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重点

合集下载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公共关系:公关室一个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对公关关系的一种持久的策略活动。

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关系主体相互联系、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间一对一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传播者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物、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同一信息,传播者分散的社会大众。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以及组织社会影响的广度,它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名誉度:社会组织所获得的特定荣誉,这种荣誉代表着一种既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亦即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综合评价。

公关策划:社会组织公关人员为了实现某一公关目标或解决某种公关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公关工作进行主题构思,方案设计,策略谋划的思维运作过程。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程度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

二、简述题(一)1、人类早期的准公关的表现及特点?政治生活中: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民心、民众、舆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联盟和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经济生活中:交流意识;招牌意识人们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以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表现:自觉程度上:明显自发性,盲目性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规范: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伦理色彩2、现代公关兴起的主要原因?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原因: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公关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关发展的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技术手段。

公共关系学章节重点

公共关系学章节重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学绪论。

1.什么是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有效塑造自身形象,运用传播手段实现组织与公众双向沟通的管理科学与艺术。

2.公共关系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三大要素: 主体,客体,媒介)1)公共关系主体一社会组织和公众人物2)公共关系客体一公众3)公共关系媒介一传播3.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是什么?①从主体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

②从对象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有关的所有对象;人际关系包含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

③从内容看,公共关系处理组织事务与公众事务,人际关系处理的是私人事务。

第二章公共关系历史沿革1.公共关系是由哪两个美国人创立的?艾维•李、爱德华•伯尼斯2.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条件是什么?①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②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

③传播手段和通迅技术的进步是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

④尊重人的需要和情感的经营管理思想的形成是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文化心理条件。

第三章公共关系职能1.公共关系具有哪些职能?收集信息;咨询决策;传播与沟通;形象管理;宣传引导;协调关系。

第四章.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1.什么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

2.公共关系部的类型。

(p51)①部门所属型②部门直属型③领导直属型④职能分散型3.、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

(p53)①综合服务咨询公司②专项业务服务公司③特定行业服务公司4.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①诚实高尚的品德②较强的自信心③广博的知识④较强的学习能力第五章公共关系客体——公众1.公众的涵义是什么?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统称为公众。

公众的特定含义是指与一个社会组织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对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或潜在影响力的个人、群体和社会团体。

2.公众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p66)①整体性②共同性③相关性④多样性⑤变化性3.如何对公众进行分类?(P68)①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划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四种。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

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2.公共关系的目的;总是针对其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来进行的,同时以形成,维持或改变某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

公共关系的本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管理。

3.公共关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一、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简史•(一)萌芽时期(1750年以前)•(二)产生时期(1750—1924年)政治公关—新闻代理—职业化—学科化代表人物:费尼斯·巴纳姆(公众受愚弄思想)、艾维·李(确立“说真话”的原则)、爱德华·伯尼斯(投其所好)(三)发展时期(1924年以后)代表人物:卡特利普和森特(双向对称式传播模式)4 .公共关系得要素,功能和原则要素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性;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具有权威性;传播是公共关系的手段和媒介,具有效能性。

功能一、公共关系的信息职能(采集信息,监测环境)案例:一张照片背后的巨额利润二、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职能(咨询建议,参与决策)案例:"芭蕾"珍珠霜的制胜法宝三、公共关系的协调沟通职能(协调关系,联络感情)案例: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到大亚湾危机四. 公共关系的市场、效益职能案例:北京长城饭店的高招--公共关系的促进销售职能原则一、公众性原则(公共关系最基本原则)重点案例a 注重公众利益是现代经营理念。

组织在所有决策和行动上,都应以公众利益为前提,要带着真诚合作的态度,努力寻求组织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一致。

b注重公众利益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要求。

从公众利益出发,企业以履行职责如下:1)完成组织的基本任2)对组织政策和行为引起的社会问题关切3)对组织政策和行为无关的社会问题关切c是否注重公众利益由公众评价。

1)公关人员把公众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映给组织决策者,参与组织决策过程,以保证组织政策和行为有利于公众利益2)把组织的政策和行为向公众进行宣传和解释,帮助公众分析组织政策和行为与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一致性,以取得公众地理解和支持。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

