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5.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理解点与坐标之间的关系,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坐标系的选择与建立,图形与坐标之间的转换,以及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的学习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和代数运算。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运用是一个新的挑战。根据前期的教学观察,学生对坐标系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3.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这些场景中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回顾已学的几何知识和代数运算,为学生建立坐标系的知识框架。
2.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解释坐标轴、坐标点等基本元素,并说明坐标系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示范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讲解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八年级数学上册《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2.学会通过给定的点或图形,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运用坐标系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3.能够运用坐标系中的点与坐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图形的变换、点的对称、距离和角度的计算等操作。
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教学设计
c.如何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坐标系的实际应用和坐标性质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a.填空题:给出一些点的坐标,让学生填写对应的点。
b.选择题:判断坐标的性质,如平移、对称等。
4.小组合作,探讨坐标系的平移、对称性质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要求每组选取一个典型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个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针对课堂学习内容,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方面的收获和不足。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4.分层次设计练习题,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高他们在坐标系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同时,注重题目的实际应用背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5.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6.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这些题目涵盖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有助于学生巩固坐标的表示方法和性质,提高运算能力。
3.设计一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坐标系知识进行解答。例如:在学校的平面图上,标出教学楼、操场和食堂的位置,并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这个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难点:将抽象的坐标系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坐标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5.2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目标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2.会用直角坐标系解决问题.教学重点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的认识.教学难点探索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教学过程展示:已知点A(-1,0)、B(-5,0)、C(-3,5).(1)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三点.(2)画出△ABC及BC边上的高AD.(3)△ABC是等腰三角形吗?AD的长是多少?解决问题:例3 如图,点B、点C在x轴上,试在第一象限内画等腰三角形ABC,使它的底边为BC ,面积为10,并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讨论:把△ABC沿y轴翻折得到△A′B′C′,你能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吗?再讨论:再把△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你能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吗?探索对称点的坐标关系,强化学生对“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的认识.(2)根据所得到的具有对称性的图案,由观察分别得到关于x轴、y轴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之间的坐标关系;(3)让学生自主观察几对关于x轴、y轴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之间坐标的关系;(4)将由观察得到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关于对称点坐标之间关系的一般认识.填空:(1)点(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2)点(-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3)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__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1)按要求平移线段AB到A′B′,写出平移前、后的线段端点的坐标:A (—4,1),B(—2,3),A′(3,3),B′(5,5);(2)探讨平移前、后线段端点A与A′、B与B′的横坐标之间的关系;(3)探讨平移前、后线段端点A与A′、B与B′的纵坐标之间的关系;(4)写出平移前、后线段中点D与D′的坐标,并分别探讨它们的纵坐标、横坐标之间的关系;(5)写出线段AB上任意一点C(m,n),当AB平移到A′B′后,点C′的坐标,形成关于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关系的一般认识.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点的纵坐标变化,横坐标不变呢?课堂练习:1.填空.(1)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不同的两个点的____坐标相同,_____坐标不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不同的两个点的_____坐标相同,_____坐标不同.(2)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特征:图形左右平移,对应点的_____坐标变化,____坐标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对应点的___ _坐标变化,_____坐标不变.2.已知点A(a,b),B(a,c),且a≠0,b≠c,那么直线AB与坐标轴有什么位置关系?3.已知点C(b,d),D(c,d),且d≠0,b≠c,那么直线CD与坐标轴有什么位置关系?4.课本125页练习.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性质以及坐标轴上的点、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掌握坐标系的性质,能够确定任意点的坐标,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代数和几何的一些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掌握坐标系的性质,能够确定任意点的坐标。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理解和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性质,任意点的坐标的确定。
2.难点:坐标系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作用。
2.知识讲解: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性质和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教学卡片或多媒体课件,确定任意点的坐标。
