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的差异

合集下载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领域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们在应用范围、计算方法、数据采集方式以及精确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成本计算方法,从而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传统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总成本的计算方法,通常适用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相对简单的场景,比如生产成本的计算。

而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复杂多样的生产过程,能够更精确地分配成本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

在计算方法方面,传统成本法通常采用总成本除以产量的方式进行成本分配,而作业成本法则根据活动驱动成本的发生,通过活动成本驱动的方式进行成本核算。

这导致了两种方法在计算结果上的差异。

数据采集方式也是两种成本法的一个重要差异。

传统成本法更多地依赖于历史成本数据进行计算,而作业成本法则注重实时数据和活动成本的采集,更具灵活性和实时性。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有其优势和适用场景,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

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倾向于更精确、实时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管理环境和市场竞争。

2. 正文2.1 传统成本法的应用范围传统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总体成本的核算方法,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和企业。

其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成本法适用于生产型企业。

生产型企业通常涉及大量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人工、生产设备折旧等,传统成本法可以很好地核算这些成本,并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制造业、工厂和加工企业等生产型企业通常会采用传统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传统成本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因为传统成本法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进行成本核算,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会有更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能力,能够更好地支持传统成本法的应用。

传统成本法也适用于那些成本变动较少的企业。

对于成本变动频繁的行业或企业来说,采用传统成本法可能会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因为传统成本法假设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比例是固定的,无法很好地应对成本波动较大的情况。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提要: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归纳出适合于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的特征,以便于企业在运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出作业成本法的效果。

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原因上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许多制造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入了所谓的“高级制造环境”,其特征是激烈的竞争、持续的改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顾客满意服务以及尖端的技术。

当处在高级环境之下的企业采用全新的竞争制胜策略时,成本会计制度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许多企业更加需要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进而更加关注成本计算方法。

过去看起来是合理的计算方法,在新的环境下,却出现了扭曲成本信息,不能满足决策及管理需要的现象。

许多企业由于大量采用了计算机技术,直接人工成本比重日益下降,一般只占到企业成本的10%—20%,而各种间接费用如保证运转费、折旧费、维修费、技术费用、与产品制造相关的一般管理职能的费用等则大幅增加。

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要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都追溯到产品中去,直接成本由于归属对象明确,可以做到准确分配,而间接成本的发生动因却比较多,笼统以单位水平动因来分配,在制造费用较多的情况下,将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考试大一级建造师于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哈佛大学库伯和卡普兰两位教授首次深入、系统的研究了作业成本法,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成本法的本质是:以“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

此后,西方会计界掀起了研究作业成本法理论和实践的热潮,并在西方的一些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

二、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一)作业成本法的优势1、作业成本法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不仅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法在分配时扭曲间接费用的缺陷,而且引导管理者的目光关注资源消耗的动因,分析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2.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相比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而言, 作业成本法计算结果更为接 近实际, 理由是: ( 1) 传统成本法以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 制造费用按单一 标准分配到各种产品, 比较粗放; 而作业成本法是按照实际发 生的各种成本动因数量将成本库中的成本费用分摊到各种产 品, 比较接近实际。 ( 2) 在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下, 可以将成本管理与控制 深入到作业这一层次。由于成本库的性质不同, 成本动因不 同, 通过建立成本库, 并进行成本动因的分析研究, 由此而正 确计算出各种产品在各个作业消耗的成本费用, 加强产品费 用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它可以更加清晰实际地反映产品生产 过程的费用消耗, 为产品成本的控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 3) 作业成本法为控制成本费用的成本责任制提供依据, 它较之传统法能够更加实际地确定作业对产品成本的责任, 由此确定作业成本责任制, 并由此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企业过 程中资源消耗的价值链的管理。 ( 4) 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决策。作业成 本法是按照准确真实的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成本, 因此而产 生的产品成本就更加准确, 可以为资源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 更为客观可靠的成本信息, 有利于决策的正确性, 从而提高企 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作为成本计算的两种 方法, 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作业成本计算法应该说是在解决传 统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对传统成 本法的发展。作业成本法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 心, 不仅能克服传统成本法的许多固有缺陷, 提供比较客观真 实的成本信息, 更为重要的是, 作业成本法把重点放在成本发 生的前因和后果上, 以作为为核心、以成本动因为媒介, 通过 对所有成本动因进行追踪动态反映, 对最终产品的形成过程 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当然, 作业成本法也存在 一些缺点, 如作业的区分存在困难、成本动因的确认存在困 难、投入的成本较大等。实际应用中, 作业成本法并不能完全 取代传统成本计算法。应该说, 他们各有自己所适应的领域。 对于一些非高新技术、以产品批量化生产为主的企业或规模 比较小的企业, 只要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能够满足管理的需要, 就可以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毕竟传统成本法的最大优 点是简便, 对环境要求不是太高, 手工操作就能完成, 计算的 成本很低。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都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但它们的计算思路和应用场景不同。

