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广铁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细则(试行 )

合集下载

岩溶注浆试验施工方案

岩溶注浆试验施工方案

路基坑道注浆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20414—2003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3、《路基设计图》D4K455+064.02~D4K456+0004、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路基岩溶注浆管理办法》二、工程简介D4K455+290~D4K455+415段(深路堑)下部有一道长约170m,宽度2—3m,高度为0。

5—2m的坑道,设计资料显示坑道内局部有坍塌,部分段落淤塞,坑道为弧形走向,位于路基面以下2—9m(越往前进方向坑道距离路槽面越浅)。

坑道地质为弱风化砂岩(σ0=600Kpa),距离民房距离约50m。

处理方式和原则:采用注浆加固,注浆孔间距为5m,合计26个孔位(计划先导孔3个,为小里程方向的连续3个)。

按照“探灌结合”的原则,首先实施先导勘探注浆孔,然后根据先导孔资料确定注浆段落、深度及注浆参数,进行岩溶发育地段的整治处理.二、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①施工机具:地质钻机1台,注浆机1台,拌浆机一台、挖掘机一台,250KW发电机一台,搅拌式贮浆桶2只,止浆塞、筛网、注浆管.②人员配置③施工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42。

5(约40吨);中粗砂(约15立方),粉煤灰若干。

三、施工准备①施工现场设有电力线,就近搭接。

②施工用水采用水车由发鸠山出口直接运送到现场,现场设置临时水池或水箱储备。

③现场搭设水泥棚,要求做好防排水.④本地段为路堑,要求开挖至路槽并探孔核对设计资料.⑤施工人员、机械和材料进场并进行报验.四、试验方案1、先导孔的钻探和地质核查,走向孔位主要以ZJZK—3、ZJZK—12、ZJZK-18、ZJZK-23作为主要点,主要作用是核对坑道走向、地质情况、坑道大小。

2、先导孔注浆工艺试验拟定水泥砂浆配比:水:水泥=0.8:1.0。

可以适当掺加粉煤灰,粉煤灰掺入量不宜大于30%。

根据先导孔进行注浆,注浆压力宜为0。

2-0。

5Mpa,初期采用自流注浆。

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岩溶注浆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线路DK2170+800~839.13段,全长39.13m,为岩溶路基,采用注浆加固处理。

该段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水塘密布。

水塘淤泥厚度1~1.5m。

地层岩性:除上覆人工填土外,其下一般为:(1)粉砂~砾砂,浅黄~褐黄色,稍密~中密,饱和,厚度6~8m。

岩土工程分级为I级。

(2)粉质粘土,褐黄色,软~硬塑,厚度0~2m,岩土工程分级为Ⅱ~Ⅲ级。

(3)灰岩,浅灰~灰色,微风化。

岩溶发育,局部为溶洞。

地下水较发育。

2 劳动力组织安排路基岩溶处理施工队,共17人,负责该段岩溶路基注浆加固处理施工。

劳动力组织序号工种人数工作内容1 班长1 负责指挥协调各工序操作,控制加固质量2 钻机工2 正确操纵钻机成孔,检查维修机械3 浆液配制搅拌工4 浆液的配制及搅拌4 司泵2 统计材料用量,记录泵送时间5 电工1 负责电器设备的安装和安全使用6 普工6 固结套管,清洗输料管道等7 记录员1 负责施工记录、兼质量检查员工作3 主要设备配置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用途1 钻机无锡30型台2 成孔2 拌浆机SM-200 台2 制备浆液3 搅拌式贮浆桶SS-400 只4 过滤杂质,储备浆液4 液压注浆泵SYB50/50 台3 压注浆液5 流量压力自动记录仪SPQ-850 台4 显示流量压力和总注浆量4 工期安排岩溶路基注浆施工计划安排在2005年5月16日开工,2005年6月30日完工,共安排45天完成。

5施工布置与临时设施5.1施工便道根据施工总体安排,施工便道贯穿全线试验段。

本段施工采用贯通便道。

5.2施工用电根据施工总体安排,试验段沿线架设临时贯通电力线,故本段施工可接引临时贯通电力线。

5.3施工用水施工地段位于村庄附近,村内有水井,施工用水可接引当地村民用井水。

部分施工用水可就近取自临近水塘。

5.4施工排水施工中产生的废水经沉淀、过滤,经检验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附近水沟。

