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旗银行看全能银行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美国花旗集团破产危机及对全能银行模式的反思
河 北 学 刊
He e A a e cJ un l b i c d mi o r a
Ma ., 0 9 r 20 V0 . 9 No 2 12 .
第2 9卷第 2期
美国花旗集团破产危机及对全能银行模式的反思
杨 梦
( 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 上海 20 3 ) 04 3
对 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 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 用。
[ 关键词 ] 花旗集 团; 全能银行 ; 经营模 式; 商业银行 [ 作者简 介] 杨 梦( 9 8 ) 女 , 18 一 , 河北省廊坊 市人 , 上海财经大学金 融学院在读本科生 , 主攻金 融学。
[ 中图分 类号 ] 8 1 [ F3 文献标识— 4 [ 10 7 7 ( 0 9 0 0 1 0 收稿 日期 ]0 8—1 2 20 2— 8
金融集 团 , 卡类业务 、 金融 业务 、 包括 花旗 旅行 者财 产 保险业务 ; 市场 , 括花 旗银行 、 新兴 包 花旗银行 全球 证
贷” 危机影响下 , 国华尔街仅存 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 美 两 大投资银行转 型为全能银 行 , 加说 明全 能银行模 更
式具有先天优势 。但作为全能银行 典范 的花旗集 团 自
是花旗集 团内部增长最快 的部 门。如消 费金融业 务即 可为银行带来超过一半 的收入 。 花旗集 团在业 务和规模 都实现 快速增 长的同时 ,
、
花旗集团的战略扩张
花旗集 团激进的全能化扩张在构建起金融帝 国的
同时, 也形成其独特的全能银行经营特色, 即通常人们
所谓的“ 花旗模式 ” 。其经营特征主要体现在组织构架 和业务扩张两方面 。
[ 摘
要 ]0 8年 , 国的“ 20 美 次贷” 危机演变为一场全面的金 融危机 , 尔街 的投 资银行纷 纷进 入破产保护 , 存的 高盛和 华 仅
银行业并购重组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球 性 的 大规 模 并 购 活 动 。 规 模 巨 大 、席 卷 全 球 的 国 际 银 行
业 并 购 有 着 深 刻 的动 因 。从宏 观来 看 , 随 着 金 融 全 球 化 、 自由 化 程 度 的 日益 加 深 ,大 多 数 国家 对 银 行 发 展 的 限 制 都 在 逐 步 减 少 并 实 施 了有 利 于 银 行 并 购 的宏 观 政 策 ,这 就 为 银 行 并 购 提 供 了较 为 宽 松 的宏 观 环 境 。从微 观 来看 ,
元 资 产 ,为 当 时 欧 洲 第 一 大 银 行 。此 外 , 兰梅里塔银 行和瑞典北方银 行 、 芬
然 而 ,0 代 开 始 的银 行 并 购 , 本 上 9年 基 是 以强 强联 合 为 主 。 美 国 花 旗 银 行 和 旅 行 者 集 团 合 并 后 ,成 为 美 国 最 大 金 融 集 团 ;瑞 士 银 行 和瑞 士 联 合 银 行 合 并 组 成 瑞 士 联 合 银 行 .直 接 挑 战 德 意
中 的地 位 . 眼 于 进 一 步 改 进 、 善 银 着 完
行 的 服 务 手 段 和 金 融 工 具 ,形 成 新 的
在 美 国 ,大 规 模 的银 行 并 购 浪 潮 发 生 在 19 年 和 19 年 。 19 年 9 , 95 98 95 月 位 于纽 约 的 大 通 银 行 和 化 学 银 行 宣 布
维普资讯
国 际 银 行 业 的 并购 重 组 趋 势
一
与 国 行 的 展 中 银 业 发
合 并 后 的 花旗 集 团 资 产 总 额 达 7o 亿 0O 美元 , 业务 范围 涉足银 行 、 险 、 其 保 债 券 投 资 等 所 有 金 融 领 域 ,成 为 一 家 为 客 户 提 供 全 方 位 金 融 服 务 的 超 级 银
花旗集团的金融创新及其借鉴
入大量的人力和巨额资本 ,不断地保持着金融技术 领 域 的创新及技术创新 的活力。花旗技术创新主要是依 靠业务集中来不断完成 的,业务集中是花旗 向全能经 营模式迈进的首要步骤 。业务集中不仅为花旗技术创 新创造了前提条件 ,而且为花旗技术创新降低了成本
及 缩 短 了创 新 时 间 。技 术 的创 新 和优 势 ,为 花旗 银 行 在 国际银 行业 的发 展 开 辟 了崭 新 的天 地 。 同时 ,花 旗
印 度前 50家大 企 业 提供 了现 金 管 理 服 务 。此 外 ,花 0
第三 ,花旗经营理念和策略的创新表现在诸多方 面 。如花旗采取的业务操作和管理的集 中、跨境经 营
和 国际 化发 展 之路 、突 出 主 营与 核心 业 务 ( 发 和零 批
旗 银行还注重根据 当地客户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产品
其次 ,花 旗银 行 重 视 金融 技 术 的创 新 ,在金 融 业 务 与 产 品创 也 投
系列新业务 。16 9 1年 ,推 出第 一张大额可转让存单 。 16 年花旗银 行揭 开 了战后 全 球 金融 创新 的序幕 , 91 为 了吸收更 多的公 司存款 ,使之用定期存款的形式 回 到银行 ,发 明了大额 可转 让存 单 ( 称 C 。最初 简 D) C D的面额为 1 O万美元到 10万美元不等。由于大额 0 存单可以转让 ,解决 了定期存 款流动 性不强 的问题 。
关 键 词 :全 能银 行 ;花 旗 集 团 ;金 融 创 新
中图 分 类号 :F 3 . 8 02 文 献标 识 码 :B
一
、
金 融创 新 促 使 花旗 向全 能银 行 发 展
创新 。例如在 E本 ,花旗银行 开设 了多重货 币账 户 , l 以及一揽子货币产品和网上汇款业务等 ;在韩 国,花 旗银行还引入 了记账卡服务。另外 ,在各 国都设 有以 英语和东道 国语 言操 作 的 A M 机。再如 ,当台湾 当 T 局宣布放宽两岸贸易结算业务后 ,花旗银行台北 分行 和大陆分行很快就推 出了直开 台湾信用证业务 ,大大
全能化经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的金 融管制逐步 放宽 ,商业银 行 和证
券 公 司 及 其 他 金 融 机 构 业 务 已 逐 渐 交 叉 ,而 大 量 的 金 融 创 新 又 加 速 了银 行
消 。这意味 着作 为服务 贸易 重要领域
之 一 的 我 国 金 融业 正 面 临 着 前 所 未 有 的挑 战 。 年 3 2 今 月 1日 , 国 花旗 银 行 美 在 上 海 正 式 挂 牌 经 营 人 民 币 业 务 , 紧
二 、 国 商 业 银 行 向全 能 化 发 展 意 我
义 重 大
全 能 化 银 行 , 指 商 业 银 行 能 全 面 系
《 商业银行法》中明确限定 了商业银行 投 资业 务范围 ,《 商业银行法》第三 十
四 条 明确 规 定 : 商 业 银 行 在 中 华 人 民
经 营各种各样 的金 融业务 ,除 传统 的 存贷款 业务外 ,还 能全 面经 营证 券投 资、 信托 、 租赁 、 房地产 、 金融保险 、 信 息 咨询以 及担 保等各 种业 务 。全能化 的商 业银行可 以承担与金 融有 关的全
( ) 行 全 能化 经 营 是迎 接 挑 战 , 一 银 提 高 我 国金 融 业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客 观 要
求。
然而 , 随着金融体制 改革 的深化和
金 融 业 的发 展 , 我 国商 业 银 行 在 分 业
场主体 作出理 性 、市 场化 的经 营决策 及追求 利润最 大化 目标 的实现 。这样 不仅 有悖 于商 业银 行的 会 使 银 行 失 去 活 力 , 至 而 甚
经 营体制下 ,业 务单一 ,发 展空 间不 足 ,缺乏 竞 争 力 等 弊 端 日益 显 现 出 来 。国际上 , 7 年 代以来 , 自 0 在金 融 自
金融行业外资银行发展: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市场策略
金融行业外资银行发展: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市场策略引言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使得外资银行有机会进入这个庞大的市场,并与中国本土银行一同竞争和发展。
外资银行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在中国的金融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和发展情况,并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外资银行发展的历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当时,中国开始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开放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准入。
