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会福利制度研究及启示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2010年度全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收集情况的通报-粤民函[2010]715号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2010年度全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收集情况的通报
正文: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2010年度全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收集情况的通报
(粤民函〔2010〕715号)
各地级以上市民政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省民政厅于2010年3月发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民政厅2010年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的通知》。各级民政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反映热烈,积极参与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共收到课题报告和理论文章108篇(见附件)。希望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继续加大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力度,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法规,为促进我省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2010年度全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收集情况统计表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四日
附件:
2010年度全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收集情况统计表
厅机关及直属单位(39篇)
序号
题目
作者
1
新形势下安置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考
省民政厅刘洪
2
广东探索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省民政厅刘洪
3
香港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情况及其启示
省民政厅叶秀仁
4
关于重构我国社会福利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省民政厅陈桂光
5
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香港NGO参与社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香港NGO参与社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肖莎
[摘要] NGO是香港提供社会服务的主力,政府购买机制是NGO操作社会服务项目的主要方式,依托于NGO的训练有素的社工和义工则是对社会服务事业的有效支撑。从香港的经验看,在某些社会服务的提供中引入政府购买机制更有利于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要真正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规范政府、商界、NGO三者在社会服务供给中的职责,扩大社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空间,构建政府、NGO、商界以及公民个体均参与的社会服务多方合作模式。
[关键词] NGO;社会服务;香港; 政府购买;社会管理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东华大学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政社合作模式下社区社会组织的运作逻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肖莎,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一、香港NGO与社会服务的共生发展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华人传统的慈善观念源远流长,同时又受到西方基督教文化和管理模式的影响,NGO发育较典型。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大量人口涌入香港,大规模救济工作变得刻不容缓,此阶段的社会服务主要依靠宗教团体和慈善团体这类NGO的运作,如街坊福利会(kai-fong welfare associations)得到很大发展,其中心工作是开办义学、赠医施药、派发衣食。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责任,除最基本的实物救济外,重点是感化服务、领养服务及保障妇孺工作。
20世纪70年代以后,除了贫困问题,移民的归属感问题、安老、青少年活动参与等问题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显露,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认识到单靠政府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政府逐步增加对NGO的利用以及资助,香港社会服务事业因此得到迅速发展。社会服务主要由NGO提供,但由政府提供大部分经费来源。根据香港社会服务联会①的调查,1973、1974 年度,接受调查的32间志愿机构中,海外捐款减至总收入的14%,政府的补助所占的比例增至43%[1]。香港社会服务联会(The Hong Kong Council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
在当今世界,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被广泛认为是人类社会的典范之一。这
些国家致力于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以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平和尊严的生活。然而,这些国家之间的福利制度在具体实施和运作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将对比分析几个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探讨其优点和不足,以期对中国甚至其他国家的福利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欧洲最著名的福利国家之一——瑞典。瑞典的社会福利制
度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最完善之一。瑞典的福利政策涵盖了医疗保健、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瑞典的健康保险制度,它保障了每位公民在生病时能够获得免费的医疗服务。这种全民医保制度不仅保证了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也减轻了个人经济负担。此外,瑞典还通过普及教育和职业培训来提高民众的就业竞争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
然而,瑞典的福利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高福利和高税收相伴而生,瑞
典的税收负担相对较重。这使得瑞典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就业率较低。其次,部分人认为瑞典的福利制度过度依赖政府,缺乏市场机制的引导。这导致经济活力不足、创新力不强。虽然瑞典的福利制度在人权和社会公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也面临着可持续性和效率问题。
