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单2

合集下载

《马说》教案4篇

《马说》教案4篇

《马说》教案4篇《马说》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说》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马说》教案篇1 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培养语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现实。

3、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二者的关系,领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体会作者的感情2、掌握“说”的文体特点,学习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请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

2、今天,我们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马说》是通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议论文体。

“说”是“谈论”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预习成果展示1、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指导朗读划分节奏。

2、字词学习:祗(zhī)骈(pián)食(sì)3、作家作品:关于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自号昌黎先生,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补充理解词语1、学生自学,划出疑难点;2、全班交流:(1)、重点词:祗: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并列,一同。

是:这。

能:才能。

见:通“现”,表现。

且:尚且。

等:相等。

安:怎么能临:面对。

(2)、一词多义:虽:A、故虽有名马:即使。

B、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以:A、不以千里称也:用。

B、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食:A、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

B、食不饱:吃。

其:A、其真无马邪:难道。

B、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

C、食之不能尽其材:指代千里马。

策:A、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B、执策而临之:马鞭。

能:A、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B、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3)、通假字:(1)、食马者不只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同饲喂养(2)、才美不外见见xiàn 同现表现出来(3)、其真无马邪邪yé同耶表示疑问,吗3、翻译课文,要做到字字落实,大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背诵下来,并且领会文章的要旨。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马说》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并理解课文,学习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掌握作者韩愈的观点及论证方法。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15课。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 学习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马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作者观点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会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课后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马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马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a. 学生欣赏图片,谈谈对马的印象。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c.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韵味。

3.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a.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课文。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c. 逐段分析课文,讲解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d. 分析作者观点,理解作者意图。

4. 例题讲解,巩固知识a. 出示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c. 学生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c. 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马说》2. 板书主要内容:a. 作者观点: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 文言文词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课文,并翻译重点句子。

b.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理解。

2. 答案:a.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a. 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马说》教学设计2_教案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2_教案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2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马说》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马的生活习性和习性特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马的生活习性与习性特点。

2.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

教学准备:《马说》课文、幻灯片、图片、电脑、小黑板等。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马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通过观察这匹马的特点,引导学生简单谈谈对马的了解。

比如:这匹马是什么颜色的?这匹马有哪些特点?2.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马说》,告诉学生我们将会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更加全面地了解马的生活习性和习性特点。

Step 2:阅读理解(10分钟)1.教师将《马说》的课文呈现在幻灯片上,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将适当的添加一些图片,并用简明的语言解释。

2.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马经常喝水吗?为什么马经常赶在夜里才开始梳理毛发?Step 3:合作学习(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4-5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并给予一张白纸和彩笔。

2.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一项任务,让学生协作完成。

例如:小组A讨论马的生活习性,小组B讨论马的饮食习性,小组C讨论马的睡眠习性等。

3.组长带领小组总结讨论结果,并在白纸上用彩笔进行记录。

4.每个小组报告自己的讨论结果并展示记录在白纸上的内容。

5.教师带领全班进行讨论,让学生交流分享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

Step 4:口头表达(1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项马的生活习性或习性特点,并进行口头表达。

2.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马的生活习性或习性特点的理解。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段有关马的生活习性和习性特点的视频。

2.教师带领学生对视频进行观看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马的生活习性和习性特点的理解。

Step 6:小结与评价(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肯定,并进行小结,再次强调马的生活习性和习性特点。

韩愈《马说》教学设计(通用9篇)

韩愈《马说》教学设计(通用9篇)

韩愈《马说》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韩愈《马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韩愈《马说》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马说》是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

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充溢其中。

【教学设想】想要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教师就应当帮助学生搭建沟通古今语文的桥梁,让他们自如的往来其间。

因此本课的教学结构按照“共鸣”“争鸣”“一鸣惊人”三个环节设计。

在“共鸣”环节学生通过读的方式体会作者情感,领悟文章寓意;在“争鸣”环节学生通过辩论方式,学会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人才和伯乐的关系;在“一鸣惊人”环节中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了解当前社会人才不被埋没的途径。

【教学目标】领悟文章寓意,寻求自己被赏识的途径。

【重点难点】1.领悟文章寓意。

2.寻求自己被赏识的途径。

【教学方法】朗读法、开放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ppt出示图片,介绍图片)最近有张照片在网上很火,我请大家欣赏一下。

