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共创校企共赢新局面

合集下载

多维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共赢新样板

多维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共赢新样板

多维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共赢新样板作者:孔令叶徐勇军邱腾雄胡应坤莫弈举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12期摘要:为促进高职专业建设融合与改进、提升智能制造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教学质量,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构建了协同的教学师资队伍、联合进行“1+X智能制造单元维护”师资培训、卓越(创新)人才培养,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成了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高质量的校企合作样板。

关键词:智能制造;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和国家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趋势,装备制造产业要提升制造能力和产品创新水平,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广东省也提出,10年内的主要经济任务是要完成“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1]。

因此,以广东省“十四五”规划为契机,珠三角智能制造专业及专业群应运而生[2]。

但随着近两年智能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短板越发明显,不能简单地把传统电气控制和机器人技术叠加而成,目前智能制造“1+X”证书的类型与智能制造专业及岗位相关度不高,覆盖职业岗位范围不大,行业通用性不强[34]。

因此,智能制造技术迭代快、人才口径宽、专业调整慢,人才链供给与产业链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严重限制了智能制造人才质量和技能素质的提高。

为此,顺应国家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联合国内智能制造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创新实施了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师资培养基地四种校企合作形式,并联合开发了“‘1+X’智能制造单元维护”实验平台及教学资源,进行了师资培训、卓越(创新)人才培养,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现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无缝对接、生产与教学的高度融合、培养与培训的同步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带来1000万余元的经济效益,打造成了全过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样板。

深化合作,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深化合作,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深化合作,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双赢模式作者:陈捷辉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误区分析,提出深化校企合作的几点意见,并以一些具体的合作事例说明通过“工学交替、定向培养”的合作模式,建立“校中企,企中校”,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校企合作的误区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

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特殊性,就是以技能的高低作为核心质量评价体系,单凭学校自身很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全世界采取的一个共同办法就是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成者双赢。

因此校企合作对职业院校学校的发展来说是有其必然性的。

近年来,各地不少中职学校为建立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强大动力,依托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以专业为纽带,与当地行业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加强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使校企合作进一步得以深化。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虽然,我们整天强调着校企合作,但在校企合作上却存以下一些误区:(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

《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

校企合作模式有哪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校企合作模式有哪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校企合作模式有哪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吉林机械工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吉林市第一机械厂技工学校。

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以培养机械类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办学目标,办学几十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学校秉承“厚德博技,勤业进取”的校训精神,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了规模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和谐发展,大大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使学校发展进入最佳时期。

一、转变办学理念,探索全新的办学模式技工教育如何有效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课题,也是办学模式改革的根本宗旨,为此,学校始终坚持技工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适时转变办学观念,及时调整办学发展思路。

1.树立开放式办学的理念技工教育是就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层面都具有较大的开放性。

这一特点客观上要求技工教育必须面向企业和社会,对企业和社会开放,只有实施开放办学,才能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为此,我校从20世纪90年代起,积极顺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积极转变办学理念,树立开放式办学理念,实现了由封闭办学向面向企业社会办学的转变,为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奠定了思想理念基础。

2.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内涵之一是技工院校要开展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教育培训活动。

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等而变化的,因此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对此做出正确判断和反应,用短期、中期和长期以及动态教育与培训,分别满足劳动力市场不同时期的人才需求。

简而言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以企业用工需求为风向标,使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层面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使技工教育最大的满足企业需要,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技能人才,确保技工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推进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双赢

推进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双赢

推进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双赢【摘要】在当今社会,推进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确保校企双赢,需要加强校企联系,促进产学融合发展,共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双方资源共享,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同时加强学生实习实训,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不仅为高校提供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双方的合作与共建,才能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

推进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也有助于企业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

通过推动校企合作,可以实现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共赢局面。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产学融合, 资源共享, 师资培训, 实习实训, 双赢。

1. 引言1.1 推进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双赢在推进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双赢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校企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产学融合发展,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学校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双方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进步。