1.管理论强调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

哈罗。

卡特利普、森特2.传播论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

杰夫金斯3.传播管理论,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是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格鲁尼。

4.咨询论是咨询功能5.社会关系论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活动。

6.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7.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1.主体是组织结构,2.对象是公众3.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4.过程是双向交流5.目标是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8.公共关系状态:客观存在的环境9.公共关系是客观存在的10.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活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11.公共关系活动: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实现目标的过程。

12.公共关系活动是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环境,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形象,优化组织。

13.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公共关系活动是客观存在的15.公共关系观念是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16.观念会引导活动,活动又形成状态。

17.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

对象是公众。

传播是过程和方式。

18.关系: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联系就是关系。

19.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与沟通关系。

20.舆论是公众对组织综合的看法和意见。

舆论是公开表达的,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

舆论标志着公众对组织的基本态度和行为。

舆论是无形的。

21.形象比舆论更综合。

形象是组织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公关关系里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

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外观。

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

公共关系的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

22.人际关系强调的是个人,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

23.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从方法上看,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

24.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公共关系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主体是个人,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公众极其舆论,公共关系的内容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公共关系的方式是方法不同。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

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组织形象定位总是根据组织的自身特点,同类组织的情况和目标公众的情况三个要素来实行的。

组织形象的特性:1。

组织形象的主观两重性。

2.组织形象的多维性。

3.组织形象的相对性.4。

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关系是公共关系要素分析的起点。

对关系的确认应当承认关系的三个特性:1.关系的客观性。

2。

关系的效能性。

3。

关系的时代性.关系的构成要素是主体、媒介、客体,公共关系三大构成要素分别为社会组织、传播、公众。

公共关系的特征:错误!事实为依据:1。

真实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绝对前提.2。

公共关系活动从掌握事实开始。

3.真诚是公共关系人员的信条.错误!以沟通为手段:1。

认清沟通的公众对象.2.明确沟通的主要目标。

3.立足于长远的沟通。

错误!以互惠为原则:1.公共关系明确认定利益目标。

2.公共关系的道德是“大家都赢”。

公共关系对组织的功能(直接功能):一.监测环境,指观察与预测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公共情况和其他环境变化情况。

错误!搜集信息。

1。

公众需求信息.2。

公众关于产品形象的信息。

3.公众对组织形象评价的信息.4。

公众其他信息。

5。

其他社会信息。

错误!研究信息。

二.1.公共关系部门为组织决策提供有关环境的信息。

2.公共关系部门帮组组织决定决策目标。

3。

公共关系部门帮组组织拟定决策方案.4。

公共关系部门帮助组织实施决策方案。

三。

宣传引导.四。

沟通协调。

五.全员教育。

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间接功能):1。

社会互动环境的优化(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

2。

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

3。

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

4。

社会政治环境的优化。

公共关系意识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核心。

他有1。

塑造形象的意识。

2。

服务公众的意识.3真诚互惠的意识.4。

沟通交流的意识。

5。

创新审美的意识.6.立足长远的意识。

还需要有心理素质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公众的含义:所谓公众,即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必看考点

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必看考点

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必看考点1、单选在出席公共关系活动人员的管理过程中,设计行走路线应尽量()。

A、单向B、双向C、重复D、交叉正确答案:A2、单选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江南博哥)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译之为()。

A.“企业身份系统”B.“企业个性系统”C.“企业形象系统”D.“企业识别系统”正确答案:D3、问答题公共关系活动包括哪些内容?正确答案:公共关系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现代公共关系活动一发展为一系列专业性,规范性较强的传播沟通业务,成为组织的一种经营管理事务,包括调查研究咨询,设计制作,活动策划,宣传实务,交际事务等等,需要运用一定的资源,运用换门的媒介和技术,制定专门的目标与计划,由专门的职能机构来实施。

公共关系所研究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指这种公共关系实务,或者说经营管理工作^江南博哥共关系业务。

4、问答题比较公关部与公共关系公司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正确答案:1公共关系部的优势:熟悉组织情况。

