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1)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教案(4页)
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教学目标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2.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地理现象入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候因素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学习了一点地理环境知识,包括自然地理和社会地理环境,其中在自然环境中气候和地形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师活动1:多媒体播放,展示各地各地风景,让学生区别天气与气候。
描述气候的主要指标有哪些?(气温和降水),同时讲解题目。
学生互动:1:当天气预报员,看哪一组最准确,(上讲台),教师点评)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地经常性天气的综合表现。
一地的气候通常用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值来表现教师活动2:(出示图片呈现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北极的极地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
出示《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启发学生思考:非洲大陆的气候为什么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学生活动2:思考为什么各地的气候存在差异?为什么同一地区的气候也经常发生变化?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讨论:是什么因素造成气候的这种差异?呈现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北极的极地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
•教师点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 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导致自低纬向高纬气温渐低, 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同一地区太阳辐射随季节而变化导致同一地气候出现季节更替教师活动3:出示《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启发学生思考:非洲大陆的气候为什么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学生探究3:分组讨论分析非洲大陆的气候为什么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板书:(教师点评、总结太阳辐射这种纬度差异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教师活动4:多媒体播放北纬30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差异,为什么撒哈拉沙漠地区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差异如此之?大并且出示气压带和风带,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教师从气候类型,环流形势和气候特征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活动4:让学生讨论差异形成的原因并且填图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设计1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书]三、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演示]播放电影《后天》片断。
[总结]地理环境各要素中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变化将会导致其他要素随之变化,从而导致整个环境的变化。
所以地理环境在这个意义上说是脆弱的,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树立好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地理环境。
课堂练习:图中数码①、②是所在国家两个城市的代码。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两个城市都地处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差异B.大气环流不同C.地面状况不同D.沿岸洋流不同解析:①城市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的影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城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B2.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 ( )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答案:C(2010·江门模拟)读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3~5题。
3.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特有B.雨热同期C.盛夏伏旱D.冬雨夏干解析:根据图中所示的气温和降水量可知,a气候气温最高时降水量最丰富,因此属于雨热同期。
答案:B4.b地肯定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B.北半球大陆西岸C.南半球大陆东岸D.南半球大陆西岸答案:C5.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a—b—cB.b—c—aC.c—a—bD.c—b—a解析:根据三地最冷月的气温可知,c地全年气温较高,所处纬度最低;b地冬季气温在0℃以上,地处亚热带;a处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地处温带,纬度最高。
答案:D教后根据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能说出热带。
高中地理 3.1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 中图版必修1
3.1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景观图的观察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2、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各气候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
3、通过对气候因素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候形成因子分析难点:学生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三、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利用图片、案例启发学生思考。
四、教学流程五、板书设计太阳辐射巩固练习夯基达标1.下列对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就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 B.城市和乡村不属于地理环境C.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D.人文地理环境是指所有人类活动的空间环境解析: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人文地理环境是部分人类活动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和乡村,A 、B 、D 三项错。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地貌 气候 水文生物 土壤人类活动大气环流下 垫 面 气候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影响因素海陆差异 洋 流 地 形其他因素:反射率答案:C2.下列环境或环境构成要素中,属于人文地理环境的是( )①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②丘陵和低山地区的缓坡梯田③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④沿海滩涂⑤苏州拙政园和北京颐和园⑥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⑦北京天安门广场A.①③④B.②⑤⑦C.①②③D.②⑤⑥⑦解析:自然保护区内保留了自然原貌,属于自然地理环境。
天然草场和沿海滩涂也属于自然地理环境。
法院和检察院属于人文社会环境因素,不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
只有梯田、园林、广场是人文地理环境。
答案:B3.在北京的优良品种甘蓝,叶球重量达3千克,引种到西藏拉萨后,叶球重量可长到7千克,叶球增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改变甘蓝环境后引起其基因突变②高山日照强而长,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③拉萨空气污染少,更适合于形成大叶球④高原昼夜温差大,晚上低温,呼吸作用弱、消耗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气候是重要因素。
高中地理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 中图版 必修1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境,地面状况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理解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气候因素相联系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
重点:影响气候因素的分析。
难点:影响气候因素的分析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设计教师:同学们请往窗外看。
外面有什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外面有水泥路、运动场、南渡江、动植物、阳光、空气、平坦的地形等,这些要素构成了我们周围的地理环境。
〔板书〕第一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一、地理环境教师:我们看到的各要素中其中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的,它们构成了什么?学生回答:略。
〔板书〕1、自然地理环境。
概念,略。
教师: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改造形成的现在我们周围环境叫什么?学生回答:略。
〔板书〕2、人文地理环境概念:略。
教师: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怎样?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要素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播放“海南森林景观录像〞和“塔里木盆地附近的录像〞。
教师:提问,同学们,两地景观差为什么如此之大。
你认为主要受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影响造成的?答学生回:略。
〔板书〕二、气候—一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1、气候的重要作用。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略。
教师:提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板书〕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最主要因素〕出示“太阳的辐射能量分布图〞老师提问:地球上太阳的辐射热量在地球上分布怎么样。
学生回答:略教师: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造成各种气候出现差异的基本因素。
演示:季风环流和海间水循环。
