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__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 (三) 智力与知识的关系 • 智力与知识有着重要的区别。 • 首先,知识是人头脑中的经验系统,是人类社会 历史经验的总结,它以符号、观念的形式为人所 掌握;智力或认知能力则不是这些经验系统本身, 而是对这些思想材料进行加工的活动过程的概括 化。比如学习一个数学公式。 • 其次,知识的掌握比智力的培养和发展要迅速, 但得到良好发展的智力则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 识具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 •

• •
⑤ 数字 通过计算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来测量;
⑥ 记忆 通过图片和词语的回忆测验来测量; ⑦ 知觉速度 通过要求个体发现一对图形、名称和数字之间的微小 差异的测量来测量。
在此基础上瑟斯顿编制了一套智力测 验,称为“基本心理能力测验”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 简称PMAT),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 (三)智力测验分数 • 1.心理年龄 • 比奈认为,我们可以用儿童的心理年龄 (mental age,简写为MA)来评估他们的智力。 心理年龄是把受测儿童的智力水平与处于 同一生理年龄(也叫实际年龄, chronological age,简写为CA)的儿童的智 力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 2.智商 •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IQ), 其含义是心理年龄(MA)与他的实际年龄(CA) 之比再乘以100所得到的一个测量值,用公 式表示: • 比率智商IQ=(MA/CA)×100。
(二)智力的结构 • 1.二因素论 •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欺皮尔曼 (spearman) • 提出时间:20世纪20年代 • 主要观点:二因素论认为智力由两种潜在 的维度或因素组成:一个一般因素 (general factor)和一组特殊因素 (specific factor)。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24页文档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24页文档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Hale Waihona Puke 力与创造力的培养.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课件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课件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智力与创造力的定义 • 智力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 创造力培养的途径与技巧 • 智力与创造力在各领域的应用 •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的未来展望
01
智力与创造力的定义
智力的定义与构成
定义
智力是指个体在认知、思维、学 习等方面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 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科技领域
在科技领域中,智力与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 因素。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智力和创造力,才 能够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发明新的科技产品,推动科技创 新和产业发展。
在科技领域中,智力与创造力的应用体现在科研项目、产品 开发、技术革新等方面。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科技领域,推动科技创新 和产业发展。
社会文化对智力创造力的影响
要点一
社会文化环境的塑造
要点二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革
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智力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包括教育观念、家庭氛围、社会价值观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社会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这为智力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个人与集体智力创造力的平衡发展
个人创造力的重要性
记忆力提升
总结词
通过科学的记忆方法和训练,提高记忆力,增强学习和工作 的效率。
详细描述
记忆力提升的方法包括记忆宫殿、联想记忆、重复强化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提升学习和工作的 效率。
问题解决能力提高
总结词
通过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问题 解决能力,增强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
详细描述
教育领域
智力与创造力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帮助他们 掌握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 新精神。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冉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214202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智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而创造力与生活中的种种环境关系很大。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在一定条件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高智力虽非高创造力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他们有以下几种关系:(1)低智力的人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2)高智力的人即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也可能有很低的创造力;(3)低创造力的人其智力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

高智力虽非高。

高创造力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责任心,勤奋度等等。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1、培养好奇心:当学生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的时候,正是创造力萌芽的时候,我们绝不能把这股萌芽的风压制下去,我们要做得是鼓励学生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一切的事物,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启蒙者应该做得事2、鼓励发散思维:当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题,而不是仅仅从一个方面。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像船的东西,不能一刚开始就告诉学生是什么什么,而是让他自己去看是什么,并且鼓励他多想几种样子。

就是这种逐步引导的过程才会使学生真正的有发散思维,就是不要拘泥与前面的人的想法,学会有自己的一套.3、开发头脑风爆法:(1)不能对学生太过严厉,让学生不敢自己去想,反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想。