4.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坐标系的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坐标系的性质和应用。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等形式,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性质和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学案苏科版1、进一步巩固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2、完成课本“尝试”,感受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的必要性和精确性、3、通过预习,体会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多种方法,感受物体位置的可变性、学习过程:一、复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_______,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2、已知点A(a,-2)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__,点C的坐标为(4,-3),若将点C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的点C坐标为_______、3、若使△ABC的三个顶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大3个单位,则△ABC的发生的变化是 ( )A、向左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3个单位C、向上平移3个单位D、向下平移3个单位4、矩形ABCD中,其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5,3)、则第四点的坐标是 ( )A、(0,3)B、(3,0)C、(0,5)D、(5,0)5、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6)、B(5,2)、C(2,1),如果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那么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 )A、(-3,3)B、(3,3)C、(-2,4)D、(1,4)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1,1),C(-1,3)、(1)画出△ABC关于x 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画出△ABC绕原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3)将△A2B2C2平移得到△A3B3C3,使点A2的对应点是A3,点B2的对应点是B3,点C2的对应点是C3(4,1),在坐标系中画出△A3B3C3,并写出点A3,B3的坐标、(第5题)二、三、四、新知探究:阅读并预习课本P126—P1271、分别写出下列每个1010的网格图中点A的坐标(每个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2、点的坐标、位置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1)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的位置不变,则点的坐标_______;若点的位置改变,则点的坐标_______、 (2)建立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点的位置_______,点的坐标_______、三、例题精讲例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顶点的坐标、(2)你还能建立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表示正方形各顶点的坐标吗?(3)若已知点A的坐标是(1,1),点B的坐标是(5,1),你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吗?若能,请写出其他两点的坐标、四、课堂练习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D=8,OD=OB,□ABCD的面积为24,求平行四边形的4个顶点的坐标、4、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1,-1)和(2,1)、 (1)写出点C、D的坐标、 (2)求四边形ADBC的面积、五、当堂检测1、点P在第四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一定是( )A、(-2,3)B、(-2,-3)C、(-3,2)D、(2,-3)2、平行于y轴的一条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一定 ( )A、大于0B、小于0C、相同D、不能确定3、已知点A(a,-2)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则a的值是( )A、-1B、-2C、-3D、-44、点P(4,0)到点(-1,0)的距离是_______;点Q(5,-12)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点A(-4,0)到点B (0,3)的距离是_______、5、已知点A(0,0),B(3,0),点C在y轴上,且△ABC的面积是6,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6、△ABC在直角坐标系中,且A(-1,0),C(1,4),点B在x轴上,且AB=3、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__,△ABC的面积是_______、7、已知A、B、C、D、E五个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A、B、C、D、E各点的坐标、8、如图是某商场的各个柜台分布平面示意图,请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标出各个柜台的坐标、六、拓展提优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0(0,0)、A(2,0)、B(1,1),则第四个顶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2、已知M是x轴上一点,若M到A(-2,5)与B(4,3)的距离之和最短,则这个最短的距离为_______、3、阅读理解:我们知道,任意两点关于它们所连线段的中点成中心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P(x1,y1)、Q(x2,y2)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观察应用:(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1(0,-1)、P2(2,3)的对称中心是点A,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2)另取两点B(0,2)、C(-1,0),有一电子青蛙从点P1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B、C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1关于点A的对称点P2处,接着跳到点P2关于点B的对称点P3处,第三次再跳到点P3关于点C的对称点P4处,第四次再跳到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处,…则点P3、P8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3)求出点Pxx的坐标,并直接写出在x轴上与点Pxx、点C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生在学习了坐标概念、坐标系的初步知识后,进一步深化对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坐标点的特征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表示和坐标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坐标的概念,对坐标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的特点、坐标点的表示方法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感受和理解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掌握坐标轴的特点,能够熟练地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坐标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坐标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的特点,坐标点的表示方法。
2.难点: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理解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模型或图片。
3.相关案例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地图、飞机导航等,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的作用,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模型或图片,同时讲解坐标轴的特点,坐标点的表示方法。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进行坐标运算。