5.5临时设施施工队生活用房可租用当地民房。

南广铁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质量检测细则(试行)

南广铁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质量检测细则(试行)

南广铁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质量检测实施细则(试行)南广铁路公司筹备组二○○九年八月目录1 总则 (1)2 一般规定 (1)3.电测深法 (2)3.1基本规定 (2)3.2操作细则 (2)3.3 检测数据整理及资料的编制 (3)3.4 评定标准 (4)4.瞬态面波法 (4)4.1 基本规定 (4)4.2 操作细则 (5)4.3 检测数据整理及资料的编制 (6)4.4 检测质量评价 (6)5.电磁波CT (7)5.1基本规定 (7)5.2操作细则 (7)5.3 检测数据整理及资料的编制 (9)5.4 检测质量评价 (9)5.5 评定标准 (9)6.钻孔取芯法 (9)7.压水试验 (9)8.挖探 (10)9.补注浆法 (10)10. 各单位的职责 (10)1 总则1.0.1 为了规范岩溶注浆质量检测,保证南广铁路工程岩溶注浆施工质量,制定本细则。

1.0.2 施工单位作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等各方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对施工阶段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1.0.3 铁路岩溶注浆施工质量的检验检测工作取得的质量数据应真实可靠,全面反映注浆质量状况。

所用方法和仪器设备除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处于检定有效期内、且状态稳定。

1.0.4 铁路岩溶注浆施工质量的检验检测应优先采用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

本细则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另行制定补充规定1.0.5 铁路岩溶注浆工程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2.1在成片注浆初凝后,为检验施工质量,应进行注浆效果检查,一般质量检验时间应在注浆结束28天后进行。

2.2针对以充填地下洞穴和空洞为目的注浆施工,施工完成后,应重新检测地下洞穴和空洞的情况。

2.3针对以阻断地下水的活动为目的注浆施工,施工完成后,应重新检测地层渗透和充填固结的情况。

岩溶注浆加固施工工艺

岩溶注浆加固施工工艺

岩溶注浆加固、岩溶嵌补换填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四标段(XXTJIV)第六单元岩溶注浆加固地区。

本段DK1766以南为岩溶发育区,对易产生岩溶塌陷的地段或地表水与地下岩溶水沟通易引起地表变形或当上覆盖土体可能因地下水的波动潜蚀破坏产生土洞时,采取岩溶注浆加固。

二、施工准备1.施工前根据设计勘探资料,对施工地段进行地质核查。

2.路基施工前先疏排地表水,防止地表水下渗;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办理。

3.洞穴处理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进行现场验收。

4.通过注浆试验,调整材料配比和注浆压力等工艺技术参数,满足注浆加固指标,指导大面积施工。

三、施工工艺按设计要求或由现场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配置水泥浆,加固地基前,通过试验确定注浆孔深度、孔距及注浆压力等有关技术参数。

按设计要求布置钻孔,地质钻机成孔。

注浆水泥采用PO32.5水泥,水玻璃38-43Be/,模数2.4-3.0,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8:1~1.1。

注浆压力参数灰岩中为0.1~0.3MPa,岩土界面附近逐步加大至0.3~0.5MPa。

注浆结束标准:当注浆达到下列标准之一时,可结束该孔注浆:(1)注浆孔中压力维持在0.2MPa左右,吸浆量不大于40升/min,维持30分钟。

(2)冒浆点已出注浆范围外3~5m时。

(3)单孔注浆量达到平均注浆量1.5~2.0倍,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

当达不到上述结束标准时,应清孔再次注浆。

注浆结束后及时用水泥砂浆封孔。

进行注浆施工前后物探成果资料对比,检查注浆效果;进行注浆前后钻孔注水试验的单位长度吸水量对比,检查注浆效果。

注浆后,单位长度吸水量应小于注浆前吸水量的3~5%,且不存在明显漏水现象;钻孔检查,检查孔数为5%,根据取芯浆液充填情况直观判断注浆效果。

土层、裂隙岩溶、洞穴等必须干钻取芯,岩芯采取率>90%,检查孔同时兼补浆孔。

做好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记录、整理、分析工作。

岩溶注浆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参见“岩溶注浆加固施工工艺框图”对位于基床厚度范围内的岩溶溶沟、溶槽,将突出的坚硬岩石进行清爆处理,将溶沟、溶槽里的堆积填充物采用人工或机械清挖干净,进行换填处理,基床表层20cm范围换填C20混凝土。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方法及工艺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方法及工艺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方法及工艺1.施工工艺岩溶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方法⑴测量放线严格按设计图纸测量放线布置孔位,采用地质钻机成孔,遵循自周边向中间、先台尾部位后其它部位、先大后小的施工原则。