当学生有问题要问时,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老师都应该去耐心的解答。

或者甚至是在课堂上讲过的问题,学生不懂的话,他在问,就说明他在思考,这样就还是好的。

(2)而且要追求数量,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认可学生的方案,让他们有种意识,这样多想是对的。

(3)在所有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但是前提是这样的方案是足够多了以后的,而且被选择出的这个方案应该有很大的创造力,即使其他方案不对,也应该对想出这些方案的同学给以嘉奖,鼓励其积极性.4、教会学生创新方法:什么事都讲究技巧,创造力的培养也不例外。

7智力与创造力培养

7智力与创造力培养

二、智力发展的差异
(一)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国内外有关的研究表明:智力水平在人口总体 中表现两头小,中间大,呈常态分布。即智力 极高和极低的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智力处于中 等水平。
1、智力低下
智力低下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 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又 称智力落后儿童、弱智儿童或低能儿童。智 商在70以下的,都可以称为低常。 根据其智力落后的程度,智力低常分为迟钝 (智商在50-69)、愚笨(智商在25-49) 和白痴(智商在25以下)三个等级,据抽 样调查,我国的低常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0.3%。
智力测验
一、智力测验的起源 1、19世纪末,达尔文的表兄弟高尔顿最早进行 了智力测验的尝试,他试着对一些人的脑袋大 小和感觉敏感性进行测量,结果这些指数与学 业成绩和聪明没有什么关系。 2、法国政府通过了儿童必须入学的法律,教师便 面临着如何处理儿童差异的困难情境。为减少 教师教育的偏差,法国教育部委托比纳及其同 事研究这个问题。
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潜能;二是指已经表现出来 的实际能力。 智力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思 维和想象所构成,智力是创造力的主要成分。
二、智力的结构
(一)因素理论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 2、瑟斯顿的多因素理论 3、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 (二)层次理论 阜南的等级层次理论 (三)认知理论 1、加德纳(Gardner)智力多元理论 2、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3、PASS模型
(三)智力发展结构变化的趋势
智力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速度上,而且也表现 在智力结构的变化上。 加勒特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智 力的发展是逐渐分化的,年幼儿童更多地表 现为受一般因素的影响,而成人则更多地表 现为受群因素影响。即人的智力结构的变化, 从儿童到成人,是从一般能力到特殊能力的 变化。

成功智力理论与创造力培养

成功智力理论与创造力培养

培养 和发展 。笔者认为 , 国当代著名心 理学家 R J斯 腾伯 基 本 方 面 。 美 ..
斯腾伯格认 为 , 分析 性 智 力是 一 种 分 析 和评 价 各 种思 斯腾伯格 的成功智力理论
维普资讯
12 1
重庆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20 02年第 8卷第 6期 J U N LO H G I G U I E S (oi c ne dtn o. o620 O R A FC ON Q N N V R I Se Si csE io )V 18N . 02 TY d e i
XI AO n -ue Yig x
(E D
E uao ,Fl ̄ N ra oee u  ̄ ,00 O C ) d ctn u i h om l lg ,F l 48 0 , m船 Cl b
A s atI it Oeadf a pit f u yeuao a uet’ pr rln r e es n r ti . co i bt c: eCl n cl o  ̄t dctnt t i s dn sit f i g gf t nwi a dce it A cr n r tsh o n oq i orn t s i o b Ii o h d a a vy dg

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 这就 意味 着素 质教 育 已
经成 为我 国教育 改革 的主 旋律 。素质 教育 虽 然包 含 了多 方 质教育 的核 心。创新是知识经 济的核 心 , 我们 必须把 增 强 民 而创新 与创 造力是密切相关 的 , 缺乏创造 力 的人 是不 可能 创 新 的。因此 , 我们在实施 素质教育 时必须 重视学 生创 造力 的 格 的成功智 力理论 对我 国学 生 的创造 力培 养 和发 展有 许 多 启示 。

培养学生智能和创造精神的情况

培养学生智能和创造精神的情况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培养学生的智能和创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教育的目标,更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因此,教育者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有利于智能和创造精神发展的教育环境。