传统成本法又称总成本法,是以全过程为核算对象的方法,即将每个成本要素在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按比例分摊给每一批次的产品,从而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较为简单的公司,如小型制造企业、流水线生产企业等。

传统成本法通常采用三大核算方法:作业订单法、过程成本法和批量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则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方法。

它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细小的独立作业,按照各作业的成本要素进行核算,再根据作业数将成本分摊给所承担的作业,并将最终成本累加至制成品或销售产品的总成本。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涉及多项加工或处理工序,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的复杂生产工艺,如印刷业、包装业、建筑业等。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对象不同:传统成本法以产品为核算对象,而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算对象。

传统成本法将生产过程视为一个整体,把整个过程的成本分配到每个产品上;而作业成本法则是按照作业来分配成本,将生产过程拆分成一系列互相独立的小作业进行成本核算。

2.分配依据不同:传统成本法的成本分摊依据通常是每个产品的耗用量和生产工序,包括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作业成本法则是根据每个作业的实际支出和工作量来计算成本。

作业成本法将成本要素按照作业的物理量、重量、材料用量等分布方式进行分配,而传统成本法则是用卷帘要素进行精细的分摊计算。

总之,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核算方法不同,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生产工艺。

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产品和生产工艺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核算方法,以便更好地监控和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二者各自有其适用的领域和优缺点。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析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一、适用范围传统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主要运用于成本大且具有重复性的业务中,如工业制造、石油化工、纺织印染等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生产线条比较固定,而且生产过程的流水线较长,需要针对产品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进行成本计算和掌控,而传统成本法正是基于这些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采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等基本成本,通过计算间接成本的费用分配来计算整个产品的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批量大且每个单元成本相对较低的生产场景,比如定做制作类产品、装配类产品等,但是其数据来源相对要求较高,需要对过程进行比较精细的划分,并计算出作业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才能计算出单个作业的成本。

二、成本核算方法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以文本为中心,即将文本上的各项指令和费用分配计入成本表中,通过总成本不断累加来计算产品的总成本。

其核算方法比较简单,直白易懂,能够明确地反映各部门和各资源投入的成本,但其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因为传统成本法中的各个环节并不是很细致,往往会把一些不必要的成本计入最终产品的成本,并且忽略了人力和材料的浪费,对于生产过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相比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往往会显得不够完善。

与此相比,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以作业为中心的,即首先将一批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个独立的作业上,再根据每个作业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通过对每个作业的分解和计算,使成本计算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实际生产的情况。

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比较详细,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避免因为一些无关成本的存在而导致的成本计算失真,但是也会带来一些方面的麻烦,比如在作业定义上有时会因为工艺的不同而出现不一样的定义,这样会导致分摊的总成本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作业成本法需要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门及工作流程的划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领域常用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正确选择和灵活应用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传统成本法。

传统成本法是指在会计工作中,采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成本法的核算依据主要是上期成本,经过加权平均等方法计算本期成本。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成本核算简单,易于掌握,适用范围广泛。

传统成本法的核算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计算期初存货成本,然后是计算本期生产成本,最后是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传统成本法的核算过程相对简单,需要掌握和处理的数据量较小,因此适用于小型企业和生产周期较短的企业。

其次是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或者作业单元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依据是作业单元成本,通过对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进行详细核算,从而得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是对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成本信息。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首先是核算依据的不同。