这一举措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金融理念和技术。
外资银行以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市场优势在中国金融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然而,尽管外资银行带来了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但在初期进入中国市场时,它们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相对于本土银行,外资银行在了解中国市场、理解国内金融环境和文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同时,中国金融市场对于外资银行存在着诸多的限制和监管政策,使得它们不能像本土银行一样轻易地开展业务。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外资银行采取了许多策略。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策略:1. 合资与收购为了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并获取更多的资源,外资银行采取了与本土银行进行合资或收购的方式。
通过与中国本土银行合作,外资银行能够获取本土银行的客户资源和网络,并且得到在中国的合规指引和政策支持。
华夏银行与汇丰银行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两家银行通过合资方式迅速扩大了在中国的业务规模。
2. 专业化经营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通常会选择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或业务模式。
他们会选择自己擅长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并通过在该领域的专业化经营获得竞争优势。
例如,花旗集团在中国主要专注于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和专业团队来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3. 创新金融产品外资银行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他们通过与本土银行的合作或自主开发创新产品,满足中国客户对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的需求。
花旗集团:全球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
花旗集团:全球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1998~2003年,花旗进行了100多次并购,花旗的股价也累计暴涨了27倍。
截至2003年,花旗集团的股东权益已达到了980亿美元,几乎是当时汇丰银行的2倍,利润额则是汇丰的2倍多……对于花旗银行的知名度,无论是金融从业者,还是其他经济工作人员,甚至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一般情况下对花旗银行基本上都不陌生。
花旗银行以其悠久的历史、遍布全球的分支网络、周到全面的服务而享誉全球。
目前花旗银行业务除了本土美国以外,还覆盖到了拉丁美洲、亚太、欧洲、中东和非洲。
它是全球公认的国际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银行,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银行业的头把交椅。
花旗银行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派克大道399号,它是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
1812年,华盛顿政府的第一任财政总监塞缪尔·奥斯古德上校与纽约的一些商人合伙组建了纽约城市银行——花旗集团的前身。
当时,该银行还是一家在纽约州注册的银行,主要办理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
1865年7月纽约城市银行改为“纽约国民城市银行”。
1955年3月,纽约国民城市银行与“第一国民银行”合并为“纽约第一国民城市银行”,1962年又改为“第一国民城市银行”。
1968年,“第一国民城市公司”成立,而第一国民城市银行改组为第一国民城市公司的子公司。
1974年,持股公司的名称改为“花旗公司”,“第一国民城市银行”也相应地改成了“花旗银行”。
1998年4月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为花旗集团。
花旗银行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近两个世纪的沧桑岁月里,它历经了多次战争、多次危机和恐慌,也曾多次遭遇过灭顶之灾。
花旗银行最为自豪的就是它的全球扩张史。
海外市场是花旗银行最重要的业务领域,也是它能够获取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花旗银行在海外的利润占整个集团利润的50%以上,其海外机构的资产与员工则分别占整个集团的56.1%和45.6%。
1955年末,花旗银行有61家海外分行,而当时的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的海外分行仅有19家。
银行行业专题研究:私行业务百舸争流,谁主沉浮?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银行证券研究报告 2020年10月22日投资评级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作者廖志明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70001 ********************朱于畋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90006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相关报告1 《银行-行业专题研究:透视恒生银行-香港零售银行标杆》 2020-10-212 《银行-行业点评:怎么看待9月社融同比大增?》 2020-10-143 《银行-行业研究简报:10月策略:否极泰来,积极看多》 2020-10-14行业走势图私行业务百舸争流,谁主沉浮?中国高净值客户人数居全球第二,私行发展潜力巨大高净值人群是私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客群,根据Wealth-X 发布的全球数据看,可投资资产规模在500-3000万美元之间的高净值人群主要集中在美国,2019年美国符合条件高净值人数达96.91万,YoY+15.9%;中国居美国之后,高净值人数达25.98万,YoY+11.8%。
国际私行业务模式更成熟国际主流私人银行组织模式分为三大类:独立型私人银行(纯私人银行)、投行型私人银行、全能型私人银行。
私人银行的组织结构是由其管理模式和职能决定的,在主流的三种模式下私人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独立运作,经营自主性较强。
国际私行服务内容全面,尽可能满足客户的各类财富管理需求,包括资产管理与金融产品投资;保险、税务、慈善事业规划;艺术品、古董名画、赛马投资;家族生意、资产传承、财产继承等一系列家族理财服务。
总体来说,国外私行服务具有服务范围广,产品全种类,服务呈体系化的特点。
国内私行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私行产品服务发展迅猛,目前主体服务范围已经与国际接近,在资产安全、财富创造以及传承方面均有所囊括。
因发展时间较短,国内财富传承服务咨询规划为主,没有形成体系化的产品服务链条,随着国内传承需求的增加还在不断推进中。
全球三大全能银行并购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