如给出点的坐标,让学生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位置;或者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坐标系解决。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会通过点的坐标找到位置以及通过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点的坐标与位置关系时,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几何直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轴为何垂直,会通过点的坐标找到位置以及通过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什么是有序数对?能否举一个例子。
根据学生回答追问:有序数对所表示的位置如何直观表示?(二)探索新知总结学生回答:利用学过用数轴表示数,对于有序数对有两个数进而转到用两个数轴。
进一步追问:用两个什么样的数轴?让学生根据上节课举的电影院的例子对比座位行列是互相垂直的,自主探索得出结论:用相互垂直的两条数轴。
教师总结:由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在黑板画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其中点出A,B两个点,提问:点A如何用有序数对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个点的横坐标就是点向x轴做垂线垂足的坐标,纵坐标就是向y轴做垂线垂足的坐标。
学生活动:写出B点的坐标。
(三)课堂练习找出课前同学举例的有序数对(-2,-1),(-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什么位置(四)小结作业教师提问:今天有何收获?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何根据坐标找点,如何根据点找坐标课后作业:思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有何特点?四、板书设计五、课后反思。
最新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5.2平面直角坐标系(3)优质课教案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 思考,经历探索的过程,学会类比地分析和思考,尝试“数学地”去想
教
学
过
程
探索活动
(1)在尝试说明各景点位置时,学生可能会有许多方法,但往往难以简明、准确地表达,从而感受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2)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知道:在同一问题中,可以有多种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在不同直角坐标系中,同一点的坐标是不同的.
课题:
52平面直角坐标系(3)
课时:
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探索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
2.能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会用直角坐标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领会实际模型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难点:
领会实际模型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及补充:
情
境
导
入
问题的引入
站在中心广场,如果没有直角坐标系,即便有图中所示的方格标记,人们也难以说清各景点的准确位置;在自动化生产 过程中,如果没有建立直角坐标系,机械手就无法将元器件准确插入相应的位置,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常 常需要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中,也可以另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例如,出示当地或某地旅游景 点分布图,让学生 感受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
例如,原点一定要选在中心广场吗?如果将原点定在科技大学,你能说出各景点的具体位置吗?
坐标轴的方向可以不是东 、西向和南、北向吗?
八年级数学“5.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思维能力的第一步,更要引导学生善于反思,勤于反思。
重点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就是说,高中生必须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敢于怀疑,善于反思。
而只有在这样长期的训练之中,才能养成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因此,师生应当把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融入到每天的自我学习与成长之中。
使学生在自我学习、共同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总之,以哲学观的视角,重新认知与认识中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使其更好地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更进一步地发展学生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感悟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
从而使学生养成学会学习的好习惯,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独立自主学习,敢于合作,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1]张中,陈婷婷. 高中生哲学素质的缺失与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0(08).[2]刘濯源. 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终身学习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教研版),2015(14).[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国教育学会,2010.八年级数学“5.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实验中学 严云霞一、设计简述1.教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教材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
承前体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在学生学习了“有序数对”,初步认识了用有序数对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之后,为进一步探讨是否可以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问题而引入的。
启后又表现在:(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确定平面内任一点的位置;有了坐标系,就建立了点与有序实数对(坐标)的对应,于是有了函数(数量关系)与它的图像(几何图形)之间的对应,进而可以通过图像来研究和解决函数的有关问题。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特点以及坐标轴上的点坐标的概念。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掌握坐标轴上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并能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代数和几何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用还存在困惑,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坐标轴上点的坐标表示方法。
2.能够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特点。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表示方法。
3.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理解和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方法。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直观地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坐标轴上点的坐标表示方法的理解。
4.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
2.练习题和实际问题案例。
3.坐标轴图示和坐标轴模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它在数学和科学中有何应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呈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坐标系的概念。
通过图示和动画,展示坐标轴上点的坐标表示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坐标系的运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坐标系的绘制和点的坐标表示的练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b.坐标变换的规律是什么?
