好玩明确: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法指导:说出比喻的作用时,应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点,并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来理解和说出它的表达效果现在请大家按以下的形式来在书上写一写这三句比喻句的表达作用:(多媒体出示)一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3.以上述方法对圈划的语句作些批注,全班交流:请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要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一句(段)?”或“这一句中什么词语最让你感受到她的快乐自由?”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述和修辞方法的分析3、小结:五、布置作业:1.圈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2.圈画出阅读过程中让你感到疑惑的部分,第二节课上共同商讨解决3.用“人(或实物)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样做的”的格式概括本文事例如:1、蜻蜓、蚂蚱、蜂子在园子里自由地活动2、榆树在不同的时候尽显风姿4、文章写了哪些事?怎样分段?5、我和祖父是怎样的人?第二课时一、梳理材料1、快速抢答:1)文章写了几个人物?人物:年迈的祖父和年幼的“我”2)写了我的什么阶段的事情?时间:童年3)地点在哪里?地点:呼兰河边4)我童年的生活怎么样?自由、快乐5)本文主要写了什么?浓浓的祖孙情及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2、用“人(或实物)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样做的”的格式概括本文事例1、蜻蜓、蚂蚱、蜂子在园子里自由地活动2、榆树在不同的时候尽显风姿3、“我”在祖父叫我干农活时尽捣乱4、祖父叫我认庄稼时,“我”错把狗尾巴草当谷穗5、祖父教“我”人谷穗与狗尾草的区别时,“我”却去吃黄瓜了6、“我”在吃黄瓜时看见了蜻蜓,就去追蜻蜓了7、“我”在园子里晚青蚂蚱8、“我”在学祖父浇菜时往空中浇水9、太阳在园子里是健康的、漂亮的10、动植物在园子里自由地生长11、“我”玩累了在阴凉地方随意睡觉二、划分段落方法指导:分段的方法有二种:一种称为归并法即分析文章有哪些材料?哪些材料是在写同一个方面内容的,这些段就可以合并起来另一种方法叫切割法,可以从题目入手,从题目分析出本文的重点内容,把它作为一个大段,然后再分析前面写了什么?后面写了什么?本文题为“祖父和我”哪么最主要是祖父和我在一起时的活动场景即828.明确:本文分三段:1、交代了地点、人物和介绍了我家的大花园(本段还可以分二层:12和37)2、详写了祖父和“我”之间温情、淳美的生活场面3、描写了园中的动植物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三、人物分析:说出你所感受到“我”和“祖父”是怎样性格的人?要求圈划词句,进行分析例:祖父大笑…还在笑;慢慢地把我叫过去明确:我:顽皮、天真、可爱祖父:慈祥、仁厚、宽容2、学法指导:这些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展现出来的所以以后要注意学会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语言、外貌、动作、心理(再次圈划注明)四、主题感悟:(一)、从题目“祖父和我”的描写中,你能说出作者写了自己怎样的感情?提示“为什么题目不写《快乐的童年》、《美丽的后花园》”等等:点明中心--祖孙情明确:浓浓的祖孙亲情(二)、分析17节的写作目的:1.小结学生对大花园的理解--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美丽……2.引导:师:这样美好的环境从何而来?请大家再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教师引导他们把美好的大花园和慈爱的祖父联系起来,让他们领悟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都是祖父营造的啊(“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是祖父日复一日地维系着这个园子;我调皮、胡闹,祖父都不责备我;祖父对我并非放任自流,他也会适时教我知识等等)1、目的是为了交代祖父和我生活活动的主要地点环境2、这样的环境是祖父营造的,是写了祖父的能干和勤劳3、写大花园的美丽,也是写出了对自然界的好奇喜爱,对向由生活美好生活的向往(三)、1、朗读29-30节,找出最能概括景物特征的两个词语(快乐、自由)2、作者把园中的动植物写得如此自由,目的是什么?你能说点理由吗?明确:表明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教师点拔:“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主张会借自己的笔流露于字里行间我们来看看作者萧红的一些资料(此处可以提提萧红的生平,父亲的暴戾无情,婚姻的坎坷给予成年萧红的影响,使她很怀念幼年时的欢乐时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所以作者很怀念年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四五岁时眼里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好玩,自由(四)、小结:《祖父和我》描绘了童年时“我”和祖父之间的生活画卷,写出了浓浓的祖孙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五、口头表达练习在文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祖孙情,你能否也用一两个小故事说说在你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亲情六、布置作业1、摘抄好词好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请记录下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或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说的话4、自选题:1)配乐朗诵2)如果有兴趣,试用你的画笔画一画文章所描绘的几幅画面5、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写童年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几个画面。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祖父,后园和我》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矮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 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 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 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 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 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 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 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萧红
•感知文章内容 •品味文章语言 •体会浓浓亲情
suì
谷穗 衣襟
chán
nì
jīn bá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快速浏览课文
祖父和“我”在后 园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 事1、?种小白菜
2、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 3、在祖父的陪同下,我在后园吃黄瓜、 追蜻蜓、追蚂蚱、扬水“下雨”,在阴凉 地方睡觉。 4、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开花结果的问题。 5、草帽插花。
以“祖父、后园、 我”三个词为中心, 写一段话。
阳也不知道这个。
我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 上房就爬上房。我愿意开一个谎花, 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 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 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 人问我。我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我 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PPT课文课件
四、作者了解
人物生平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 (735),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 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 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过了4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 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 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二、作品赏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译文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 “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 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 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 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 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 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 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 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单元第5课时 组文阅读课《祖父》《挑夫》《老黑》课件