19 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汇丰先后对韩国第一银行和汉城银行发 出了并购邀约 , 以 1 亿英镑收 97 并 4 购L G的信用 卡业 务 。19 收购 韩 国汉 城 银 行 7% 的控 股 权 ;20 99年 0 00年 收 购 泰 国京 华 银行 7 .2 的股 50 % 份;20 年 ,汇丰亚太控股以 16 03 22万美元价格买下管理 2 5 4 亿美元 资产的韩 国B U L资产管理公司; NF 20 年购入印度 u I 04 T 银行 1.2 46 %股份;20 05年收购伊拉克 B naN z nl dl a r 0 1 ac a oa e Lv o . %的股份 ;同 i e o7 年又收购越南科技商业银行 1%股份 ( 0 后增至 2 %) 0 。汇丰在 20 07年并购了台湾中租迪 和集团全资拥有
到了2 世纪 7 0 0年代 ,汇丰确立了向全能银行发展的并购战略,即以收购当地银行并保 留其品牌及经 营特色 的扩展模 式 。
收 稿 日期 :2 1 0 — 6 00— 1 0
基金项 目: 北京市教委人 文社会科学面上项 目 《 全能银行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 ( 目 项 编号 5 05 1 ) 5 70 4 作者简介 :徐文彬 ( 95 ) 16 一 ,女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 管学院财务投 资系副主任 ,副教 授 ,金融学博 士,金 融研 究所所长 ,研究 方 向为金融理论 、商业银行经 营与管理、货 币市场 、宏观经济政策 。
3 2 世纪 7 年代汇丰开始大举将并购触角伸向欧洲市场 .0 0 17 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收购 Li 银行 ,17 91 ai k 98年汇丰银行创立 沙地英国银行 ,占 4 %股权 ,并接 0
1 汇 丰 的并 购从 亚洲正 式展开 . 1 8 香港上 海汇 丰银行 已经在 马来西 亚设立 分行—— 马 来西 亚汇 丰银 行有 限公 司 ,又 在 14 8 4年 9 0年于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展趋势分析姻苏柯蓁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摘要:世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银行需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经营模式改革,国内商业银行走上混业经营之路已是大势所趋。
本文就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现状的分析,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发展趋势2009年,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强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生产的管理运行,把信息安全稳定运行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持续不断提升生产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根据监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明确了三年实施计划,完成了灾备等级标准的制定,并对应用系统的灾备等级进行了划分,信息系统安全和业务运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在全行范围内完成数据中心对一级分行、一级分行对二级分行远程监控和操作平台的建设与推广,以提高研发和测试质量、减少版本质量对生产环境和对业务开展的影响、提高信息安全保护的水平、全面提升数据中心和一级分行应对辖内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的目的。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现状国内的商业银行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产物,在国内四家专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984年,商业银行在中国出现,自此便开始为民众办理金钱储蓄业务,并逐渐发展成为贷款业务。
2005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成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并且逐渐走出大陆,向着台湾、香港地区发展,对沿海城市也涉及到诸多金融服务。
并且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国商业银行将自身分企发展至全球范围,以便直接为各国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随着现代科技的推广,中国商业银行也早已开始发展网上电子服务平台,并且利用手机的普及性对电子网上银行进行推广。
在国际上,商业银行已经有1400多家合作伙伴,将商业银行进一步推向高峰。
但是,随着世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商业银行也面临着经营效益低下,同其它银行的竞争力薄弱,其向前推进的步伐受到严重阻碍。
笔者就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做出对比:一九九七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荷兰银行的资产收益为百分之零点四六,花旗银行资产收益为百分之零点九六,而中国则为百分之零点一八,与国外银行相比仅仅占有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一九九七年花旗银行的收入利润率为百分之九点三,荷兰银行为百分之十七点三,中国银行为百分之二点八,可以看出,国内商业银行在竞争力上与国外银行尚存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规模巨大却没有规模经济,业务单一没有实现范围经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重挑战。
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制度
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制度作者:王笑晗戴铭璐唐小丰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年第07期当前国际金融业形势多变,在混业经营大环境下,中国仍是世界上少数实行分业经营模式的国家之一。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金融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目前,在我国实行多年的分业模式已逐渐显露弊端,而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是金融业的两种经营模式。
中国作为当下少数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对金融业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加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金融业逐渐出现交叉混合的趋势。
1999年以后,大部分国家都走向了混业的道路。
对于我国来讲,金融业的发展可分为三大阶段,首先是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单一,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集储蓄、信贷和货币发行于一身。
其次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工、农、建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开办了信贷证券等业务,但形式十分混乱。
最后则是从我国加入WTO到当下的逐渐突破阶段,走一条渐进式的混业经营道路势在必行。
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利弊历史经验可知,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业的竞争,造成金融运行效率低下。
