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一课多案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2)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2)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2)

CONTENCT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与技能点讲解 • 学生互动与课堂表现 • 拓展阅读与作业布置 • 教师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故都的秋》的背景知识、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会秋天的韵味。
《Hale Waihona Puke 思》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 的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来表 达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 感真挚动人。
《秋夜长》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一首描写秋夜 景象的诗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 象和比喻手法,有助于学生提高诗 歌鉴赏能力。
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文中的“秋味”指的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 验谈谈你的理解。
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故都的秋》,我不仅领略了秋天的美景,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种手法来描绘景物,表达 自己的情感。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06
教师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02
01
03
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郁 达夫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技巧。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绘故都的秋景?请举 例说明。
你认为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故都秋天的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读后感
在阅读《故都的秋》后,我深感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细腻描绘和深深眷恋之情。通过作者的笔触,我仿佛置身于那 个充满韵味的秋天,感受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文学常识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教案一:课程目标——了解和掌握《故都的秋》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教学内容:
1. 课前导读: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标题、目录,初步了解故事背景及内容。

2.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故都的秋》的作者、作品背景,以及主题思想。

3. 分析文学特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4. 课文解读:逐段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情节、人物形象、意象等。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解读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6.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文中所描绘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细腻情感。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故都的秋》为主题撰写一篇读后感,总结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教学方法:
1. 导读法:通过对课文标题、目录的导读,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法:对课文的背景、主题思想进行简要讲解,提供学生正确的理解方向。

3. 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4. 讲解发问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重点
1. 掌握故都的秋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2. 理解课文中人物形象、情节,培养学生细腻情感。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腻情感。

教学辅助材料
1. 《故都的秋》全文
2. 课文解析和学生作品欣赏材料
教学反思: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教学,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这篇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培养学生的细腻情感。

同时,通过讨论和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故都的秋教案2. 课程类型:语文3. 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4. 年级:八年级5.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故都的秋,让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第一章:《故都的秋》简介1. 了解《故都的秋》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 掌握课文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第二章:老北京的秋1. 学习课文中所描绘的老北京秋天的景色和氛围。

2. 感受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第三章:故都的民俗1. 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老北京的民俗风情。

2. 学习老北京人们在秋天的一些习俗和活动。

第四章:名人眼中的故都秋1. 学习课文中名人对故都秋的评价和感受。

2. 比较他们的观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五章:故都的秋之美1. 分析课文中所展现的故都秋之美。

2.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利用多媒体展示老北京秋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开展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描绘自己心中的故都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表达、语言运用等。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故都的秋》2. 老北京秋天图片和视频资料3. 名人家书或日记关于故都秋的描述4. 相关课外阅读材料:其他描述故都秋的文章或书籍5. 写作纸张和文具六、深入解析与讨论第六章:文本深入解析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2.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如对故都秋的怀念、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等。

第七章:对比分析1. 选取其他作者对故都秋的描述,进行对比分析。

《故都的秋》七年级语文教案

《故都的秋》七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四单元《故都的秋》。

本单元以故都的秋天为主题,通过读鲁迅的《故都秋思》和贾平凹的《乡村之秋》两篇文章,引导学生领略秋天的美丽和人们对于故都、乡村的深情。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故都秋思》和《乡村之秋》的基本背景知识,了解相关人物和事件;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熟悉课文的基本结构;掌握并运用相关词汇和词组。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秋天的景色和意境;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读鲁迅和贾平凹的文章;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文学鉴赏。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于故都、乡村和秋天的热爱之情;通过文学鉴赏,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于故都、乡村和秋天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是对于鲁迅和贾平凹的文章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文学鉴赏。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显示《故都秋思》和《乡村之秋》的标题图片,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主题。

提问:你们猜这两篇文章分别是关于什么的?你们对于故都和乡村有什么了解?Step 2 预习导入(10分钟)显示课文的第一段,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问题:这段文字和故都有什么关系?Step 3 阅读课文(30分钟)分段阅读《故都秋思》和《乡村之秋》,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和解读。

Step 4 学习课文(15分钟)讲解和解读《故都秋思》和《乡村之秋》的背景知识和相关词汇。

背景知识讲解:鲁迅和贾平凹的简介,故都和乡村的背景。

相关词汇解释:例子-象征、终年-一年四季、破旧-破破烂烂、残留-剩下。

Step 5 文学欣赏(20分钟)根据文学鉴赏的步骤,分析和解读《故都秋思》和《乡村之秋》。

文学鉴赏的步骤: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内容。

5.总结课文的思想和情感,进行个人思考和感悟。

Step 6 拓展活动(1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写一篇关于故都或乡村的秋天的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故都的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故都的秋》的文本。

