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1.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有老师或者家长陪同,要。

用石头、铜针或者钢针的时要。

2.适合刻制印章;3.石头的软硬标准(用刻画法):答:4.观赏石的、、或者非常特别,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

5.我们周围的通常都是岩石,、、是常见的岩石。

观察岩石的、、,测试它们的。

6.测试岩石软硬所需要的材料:、、、、等。

7.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表面特征:8.制作岩石标本:/采集岩石标本(把岩石洗干净,弄成小块),准备收纳盒;/将岩石装入收纳盒;/查阅资料或者请教老师,确定岩石名称;/为岩石标本贴上标签。

9.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矿物组成的。

10.是成分集中且有一定结构的石头。

矿物有:、、、、、、、、等。

11.给岩石制作一张“身份证”,包含哪些内容呢?12.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可以用来、、。

石灰岩可以用来烧、生产,还是制造的原料。

13.思维导图:14.思维导图:先用一个图形表示,并标注上文字,再用若干个箭头和图形表示跟中心概念的二级概念,并标注文字,着用继续下去,思维导图就做好了。

15.假山可以用,很奇特,很漂亮。

16.矿产是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或等自然资源。

17.矿产资源可以分为3大类:、、、。

名称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了解)18.研究煤的档案19.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或等自然资源。

20.矿产:可以作燃料,更给人们热能,如煤、石油、天然气这类矿产;矿产:可以提炼出金属,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锡矿石这类矿石;矿产:可以开采金刚石、各种岩石、石墨、盐晶等非金属矿产。

21.铁矿石的开采、冶炼的过程和用途:铁矿石22.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各种重要的资源。

23.矿产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是、的,我们要合理开采和利用。

24.地球上可用的能源还有、、、、、... ...25.为什么不能过度开采矿产资源?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矿产资源?答:26.我们应该合理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答:27.保护矿产资源提几条建议?答:28.新型能源有:、、、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1.[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腔[扩张]。

3.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收缩]。

4.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和肺]等。

第二课《呼吸与健康生活》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平静状态下,青少年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

剧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4.运动后,人需要更多的氧气。

[呼吸次数]会增加,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氧气]。

第三课《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要求,男生[1100-2600]毫升,女生[900-2000]毫升。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肺]得到锻炼,增加[肺活量],能向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精力更加充沛。

第四课《一天的食物》1.[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2.按照食物的来源,食物可以分成[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也称为[荤食]和[素食]。

3.按照食物食用的生熟情况,可以分成[熟食]和[生食]。

4.按照日常食用的数量,食物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

5.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米饭、面食、水果、蔬菜、肉类、蛋类]等。

第五课《食物中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2.[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课:雨滴形成的过程1.雨滴形成的要素包括湿空气、冷凝核、上升运动;2.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滴;3.随着水滴不断增大,最终形成雨滴;4.雨滴较重会下落到地面上,形成雨水。

第二课:参观地方晴雨表1.地方晴雨表是用来观察当地天气变化的仪器;2.地方晴雨表包括温度计、湿度计和风向风力表;3.通过观察地方晴雨表的指示,可以预测天气情况;4.温度计可以测量空气温度;5.湿度计可以测量空气湿度;6.风向风力表可以测量风的方向和强弱。

第三课:空气中的水蒸气1.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2.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高;3.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高;4.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水蒸气会在空气中上升;5.高温、高湿度的地方容易形成大量的水蒸气。

第四课:蒸发和凝结1.液体在加热时会变成气体,这个过程称为蒸发;2.蒸发后的水蒸气会上升到空气中;3.气体在冷却时会变成液体,这个过程称为凝结;4.凝结后的水滴会形成云、雾或雨滴。

第五课:云的形成与雨的关系1.云是由水滴或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2.云的形成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冷凝核有关;3.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后,形成云;4.高空的云由冰晶组成;5.云的颜色、形状和高度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判断;6.云中的水滴增大而重时会形成雨滴,从而下雨。

第六课:细菌和真菌1.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可以在水、土壤和其他物体上生存繁殖;2.不同种类的细菌有不同的形状,有的呈球状,有的呈杆状;3.细菌可以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两类;4.有益菌可以帮助身体消化食物,制造药物等;5.有害菌可以引起疾病;6.真菌包括霉菌和酵母菌,它们可以生长在潮湿的地方;7.霉菌和酵母菌可以对食物进行腐烂和发酵。

