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靖边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 1新闻两则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闻两则》创新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

2.运用默读的各种方法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

3. 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教益。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课前预习案1.资料准备(1)查阅有关“新闻”的知识。

新闻,又叫,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是消息内容的提要,除了正题外,还可以在前面加或在后面加。

部分简明地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

部分要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2.查阅有关解放军渡江作战和解放南阳的背景资料。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B.《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时代背景简介3,当一回播音员,模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气和语速,反复朗读这两则新闻,体会在读新闻时应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和节奏。

4.字词积累(1)给下面带点字词注音芜.()湖荻.()港溃.()退歼.()灭杜聿.()锐不可当.()要塞.()星宿.()绥.靖()阌.()乡阻.()遏.()(2)解释词语意思锐不可当:击溃:要塞:5.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标记出记叙的六要素,分别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第一则:第二则:6.根据前面自己所查阅的新闻知识,在文中划出两则新闻的结构。

合作探究案精读第一则新闻,思考:1.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2.找出本文的导语,有什么特点?3.课文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顺序是什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4.在第一则新闻中找出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5.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自主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比较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6.品读文章,揣摩新闻的语言特点。

A.“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们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 新闻两则【导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重点)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难点)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一课时学习一则新闻。

第一课时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果让时空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上,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了: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那冲杀的场面、搏击的气势,恢宏如诗,壮美如虹。

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亲笔撰写的两则新闻,一起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荻.港(dí) 锐不可当.(dāng) 泄.气(xiè)要塞.(sài)溃.退(kuì) 签.订(qiān) 督.战(dū) 歼.灭(jiān)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新闻两则》导学案学科:八年级语文备课人拾克敏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分析2、体会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增进学生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学习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2、体会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速度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前自学1.走近毛泽东(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走进新闻新闻: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

①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②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③新闻的基本结构:从结构上说,一则新闻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标题:就是消息的题目,通常是概括消息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意,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导语:就是消息的第1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

主体:就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要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

另,还有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背景:介绍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阅读时注意分清消息中标题、导语和主体这三部分。

23、读课文①给下列字注音鄂()豫()绥靖()阻遏()()泄气()溃退()歼灭()管辖()锐不可当()上当()要塞()瓶塞()阻塞()堵塞()②解词锐不可当——业已——绥靖——4.根据所学的新闻文体知识,找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结构组成(标题、导语、主体)5、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二、自学检测1.默写生字词2.提问新闻问题知识三、小组合作1、自由朗读课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一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一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新闻两则》
课题:《新闻两则》(第一学时)课型预习交流课学习目标:
1、查找有关新闻、作者及两则新闻的背景资料,并选择重点做好记录。

2、查找有关默读的资料,并练习默读。

3、能结合相关知识,梳理两则新闻的内容。

学习重点:查找有关默读的资料,并练习默读。

学习难点:梳理两则新闻的内容
学习过程:
一、新闻又称消息,我们在报纸、电视、广播中经常见到、听到。

可是,关
于新闻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借助相关工具书、网络,梳理有关新闻的
知识。

二、作者信息:
三、两则新闻的写作背景(各100字左右概括):
四、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大家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请同学查找有关默读
的方法,反复练习默读两则新闻。

课后反思
五、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两篇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

标题:
导语:
主体: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

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1《新闻两篇》课上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1《新闻两篇》课上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新闻两篇【学习目标】1. 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 品读文中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

3. 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请你讲述自己了解的有关渡江作战的历史背景。

二、前提测评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一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他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

(2)背景资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开始的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大搞“和平”阴谋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渡江战役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3.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三、新闻的有关知识新闻文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导学案《消息二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消息二则》的背景和作者。

2.学习文章的整体结构。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型。

4.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1.复习《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的重点内容。

2.准备教学课件和相关练习。

三、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在家中早上吃饭的场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消息二则》的标题。

2.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消息二则》的正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是哪一部分?(2)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4)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5)第四段和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3.词语解释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语法练习让学生完成以下语法练习:(1)连词“而且/并且”用在句中起什么作用?(2)第五段中的“此外”是什么意思?5.拓展阅读让学生阅读同一话题的其他文章,比较不同文章的写法和表达方式,并讨论哪一篇文章更好。

6.学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要求。

四、课堂延伸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延伸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1.课堂小练习:让学生以《消息二则》为话题,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个他们听到或看到的相关新闻。