〔提问〕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影响下,我国的降水有没有差别?沿海和内陆有没有差别?学生回答,略教师补充,略〔板书〕〔2〕大气环流教师:提问,夏季天气炎热,走在沙滩上和海水里有什么不同感受?学生回答:略〔板书〕〔3〕下垫面因素①海陆差异的影响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学习初中地理的时候澳大利亚西部是什么气候?学生回答,略老师:形成该地区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板书〕②洋流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演示:“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情况〞教师:提问,迎风坡和风坡的气候是否相同?学生回答:略出示“无力马扎罗山景观图片〞、请看图片,教师:〔提问〕不同海拔高度景观有何差别?学生回答,略〔板书〕,③地形影响教师:除了以上因素对气候影响以外还有……学生回答:略〔板书〕④其他因素影响作课堂练习,略第二课时教师,复习提问,上节课们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略教师:除了自然因素影响气候以外还有人类活动。
中国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设计:3.1第一节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课标解析)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的主要地理要素;能以气候要素为例,说明气候对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2.能利用图文资料识别自然地理要素;能分析气候要素中的光照、气温、降水、风等对地理环境其他要素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3.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认识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的主要地理要素;气候包括的要素;能根据图文资料中获取气候要素信息,并能分析、表达气候对其他地理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使学生具备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表达气候对其他地理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影响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程标准解读]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明确本课目标。
活动一 [找一找]1.列举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在这些事物中,哪些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哪些属于人文地理环境?2.说出以下景观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地理环境?一、地理环境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
(2)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部分人工环境。
2.地理环境要素(1)自然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组成。
气候:大气长期有规律的运动。
水文:水体的类型及其运动与变化特征。
地貌(又称地形):岩石圈物质运动营造出的地表形态特征。
生物: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结果是生物的种类和生活方式呈现地区间的差异。
土壤:在岩石圈与大气圈、生物圈的交接地带,物质渗透和运动的结果形成的自然环境中一个特殊组成要素。
中图版必修一 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设计
泾华学校教学设计案
任课教师:周刚学科:地理任课班级:高一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课时
下垫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海陆差异的影响、洋流的影响、地形的影响以及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释放废热、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性质等。
(1)材料一中,秦岭南北两重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山地对寒冷冬季风的阻挡。
(2)材料二中,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我国南方为什么会成为“绿洲”?(我国南方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
材料三中,同纬度的大西洋两岸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为什么不同?(东岸受北大西洋
根据材料四,分析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的原因?(天山北坡处于迎风坡,南坡处于分析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顶部出现冰雪带的原因?(乞力马扎罗山海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我们。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讲义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讲义主题: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认识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的气象条件,包括气温、降水、湿度等。
2.了解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植被、土壤、水资源等方面。
3.掌握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引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地理课上有关气候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气候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二、讲解气候及其影响(20分钟)1.介绍气候的概念和特点,包括常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讲解不同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温对植被生长的影响、降水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选取一个具体地区的气候数据,分析该地区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讨论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现象。
四、小组讨论及展示(15分钟)1.分成小组,讨论其中一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气候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对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价其对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的理解。
2.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考察学生对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同时,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3.1.1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
5.撰写一篇关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不少于400字。
1.作业完成后,请学生认真检查,确保内容完整、准确、规范。
2.作业提交前,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作业质量。
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认识到地理学科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3.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4.培养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2.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影响气候因素的理解。
3.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作用的掌握程度。
4.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效果
a.结合图表、数据等资料,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影响因素。
b.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术,展示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教学效果。
5.课后实践,巩固知识
设计课后实践任务,如实地考察、气候数据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知
1.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讲义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讲义教案讲义: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气候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3.掌握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气候的概念和特征;2.研究气候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3.探究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气候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2.掌握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教案及课件;2.气候地图和气象数据;3.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通过展示气候地图和一些气象数据,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气候的概念和特征(15分钟)1.简要介绍气候的定义和构成要素;2.讲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如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3.通过示例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气候类型。
第三步:分析气候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20分钟)1.让学生回顾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种类;2.引导学生思考气候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步:探究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5分钟)1.以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为例,讨论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探究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长期和短期影响;3.让学生通过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展开全班讨论,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态度。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相关的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气候的概念和特征-气候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了气候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气候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研究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_1