与瑞典相比,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则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美国具有高度市场化
和个人自由的特点,福利政策相对较少。在美国,个人对于医疗保健、教育等福利服务的承担相对较多,这也导致了社会福利的不平等。由于美国没有普及的全民医保制度,很多人无法获得负担得起的医疗保障,这在新冠疫情期间尤为明显。此外,美国也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体系不够完善,这使得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面临一定的挑战。
香港养老福利制度启示
香港养老福利制度启示
叶洪
【期刊名称】《决策探索》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随着中国内地人口老龄化问题臼渐突出,“养老”的课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如何缩小内地民众晚年生活需求与国家可以提供的养老待遇之间的差距,香港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值得借鉴。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叶洪
【作者单位】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香港养老福利制度启示
2.香港地区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及其启示
3.近代以来香港老年社会福利模式转型的制度主义分析——兼论对内地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
4.构建以资产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欧洲以房养老的政策实践及启示
5.香港社会福利制度研究及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兴福利国家概念、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岳经纶刘洋I新兴福利国家:概念、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政治
新兴福利国家:
概念、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文/岳经纶刘洋
2(>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亚洲和拉美的一些新兴 工业化国家/地区,政府因应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的 需要,开始了从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型国家建设转向注重 经济增长和公平发展的福利国家建设的历程,形成了有别 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福利体制这些国家也被称为 “新兴福利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主流研究 将目光聚焦于欧美发达国家福利体制的探讨,没有对和中 国有着相似历史背景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福利体制 及其变革给予应有的关注。对这些新兴福利国家的形成背 景、发展动力及特征进行研究,不仅对拓展社会保障制 度和福利体制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我国社 会保障制度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概念厘定:从福利国家到新兴福利国家
“新兴福利国家”(Emerging Welfare S t a t e s)字面意 思是指正在出现、形成中的福利国家。新兴福利国家概念 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是指亚洲和拉美新兴工业化 国家/地区的社会福利体制;其二是指对这些地区福利体制 的研究,代表着比较政治、比较福利体制、比较社会政策 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使用的“新兴福利国家”首先是一个 描述性概念,主要是指那些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并走向 成熟的亚洲和拉美工业化国家/地区,之所以把这些国家和 地区都纳入“新兴福利国家”概念之T,主要是它们在经 济发展的基础上正在或已经建立了某种社会保障制度,而 且国家开始直接承担对全体公民的福利责任,表现出了从 发展型国家向福利国家转型的趋势。本文也尝试从规范性的 角度来使用“新兴福利国家”这个概念,把它理解为对西方 成熟福利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福利体制的一#研究视角,以凸显它与“成熟福利国家”或“既成福利国家”的对比3“Emerging Welfare States”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有关 加拿大蒙特利尔城市管理研究的文献中,但是这些文献并 未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也有学者将其用于描述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发展的早期阶段:即现代福利国家在W 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在欧洲发展的时期,国家开始直接承担对全体公民的福利责任,由此开诌了国家大规模干预 社会领域的历史进程。当下,对“新兴福利国家”概念存 在着三种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新兴福利国家,就 是指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的亚洲和 拉美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第二种观点则把整个 欠发达国家的社会政策发展都纳入了 “新兴福利国家”的视野,认为新兴福利国家出现在能够利用经济资源实施社 会政策干预的经济体中;第三种观点则从发展型国家向福 利国家转型的视角来理解新兴福利国家,认为从战后到21 世纪,发展中国家开始从发展型国家建设时代转向新兴福 利国家建设阶段。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及启示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及启示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这些改革措施旨在解决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本文将探讨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措施,并从中得出启示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自二战以来,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改革:
在二战后,西方国家为了重建经济和社会秩序,开始建立全面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基本的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失业救济和养老金等。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政府加大对福利事业的投入,建立起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状况下滑,财政压力增大,福利国家开始面临挑战。这个阶段的主要改革目标是提高效率、减少政府干预和降低财政赤字。
西方国家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些西方国家开始调整社会保障政策,包括改革医疗保险制度、调整养老金政策以及减少失业救济等。这些措施旨在降低政府财政压力,并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
一些西方国家在福利改革中引入了市场化机制,通过私有化和市场化来提高效率。例如,政府通过向私营公司委托服务、发放补贴等方式,鼓励私营机构参与社会福利事业。
福利制度改革还强调社会参与和家庭责任。一些国家通过税收政策、奖励措施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同时降低家庭在福利方面的依赖。