2. 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都的秋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故都的秋》,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4. 描写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写秋天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小组竞赛:学生分组进行知识竞赛,测试对课文知识和相关文化背景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八、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秋天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改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困难,教师给予解答和鼓励,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下册课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中下册课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中下册课文《故都的秋》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设计(二)学习者情况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学习者是年龄处在15至17岁的高中学生。

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稳定,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在这个阶段则发展迅速。

这两种思维形式相互作用,使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比以往更高、更完善和更成熟。

因此,高中生已经具有了接近成人的较高的认知水平及较成熟的形式逻辑及辩证逻辑思维。

而思维的发展又直接导致了他们自我意识的高速发展,他们对待一切问题以“自我”为核心,又以解决"自我"问题为目的。

高中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使其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变得全面、客观、辩证,并且日趋深刻。

和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相联系,高中生价值观也逐步确立起来,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高中生在确立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特点。

如:高中生对理论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

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兴趣点和切入角度,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也不同,等等。

高中阶段也正是学生在各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并面临走向独立生活道路的时候,高中生的智力和个性都获得了高度发展,相应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

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行为、情感及道德评价等方面,在行为上,他们要求独立决定涉及个人的各种问题,希望有一定的行为自由;在情感上,他们希望能独立体验和选择个人喜好;在道德评价上,他们希望能以自己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独立评价自己、他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

故都的秋教案(5篇)

故都的秋教案(5篇)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设计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

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透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资料,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透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

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融化在一齐,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潜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

第一课时从资料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

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潜力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潜力。

课文《故都的秋》教案范文

课文《故都的秋》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故都的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例如“破屋”、“碧绿”、“蓝朵”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教师等途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故都的秋》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故都的秋》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教学PPT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故都的秋》的作者和背景。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故都的秋天景色。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2)举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等。

(2)学生集体或个人背诵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反馈。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家乡秋天的感受。

(3)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地方的秋天景色,进行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故都的秋》说课稿(通用10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通用10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故都的秋》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

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二、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教学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

导入导语设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也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佳作,同学们能说一说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故都的秋》教案 1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目标: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

”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2、诵读评价: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

你能接着说下去吗?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

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教案:《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故都的秋》这篇诗的内容和情感;2.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秋季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品味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教学难点:想象与写作的对接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故都的秋》的诗歌书籍或手写诗歌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运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景色;2. 和学生一起讨论秋天有什么特点和美丽的景象。

二、分析课文(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或手写板书展示《故都的秋》的全文,引导学生仔细阅读;2. 询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3.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词语、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三、思考问题(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对京城的秋天有什么感想?- 诗中的“西山”、“秋水”等景象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诗人用了哪些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表达他的情感?- 你如何理解诗中的“秋”和诗人对秋天的态度?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各自的思考结果。

四、合作交流(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结果,并邀请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思念和赞美,可以是写诗、画画或其他形式。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写一段小短文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适当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或形容词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六、闭幕(5分钟)1.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总结他们对《故都的秋》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3. 布置下一节课的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来描绘这个季节的美丽景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都的秋》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感受秋季的能力。

《故都的秋》课堂教案

《故都的秋》课堂教案

《故都的秋》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故都的秋》全文;(2)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作品的文学价值及艺术特色;(2)学会欣赏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情感;(3)运用文本分析法,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故都的秋》;(2)理解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情感表达;(3)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文中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度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故都的秋》;(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对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讲解。

3. 文本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情感表达,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

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故都的秋》;2. 写一篇关于《故都的秋》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收集其他描写秋天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都的秋》的熟读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句子为例,讲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3. 创设情景,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故都秋天的美景。

七、教学资源1.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2. 关于郁达夫的生平介绍资料;3. 秋天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资源;4. 其他描写秋天的文学作品。

高中下册课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中下册课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中下册课文《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及文学地位,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故都秋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民族自豪感,提高对美好事物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描绘的故都秋天的特点。

2. 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基本内容,阐述作者生平及文学地位。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3. 欣赏法: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及文学地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故都的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故都秋天的氛围。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归纳出故都秋天的特点。

4.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5.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课文时的情感体验,体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情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拓展:让学生阅读其他描写秋天的文学作品,如杜甫的《秋兴八首》、王维的《山居秋暝》等,对比分析《故都的秋》的独特之处。

2. 文化拓展: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故都秋天的文化内涵。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都秋天的印象,以及课文中所描绘的秋天与现实中的秋天有何不同。

2. 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中小学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中小学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中小学语文《故都的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作者老舍以及《故都的秋》的背景知识。

掌握并运用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能够分析并欣赏老舍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和创作。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老舍和他的作品《故都的秋》。

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概括。

2.2 课文分析: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文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对老舍和他的作品的了解。