《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设计
推进新课改贯彻新理念探索新方法
基本要求:
1、2分钟预备进教室,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2、认真执行课堂常规
3、上课第一件事明确本节学习任务
4、对学生所有行为负责
5、按时下课不拖堂
课题影响气候的因素
本节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学生明确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以及影响气候的因
素,并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
2、学生通过对气温降水图、气候类型模式图的阅读,培养学生读图描述,
提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等核心素质
3、学生通过分组讨论问题,培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知
识,热爱地理的的兴趣。
低起点
小步走
适梯度
多复现
快反馈
教学重点气候的成因分析教学
难点
气候成因分析。
用影响气候因素的原
理解释实际问题
课型新课教具
媒体多媒体教学
资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图,世界气候类型模式图等
教与学设计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出示北京四季景观图(春光满园、荷花艳丽、秋色浓郁、颐和雪韵)
提问:北京的四季差异显著,是什么
因素造成的?欣赏图片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吸
引学生的兴趣
承转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气候是最活跃的要素复习旧知识,明确知识之间的关联
出示北京的气温降水图,问题:描述
北京的气候特征
看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 中图版必修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标解读:课标: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解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
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自然环境。
为此,课程标准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单列此条“标准”要求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本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任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要系统了解每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所以,“标准”要求是“举例说明”。
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本条“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对象,但综合来看,气候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全球性环境变化问题也是当今社会首要面临的课题,因此,本书选举气候为例是十分恰当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章学习过的与本节有关的知识点: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规律;三圈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风环流);洋流按性质分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流层大气温度变化规律;二氧化碳增多产生的温室效应;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在初中学习的相关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地形雨的形成;其中,学生比较薄弱的知识点是三圈环流示意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含三部分:地理环境,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部分简单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并重点介绍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要素。
“气候”部分主要讲述气候的形成因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形成是对大气状态长期起作用的各种因素所决定的。
这些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及人类活动,称为气候因子。
在这些气候形成因子中,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自然因子在气候的形成中占主导地位。
在自然因子中,大气本身内在的因子又起主要作用,它包括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
下垫面状况则是影响气候的外界条件,它通过内因起作用,即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状况而影响气候形成。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3.1【教学设计】《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作用,地理环境是多要素构成的矛盾体,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表现出联系的复杂化。
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探究的思想来充分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影响气候的要素和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融入到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中去,通过精心的设计情景,从情景中控握看似平常却蕴含矛盾冲突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达到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和分析能力,达到了新知识重新构建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各气候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理解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地理现象入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气候因素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气候形成因子分析。
【教学难点】气候形成因子分析,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学生课前预习2、老师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阅读课前探索,引导学生从土壤、植被和动物等方面来对比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的自然景观差异)(引言)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区,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例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都不相同。
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景观为什么存在那么大的差异呢?这是因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同,那么地理环境受哪些要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的、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部分人工环境。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中图版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包含两个部分:地理环境,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
“地理环境”部分简单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并重点介绍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要素。
“气候”部分主要讲述气候的形成因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形成是对大气状态长期起作用的各种因素所决定的。
这些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及人类活动,成为气候形成因子。
在这些气候形成因子中,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自然因子占主导地位,不过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节课的内容其实还涉及到了以前学过的内容,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
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能力,所以对于本课的理论学习方面难度中等,但是由于本课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指导,因此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景观图的观察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2、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各气候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
3、通过对气候因素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气候形成因子分析难点:学生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一课时七、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师讲解加PPT文稿展示;学生参与活动分析案例;学案八、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课(6分钟)一、设问:下面请同学们看大背投上的四幅图片,观察这四幅图片的特点。
展示图片(幻灯片一)。
结合自然环境图片设问:从这幅图片上可以看出有哪些要素构成?二、听完学生的回答,展示总结(幻灯片二)。
1、分析四幅图片的特点,总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2、看总结理解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区别,以及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新课学习(内容一)(6分钟)一、展示宁夏南北气候特点对比(幻灯片三)二、设问:1、气候的定义是什么?2、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有五个指标项目,大家认为那两个是最主要的指标呢?3、从宁夏的景观图片中看出气候对于一个区域景观的形成有什么影响?4、试分析影响宁夏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总结之后展示幻灯片四)四个问题分别由四个学生来回答。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设计杨小艳2013年11月19日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2)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各气候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