而对于混业经营来讲,它有着分业无法企及的优势,体现在:①灵活性和适应性。
全球金融市场整合,银行业务多元化提升了本身的发展空间和对金融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②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如内部交易成本比单一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低,分摊的固定成本下降,与客户业务往来积累大量信息,使得获得信息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③精简金融机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
然而,银行业与证券业混合带来高收益的同时,高风险应运而生同时金融监管难度增加。
不同经济环境下混业与分业的对比混业经济模式当今世界银行混业经营大趋势有三种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全能银行型;金融集团。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前两种。
金融控股公司:以美国的花旗银行作为典型代表。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合并为“花旗集团”,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于一身的金融集团,开创了美国混业经营的先河。
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年的成功案例
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年的成功案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金融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许多金融机构开始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优化客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几个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以期给读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1. 支付领域:支付宝支付宝是中国领先的移动支付平台,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成功实现了支付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手机NFC等方式进行在线支付,并享受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
支付宝还提供个人理财、信用评估等服务,成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2. 零售银行:花旗银行花旗银行是全球领先的零售银行之一,其数字化转型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花旗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包括移动银行应用、数字化账户开户、在线贷款等,使得客户能够更加便捷地管理自己的金融事务。
同时,花旗银行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等手段,提供个性化定制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 保险业:中国平安保险中国平安保险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该公司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进行精准的风险评估,开展智能化的保险销售和理赔服务。
平安保险还推出了智能车险、健康保险等创新产品,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理赔流程。
4. 投资管理:美林银行美林银行是全球领先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该公司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了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美林银行的数字化平台提供了实时投资数据、个性化投资建议等功能,帮助客户实现更好的资产增值。
综上所述,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服务模式,金融机构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转型将继续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为客户和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花旗银行案例
国际金融业的超级航母――花旗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在国际银行界,花旗银行以其卓越的外汇和零售业务以及最广泛的国际分支网络在全球市场享有一骑绝尘的地位。
同时,作为全球金融革命的领导者、综合经营的典范,花旗也是众多金融机构的学习榜样。
更重要的是,花旗银行同中国有着100年的特殊渊源,2002年3月21日,花旗银行成为首家被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面经营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
因此,对花旗银行案例的研究无疑对当前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历史沿革:从纽约城市银行到花旗集团美国纽约派克大道399号,花旗银行总部,一个拥有最广泛国际网络“金融帝国”的指挥中枢。
这家有着190年历史的银行也是华尔街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
1812年7月16日,曾经担任华盛顿政府第一任财政总监的塞缪尔·奥斯古德(Samuel Osgood)上校与纽约的一些商人合伙创办了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今日花旗集团的前身。
纽约城市银行成立的那个时代是美国历史上的自由银行时期。
由于没有统一的调节与管理机构,当时的银行一般都在各州注册,称为州立银行。
美国各州自殖民时代起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与法律差异,因而北美各州通过各自独特的立法禁止和限制商业银行跨州甚至是州内开设分支机构。
这就是美国银行业延续两百多年的单一银行制传统。
在创建初期,作为州立银行,纽约城市银行主要是从事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相关的金融业务如为棉花、糖、煤及金属等贸易商提供信贷服务。
1864年是美国银行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这一年国会通过了《国民银行法》,确立了美国联邦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以国民银行体系代替了分散经营的各州银行。
该法规定,美国的商业银行既可以向联邦政府注册申请成为国民银行,也可以向州政府申请执照成为州立银行,这就是商业银行注册上的“双轨制”。
《国民银行法》同时规定,符合联邦政府要求的州立银行可以申请国民银行执照。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和经营策略
外资银行在高速发展阶段逐步扩大业务范围,涉 及人民币存贷款、外汇交易等多个领域。
3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外资银行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部分外资银行开始寻求差异化发展策略。
稳定发展阶段
21世纪初至2010年左右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逐渐稳定,形成 了较为完善的业务体系和服务网络。