c.如何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2.小组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6.总结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每个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归纳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拓展延伸,激发创新意识:
结合坐标系知识,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拓展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难点:激发学生对坐标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坐标系概念:
教学伊始,通过生活实例(如地图上的定位、电影院座位选择等)引出坐标系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描述这些位置,自然地引出坐标系的概念。
2.循序渐进,讲解坐标系知识:
难点:将坐标系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坐标变换和坐标平移,以及理解函数图像在坐标系中的表示。
2.重点:通过坐标系的引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坐标系模型,运用坐标系的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并解决问题。
3.重点: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4.理解函数图像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初步认识函数与坐标系的密切关系,为后续学习函数知识打下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八年级数学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第一章:坐标系的引入1.1 学习目标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及作用学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1.2 教学内容引入坐标系的概念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组成讲解坐标轴上的点的特点1.3 教学步骤1. 引入坐标系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坐标系在确定点的位置上的作用。
2. 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组成,包括横轴、纵轴和原点。
3. 讲解坐标轴上的点的特点,即横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纵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
1.4 练习与作业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实际问题,运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第二章:坐标轴上的点2.1 学习目标学会在坐标轴上确定点的位置理解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2.2 教学内容讲解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学会在坐标轴上确定点的位置2.3 教学步骤1. 讲解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即横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纵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
2. 学会在坐标轴上确定点的位置,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和练习。
2.4 练习与作业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实际问题,运用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确定点的位置第三章:象限内的点3.1 学习目标学会在象限内确定点的位置理解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3.2 教学内容讲解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学会在象限内确定点的位置3.3 教学步骤1. 讲解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即第一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正,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第三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均为负,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
2. 学会在象限内确定点的位置,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和练习。
3.4 练习与作业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实际问题,运用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确定点的位置第四章:坐标与图形4.1 学习目标学会利用坐标表示图形理解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4.2 教学内容讲解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会利用坐标表示图形4.3 教学步骤1. 讲解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坐标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坐标与图形变化课件
合作探究
变式演练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顶点A,B的 坐标分别是(0,4),(0,-2),BC=AC=5,则顶点C的坐标 为(A ) A.(4,1) B.(1,4) C.(4,2) D.(3,1)
合作探究
2.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4), B(-3,1),C(0,0),作出△ABC关于x轴、y轴的对称图形, 并写出对称点的坐标.
合作探究
解:如图所示. A1(1,4),B1(3,1),A2(-1,-4),B2(-3,-1),C点 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不变.
合作探究
2) ,B″ (-1,-3) ,C″ (-5,-3) .
预习导学
2.完成课本“数学实验室”3
(1)点A的坐标为 (-4,1),点B的坐标为 (-2,3) ,
平移后点A'的坐标为 (3,3) ,点B'的坐标为 (5,5) .
(2)如果点C(m,n)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那么当AB平
移到A'B'后,与点C对应的点C'的坐标为 (m+7,n+2) .
(3)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关
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
归纳总结 在直角坐标系内,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
标,横坐标 相同 ,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
两个点的坐标,横坐标 互为相反数 ,纵坐标 相同 .
新苏科版八年级上5.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三课时)课件(1)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变量是 :波纹圆的面积和半径.
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波纹圆的面积随着半径 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半径的确定而确定.
6.1 函数(1)
问题2 已知水库的水位变化与蓄水量变化情 况如下表所示: 水位/m
6.1 函数(1)
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实例吗?
把一根2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1)当长方形的宽为0.1m时,长为多少? (2)当长方形的宽为0.2m时,长为多少? (3)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函数吗?为什 么?
解:(3)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长” 和“宽”;“长”随着“宽”的变化 而变化;且对于“宽”的每一个值,“长”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所以长方形的
作业: 举出你身边函数的例子,并思考它们 可以用怎样的形式进行表示?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变量是 和所搭小鱼的条数.
总共需要的火柴数
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S=8+6(n-1) 总共需要的火柴数s随小鱼条数n的增加而增加,随小 鱼条数n的减少而减少,当小鱼条数n一定时,火柴数 s也保持一定.