能提供及时的公共关系服务。

有利于保持公共关系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有利于节约经费。

公共关系部的不足之处:职责不明,负担过重。

看问题有时不够客观。

总费用可能比聘请公共关系公司多。

有可能成为组织的一种负担。

2与公共关系部比较,公共关系公司的优势是:职业水准比较高。

看问题比较客观。

社会关系广泛。

信息比较灵通。

机动性强。

建议容易为人们所重视。

节约经费。

公共关系公司的不足之处:不太熟悉客户情况。

工作缺乏连续性,持久性差。

远离客户。

5、单选对于问卷调查的被调查者来说,填写比较容易、方便的是()。

A、封闭式回答B、开放式回答C、半封闭式回答D、自由回答正确答案:A6、问答题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有哪些特点?正确答案: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有以下特点:1、了解内情。

组织内设的公关机构对本组织的业务和人事比较熟悉,因此开展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切合实际,比较便利。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

(要求掌握的,要背的)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文化心理条件—由“理性”转向“人性”。

美国文化体系中3个突出的特性: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和理性主义形成了尊重人性、尊重个人感情和尊严的、人文的、开放的文化,正是公共关系得以滋生和成长的土壤。

社会政治条件——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自由、平等、博爱等已经得到广泛宣传,资产阶级的统治必须顺势而为,实行所谓全民参政的“民主政治”。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是通过代议制、纳税制和选举制来实现的,这就使得当权者不能不注意与社会各界公众搞好关系,惟有这样,方能赢得选票,争取民心,保住官位。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发展到自由竞争阶段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必须通过购买不同工厂生产的商品才能获得所需,这就形成了一个及其活跃的开放性的关系网络,并导致信息量的剧增和竞争的出现,企业必须注重信息传播沟通和树立自己形象,现代公共关系应运而生。

物质技术条件——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各种形式的传播和沟通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了。

印刷技术日益提高,报刊媒介遍及千家万户;电子技术不断进步,更带来广播、电视、电影、电话等电子传播媒介的普及;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和速度的提高使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并为公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方法。

.公众的含义公众是指与社会组织相关的有共同利益需求的个人、群体、组织集合而成的整体,它是以某个特定组织为核心而形成的特殊利益的共同体,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

公众的特点1.共同性:是指在组织的公众中,由于共同的目的、需求、意向、问题等,使一群人或组织有相同或类似的态度和行为。

2.可变性。

由于利益、需求和爱好的因素,每个社会组织的公众都处于相对变化之中;组织由于经营管理、服务产品的变化,公众的性质、形式、数量、范围和存在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3.多样性。

不同类型公众有不同利益诉求,同一类型的公众彼此也有很大差异;公共关系的界定●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推进相关的内外公众对它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创造自身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利用传播、沟通等手段而努力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整理版)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整理版)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整理版)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公共关系的涵义。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信息沟通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取得互相联系、互相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扬管理”,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扬交流手段;管理目标是调节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整体资产增值;公共关系重在“关系”,这种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关系,不同于其他详细的社会关系,与其他各种详细的社会关系相陪同2、公共关系学中“形象”的内涵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一个组织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

公共关系是一种以塑造组织形象为己任的传扬管理艺术。

形象的意义:首先,“形象”其本质是重视组织信誉。

第二,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美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形象的外观。

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

最后,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扬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拓展:并说明组织形象有哪些层面构成。

组织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这种认知和评价体现为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由以下八个层面构成:(1)组织的产品形象(2)组织的管理形象(3)组织的人员形象,即公众对组织的人员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价(4)组织的环境形象(5)组织的文化形象(6)组织的社区形象(7)组织的标识形象(8)组织的媒介形象。

2.公共关系观念应当包含哪些观念?这些观念的内涵是什么?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包括:(1)形象观念,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XXX、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宝,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XXX目标。

自考 公共关系学 重点

自考 公共关系学 重点

公共关系概论一、公共关系的定义代表:弗兰克·杰夫金斯—传播论-侧重传播的属性蔡尔滋-社会关系论-侧重社会性理论:管理论/ 传播论/ 传播管理论/ 咨询论/ 社会关系论/ 综合性定义二、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组织机构沟通对象——相关公众工作手段——传播沟通媒介过程——信息的双向交流目标——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三、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公共关系观念公共观念种类:公众观念、传播观念、服务观念、形象观念、互惠观念、协调观念组织结构为了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形象,提供传播谁带你、互惠服务,来协调双方关系。