照片上的女孩前几日参加北京电影学院考试,在表演复试中落榜,一时情绪失控,在现场大喊大叫,被网友称作“咆哮姐”。

同学们,你知道她咆哮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说)她喊的是“为什么啊”,言外之意就是我的表演已经很好了,为什么就没人赏识我呢?那么你们也有这样不被人赏识的时候吗?(学生谈自己不被赏识的经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看它是否说出了你的心声。

(板书课题——马说)二、共鸣文章中有你的影子吗?(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正音。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积累文言词汇。

2.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 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马说》。

2. 文体介绍
简要介绍“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3.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韩愈的生平及作品。

4.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5. 深入研读
- 分析作者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

- 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的含义。

6.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7. 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

- 以“假如我是千里马”为题,写一篇短文。

《马说》经典教案(优秀12篇)

《马说》经典教案(优秀12篇)

《马说》经典教案(优秀12篇)《马说》教案篇一教学设计(A)1.疏通文意,理解文章蕴含的寓意。

2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

3.指导朗读。

一、导入新课在古代,由于受腐朽的选拔体制所约束,有许多人因才华得不到施展而写下许多直抒胸臆的诗文,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其中最著名的一篇——《马说》。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2.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

三、分析课文1.教师范读。

2.正音。

乐(祇()骈)槽枥()辱(食()食马者策()见()邪()石()粟()3.(1)分析课文第一段。

提问:结合课文注解,翻译第一段并找出难懂的词语。

实词: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辱——辱没骄——一同槽流——喂牲口用的食器称——著称虚词:而——表转折,但是故——因此于——在之——结构助词,的以——凭借虽——即使。

教师翻译(略)提问: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提问: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齐读第一段。

(2)分析第二段。

提出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实词:一食——吃一顿食马者——通“饲”,喂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等——等同,一样常——普通的虚词:或——有时其——代“千里马”是——这种,作代词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能够千里之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安——怎么提问:第二段说明了什么?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提问: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女生齐读第二段。

(3)分析第三段。

找出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实词:策之——用鞭子打执策——马鞭子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精选《马说》教案3篇《马说》教案篇1【设计思想】本文通篇设喻,托物寓意,篇幅短小,但文意曲折,阐明了不遇伯乐千里马会被埋没的道理,借此讽喻了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致使众多有识之士埋没于世的当时统治者,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忧愤。

学习本文的文言字词及顺畅理解课文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托物寓意的手法是教学的难点。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学生汇报自学所得,教师适时点拨并利用多媒体检测自学效果,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难点部分。

【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主要文言字词的用法。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导学生学活动目标媒体应用及分析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导入听、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朗读课文听感知课文、激发兴趣课件(感知课文激发兴趣)学习课文教师适时点拨适时演示幻灯片交流学习内容。

看老师展示应学相关内容。

培养自学能力通过学习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得发展课件(检查自学效果,熟知应学内容)逐段翻译课文教师适时点拨、讲解适时演示幻灯片讨论、交流学生学会翻译本文课件(助教、助学)深入理解课文教师设问、适时点拨1、理解第一段,思考: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伯乐指的是什么?(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识人才的人。

)2、分别理解第二、三段思考、回答学生理解课文深层意思课件(助教、助学)作业看思考课外拓展课件(助学)结论与反思 1、限于学校具体情况,课件只能做成演示形。

2、在学生做好预习的基础上来上此课,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可有选择地进行演示,有些也可以作为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反馈。

3、此课件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但略显单薄,还需配备其他资料。

《马说》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教案

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教案

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马说》。

(2)理解并掌握《马说》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概括《马说》的主旨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马说》的文意。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马说》中的修辞技巧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和领悟《马说》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然和生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马说》。

(2)理解《马说》的文意和主旨。

(3)掌握《马说》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马说》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分析《马说》中的修辞技巧和表达方式。

(3)领悟《马说》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韩愈及其文学地位。

(2)介绍《马说》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马说》,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马说》中的修辞技巧和表达方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学拓展:(1)比较《马说》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2)联系现实生活,探讨《马说》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马说》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马说》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马说》。

2. 写一篇关于《马说》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马说》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教案:《马说》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解读诗歌《马说》的意境和主题。

2.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中使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围绕“马”这个词汇进行讨论,并了解学生对马的印象。