⑵钻孔按测量的孔位进行钻探,钻进过程中,钻机安放保持水平,钻杆保持垂直。

探孔统一编号,并详细记录探孔位置、水位、覆盖层厚度,溶洞高度、岩溶发育程度及溶洞充填情况等内容,并取芯拍照,形成补充勘察报告,并将补充勘探结果报设计单位以便进一步确定岩溶地基处理措施。

⑶注浆对于需要注浆的孔位应进行统一编号,注明施工次序后逐一进行注浆施工。

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浆液,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8~1;掺加水玻璃时,掺量为水泥量的8~20%。

水泥砂浆液中水:水泥:砂一般为(0.8~1):1:1。

注浆压力:岩溶发育时0.3~0.5MPa,极发育时0.1~3MPa,岩土界面时最大不超过1.0MPa。

注浆深度:岩层岩溶中等发育及以上,覆盖层厚度不小于3.0m时,加固覆盖层及岩层深度总计15.0m;覆盖层厚度大于3.0m时,加固岩层以上覆盖层厚度3.0m,岩层厚度12.0m;可见溶洞地段,应加固至溶洞底部以下不小于2.0m。

加固深度范围以下的溶洞,对稳定性评价不满足要求的地段进行处理。

除按照以上操作规程外,还需满足如下要求:①注浆钻孔位移不宜超过0.5m;②钻孔成孔后,应用清水冲洗孔壁,调整材料配合比和注浆压力等技术参数;③注浆孔应跳孔施钻,跟孔注浆。

注浆孔应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保证注浆质量,注浆孔有空洞时灌注中粗砂或水泥浆液直至溶洞充填后才能进行注浆。

④注浆过程中,如压力骤然上升或浆液流量突然加大,或注浆加固区外出现跑浆、冒浆现象,应立即停注,查明原因并处理后再恢复注浆。

⑤注浆过程应加强地面观测记录(水平位移、冒浆点的位置、地面沉陷等)。

⑥注浆全过程应做好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分析工作。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目录一、编制目的 ................................................................................- 2 -二、编制依据 ................................................................................- 2 -三、工程特点及质量标准............................................................- 2 -四、岩溶地段路基注浆加固监理工作范围和重点....................- 3 -五、岩溶注浆加固路基监理工作流程图....................................- 4 -六、施工准备工作监理控制要点................................................- 4 -七、施工过程监理控制................................................................- 5 -八、注浆效果的验证.................................................................. - 11 -九、地表监测 ............................................................................. - 12 -十、安全环保监控 ..................................................................... - 12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一、编制目的明确DK665+100~DK950+039段路基施工期间的理监要点与控制重点,监督路基施工单位按现行的施工规范和,形成规范的技术文件,用于指导以后的施工理监工作,确保工程质程量及检测结果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的要求。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方案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方案

岩溶路基注浆一、工程概况场地内下伏吉言主要为石灰岩,岩溶强发育,74根桩中有52根的桩位处于溶洞上,129钻孔中有81个钻孔揭露有土洞或溶洞发育,钻孔岩溶间洞隙率为62.5%。

溶洞充填情况为空洞、半充填、全充填;洞内填充物为黏性土、砂粒、石灰岩岩块(岩块块径多为2~30cm)等,经钻探揭露溶洞均有漏水、漏浆现象。

1.溶洞溶洞:其充填物主要为软塑黏性土,松散~稍密的粗砂,岩石碎屑,钻进时速度较快,普遍出现漏水、漏浆现象。

整个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揭露洞高3.30m~0.20,平均3.30m,层顶高程-5.58m~-28.47m,层底高程-8.62m~-29.67m。