四、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1.古代时期—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2.巴纳姆时期—报刊宣传活动3.艾维-李—公共关系职业化公共关系之父4.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 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旗手/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于美国。

1923年,爱德华-伯尼斯出版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

1947年,波士顿大学成立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培养公共关系学士及硕士。

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两人出版《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5.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五、公共关系的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通过服务1983年企事业单位出现公关职能部门1985年成立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1986年成立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1987年成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北京)标志着公共关系在国内已得到正式确认和接受1991年成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与国际接轨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一、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一)性质和地位性质:传播性、沟通性地位:边缘、中介肩负责任:建立联系、沟通信息、咨询建议策划组织、辅助服务(二)名称我国政府具有公共性质的部门:新闻办、信访局/处、交际处、联络处、对外宣传处(三)模式公共关系委员会(发挥“总调度”作用)高层领导直属型部门并列型部门隶属型(归属于销售部门、广告宣传部门、联络接待部门、办公室)(四)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部门的特点优点:了解内情、便于协调、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缺点: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二、公共关系公司 1985年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成立(一)类型公关公司类型按内部业务划分: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综合服务咨询公司按经营方式划分:合作型公司/ 独立型公司(二)组织机构行政部门/ 规划审计部门/ 专业技术部门/ 国际和地区部门(三)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优点:较为客观公正/ 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较灵活,适应性强缺点:关系较疏远/ 运作成本较高三、公关关系协会(一)公关关系协会成立时间轴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1986年上海市公共协会1987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1991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二)公共关系协会主要活动内容联络会员、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专业培训、普及知识、编辑出版刊物四、公关人员日常工作(一)公关领导及其日常工作日常工作:1.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2.对人力、经费、设备、时间加预算和分配3.领导全体公关人员开展工作4.内调外联,协调各方关系特殊工作:1.出席组织最高领导层的工作会议,参与组织最高层的决策活动2.充当组织发言人,主持由组织主办的新闻发布会,负责向社会各界人士解释说明组织的有关政策和行为3.充当组织的外交代表,出席主持各种社交活动,在本组织与其他组织或公众的交往活动发生重大问题时,亲自到现场处理解决。

公共关系学重点

公共关系学重点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运行中自觉地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有计划、真实地、持续地开展各种活动,使社会组织与公众相互适应、相互了解、互利互惠,以便塑造组织良好形象的管理工作。

主体:社会组织目标:塑造组织形象客体:公众手段:传播原则:求真务实、互利互惠、双向沟通、持续创新公共关系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

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原则:求真务实:(1)向公众说真话(2)用行动来证明互惠互利:(1)公众利益至上(2)创造多赢局面双向沟通:沟通双方传递相互理解的信息,通过信息的传播与反馈改善信息的不对称。

持续创新:策划富有新意,形式富有创意。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一、信息职能:发挥收集信息,监测环境的作用。

二、参谋职能:发挥咨询建议,参与决策的作用。

三、宣传职能:发挥对外传播,监控舆论的作用。

四、协调职能:发挥内求团结,外求稳定的作用。

人类早期公共关系的特征:1、自发性和盲目性2、政治性和伦理性3、传播手段简单化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公关四步工作法:调查→策划→实施→评估1、社会政治原因—民主政治民主制度的建立提高了民众的参与意识,而民主政治的每一步都需要公共关系活动的配合。

民众社会地位提高,公众队伍形成,老百姓有了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可能。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民主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公共关系运行的重要保证。

2、社会经济原因—市场经济大规模生产需要大批工人和管理者,组织、协调好他们的关系至关重要,专业分工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催生了共同沟通手段的诞生。

市场经济需要解决市场信息的收集、判断、运用及买方市场条件下如何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定位。

3、社会文化条件—人性文化人际关系理论注意到了工人的人格尊严以及个人价值,使行为科学和人性文化融为一体。

这种尊重人性、尊重尊严的、人文的、开放的、个性化的文化,正是公共关系得以产生的精神源泉。

4、社会技术条件—大众传播技术传播技术与传播有关的信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为现代公共关系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支持。

00182《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

00182《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

《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的定义: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

(美:雷克斯·哈罗)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

(英:费兰克)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

《墨西哥宣言》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

(美:蔡尔兹)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4、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