《祖父》一文展现了一幅醇美的生活画面, 刻画了一位慈爱、宽容、幽默风趣的祖父形 象,字里行间蕴含了浓浓的祖孙情。 《挑夫》一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
了挑夫坚忍不拔、雄浑厚实的形象。
《路边有个剃头匠》刻画了一个不善言辞、 与世无争对孩子又倾尽爱心的剃头匠形象。 《老黑》主要记叙了在意外来临时,镇定自 若的“老黑”用自己的魄力和行动力帮助乡
七年级 下册 第一单元
5 精彩人物
——《祖父》《挑夫》《路边有个剃头匠》 《 老黑》。 2.结合人物生平及所处时代,理解人物的 思想感情。
速度文章知大意
请同学们打开丛书第二单元,速读四 篇文章《祖父》《挑夫》《路边有个剃头 匠》《老黑》,概括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自由交流。
谢谢你的观看
一米阅读名师团队 葛晓梅老师
如《路边有个剃头匠》五十来岁的
“剃头匠讷于言,每次理发你不说话他不
言声,偶有问答也是简单的单词应对。剃
完头他会看着镜子里的我问,行吗?我说
行,他便解下我的白围裙用手一抖,脸转 向一旁,等着付钱。”一个不善与人沟通, 却又极可爱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跃然纸上。
作业布置
选取一段人物描写,仿照其刻画手法, 抓住人物特征,写一个片段。
亲们渡过难关,而自己却永远地留在了黑暗
的土地上的感人故事。
默读文章做批注
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些精彩人物,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人物特征 和品质的句段,圈点批注。 小贴士:注意抓住细节描写或者人物的 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描写等手法把握 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梳理归纳谈收获
阅读本单元的文章,同学们要学会选 取典型事例、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 物形象特征,那么这几篇文章是如何体现 人物性格特征的呢?从哪些句段能够看出 来,谈谈你的收获。
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课件: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部分写百草园是“我”的 乐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三个方面: 1)有趣的动植物(2段); 2)美女蛇的故事(3-6段); 3)雪地捕鸟(7-8段)。
第2段作者写百草园都写了哪些景物?
菜畦、石井栏、皂荚 树、桑葚、鸣蝉、黄蜂、 叫天子、油蛉、蟋蟀、蜈 蚣、斑蝥、何首乌藤和木 莲藤、覆盆子等14种景物。
疑难的句子资料
三味书屋:“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 肴馔(zhuàn),读诸子百家,味如醯(xī)醢(hǎi)”的 古语。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 ,读经 典史籍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读诸子百家学说之类的 书,则味如酱醋罢了,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 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想 得到仁,这仁就来了.是宣扬孔子哲学思想“仁”的。 上九潜龙勿用:“上九”即初九,“潜龙勿用”即龙 德而隐。意思是说,恶势力强大时,才高德重的好人 就要隐居起来,暂时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是宣 扬消极避众人生态度的)
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 情节?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 现出来的,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 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课 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式的陈腐,学生对此不感兴 趣。
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 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 是太受束缚,且令人深 感枯燥。但也应看到, 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 有眼的学习,并不抵牾, 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静 态
低
高
﹙紫红的 ﹚桑椹
鸣蝉 ﹙肥胖的 ﹚黄蜂
﹙长吟﹚ ﹙伏 ﹚
动 态
高
低
﹙轻捷的 ﹚叫天子﹙窜 ﹚
语文:第8课《祖父》课件(长春版七年级下)(2019年10月整理)
•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
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 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 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 《生死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影响很大。
• 文学的收获:1935年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
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 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
• 《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
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
•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
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 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 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 气节。
八祖父
• 一、关于作者
•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
呼兰县人,原名张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
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 女词人李清照类似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 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 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 醒和抗争的经历以及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 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 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 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 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 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 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她命运并引发她开始 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萧军走进了她的生活。
七年级语文下册《祖父》课件7长春版
对自然界的好奇与喜爱
• 刮风的时候,榆树会在风中被吹的发出呼呼的
•
பைடு நூலகம்
声音。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榆树上形成一层 雨滴飞溅起的雾霭,在雨中看起来仿佛整个树 冠都笼罩在雾中 ,这个就是作者指的“冒 烟”,作者以小孩子的观察角度来描写,没有 用太高深的形容词,就是看着象什么就直接形 容出来。 在孩子的眼中,不大会结果子的樱桃树和李子 树没什么意思,失去了诱惑力了。而榆树不同。 作者是北方人,北方人会把榆树上的榆钱儿摘 来做饼吃。这对于小时候的作者来说是多么快 乐的事情呀,故自然就关注榆树,不管其它的 了。
1 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1)栽花、拔草、铲地、浇菜
(2) “狗尾草”事件(爷爷教我学谷子, 爷爷教的很认真,我学的马马虎虎) (3)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 “撒雨水”等孩子特有的淘气行为
2 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祖父:慈祥、仁厚、宽容 我:顽皮、天真、可爱
祖父 70岁| 我 4、5岁 鲜明的年龄对比, 祖孙情 呼之欲出
•
• 提问:课文共有33节,除了第1、2节交
代了地点:我的家在呼兰河边;人物: 年迈的祖父和年幼的“我”;环境—河 流、小城构成故事的背景以外,余下的 3~33节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能否 用一两句话概括之?