培养学生的智能,首先需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会他们如何分析问题、评估信息、形成独立的见解。

在培养创造精神方面,教育者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从中学习。

创造力往往源于对未知的探索和对传统的挑战,因此,教育者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怕失败。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实现创意的平台。

此外,教育者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单一学科的知识往往难以应对各种挑战。

因此,教育者应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团队合作也是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

教育者可以通过小组项目、团队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智能和创造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智能和创造精神发展的教育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既有智慧又有创造力的新一代,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十一章-能力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一章-能力一、单选题1.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称之为 ( )的个别差异。

A.气质B.性格C.能力或智力D.意志行动2.( )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A.认知风格B.认知策略C.元认知D.认知监控3.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

这反映了男女智力在 ( )方面的差异。

A.性别B.发展速度C.发展水平D.类型4.离差智商是指 ( )。

A.一个人的智力实际达到的年龄水平B.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C.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D.随着个体实际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智商分数5.对智力测验的信度要求一般要达到 ( ),信度太低的测验是不能使用的。

A.0.80 B.0.84 C.0.90 D.0.966.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票赋,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 )。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7.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B.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C.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D.可以根据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8.根据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二因素说,当活动中包括的一般因素较多时,( )。

A.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B.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低C.各种作业成绩之间相互独立D.各种作业成绩取决于特殊因素,而与一般因素无关9.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 )。

A.天才儿童B.大器晚成C.多愁善感D.过目不忘10."高分低能"说明 ( )。

A.知识与能力无关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高的成绩C.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D.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11.智力就是()。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12.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成为()。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三、智力培养的原则 提高认识, (一)提高认识,积极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 (二)通过教学活动发展个体的智力 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 (三)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组织学生多参加科技和课外活动 注意根据智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四)注意根据智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四、国内外智力开发的主要模式 (一)对智力整体的训练 符尔斯坦(以色列)的工具强化训练: 符尔斯坦(以色列)的工具强化训练:主要用于提高青少年的认 知能力。 知能力。 米克尔的智力训练方案 斯腾伯格、 斯腾伯格、韦尔的流体智力训练 工具强化训练: 工具强化训练: 六个分目标: 六个分目标: 1)矫正从认知行为中观察到的认知结构、态度和动机等功能的缺 )矫正从认知行为中观察到的认知结构、 陷;2)训练完成各种不同要求所需要的认知操作;3)通过习 )训练完成各种不同要求所需要的认知操作; ) 惯的形成培养内在动机; ) 惯的形成培养内在动机;4)使学生了解自己不同认知过程的本 质和效用; )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兴趣; 6)使学生从被动 质和效用;5)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兴趣; ) 接受信息变为主动产生信息。 接受信息变为主动产生信息。
(二)关于智力结构的观点 1.二因素论 .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 一个一般因素、 一个一般因素、一组特殊因素 2.群因素论 .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 七种主要因素构成:一般推理能力、 七种主要因素构成:一般推理能力、语词理解 能力、语言流畅性、计算机能力、记忆能力、 能力、语言流畅性、计算机能力、记忆能力、 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知觉速度 3.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 英国心理学家阜南提出。 英国心理学家阜南提出。P296图 图 4.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P297图 图

教育心理学 选择填空

教育心理学 选择填空

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联系(P7-10):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2)普通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原则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3)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史互相交叉、互相补充的,它们分别利用对方的有关理论探讨本领域的课题,发展自己的理论,同时从自己方面丰富对方的内容,促进对方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P10):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描述性研究: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问卷法、访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2)实证研究:相关研究(测验法)、因果研究(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4.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确立:1)教育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是以1913—1914年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

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前(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期)2)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3)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学心理学化”思想。

4)赫尔巴特是近代第一个提出把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人,他认为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他吧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这便是以后五段教学法的基础5)在教育工作中最早系统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的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教育心理学的创立6)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诞生。