(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主体)(客体)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6、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基础、结果)7、公共关系活动(实务):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和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工作。

自考本科公共关系学主要知识点

自考本科公共关系学主要知识点

自考本科公共关系学主要知识点摘要:1.公共关系学基本概念2.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3.公共关系的功能与作用4.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5.公共关系的传播与沟通6.公共关系的危机处理7.公共关系案例分析正文: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内部的沟通与协调,以及组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互动。

公共关系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旨在通过有效的传播与沟通,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建立和谐的公共关系。

一、公共关系学基本概念公共关系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公共关系、组织、公众、传播、沟通、形象、舆论等。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与外延。

二、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历经宣传、交际、公共事务等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了解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公共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

三、公共关系的功能与作用公共关系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如:信息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塑造功能等。

这些功能与作用共同促使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实现组织目标。

四、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包括: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等阶段。

掌握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公共关系实践。

五、公共关系的传播与沟通传播与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各种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以及沟通技巧。

了解传播与沟通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信息传递与意见交流。

六、公共关系的危机处理危机处理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危机的识别、危机的预防、危机的应对等环节。

学会危机处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护组织的利益与形象。

七、公共关系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公共关系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提高公共关系实践能力。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公众的满意。

2.公共关系的目标:公共关系的目标包括塑造组织形象、维护组织声誉、提高组织知名度、增强组织影响力、促进公众支持等。

3.公共关系的原则:公共关系的实践应遵循以下原则:公正公平原则、开放透明原则、持续沟通原则、双赢合作原则、社会责任原则等。

4.公共关系的策略:公共关系的策略包括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开展社会责任活动、开展危机管理、利用公众调查和研究等。

5.公共关系的工具:公共关系的工具包括媒体传播、公众关系活动、印刷品和宣传品、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危机管理等。

6.公共关系与媒体:公共关系与媒体密切相关,公共关系的成功离不开对媒体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通过与媒体合作,组织可以更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形象和维护声誉。

7.公共关系与社交媒体: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公共关系的方式和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组织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公众直接互动,传递信息和接收反馈。

8.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危机是组织公共关系管理中常常遇到的挑战,公共关系管理者需要掌握危机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及时应对和化解危机,以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9.公共关系与公共舆论: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否与公众舆论有很大的关系,公共关系管理者需要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事务,维护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10.公共关系与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公共关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鼓励公众参与组织决策和活动,可以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支持,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以上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整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能力。

公共关系学要点

公共关系学要点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1.公共关系的定义:指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

还有团队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和社会观念3.公共关系观念:指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4.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组织传播公众5.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6.公众的分类:根据公众和组织的所属关系分:内部和外部公众、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分: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

7.公共关系的中介—传播: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和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换和分享。

8.传播的要素:信源(传播者,传者即信息的制造者),信宿(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符号,信息退通道传播的活动过程: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传播学研究的先驱H。

拉斯韦尔,集研究之大成,于1948年提出看著名的拉斯韦尔要素,即五w要素的理论。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反应如何9.宣传:是指社会组织有意识的把某种观念,意识,态度和情绪,以及风俗,信仰传播于社会的努力,是一种有意控制社会心理的活动。

区别: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方式也不同。

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联系,共同的产生条件,共同的指导思想(用户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相似的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市场营销把公共关系作为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范围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10.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本质上的区别: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两者的活动方式不同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庸俗关系是指日常生活或经济交往中,利用金钱或职权,拉关系,走后门,套私情,为个人谋取好处等不正当的人际交往活动。

公共关系学小条

公共关系学小条

公共关系学小条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涉及管理、传播、营销和社会科学的学科,主要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传播来建立、维护和改善这些关系。

以下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些关键概念和知识点:
1. 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通过评估公众态度、制定策略和执行活动来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2. 公关的目标:主要目标包括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组织的声誉和可信度,以及在危机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

3. 公关的职能:包括信息管理、舆情监测、媒体关系、事件管理、危机沟通、社区关系、政府关系等。

4. 公关的策略和工具:常用的公关策略和工具包括新闻发布、媒体采访、活动策划、社交媒体管理、公关广告、演讲稿撰写等。

5. 公众分析:了解目标公众的需求、态度和行为,以便制定有
针对性的公关策略。

6. 危机管理:学习如何识别、预防和应对危机,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7. 媒体关系:建立和维护与媒体的良好关系,以确保组织的信息得到准确和正面的报道。