2.背诵赏析:让学生背诵《消息二则》中的部分句子,并让他们分析这些句子的用意和含义。

3.探索写作: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现代通讯工具的短文,包括现代通讯工具的种类、用途和优劣。

五、教学反思《消息二则》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以便进一步深入学习。

此外,通过课堂延伸活动的设计,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第1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第1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1 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3、了解我军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学习重点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难点1、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新闻的有关知识。

2、学习第一则新闻。

学习重点:1、了解何为新闻2、掌握新闻的结构、要素及特点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高屋建瓴荻..港溃.退锐不可当.某某歼..断古宛.县...灭要塞切二十八宿绥靖..乡潢.川...区阻遏阌皖.西区宋希濂.杜聿.明2、新词理解高屋建瓴:回肠荡气:锐不可当:业已:绥靖:背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结果三个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4月21日,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22日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文体知识(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三个特点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C、语言简明扼要。

(准确性)(3)新闻结构的5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a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b、主体,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要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新闻两则》根据你掌握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请上网查一下本文的背景,简要地写在下面。

新闻记叙的是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渡江战役的情况。

辽沈、淮海、平津三次大决战,给其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机会,国民党总统蒋介石宣布退位,并妄图利用和平谈判来保住江南的半壁江山,进而再图谋江北解放区。

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看透了敌人的阴险用心,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8条21款谈判条件,遭到拒绝,谈判破裂。

毛主席随即发布了渡江作战的命令,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突破敌人的长江防线,直捣敌人的老巢南京。

三天之后,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

把握新闻的结构要素,理解文章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的特点。

1.查字典,查准字音;2、反复阅读文章,了解内容;3、上网查阅资料。

一、了解新闻体裁。

1、新闻的定义及其特点。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二是迅速及时;三是高潮在前;四是简明扼要。

2.新闻的结构。

新闻包括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简明扼要地解释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候也暗含在主体中。

二、自读课文,自己查字典解决解决生字词。

1.掌握生字读音。

鄂è(湖北)豫yù(湖南)绥suí靖jìng阻遏è锐ruì不可当高屋建瓴líng气势磅páng礴bó聿yù闱wén乡荻dí港歼jiān灭回肠荡dàng气2.理解词语的意思。

《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闻两则》导学案
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以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
新闻的记叙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事件的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鄂()豫()绥靖()泄气()
阻遏()()溃退()歼灭()管辖()
锐不可当()上当()要塞()瓶塞()阻塞()堵塞()负隅顽抗()高屋建瓴()迸发()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气势,并根据地图复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
4、分别写出这两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以及主体的内容。并在课本上标注出这两则新闻的记叙六要素。
【合作交流】
1、完成第7页“研讨与练习”第一大题(把自己的见解写在书上)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什么要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_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上)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学生用)


《新闻两则》
主备人
使用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新授
刘斐
八年级
语文组
2011-9-27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有关知识,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课_《新闻两则》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课_《新闻两则》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课《新闻两则》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

2、体会语言的准确精、炼铿锵有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预习,整体把握文章,熟记生字词。

4、运用默读的各种方法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5、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教益。

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等。

2、写作背景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政府仍盘踞在江南地区,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妄图凭借长江天堑负隅顽抗。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4月21日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

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内容都有连续性。

其中后一则新闻全面报道了前线最新战况,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作用。

南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我军解放南阳,在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蒋军走上了节节败退的道路,我军走上了节节胜利的道路。

毛泽东亲自撰写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3、有关新闻简介这篇课文的体裁是新闻,又称消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导学案班级:学习小组:姓名:第一部分预习案一、热身训练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芜.湖( ) 督.战( ) 诸.城( )要塞.( )泄.气()溃.败( )歼.灭( ) 荻.港( )摧枯..拉朽( ) 锐.不可当()2.多音字、形近字。

(1)多音字注音组词。

塞()()()殷()()横()()当()()(2)形近字组词溃()馈()匮()摧()催()璀()签()鉴()检()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溃退:业已:摧枯拉朽:锐不可当:4.(1)新闻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的三个属性:、真实性和。

新闻的结构包括、、(主要部分)背景、结语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何事、为何、如何。

(2)消息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事情详细的经过和细节的一种文体,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5.你知道毛泽东的哪些名言和诗句?请列举一两句。