2. 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对马感到好奇和敬畏?引出该诗的主题。

呈现:3. 教师朗读《马说》,并让学生跟读。

强调诗歌朗读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的情感表达,引发学生的共鸣。

解读:4. 师生共同解读《马说》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观察诗歌中使用的具体语言和形象描绘,分析诗歌的内涵。

探究:5.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诗歌中使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尸山血海”、“马背上的风”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形象的象征意义。

拓展:6. 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马”是否只指代马匹,还是代表着其他意义?让学生举例解释。

表达:7. 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巩固:8. 师生共同讨论,难点与疑惑,确保所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该诗的主题和理解方法。

评价:9. 设计一项小练习或问答活动,检验学生对《马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延伸:10.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诗歌或文学作品,通过类似的分析方法,理解和解读其中的意境和主题。

总结:11.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并引导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能够带来的思考和启迪。

展望:12. 提醒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和学习中,要注意多角度解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发现其中的美与智慧。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在刚才的课堂中,我们一起学习了现代诗人余秋雨先生的《马说》这首诗。

通过对诗歌的解读和讨论,我们深入探究了诗歌中的意境和主题,并分析了其中使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接下来,我将继续为大家展开《马说》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聚焦于《马说》的意境和主题。

文言文教案:《马说》

文言文教案:《马说》

文言文教案:《马说》文言文教案汇编:《马说》《马说》教案第一篇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学生齐读、教师正音、学习小组合作扫除字词障碍,使学生读准、读懂课文。

(二)通过对课文内容“说、辨、议、想”的合作探究过程使学生感悟课文的主旨、文章的寓意、托物寓意的写法。

(三)通过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使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通过对“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二、重点、难点(一)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尝试翻译这篇课文。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讲“知己”这个词来源的故事(即伯乐在太行山相马的典故)。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三)理读课文,使学生做到读准、读懂课文(板书:一、理读1、读准2、读懂)1.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正音。

2.学习小组合作扫除字词障碍。

(四)解读课文的内容与主旨(板书:二、解读1、内容2、主旨)1.说一说(1)课文里面有怎样的千里马?你可以试着这样说:这是一匹的千里马,因为……(2)又有怎样的饲马者呢?你可以试着这样说:我觉得他是的'饲马者因为……2.辨一辨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板书)千里马喻指,伯乐喻指,食马者喻指。

3.议一议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4.想一想我们来看一看文章的主旨,作者想要通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教师适当补充写作背景)(五)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三、品读共鸣)1.教师:品读首先要和作者产生共鸣。

比如说,我读到什么地方的时候和作者感到一样,怎么样?说说看。

《马说》教案3篇

《马说》教案3篇

《马说》教案3篇《马说》教案3篇《马说》教案篇1 《马说》教学教案的设计【教学目的】1、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我来自榕江一所农村初中,很快乐能与同学们共度一段愉快的学习之旅。

虽然乐里到凯里只有100多公里,但假如要骑马来这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咱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关于“马”的文章吧。

请翻开书第174页《马说》。

(大屏幕显示)二、释题及作者简介1、“说”,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如今的杂文相似。

课题可简单地理解为“说马”。

(大屏幕显示)2、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29岁才初登仕途,但为官路上受挫颇多,怀才不遇的思想极为强烈。

(大屏幕显示)三、研读课文1、老师范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语气,初步感知大意。

)2、学生齐读(目是让学生熟悉文句,进一步感知大意。

)3、学生思读,讨论理解⑴ 老师引语及提问: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结合课文注释读课文理解文意,找出作者在文中提出观点,看哪小组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准确?(巡视备问)。

(大屏幕显示)明确:作者在课文第一段首先提出论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接着提出自己观点:因“伯乐不常有”,“虽有名马”却“不以千里称也”是不可防止的。

(即“千里马”常被埋没。

)⑵ 老师引语及提问:同学们说说论题中“伯乐”与“千里马”是什么关系?明确:“伯乐”决定着“千里马”的命运, “千里马”依靠“伯乐”生存。

⑶ 老师引语及提问:明白了论题中两者的关系,也找到了作者的观点,同学们继续以同桌为小组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明确:作者举例阐述了“千里马”被埋没。

作者认为,“千里马”没能表现出日行千里的才能,原因在于“食马者”不知马,因为他只用对待普通马的方式喂养千里马,千里马因“食不饱,力缺乏”,才能才被埋没。

由此可知,“食马者”平庸浅薄。

《马说》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马说》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马说》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马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积累优美的词句。