传统成本法的核算依据是上期成本,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依据是作业单元成本。

传统成本法更注重对整体成本的计算,而作业成本法更注重对细分成本的计算。

最后是适用范围的不同。

传统成本法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小型企业和生产周期较短的企业。

作业成本法适用范围较窄,适用于大型企业和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

通过对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在核算依据、核算方法和适用范围上都存在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并灵活运用,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成本信息。

比较分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

比较分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

比较分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传统成本核算出现弊端,出现了作业成本法,又称ABC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1.企业环境的变化。

个性化服务要求企业放弃大批量生产,改为采用能对顾客多样化、日新月异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的柔性生产系统(FMS),以保证能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不同的新产品,及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许多人工己被机器取代,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而且制造费用的结构和可归属性也彻底发生了改变。

无论从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看,还是从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看,都要求成本核算把工作重点放在制造费用上。

2.传统成本核算出现弊端。

传统的成本核算,以直接人工为主,产品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其余的都归入制造费用,然后,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按各产品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工作小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形成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成本。

在传统成本计算中,通常暗含一个假定:产量成倍增加,投入的所有资源也随其成倍增加。

这种缺陷在直接人工成本占主要地位或制造费用所占比例不高的情况下不会很突出,但在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很高的情况下,传统成本核算的弊端就会日益突出。

随着经营复杂性的增加,产品、服务的多样化也随之增加,要求更为精确地定量资源消耗,产品组合、定价和其他决策也都需要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会计系统,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以及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等等,将会过高地估计高产量、低复杂度产品的成本,过低地估计低产量、高复杂度产品的成本,必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从而引起经营决策失误、产品成本失控。

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已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3.解决传统成本核算弊端的基本途径是:(1)缩小制造费用的分配范围——由全厂或全车间改为由若干个“作业”或“作业成本池”分别进行分配。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1. 引言1.1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概述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企业成本管理和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成本法是一种基于部门或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通过将公司的总成本按照固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或产品上,从而确定每个部门或产品的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一种基于作业或任务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将成本与具体的作业或任务相关联,更为精细地分析和追踪成本。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更偏向于将成本分配到各个部门或产品上,强调整体的成本分配和控制;而作业成本法则更注重对每个具体作业或任务的成本进行跟踪和分析,有利于实现更精确的成本核算和管理。

在选择传统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进行权衡。

传统成本法适用于成本结构相对简单的企业,能够提供整体性的成本信息;而作业成本法则更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各项作业或任务成本的企业,能够提供更具体的成本数据。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实现更有效的成本管理和决策。

2. 正文2.1 传统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传统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主要是将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产品上,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完成度。

传统成本法的核心概念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明确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制造费用等。

直接成本是与产品的生产和制造直接相关的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具体的产品上,其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明了。

间接成本则是无法直接与某个产品相关联的成本,需要通过分配方法将其合理分摊到各个产品上。

间接成本主要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等,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标准来进行成本核算和分配。

传统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体现了成本分配的逻辑和规则,通过细化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类,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这里所说的传统成本计算法,实际上是指传统的间接成本分配法。

传统的间接成本分配法,是指以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台时等作为分配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按传统成本计算法,某产品的成本是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

一般情况下,间接成本的计算公式是:某产品间接成本=该产品直接工时(或台时等)总数×间接费用分配率式中间接费用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间接费用分配率=)(单位直接工时产量间接费用总额⨯∑ 在这种方法下,从总体看,生产的产品产量越多,决定间接成本费用分配率的公式中的分母就越大,从而使间接成本分配率就越小。

在间接费用总额和单位工时一定的情况下,产量越高,间接费用分配率就越低,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

这就导致许多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而进行大批量的产品生产。

当增加的产品销售不出去或不能马上销售出去时,就会增加存货成本;当产品由于积压变质而报废时,其损失将远远大于由于增加产量而形成的产品成本节约额。

再从各种产品分别看,各种产品分摊的间接费用又与产量成正比,实际上,间接费用并不与产量成正比。

但是,这种分配方法在几十年前是合理的。

因为当时的大多数公司只生产少数几种产品,构成产品成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且这两种成本占产品成本的很大部分,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很小,因此,用少量的制造费用构成产品成本主体的直接人工去分配,所导致的扭曲是非常小的,产品成本信息是比较准确的。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竞争的加剧,公司及其生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成本中固定制造费用比重增大,直接人工比重下降,从而制造费用分配率很大,很容易造成产品成本失真;随着与工时无关费用的快速增加,用不具有因果关系的直接人工去分配这些费用,必定产生虚假的成本信息。