只有通过加强双方合作,才能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

通过共同努力,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多层次发展,实现双方的长期共赢。

这既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只有双方建立起紧密合作的关系,才能共同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质量,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2. 正文2.1 加强校企联系,促进产学融合发展加强校企联系,促进产学融合发展是推进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双赢的重要举措之一。

校企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有效促进产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企业创新能力。

加强校企联系可以促进双方资源的充分利用。

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而企业也能通过与学校合作,获取新鲜的技术理念和人才;双方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带来双赢的效果,还可以为产学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校企合作引领机制创新 产学互促实现发展共赢

校企合作引领机制创新 产学互促实现发展共赢

校企合作引领机制创新产学互促实现发展共赢摘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是成为职业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普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对企业、学校的长期发展缺少规划,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缺少关注。

本文阐述郑敬诒职校大力推进深度校企合作,依托行业建设良好合作基础,成立联盟建立稳定合作机制,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实施“三一二”的“双元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企业、行业、学校、政府多方共赢。

关键词:创新校企合作深度共赢2010年7月,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四项重大任务。

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传统形式下校企合作的困境中职学校注重校企合作的开展,在办学过程中,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有意识地适时开办新专业,重点发展骨干专业。

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系统完善的机制,或因学校与企业沟通不足、缺少对话平台,虽然学校与企业有较多的合作,但这种合作多数建立在学校人脉关系的基础上,普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企业通过合作弥补劳动力不足,同时挑选出部分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在合作中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下参加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实践能力。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有不少教师对校企合作的理解就是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在这种思维之下,校企合作缺乏长远目光,对企业、学校的长期发展缺少规划,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缺少关注。

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学校必须大力推进深度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多方共赢的目的。

二、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创新实践1.依托行业,建设良好合作基础顺德伦教是我国最早的海外首饰产业投资地区之一,集中了一批驰名海内外的珠宝首饰企业,形成了以周大福、周生生、万辉珠宝等知名品牌为龙头的珠宝首饰加工基地。

校企合作共赢发展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共赢发展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共赢发展校企合作方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校企合作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旨在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需求旺盛的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校企合作的共赢发展方案。

一、加强沟通和合作意识校企合作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机构,彼此间存在着巨大的层面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需要双方认真加强沟通和合作意识。

学校应该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同时企业也应该密切关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展,为学校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只有加强沟通和合作,才能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学生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因此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学校和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渠道和机制。

例如,可以开展实习实训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还可以合作开展研发项目,培养学生的研发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

三、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学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

学校和企业可以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转移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例如,可以利用学校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创新力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方案;还可以组织学生和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科研项目中,共同攻关解决问题。

四、培养高素质人才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因此,学校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就业创业打好基础。

同时,企业也应该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大势所趋,是学校和企业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加强沟通和合作意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发展的有效途径。

“校企共赢”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校企共赢”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校企共赢”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对于人才培养质量和经济利益共同发展的契合点,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企业是人才需求方,学校是人才供给方,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要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适应。

[1] 下文中,笔者就如何打造“校企”合作与共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标签:校企合作;企中校;校中企;口腔工艺技术在高校企业合作大潮流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重要性尤为突出,其中,口腔工艺技术作为口腔医学的辅助补充专业,对工艺加工的高精技术和流程管理极其依赖,以往甩开企业的院校很难开展完整完善的工艺流程教育,因此,学生也难以吸取到完整的技术知识。

义齿加工企业接收到这批学生,先要被迫进行严密的岗前培训工作,查漏补缺。

学生就业后工作情况调查显示,这批学生对企业的适应以及企业对学生的适应都倍感吃力。

构建合适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校和企业的综合软实力,以下本文就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讨。

1.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校与企之间一纸合同式简单合作模式)这类校企合作处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阶段早期。

在时间、空间上学校与企分界清晰,院校负责学生的早期基础教育,后期教育院校以实习的名义将学生甩手企业,学生的各项教育均由企业完全接管。

这一合作模式存在严重缺陷,院校只能依靠合同效应约束企业,完全无法掌控学生后期教育。

企业往往以经济效益为重,教学为辅,长期师资缺失,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就业后因流失率高,企业也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院校专业持续性发展受阻,被迫废止合同,或进一步深入改革。