二、朗读读文,整体感知1.认真阅读第一则消息,找一找这则消息的“六要素”。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如何:2.读完第一则消息,你能找出它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吗?第二部分探究案一、合作探究,研读赏析(一)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讨论下列问题:1.从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你获知了哪些信息?你认为消息的标题应具备哪些特点?2.正文开头的黑体字是消息的什么部分?它的作用有哪些?3.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了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地描写渡江战斗的情景呢?(二)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讨论下列问题:1.认真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找出本文的导语,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2.本文的主体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3.在报道各战线的情况时,作者是如何安排内容的详略的?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呢?二、细节研读,深化理解这两则消息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堪称典范。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1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1课时)导学案
(3)、新闻的基本要求: 让事实说话
(4)新闻的三个特点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 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
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5)、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自主学习
一、初步感知课文
1、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课堂反馈
1、把主体部分的内容列成表格
渡江部队
渡江地点
渡江时间
渡江兵力
渡过兵力
2、课堂训练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新闻两则
课题
新闻两则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两课时
2、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3、这三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有哪些语句使三个层次连接成一个整体?
4、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5、本文语言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全文只有五百余字,但全面、清楚的报导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共百万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历史场面。时间、地点、人数、敌我态势一清二楚,此外,还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原因,预示了战役前景。请学生就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严肃性,在课文中选例进行分析。
3、请指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教师补充
4、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1 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3、了解我军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学习重点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难点1、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则新闻。

2、学习新闻有关知识。

背景《中原我军解放某某》这则新闻发布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某某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某某”,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

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课前预习1、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2、指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和导语合作探究1、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某某的事?是写什么?。

并据此为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

2、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某某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成绩主要有三项第一,第二,第三,某某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某某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

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3、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某某》的异同两文的相同点:①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

②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

③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④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⑤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两文的不同点:①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某某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某某》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教师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教师版

【预习课导学】(晚自习30分钟)预习任务:资料准备:了解新闻的有关常识和这两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理解这篇课文的重点词语,并在练习本上抄写记忆。

自我感悟:试着找一找两则新闻的要素及导语、主体部分。

预习步骤: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识记生词,初步理解两则新闻的内容。

第二步:再读文本,循序渐进:1、边读边结合课下注释、资料助读,试着找出两则新闻的六要素。

2、再次默读课文,试着理清两则新闻的结构(消息五部分)。

3、试着找出文中的用词精炼的句子,说说为什么用得好,赏析一下。

【探究课导学】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锐不可当、阻遏”等重点词语,掌握新闻的特点、结构等相关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筛选要点、概括内容的能力,品味本文准确精炼的语言。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

【资料助读】一、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他留给后人的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二、背景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秋天开始的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国民党反动派大搞“和平”阴谋,要求和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渡江战役。

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已胜利结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新人教版

《新闻两则》自主预习整体感知1、读课文,按照新闻结构疏通本文结构。

1、熟读课文,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抓住要点予以探究1、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锐不可当(答案: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20日夜起。

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

原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分析导语的语言特点:“百万大军”,写出了参加渡江战役人数之多,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说明了战线之长;“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我军所向披靡,渡江战役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

“均是”二字概括战线宽广,胜利巨大。

短短一句导语,概括了报道的全部内容,语言简洁、洗练。

既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6、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层层意。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2、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导语:第一、二句话。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主体:从“20日夜起”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

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

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三个层次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衔接起来,“20日夜起”和“21日下午五时起”和“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显示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紧密衔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2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2 新人教版

1、新闻两则毛泽东(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新闻知识,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理清本则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

(2)小组合作探究,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3)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树立正义必胜的信念。

【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难点:把握主题层次。

【使用说明】1、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2、新课小组合作交流,掌握、展示、总结本课知识,完成检测题。

【知识链接】背景介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队重点设防的城市。

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一则新闻发表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

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前夜。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1、归纳《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2、理清这则新闻的结构。

3、第四层中写了我军在一年多时间里取得了哪些伟大的胜利?【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写历史上南阳发生的两次战争?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好,并说明理由。

(1)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3、★★比较这两则新闻在写法上的异同。

【课堂小结】1、归纳两则新闻的主题。

2、★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美。

【当堂检测】1、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

六、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看望;访问。

()2.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3.竭力保持庄重。

()4.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5.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七、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冷静寂静幽静恬静安静1.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的微笑。