激发学生对《故都的秋》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查找并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共同寻找答案。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4 写作练习: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风格,创作一段小故事或描述。

学生互相评改并给予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写作练习,给予建议和反馈。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他的写作风格和主题。

5.2 实地考察:学生参观故都的相关景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5.3 文化传承:学生了解并研究故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故都的秋》文本及相关注释。

6.2 多媒体资源:相关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通过定期的测试和考试,评估 学生对《故都的秋》一文的理
解和掌握程度。
自我评价与反思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 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找出自己
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反馈机制
及时性
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进行及时 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 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需要改进
的地方。
具体性
反馈应具体、明确,指出学生 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具体的 建议和指导。
课堂活动
总结词:互动参与
详细描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 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
01
总结词:巩固提高
02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阅读、写作 和思考题,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 和写作能力。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激活学生的前知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经典散文,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一
些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散文,探讨散文的特点和写
作手法,为学习《故都的秋》做铺垫。
02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故都的秋》的
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深入探讨文章
利用网络资源,如视频、音频等,让 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故都的秋景和作 者的创作背景。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01
02
03
04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创新性, 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等。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度、正确 性和创新性,以及是否符合教
学要求和目标。

《故都的秋》语文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语文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语文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内容;2.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3.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2. 学会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3. 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 理解作者对故乡和祖国的深厚感情;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故都的秋》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描写北京秋天景色的散文。

文章通过描绘故都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2.2.1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2.2.2 难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熟悉的秋天景色;2. 提问:你们对秋天有什么感受和印象?3.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 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3 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文章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等;2. 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

3.4 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练习。

3.5 总结与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些什么?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第四章: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写一篇关于自己熟悉的季节的作文,要求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第五章: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需要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1. 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频,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氛围;2. 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标题: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优美语言和深刻内涵。

2. 通过分析文本,理解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感受,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情感,以及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都的秋》的主题思想,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情感和独特见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我会让学生们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关于秋天的文章或诗词,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于秋天的印象。

然后,我会提出问题:“大家是否知道有一位作家,他笔下的秋天别有一番风味?”,以此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讲解新课1.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语境和情感氛围。

2. 分析文章结构。

我会引导学生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是如何围绕“故都的秋”这个主题展开的。

3. 解读文本内容。

我将带领学生们逐段阅读文章,通过对关键句子和词语的理解,帮助他们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探讨主题思想。

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探讨作者为何会对故都的秋有如此独特的感受,他的这种感受对我们有何启示。

5. 讨论语言特色。

我会引导学生们关注文章中富有诗意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让他们理解和欣赏郁达夫的文字魅力。

6. 总结全文。

最后,我会和学生们一起回顾整篇文章的学习过程,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2. 情境教学:通过播放朗读音频,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结果评价:在课程结束时,我会组织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1. 阅读郁达夫的其他作品,比较其风格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肖家芸/胡寅初/曾鸣[内容] 同一篇课文,在不同教师的手下,会有不同的处理和教法。

这自然取决于主客体的诸多因素。

从客体说,要深切把握教材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从主体说,则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学养和秉赋的差异。

正因如此教学才会呈现出千姿百态。

本辑三篇教案,都是有关《故都的秋》,但设计不同,教法各异。

有的侧重于讲析“秋”的底蕴,有的引导学生去自读自解,有的预设目标安排教学。

但结果都能殊途而同归,登堂而入室。

所谓“同归”、“入室”,即是都能起到使学生启智益能的作用。

因此,在实现语文教学总体功能的前提下,我们提倡语文教学的个性、多样性和艺术性。

(特约编辑王茂明编稿并点评)《故都的秋》讲析课安师大附中肖家芸〔教学设想〕通过讲析,引导学生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悟其理,得其巧,用其技,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一、观秋色芦花、柳影、夜月、碧空1、识“秋色”—蓝朵、槐蕊、青布、灰枣2、辨“秋色”—融灰、白、蓝、暗多种冷色调于一体。

3、感“秋色”—冷清。

二、闻秋声虫唱、钟声、鸽声、帚声1、识“秋声”—蝉声、风声、雨声、人声2、辨“秋声”—寂静。

点拨:这么多的声响交迭,看似热腾,实则相反。

在那无际的秋空之下,连小虫、驯鸽、扫帚、秋蝉这些细微之声都能听见,足见故都之静。

以动衬静静愈静,这是艺术的反衬法。

又如雨后话秋的“唉,天可真凉了”,一声唉叹,一个拖腔,回荡在高阔寂寥的秋空,如同回荡在无边的大森林,回荡越久,空寂越深。

3、感“秋声”—孤独。

点拨:一个独自飘零者,越静越感到孤独。

[!--empirenews.page--] 三、品秋味沉浸在冷清的秋色之中,凉意顿生;置身于寂静的秋空之下,悲感填胸:这“悲凉”二字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其实,这秋色的“清”,秋空的“静”与秋味的“悲凉”,相辅相成,如第4段(分析略)。