2.中层次的校企合作(企中校)企业中校园的开设,使得校企合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与惠州鲲鹏义齿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在企业中开设校园,院校派遣部分师资力量深入企业主导教学,再结合企业技能型人才兼顾实践,并充分利用企业硬件设备,学生的后期教育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校企双主体参与教育 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

校企双主体参与教育 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

近年来 , 我国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取得 了长足进步 。 但从 整体 上看 , 校企合作还 是处在初级 阶段 , 存在校企 合作 不稳定 、 深入 、 不 不实在 的情 况 , 良性运行 机制 其 尚未真正形成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 纲要 (0 0 2 2 年 ) 中 l :调动 行业 企业 的积极 性 , 2 1— 0 0 》 叶 “ J 建立 健 全政府 主导 、 行业指 导 、 业参 与的办 学机制 , 企 制定 促进 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 , 推进校企合作 制度化 。” 这 为我 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指明 了方向 。 二、 校企合作 的特点 1 . 校企合作 是多 主体之 间的合作 。政府 、 行业 、 企 业、 学校都 是校企合作 的利益相 关者 , 中学 校和企业 其 是校企合作 过程 巾的操作 主体 ,政府 、行业 是调控 主 体 。高职教育要 求通过 学校 和企业共 同参与教学管理 , 建立完善 的人才培养过程 , 最终 达到共 同发 展 、 合作共
中图 分 类 号 : 7 0 G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6 4 9 2 (0 2 O — 27 ( 17 — 34 2 1 )8 07 一) 2来自一、引言
学生 的角度合理安排 学生的 岗位实践 ,大多数企业在 接受实 习生时都 比较被动 , 对待实 习生 态度 比较消极 , 使得学生顶 岗实 习的效率不高 , 工学结合不到位 。一方 面 , 校仍然 强调 以课 堂学 习为主 , 学 学生 的综 合技能难 以得 到提高 , 学生 因不熟悉 实际 的生产操作 , 容易 出次 品或损 坏机器 设备 , 至发生安全事故 , 甚 这都 会给企业 增加生 产成本 和管理风 险 ; 另一方面 , 企业 出于企业知 识产权 和 自我保护 的需要 ,不可能把核心技 术和核心 机密让实 习学生知道 。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也不再只是教授学生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是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特长。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和优势资源。

而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具有广泛的实践经验和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问题。

学生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文化和运作方式,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

学校可以积极联系企业,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和平台。

可以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要求和需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践课程或实习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工作中。

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或参与项目研究。

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来校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可以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明确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和指导,学校提供专业教育和学历证书。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设立奖学金、实习补贴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校企合作。

搭建校企交流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校企交流平台,为学生和企业提供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网站、校企交流群等,方便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策划方案

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策划方案

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策划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与企业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策划方案旨在探讨一种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合作原则1、互利共赢原则校企双方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2、创新驱动原则合作模式应注重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和方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3、质量优先原则合作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4、长期稳定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为双方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三、合作内容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师资队伍建设企业选派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产学研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学生就业与创业企业优先录用合作学校的毕业生,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学校为企业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鼓励学生在企业创业,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四、合作方式1、订单式培养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校企深度合作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包括共同开展科研、参加共同项目、共同招聘和培养人才等多个方面。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一直都存在,但是这种合作往往是比较松散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并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的核心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企业是市场主体,是生产力的直接体现。

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

有些领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而有些领域需要市场营销和管理人才。

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

具体来说,应该制定计划,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共同研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开展人才培训、调研、评估等一系列工作。

在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点是要建立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例如,应该建立包括岗前培训、岗中培训、岗后培训等环节的培养体系,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立即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同时,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合招聘工作,通过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适合企业的人才招聘标准,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快速进入企业。

除此之外,还需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并且,还应该加强人才流动机制,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在校企之间流动,提高人才流动性,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

总的来说,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弥补高校和企业之间的鸿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这种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高校应坚持走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之路

高校应坚持走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之路

高校应坚持走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之路摘要】以重庆部分高校为例,分析高校与地方及企业进行“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重庆高校;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互惠共赢【中图分类号】G562.6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01-01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

