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类课内文言文复习
写景状物类文言文(无答案)-江苏省启东市折桂中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
中考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主备人:【课前预习】(一)教材回顾:山水美文美天下,古典技艺耀中华。
梳理部编版教材中写景状物文言文,有以下篇目:《陋室铭》、《爱莲说》、《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核舟记》、《活板》。
这些文章的共同点都抓住了山川风物的特点,或表现山水景色之秀美,或表现古典技艺之精湛,抒发作者的情感,寄托作者的理想,一般以叙述为主,抒情议论为辅。
2009-2019年南通中考文言文回顾:2009年《赵普独相》选自《续资治通鉴》2010年《记母教铨时》选自《鸣机夜课图记》2011年《虹》选自《梦溪笔谈》2012年《欧阳修幼敏悟过人》选自《宋史·欧阳修传》2013年《何陋轩记》选自《王文成公全书》2014年《仲淹少有大志》选自《续资治通鉴》2015年《云阳洞北小刚记》选自《晚清文集》2016年《烟艇记》选自《渭南文集》2017年《崇明老人记》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2018年《金圣叹先生传》选自《二十七松堂集》2019年《文天祥屯潮阳》选自《续资治通鉴》数据显示:(1)写景状物类文言文在11年间考过4年,分别是2011年、2013年、2015年、2016年,考查概率为36%。
(2)命题人倾向于从古代名人文集、《续资治通鉴》等找一篇文言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比较注重本土有关的古代小品文或诗歌。
比如2017年考古文《崇明老人记》,2018年考文天祥古诗《泛海怀通州》,2019年考张謇的古诗《野渡》,所以迎考复习时要注意这个本土化倾向。
(3)文言文字数、难度系数和分值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二)常见考点回顾:(1)给句子划分节奏(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注重课内外联系,可能出现词类活用、通假字、一字多义、古今异义字等难点)(3)理解并翻译1-2个句子(4)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出两道基于文本信息的简答题(5)结合生活实际或课内古文材料,考查对主旨情感的把握与理解。
[中考帮] 每日一点 - “写景状物”类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唯唯02019-11-16原文从11月2日起,唯唯将系统地为大家梳理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内容来源:万唯《2020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迁移训练》★ 原创好题迁移练【参考答案】八十、《记超山梅花》阅读笔记【梳理主要内容】(1)夏容伯林纾(2)本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同友人一起游超山、赏梅花一事【实词课内迁移训练】(1)寻觅,寻求随即,不久寻觅,寻求(2)开始才、刚(3)清凉(4)仅,只是只是【断句技巧】(1)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岸上走,船工泛舟水上,大家分别沿着小溪行走,走到小路的尽头正好相逢。
当天晚上我们仍然返回栖溪(2)句中“余以步”“船人以水”句式结构相同,可在其中间断句(3)句中“行”是动词,“也”是句末语气词,可据此断句【翻译关键点】第(1)句中的“过(经过)”“乃(竟然)”;第(2)句中的“举觞(举起酒杯)”“咸(全,都)”【文意理解】(1)选文中作者对游览超山梅花时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抓住关键语句寻找答案(2)由“齿齿作鳞甲”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纵横交纠,玉雪一色”“余举觞叹息,以生平所见梅花,咸不如此之多且盛也”等句可知,表达了作者对超山梅花的喜爱之情【参考译文】夏容伯,是个爱好古代文物的人,隐居在栖溪。
我和陈吉士、高啸桐雇船拜访了他。
相约一起去超山寻觅梅花。
我们在小溪上换乘小船,顺着浅浅的从沙石间流过的溪水驶到超山北面。
沿岸已经能看见梅花。
梅树已经半枯,斜立于水边;梅树枝干曲折多姿,树身密布青苔,排列齐整得像鱼鳞一样。
因为年代久远,青苔全变成了青铜色。
四周景物凄凉黯淡,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我不由得兴味索然准备返回。
容伯领着我向前经过唐玉潜祠,看见梅花竟然竞相开放。
梅树纵横交错,一片雪白;大家漫步于梅林,沿着梅花有一条小路。
大约走了四里地才出了梅林,看见郁郁苍苍的松树排列成行,可以听到山下小溪的水流声,原来我们来时乘坐的船已经停在水面上了。
我们在岸上走,船工泛舟水上,大家分别沿着小溪行走,走到小路的尽头正好相逢。
写景状物记见闻-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学案
写景状物记见闻-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学案2024年中考古诗文备考写景状物记见闻教材相关必读篇目:《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核舟记》《桃花源记》《活板》文体小贴士“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叙事如《桃花源记》;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抒发情怀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有带科学色彩的。
类别碑记: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游记:描写旅行途中见闻的散文体裁。
杂记: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主要用于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