第七课:食物的变质与保鲜1.食物的变质是指食物中的细菌或霉菌繁殖导致的;2.变质的食物可能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3.食物变质的条件包括高温、湿度和空气中的细菌;4.保鲜的方法有冷藏、冷冻、脱水、烧烤和加盐等;5.化学防腐剂可以延缓食物的变质;6.常见的化学防腐剂有食品添加剂、糖精和硫磺等。

新大象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练习试题

新大象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练习试题

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练习第二单元《岩石与矿产》知识点:1.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有老师或者家长陪同,要注意安全。

2.石头的软硬标准:铜针能刻动表示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也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3.这些石头的颜色、形状、质地或者结构非常特别,看起来很漂亮,因此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

4.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

5.6.岩石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做粉笔用的石膏等,都是矿物。

7.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

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组成。

绝大部分砂岩主要由石英、长石组成。

9.矿产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自然资源。

10.矿产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有些矿产可以做燃料,有些矿产可以提炼出金属。

11.矿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各种重要的资源。

12.矿产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是有限的。

练习题:1.下列石头,硬度最高的是()。

A.用铜针就能上印记B.用钢针就能上印记C.砂岩用指甲无法刻上印记2.适合用来做雕刻工艺品的岩石是()。

A.大理石B.石灰岩C.砂岩3.下列属于非金属矿产的一组是()。

A.石墨、盐晶B.煤、石油C.铁矿石、铜矿石4.花岗岩中的白色透明颗粒应该是()。

A.长石B.石英C.板岩5.连一连答案:BAAB。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1)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1)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1)
1. 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 不同物体的形状各异,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 物体的结构指的是由哪些部分组成,例如:人体由头、躯干、四肢等部分组成。

2. 物体的性质物体的性质
- 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铁是坚硬的,水是液体的。

- 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摸索和实验等方式来了解。

3. 物体的用途和功能物体的用途和功能
- 物体是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的工具或材料。

- 不同物体有不同的用途和功能,例如:书本用于研究,食物
用于进食。

4. 常见物体的特点常见物体的特点
- 通过观察常见物体可以发现它们的特点。

- 例如:树有树干、树叶和树根,河流水流向下流动等。

5. 物体的变化物体的变化
- 物体可以经历各种变化,例如:水可以被加热变成蒸汽,冰可以被加热变成水。

- 物体变化的原因可以是温度、光照、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以上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摘要。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进一步了解物体的性质、用途和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2020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岩石和矿产知识点

2020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岩石和矿产知识点

第二单元岩石和矿产一、我会填1.(铜针)能刻动表示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2.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

自然界的岩石在(颜色)、(颗粒)、(软硬)等方面都有不同。

3.岩石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做粉笔用的(石膏)等,都是矿物。

4.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

大理岩主要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

绝大部分砂岩主要由(石英)、(长石)组成。

5.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示岩石的各种用途。

6.矿产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自然资源。

7.有些矿产可以(做燃料),供给人们热能,如(煤)、(石油)、(天然气),这类矿产叫(能源矿产)。

8.有些矿产可以提炼出(金属),例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锡矿石),这类矿产叫(金属矿产)。

9.(非金属矿产)是可以开产(金刚石)、(各种岩石)、(石墨)、(盐晶)等非金属的矿产。

10.(矿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各种重要的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是(有限)的,如果无节制地开采,不到(300年),我们就没有任何能源可用了。

11.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滑石)。

二、我会判1.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我国的稀有金属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3.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4.矿物都是不透明的。

(×)5.岩石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颗粒组成的。

(√)6.矿物中石膏是最软的,可以用来做粉笔。

(×)三、我会选1.有一种矿物,能用指甲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为(C)。

A.硬B.较硬C.较软D.软2.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嘴硬的是( B )。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一天的食物(知识点)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一天的食物(知识点)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4、一天的食物(知识点)
1、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2、一天中,我们吃的最多的食物是米饭,馒头。

它们是主食。

3、面对这么多食物,我们可以根据食物的来源、食物的作用、食物的生熟进行分类。

4、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将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简称素食和荤食。

素食包括蔬菜,水果,谷物等。

荤食包括肉,蛋,水产等。

5、按食物的作用,可将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

主食包括米,面,杂粮等。

副食包括鱼,肉,蛋,菜,水果等。

6、按食物的生熟,可将食物分为生食和熟食。

生食包括蔬菜,水果等。

熟食包括鱼、肉、谷物等。

7、。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复习【按课编写】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复习【按课编写】

2020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6页】
第一课《感受我们的呼吸》
1.(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z。

2.
j
3.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和肺)等。

4.
5.
6.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7.
8.实验探究
3右图是演示呼吸运动的模型图,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气管
B.
(2)当用手往上顶橡皮膜D
程,拉下橡皮膜D
第二课《呼吸与健康生活》
1.
2.
3.
4.
5.通过分析探讨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运动都会增加
6.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7.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8.我们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吸入氧气进人血液,呼出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9.与平静状态相比,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增加。