7)作为机能心理学的奠基人詹姆斯,强调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试图把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8)杜威极力将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于教育问题,倡导儿童中心运动。

9)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他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潜意识和意识问题的研究,重视情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研究

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研究

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力和智力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创造力和智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差异。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创造力和智力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创造力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智力是指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

而创造力则是指个体在某个领域内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灵活性等等。

可以说,智力是“如何思考”,而创造力是“创造出什么”。

二、创造力与智力的联系虽然创造力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研究表明,在某些领域中,高智力的人更容易具备高创造力。

例如,在科学、艺术等领域中,具有高度智力的人往往也具有较高的创造力。

这是因为这些领域中需要深刻地理解和应用知识,而高度智力的人更容易做到这一点。

三、创造力与智力的差异虽然创造力和智力存在联系,但是它们之间还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研究表明,具有高度智力的人并不一定具有高度创造力。

在某些创造性工作中,例如设计、写作等,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往往不需要过多地使用逻辑推理和知识技能。

因此,有些人会认为创造力和智力完全可以分开衡量。

四、激发创造力和智力的方法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激发创造力和智力。

例如,阅读书籍、参加探究性学习活动等,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提高我们的智力。

而通过学习艺术、音乐、写作等领域,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重开放自己的思维,鼓励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五、结论总之,创造力与智力虽然不同,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存在联系。

具有高度智力的人可能更容易具备高度创造力。

但是,创造力不是智力的“附属品”,而是一种独立的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智力,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

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教案

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教案

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教案第一章:认知能力培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观察训练:通过观察图片、物体等,培养学生观察细节和整体的能力。

2. 注意力训练: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

3. 思维训练:通过逻辑推理、谜题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记忆力训练:通过记忆游戏、故事等,提升学生的记忆力。

5. 想象力训练:通过绘画、故事创作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活动:1. 观察游戏:展示图片或物体,学生描述其特点和细节。

2. 注意力游戏: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如数字记忆游戏、拼图等。

3. 思维训练:解谜题、逻辑推理游戏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4. 记忆力游戏:通过记忆卡片、故事复述等,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5. 想象力活动:学生绘画或创作故事,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第二章:沟通与社交技能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与他人互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训练:通过口语练习、故事讲述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语言理解训练:通过听力练习、角色扮演等,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3.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小组活动、互动游戏等,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

4. 情绪表达与管理:教导学生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与他人良好互动。

教学活动:1. 口语练习: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如讲述故事、描述物体等。

2. 听力练习:学生通过听故事、对话等,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3. 角色扮演: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真实社交场景,培养社交技能。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游戏,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动能力。

5. 情绪表达活动:学生通过绘画、故事等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习与他人良好互动。

第三章:生活技能培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照顾能力。

教育心理学---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一)横向思维的含义
❖ 波诺认为其含义包括: ❖ (1)横向思维是与创造紧密联系的,但是创造常常只
是对结果的描述,而横向思维却是对过程的描述。 (2)横向思维与新观念的生成相联系。 (3)横向思维也是与打破旧观念的思想束缚相联系的。
横向思维的主要用途:

(1)使人更有意识地生成新思想的方法。 (2)使人能够解决问题。解决哪些问题呢?波诺认 为问题有以下3类:第一类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信息或 更好的处理信息的技术才能解决;第二类问题不需要 新的信息,但需要对已有信息重新安排,需要一种顿 悟改组;第三类问题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即人们需要 认识到事物是可以改进的,并把这种认识作为一种问 题来加以规定。对于第一类问题用纵向思维就可解决; 但对于第二、第三类问题,只能用横向思维来解决。 (3)对感性选择进行处理。 (4)不断再评价。即指重新看待那些被看成是理所当 然的事,那些似乎存在疑问的事,也就是向一切挑战。 (5)防止尖锐的计划和极化。即一方面要承认头脑所 创造的模式很有用,另一方面使用横向思维反对趾高 气扬与固步自封。
提本身错误;b)无事实依据的逻辑外推。
9)结论。了解争论到最后所达到的结论。
(4)创造力
❖ 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包括横向思维的几个要素。
主要工具有: 1)是、否和可能。暂停对观点的价值判断,对它们进行创造性的运
用。 2)前进之阶。运用某些观点,把它们作为导致另一观点的阶石。 3)随机输入。把随机、无关的观点作为一种刺激放到思维情境中,
谢谢
否试图达到一组决定、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一个行
动计划或者一种看法;了解其一般目的和特殊要求。
6)输入。了解针对某个思维情境所需要考虑的各种
不同因素,即情况、背景、可用的信息以及涉及的人。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培训讲学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培训讲学
答:
13.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答:
14.试述移情及移情训练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
答:
15.结合实际说明道德认识向道德信念转化的条件。
答:
16.分析学生在道德上言行脱节的原因。
答:
第九章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
1.什么是学习动机?它对学习结果有何影响?
答:
2.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区别与联系是怎样的?
答:
10.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哪些?
答:
11.教师“促进”的性格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答:
12.为什么说教学是技术,更是艺术?
答:
13.教师期待是怎样影响学生发展的?
答:
14.专家型教师有何共同特点?
答:
15.熟手型教师有何特点?
答:
16.关注理论认为教师的成长可分为哪些阶段?
答:
17.分析促进教师成长的例外途径的作用。
答:
7.列举维持优良纪律和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
答:
8.学生不喜欢哪位任课教师,就往往难以在这门课上取得比较优良的成绩。为什么?
答:
9.有些教师告诉同事说:“在情感上不要太接近学生,否则你可能会受到损害,你在课堂上的权威会受到削弱。”“如果学生把你看成是朋友或同伙,你就不会得到他们的尊崇。”这种观点的不当之处在哪里?
答:
9.什么是问题?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哪些?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常用策略。
答:
10.专家、新手在问题解决上有怎样的详尽差异?
答:
11.简述陈述性知识掌握的几个阶段。
答:
12.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的三种掌握方式。
答:
13.论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答:
14.简述程序性知识的大凡掌握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 (4)创造性学习动机和创造性学习目标
(2)家庭环境 (3)学校环境
(三)创造力培养模式
2.创造性教学 (1)教学理念
从注重“学”转变为关注“问”
(2)教学气氛
激活问题意识,增强提问动机
(3)教学过程
加强思维训练 加强方法指导 训练元认知监控水平
(三)创造力培养模式
3.创造性学习
(1)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2)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
2.成分及功能
(1)注意力:警卫,组织维持者 (2)观察力:门户,源泉 (3)想象力:翅膀,创造性 (4)思维力:核心,方法 (5)记忆力:仓库,基础
(二)智力与知识的关系
1.区别
(1)知识是经验系统,智力是加工过程的概括化。 (2)知识发展更迅速,智力迁移更广泛。
2.联系
(1)智力是知识学习的必要条件 (2)智力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
(二)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
1.创造良好心理环境 2.适应儿童身心发展 3.提供适宜材料与活动
(三)学科教育与智力开发
1.主要表现
(1)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为主
(2)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三)学科教育与智力开发
2.基本原则 (1)心理依据原则 (2)智力发展原则 (3)优化性原则
(4)不平衡性原则
(四)智力训练模式
1.智力本身训练 2.思维能力训练 3.元认知训练
4.学习策略训练
五、创造力概述
(一)创造力定义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
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
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二)创造力的特征

敏感性 流畅性 灵活性 独创性
3.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组织科技和课外活动 4.注意因材施教
媒体链接:山东淄博一小学新生按血型分班