2、了解作者写作目的,学会欣赏马的美德与美丽3、学习运用对比描写。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写作目的,学会欣赏马的美德与美丽2、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并试写教学难点: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并试写导入新课以一组马的图片导入,请说说马给你的印象?今天的课文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马。

朗读感知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但是运用了散文的语调。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文章写了哪几种马?2、分别找出各种马的特点。

(小组接龙,每人找到一种,有感情地朗读,并概括特点)3、从作者的描绘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对各种马分别持怎样的态度?(可用原文语句回答)≮≮活动研讨作者将各种马都描绘得各具特色,真是五彩纷呈,假如再有依次选择的机会,让你做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请用句式“我愿意做马,因为。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小组活动:当马遇到马以文中各种马的特点为依据,进行对话演出。

拓展练习来看看字典中马的解释: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

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

皮可制革。

你觉得写得好不好?为什么?课文用了什么办法来把马写得生动形象呢?将马与好几种动物进行了对比描写。

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引入平实性说明文与文艺性说明文的概念。

根据课文内容,试着用对比的手法与散文的语调来改写字典中的解释。

作业布置1、用对比描写改写字典中虎的解释2、课外阅读周涛散文《巩乃斯的马》,感受飞奔的马,做摘抄《马说》教案篇二教材分析:《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的自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论说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形象的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伯乐不识马的根本原因。

与其说是写千里马的遭遇,不如说是写人才的遭遇,表达作者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控诉。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初中文言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能疏通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目的。

马说教案设计两课时 马说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马说教案设计两课时 马说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马说》。

(2)理解《马说》的文意,掌握关键语句和词语的意思。

(3)分析《马说》的篇章结构,了解韩愈的写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马说》。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朗读和背诵《马说》。

2. 理解《马说》的文意,掌握关键语句和词语的意思。

3. 分析《马说》的篇章结构,了解韩愈的写作风格。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马说》中的深层含义。

2.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韩愈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马说》的,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马说》,感知文本。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掌握关键语句和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马说》的篇章结构。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讲解《马说》的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马说》的深层含义。

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和背诵《马说》。

(2)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文学创作练习。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马说》。

2. 写一篇关于《马说》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3. 结合课文,进行文学创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马说》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马说》文意的理解程度,以及关键语句和词语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马说》的篇章结构分析能力,以及韩愈写作风格的了解。

4. 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以及文学素养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反思。

2. 教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情况进行反思。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马说教学设计3篇 马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马说教学设计3篇 马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马说教学设计3篇马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下面是整理的马说教学设计3篇马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供大家参考。

马说教学设计1《马说》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设计者:姚本文【文本概述】《马说》是湘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作,当时作者仕途不顺,很不得意,因此有“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文中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寓贤才难遇明主,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学生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过了几十篇的文言文,同时也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一些课外文言文,因此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积累了不少的文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分析能力。

《马说》这篇文章可读性很强,阅读难度也不大,因此本文教学以朗读为主,熟读成诵,进而理解课文,了解主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韩愈以及“说”这一问题的有关知识,2、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3、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认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了解到伯乐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含义。

2、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1、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2、托物寓意的写法。

【课时】:1课时【教学设想】把诵读作为本堂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鼓励学生自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疏通文意,把不理解的词句做好标记。

明白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从而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讲述刘翔由平庸的跳高选手逐步成长为“亚运三连冠”少不了孙海平教练的发现与培养的故事,引出课题。

(二)、正音正字祗(zhī)骈(pián)一石(dàn)食马者(sì)其真无马邪(yé)(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我将采用“阅读三步曲”的措施进行教学。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精选】《马说》教案4篇《马说》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意思。

2、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遭遇。

【教学建议】1、教学指津:作为一篇文言文,教学时宜通过自主与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疏通全文,落实重要词句的意思,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

作为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幸处境,寄托了作者愤愤不平和穷愁潦倒之感,观点鲜明,讽喻深刻。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发掘文章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关注现实,增强人文素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2、问题导航:⑴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怎样的寓意?明确:“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⑵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封建社会,许多有识之士怀才不遇,屡遭贬斥。

作者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不幸,来表现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⑶ 说说古今中外“千里马”巧遇“伯乐”尽显才能、成就作为的故事。

提示:可以收集资料,课件展示典型例子,如有些科学家、艺术家、体育明星等;还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听过的故事中收集素材,如诸葛亮、陈伊玲的故事。