从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措施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建议:
社会救助制度的中外比较研究
社会救助制度的中外比较研究
一、本文概述
《社会救助制度的中外比较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救助制度的共性与差异,以期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首先概述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和主要功能,强调了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随后,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外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现状,揭示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在立法保障、财政投入、管理体系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外社会救助制度的典型模式和实践案例,总结了不同国家在社会救助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文章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立法保障、增加财政投入、优化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以期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概述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政策实践中逐步建立
和完善起来的。它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为目标,通过国家财政支持,结合社会各界的参与,为那些因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的公民
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多个方面。这些救助措施覆盖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拾生活信心。
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中国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生活救助体系。通过设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他们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制度保障民本性[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福利体
系具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固有风险和运行机理,它具有局限性、民本性、剩余性、家族性
和协同性的典型特征。在现代性的话语背景下,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
启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必须做到:吸取有益精华,发扬传
统优势;剔除历史糟粕,克服时代局限;倡导与时俱进,实现持续创新。
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农业社会中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民生命保障措施、
规则和方案不仅是一种以政府、家庭、社区和宗族为主体的福利提供模式,而且是一种以
家庭保障为基础的制度体系。传统社会福利制度虽然不同于现代公共福利制度,但它是现
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基础。它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影响。目前,以保护传统生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政策和经济制度的重要
组成部分,成为继往开来、面向新时代的历史前提。从现代视角研究传统问题已成为理论
研究和学术讨论的重要方向之一。古人说,要想知道大路,必须先了解历史。历史不仅有
过去的精神,也预示着未来的命运。恩格斯还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过程也应该
从哪里开始,思想过程的进一步发展只是历史过程在理论上的抽象和一致的反映”;
A3“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
种历史的产物?,。}z}zsa可见,传统社会福利问题正是一个现代性的命题,理论研
究人员和实际工作部门必须澄清思想理念中的模糊认识,白觉地走出一条通向未来的必由
香港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香港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周建民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2期
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社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依然漫长。文章尝试以邻为鉴,通过对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追溯,寻找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有益启示。
一、我国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1913年上海沪江大学将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建立起来。差不多同时,朱友渔博士开始进行社会工作推广工作。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开设“个案工作”“团体工作”课程。在实践领域,许仕廉在1928年开展了社区社会工作实验室,晏阳初、梁漱溟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开创了农村社会工作先河。
其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曾被中断,但社工实践却并未停止。雷洁琼指出,民政工作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即王思斌所谓的“本土性社会工作”,为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1986年,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成立社工专业。在1991年和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民政部与人事部颁布的《暂行规定》与《实施办法》被视为我国社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总体来看,我国社工发展可以分为建国前后两个阶段。不同于民国时教育与实践并重,改革开放后我国社工走了一条教育先于实践的道路。
二、香港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虽然同样是作为“舶来品”被引入香港;不同的是,两个地区社工发展道路截然不同。
(一)20世纪50年代。进入50年代,香港涌入大量难民、生活水平极低、社会问题多发,对社会服务事业的需求超出了承载能力。鉴于此,香港政府在1958年成立了社会福利署,正式担负社会福利事业中的责任。1950年开始香港大学开办首个社会工作课程。
社会工作论文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以下参考选题一般不可直接作为题目,宜根据内容做特定化或限缩处理,也可以参照选题自命题〕
1、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2、论助人自助
