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导学案

合集下载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第二长河,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节内容作为上节“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姊妹篇,继续贯彻河流与人类的关系这一主线,探索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突出河流对人活动的贡献,另一方面,教材还考虑到了河流对人类不利的一面,比如黄河的泥沙问题、地上悬河等问题。

这样一来,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

2、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黄河的概况黄河水患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教学难点:水患的成因二、学习目标1、能读图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

2、了解母亲河的巨大奉献。

3、知道黄河的忧患,并能够解释黄河水患的原因以及探索治理措施。

4、通过分析黄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法学法分析1、学情分析通过前面《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分析河流的基本方法,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由于师生间比较陌生,所以要上好本节课,老师需充分调动其积极性2、教法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计算机辅助教学3、学法图文结合、交流合作、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方法四、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黄河的概况(绘黄河板图)黄河的奉献二、评价黄河黄河的忧患(关键治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和开发措施。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以及治理黄河的意义和挑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黄河的历史变迁和治理开发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丰富和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关注,但对具体的治理措施和开发策略可能还不够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掌握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和开发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关注,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黄河的措施和开发策略。

2.难点: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和开发策略。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黄河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治理和开发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和开发策略的PPT。

2.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治理案例,用于课堂上进行分析。

3.小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讨论题目和材料,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思考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丽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对黄河有更深入的了解。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和大致形状。

2.,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3.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黄根深叶茂的功与过呢?二、讲授新课:(一)黄河的概况教师讲述并提问:引用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的“天上”指的是什么地方?“海”指的是什么海?学生活动1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

2:从地图上看黄河像什么?读“中国地形图”回答:几字形。

3.看图2.41说出黄河的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上中下三游的划分。

.4.教师提供资料:黄河与长江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比较,并总结出黄河水的特点。

①。

水量较小。

读图分析黄河水量比长江小的原因。

流经气候区(降水少,蒸发量大)②黄河含沙量大。

探究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后面讲)(二)黄河的贡献学生自读第49面3、4、5段,说一说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塑造宁夏、河套、华北平原,提供灌溉,上中游发电和旅游。

(三)黄河忧患教师讲述:几千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化文明。

那么黄河有没有过呢?学生回答:有。

教师让学生读第53面的图2.45分三组说一说黄河的上中下三游各有什么忧患。

1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2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探究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52页1、段)3下游:形成地上河。

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改道,造成洪灾的危险,原因,探究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2)掌握黄河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断流等;(3)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水资源利用等;(4)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3)运用比较法,探讨不同地区治理黄河的差异及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黄河的认识,提高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2)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3)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治理黄河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概况;(2)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措施;(3)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问题的成因;(2)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技术方法和策略;(3)黄河治理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黄河风光短片,引起学生兴趣;(2)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2)讨论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3. 课堂讲解:(1)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如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2)分析黄河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断流等;(3)介绍黄河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水资源利用等。

4. 案例分析:(1)选取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进行详细分析;(2)让学生比较不同地区治理黄河的差异及原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治理与开发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调查家乡的水土流失情况,了解其对黄河治理的影响;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河流知识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所以,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为主,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运用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读图技能、地理分析方法,掌握黄河的水文状况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开门见山教师:关于黄河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切换幻灯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朗诵诗词。

教师: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个特征?学生回答预设:源头和入海口。

教师:回答得很贴切,我们首先来找一下诗句中的“天上”和“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讲授新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黄河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参阅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文字资料,在空白图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诗句中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渤海。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人教版8年级地理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8年级地理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说出黄河源流概况,了解母亲河的巨大奉献。

2、了解黄河含沙量大及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3、知道黄河的忧患及各河段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1、了解黄河含沙量大及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知道黄河的忧患及各河段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

【教学过程】【导语】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北部的大地上。

由今天上溯百年万年黄河塑造着大地,塑造着我们的先祖,一直走到今天。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血脉,是炎黄子孙的根。

几千年来,黄河孕育中华灿烂文化的母亲河,我们的祖先对其源头进行长期的探索,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而后,人们猜测,考察,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到底从何而来,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对母亲河的源流概况也有了一定了解。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乐章《探索母亲河》黄河源流概况【老师】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活动】探究回答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2、东流注入渤海;3、黄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4、流经的地形区5、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桃花峪为界;6、主要支流游渭河、汾河等。