8. 沟通技巧: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技巧、演讲技巧、谈判技巧等,以有效地与不同的公众进行沟通。

9. 社交媒体公关:了解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公关活动和与公众互动。

10. 伦理和职业规范:遵守公关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确保公关活动的合法性和诚信性。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重点归纳一、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提出:“说真话”,“公共关系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

二、公共关系所收集的信息具有宏观性和社会性。

三、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之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四、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关礼仪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

五、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公众传播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建设:二是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六、卡特利普和森特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七、产品形象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八、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塑造形象的意识。

九、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

十、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十一、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中,处于底知名度/高美誉度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

十二、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新闻导语部分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十三、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译之为“企业识别系统”十四、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CI战略。

十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十六、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外求发展。

十七、“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的模式进行的。

十八、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求,其中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十九、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媒介关系。

二十、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决策阶层。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

第一讲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一、公共关系1.公共关系的5个基本要点主体-组织、客体-公众、手段-媒介、目的-形象、本质-沟通2.公共关系的定义是社会组织在运行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为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的了解、信任和合作,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而进行的活动。

二、公共关系学1.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其内在规律。

2.公共关系学的内容理论和实务两部分。

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

三.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3.人际关系应从我做起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友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第二讲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一、公共关系的产生1.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1)政治条件: 民主政治取代专制制度(2)经济条件: 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3)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4)物质技术: 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2.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⑪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原因美国完备的政治体制和发达的市场经济美国是个移民国家⑫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过程报刊宣传运动(便士报运动) 巴纳姆神话扒粪运动(揭丑运动)二、公共关系的发展1.艾维·李--公共关系职业化阶段创办:1904年的宣传顾问事务所-派克和李公司理念:“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信条:凡是有益公众的事,最终必将有益于企业和组织。

2. 爱德华·伯奈斯--公共关系科学化阶段第一本书:1923年《舆论之凝结》。

课程:1923年在纽约大学开设课程。

教材:1952年编教材《公共关系学》信条:“投公众所好”、“企业必须获得公众的谅解与合作”3.斯科特·卡特李普创造公共关系“双向对称”模式。

1952年,他与人合著《有效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成熟,这本书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第三讲公共关系的职能一、沟通信息1.信息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1)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对消息的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培养较好的公关意识,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公共关系现象和公关案例;了解公关实践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第一章公关是什么1. Public Relations (PR)2. 关于公关定义的各种表述: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格鲁尼格竭尽全力用符号控制某些环境、控制评估态度和形象,以及相关公众和客户的过程,是一种说服性的传播活动。

——米勒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与相互理解有关的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向内的,也是向外的。

——詹夫金斯公共关系的开展应该试图在顾客、供应商和政府官员的心中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

——福特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职能,它建立并维护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

——卡特里普公共关系是组织-公众-环境系统的关系生态管理。

具体说,就是社会组织运用调查研究和对话传播等手段,营造具有公众性、公开性、公益性和公共舆论性的关系生态,以确保组织利益和公共政策的和谐。

——陈先红3. 共同元素:组织、公众、管理、沟通、传播、关系。

4. 公共关系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开展的关系管理。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演变要点:⏹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由于便士报的兴起,以马戏团老板巴纳姆为代表,信奉“公众要被愚弄”的主张,激起了新闻界的“清垃圾运动”,由此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导火索。

⏹艾维·李是现代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他提出“公众要被告知”的宣传主张,提出“原则宣言”、“说真话”、“公共关系动力来自最高层”等思想,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爱德华·伯纳斯是现代公共关系学之父,是第一个理论家兼实践家,发展“投公众所好”的思想。

卡特利普和格鲁尼格对当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导入期;90年代即实践期;2000年以后的快速增长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组织:组织是一种特定的体系,是一个实体,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并按照一定的框架、原则和程序,通过分工协作构成人群结合体,指各种正式的社会组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组织等。

2.公众: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即任何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并与组织运行发生互动关系利益相关者。