3、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4、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5、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议题
6、社会工作与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
7、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8、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对的挑战
9、中国个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思考
10、个案社会工作理论模式(选择其一)研究
11、如何实现中国团体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12、团体社会工作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3、谈谈在团体工作后期团体工作员的介入方法与技巧
14、团体领导的技巧——以一个具体团体为例
15、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
16、网络社会问题及控制
1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政策研究
18、城市移民的适应性及社工专业介入
19、社会工作实务(个案、团体、社区任选其一)的绩效评估指标研究
20、社工督导方法研究
21、现代企业制度与社工的有效介入
22、社区矫治方法研究
23、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及对策研究
24、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
25、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建设及其对弱势群体的意义
26、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27、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28、社会转型时期与农村社区服务
29、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与服务
30、居民参与对社区建设的促进作用
31、社会职能分化与社区发展
32、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与社会工作介入
33、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评价
34、福利制度的基本模式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社会福利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社会福利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1. 背景介绍
社会福利政策是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议题,对于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等。
2. 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
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社会福利政策方面有着独特的体系。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体系以及低收入家庭援助项目等。其中,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了老年人、残疾人和失业者,医疗保障体系则提供了全民医疗保险。此外,针对低收入家庭,美国政府也实施了多项援助计划,以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水平。
3. 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
相较于美国,欧洲国家在社会福利政策方面有着更为全面和慷慨的安排。例如,在北欧诸国,实行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全民退休金等政策,并且对失业者、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广泛支持。而在欧洲大陆其他地区,各国也都建立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高税收来为社会福利项目提供经济支持。
4. 亚洲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
亚洲国家在社会福利政策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一些发达地区如
日本、韩国在社会保障制度上较为完善,但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印尼等在社会福利方面由于经济发展
水平较低和人口基数大,仍然存在着较大困难。
5. 国际比较与启示
通过对不同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首先,各国在制定和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实
际情况,不能简单 copy 外部模式。其次,有效整合公共部门、私人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福利制度也
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对比不同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
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福利制度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技术合作等各种形式的交流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然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国家不得不思考如何通过社会福利制度来平衡市场经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福利。
二、北欧模式:公平与包容并重
北欧国家一直以其高福利水平而闻名于世。瑞典、丹麦、挪威等国在经济全球
化浪潮中成功构建了一套综合而完善的福利体系,确保了人民享有全面的保障。北欧国家小而富有,其资源禀赋和社会结构与其他许多国家有所不同,因此,其福利制度可能无法直接套用于其他国家。然而,我们仍可从北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中汲取启示。
首先,北欧国家非常注重公平。他们实行高税收和较高的福利支出,确保人们
享有优质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福利。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社会贫富差距较小,社会对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关注度较高。
其次,北欧国家注重包容。他们关注社会边缘人群的福利问题,通过提供就业
机会、培训、住房补贴等政策来帮助弱势群体,减少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现象。
三、亚洲模式:效率与灵活并重
相比之下,亚洲国家在社会福利制度上更加注重效率和灵活性。亚洲国家普遍采取了更为开放和市场化的经济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和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相应地,其社会福利制度也较为灵活,更强调个人和家庭责任。
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家庭暴力中妇女的抗逆力分析
第34卷第3期 2021年02月
Vol.34 No.3
February 2021艺术科技
0 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化条件,并且可以从多方面满足我们提出的各种需求。而一切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都必须建立在家庭关系稳定及和谐的基础上。