笔记: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
考题阵营(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
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
清河⑥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⑧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篷户瓮牖⑨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强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⑩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课内文言文之写景状物篇
全面出击中考考点:课内文言文之写景状物篇中考必考文言文——写景状物抒情篇1.《桃花源记》2.《岳阳楼记》3.《醉翁亭记》4.《三峡》5.《小石潭记》6.《爱莲说》7.《记承天寺夜游》一、作者(一)《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朝代:东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鲜美:鲜艳美丽3.一字多义: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三、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真题回顾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4.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5.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一、文学常识(二)《岳阳楼记》范仲淹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二、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2)百废具兴具同“俱”,三、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四、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真题回顾1.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2.“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3.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4.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状物类文章
其他阅读方法指南。
状物文章,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和状植物文。
如介绍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的文章,属状静物文;介绍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和停歇特点的文章,属状动物文;描写杨梅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文章,属状植物文。
在答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突破点:一、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状物文的描写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者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或者是按总一分-总的顺序写。
就全篇而言,写静物一般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味道的顺序。
二、抓住重点语段和精彩片段描写。
在状物类文章中,常有一些重点语段和片段描写。
在这些地方常有一些好词和重要语句,我们要认真体会其中的含义和妙处。
在题目中常出现针对重点语段的理解词语、选择恰当的词语、画出重点词语或重点句子等题型,当我们真正读懂了这些重点部分的时候,做起题来自然就容易一些。
三、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
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
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
如《竹》一文中,先叙述竹的用途,再叙述竹的生长,最终为了表达竹的精神。
四、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文章结构方面,这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还经常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安排内容。
【答案】略【解析】略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
竹子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文言文 写景状物
链接中考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 是一个“ ① ”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 ②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箸 竹叶做成的船篷、 ③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 现了雕刻者 ④ 。
古典技艺之《活板》
文章介绍了关于活板印刷的哪些内容?
山水美文之《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是一个闲人吗?