40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这一课时进行的记录。

从上面的数据中,
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是最多的。

11.实验探究题
下面是乐乐记录的自己在三种状态下意分钟的呼吸次数。

(1)乐乐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平均值是
(2
同”)。

(3)
第三课《测量肺活量》
1
2
单位。

3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要求,男生(1100-2600)毫升,女生(900-2000)毫升。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和(沉淀)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4、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

充分搅拌后:不能看到它的颗粒,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5、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6、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7、(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酒精、醋、高锰酸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面粉、食用油、沙子、泥土、铁钉、橡皮、塑料)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8、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9、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0、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1课时感受我们的呼吸1. 我们可以通过鼻子和胸腔运动感受到呼吸。

2. 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等。

3.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4. 吸气流程: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呼气流程:人体不需要的气体→肺部→支气管→气管→咽喉→鼻腔→体外5. 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6.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呼吸。

7.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2课时呼吸与健康生活1.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3. 我们的呼吸平静时一般为每分钟20次左右,人在睡觉中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少的。

4.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做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就是为什么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5. 经常参加体有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6. 运动前和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变化。

运动前呼吸次数比较少,运动后呼吸次数都变多。

第3课时测量肺活量1.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的肺活量较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较小。

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2. 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些。

3.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 4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在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多样性。

这包括了各种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于我们地球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生物种类之间相互依存,构成了生态平衡,维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

2.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重要?生物多样性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食物、药物、材料和能源,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提供了文化、娱乐和休闲活动,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3.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

我们要爱护自然环境,不随意破坏动植物的生存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保护自然资源。

对于濒临灭绝的物种,我们可以积极参与保护行动,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帮助它们重返自然。

政府和环保组织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4. 个人观点和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着地球的生存与发展。

每一个生物种类都是地球生命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它们。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表现。

我希望未来能够看到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

总结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二单元,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培养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能力。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日常做起,共同保护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涵盖了各种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生态系统。

在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1.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1.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
腔扩张,腹部收缩。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
腔收缩,腹部放松。

3.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作养料所必须的原料。


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4.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1.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
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测量肺活量
1.肺活量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
个指标。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升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4.一天的食物。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知识要点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知识要点总结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要点(一)呼吸与健康 1.感受我们的呼吸1.参与呼吸的器官有你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人体参与呼吸的气管有(鼻腔、口腔、气管和肺)等。

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腹部收缩,肺变大。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腹部放松,肺变小。

2.(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呼吸与健康生活1.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平静状态下,青少年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

剧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3.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运动会加快呼吸次数。

4.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运动后,人需要更多的氧气。

(呼吸次数)会增加,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氧气)。

5.伴随呼吸次数的改变,心跳速度变化吗?不同状态下不仅呼吸次数会发生变化,心跳次数也会发生变化。

6.拓展:(1)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即肺活量)(2)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3.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要求,男生(1100-2600)毫升,女生(900-2000)毫升。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点整理

气管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1、无论是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

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3、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地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叫作消化。

4、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受我们的呼吸1、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

2、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3、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吸气:鼻腔或口腔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4、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呼气:肺一支气管一气管鼻腔或口腔5、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6、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鼻:过滤吸入的空气咽喉:有对气体加热的功能。

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功能是运送气体。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2呼吸与健康生活1、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呼吸也会发生变化。

2、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4、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支气管5、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増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空的变化- 云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当温度下降或水汽达到饱和点时,水蒸气会凝结形成云朵。

- 晴天: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 多云天:天空有云朵,阳光不太明亮。

- 阴天:天空发灰,也叫“乌云密布”,经常下小雨或阴雨。

- 雨天: 天空下着雨,如细雨、大雨等等。

- 晴雨表:可以根据它来了解天气预报。

第二单元动物的种类和生活- 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有脊椎、有四肢。

- 脊椎动物的分类: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 哺乳动物的生活性:哺乳动物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中。

哺乳动物会分泌乳汁哺育子女,一般是胎生,生下来就有毛发,有保护作用。

第三单元动物园的小动物- 动物园是一个以展出、饲养、研究动物为主要任务的公共园地。

- 动物园的分区:食肉区、食草区、水生区等等。

- 动物园常见的鸟类:老鹰、鸵鸟、孔雀、企鹅等等。

- 动物园常见的哺乳类动物:大熊猫、老虎、长颈鹿、大象等等。

- 动物园常见的爬行类动物:鳄鱼、蛇、乌龟等等。

第四单元植物的变化和运动- 植物的主要部分:根、茎、叶、花、果。

- 植物向阳性:大部分植物喜欢充足的阳光,会向阳生长。

- 植物的都会运动:水蒸气和养分在植物茎叶间不断运动,这叫做“内涵运动”。

- 植物的对流运动:由光合作用引起,叶面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形成对流运动,这个过程叫做“呼吸”。