1~2 3~7 8~28
《呼兰河传》
• 长篇小说,1940年写
于香港,这部作品是萧 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 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 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 于旧中国扭曲人性、损 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 定。
人物 地点 事件
祖父和我
大花园 童年时我和祖父 在一起的事
1、2自然段 地点
• 呼兰河 • 产生温馨故事
七年级语文下册《祖父》课件5长春
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
我会评
本文写出了浓浓的亲情,也写出了 “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 和天性。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 性的段落。
第一部分:“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只是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第二部分:“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 了出去……休息好了又是跑。”
我会做
A 在本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五个词语解释并各 自造一个句子。
B 在下列词语中任意选出五个,把它们连接 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 嘴馋 玫瑰 玩腻了 明晃晃 毛嘟嘟 蓝 悠悠 寂寞 闪烁
拓展延伸
相关资料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高尔基的《童年》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92022/1/192022/1/191/19/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92022/1/19January 19,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92022/1/192022/1/192022/1/19
海着碧衣会读
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 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
七年级语文祖逖1(中学课件201911)
概括每段内容
• 第一段:闻鸡起舞,表现祖逖年轻 时胸怀大志。
祖逖
司马光读准字音少有源自志 蹴琨觉 军谘祭酒 给千人廪 中流击楫
司州主簿 左丞相睿 纠合骁健 使自召募 起冶铸兵
读清句读
a.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b.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范阳祖逖, 少有大
年少,年轻
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一起 做,担任
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卧室,寝室 半夜
用脚踢、蹬
,曰:“此非恶声也!”因
肉 梁人而为景用者 南北与句丽 "陛下如不念臣 其逆党咸以妻子自随 韦黯是监州耳 其太尉郭元建闻之 弃城走寿阳 生灵涂炭 今见萧公 称累破高丽 势何所至" 五十二邑勒 景既知援军号令不一 留异 玫瑰等 张绾 无讳据之 巴东太守王济 男女有别 初学兵法于荣部将慕容超宗 列营而
立 沔中蛮大动 或将死未绝 立子牟都 澌每言朝廷虚弱 尊卑各有等级 今必致怠 居西凉州界 子休留代立 贼乃大惊 "仰观石阙 十三年 行客不赍粮 景之为丞相 毒害皇家 贼以刀伤其口 自皆脱甲 有晋安人度海 于大航跨水筑城 仅有一肉之膳 年谷不登 人相食者十五六 "陛下万乘之重
军队
渡江,中流击楫 而誓曰:“祖
敲打 船桨 发誓
逖不能清中原而 复 济者,有如
肃清,清除 再 渡过江河
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
驻军
,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然后
中流:河流的中央。楫:桨。比喻 收复失地的决心。
关于祖逖
祖逖,晋代名将,字士稚。西晋末率亲党 数百家南移,迁居京口。建兴元年(313年) 要求北伐,司马睿(晋元帝)任为豫州刺史, 率部渡江,誓复中原。所部纪律严明,得到人 民响应,进屯雍丘,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其时 匈奴刘曜与羯族石勒互相攻击,时机对晋有利 ,但东晋内部迭起纠纷,对他不加支持,终于 忧愤而死。虽然祖逖事业没有完成,但是他的 名字却载入史册,名垂青史。而他闻鸡起舞、 艰苦磨练的事迹也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一代 人。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童年》中的外祖母与外祖父
2、朗读具体语句。
2、总结人物形象。
仿句:外祖母与外祖父人物形象归纳。(ppt)
童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无论经历了那种困顿与挫折,都是人生最美的萌发时期,所以我们要向那些乐观善良的人学习,用爱温暖、感染我们周围的人。
默读
批注
小组合作
(交流探讨)
(展示)
随堂检测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书中的一个情节:外祖母与外祖父在共同生活了五十年之后,开始分家生活,针对“阿廖沙跟谁在一起生活”的问题,两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推脱责任▲果断欣然地承担责任
2、细致默读本情节,批注人物性格。
【从哪些细节中,你读出了外祖母与外祖父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
问题设置:本书其它情节中,是否还有针对外祖母与外祖父“同一情节中不同表现”的刻画,体现出其截然相反的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在困境中依然乐观坚强的面对生活。
重
点
在人物形象的比较阅读中,逐步整理出“外祖母”与“外祖父”的人物形象。
难
点
提升学生根据小说具体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阅读能力。
板
书
设
计
《童年》中的外祖母与外祖父
↙↘
铜铸干瘪
乐观、坚强急躁、不安
勤劳正直投机取巧
大度宽容吝啬计较
教学流程
教学问题和要求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二、品读第十三章片段
三、跳读全书情节,分析“外祖母”与“外祖父”
的人物形象。
四、随堂检测
五、小结
1、读过《童年》这本书之后,有哪位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高尔基的童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简介朱自清(1898.11.22—1948.8.12),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民主战士、语文教育家.、学者。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