这些虚假的、失真的成本信息导致经营决策的失误、成本失控和降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作业成本计算法正是以克服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弊端而产生的。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其主要的差异体现在计算成本的对象、计算方法和使用范围等方面。

传统成本法是以部门、产品或项目为单位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企业将成本分配给各个部门、产品或项目,以确定其成本费用,并将其纳入公司的综合成本账户中。

传统成本法采用分摊的方式将企业的间接成本合理分配给直接成本,以便更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提供决策支持。

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以作业为单位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根据作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计算,作业成本被视为单位成本,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主要应用于批量生产和生产线作业,特别适用于标准化和重复性的生产过程。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和控制每个作业的成本,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支持。

在计算方法上,传统成本法通常采用总量法进行成本计算。

总量法是一种分摊法,根据每个项目的权重,将间接成本分摊给各个部门、产品或项目,以求得每个项目的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则采用分配法进行成本计算。

分配法是根据作业的特点和消耗资源的程度,将间接成本按比例分配给每个作业,以求得每个作业的单位成本。

在使用范围上,传统成本法适用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零售业等。

传统成本法提供了一种基于部门或产品的费用分配方法,可用于计算和监控企业的整体成本,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而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企业,特别适用于需要准确计算作业成本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控制和优化生产过程。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摘要】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成本法主要以产品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将所有生产成本分摊到产品上,以便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以作业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将成本分配给作业,并根据实际作业量来确定成本。

传统成本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泛;作业成本法的特点是更精准地确定成本,适合于多样化生产。

两种方法在成本核算原理、分配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如成本分配对象、成本分配基础等。

通过对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关键词】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差异、特点、成本核算1. 引言1.1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概述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成本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将总成本按照某种分配基础分摊到各个产品或部门上,来确定单位产品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则更加详细和精细,将成本按照不同的作业或任务进行跟踪和核算,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成本情况。

传统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上更注重整体性和概括性,较为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成本固定、结构简单的企业。

而作业成本法则更能满足那些生产过程复杂、需要详细核算成本的企业需求,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成本信息来辅助管理决策。

通过对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概述可以看出,它们在成本核算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的管理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来进行管理,以更好地支持企业经营和决策。

接下来,本文将具体分析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和适用情况。

2. 正文2.1 传统成本法的特点传统成本法是一种传统的计算成本的方法,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传统成本法将所有成本归为产品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分配方式将间接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上。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1. 引言1.1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概述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是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常用的两种计算方法,它们在计算成本和控制成本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传统成本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通过将总成本按照某种方式进行分配,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一种较为现代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更加注重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通过对每个作业单元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配,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在适用范围和精确度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比较适合规模较小、产品差异性不大的企业,因为其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不需要针对每个作业单元进行精确计算。

而作业成本法更适合规模较大、产品差异性较大的企业,因为其可以更精确地计算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和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来灵活运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管理和控制成本的效果。

2. 正文2.1 传统成本法的特点传统成本法是一种常用于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成本法注重总体成本核算。

传统成本法将企业的各项成本总和计算出来,通过对整体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的总体成本情况,为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传统成本法采用历史成本核算原则。

这意味着传统成本法主要依据历史发生的成本数据进行核算,不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价格变动和成本波动,这样做有助于保持数据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传统成本法强调标准化成本核算。

传统成本法通常会为不同的成本项目设定标准成本或预算,通过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从而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成本的潜在浪费和改进空间。

传统成本法在成本核算方面较为简单直接,适用范围较广,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传统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忽视了成本的变动性、缺乏灵活性等问题。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成本法是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成本核算方法,它按照制造产品消耗的资源和时间来计算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则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核算方法,它通过追踪每个独立作业的成本来计算产品成本。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区别。

传统成本法的优点在于易于使用,其计算速度较快,尤其适用于生产量大,而生产线上工作时间和所需资源状况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整个生产线的总成本,还可以进行生产活动和非生产性支出之间的区分,计算不同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资源,采取不同的资源管理和决策。