总书记讲话特别强调,要通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促进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的合作,要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

近年来,重庆不少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围绕“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整合资源,积极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道路,高标准、宽视野地抓好源头创新、技术应用和成果推广三个环节,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障和技术服务,积极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笔者认为,高校在做好科研直接服务社会的同时,还应采取多种合作机制,与社会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学校的产学研合作与发展构建有效的转化平台。

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为产学研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双赢合作,把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近几年,重庆部分高校以服务地方和企业为宗旨,坚持走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之路,积极组织教师与地方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与企事业单位共同申报课题,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均已取得初步成果。

一、学校与地方深度合作,实现互惠共赢高校与所在地方是正相关关系,两者必须加强合作,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共赢。

高校应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开展项目研究,通过以学带研、以研促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把科研成果及时地推向社会前沿,把科技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何继盛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构建由校企共同参与的办学模式,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汽车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职教育校企育人的现状,并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1+1+N”校企合作模式为例,介绍了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以期为同类型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顶层设计之一,许多职业院校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各种尝试与实践,并在制度文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的发布,确定了职教发展要以质量为先,并要不断深化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办学。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让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让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一、高职教育校企育人的现状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形式比较单一,多元主体办学机制还不够健全。

在这种情况下,产教双方权责利界定不到位,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一)参与主体动机各异(1)企业。

企业的参与动机表现为储备人才、推广品牌、塑造企业形象、获得科研成果等。

然而,企业在参与校企育人的过程中面临着缺乏政策依据、所获取的利益与投入的成本不成正比、短期投资回报率低等潜在风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辅助性地位,参与协同育人的话语权普遍不足。

同时,教育的公益性与企业的逐利性也存在天然的矛盾。

(2)学校。

学校的参与动机主要体现在:为了满足社会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克服传统办学模式过分依赖政府投入的弊端,形成资源互补,提高育人质量;提高教师的实践性教学水平;等等。

高职教师工作计划——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师工作计划——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师工作计划——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问题。

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本学期的高职教师工作计划旨在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需求,促进学生就业。

三、具体措施1. 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标准,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动态。

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等交流,收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反馈意见,为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2. 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和课程标准。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实践教学环节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 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培训,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引进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4.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工作会议,探讨合作模式和具体措施,推进合作深度和广度。

同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学期的高职教师工作计划——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预期将取得以下成果:1. 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2. 实践教学环节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突破校企合作瓶颈,实现共赢发展

突破校企合作瓶颈,实现共赢发展
职 教 平 台
突破校企合作瓶颈 ,实现共赢发展
于 品丹
( 山东 科 技职 业 学 院
山东
潍坊
2 15 6 0 3)
摘 要 :依 靠行 业 企 业发 展 职 业 教 育 ,突 出 实践 能 力培 养 ,创新 人 才 培 养模 式 已成 为 共识 。必 须从 教 师 转 型 、选 准校 企 合 作 的切 入 点 、搭 建 中 小 企 业服 务 平 台、 深化 和 拓 展 合 作 空 间 等 方 面 ,提 升 校 企 合作 的吸 引力 ,激 发 企 业 参与 的热 情 ,从 而 实现 共赢 发 展 。
关 键 词 :校 企合 作 切入点 横 向 科研 合作方式 服 务 平 台 共赢 发 展
当前 ,高职 教 育 明确 了坚 持 以服 务为 宗 旨 ,以 就业 为导 向 , 工 学结 合 的 发展 路 径 。 只有 与行 业企 业 紧 密结 合 的高 校 ,才 能 为 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所需 人才 。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 ,突 出实践 能 力 培养 ,创新 人 才培 养 模式 已成 为 大家 的共 识 。置身 于 当前 全 球 国 际金 融 危机 的发 展背 景 之 下 ,如何 更 新观 念 ,消除 偏 见 ,打 破 校企 问 融 合发 展 的瓶 颈 ,真 正 让 高校 成 为企 业 的智 力 支 撑 ,让 企业 成 为 高 校 的办 学依 托 ,是 高 等 职业 教育 改革 面临 的迫
切问题。