四、悟其理郁达夫为何“悲秋”呢?看一看历代作家的咏秋之作就明白了。

请看投影(取宋玉《九辩》、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赤壁赋》、峻青《秋色赋》中的代表句,详情及分析略),无论是悲秋,还是乐秋,抑或颂秋,都是不同时代在人们思想心理上引起的不同反应。

郁达夫所处时代如何呢?请看自读提示第三段,明确:作为一个正直进步的文学家,是白色恐怖的威胁,导致郁达夫的忧虑孤独心境,这是因“时”生“心”;这种忧虑孤独的心境,常常激起作者悲凉的感情,这是感“时”生“情”;这种悲凉的感情支配着其视听感触总是喜好冷色调,总是寻求宁静处,这是以情驭景:于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的特色。

五、得其巧把握了以情驭景的特点,便可领悟文章看似疏漏实为精巧。

(转入讨论)其一:作者为何不写“暖色”,不写繁盛?明确:那样不符合作者孤独的心境,不适合作者悲凉的感情。

由此可见,写景散文决非有景必录,而是缘情择取。

其二:作者为何喜爱“北国之秋”而不欣赏“南国之秋”?明确:“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比南国之秋更突出、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其三:第12自然段写了大段议论有无必要?明确:插入议论,意在通过古今中外的延伸对比,表明感秋处处有,突出中国之秋味在北方,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以充实内容,深化主题,使景、情、理交融。

这段议论有必要。

六、用其技下面六言绝句表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判断空格处应填的一组词。

(投影显示)桃红复囗夜雨,柳绿更囗春烟花落家童囗扫,莺啼山客囗眠。

A、润、绕、忙、无B、含、带、来、犹C、遭、惹、懒、高D、逢、喜、急、恼明确:应填的是B组。

(分析略)[!--empirenews.page--] 《故都的秋》导读课芜湖一中胡寅初〔教学设想〕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通过导读法,引导学生去自求得之。

教师引导点拨,排疑解难。

〔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了一个散文单元,有哪些篇?单元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本学期,我们还将学习一个散文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散文的神和形”。

今天,我们学习自读课文《故都的秋》看是如何体现这一重点的。

二、提示自读,明确要点指定一人朗读题注和“自读提示”。

明确学习要点:1、这篇散文突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这特点是故都的秋色和作家主观心情的融合点;2、学习本文,体会散文“情”与“景”,“形”与“神”是相辅相成的;3、领会本文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
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三、播放录音,体会感情四、自读课文,讨论问题1、速读课文,找出作者写了“故都的秋”的什么景物,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点拨:牵牛花、槐树落蕊、秋蝉残声、秋风秋雨、枣子树等详写;陶然亭芦花、钓鱼台柳影、西山虫唱、玉泉夜月、潭柘寺钟声等略写。

因为前者更能体现“色彩浓、回味永”的故都秋味无处不在,同时也体现散文选材“形散”的特点。

)2、为什么不提有特征的故都秋景,如“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却提到“南国之秋”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点拨:选材与主旨有关。

作者追求“清”、“静”,内心笼罩淡淡的“悲凉”,因而文中所选景物的共同点是都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

香山红叶、昆明湖水、颐和园不具有这特点。

这体现了散文“形”“神”相辅相成的特点。

而“南国之秋”景物是作为对比物、衬托物出现的,既使散文材料“散”,又起反衬作用,使北国秋色更显色浓、味永。

)3、散文中的议论,有点旨的作用。

本文议论段(第12自然段)中关键的一句是哪句?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要论古今中外文人对秋的深情?(点拨:“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empirenews.page--] 从纵深的角度来写秋,把个人的独特感受,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表现,拓宽文章的意境,使感性更加深沉。

)五、解剖麻雀,举一反三以第3自然段(“清晨皇城破屋院中看到的秋景”)为例,了解课文分写部分的景物,是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来描写的。

进而了解文章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1、齐读第3自然段中从“在北平……”到“……使作陪衬”,体会精到细腻的笔触。

2、写了什么景物?角度?意境?(点拨:色形声俱有;角度为仰视——平视——俯视;选择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渲染“清、静、悲凉”的意境。

)3、质疑:“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写“静”吗?“牵牛花”“淡红者最下”尚好理解,为什么“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点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用的是映衬。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作陪衬”的“秋草”,使人想到:长期得不到阳光而不埋怨,甘作陪衬,甘于寂寞,既清又静;同时又在伟大、高尚中显出悲凉来。

笔触精到细腻,可见一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