2.土洞土洞:在ZK062-2号桩和ZK072-1号桩处有揭露。

揭露洞高7.00m~8.50m,平均7.75m,层顶高程-0.32m~3.36m,层底高程-8.82m~-3.64m。

层高3.03~0.20,平均3.03m,层顶高程-5.58m~-28.47m,层底高程-8.62m~-29.67m。

其中在22号桩(ZK022-1和ZK022-2)位置处钻探时未揭露有土洞,但当钻孔终孔后地面出现塌陷,塌陷坑直径2m,深度4m。

3.岩土工作分析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详勘报告,本项目附近的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场地周边可见数条小断裂发育,断裂发育多为北东向,规模较小,对场地稳定性影响不大。

本次勘察揭露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有岩溶(土洞、溶洞)强发育,且基本为溶洞,部分由充填(有半充填和全充填)、部分为空洞(即洞内除水之外几乎没有另外的充填物),岩溶是动态的,会进一步发展扩大,拟建场地属建筑不利地段,应采用措施对溶洞进行出理,做好预防地面溶洞塌陷,在钻孔施工时,22号桩处出现直径2m,深4m的圆形塌陷坑洞。

二、设计原则及范围1、岩溶注浆的目的(1)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会发生变化,而水位的改变会造成地层的强度下降,从而导致基底的承载力下降,从而危及基面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岩溶注浆,可以将空洞的水置换成水泥凝固体,同时可以封闭土、石帷幕,阻隔上层滞水与岩溶水的联系,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公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技术和质量分析

公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技术和质量分析

公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技术和质量分析发布时间:2022-08-30T09:13:05.829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2期1月作者:刘磊[导读] 岩溶路基作为常见的特殊路基之一刘磊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道桥分公司广西省南宁市 530000摘要:岩溶路基作为常见的特殊路基之一,具有承载力低、含水率高的特点,在其上方直接开展路基填筑施工,极易发生路基沉降问题,因此,针对此土质的路基,施工单位可采用注浆施工技术,以改善岩溶路基的承载力,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

通过各项技术方法可以提高公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效果和质量安全。

而在对公路工程中岩溶路基进行注浆施工时,还应保证各项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发挥各项技术的现实作用,更好地提高公路工程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水平和综合质量安全。

关键词:公路工程;岩溶路基;注浆施工引言在公路工程中岩溶路基存在诸多危害,应在开展公路工程建设时做好岩溶路基注浆施工处理工作,同时结合相关实例制定合理施工模式,发挥各项技术在公路工程岩溶路基注浆施工中的作用,借此保障施工质量和整体结构稳定性。

除此之外,还应保障公路工程岩溶路基注浆各个施工环节间契合度,缩短施工周期,方便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

1公路岩溶路基的危害岩溶路基是指在长期受到岩溶地下水侵蚀的地基。

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现存的岩溶路基,会导致公路工程岩溶路基施工效果和整体质量变差,对于公路工程综合建设施工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岩溶路基展开研究,明确岩溶路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岩溶路基在雨水冲刷条件下会造成公路路堑边坡产生干溶洞,影响公路路堑边坡质量效果和稳定性。

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一问题,还会造成公路工程路基结构出现堵塞问题,直接影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效果,公路工程基础结构质量安全也会产生极大影响。

第二,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时,必须保证岩溶路基处理效果。

如果岩溶路基处理力度没有达到相应标准,还会导致公路工程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造成公路工程路面出现裂缝问题,公路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和安全效果也会产生极大影响。

岩溶注浆试验施工方案

岩溶注浆试验施工方案

岩溶注浆试验施工方案一、试验前准备工作1.检查地质状况:了解岩溶地质特征,包括溶洞、溶洞裂缝、断层等情况,确定试验注浆部位。

2.试验注浆方案设计:根据地质情况、试验目的和要求,确定注浆材料和注浆参数。

3.准备试验材料和设备:准备好所需的注浆材料、注浆设备及工具等。

4.安全措施: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二、试验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将所需试验材料置于试验现场,检查试验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

2.试验孔钻进: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岩芯钻机或岩屑钻机,在试验注浆部位钻进一个孔洞。