传统成本法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和其他类型的组织。

但是传统成本法也存在缺点。

该方法可能忽略了一些关键的成本因素,如装置寿命、产品的维修和保养成本等。

传统成本法通常难以适应生产批量小、产品种类多、生产流程复杂或者需要进行追踪多个作业或产品的情况,并且会产生过多的平均成本,不能很好地反映每个产品的个别成本。

作业成本法则是一种更为精准的成本核算方法,它针对每个生产过程或作业进行成本核算,更能够准确地追踪每个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可以避免通常以平均成本为基础作出的购买和销售决策,因为它能够提供关于不同产品实际成本的数据。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能够更精确地计算人员和机器的利用率。

对于小批量或单品生产,或者生产流程复杂的组织,作业成本法更加适用。

但是该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

作业成本法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每个作业的成本都能够准确计算。

此外,该方法可能会忽略产品制造的全过程中的一些成本,如前期开发和研究成本、产品质量损失等。

综上所述,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有其优缺点。

传统成本法更适用于生产量大、产品重复性高的组织,而作业成本法更适用于生产批量小、产品种类多、生产流程复杂的组织。

选择何种成本核算方法需要针对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1.成本计算对象传统成本法的成本对象主要局限于“产品”层次,而且往往是最终产品,而作业成本法更关注产品形成过程和成本形成的前因和后果,成本计算对象具有多层次性,资源、作业、最终产品等都是成本计算的对象。

作业既是成本形成的载体,又是成本计算的对象,当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就会有一定量的资源被消耗,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出转移到下一项作业,照此逐步结转下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顾客。

资源、作业、最终产品之间是通过成本动因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作业成本法可以对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销售渠道等不同层次的成本对象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提供的信息量更加丰富。

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成本概念得到了延伸。

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作业成本法立足于全程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本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阶段,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阶段。

2.成本层次分析传统成本法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唯一动因,并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按照这一思想,企业的全部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费用应根据其发生的原因,汇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产品生产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计人产品成本。

按照这一成本动因将成本划分为:①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其短期内仍以产品数量为基础,与传统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长期变动成本,以作业为基础,作业量是其成本动因。

某种产品分配的长期变动成本数额在传统成本法下多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给定的时期内不随任何作业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也是变动的。

3.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内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认为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主要是指其制造成本,只包括制造产品过程中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并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划分成本项目,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1。

成本计算对象传统成本法的成本对象主要局限于“产品"层次,而且往往是最终产品,而作业成本法更关注产品形成过程和成本形成的前因和后果,成本计算对象具有多层次性,资源、作业、最终产品等都是成本计算的对象。

作业既是成本形成的载体,又是成本计算的对象,当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就会有一定量的资源被消耗,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出转移到下一项作业,照此逐步结转下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顾客。

资源、作业、最终产品之间是通过成本动因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作业成本法可以对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销售渠道等不同层次的成本对象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提供的信息量更加丰富。

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成本概念得到了延伸。

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作业成本法立足于全程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本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阶段,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阶段。

2.成本层次分析传统成本法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唯一动因,并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按照这一思想,企业的全部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费用应根据其发生的原因,汇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产品生产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计人产品成本.按照这一成本动因将成本划分为:①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其短期内仍以产品数量为基础,与传统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长期变动成本,以作业为基础,作业量是其成本动因。

某种产品分配的长期变动成本数额在传统成本法下多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给定的时期内不随任何作业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也是变动的.3。

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内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认为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主要是指其制造成本,只包括制造产品过程中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并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划分成本项目,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实验环节 其他环节
作业中心 标准化 研发设计 基础研究 原料检验 数控加工 磨床加工 热表处理 去毛刺 精研作业 装配作业 检验作业 理化实验 环境实验 性能实验 物资供应 行政作业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作业动因 工时 工作量 工时 检验批次数量 机器工时 机器工时 处理批次数量 人工工时 机器工时 装配工时 检验批次数量 理化批次数量 实验时长 实验批次数量 采购批次数量 人数 销售业绩额 人数
二、传统成本法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
的费用,一般分为三部分,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 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对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 的成本对象中去。传统成本核算法主要分为三类: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
体会
通过实训,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学 习过程中,小组同学们也发现了自己学习上 的不足,但是在完成实训的过程 中小组同学们都认真学习,翻阅书本,和同 学们互相交流,积极学习,巩固了小组成员 在两种成本法之间的学习和了解
PROJECTS SHOW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2 02 3
PROJECT SUMMARY