经营策略调整
施保障客户的利益。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政策支持与监管要求
创新与合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政府对外资银行提供了政策支持,但 同时也加强了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要求,外 资银行需要合规经营。
外资银行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加强与中资 银行的合作等方式,积极应对挑战,抓住 发展机遇。
02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 略
市场定位策略
目标客户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目标客户 主要包括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 司、高净值个人等,这些客户通 常对国际金融市场和产品有较高 的需求。
品牌形象
渣打银行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维护,通过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吸引客户 。
德意志银行在中国的产品创新策略
产品种类
01
德意志银行在中国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投资银行、
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
创新驱动
02
德意志银行注重产品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
的新产品。
风险管理
03
德意志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非常严格,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措
区域定位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区域定位 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经济 发达的二线城市,这些地区是外 资银行机构和业务的主要分布地 。
产品与服务定位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提供一系列 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外汇业 务、企业银行服务、财富管理等 ,以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
全能型银行之路初探
等 大批 国家纷纷仿效 ,积极推行 分业 经营 、分业管理 的分 离型银行之路。但 自2 世纪7 年代以来 ,受金融市场迥速 0 O
Q 湖北 农村 金 融研 究 Q o年 4 o1
第Q 期
19 9 5年颁布实施的 《 商业银行法 》则正 式从法律 L确立 了
分 业 经 营 制度 。
E t
大 力推 动零售 银行 业务 ,逐 步 开发 网上银 行业 务 ,积 极
开展 综合 经 营。经 营转 型使 花旗 银行取 得 巨大 的成 功 , 花 旗 银 行 的 总 资 产 从 上 世 纪 7 年 代 初 的 2 47 元 增 长 到 O 3 {. _ 美
2 0 年 的1 6 07 03 2 4 ', f美元 ,扩 大了5 倍 ,净利润则由14 _ 4 .亿美 元增长到1 87美元 ,扩大 了1 7 ,被誉为 “ 7 {, 2倍 世界上最大
、
项 目融 资 业务 和财 务 顾 问 业 务 之 间 等 等 , 往是 一项 业 往
务 的发展促进 了其它业务 的发展 。全能型银 行业务经营 的 多元 化 能借助 或增强不 同业 务之间的联动 性, 创造规模经 济优势。而且 , 全能型银 行能 把在某项业 务经 营管理 中积 累 的技能 、经验 无成本地传播 到其他业 务或 新的业务 , 从而获
发 展 和 金 融 全 球 化 、 自 由 化 和 信 息 化 进 程 加 快 等 因 素 影
响 ,商业银 行的经营环境发生 了巨大变化 ,对商业银行传 统经营模式 和增长方式产生 了极大 影响。面对 巨大的生存 挑战 ,市场经济 发达 国家的银行业纷纷 进行发展战略和组
能够提供各类金融 业务的商业银行 。如作 为全能型银行典
步 、健 康 地 发展 。本 文 对 全 胄 型 银 行 的相 关 概 忿 机 理 、发 展 轨 迹 及优 势 E 所 在 进 行 了 分 析 , 并 结 台 丁实 际 提 出 了 有 关 建 议 。
银行变革成功案例
银行变革成功案例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银行业中,银行变革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成功的银行变
革案例为其他银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以下将介绍一些银行业成功变革的案例,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发。
1. 招商银行:招商银行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经营理念在银行业内颇有
声名。
招商银行在业务拓展和产品创新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通过引入科技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
招商银行的成功经验在于不断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使其在银行业中脱颖而出。
2.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其成功的银行变革案
例为其他银行提供了很多启示。
工行通过深化改革,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实现了银行业务的良性发展。
工行的成功经验在于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加强风险控制,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3. 花旗银行:花旗银行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银行,其在银行变革方面也有着显著
的成就。
花旗银行通过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加强风险管理,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花旗银行的成功经验在于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拓展市场空间,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银行的成功变革离不开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员工的积极配合,以及市场环境的
变化。
银行在变革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灵活调整业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愿这些银行的成功案例能够为其他银行提供一些启示,帮助它们实现银行变革的目标,取得更好的发展。
专业化银行与全能制银行的优劣势
专业化银行与全能制银行的优劣势
专业化银行的优势:
1、有利于集中资金,重点运用于特定领域或行业。
2、有利于一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有利于经济的稳步发展
3、有利于宏观经济的调控,有利于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易于达到干预经济的目的。
4、在资金严重不足而又急需发展的国家,专业化银行制度对于财力的有效集中和重点使用,促使工业的现代化,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专业化银行的劣势:
1、专业性银行不利于专业银行自身的扩张,限制了银行的扩张能力,最终将导致专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的丧失。