3.清洗孔洞:通过向孔洞内注入清洁水,将孔洞内的杂质冲洗干净。

4.检测孔洞:使用测井仪器对孔洞内的地质情况进行检测,例如孔洞直径、倾斜度、水位等。

5.注浆操作:将注浆材料按设计的比例调配后,采用高压注浆设备将注浆材料注入孔洞内,注意控制注浆压力和速度。

6.注浆监测:在注浆过程中,对注浆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注浆效果。

7.注浆结束与孔洞封堵:注浆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注浆管拔出并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封堵孔洞。

8.监测与评价:对注浆后的地下岩石进行监测,评价注浆效果和工程稳定性。

三、试验后处理及监测1.处理孔洞及试验设备:清理试验现场,妥善处理注浆孔洞和试验设备。

2.监测和评价:对试验注浆部位进行长期监测,评估注浆效果和工程稳定性。

该岩溶注浆试验施工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和监测手段,对地下岩石进行注浆改良,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和试验操作流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以及试验后的处理和监测,将对注浆效果和工程的安全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操作,确保人员的身体安全和试验设备的完好,同时要随时关注注浆参数和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操作策略以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交底岩溶处理

技术交底岩溶处理
4.3施工场地应平整碾压或夯实,防止发生施工机械倾翻事件,就位后的钻机应支垫平稳,必要时应设缆风绳固定钻架。
4.4施工用电线路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条款要求架设,带电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接地保护,非正式电工不准随意接、拆电线路,线路过路处应穿钢管埋设保护。
4.5高压浆泵在正式注浆前,应在组装完后注水试泵,并全面检查泵、管、接头处连接情况,每次注浆完毕应全面检查并清洗干净,保证正常使用,一旦发生故障应停泵停机排除故障,压力机械周围非操作人员禁止滞留,防止压力溶液冲击伤人。
5.3施工产生的固体废料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生活垃圾集中装袋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5.4清洗设备的污水要经排污沟,沉淀后运至指定弃土场,严禁直接排入水田、水塘、污染自然水体。
5.5注浆过程中,注意控制压力并加强巡视,避免污染环境,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交底:
复核:
日期:
接收
①溶洞核查表;②工程量记录表;③钻孔记录表;④注浆记录表;⑤工程量一览表。
以上表格,除工程量汇总及工程量记录表可以打印之外,其余表格一律现场填写,签字人员必须手签不得打印,并不得代签。表格形式另发。除以上表格之外,还应做好相关的音像资料,如照片等,照片应显示施工材料、日期、墩桩号等。
(3)当日发生的工程量于当天18:00前,报肇庆指挥部,以电子扫描格式发邮箱。每周(周日)汇总一次,将汇总表(附其它相关的表格)报肇庆指挥部。
根据目前已到位的桥梁施工图,牛鼻咀特大桥位于灰岩地区,根据设计图纸及地质勘探资料显示该地区岩溶发育。牛鼻咀大桥有16个墩地质岩溶发育。
桥梁岩溶处理的有关程序如下:
(1)凡有岩溶的桥梁应逐墩编制岩溶处理方案,编制单位为分部工程部。逐墩岩溶方案编制逐级审批完成后,发至工区,供工区参考。

岩溶隧道注浆施工管理实施细则

岩溶隧道注浆施工管理实施细则

岩溶隧道注浆施工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根据云桂铁路公司《岩溶隧道注浆施工管理实施细则》,为确保注浆施工质量和效果,并有效地控制注浆投入,通过对注浆设计、施工管理和技术资料等三个方面进行控制,规范管理注浆施工,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注浆设计1 注浆方案1.1 注浆设计直接影响隧道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因而应确保注浆设计的可行性、可靠性与经济性,并应具有一定的动态可调性。

1.2 各分部应根据地质超前预报预设计要求,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并将预测预报成果经项目经理部审查后及时提交给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根据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果,并结合地质勘察成果确定注浆方案。

1.3 注浆方案选择如表1所示。

2 注浆设计2.1 注浆设计由设计单位按照所确定的注浆方案进行注浆设计。

2.2 《注浆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注浆目的、注浆段落、注浆方案、设计参数、注浆孔布置图、注浆孔布设参数表、注浆材料及配比、注浆工艺、注浆参数、设计总注浆量、注浆效果检查评定方法及要求。

第三章注浆施工管理1 注浆施工管理1.1 各分部应根据批准的《注浆设计》,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做出《注浆施工组织设计》。