月色入户 人 身 无 事
寻友
澄 澈
月
空 明
情 绪 安 适
赏月
知人论世
21岁中进士:“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 何难”。 38岁任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 狼”。 40岁任徐州太守:治理水患,力挽狂澜。 43岁(元丰二年)任湖州太守。同年,以诽谤嘲讽新 政的罪名被捕入狱。 44岁(元丰二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中考文言文阅读梳理之
山水古艺耀中华
八十中学 李娟
(一)山水美文美天下
•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三峡》《记承天寺夜游》《桃花源记》
(二)古典技艺耀中华
• 《核舟记》《活板》
(一)山水美文美天下
总 体 构 想
景
知 人 论 世
情
(一)山水美文美天下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三峡》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记承天寺 夜游》
溪奇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心乐之 乐 似与游者相乐 寂寥无人 忧
情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知人论世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 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作者游览 小石潭并非出于闲情逸致!而是试图寄情山 水!摆脱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消解忧 愁!小石潭清幽宁静的气氛引发了他情感上 的共鸣,使他一度沉迷其中 !然而他的内心 充满着政治失意,壮志难酬的苦闷,使暂时 获得的快乐和喜悦转瞬即逝,内心的悲凉和 苦闷重又翻滚而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各课复习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各课复习要点1.《童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
本文依次写了①观蚊戏蚊②神游山林③鞭逐虾蟆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其中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
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有想象之趣,比如:私拟作群鹤舞空等句; 有细察之趣,比如: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等句;有童稚之趣,比如:神定,捉虾蟆别院。
2、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①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②点明文章的主旨3、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答: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4、作者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物外之趣指的是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5、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你认为怎样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有情趣的人。
①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②要善于观察事物③要富于联想和想象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6、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运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比喻、夸张; 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在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7、找出本文中出现的常见的成语并解释:⑴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⑵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⑶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⑷夏蚊成雷:形容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
8、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
它的突然到来,自然就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了。
《论语》十则复习要点一、重点词语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时常习:复习说同悦,愉快有朋自远方来朋:志同道合的朋友自:从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乎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多次省: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替谋:办事忠:尽心竭力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交:交往信:诚实,真诚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为师矣可:可以以:凭借为:做,当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部编版2019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写景状物(含答案).doc
文言文复习——写景状物专题课内链接1.三峡/郦道元2.答谢中书书/陶弘景3.及承天寺夜游/苏轼4.与朱元思书/吴均5.观月记/张孝祥6.小石潭记/柳宗元7.核舟记/魏学洢8.岳阳楼记/范仲淹8.醉翁亭记/欧阳修9.湖心亭看雪/张岱文学常识一.重要作家作品1.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代表作《水经注》。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2. 陶弘景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3. 吴均4. 苏轼5. 柳宗元6. 范仲淹7. 欧阳修8. 张岱9. 《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明末清初中国文言短篇小说集。
张潮编辑。
《虞初新志》是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汇为一编,共20卷。
二.文学常识1.地理方位表示方法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说文》解释“阴”字说:“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
”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进一步指出:“山南曰阳,山北曰阴;水北曰阳,水南曰阴。
”我国的阴阳地名比比皆是,如贵阳市就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
2.文学体裁: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分类: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说明,描写,情绪三.文言文阅读方法(一)写景游记文言文阅读方法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景物之美,抒发作者情感。
写景状物类的文言文湖加翻译。
写景状物类的文言文湖加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中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幽,笔挺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随意地玩弄。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欢牡丹的人,应该很多吧!。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谢中书书》、《富贵不能淫》等5篇)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谢中书书》、《富贵不能淫》、《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kē),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②《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本课选自《告子下》。
题目是编者加的,意思是: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题目是文章的论点,以此为题,主旨明显。
⑴[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
⑵ [发]兴起,指被任用。
⑶ [畎亩]田地。
⑷〔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
⑸〔举〕选拔、任用。
⑹〔版筑〕筑,捣土用的杵。
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
⑺〔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
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⑻〔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
⑼ [士]狱官。
⑽ [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⑾〔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⑿〔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
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
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⒀ [市]集市。
⒁〔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⒂〔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⒃ [空乏]财资缺乏。
⒄〔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⒅ [拂]违背。
⒆ [乱]扰乱。
⒇〔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21)〔曾益〕增加。
(22) [曾]同“增”。
(23) [恒过〕常常犯错误。
(24)〔衡于虑〕思虑堵塞。
(25) [衡]同“横”,梗塞、不顺。
写景状物的课外文言文