6.1 函数(1)
水位/m
106
120
133
135
…
蓄水/m3
2.30×107
输入 x
+2 ×5
6.1 函数(1)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首先感受了生活中反映变化过程的几个事例, 并从中抽象出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如果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 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 与它对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
6.1 函数(1)
苏科版初二数学5.2平面直角坐标系(1)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数学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1)主备:王大勇审校:叶兴农日期:2013年11月27日教学目标: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点的坐标及象限的含义.2.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和由点的坐标指出它的位置.3.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数形结合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给出的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教学难点:横(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以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教学内容:一、自主探究1.想一想:在教室里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2.上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票上至少要有几个数字才能确定你的位置?3.怎样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小丽问:音乐喷泉在哪里?小明说:中山北路西边50m,北京西路北边30m.小丽能按小明的描述,找到音乐喷泉吗?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1)小明是怎样描述音乐喷泉的位置的?(2)小明可以省去“西边”和“北边”这几个字吗?(3)如果小明说在“中山北路东边,中山东路北边”,小丽能找到音乐喷泉吗?(4)如果小明只说在“中山北路西边50m”,小丽能找到音乐喷泉吗?只说在“北京西路北边30m”呢?在直角坐标系中,由一对有序实数(a,b),可以确定一个点P的位置:过x轴上表示实数的点画x轴的垂线,过y轴上表示实数的点画y轴的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即为点P.反过来,如果点Q是直角坐标系中一点,你能找到一对相应的有序实数(m,n)吗?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坐标.右图中点P的坐标为(a,b),其中a称为点P的横坐标,b称为点P的纵坐标,横坐标应写在纵坐标的前面.由点Q的位置可以知道它的坐标为(m,n).点的坐标通常与表示该点的大写字母写在一起,如P(a,b),Q(m,n).二、自主合作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的位置:A (4,1),B(-1,4),C(-4,-2),D(3,-2),E( 0,1 ),F( -4,0 ) .例2写出右图中A、B、C 各点的坐标.讨论:1.第一象限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其他象限的点呢?2.坐标轴上的点有什么特点?三、自主展示1、已知点A(a,b),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C.(1)四边形OBAC是矩形吗?(2)线段OC的长度与点A的坐标有什么数量关系?(3)线段OB的长度与点A的坐标有什么数量关系?2、已知P 点坐标为(2 a+1,a-3),( 1 ) 点P 在x 轴上,则a=;( 2 ) 点P 在y 轴上,则a=.四、自主拓展1、判断.(1).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与它对应.()(2).在直角坐标系内,原点的坐标是0.()(3).点A(a ,-b )在第二象限,则点B(-a , b )在第四象限.()(4).若点P 的坐标为(a,b),且a·b=0,则点P 一定在坐标原点.()2、若点P(x,y)在第四象限,| x |=5,| y |=4,则P 点的坐标为.五、自主评价1.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2.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你理解了吗?3.在学习过程中你还存在哪些问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本129页2.教学反思:。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含进度表)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但在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包括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等内容。
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强调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4、实数的运算。
5、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
6、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和复杂图形的分析。
2、轴对称图形的设计和应用。
3、勾股定理的应用和逆定理的证明。
4、实数的概念和运算的理解。
5、一次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五、教学目标:1. 掌握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等知识。
2、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理解坐标与图形变换的关系。
3、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措施:1、精心备课,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3、加强课堂练习和反馈,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
七、教学进度表:。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过程与方法:经历画坐标系、描点、看图等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初步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示人类认识世界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教学难点: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掌握新知。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3)学生拿出课前发下去的印有例2的练习纸,让学生完成后,说出点A、B、C所在的象限及各自坐标。
追问:与前面我们总结的规律一样吗?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指出下列各点所在的象限或坐标轴。
点A(-8,-1)在;点B(3-2,-32)在;点C(,0)在;点A(π-3.14,-1)在。
2.已知点P(-3,4),则点P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
3.已知点A(x,y)且xy=0,则点A在()A.原点B.x轴上C.y轴上D.x轴上或y轴上4.若点M(n,4-n)在第四象限,则()A.n<0B.n>4C.0<n<4D.n<0或n>4四、开展游戏,乐中促学每位同学都表示平面内一点,让居中的横、纵向同学建立直角坐标系。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表示的点所在的象限及坐标,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写出的坐标站起来。
五、课堂总结,拓展升华自主完成例2,并借此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完成练习。
积极参与游戏。
通过练习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感悟与理解。
通过游戏,。
初中数学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平面直角坐标系【摘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依此能说出原点、坐标轴、点的坐标、象限等概念以及不同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