1.2 《注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施工概况、注浆目的、注浆段落、注浆前准备工作(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注浆施工方案、注浆孔布置图、注浆孔布设参数表、注浆材料及配比、注浆施工工艺、注浆参数、注浆效果检查评定方法及要求、进度安排、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3 《注浆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应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总工审核,然后上报总监理工程师,经批复后由各分部组织实施。

1.4 现场钻孔注浆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注浆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并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填写各种记录表格,必要时,应进行摄像存档。

表1 注浆方案选择表2 注浆工程数量控制2.1 注浆段落控制:设计单位通过对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果研究分析,确定注浆方案和注浆段落,各分部应对确定的注浆段落,按制定的注浆方案进行钻孔注浆施工,并接受监理单位对注浆施工实施监督指导。

岩溶注浆施工监理实施细则(1)

岩溶注浆施工监理实施细则(1)

目录一、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1)(一)本监理标段工程概况 (1)(二)专业工程特点 (1)(三)工程技术、质量标准 (1)(四)编制依据 (1)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2)(一)监理工作范围 (2)1. 准备阶段 (2)2. 施工阶段 (2)3. 验收阶段 (3)(二)监理工作重点 (3)三、监理工作流程 (4)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4)(一)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4)(二)监理工作目标 (6)(三)监理监控手段 (6)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6)1. 旁站监督 (6)2. 见证 (6)3. 平行检验 (7)4. 巡视 (7)5. 指令文件 (7)6. 支付控制手段 (7)7.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7)六、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7)岩溶注浆施工监理细则一、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一)本监理标段工程概况本标段为监理第四标段(NAJZ-4 标),对应施工标段为NASZ-5标。

本标段宁芜上行线GK113+000—GK122+500段还建工程9.5km ,芜湖站及芜湖南站配套改建工程,芜湖东站Ⅵ场(湾里站)GK104+200---GK107+003全长2.803公里。

(二)专业工程特点GK116+926.57~GK119+080段路基基底采用钻孔注浆加固,注浆孔采用正三角型布置,孔间距5m。

注浆底面伸入基岩深度不小于5.0m。

若5.0m内遇溶洞,则加固至溶洞底以下完整基岩不小于1.0m,加固范围至路堤坡脚外5.0m,按照“探灌结合”的原则,首先实施先导勘探注浆孔,然后根据先导孔资料确定注浆段落、深度及注浆参数,进行岩溶发育地段的整治处理,并根据现场四方签认的工程量编制设计文件报部审查。

(三)工程技术、质量标准1. 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单线,双线路段设计行车速度:120km/h。

牵引种类:电力。

2. 质量标准1)已批准的设计文件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广铁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实施细则(试行)南广铁路公司筹备组二○○九年八月目录前言 (1)1 总则 (1)2 名词和术语 (2)3 一般要求 (4)4 注浆材料和浆液 (5)5 注浆设备和机具 (6)6 制浆 (7)7 钻孔与冲洗 (7)8 封孔 (7)9 注浆 (8)10 质量检查 (9)11 竣工资料和工程验收 (9)前言近年来,在我国普速铁路建设中,针对岩溶洞穴病害整治相关技术问题,一些单位进行过不少研究,有成功的经验,譬如沾昆铁路岩溶路基经注浆处治后,业已安全运营。

但是也有失败的教训。

2006年2月~5月浙赣线江山取直段、上饶段及宜风段等岩溶路基在注浆加固后仍然出现了洞穴塌陷,危及线路的运营安全。

武广客运专线和京沪高速铁路在岩溶注浆加固参数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但是尚未建立相应完善的整治标准。

迄今为止尚未系统的岩溶注浆加固施工规范和细则。

南广线黎塘西至桂平段沿线碳酸岩分布广泛,可溶岩分布长度占线路长度的92.7%,其中覆盖型岩溶段落长度占岩溶段落的96.4%,岩溶强烈发育,易、极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路基岩溶整治技术是南广铁路路基修建的关键技术。

为对南广岩溶整治注浆施工实施有效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推广先进经验、技术,推动铁路岩溶整治技术的革新与发展,结合《南广铁路岩溶路基防治技术研究》中期研究结果编制本细则。