PA R T 0 4
总结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不同点 1. 成本计算的对象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企业被认为是成本的计算对象。进行产品的成本核 算,产品的成本并不是唯一的要素,同时也更加注重产品成本的原因,其 形成的全过程。因此,这也就引发了成本计算对象的多维度,使它分为: 最终产品、资源、运营、工作中心。 2. 成本计算的目的不同 传统成本方法计算成本本身以及对成本的目的进行计算。而作业成本法 计算是由生产过程中操作引起的,并且应该确定该操作是否跟产品的生产 活动有关。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都是企业核算成本的方法,但是两种方法的核算方式存在一
定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是以生产过程为主要核算对象,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以每个作业为主
要核算对象。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异如下:
1.核算对象
传统成本法以生产过程为核算对象,即将所有生产成本按不同部门、不同工序的生产
计划进行分配;而作业成本法以每个作业为核算对象,即将所有生产成本按不同作业的生
产计划进行分配。

2.成本计算
传统成本法是将所有成本分配到制成品中,以计算每个单位的成本,并将这些成本分
摊到每个单位的销售价格中;而作业成本法则是将作业成本直接分配到制成品中,以计算
每个制成品的成本,并将这些成本分摊到每个单位的销售价格中。

传统成本法是按照生产成本的实际发生额来进行成本核算的,即按照生产过程中所有
的工序、部门和物料进行核算,相对较为复杂;而作业成本法是按照每个作业实际的成本
来进行成本核算的,相对单一和简单。

4.核算结果
传统成本法得出的计算结果比较精确,但由于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多个工序和多种物
料的分配,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而作业成本法计算结果相对单一,但是计算过程较为简单,可以更快速地得出计算结果。

总的来说,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虽然都是用于核算成本的方法,但是两者的核算
对象、成本计算、成本核算和计算结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论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论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论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概述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对于企业来说,准确计算和控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

为了计算企业的成本,传统的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主要的方法。

本文将比较和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传统成本法是一种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把企业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部分。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产品制造的成本,如材料、人工等费用;而间接成本则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产品制造的成本,如水电费、管理费等。

传统成本法将间接成本通过计算比例或基于某些预算和估计数据进行分摊,然后再加入直接成本中,从而得出产品的总成本。

以下是一种传统成本法的计算公式: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可以通过统计工厂中直接参与制造的人员所耗费的工资、原材料、运输等成本得出;而间接成本则通常是基于每个产品所使用的直接成本的比例或其他预算和估计数据进行计算。

通过传统成本法,企业可以很快地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并用于制定定价、管理成本等方面。

然而,传统成本法缺乏灵活性,因为它无法反映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不同,作业成本法是将产品制造过程分为多个工作流程或“作业”,然后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准确记录每个工作流程所使用的直接材料、人工、间接费用等成本,实现计算出产品成本的目的。

以下是一种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单位成本 = 所有有关作业的直接成本 + 分摊的间接成本 / 生产数量其中,有关作业的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工人工资、能源、设备等直接使用成本;而间接成本包括租金、折旧、维护等间接使用成本。

这些间接成本通过分摊到每个作业上,然后再加到作业的直接成本中,最终得出单位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记录和分析每个工作流程的成本,为企业提供灵活、准确的成本计算方式。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1。

成本计算对象传统成本法的成本对象主要局限于“产品”层次,而且往往是最终产品,而作业成本法更关注产品形成过程和成本形成的前因和后果,成本计算对象具有多层次性,资源、作业、最终产品等都是成本计算的对象.作业既是成本形成的载体,又是成本计算的对象,当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就会有一定量的资源被消耗,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出转移到下一项作业,照此逐步结转下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顾客。

资源、作业、最终产品之间是通过成本动因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作业成本法可以对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销售渠道等不同层次的成本对象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提供的信息量更加丰富.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成本概念得到了延伸。