第五单元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有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每个人都应该尽的义务。

- 垃圾分类的种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 可回收物指可以再利用的废弃物品,如纸张、塑料瓶等等。

-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废药品等等。

- 湿垃圾是指易腐烂的生活垃圾,如剩菜剩饭、果皮等等。

- 干垃圾是指不能直接腐烂的垃圾,如塑料袋、旧衣服等等。

第六单元科学探究- 科学研究需要遵循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
点汇总
1. 物质的属性和变化
- 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 物质有一些共同的属性,例如颜色、形状、硬度、气味等。

- 物质可以经历一些变化,包括状态变化、溶解、燃烧等。

- 物质的状态变化包括固体转液体、液体转气体、气体转液体、液体转固体等。

2. 物质的测量
- 物质的重量可以用天平进行测量。

- 物质的长度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

- 物质的体积可以用进行测量。

- 物质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可以通过筛分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质分离开。

- 可以通过手工挑选将不同性质的物质分离开。

- 可以通过过滤将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与固体分离开。

- 可以通过蒸发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离开。

4. 物质的保存
- 节约用水和用电,避免浪费资源。

- 妥善保管物质,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 善于利用废物和回收利用资源。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3、(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4、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5、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第二单元
冷和热
一、冷热与温度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
答: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答:因为深色物体散热性好。
4、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因为白色衣服吸热性差,宽大的衣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感到凉快。
5、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海水和沙滩的吸热性能不同,沙吸热性好,升温快,散热也快;海水吸热性差,升温慢,散热也慢,所以海水中凉快;海滩温度高。
3、你能设计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变化的实验吗?
答:把气球套在饮料瓶上,先放进热水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再放进冷水中,气球又瘪下
去了。说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
答:利用加热和冷却可以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可以加热玻璃管,弯曲玻璃管、可以炼钢、铁轨要预留缝隙、电线冬天紧绷、夏天松弛等。

2020年青岛出版社出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2020年青岛出版社出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冷与热第6课哪杯水热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常用的温度计有(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

2、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3、温度计一般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组成。

4、37℃读作:37摄氏度。

-8℃读作:零下8摄氏度。

5、怎样测量水的温度?①用手拿着水温计的上部。

②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

③等水温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④读数时,水温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

5、同一时段,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因为室外阴凉、通风,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第7课温度计的秘密1、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这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根据水、醋、果汁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就是在(推理)。

4、瓶装饮料都不装满,是为了防止(夏季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而发生故障。

5、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给水加热,随着温度上升,水受热体积膨胀,所以水烧开后会往外溢出。

第8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1、夏季,自行车容易爆胎,是因为夏季温度高,(车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把轮胎胀破了。

自行车胎爆裂原因是(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不同材料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3、实验中发现,铜球在受热前(能)通过铁环,在受热后(不能)通过铁环,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破,用开水一烫就能鼓起来,这是因为(乒乓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的缘故。

5、铁轨之间留有缝隙是因为(防止铁轨受热膨胀而导致列车脱轨)。

6、夏天,架设电线应该把电线架的松一些。

7、把气球套锥形瓶口观察变化的实验:说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

2、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的、颗粒状、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用。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有些液体相互之间也可以溶解。

如:胶水、醋、酒精能溶解在水中。

2、胶水放入水中,一开始沉入水底,经过充分搅拌,会均匀分布。

醋放入水中后快速扩散,并均匀分布。

酒精放入水中先在上层扩散,再慢慢向下扩散,最后均匀分布。

3、食用油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充分振荡后还是浮在水面。

(不能溶解于水。

但可以溶解在洗洁精中)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一些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于水
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1、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温的高低、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水果糖在水中加速溶解的方法有:弄碎、加热水、搅拌等。

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在一定的水量中,物质溶解是有限度的。

2、常温下,100毫升水里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出来。

加热可以使食盐水蒸发更快。

2、加热蒸发实验要用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等器材,用石棉网可以使蒸发皿受热均匀。

3、酒精灯的火焰从外到里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

一般用外焰给物体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4、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下次使用打不开灯帽。

《资料库》海水里蕴藏着丰富的盐。

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合人类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