本细则的主要内容有:总则、名词及术语、一般要求、注浆材料和浆液、注浆设备和机具、制浆、钻孔与冲洗、注浆、质量检查、竣工资料与工程验收等11章,7个附表。

1 总则1.0.1为规范南广路基岩溶整治施工,保障南广路基岩溶整治的质量,适应南广铁路工程建设的需要,根据《南广铁路路基岩溶防治研究研究大纲》要求,结合《南广铁路岩溶路基防治技术研究》,制定本细则。

1.0.2本细则初定了南广铁路路基岩溶防治注浆的施工技术要求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1.0.3本细则试用于南广铁路路基岩溶整治试验工点和后续路基岩溶整治工点施工工程,并据后续工程经验进行修正与完善。

1.0.4 铁路岩溶整治注浆施工,应贯彻“探灌结合,分序施工”的原则。

结合分序施工钻孔结果,逐步查清整治范围内隐伏岩溶的分布情况和发育特征,及时优化整治措施和施工工艺,有效整治。

1.0.5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细则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细则的条文。

鉴于行业间的差异以及研究周期的原因,本细则条文均为试行条文。

所有细则条文均会被调整与修改,使用本细则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4)《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2);(5)《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6)《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2004);(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8)《水工混凝土掺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 5055-1996)(9)《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98)(10)《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01)(11)《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2 名词和术语2.0.1 水泥注浆cement grouting利用注浆泵或浆液自重,通过钻孔、埋管或其它方法把水泥浆液压送到岩体的裂隙、土洞、溶洞的工程措施。

2.0.2 充填注浆filling grouting用浆液充填岩溶区溶蚀裂隙、土洞、溶洞,以堵塞裂隙、溶洞等岩溶通道,阻隔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防止覆盖层产生崩解、潜蚀形成土洞以此达到岩溶地面塌陷防治目的注浆方法。

2.0.3 循环试注浆circulation grouting浆液通过射浆管注入到孔段内,部分浆液渗入到岩体裂隙中,部分浆液通过回浆管返回,保持孔段内的浆液呈循环流动状态的注浆方式。

2.0.4 纯压式注浆non- circulation grouting浆液注入到孔段内和裂隙、岩溶通道中,不再返回的注浆方式。

2.0.5 自上而下分段注浆法descending stage grouting method从上向下逐段进行钻孔,逐段封闭注浆,直至孔底的注浆方法。

2.0.6 自下而上分段注浆法ascending stage grouting method将注浆孔一次钻进到底,然后从钻孔的底部往上,逐段安装止浆塞进行注浆,直至孔口的注浆方法。

2.0.7 先导勘探孔pilot hole最先施工的、用于核对或补充注浆整治段落地质资料的少数按勘探孔技术要求施钻的注浆孔。

2.0.8 压水试验water testing利用水泵或水柱自重,浆清水压入钻孔试验段,根据一定时间内压入的水量和施加的压力大小的关系,计算岩体相对透水性和了解裂隙发育程度的试验。

2.0.9 简易压水simple water testing一种简化和粗略的压水试验,其目的是了解注浆施工过程中岩体透水性变化的趋势。

2.0.10 屏浆the measurement for keeping pressure to stage注浆段的注浆工作达到结束条件后,为使已注入的浆液加快凝固、提高强度,继续使用注浆泵对注浆孔段内施加压力的措施。

2.0.11 闭浆the measurement for keeping closed stage注浆段的注浆工作结束后,为防止孔段内的浆液返流溢出,继续保持孔段封闭状态的措施。

2.0.12 水灰比water-cement ratio水泥浆液中所含的水与水泥成分数量的比值。

通常使用质量(重量)比,用数字或分式表示,如2、1、0.8或2:1、1:1、0.8:1等。

2.0.13 孔口一次性封闭法注浆钻孔成孔并预设注浆管子及回浆管子后,孔口一定深度用浓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一次性封闭的方法。

2.0.14 孔口管动态阻塞法注浆钻孔成孔设置孔口管,在孔口管注浆孔壁间浇注一定深度的浓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终凝后以止浆阀动态阻塞注浆的方法。

3 一般要求3.0.1 注浆工程施工前应取得以下文件或相应的资料:1、施工图和设计说明;2、整治段落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3、初步设计阶段的注浆施工组织设计;4、注浆试验报告;5、注浆技术要求;6、注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3.0.2 施工前必须进行场地清理,完善临时防、排水设施,水田地段应疏干地表水。