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作业成本法立足于全程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本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阶段,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阶段。

2。

成本层次分析传统成本法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唯一动因,并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按照这一思想,企业的全部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费用应根据其发生的原因,汇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产品生产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计人产品成本.按照这一成本动因将成本划分为:①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短期内仍以产品数量为基础,与传统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长期变动成本,以作业为基础,作业量是其成本动因。

某种产品分配的长期变动成本数额在传统成本法下多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给定的时期内不随任何作业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也是变动的.3.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内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认为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主要是指其制造成本,只包括制造产品过程中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并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划分成本项目,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而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成本表现为价值在企业顾客的逐步积累和转移,最后形成转移给外部顾客的总价值,因此,产品成本是完全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传统成本法的概述 (3)1、品种法 (3)2、分批法 (3)3、分步法 (4)4、分类法 (4)5、定额法 (5)二、作业成本法的概述 (5)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5)2、作业成本法的产生的背景 (5)3、作业成本法特点 (6)4、作业成本法局限 (7)三、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法比较 (7)1、成本内涵不同 (7)2、成本核算范围不同 (8)3、成本计算基本原理不同 (8)4、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8)5、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8)6、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9)四、结论 (9)五、谢辞 (10)六、参考文献 (10)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的差异摘要:作业成本法是适应现代企业制造环境的一种更为科学的成本管理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成本法的不足。

本文依据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较系统地对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和比较。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法一、传统成本法的概述依据现行会计制度,我国1993年开始实施制造成本法。

制造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等),不包括期间费用,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所以说产品成本是专指生产费用。

所以传统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产品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其余的都归入制造费用,然后采用单位水准作业成本动因来分配成本。

单位水准作业动因是指产量发生变化时导致成本发生变化的一系列因素。

采用单位水准作业动因来分配产品的制造费用,实际上是假定产品所耗用的制造费用与产品高度相关。

经常用来分配制造费用的单位水准动因有:产品产量,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金额,机器小时,直接材料。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五种,分别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

由于分类法、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和加强定额管理而采用的两种辅助方法,所以我们把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称为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下面就每种方法逐一介绍:1、品种法该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直接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较之其他方法没有特别之处。

(1)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

(2)产品计算定期按月进行。

(3)月末在产品费用的处理。

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没有在产品或在产品数量很少时,就不需要计算在产品成本,成本明细账和计算单上所登记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该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如果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则需将成本明细账和计算单上所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完工产品与在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分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它是以产品的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成本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除了一般的分批法外,该种方法还存在一种简化的分批法,即在投产批数繁多,而且月末未完工批数较多的企业中采用的。

这种方法要求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以便把每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在基本生产二级帐中累计起来,在有完工产品的那个月份,再按照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按照产品的生产类型和投入产品的批次多少,可将分批法分为一般分批法和简化的分批法,分批法的特点:(1)分批法以产品批次或者品种作为成本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2)分批法以产品批次或者品种作为成本对象,一般是在一批产品全部完工后才能通过基本生产明细账将生产费用汇集完整,计算成本,所以,成本核算期与会计报表期不一致,而与生产周期一致。

(3)月末在产品费用的处理。

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周期一致,因而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3、分步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种产品成本及其各步骤成本的一种方法。

由于在逐步结转的综合结转分步法中,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综合计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在完工产品的成本项目中,还包含着半成品的成本,所以,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月末还要进行成本还原。

(1)成本计算对象就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不过,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步骤与生产过程中实际的生产步骤并不完全一致。

而是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来灵活分解或合并实际生产步骤并以此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成本计算期是以月为基础的会计报告期。

(3)一般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生产费用分配问题。

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中,由于生产过程较长。

可以间断,而且往往都是跨越陆续完工。

以至于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难以一致,从而在月末就有在产品成本计算的问题。

(4)每一生产步骤是用品种来计算成本的,并且上一步骤的成本要结转到下一步骤,即各步骤之间存在成本结转问题。

4、分类法分类法是以产品的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实际成本,再在类内产品之间进行成本分配,计算出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该种方法要求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成本后,还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系数,然后在每类产品的各种产品之间分配,所以这种方法也叫“系数法”。