障机 制 ,按 条件 聘用 ,按 社 会 贡献 取酬 ,通过 绩效 分 配改 革 ,引 导教 师 走 下企 业 ,开 展 横 向科 研 ,以实 现 由 “ 斋 人 ” 到 “ 书 社 会 人 ” “ 业 人 ” 的转变 。 、 企
二 、 选 准校 企 合 作 Fra bibliotek 切 入点 即校企 双 方 的现 实 需求 点 。要 切 实从 企业 需 求 出发 ,寻找 校 企 合 作 的切 入点 ,采 取 最 能满 足企 业 需要 和 发挥 院 校优 势 的合 作

关于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关于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关于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并且可以帮助校方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不断优化课程,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的必要举措。

首先,加强校企合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校企合作可以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更适合市场的教育和培养。

企业也通过与学校合作,可以更好地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等方面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实际需求。

企业也可以提供实习、就业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一旦掌握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在实习、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就更有优势。

同时,校企合作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方式,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加强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的必要举措。

学校和企业应共同探索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为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应该采取以下几项举措:首先,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双方互惠”。

学校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资源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提供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可以向企业提供人才输送服务,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也可以在校内提供实习、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推进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双赢

推进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双赢

推进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双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校企合作不仅有助于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选择和科研支持。

推进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双赢,已经成为学校和企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1. 联合培养人才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将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联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而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2. 促进科研合作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进行科研项目,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也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3. 提高学校社会声誉有了更多的校企合作项目和成功案例,学校也会因此受益。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为学校增加一笔财政收入,还可以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加入,并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

二、推进校企合作的途径1. 加强校企交流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了解对方的需求和资源,寻找合作的共同点和利益点。

学校可以组织校企合作交流会、专题讲座等活动,邀请企业代表来校交流,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找到合作的切入点和方向。

2.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和企业可以从实习就业、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基地、开展技术转移等方式,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3. 设立校企合作机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或部门,负责校企合作事务的统筹和协调。

这样既可以加强对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也可以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校企合作服务和支持。

4.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可以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的信息发布、项目对接、资源共享等服务平台,方便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信息沟通。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1. 引言1.1 背景介绍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实践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就业竞争力,也可以促进学校更好地贴近市场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必要性、具体举措和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推进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成为了各大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面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时已经显现出了一些瓶颈和不足。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尤为关键,而在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现有的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层面,缺乏深度和密切的合作关系。

双方的合作往往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实习安排或者项目合作,缺乏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机制。

这导致了学生在实践中无法真正接触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技术,无法融入企业的实际运作环境中,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

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制约了双方合作的效果。

学校往往难以及时了解到企业的最新需求和发展趋势,而企业也难以准确评估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这导致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沟通不畅、合作不顺畅的情况,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合作关系不深、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需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双方合作更加紧密、互利共赢。

2. 正文2.1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一种合作模式。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校企合作可以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更加贴合。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具体而直接的。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法与成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法与成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法与成效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一种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一方面,这种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首先,学生的就业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实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其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也促进了两者的互利共赢,加强了产学研合作,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然而,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进行长期的投入和持续的推进,需要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和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和合作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以确保双方的合作能够真正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同时,学生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和培养,以适应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需求。