墨菲定律提到任何事情都有变坏的可能性,而家庭暴力的存在将会诱导其负功能的发挥。家庭暴力的出现严重威胁甚至会破坏一个原本完整美好的家庭。它严重影响了家庭成员、家庭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其中妇女是家暴的主要受害者。妇女作为家庭关系中的弱势群体,长期受封建思想“家丑不可外扬”的影响以及基于男权思想的封建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对于家暴行为一般都选择容忍,最后形成了麻木的态度,抱着“忍忍就过去了,日子还是继续过吧”的念头继续婚姻,但往往此念头会助长施暴者的恶劣行为。并且许多妇女在遭受长期家暴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用最简单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家庭暴力的存在宛如一颗定时炸弹,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对妻子、孩子都会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因此,在家庭暴力中,妇女不仅要懂得反抗,而且应该具有理智、客观地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抗逆力。
《天水围的夜与雾》是以发生在香港天水围的真实新闻为蓝本拍摄的一部影片,影片用倒叙的拍摄手法讲述了生活在香港社会最底层的李森和在深圳打工的王晓玲相识、结婚和生子,全家靠微薄的综援①生活,由于经济来源有限,王晓玲外出在餐厅做服务员,对婚姻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李森在酗酒后对王晓玲实施身体虐待和语言辱骂,最后行为失控毁灭了整个家庭的惨案。
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杨团
摘要:于20世纪创建的社会政策学科的研究范式无法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增进人类福利,社会政策学科面临严峻挑战。社会政策学科观察和研究社会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单纯的政府决策向着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决策转变;从再分配与消费取向着生产和社会投资进入再分配领域转变。一个原本属于非生产性的学科正在走向生产性,显示了这个学科正在经历革命性的重建。
社会政策学科的这种国际性转变正在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学科重建过程显示了国际性的合作与共同努力。
本文试图阐述这种努力的背景和内容,并提出国际经验对中国社会政策学科构建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社会政策范式演化中国社会政策学科构建
社会政策概念与社会政策学科的诞生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1873年,德国的一批经济学教授为研究处于市场经济初期的德国的社会矛盾,发起成立了社会政策学会。第一个给以予社会政策以科学概念的是华格纳(Wagner Adelph)。1891年他在一篇论文中提出,社会政策是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的分配不均问题1。20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政策在解决先期实现工业化的欧美国家社会问题的进程中,形成为一门应用性学科。
社会政策作为一个学科被广泛接受在欧洲至少有半个多世纪了。欧洲的大学研究生院几乎都设立了以其命名的系科2,并出版刊物、建立学会。近年来,讲究实用的美国人也开始格外关注社会政策制定与分析的有关理论,甚至在1999年,历来只讲授公共政策的美国哈佛大学也首次设立了社会政策的博士学位。
社会救助的国际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一、社会救助的国际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认真借鉴西方各发达国家的社会救助经验,研究东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做法,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运行实际,是当前我国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经过对有着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完备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国家,包括英、美和北欧等实际情况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它们在社会救助工作方面有着以下几点共同经验。
1.注重社会救助立法。立法的完善是社会救助工作的根本保证,从英国、美国的实践来看,做好立法工作是社会救助实施和改革的关键。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救助实施和改革的关键。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救助的法制建设。我国于1997年8月颁布的《关于在我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和1999年9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探索到建立的完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救助工作的立法已势在必行。只有通过立法的完备才能保证社会救助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法律依据。
2.强调社会救助内容的多方面和多层次性。如丹麦分为基本救济金,住房费用补贴和特定支出的救济金;芬兰分为基本部分和一定费用的补偿部分;德国分为涵盖生活费用的援助和特殊情况下的援助;我国香港的社会救助包括了五项内容;日本的包括了七项内容。这样既有助于充分发挥最后一道“安全网”应有的保障作用,因为他是根据所需提供相应救助,又利于救助资金的合理利用。
米尔顿·弗里德曼思想对英美改革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米尔顿·弗里德曼思想对英美改革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张容瑜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0期
【摘要】米尔顿·弗里德曼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经济学和社会福利思想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他的真知灼见逐渐被世人所接受,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对英国撒切尔夫人改革和美国里根政府改革中都起了重要作用,帮助这两个国家摆脱了困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改革时期,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对我国改革至关重要。研究弗里德曼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包括:合理定位政府角色、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结合国内外环境,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在社会福利方面明确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对效率与公平做出正确选择等。
【关键词】弗里德曼;政府与市场;社会福利
一、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主义主张与理论贡献
米尔顿·弗里德曼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经济、社会福利理论都充满了自由主义的色彩。“自由”是贯穿弗里德曼学术思想的核心,他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充分阐述了他自由主义者的立场,弗里德曼对自由的推崇主要表现在如何按照既定的原则让人们达成“自由的选择”这一目标。