2、专业性银行调度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只能从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调动资金,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工商企业发展规模的要求。
3、专业性银行制度造成的银行林立的局面也不利于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的监管。
全能制银行的优势:
1、可以满足金融机构追求最大利益化的要求,在传统银行业务利润较低时,转向其他相关行业,尤其是相近的投资银行业务。
2、有利于金融机构分散投资风险,金融机构通过实行多元化经营,达到分散风险,多渠道获利的目的。
3、有利于进行金融创新,获得超额利润。
4、实行综合化银行制度以后,金融机构可以结合传统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进行金融创新,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取得最大经营利润。
全能制银行的劣势:
1、全能制银行可能有违背存款人的意愿从事高风险性活动。
2、银行可能利用资金有谁操控股市,造成证券市场的不平等。
3、银行经营风险加大,由于银行业涉及股市,一旦股市有波动,银行的资金安全受到挑战,银行经营安全受到威胁,有可能造成整个信用系统的混乱。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战略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战略,不少于1000字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
截至2021年,已有近40家外资银行落地中国,其中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标准特许银行、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等国际知名银行。
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变革。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外资银行的品牌和资本实力是其最大的优势。
在中国市场,外资银行通常将自身品牌优势与中资银行的渠道优势相结合,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
例如,花旗银行与兴业银行合作,共同推出信用卡业务;德意志银行则与华夏银行合作,共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这些合作不仅扩大了外资银行的客户群体,也使中资银行拥有了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二、加大市场定位,在弱势领域做出突破随着中国金融业务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外资银行逐渐摆脱了之前仅能开展外汇业务等限制,开始涉足各类金融业务。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外资银行发现有些领域中资银行优势较大,甚至形成了天然垄断。
在这种情况下,外资银行开始寻求在一些弱势领域做出突破。
例如,在债券市场上,外资银行的定位比较明确,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债券投资建议,并为客户提供大量的机构化产品。
这使外资银行在债券市场上获得了较大收益,也为其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积累了更多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三、增强数字化优势,打造数字化专业团队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成为今后金融业的必然趋势。
外资银行这些国际大银行非常擅长建造数字化平台,所以他们很快就发现中国市场高度适合数字化金融服务。
为了在中国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外资银行开始大力投入数字化金融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并逐步打造了一支数字化专业团队。
例如,汇丰银行将其亚洲业务总部与数字化银行总部合并,注重“数字化银行”战略的发展,如推出移动银行、在线金融、全球支付等产品,积极搭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优势。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启示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启示:世界企业文化网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花旗银行,历经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声誉最响的全能金融集团。
花旗之所以取得长盛不衰的奇迹,除了它始终奉行开拓创新的发展战略外,还和它卓越的企业文化所产生的“文化生产力”分不开。
在我国加入WTO之际,花旗的经验很值得我国金融业学习和借鉴。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花旗银行自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它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是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
花旗银行现任CEO森地威尔的年薪高达1.52亿美元,遥居美国CEO的前列;再以花旗银行XX分行为例,各职能部门均设有若干副经理职位,一般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工作3年即可提升为副经理,硕士研究生1年就可提升为副经理,收入则是我国同等“职级”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不过花旗银行的“副经理”与我国银行的“副经理”概念不大一样,准确地说不是一个行政职务,更像技术职称,其主要作用是加强人的成就感,对人才与时进行激励。
对于加入WTO后的我国金融业而言,最为关键和最为迫切的就是要更新人力资源理念,打破一切束缚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条条框框,从根本上改革人力机制。
目前,一方面要营造优厚的政策环境吸纳优秀人才,特别是要吸纳业务经营、产品开发、营销策划、电子网络、国际金融、数理分析、经济研究、文理复合、机构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包括引进国际“外援”人才;一方面要努力提炼金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让“为企业献身的精神成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积极推行“以激励机制为核心”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员工薪酬市场化制度与持股制度以与积极的期权制度,依靠制度激励人才;同时,要在培训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存量”人才的质和量。
客户至上:企业文化的灵魂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最优之处就是把提高服务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银行的长期策略,并充分认识到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要有吸引客户的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onomic aspect・Intemet fortune・网络财富从花旗银行看全能银行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吴德晖,丁文丽(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摘要】全能银行是21世纪全球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之一,全能银行模式具有许多独特的竞争优势和体制缺陷。