专业改革中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初议

专业改革中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初议

赢互补 的系统工程 ,积极深入探 索校企合作的 最佳模式 ,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与学校合作 的优势和潜能,是发展职业技 术教 育培养 高技 能人 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中 图分 类号 :G7 1
产学结合 人 才培养
专业建设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3 - 9 0 8 2( 2 0 1 3 )1 0 — 0 1 1 3 — 0 1
初 见成效 ,本专业学 生得到 了锻炼 ,企 业得 到 了发 展 ,专 业得 到 了提升 ,初步形成 了学生 、企业 、专业 “ 三 赢 ”的 良性 发展 格 局 ,在探 索产学结合 方面积 累了宝 贵的经验 。 总 之 ,对校 企双方来 说 ,校 企合作 是一个 双赢 互补 的系统 工 程 ,是发 展职业技 术教育培 养高技 能人 才的有效 途径 。在校 企合作 过程 中 ,企业应从 长远利 益 出发 ,视技 能人 才培养 为一 项 重要 的战略使命 ,积极深入探 索校企 合作 的最佳 模式 。在合
家 、企 业走访 、改 革实践课 程 的方 式 ,加强外 贸实 践教学 。并 通过 两个方 向上 的改革进 步 ,最终 实现 整个 专业 的发展 ,以培 训高 素质 、复合型外 贸技 能人才为 最终 目标 。 当前 在专业 建设 和专业 改革上 ,本 专业立 足高 职教育 的特 色和 目标 ,积 极探 索校企合 作 、产 学结 合人 才培养 的模式 ,充 分 发挥 “ 企 业 ”和 “ 学 校 ” 双元 的作 用 。采 用 的主 要 的方 式
的教 学 。
二 十一世 纪世 界经济 的新形 势促使 学科 综合化 、人 才复合 化 、专业融 合化 、英语人 才需求 多元化 ,英语 人才 逐步 由单一 语 言型过 渡到语言 型和 复合型并存 的局 面 。随着我 国 国际竞争 力 不断提 高 ,我 国外贸依 存度 的上升 ,外 贸发展 为我 国创造 了 大量 就业 岗位 ,同时 因为对外 贸易牵涉 到利 用不 同语 言进行 沟 通 的问题 ,因此 除具有专 业技能外 ,对 人才 的语言 能力要 求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共创校企共赢新局面
【摘要】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

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实现了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企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一、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订单式培养”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

长期以来,我院一直坚持对企业进行人才需求情况调研,认真听取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对我院办学的意见,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尽量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

例如,我院与三一重工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在2010~2012 学年从2009 和2010 级学生中选拔一批学生组建起了第一届“三一重工班”,迈出了“订单式”培养的第一步。

在组建的过程中校企业双方召开多次研讨会,确定办班方式、针对企业用人要求,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确定课程及授课教师、教学方式、实习实训场所等具体事宜,同时对课程调整情况上报教务处备案。

在“三一重工班”的基础上,中联重科也与本院展开合作,于2011 年初开始联合筹建第一届“中联重科班”,这标志着我校企业合作又一次取得了可喜进展,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接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毕业生招聘会上,有来自湖南兴隆集团、三一集团、北京英特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十家省内外知名的企业来本院招人。

目前本院所设专业基本覆盖了机械制造、机电维修、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汽车维修多方面的职业岗位群。

通过与企业座谈和毕业学生追踪调查,毕业生多数分布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服务与生产管理等工作。

他们以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用的技术技能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深受企业的好评。

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骨干,并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企业参与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

(1)校企共育人才。

本院组建了由我院专业教师、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现专业顾问委员会中,主任委员和大多数成员多为企业的专家,学院依靠专业顾问委员会全面推进专业的教学改革,坚持走校企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道路。

(2)参与专业教学改革。

本院每年都召开教学改革会议,听取专业指导委员的意见,随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服务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在修订12 级机械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新增了《机床检测与维修》、《机床电器设备》等两门独立的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
定中,强调学习与实践的交替循环,把课堂办到企业车间去。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教学交替人才培养方式。

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增加了学生假期的专业调查与实践课程。

此外还把职业技能考核单独列入教学计划,将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嵌入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证书”教育,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至少1 个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连续四年毕业生100%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训教学。

本院现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比亚迪、蓝猫动画基地等10 多家龙头企业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结合实训基地。

毕业学生实习多数放在生产第一线,企业安排有技术人员作为实践训练的指定教师,学校也派有专业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特别是“三一班”的毕业实习由企业分成小组,每组全天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实习、监督、填写实习鉴定评语,综合评定给出实习成绩,学生普遍反映学到了东西,收获不小。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积极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
本院突出特色教育、打造品牌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胡萍。

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能教育,2007(2)。

[2] 田明山。

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校企模式的思考,培养高技能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8(18)。

[3] 张秉钊。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

[论文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