通过游戏、小组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关键词】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
【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1.本章主要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会用坐标讨论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平移、对称。
本章是今后学习函数图象、函数与方程和不等式的基础,也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
2.本章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平移等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画出直角坐标系,并依此能说出原点、坐标轴、点的坐标、象限等概念。
2.能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由点求出坐标。
3.能分析出x轴,y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
2.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由点求出坐标。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有序数对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了实际问题抽象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探索过程,平面直角坐标系又是数轴的发展,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构成更广范围内的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
【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小游戏:(课件展示)师:猜猜他(她)是谁?规则:全班分两小组,每组派两名同学:一名面向同学,一名背对同学。
另一组随意站出一名同学后,面向同学的同学只能说数字,背对同学的同学转身后猜名字。
学生参与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2. 问题:什么是数轴?(课件展示)学生思考回答。
3.思考:师:利用数轴可以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呢?学生思考解答。
5.2+第1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含答案]
B(-1,4)
y
4
3
2 1
-5 -4 -3 -2 -1 O
-1
C(-4,-2)
-2
A(4,1) x
12 34 5
D(3,-2)
-3
-4
获取新知
活动三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就被坐标轴分
成了四个区域,称为象限. 分别记为第一、二、三、
四象限. y
4
3
第二象限 2 第一象限
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 属于任何象限
1
-4 -3 -2 -1 O 1 2 3 4
x
第三象限
-1 -2
第四象限
-3
思考:各象限内的点的 坐标有何特征?
-4
y
(-,+)(-2,3) C
5 4
3
(+,+)
B (5,3)
F(-7,2)
2
A(3,2)
1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1 o 1 2 3 4 5 6 7 8 9 x
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坐标.
例如,点A的坐标是(a,b),其中a称为点A的横坐 标,b称为点A的纵坐标,横坐标写在纵坐标的前面.
活动二 类似于利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能不能找到
一种办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吗?
A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
有序数对(3,4)叫做 点A的坐标
记作:A (3,4) 过点A作x轴的B(垂_线-__,3_,垂-_足_4_在_)x轴上对 应的数是3,C就(是_-点__1A_,的_横_2_坐_)标. 过 应点的A数作是y4轴,的D就垂(是线_点_2,_A_垂的,足纵_-_在坐_3_y标)轴.上对
八年级数学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及特点;(2)掌握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3)学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4)能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运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及特点;(2)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4)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确定;(2)坐标系中点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2.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形、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特征;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平面直角坐标系模型、PPT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圆规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实例,如电影院座位、商场购物等,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的作用;(2)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及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3)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确定方法;(2)讲解坐标系中点的运动规律;(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2)学生汇报操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苏科版八年级上5.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
1.领会实际模型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理解有关概念.
2.了解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给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描出点
位置、会由点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教学重、难点:
1.会用坐标描述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2.理解横、纵坐标的实际含义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与数形结合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导入: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描绘物体的位置,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快速、准确的解决这类问题。
2.为了让小丽快速的找到心形喷泉,你能描述一下心形喷泉的位置吗?
3.点题:像上面这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加以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现实背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生活中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自然转化到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
二、探究新知
1.构造模型:如果我们把北京西路,北京东路看成一条数轴,同时将中山南路和中山北路也看成
一条数轴,由于十字路口道路垂直,所以我们得到了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
那么此
时中山北路西边50m,可记为-50.北京西路北边30m,可记为30.心形喷泉的位置就
可以用(-50,30)这样的一对有序实数对来描述。
2.介绍模型:
(1) 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铅直方向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它们统称为坐标轴,两轴交点是原点 .