花旗银行是全能银行模式的典型代表,本文以花旗银行为典型案例,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其全能银行模式的辉煌及其后深陷次贷危机泥潭的困境。
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全能银行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能银行道路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花旗银行;全能银行;启示一、理论概述全能银行指经营所有金融业务的银行,尤其,它不仅经营银行业务,而且还经营证券、保险、金融衍生业务以及其他新兴金融业务,有的还能持有非金融企业的股权。
全能银行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全能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全能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全能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非金融公司股东。
现在最常用的定义是第二种。
全能银行具有业务多元化、网络化和集团化等特点。
首先,从业务范围看,其显著特征是自身可以涉足金融领域的任何业务,不仅包括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汇业务,还包括投资银行的业务,而且可以进行保险、抵押、证券经纪、基金等资产管理、咨询以及电子金融服务等所有金融业务。
其次,全能银行通过全能银行集团内部的交叉持股,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性的网络体系。
最后,全能银行的特色还在于其市场由几家大的金融机构主导,而这些大机构几乎清一色依附于大型商业银行。
如德国资本市场几乎被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及商业银行这三家所垄断,而美国的资本市场也存在八大财团的说法。
全能银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诸如:资金优势、网络优势、范围经济优势、成本优势、抗风险优势、信息优势等。
这些独特的优势也保证了全能型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往往拥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当然,全能银行的业务是全能型的,但它不是万能的,它在市场竞争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体制缺陷,主要表现在:内部目标不一致、加大操作风险和引发金融投机等方面。
具体形式有,全能银行因其业务多元化而引起各部门之间内部目标不一致,再因为它人员众多且网点分布世界各地所以加大了操作风险,、和超级金融集团会由于其规模而有持无恐,过分最求高回报而倾力于高风险投资项目所带来的金融投机,隐性风险巨大。
二、全能银行的典范——花旗银行案例分析花旗银行作为当今典型的金融业全能银行,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做是全能银行发展的一个缩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花旗集团(Citigroup)是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
花旗集团作为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务公司,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约为二亿客户服务,包括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服务从消费银行服务及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服务、以至经纪,保险和资产管理,非任何其它金融机构可以比拟。
现汇集在花旗集团下的主要有花旗银行、旅行者人寿和养老保险、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花旗银行采取了四步发展战略:把一家小银行建设成为全国性最大的银行;从专业性银行到全能银行;从全国最大、最有实力的银行到世界最大、最有实力的银行;从在任何方面都是最好的银行到只在所选择的领域做得最好的银行。
然而,作为最为成功的全能型银行之一,花旗银行却也同样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影响。
2009年01月16日花旗集团发布的季报显示,该行2008年第四季度巨亏82.9亿美元,为连续第五个季度亏损,至此,花旗2008年全年的亏损可能超过180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最大年度亏损。
为缓解压力,花旗16日同时宣布了传闻中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为了减轻压力和改善盈利能力,花旗当天宣布将把旗下业务一分为二,并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
并声明花旗集团将拆分为“花旗银行”和“花旗控股”两部分。
从花旗银行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花旗银行在98年与旅行家集团合并后,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并购,不断扩展其经营范围,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和海外市场,其全能型银行的经营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最终成就了花旗享誉世界的“金融帝国”的辉煌。
这说明全能型银行体制是先进的,它能够利用其资金优势、网络优势、成本优势、信息优势等帮助商业银行开展多元化业务,建立业务网络,逐步打造成为雄霸全球的超级“金融航空母舰”。
但从花旗银行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全能银行的一些不能忽视的弊端。
首先,就花旗银行来看,其总资产达2万亿美元,涉及超过100个国家,业务涉及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所以,不可避免的,它们各部门之间的内部目标也不完全统一,甚至发生冲突,如投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两部门之间的目标就有可能不一致,这样就可能引发银行总体目标不一致,前进方向不明的隐患。
其次,关于花旗银行操作风险的问题,对于花旗银行这么一个庞大的组织,业务范围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可想而知它在企业内控方面的困难,毫无疑问,这么一个庞大的金融机构里面,其存在的操作风险是如何的让人胆战心惊。
最后,我们也知道,花旗银行之所以深陷金融危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投资失败,过深的参与到住房抵押贷款等次级贷款之中,所以当次贷危机爆发以后,花旗银行也惨遭罹难,并且由于其业务广泛,花旗银行在次贷危机中所受的伤害实际上要远比其他金融机构深。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些启示(一)我国发展全能银行的必要性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大潮的推动下,在外国全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我国银行向混业经营的全能制银行发展,继而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
1.发展全能银行是适应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全能银行的全球化趋势促使中国银行必须要走出国门,大利发展全能银行,与国际接轨。
中国现在向世界敞开了国门,正在鱼贯而入,中国的银行要想不被西方发达国家大型全能银行吞没,必须转守为61网络财富・Intemet fortune・Economic aspect攻,把金融服务由国内发展到国外,从地区性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