(3)理解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地理现象入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候因素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
【重点难点】气候形成因子分析【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学习方法】自学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设计思路】情境导入问题提出新知探索深化新知归纳总结课堂练习【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阅读课前探索,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从土壤、植被和动物等方面来对比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的自然景观差异。
通过总结然后过度到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然后提问为什么各地的自然景观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同,那么地理环境受哪些要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什么?观察、思考、同桌讨论并回答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读图分析的能力讲授新课一、地理环境(板书)一、地理环境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地理概念[活动] 1.列举组成我们周围环境的各种事物,哪些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哪些属于人文地理环境?2、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并通过表格归纳总结。
快速回答思考讨论看图回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之间关联性的分析、理解能力二、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承转: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差异为什么如此之大?你认为这主要受哪一个自然地理要素影响造成的?(板书)二、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设问]1、什么是气候?它与“天气”的区别?2、描述气候的主要指标有哪些?3.气候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变中有什么作用?思考、自学阅读回答引出“气候”要素温故知新让学生自学,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总结]: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3)(1)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景观图片和生活体验,学生能够说出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2.通过对气候转变等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分析某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运用资料,学生能够说出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说出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进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教案
课题名称(第三章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一个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掌握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理解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2.综合思维:知道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的主要地理要素;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区域认知:能认识到区域间气候差异的原因。
4.地理实践力:能利用图文资料识别自然地理要素;能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气候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能概括气候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的主要地理要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能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理解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表述气候要素对其他地理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倡导“以学定法”,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用图示探究教学法。
学生根据图文信息分析问题,充分讨论,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会小组合作探究、质疑、思辨、明理,掌握地理综合学习方法,树立地理观念。
教学过程:下几个方面理解:(1)气候对水圈的影响——影响水文的变化。
(2)气候对生物圈的影响——影响植被类型的分布。
(3)气候对岩石圈的影响——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的形成。
(4)气候对大气圈的影响——如气温的变化影响大气运动,进一步影响区域环境中的水热交换和输送。
情境导入:古诗中的地理服,冬天深色衣服。
四,人类活动1,释放废热→直接影响气候。
例如:矿物能源的使用、各种电气设施等。
2,改变大气成分→间接影响气候。
例如:释放的各种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增加大气中的尘埃、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3,改变下垫面的性质→间接影响气候。
人类在改变时:A,有有利的影响:植树造林、修水库等。
B,有不利的影响:毁林开荒、开山采石等。
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学案(中图版必修1)
3.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案(中图版必修1)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一、地理环境1.分类:①______地理环境和②______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1)概念: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③________,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组成:由气候、水文、地貌、生物、④______等要素组成。
3.人文地理环境: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的、具有⑤______________的人工环境。
二、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1.概念: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地⑥____________的综合表现。
2.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不同―→气候不同 (3)下垫面因素 a.海陆差异的影响⎩⎪⎨⎪⎧ 气温:由于⑧ 不同, 陆地上的气 温日较差、年较差比海洋大水分:海洋上水分蒸发总量、空气湿度、降水量比 陆地上大,而且海洋上降水量全年分配⑨ b.洋流的影响⎩⎪⎨⎪⎧调节高低纬度间的⑩ 和水分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 .地形的影响⎩⎪⎨⎪⎧气温:随海拔⑪ ,坡向不同,气温也 有差异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 .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表物质组成对太阳辐射的⑫________不同,直接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吸收,导致地区间热量状况出现差异。
(4)人类活动a .释放废热,影响到⑬____________。
b .改变⑭__________,使大气的热力性质以及气候发生变化,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
c .改变下垫面性质,使局部地区气候发生变化,进而对⑮__________产生影响。
三、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的,⑯______在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自然地理环境是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才形成的,⑰__________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
〖2021年整理〗《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优秀教案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1
一、学习目标
1.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对影响气候因素的分析,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初步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3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难点: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式
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流程
五、板书设计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各气候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理解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地理现象入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气候因素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
2、教学重点:气候形成因子分析。
3、教学难点:气候形成因子分析,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4、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
5、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阅读课前探索,引导学生从土壤、植被和动物等方面来对比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的自然景观差异)
(引言)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区,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例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都不相同。
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景观为什么存在那么大的差异呢?这是因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同,那么地理环境受哪些要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一、地理环境
(教师引导)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的、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部分人工环境。
(学生活动)列举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形式各异的物体;在这些物体中,哪些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哪些属于人文地理环境?