2.贝多芬在一条()的小路上散步。

3.同学们()地坐在教室里。

4.四周一片(),听不到一点声响。

5.越是在紧张时刻,越要保持头脑的()。

八、句子工厂。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要点梳理(课文回放)。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闻两则》导学案【课时计划】两课时【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世界著名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他更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

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值却历久不衰。

4、相关资料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

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教师导引组织学生以“解放战争”为话题说一段话,学生可以讲故事,可以谈历史,共同感受解放战争是人民胜利的战争,是振奋名族精神的战争。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歼.灭()督.战()芜.湖()签.订()取缔.()对峙.()要塞.()2、常识填空:新闻,又叫,它的结构通常包、、、、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__________ 、。

3、在课文中圈点标记出记叙的六要素,与小组同学交流。

(二)合作探究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什么?导语从几方面总领了全文?2、这则新闻的主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部分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3、谋篇布局探究: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4、本文的语言有以下特点,请你在文中找出几例并加以分析。

(1)语言的准确、概括。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三、交流展示四、达标练习英雄救人不留名受奖反遭人妒嫉本报讯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曾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宣传媒体宣传过的不计个人安危、奋勇救人不留名的英雄——河南省新野县航远公司“新机85号”船船长冯安义,最近遇到了尴尬事。

1997年7月24日下午3时左右,冯安义驾驶的“新机85号”船正在湖北宜昌市青滩码头卸大米,突遇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客轮与一货轮在江心发生碰撞。

冯安义顾不上再卸货物,亲自操舵,向事故现场驶去,并指挥家人站在船舷边,接应从失控客轮上跳下来的旅客。

半小时过去了,“新机85号”船随客轮下漂三四公里,救下了200多名乘客。

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查访,终于找到了英雄。

为此,南阳市交通局奖给他1万元,新野县委、县政府奖励他5000元,新野县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他2000元,共计1.7万元。

谁知就在这时,一件令英雄尴尬的事出现了:“新机85号”救险“东轮”的时候,此船正被湖北省科委宜昌岩崩滑坡研究所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赵某租赁。

赵得知冯安义得到奖励1.7万元,以抢险时他在租船,停港耽误生产等为由,将原欠冯安义的2.62万元租金不给了,而冯安义应得的1.7万元奖金,又全都捐给了福利院。

《北京青年报》刘东林1、这是一篇()。

A.消息B.通讯C.小说D.议论文2、“英雄救人不留名”从新闻知识角度说,这句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新闻消息知识的写法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三个部分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以“新闻”为话题说一段话,学生可以谈自己所了解的新闻知识,可以谈当前的社会热点,还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新闻栏目。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生字词阌.乡()潢.川()鄂豫皖()绥靖()阻遏.()管辖()襄阳()逃窜()2、找出本文的六要素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3、划分层次,了解结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二)合作探究1、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2、作者为什么写历史上南阳发生的两次战争?3、我南线人民解放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哪些伟大的胜利?4、如何理解“我们在所有江淮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繁茂了。

”中的比喻?三、交流展示四、达标练习(一)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军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而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苑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

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在过去一年中,匪首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上月,白匪崇僖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最近蒋匪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

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阁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己全部为我解放。

1.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 )A.河南全境已大部为我解放 B.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我军攻势迅猛,蒋匪全局败坏2.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持点是( )A.采用倒叙 B.在记叙中穿插说明C.以说明为主,记叙为辅 D.顺叙、倒叙、插叙全都用上3.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

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二)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国际知名科学家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来京参加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的斯蒂芬·霍金教授等国际知名科学家。

江泽民首先向霍金及在座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江泽民高度称赞霍金倾毕生精力,为科学为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同时强调:中国政府十分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科学规律的发现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江泽民祝“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取得成功。

霍金说,非常高兴在1985年访华后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在过去17年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说,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

他表示相信,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等会见时在座。

参加国际弦理论会议和将于明天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外国专家丘成桐、爱德华·威滕、大卫·格罗斯和安德鲁·斯特罗明格等也参加了会见。

1、新闻结构:导语:主体:2、读了这段新闻之后,你觉得中国政府对科技持什么态度?3、针对科技发展,外国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宝贵意见?【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