7、黄河中、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山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山东省;【老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度仅次于长江,但是我们只能说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读“我国主要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对比表”,你会发现什么?我们再来对比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和年径流量,你会有什么发现,并思考成因?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800千米,年径流量却相差14倍?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教师】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母亲唱着赞歌。

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乐章《感恩母亲河》,感受一下母亲无私的奉献。

【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黄河的认识,畅所欲言地举例说明黄河作为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回答问题:灌溉、发电等等【学生】读图片,文字资料。

第二章第三节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三节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名师点拨黄河中游多泥沙的原因(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2)中游地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作用大,加剧了水土流失。

(3)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差。

易错提醒(1)黄河虽为我国第二长河,水网四通八达,却因其泥沙含量大,水流不稳,季节变化大等原因,其航运价值却远低于长江。

(2)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四川,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3)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上中游河段,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4)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但年径流量仅是珠江年径流量的1/7,因此黄河不能称为中国第二大河。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黄河的概况1.黄河的概况。

知识点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2.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到了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3.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

现在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提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4.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已陆续建成了多座大型的水电站,促进了流域的经济发展。

5.黄河的忧患与治理措施。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黄河的概况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分别指的是(B)A.唐古拉山脉、东海B.巴颜喀拉山脉、渤海C.喜马拉雅山脉、东海D.昆仑山脉、渤海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位于(D)A.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南省B.陕西省、山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D.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知识点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读黄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黄河流经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C)A.下游流经东北平原B.上游只流经青藏高原C.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D.流经的地形区包括高原、平原、盆地4.黄河年平均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A.流域内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B.中游地势高,没有支流注入C.长度较短,结冰期较长D.含沙量小,汛期较短5.下列符合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措施是(D)A.上游河段开发水电,将人口迁出B.上游清理航运通道,避免淤塞C.中游地区大力开荒造田D.下游加固堤坝,治理洪水课后巩固提升1.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D)A.黄河下游支流多B.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500千米C.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隔着太行山脉,所以黄河与华北平原的形成毫无关系D.黄河之害在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堆积2.下列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图,其中没有黄河流经的是(C)黄河干流弯曲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精品教案-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精品教案-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第3 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河流知识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所以,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为主,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运用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读图技能、地理分析方法,掌握黄河的水文状况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开门见山教师:关于黄河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切换幻灯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朗诵诗词。

教师: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个特征?学生回答预设:源头和入海口。

教师:回答得很贴切,我们首先来找一下诗句中的“天上”和“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讲授新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黄河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参阅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文字资料,在空白图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诗句中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渤海。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详案一、教学目标l.通过阅读地图,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3.通过报道、地图、图片及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4.通过对黄河的治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5.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概况篇;2.奉献篇;3.忧患篇。

三、教学难点: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四、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活动探讨法五、教具:黄河多媒体课件及有关报道材料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李白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千古佳句,耳熟能详,那他是否符合地理规律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黄河,认识黄河!【新课讲解】:1、幻灯片3 黄河全长5464千米,呈“几”字形流淌在我国北方大地上,是仅次于长江的中国第二长河!(过渡):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对于自己的母亲,老师相信各位都比较了解,比如:你母亲在哪工作?有什么爱好?喜欢什么食物、书籍……扪心自问你知道吗?平时就要细心观察,做一个体贴孝顺的孩子!那对于母亲河你是否也如此了解呢?想不想知道更多?板书:一、源流概况2、幻灯片4 黄河之水来自何方?(巴颜喀拉山)奔向何处?(渤海,是我国内海)流向如何?(自西向东)为什么?(地势西高东低)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否正确呢?3、幻灯片 6 黄河流经哪些省区?请对照中国行政区划图从源头到入海口依次说明。

(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共9省区)4、幻灯片7 黄河以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和河南的孟津为界,划分成上游、中游、下游。

三河段分别流经哪些干湿地区?(上游: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中游:半干旱、半湿润区;下游:半湿润区)上游气候怎样?(趋于干旱)可能形成什么景观?(荒漠草原)5、幻灯片8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位于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别是?阶梯与阶梯交界处可能蕴藏着什么资源?(水能、旅游)(过渡):生活中的母爱是伟大的,因为母亲为子女无私地奉献着一切。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导学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导学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利用黄河流域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支流,干流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干湿地区。