5、定额法定额法是以产品定额成本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脱离定额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来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

该种方法主要是为了加强定额管理而采用的,先计算某产品零部件的定额成本,再进一步计算整个产品的定额成本,然后再计算脱离定额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最后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的概述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

换言之,作业是指某个组织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事项。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应,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

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

2、作业成本法的产生的背景(1)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为作业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应用条件。

适时制使传统的“交易成本计算”或“数量基本成本计算”受到强烈冲击,并直接导致作业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作业成本会计因适时制的产生而产生,又因适时制的发展而发展。

(2)由于变动成本法在实际中运用的不理想,所以企业家目前更注重的是完全成本法。

实务工作者认为短期变动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种不充分的计量尺度。

他们倾向于把固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之中,以全部成本作为产品的长期制造成本,实务工作者对完全成本法的这种浓厚兴趣,就成了作业成本会计产生的现实土壤。

(3)在高兴科技条件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许多制造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许多企业更加需要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进而更加关注成本计算方法。

过去看起来是合理的计算方法,在新的环境下,却出现了扭曲成本信息,不能满足决策及管理需要的现象。

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要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部追溯到产品中去,直接成本由于归属对象明确,可以做到准确分配,而间接成本的发生动因却比较多,笼统以单位水平动因来分配,在制造费用较多的情况下,将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时代的变革导致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随着企业对成本计算的准确度要求,作业成本法慢慢的走进了企业成本管理者的视线中。

3、作业成本法特点作业成本法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指导思想对成本计算法做了根本性变革。

它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首先依据作业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依据作业对最终产品的贡献方式将作业成本跟踪到产品,由此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不再直接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而将他们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所付出的代价同等对待。

对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并无差别,他们的差异是在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环节。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要求按环节归集间接费用,并按人工成本或机器制造小时来分配,作业成本计算则要求按作业归集间接费用,对其分配则不局限于单一的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标准。

而是依据作业成本动因,采用多样化的分配标准,从而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所得出的产品成本信息也更为客观、真实,更有利于企业的业绩评价。

作业成本法不仅仅是一个成本分配、计算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依据因果关系分析资源流动的过程,它融合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如作业管理、过程管理等。

作业成本法首先要根据市场发出的信息决定该生产哪些产品、生产多少,接着分析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哪些作业及数量,然后再分析完成这些作业需要哪些资源。

这一系列的分析不仅提供了分配资源成本和作业成本的依据,而且也为管理者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控制提供了详实、准确的资料。

作业成本计算法大大提高了成本的客观性。

它通过分别设置多样化的成本库,并按多样化的成本动因进行制造费用分配,使成本计算特别使比重日趋增长的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化的过程大大明细化了,提高了成本的可贵属性:即使产品成本中有技术经济依据,能直接归属于有关产品的成本比重大大增加,而按照人为的标准间接地分配于有关的成本比重缩到最低限度。

作业成本法更清晰的鉴别了企业中进行的各种不同作业的成本,并且运用能够体现个别产品或服务对作业需要的计量标准,将那些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出的成本对象中。

因此,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更真实、丰富的产品成本信息,由此而得到更真实的产品盈利能力信息和与定价、产品线、顾客市场及资本支出等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提供了更真实的作业驱动成本的计量信息,从而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更好的产品设计决策、更好的控制成本并促进各种增值项目,同时,作业成本法也使管理者更容易利用相关成本以进行经营决策。

4、作业成本法局限实施作业成本法,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长期的经济效益,短期内实施效果不明显,并且实施成本较大。

作业成本法需要对大量作业进行分类,确认,记录,计量,需要确定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上。

此外,还要建立一套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制度,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

所有这些配套工作,需要花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有可能影响作业成本法实施效果。

作业成本法虽然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法,但未获得我国有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认可,因此,企业要实施作业成本法,将作业成本信息用于财务披露和税收目的还存在法律障碍。

由于作业基本成本法的基本成本资料仍然来自传统的应计制成本计算,因而应计制方法固有的随意性和可选择性,如折旧方法的选择,所带来会计处理的不同结果,必然会影响到作业基础成本法,而且,作业基础成本法在确定作业中心和成本动因时,也具有人为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