(一)弗里德曼的自由主义主张。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反对政府干预,强调自由的价值和自由市场制度的高效率。弗里德曼认为政府只是国民自由权利的一顶保护伞,把对内保护作为个人自由权利,对外为自由人提供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仅此而已。如果政府的职责范围没有限度,政府权力不分散,他认为这样会损害个人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社会福利制度研究及启示
内容摘要: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健全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对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也给一向致力于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地以有益启示。
关键词:香港,社会福利制度,评价,启示
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在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上,香港地区的发展经验值得关注和研究。
一、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
过去香港长期在经济上实行低税率,不干预的自由港制度,政府对社会福利的承担很有限。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香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数量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潮而剧增。随着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服务需求增加,要求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6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开始逐步建立起向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提供援助的社会福利计划。1965年香港政府发布了第一个社会福利政策白皮书,标志着香港社会保障事业的真正进入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一)社会福利的管理体制
香港的社会福利管理体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管理,即与法律关系紧密的感化和社会救济这两项工作由政府直接管理的机构承担;另一类是间接管理。即大量为家庭、儿童及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工作是通过非政府的福利机构(即民间福利机构)管理的,是由众多服务单位承担的。间接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在香港的社会福利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主导、中介和服务三种角色。
主导角色是政府在“卫生福利局”之下设的“社会福利署”和诸如教育、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以及下辖机构(如区及办事处等),其主要职能是实施宏观管理,具体有六项:制定社会福利的发展规划和福利政策;制定各类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化标准、规则和条例,规范各类服务;拟订对非政府福利机构的资助计划;监督和评估非政府福利机构的服务;对福利服务机构的人员实施有计划的专业化培训;直接管理从事感化和社会救济工作的服务机构。
中介角色由香港200多个非政府民间福利机构充当,其中绝大部分接受政府资助,最大的机构是东华三院。这些非政府福利机构作为民间团体被政府称为“合作的伙伴”。它们主要职能是中介管理,具体有三项:根据政府社会福利发展规划和自身的条件拟定具体的服务计划;筹集资金,其主要来源是向政府申请资助,少量来源靠服务收费和募捐;对下属的服务单位实施人财物的全面管理,以确保服务计划和服务质量的落实。
服务角色由香港3200多个福利服务单位承担,其中政府直接管理的有360多个,非政府福利机构管理的有2900多个,还有少数私人开办的福利服务机构。这些单位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为香港市民提供福利服务。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障及救济制度。香港民众享有的社会保障和救济种类,主要包括:(1)老年保障方面,政府公务员享有长俸(或年积金)、恩俸等。一些私营公司和社会公用事业机构的雇员享有公积金或年积金。(2)在失业保障方面,雇员主要享有长期服务金或遣散费,破产欠薪保障,部分雇员享有公积金或年积金,被解雇时可领取;政府公务员被辞退时,亦可领年积金。
(3)在工伤保障方面,雇员主要享有工伤死亡赔偿,伤残赔偿和职业病赔偿,(4)在医疗保障方面,雇员主要享有疾病假期和医疗津贴。(5)在生育保障方面,女性雇员主要享有分娩假期和分娩期工资。(6)在福利方面,雇员主要享有有薪假期。政府公务员及一些社会公用事业机构人员还享有房屋津贴、子女受教育津贴等。(7)在收入保障方面,凡收入低于公共援助计划厘定标准的个人或家庭,可获得包括基本援助金,长期个案援助金,老人补助金,伤残补助金等公共援助的现金补贴。(8)在灾害保障方面,灾民可享受现金援助和物资援助,包括丧葬补助、死亡补助、伤残补助、受伤补助和临时补助、提供急需食品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和临时住所等。(9)在暴力及执法伤亡保障方面,凡遭受暴力罪行或因执法而意外伤亡的人士及死者家属,均可享受现金赔偿。(10)在交通意外伤亡保障方面,凡因交通意外伤亡的人土及死者家属,均可享有援助金。
2、社会服务制度。香港民众所享有的社会福利的服务种类主要包括:(1)老年人服务。其内容和方式包括老年活动中心、老年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服务、老年户外康乐巴士服务、老年度假中心、义务工作计划、老年义工计划、老年社区网络计划、老年卡计划、护理安老院、安老院、护养院、老年宿舍、疗养院照顾补助金、临时居所、老年住房以及私营安老院等。在老年社区服务方面,全港有老年活动中心260多间,老年综合服务中心28间,老年家务助理队120多个。此外,高龄人士可享有高龄津贴。(2)残疾人服务。其内容和方式包括展能中心、庇护工场、辅助就业、康复服务市场顾问、社区康复网络、残疾幼儿照顾及训练、家居训练、社交及康乐服务、辅助医疗服务、住宿照顾、特别交通服务。此外,伤残、弱智人士可享有伤残津贴、政府和志愿机构对他们还提供包括教育和训练、职业康复、医疗、日间照顾等社会服务。(3)儿童服务。香港的儿童服务均统一由社会福利署负责,服务内容和方式包括保护儿童服务、监护儿童服务、儿童住宿照顾服务、寄养服务、领养服务、幼儿中心服务、暂托幼儿服务、幼儿中心缴费资助计划等。对残疾儿童设有“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和“特殊幼儿中心”。对缺乏正常家庭环境的儿童提供的服务则包括:为儿童提供住宿服务;社会福利署的“寄养服务课”及民间机构安排孤儿到认可的家庭进行寄养,由社会福利署的“儿童领养课”审批领养儿童申请,并进行追踪监督。此外,社会福利署还设有“保护儿童课”和“监护儿童事务课”,负责由于父母离婚、家庭暴力等原因导致的儿童保护和服务。(4)青少年服务。青少年是香港社会福利服务所关注的重要群体,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包括青年事务办事处、儿童及青年中心、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外展社会工作服务、综合服务队以及为青少年举办的专项活动。全港设有200多个青少年中心,为青少年提供指导、辅导和援助服务,还为一些处境较为特殊的青少年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个案服务。(5)家庭服务。家庭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包括家务助理服务、家务指导服务、受虐待妇女住宿服务、临床心理服务、热线电话服务、家庭生活教育、体恤性住房安置、给予床位住客服务、露宿者服务、家居照顾示范及资源中心、医务社会服务以及禁毒服务等。
3、教育及医疗保障制度。(1)教育保障。首先,香港推行九年强迫免费教育。香港法律规定:在政府为每一适龄学童提供学位条件下,每一儿童的家长都承担其子女人学接受文化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