据《鲁中晨报》报道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花园 小学今年的一年级新生分班,采用了依据血型分班 的原则。新生报名时,除了要带相应的住房证、户 口本外,还要带学生血型的医院证明。 学校刘校长告诉记者,花园小学按血型分班,是学 校刚刚提出的一项新举措。学校考虑到因血型不同, 人的性格特点和为人处世态度也不一样,目前,他 们划分班级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男女和血型进行合理 分配。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是将学生按 照A型血或者B型血简单分类,而是按照什么样的血 型在一起更容易相处的原则,把不同血型、性格的 学生在班级间进行合理分配,以此来正确、合理、 高效地划分 “合作育人小组”。另外,任课教师还 可以针对各个学生的血型、性格特点,制定教育培 养计划。
第11章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内容梗概

智力概述 智力相关理论 智力的测量 智力的培养 创造力概述 创造力的测量 创造力的培养
一、智力概述
(一)智力的概念
1.定义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一般 性综合认知能力,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 象力和思维力等基本因素组成。
实践性智力


三、智力的测量
1.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6-16岁)
2.中国比内智力测验(2-18岁) 3.瑞文标准推理测验(5.5岁以上至成人)
4.瑞文彩色推理测验(5.5岁以下或智力落后者)
5.中小学生团体智力测验(小三至高三)
四、智力的培养
(一)智力培养的原则
1.树立智力培养的正确认识
2.通过教学活动发展个体的智力
(三)智力的发展
1.智力发展的一般概况
(1)布卢姆的智力发展假说
(2)贝利的研究结果
2.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水平的差异
(2)类型的差异
(3)表现早晚的差异因素理论
1.单因素理论
2.二因素理论
3.群因素理论 4.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
二因素理论
群因素理论
(二)创造力训练模式
1.一般技巧 (1)创设适宜的条件
(2)采用发散式提问模式
(3)摆脱习惯性思维 (4)通过自我知晓增进创造力
(二)创造力训练模式
2.具体技巧 (1)缺点列举训练 (2)希望点列举训练 (3)图形想象训练
(4)联想训练
(5)展开性思维训练
(三)创造力培养模式
1.营造环境
(1)社会环境
(二)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的调查问卷
1.修饰词检查创造性个性量表 2.“你是哪一种人”量表
3.发现创造性才能的团体调查表
(三)以创造成果为指标的产品评定
七、创造力的培养
(一)基本原则
1.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 2.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3.鼓励学生进行独创,敢于标新立异 4.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5.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6.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化学:26-36 数学:30-34 物理:30-34 实用发明:30-34 医学:30-39 植物学:30-34 心理学:30-39 生理学:36-39



声乐:30-34 歌剧:35-39 诗歌:25-29 小说:30-34 哲学:35-39 绘画:32-36 雕刻:35-39


再定义性
洞察性
(三)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
1.知识技能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2.创造是知识的重新组合
(四)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五)创造力与人格

高创造力个体的人格特征
1.好奇心强 2.自信心强 3.独立性强 4.主动性和开放性
5.较强的坚持性和恒心
6.较高的期望与抱负
(六)创造力与年龄
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年龄
(七)创造力的发展
1.特点
(1)幼儿就有创造力的萌芽 (2)小学生已有明显的创造性表现
(3)青少年创造力进一步发展
(4)成才的最佳年龄
(七)创造力的发展
2.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
(2)学校教育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六、创造力的测量
(一)以发散性思维为指标的创造力测验
1.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思维测验 2.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3.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语词理解能力(V)


一般推理能力(R)
语言流畅性(W)


计算能力(N)
记忆能力(M) 空间关系(S) 知觉速度(P)
(二)结构理论
1.层次结构理论 2.三维结构理论
层次结构理论
三维结构理论
(三)认知理论
1.三元理论 2.PASS模型 3.真正智力理论
三元理论
PASS模型
真正智力理论
1.智力成分 (1)神经智力 (2)经验智力 (3)反省智力
2.智力公式
智力=能量+技巧+内容知识
(四)智力理论的新发展
1.多元智力理论
2.成功智力理论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言语智力 逻辑-数学智力 空间智力


音乐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


社交智力
自知智力
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

分析性智力 创造性智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