2、能通过读图知道龙羊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工程的位置及分布。

3、能运用黄河忧患图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忧患及成因。

4、知道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措施。

学习重点:
1、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2、治理黄河的关键及措施。

学习难点:凌汛的形成原因。

学习过程:
一、读黄河流域图,自主学习黄河的概况:
二、图文结合,归纳黄河的奉献:
奉献一:
奉献二:
奉献三:
奉献四:
三、合作探究,分析黄河的忧患:
探究1: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为什么?
分析:1、黄河流经_______游后,产生的泥沙最多.
2、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支流状况____________,
3、中游地形区的土质、植被、气候的特点:
归纳总结:
探究2:黄河含沙量大的问题,对下游地区会产生什么影响?造成什么隐患?。

初中地理_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课前准备导学案;谷歌地球软件;学生模拟实验材料:培养皿、粉笔末、针管、装有泥沙和水的矿泉水瓶;【学情分析】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知识基础:从知识层面看,“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在“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河流源流概况、水文特征以及河流带给沿岸人民的利益、危害、治理开发对策的探究性活动。

由于学生进行了长江源流概况、水文特征以及开发治理等问题的探究学习,并且基于第一、第二节关于中国地形和中国气候的学习,所以学生对于黄河的基本概况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在黄河的水力之利、灌溉之源、洪涝之灾等都是通过问题引领和实验中完成。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表达交流的能力。

同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时,多让学生活动、思考,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思维。

生活经验准备:关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如何治理,学生非常欠缺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我在进行本节课之前,正好有阴雨天气,我鼓励学生去观察小区附近的护坡,观察现象及护坡上都采取了什么措施,让学生有初步了解。

这样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实验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在加之谷歌地球浏览黄土高原的实景来验证我们的推测。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观察—质疑—实验—实际验证的探索思路。

【效果分析】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知识评价几经实践、反复研讨,本节课我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两转变一构建”的教学目的。

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

在新课导入中,从山东省的面积在不断增加为切入点,而土地面积增加是海陆变迁的原因,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点,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会让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摸不着头脑,符合认真规律,使他们进入积极思维状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由身边事物的表面现象从地理角度来探究深层次原因”的习惯。

八年级地理教案、学案: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学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学案: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学案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3、掌握黄河各河段的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掌握黄河的基本情况,以及治理措施。

【学习难点】知道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学习过程】黄河的治理【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读图分析读课文内容和图2.41和图2.42完成:1、在图中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2、找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界线河口、孟津,看它们都位于哪个省区。

3、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4、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5、黄河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6、地上河的分布河段、形成过程。

7、黄河不同河段的问题与治理。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进行学习结果的交流【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分析黄河的作用。