3.0.3岩溶整治工程在正式注浆施工前应据地质情况选取代表性钻孔进行现场压水、注浆试验,通过压水、注浆试验确定施工段落的注浆参数。

3.0.4 注浆工程所用的水、电供应必须可靠,必要时宜设置专用的管路和线路,并备有备用水源和电源。

3.0.5 注浆工程应制定妥善的环保和劳动安全措施。

钻渣、污水和废浆不得随意排放。

3.0.6 对已完成注浆或正在注浆、浆液未终凝的段落,其附近不得进行地下水抽取或压水工作。

3.0.7 注浆工程中的各个钻孔必须统一分类和编号。

3.0.8为便于施工组织,当段落长度过长时(大于100m)可按100m长度划分施工单元,每个单元按分序施工要求施工。

3.0.9 各项施工记录应有专人在现场随着施工作业的进行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逐项填写,做到及时、准确、真实、齐全、整洁;各种资料必须及时整理,编制成所需的图表和其它成果资料。

3.0.10 在施工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对注浆资料、地质情况和施工技术措施应经常进行分析与总结,优化设计和施工。

3.0.11施工中结合施工钻孔,必要时采取加密钻孔或辅以其他手段,摸清隐伏岩溶的分布情况和发育特征,并做好各项施工记录。

当与设计地质条件出入较大时,应按程序上报有关部门。

3.0.12施工中应注意调查搜集既有管、线网等地下设施,并留足安全作业距离,加强安全防护,安全作业。

靠近既有线地段,施工过程中注意避免侵限,必须有专人负责进行瞭望、预警,以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施工机具不得随意堆放,不得侵占既有线及施工便线限界,以保证行车安全。

既有线上下道避车、线路作业、材料装卸与堆放等安全注意事项详见《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

3.0.13注浆过程中,注意控制压力并加强巡视,避免污染环境(如水源、农田、道碴),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用相应措施。

4 注浆材料和浆液4.0.1 注浆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品种,应根据注浆目的和环境水的侵蚀作用等由设计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当有抗侵蚀或其它要求时,应使用特种水泥。

4.0.2 注浆用水泥的品质必须符合GB175或所采用的其它水泥的标准以及本条文的规定。

充填注浆、渗透注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级。

4.0.3 注浆水泥应妥善保存,严格防潮并缩短存放时间。

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4.0.4 注浆用水应符合拌制铁路混凝土用水的要求。

4.0.5 水泥注浆一般使用纯水泥浆液。

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时,需要使用双液浆、混合浆等时,需通过现场注浆试验论证。

4.0.6 根据注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掺合料:1、黏性土,塑性指数不宜小于14,黏粒含量不宜低于25%,含砂量不宜大于5%,有机物含量不宜大于3%;2、粉煤灰,可选用Ⅰ、Ⅱ或Ⅲ级粉煤灰。

各级粉煤灰的口质指标应符合DL/T 5055;3、水玻璃,模数宜为2.4~3.4,浓度宜为35~40波美度(Be′)。

4、其它掺合料。

对掺合料品质指标的具体要求,应根据工程的情况和注浆的目的确定。

4.0.7根据地质情况,为防止浆液的无效漏失,可对岩溶通道冲填如下骨料:1、砂,质地坚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SO3含量不宜大于1%(以重量计,下同),含泥量不宜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宜大于3%;2、碎石,质地坚硬的天然砾石或人工碎石,SO3含量不宜大于1%(以重量计,下同),含泥量不宜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宜大于3%;4.0.7 根据注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外加剂:1、速凝剂,水玻璃、氯化钙等;2、缓凝剂,磷酸氢二钠等;3、稳定剂,高塑性黏土;4、其它外加剂。

所有外加剂凡能溶于水的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4.0.8 各类浆液中加入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种类及数量,应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注浆试验确定。

4.0.9纯水泥浆液可不进行室内试验。

其它类型浆液应根据工程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下列性能试验:1、掺合料的细度和颗分曲线;2、浆液的流动性或流变参数;3、浆液的沉降稳定性;4、浆液的凝结时间;5、结石的密度、强度、弹性模量;6、其它。

5 注浆设备和机具5.0.1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分别与所搅拌浆液的类型和灌浆泵的排浆量相适应,保证能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