旨在进一步明确伯乐的重要。

⑷ 这是一篇“说”,读完后你认为它属于哪一种文体?明确:议论文。

【资料链接】1、背景资料:⑴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

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祖籍河北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著有《昌黎先生集》。

其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其诗力求新奇,摒弃陈言。

今存散文380余篇,诗400余首。

韩愈其人有杰出的才华,可他的政途却多坎坷:贞元11~16年(公元795~公元800年)求仕,不得志,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感叹;贞元19年(公元803年)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卒于824年,57岁病逝。

马说教案(最新7篇)

马说教案(最新7篇)

马说教案(最新7篇)《马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相关句式的特点。

2、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

通过讲述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导入本课。

二、介绍说这种文体及讲解题目。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常用华丽的言辞来陈述作者对某事某物的见解,与现在的杂文相似。

说为谈谈之意,马说即为谈谈千里马。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韩愈:字退之,河阳人。

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著有《昌黎先生集》,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引导学生回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2、写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韩愈初登仕途,那时的他血气方刚,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曾三次上书当朝的宰相,要求提拔。

但很不幸,他的政见均未被采纳。

之后,他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的幕下,始终郁郁不得志。

加上当时政治黑暗,奸佞当权,有才干的人不受重用。

所以,韩愈大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老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及节奏。

1、字:骈pián槽cáo枥lì才美不外见xiàn邪yé2、节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学生疏通课文。

五、翻译课文1、指出译文时需要注意的字、词的翻译(采用对比法)。

2、学生讨论,自主翻译课文。

3、熟读课文,疏通脉络。

六、问题探究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了解了本文大意后,结合写作背景,思考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比喻含义。

明确: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奴隶人比喻压制、摧残、扼杀人才的当政者。

七、拓展延伸电影《天下无贼》中小偷的头领黎叔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学了本文后,大家觉得在韩愈那个时代什么最宝贵?(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假设你是一个有知识、有才干的人,那么你要怎样做才能免遭被埋没的命运呢?(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没有固定的答案。

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教案

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教案

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马说》的文言文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帮助学生领会文章中的寓意和哲理。

1.2 教学内容课文《马说》的阅读与理解。

文言文词汇的学习与运用。

文章寓意的探讨与思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马说》的阅读与理解。

文言文词汇的学习与运用。

2.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文章寓意的深入领会。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寓意。

3.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课文和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材料。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拓展。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引入话题: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和特点。

激发兴趣:通过相关故事或例子引起学生对《马说》的兴趣。

4.2 课文阅读与理解分组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词汇讲解:讲解文言文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句式分析:分析文言文句式的结构和特点。

4.3 寓意探讨与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寓意和哲理。

分享心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准确性。

寓意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文章寓意的理解和领会。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

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6.1 教学活动设计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6.2 教学活动实践朗读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练习,增强语感。

案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寓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韩愈马说教案

韩愈马说教案

韩愈马说教案
韩愈的《马说》是一篇经典的议论文,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寓意。

3、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4、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导入:通过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马说》这一主题。

1、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如“祗”、“骈”等。

2、齐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3、交流讨论:让学生交流他们对“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整篇文章的感受和认识。

4、讲解与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表达方式。

5、总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如背诵课文、写一篇读后感等。

此外,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韩愈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寓意。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让他们在思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0分钟)
分析文段一:
1、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2、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4、没遇到伯乐前,千里马的悲惨命运?
分析文段二:
1、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2、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不能日行千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析文段三:
1、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时练、教学单
导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
七年级时我们学过布封的《马》,文中说:“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其实,我们中国有很多关于马的故事和传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散文大家韩愈的《马说》,看看他是如何说的。
2、本段哪句话点明了本文的中心?
3、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三、引领导航,精讲点拨(7分钟)
合作延伸: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2、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3、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4、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假如你是一匹“千里马”,暂时没有得到重用,你该怎么办?
栾川县陶湾镇初级中学“四步”教学单
时间:主备人:学科:八年级语文
课题
《马说》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相关文言字词,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背诵课文。
2.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材
分析
重点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难点
四、课堂训练,总结提升(8+2分钟)
用课文语句填空。
(1)表现“千里马”终身受屈辱直至含悲死去的句子:
(2)表现“千里马”因不能受到正常对待而无法发挥自己才能的痛苦:
(3)本文中心句是: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