2.发展全能银行是降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需要商业银行本身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实现盈利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本质目标和所遵循的经营原则。
扩大银行业务领域是银行改善财务状况的有效途径。
全能银行由于业务多样化而具有的内在稳定的特征,使其能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银行的利润收入。
所以说,发展全能银行对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力状况、减少金融风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发展全能银行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电子、通讯、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条件下,通过跨国规模经营和合理布局,可以实现在本银行系统内的资金全球调拨、信息共享、综合服务平台的共享以及建立交易成本较低的内部资本市场等等好处。
(二)我国发展全能银行的可行性1.政策基础。
央行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199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了《证券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的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国债回购业务。
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直接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会增加货币市场的需求,活跃银行间同业市场,增加银行资金运用渠道,而且也为央行使用基础货币调节市场开拓了空间。
1999年10月,证监会、保监会同意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
保险资金入市为股市增加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开拓了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满足了保险公司长期投资的需要。
200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
该办法打破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分割局面,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间接进入股票市场。
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平台和框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2.物质基础。
已具相当实力的我国商业银行为发展全能银行提供了物质条件。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世界银行业排名靠前。
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有3家进入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前20名,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排名分别为第11位、第16位和第17位。
此外,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在世界银行业的排名也大幅提高。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竞争的实力。
从规模来看,证券公司虽然创利能力较强,但资产与银行相比仍然相当弱小。
证券业最大的海通证券公司资本金也只有中国工商银行的5%左右。
从网点普及程度来看,商业银行包括新兴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遍及城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每家都超过万家。
而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
并且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资银行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分业经营之前,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证券业务。
即使在分业后,与证券相关的业务也在进行,如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
全能银行已经渐露端倪。
3.制度基础。
日趋规范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监管体系奠定了我国发展全能银行的初步基础。
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在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实行全能银行制奠定了基础条件。
我国商业银行围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机制,实行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的改革,重点进行了完善法人制度、建立内控制度、精简机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财务制度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国有银行商业化的进程,提高了风险防范能力。
在规范市场行为主体的同时,我国的金融监管也经历了一系列转变:从行政监管向依法监管转变;从外部监管向强化机构内部监管转变。
目前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已贯穿到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和市场退出等各个环节。
同时,大量的金融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金融监管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为主体的监管体系已经形成,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已经建立了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预防性监管和最后抢救行动相结合的三道防线。
金融监管的逐步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的逐渐健全,为我国银行业实行具有效率优势的全能银行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4.业务基础。
我国金融系统出现了转向混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
所谓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
我国目前已存在中信、光大、平安等金融控股公司,它们通过资本运作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招至麾下,搭建统一的业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该形式为全能银行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另一方面,中间业务成为我国发展全能银行制的桥梁,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多元化为我国发展全能银行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