特征有同质性、相关性、群体性、多样性、动态性、能动性。

有泛、问题、目标、优先公众。

目标公众: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中所有必然涉及以及可能涉及的工作对象,是直接或间接与组织发生互动影响的公众。

3.需要:是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可以是生理、物质上,也可以是心理、精神上。

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强弱随时变化,人的行为动机由其中最重要的需要支配,被称为优势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需要是有层次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

4.赞助型宣传策略:赞助是组织资助社会性、公众性事务的活动。

通过赞助活动,可以显示企业自身实力,表明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义务。

目的有社会、组织层面。

原则有效益、实力、持续、合法性。

对象有体育、文化、教育、科研、市政、慈善活动等,主要形式有资金、产品、人力赞助,计划包括目标、对象、形式、预算、主题、方式等。

展览会:展览会是通过人员、文字、产品、及影像资料来展示组织形象、传播组织信息的一种综合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

有复合性、实像性、双向性。

类型有综合性专题性、贸易性宣传性展览。

新闻发布会:或称记者招待会,由组织专门人员以会议形式向新闻媒介的记者发布消息或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它是组织传播各类信息有效手段之一,谋求新闻界支持最好方式。

5.专项公关活动:专项公关活动是配合组织整体的发展目标并根据组织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专门计划和实施的专题性活动,往往被纳入组织整体计划,需要配置专门的资源。

包括危机管理、新闻发布会、媒介事件、赞助活动、展览会、庆典等。

在计划时需要组织决策者的支持,实施中需要相关部门的协同。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根据个人好恶得出,再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

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有时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7.企业识别系统:BIS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动态表现,以企业的经营理念为核心,显现为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活动形式和活动规范。

对内包括组织设计与变革、产品更新与开发、员工教育与培训等;对外包括市场调查、促销活动、专项的公关活动等。

8.心理定势:是人的认知和思维的惯性、倾向性,即按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思考问题,表现出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对人们的态度、行为有积极作用、消极影响。

表现在第一、最后、片面、刻板印象。

9.公共关系实务:指在公关理论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总称,指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或公共关系的实际事务。

在组织中的渗透性强,与理论不可分。

分为公共关系日常性工作和专题性活动两大类,是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考察公关实务活动。

10.把关人:由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提出,具有、表现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行为的人就是把关人,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报道能疏导、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有时是个人有时是集体。

把关人传播行为包括疏导和抑制。

11.公关公司:称公共关系咨询、顾问公司,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组成,运用专门知识、技能、经验,受客户委托,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咨询和服务的营利性机构。

开展业务特点有专业、全面、客观权威、广泛经济性,原则有客户导向、职业忠诚。

12.从众行为:公众放弃自己个人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公众成员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随大流”是典型的表现,表现在:①表面从中内心接受;②表面从众内心拒绝;③表面不从众内心接受;④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

13.公众导向:是现代公共关系观念主要特点,强调组织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公众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以公众的需要和利益的实现为归宿点。

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使组织的政策和行为与公众的要求、社会利益相容。

14.媒体宣传策略:指的是根据媒体性质、产品定位、公众特性、目标定位、广告费用、企业宣传策略、市场策略等,选择最恰当的宣传媒体,组合出最佳的媒体方案,在恰当的时机推出广告宣传作品,以期获得良好宣传效果的策略。

15.传播效果研究理论:是拉斯韦尔5W模式中的一部分,包括传播的效果类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方法等。

即是对传播行为的效果在质与量上的研究,有两个基本方面:其一是对个人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其二是对社会效果产生的宏观过程分析。

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来源于对传播效果的分层次理解。

两级传播模式是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有两种典型观点“枪弹论”“有限效果论”。

枪弹论:皮下注射论,研究传播效果早期理论,是一种大众传播强效果论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如枪弹射向受众,一击即中。

但随着发展,发现受众由不同特征群体构成,成员之间有差异,因此媒介刺激不能直接带来受众意志反应。

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过于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这就脱离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实情。

两级传播模式:信息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模式进行,媒介的信息大多通过意见领袖过滤才能影响受众,因而人际关系影响比大众传媒显著。