(出示《深圳世界之窗》和《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图片,加强学生对两种地理环境的认识)(学生探究)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说说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
(教师点拨)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是其组成要素。
(探索)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差异为什么如此之大?你认为这主要受哪一个自然地理要素影响造成的?
(板书)二、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
气候的概念
(学生思考)什么是气候?气候与天气有何区别?
(板书归纳)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地经常性天气的综合表现。
一地的气候通常用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值来表现。
(学生思考)为什么各地的气候存在差异?为什么同一地区的气候也经常发生变化?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板书归纳)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太阳辐射——决定气温
大气环流——决定降水
影响气候
下垫面因素
影响气温和降水
人类活动
(教师启发)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呈现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北极的极地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
(学生思考)为什么赤道与两极的气候差异如此之大?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教师启发)出示《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启发学生思考:非洲大陆的气候为什么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教师点拨)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使地球上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少,这是造成各地气候出现差异的基本因素。
(板书)1、太阳辐射——造成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
(教师启发)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呈现撒哈拉沙漠的热带荒漠气候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
(学生思考)为什么撒哈拉沙漠地区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差异如此之大?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教师从气候类型,环流形势和气候特征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点拨)出示表格:
(归纳)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大气环流的状态直接决定着各地的天气过程,也就决定着各地气候的形成。
(板书)2、大气环流——造成气候差异的直接因素
(教师启发)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莫斯科和伦敦为例呈现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
(学生思考)伦敦与莫斯科的气候有何差异?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教师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和全年降水情况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
(归纳)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水热特征不同,因此形成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气候类型。
(板书)3、下垫面因素
海陆差异的影响
(教师启发)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伦敦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分别是什么气候类型,思考这些气候类型与所经洋流有何关系。
(教师点拨)洋流对所经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着显著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一般地,暖流经过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寒流经过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与沿岸的寒流影响密不可分;伦敦温暖湿润的气候主要受沿岸的西风和暖流的影响而形成。
(板书)(2)洋流的影响
(教师启发)出示《泰山和济南各月气温比较表》,启发学生思考:泰山与济南的气温相差较大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联系对流层气温变化知识启发学生思考)
(归纳)我们知道,陆地上分布着山地、高原、平原和盆地等地形,由于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于海拔地的地区气温,造成山地不同高度的气候不同,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道理。
(板书)(3)地形的海拔高度影响
(承转过渡)地形不仅有高度之分,而且有坡向之分,在山的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气候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播放地形雨的形成动画,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思考:迎风坡与北风坡的气候有何差异?) (归纳)坡向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迎风坡上升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而背风坡下沉气流带来干燥的空气。
(板书)(4)地形的坡向影响
(教师点拨)地形的其他因素,如:地表的物质组成不同,对太阳的反射率不同,从而直接影响到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情况,导致地区间热量状况出现差异。
(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为什么出现在南极大陆?)
(承转过渡)除了以上自然因素对一地的气候产生影响外,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也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板书)4、人类活动
(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人类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向大气释放废热?
人类是怎样改变大气成分的?这样会导致气候如何变化?
人类通过哪些途径改变下垫面性质?这样导致气候如何变化?
(案例研究)学生阅读《上海的“热岛“效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哪些因素导致城市“热岛” 效应?
2、城市热岛效应会产生哪些影响?
洋流 寒流 暖流 降温减湿 增温增湿 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寒冷干燥
3、利用热力环流的知识画出城市与郊区的环流图。
4、请用热力环流的知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并说说上海市今后的造林重点区应在哪里?
【课堂小结】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气候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从25亿年至今,地球的气候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
也正是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得以不断改造,并且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可见,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深刻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保护地球的大气环境,从而创造一个适宜生物生存的地理环境。
【课后活动】
课后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在人类历史中,气候经过了哪些变化?气候的每一次变化对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