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①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C.①宜若有益而无损者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①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写景状物游记散文
写景状物游记散文【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西湖七月半①张岱②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③,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④,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
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
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
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
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
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
②张岱(1597--1679),明末清初文学家。
③昭庆:昭庆寺,在西湖东北岸。
断桥:原名保佑桥,唐代改称断桥。
④里湖:西湖分外湖、里湖、后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灯火优傒优:优良 B.竹肉相发肉:歌喉C.茶铛旋煮旋:不久 D.轿夫擎燎燎:火炬【解析】优:优伶,戏曲演员。
写景状物类课外文言文
写景状物类课外文言文1. 写景的课外文言文写景状物的课外文言文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2. 写景的课外文言文写景状物的课外文言文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课件:第10讲 状物文章考点串讲(统编版)
小如绿豆般 的眼,只怯生生地看了我一下,整个头颅便又快如闪电般地缩进硬 壳里面了。
③哟,是乌龟里的稀有品种绿毛龟呢! ④绿毛龟是中国的瑰宝,和白玉龟、二头龟、蛇形龟合称为四 大奇龟。汉唐时,盛行养龟
,许多文献对绿毛龟有详尽的记载,诸 如:“殷纣时太龟生毛”,“龟千年生毛,是不可得之物也
。”在唐朝, 绿毛龟被列为宫殿里的5大宝物之一,可说是价值不菲的珍稀水生动 物。
仙人掌也是一味好药,人们有病,它可以帮忙,比 如患了腮腺炎, 只要用石头把它捣成酱,再用来敷在腮 边,很快就可以痊愈。
仙人掌没有使人一见就生羡慕之心的花朵,也没有 多姿多彩的身躯 。它浑身长满了针,使人一见觉得一股 凉意涌来。它那默默无闻无私奉 献的高贵品质多么令人 钦佩!
文中的仙人掌有什么特点,象征着什么?
⑤我对这只姿容妩媚的绿毛龟一见钟情,而这只千里迢迢从无锡“飞”入我家的绿毛龟, 自此也成了我们一家大小的宠物。我以一 个巨型的玻璃缸为它布置了一个美丽的家。当 它恬适自在地游来游 去时,碧绿如翡翠的长毛、好似被微风吹拂着的头发,温柔地在清 澈透亮的水里飘散着,那姿态,有说不出的高雅。女儿给它取了一 个名字,唤它“宝龟”。
绿毛龟 ①丈夫詹到江苏无锡去开会,几天后公干完毕而回返家门时, 夜已深沉。一入门,他便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兴奋从手提袋子里取出
了一个用多孔纱布轻轻地
裹着的东西,递给我,然后,以一份神秘 的笑容来期待我的惊喜。
②那东西,长达5寸,宽约3寸。不重,触手濡湿。打开来,一 圈绿影闪入眼中,仔细一看
,竟是一大团如绒般柔的绿毛,正狐疑 间,突然看到一个圆圆的头颅从绿毛里伸了出来,两只
文中的马蹄莲有什么特点,象征着什么?
写出了马蹄莲花茎翠绿,生机勃勃,洁白如玉,高贵典雅的特点,象征着周总理高 洁,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童趣》一、词语积累[余]我。
[童稚(zh ]幼小。
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
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毫,细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
拟,比,比拟。
[向]接近。
[昂首]抬头。
昂,抬。
[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
[果]果真。
[唳(I ]鸟鸣。
r怡(y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为……]把……当作……。
[砾(I ]碎石、碎瓦。
[壑(h ]坑谷、深沟。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
[兴]兴趣[盖]有原来”的意思。
[为(W在]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二、整体把握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
三、阅读探究1•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2. 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物外之趣.3. 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孑㈠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
㈡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
㈢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4. 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词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5. 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6•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 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基础:细致的观察。
关键:丰富的想像。
8. 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①有强烈的好奇心。
②有细致的观察力。
2013年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描物状物篇
2013年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描物状物篇】古镜(宋)沈括【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理诚如是。
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
②原:推究。
③差:略微。
1.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收人面令.小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B.予.观之同予.者何人(《爱莲说》)C.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马说》)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4.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
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 (用一个词语概括)(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
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古镜》1.A2.B3.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
4.(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精湛(高超)。
(2)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只有这面透光。
《古镜》译文:【甲】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铸成平的,小镜子铸成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 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 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
经ing, 形ing,
趣。
亭ing
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 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 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 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墓志铭: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 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 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 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 就。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 写的。
作家作品简介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人。唐 朝著名文学家和诗人、 哲学家。他善于向民歌 学习,创作的《竹枝 词》《杨柳枝词》、 《浪淘沙》。语言生 动,风格清新,寄意 深远.有《刘宾客文 集》。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全唐文》,刘禹锡生活在 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 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 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 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 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 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于石 头上,立在门前。《陋室铭》成了千古名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文 章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开 运用比、对偶起兴,以虚
头 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仙、龙”
为 何
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
要
写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
、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语
水 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
?