1.公共关系三个基本要素:(1)主体:社会组织。

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研究是静态角度进行。

①公共关系与组织目标:公共关系是组织的分解目标,公共关系的目标都应该与组织总目标一致,要服从于组织总目标,助于组织总目标实现;②公共关系与组织的分工协作:公共关系作为一项专门的职能工作,是分工必然结果,一方面公共关系作为组织参谋职能,应为组织提供建议,另一面,组织公共关系的开展须依靠各部门协作;③公共关系与组织框架、规则:公共关系在不同组织中职能地位等设置都应在组织框架体系内进行,因此公共关系地位、职能等在不同组织中各不同,任何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开展都须受制于各自组织规章程序。

(2)客体:公众。

公众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具有同质性、相关性、群体性、多样性、动态性、能动性。

(3)过程和方式:传播沟通。

传播沟通是组织处理公众关系的方式,也是公共关系实施的基本过程,是公共关系实现机制。

2.危机控制的基本环节:危机控制包括三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这是三个环节可以转换为公共关系参与组织危机管理的三个基本步骤:即危机的预警、危机的处理、变危机为契机。

A 事先控制——建立危机的“预警”机制。

(1)见微知著,防患未然。

通过不断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反馈对组织运行状态和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监测,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隐患要非常敏感,以便把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消灭在萌芽阶段。

(2)监测环境,沟通协调。

外部关系环境是组织最难控制的因素。

组织应该建立一种问题管理机制,使自己能预先采取必要的对策,以免当关系环境发生变化时出现素手无策的被动局面。

①危机预测分析:任何危机发生都有一定信号产生,抓住信号;②制定应急计划;③成立危机管理委员会;④印制危机管理手册;⑤建立处理危机关系网:有关联的政府机构、媒体、医院、公安等单位对内对外信息公开同步,提前公开;⑥搞好内部培训。

B 事中控制——妥善处理危机。

(1)当危机已经发生的时候,组织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说明原委,主动承担应付的责任,争取以诚恳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为解决矛盾和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

(2)同时要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及时控制事态,并与新闻媒介取得联系,引导舆论,稳定局面,防止连锁反应,为解决问题、度过危机奠定基础。

(3)做好危机准备方案;做好危机的传播方案;做好危机的处理工作;做好危机中的传播工作①慎重处理危机中的有关人员伤亡事宜;②尽快调查并公布真相,澄清事实;③组织应将所有已知信息在第一时间通知媒体及相关公众,寻求他们的理解支持。

C 事后控制——变危机为契机。

如何变危机为契机是危机管理的关键内容。

组织应该主动地以危机事件为契机,积极地利用新闻媒介展开宣传,公开表明诚意,公布补救措施,并用不久后的事实来证实自己的转变。

基本公众对策:①对内部公众;②对事故受害者;③对新闻传播媒介;④对上级领导部门;⑤对企业所在社区。

3.现代公共关系观念:(1)公众导向。

是核心。

强调组织的一切活动(包括公关活动)都必须以公众的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并以公众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为归宿点。

要求:确立公共关系职能的战略地位;普及公共关系意识;开展公共关系调查;加强公共关系控制。

(2)形象观念:组织形象是指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显示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

形象观念要求组织高度重视自身的剩余和形象,自觉地进行形象投资、形象的管理和形象的传播。

特点:主观性和客观性;独特性和差异性;多元性和统一性;稳定性和创新性;有形性和无形性。

主要内容:产品形象;人员形象;环境形象;管理形象;文化形象;社会责任形象(3)共生观念:组织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时的一种新思维,体现在组织处理竞争关系、顾客关系和员工关系时必须将平等互利、共生共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与竞争者共生;与顾客共生;与员工共生)(4)服务观念:要求组织公共关系通过自身的行为,为组织的其他部门提供信息支持,为公众、为社会提供服务,承担组织应有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体现组织对社会的奉献精神。

因此在组织文化建设中应确立一种服务精神和意识,形成一种服务型价值观。

包含企业组织的公共关系服务(对外:CS活动、社会公益、赞助等全面服务获取公众对组织信任,塑造形象;对内:通过为其他职能部门、员工提供信息服务协调相互关系提高凝聚力);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服务(内部为各职能部门提供信息支持,外部提供社会服务树立信誉)。

(5)整合观念:就是要求通过整合,把组织的形象、关系以及各种传播活动、传播资源统一起来,形成整体优势,发挥组织公共关系的整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