特征:
两条数轴、互相垂直、公共原点
概念辨析:
你下面四个图形中,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是()
【设计意图:同概念辨析,让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深化.】
(2)我们把心形喷泉记为点P, 那么表示它的位置的一对有序实数对(-50,30)叫做点P的坐标.
点P的坐标为(a,b),其中a称为P的,b称为P的,
横坐标应写在纵坐标的。
特征:
①点的坐标通常与表示该点的大写字母写在一起,如P(a,b)
②先横后纵;逗号隔开;加上括号。
(3)如果P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如何来表示该点的位置?
想一想:
如果改变点P的位置,有序实数对(a,b)中的实数a、b的值会发生变化吗?
结论:一个点的坐标(a,b),随着点P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4)如果已知P的坐标(-1,2),怎样确定点的位置?
想一想:
如果改变a 、b 的值,那么P 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
结论:点P 的位置随坐标(a,b )的变化而变化! 由上归纳: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坐标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坐标表示。
点与坐标一一对应。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构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模型,通过改变位置、改变坐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坐标与点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可以避免学生机械的记忆,让学生切实的形成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
三、例题精讲
例1. 写出图中A 、B 、C 、D 各点的坐标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下列各点的位置
点A (4,1)、点B (-1,4),点C (-4,-2)、点D (3,-2)、点E (0,1)、点F(-4,0)
k x y
4
3
2
1
-1
-2
-3
-4
-4 -3 -2 -1 0 1 2 3 4 5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充分感受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规范答题,进行及时的反馈,让学生
体会横、纵坐标实际含义,避免弄反.】
四、讨论探究:
(1)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的区域称为,
按顺序分别是第一、二、三、四象限。
坐标轴象限.
(2)分组讨论:各象限内的点有何特点?坐标轴上的点呢?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观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3)练一练:
①下列各点分别在坐标平面的大致什么位置上?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来。
A( 3, 2 ) B( 0,-2 ) C(-3,-2)
D(-3, 0 ) E(-1.5,3.5) F( 2,-3 )
②在第一象限内有一点P,
点P到x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2,则点P的坐标是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的练习来肯定和巩固刚刚得到的结论。
】
五、小结与反思:
1.生活数学
坐标轴
2.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
坐标
象限
3.点坐标
六、课堂练习:
一、判断:
1、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与它对应.()
2、在直角坐标系内,原点的坐标是0.()
3、点A(a ,-b )在第二象限,则点B(-a,b)在第四象限. ()
4、若点P的坐标为(a,b),且a·b=0,则点P一定在坐标原点. ()
二、若点P(x,y)在
(1)第一象限,则x____0,y____0;
(2)第二象限,则x____0,y____0;
(3)第三象限,则x____0,y____0;
(4)第四象限,则x____0,y____0;
(5)x轴上,则x________,y_________;
(6)y轴上,则x________,y_________;
(7)原点上,则x________,y_________;
(8)若x y>0,则点P在_______象限;
(9)若x y<0 ,则点P在_______象限;
(10)若x2+y2=0,则点P在______________.
三、(1) 已知点P( -3 , 2 ),说出点P位置在_______象限
(2) 已知点Q(0,-3),说出点Q的位置在_______.
(3)如果点 E(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 Q(-a,b+1)在第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 M(a,b),其中ab=0 ,则点M的位置在
(5)矩形ABCD中,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5,3), D点的坐标是().
四、若点P(x,y)在第四象限,|x|=5,|y|=4,则P点的坐标为
五、已知P点坐标为(2a+1,a-3)
①点P在x轴上,则a= ;
②点P在y轴上,则a= ;
③点P在第三象限内,则a的取值范围是;
④点P在第四象限内,则a的取值范围是 .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本节课的新知,在这个过程中对新模型进行及时消化,也可以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