2、为什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3、讨论完成课本52页活动“认识黄河的忧患”。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D.四川盆地2、黄河断流现象出现的河段是()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上游3、下列河流中有凌汛发生的是()A、珠江B、黄河C、长江D、淮河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A、引黄淤灌B、加固黄河大堤C、全流域综合开发D、中游水土保持5、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D、四川盆地二、综合题下图是“黄河水系略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黄河发源地:________山;②注入海域:________海;黄河是我国第________长河;干流上、中游分界处③是________,中、下游分界处④是________;位于黄河沿岸的城市⑤是________,⑥是________;主要支流⑦是________,⑧是________;主要水电站⑨是________水电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板书设计
①黄河基本情况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流经地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全长:约5464千米
-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千米
②黄河治理历程与措施
-治理重要性:防洪、灌溉、供水
-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成就:修建水库、堤坝、分洪蓄洪区
-治理措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加强污染防治
2.综合思维: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黄河治理与开发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图表和实例来综合分析问题。
3.地理实践: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讨论如何在治理黄河的同时实现流域内的可持续发展。
4.人地关系:通过分析黄河治理与开发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治理历程、开发利用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平衡、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黄河大合唱》:让学生了解这首著名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和黄河治理的意义。
-《治理黄河的人》: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的杰出人物,了解他们的贡献和治理成果。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
-《黄河文化》: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感受黄河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⑤黄河文化
-历史文化:黄河文明、古代诗词、民间故事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学案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学案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情况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5)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读图分别回答上述问题.
(1)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
(2)黄河干流依次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区、××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教师)编制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青川甘宁内蒙古,山西山西河南鲁。”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
【自主学习】
学习一:黄河源流概况
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A山,曲折东流,最后注入B海。
(2)黄河依次流经青海省、省、甘肃省、××区、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最后在省入海,全长5465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3)上中下游Leabharlann 划分源头a(内蒙古)b(河南)入海口
问题一:黄河上游生态问题有哪些?原因是什么?有何治理措施?
(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并回答:
问题1: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原因:自然:气候干旱,降水少
人为: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植被破坏严重
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草、还林、合理放牧、植树种草
问题2:凌汛(下游也存在)
原因:纬度位置
措施:人工破冰。现在人民政府通过采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的手段,使黄河凌汛的危害基本消除。
问题: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教师)出示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流程图,概括“地上河的形成。
(学生)得出结论:地上河容易决口泛滥。正因为下游形成“地上河”,所以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
治理措施:加古黄河大堤,调水调沙,疏浚河道,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课堂小结】
短暂的学习也许远远达不到你对黄河了解的要求,如果你想了解黄河更多资讯,详情可阅读《黄河儿女》类报刊杂志或登陆黄河网等,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小论文或演讲稿、手抄报等适合自己的形式完成《我说黄河》,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还给黄河原来的美貌。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 学 设 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 学 设 计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黄河颂,感受黄河恢弘的气势
以情入课,以情感人,调动学生全部的学习热情
承转学习
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山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从诗句中分析黄河的起点和终点
以古论今,同时将地理学科和语文学科相结合,做到知识迁移
合作探究学习1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情感提升
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边听边唱
放松自己,让自己身心愉悦,同时使自己情感升华
八、教师小结:
课件展示,由学生根据板书从概况、奉献、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错等各方面进行小结
教学过程流程图:
板书设计
第三节河流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一、黄河的概况:
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海洋:渤海
2、上中游分界:河口中下游分界:桃花峪
1.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3.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学习。
六、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电脑课件,小浪底视频,黄河颂视频,保卫黄河歌曲等);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自制的图片、练习本等
学生自己阅读书本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不会漫无目的的听,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
承上启下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然而这位母亲却生病了,黄河水,那是泥沙俱下的泪水,生病了就要寻医问药,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医生,学学医生看病给黄河诊治诊治。古代中医给病人看病遵循四个步骤——望闻问切:望望黄河,第一感觉是(黄),为什么这么黄?(含沙量多)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一碗水、半碗泥”,这些沙从哪里来?

精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精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河流知识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所以,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为主,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运用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读图技能、地理分析方法,掌握黄河的水文状况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开门见山教师:关于黄河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切换幻灯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朗诵诗词。

教师: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个特征?学生回答预设:源头和入海口。

教师:回答得很贴切,我们首先来找一下诗句中的“天上”和“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讲授新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黄河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参阅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文字资料,在空白图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诗句中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渤海。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使用日期:评价: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母亲河的巨大奉献。

3、知道黄河的忧患,并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自主测评】
黄河的奉献
1、黄河概况(阅读课本P48页、P7页和P23页的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呈巨大的___字型,注入___海,全长_______千米。

(2)看P7页图说出黄河流经省区简称:
(3)图中代号①是河,②河,在图中用红笔标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孟津。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A ,B ,C ,D 。

2、阅读课本49页课文,说出黄河为我们作出了什么贡献。






【师生互动】
3、黄河的忧患(请阅读资料,结合课本P49—52页和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1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化肥。

材料二:黄河携带泥沙流入下游华北平原后,因地势低平,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大量泥沙沉积河底,
使河床平均每年增高10厘米。

为了防止泛滥,人们筑堤束水,河床不断抬高,河堤也相应加高。

年复一年,下游河床高出平地3—5米,有些河段甚至高出10米以上,成为地上河,也称悬河。

黄河的忧患
河段
表现成因治理措施

上游
部分河段从低
凌汛
炸开冰坝,疏导河水
纬流向高纬
中游
下游
【达标测评】
1、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B、下游修整黄河大堤
C、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D、治理泥沙
2、黄河中游河段及其部分支流流经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黄河携带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_
_ 量最多的河流,其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3、黄河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段是,“地上河”发生的河段是。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问题,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是,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

【学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感到自已有待加强的是:。

【留置作业】
写一篇调查报告,课外调查海河的含沙量、汛期、水污染等情况,分析原因及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