发出来。(全文主旨句)
呢“
?
诸 葛 庐 ” “ 子 云 亭
文 末 为 何 要 点 出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 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 圣 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
孔代子名云贤:的何志陋趣和之抱有负?。
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方法总结: 怎么理解这种写法?
●托物言志:借助某物,阐发道理、抒发感情
的一种写作手法。 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 ——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 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类比) 山 水 喻 陋室
设喻引题 仙 龙 喻 德馨
安 贫
陋 室 陋室不陋 铭
环境清幽(景) 交往高雅(友)
生活闲适(趣)
乐 道 高 洁
古贤自比 反诘点题
傲 岸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
在污浊的世间不随波逐流, 永远保持自己清白的操守和正 直的品德,不做独善其身的隐 者。
悟
写作背景
雕刻艺人王叔远,名毅,号初平山人,曾 刻一枚精致的核舟赠给魏,魏学洢赞叹王 叔远的技艺,便写了《核舟记》这篇文章, 后来被清人张潮编入《虞初新志》。
● *牡丹色彩绚丽,娇艳妩媚,它是雍容华贵的 象征,作者也不愿象世人一样去趋炎附势,追求富 贵。他愿意自己象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在污浊 的尘世中,坚贞不屈的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高洁 的品行。
●
*作者用菊花的傲然凌霜正面衬托莲的洁身自
好,用牡丹的绚丽浓艳从反面来衬托莲的质朴、自
然。
●通过这不同角度的衬托,从而突出莲花的高洁,烘 托了文章的主题。
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写莲 怎样的品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 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芳香方面来写的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是从风度方面来写的
莲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君子
不同流合污 通达正直 不趋炎附势 美名远扬 品行高洁 令人敬重
● 这难道写的只是莲花,这不正是那不 随世俗、洁身自好、豁达正直、志洁行廉、 德声远播、端庄严肃、受人敬重的“君子” 的形象写照吗?
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 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 样的志向?
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 和感情。
状物类课内文言文复习
题目解析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 己或者歌功颂德的文字,叫铭。
本文韵脚: 名ing,
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文体。 灵ing,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 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本文“陋
馨in,
室铭”,意思是刻在简陋居室里 青ing,
的文章。 陋室,刘禹锡的室名, 丁ing,
颇有
爱菊(鲜) 离世隐居 微词
爱牡丹(众)
追名逐利 十分
鄙视
爱莲(独)
君子
赞叹 有加
● 作者认为,菊花是花之隐逸者的象征,它虽然 也孤傲高洁,但它是避污泥而洁,出世以求洁,对 污浊的尘世采取的是消极逃避的方式。莲花则是出 淤泥而不染,身处尘世而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相比之下,菊花便稍逊一筹。所以不愿象陶渊明一 样,逃避现实的矛盾而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课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文 写陋室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
从 以景色之雅
见“惟吾德馨” 写
哪 几 方
明“陋室”不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什 么
面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写 可知室中主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陋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室 不 陋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只劳形。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
? 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 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 问题的见解。《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 的问题。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我们来认识周敦颐
周敦颐,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 学家。《爱莲说》是他 于1068 年担任高康郡守时写下的。他 曾带领属下在 官署的一侧挖池 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 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 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 田田菏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 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 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 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 著名的《爱莲说》。
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 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
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同时 又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 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 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