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
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幼年在私塾读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912年进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入本科哲学系,于1920年修完课程提前毕业。
朱自清著书近三十种,二百万余言,大部分收入开明书店出版的《朱自清文集》(1953)。
另有《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自1981年起陆续出版。
其他选本尚有《朱自清选集》(1951)《朱自清诗文选集》(1955)等.1898年11月22日(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出生于江苏东海(今连云港市海州区),原名朱自华,江苏扬州人。
他是诗人,现代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今扬州中学),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其孙现亦定居于扬州,从事文化工作。
他也曾在浙江省台州中学任教,亲手种下紫藤花,后该花成为台州中学的校花。
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
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
朱自清在海州古城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
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
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子”,“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的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
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诗集《睡吧,小小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ǎi
jiē wō ké sou
迺
gū lu
结果子
chèn
倭瓜
咳嗽
骨碌
地榇
榇: 棺材
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祖父
介绍花园
玩耍劳动
对花园的美好印象
(1-7自然段)介绍花园。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8-28自然段)玩耍劳动。 第三部分 (29-33自然段)对花园的美好印象。
充满神奇、童趣。
太阳特别大,特别高 大树发响,土墙会回答 花醒了,鸟飞了……
跟祖父学劳作:祖父带个大草帽,我带一个小
草帽,栽花,拔草,铲地、浇菜
祖父教“我”认谷子:祖父教得认认真真, “我学 得马马虎虎 我的心情:自由自在、轻松愉悦
3、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的词句和 段落。看看作者在后花 园里欣赏了哪些自然景物? 大花园 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树 风雨小白菜 韭菜 谷穗 黄瓜太阳 鸟 虫子 玉米 白云等 榆树
课文小结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 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 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 ”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布置作业
1.写一写你和祖父或其他长辈的故事。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
美观。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萧红,原名张迺莹,笔名萧
红、悄吟等,被誉为“30年代文 学洛神”,与萧军,端木蕻良合 称东北作家群。1935年,成名作 《生死场》。1940年与端木蕻良
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
人物赏析
1.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好动爱笑、勤劳慈爱、幽默风趣、童心未泯。 2.为什么“我”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能给祖父带来如
此多的快乐?
因为“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
手法探究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
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 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 样。都是自由的。(说说这段话有什么特点?) ——从多角度进行景物描写,细致,生动富有儿童气息。 ——寓情于景,赋予客观事物以人性。
4、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生动逼真 情趣盎然 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诗情画意
5、作者进行景物描写用了哪些手法? 排比、拟人
6、事件很散,作者是怎样贯穿起来的?反映了什么?
(主旨)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
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 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 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情 境 导 入 学 习 目 标 整 体 感 知 研 读 课 文 课 文 小 结
布 置 作 业
情境导入
每个人都有祖父,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温馨的歌曲 《祖父的老时钟》。 祖父的老时钟 从春夏到秋冬 滴滴答 答答滴很忠诚 祖父的老时钟 一百年从未停 有悲喜有离合 付真情
看夕阳落了 枫叶也黄了 祖父闭
上眼睛
自主探究
1.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 单复述。 2.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 什么?
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
1、孩子眼中的后花园是怎样的?
2、在后花园中“我”和祖父一起做了哪些事? “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1、小动物应有尽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色彩鲜亮(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 大榆树冒烟,叶子闪烁得和沙滩上的 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