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旅游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第一章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概论一、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内容1、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个案)2、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共性)3、游客的心理趋势二、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2、系统性3、发展性三、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访问法第二章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基础一、心理过程(一)认识1、感知:感觉: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事物的整体属性2、记忆:识记、保持、再现3、想象:再创造和组织4、思维:分析和综合(二)情感:个人对人、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三)意志: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的心理。
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兴奋型胆汁质快活泼型多血质慢安静型黏液质弱抑制型抑郁质2、能力:认知能力、组织能力、专门能力3、性格: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三、心理实质1、脑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物质2、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3、实践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脑—实践—客观现实张三旅游黄山第二节行为一、关于行为的理论行为是表现;心理是依据。
行为是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经由内部经验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
德国心理学家列温提出:B=f(P·E)注:behaviour:行为,personality:个性;environment:环境二、旅游行为的两个要素:旅游心理、旅游环境四、旅游消费的决策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第三章知觉与旅游消费第一节:知觉的基本原理一、知觉的选择性1、知觉对象的特性:绝对感觉限阈2、主体本身的特性:主体的生理条件、主体的意识倾向二、知觉的组织性: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连续原则三、知觉的解释性:依赖于刺激本身的清晰度、个体的经验、当时的动机和兴趣等。
注: 背景律(图形——场地原理)知觉可以理解为个体选择、组织、解释外界刺激,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错觉: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等。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者知觉的概念和特点
旅游者知觉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外部刺 激的主观认识和解释过程,它受到个体差异、 文化背景、旅游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旅游者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 常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旅游者在旅游过 程中的行为和体验。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知觉
02
旅游者的感觉
视觉
总结词
旅游者通过触摸、参与等方式感知目 的地的物质文化,如手工艺品、民俗 活动等。触觉体验能够增强旅游者的 参与感和沉浸感,提高旅游体验的丰 富度和深度。
03
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知觉的选择性
总结词
旅游者在知觉过程中会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忽略无关信息。
详细描述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求,选择性关注某些事物,如景点、食物、当地文化等, 而对于其他不相关的事物则可能忽略。这种选择性知觉有助于旅游者更好地适应和享受旅游环境。
详细描述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会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解释和理解。 这种理解性知觉有助于旅游者更好地认识和体验旅游环境,并形成独特的旅游体验。
知觉的恒常性
总结词
即使知觉对象发生变化,旅游者仍能保 持对它的恒常感知。
VS
详细描述
在旅游过程中,尽管旅游环境中的某些事 物可能会发生变化,如天气、季节等,但 旅游者仍能保持对其的恒常感知。这种恒 常性知觉有助于旅游者更好地适应和应对 旅游环境中的变化。
高营销效果。
提升品牌形象
03
通过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与旅游者建立情感联系,提高品牌
忠诚度。
06
结论
旅游者知觉对旅游业的影响
1 2
旅游者知觉对旅游决策的影响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2008年2月第22卷第1期旅游科学日墨皿墨置团亚圃Feb.,2008V o1.22.No.1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75(2008)一O1—0022—07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白凯马耀峰游旭群(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q环境学院;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本文以旅游者行为研究为视角,运用互联网文献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实际运用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以旅游活动的评价结果为核心的旅游者感知和认知的概念.关键词:旅游者行为;旅游感知;旅游认知;概念旅游者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的主体,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卫j.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是旅游者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截至2006年9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输入主题"旅游感知"涉及到的文章163篇;主题为"旅游认知"的文章为166篇.通过"ElsevierSDOSChinaConsortium"学术搜索引擎,以关键词"touristperception"进行搜索,涉及文章143篇;"touristcognition"涉及文章l4篇.感知和认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样是旅游本源研究中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如何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和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心理学对感知和认知概念的定义1.感觉和知觉心理学研究中将感知分为两个不同的心理活动阶段,其定义也是分别给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一普通心理学》将感觉(sensation)定义为:收稿日期:2007—03—12;修订日期:2007—1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40271037)资助作者简介:白凯(1974一),男,陕西师范旅游环境学院讲师, 博士.研究方向:旅游市场,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管理体制比较研究.马耀峰(1949一),男,陕西师范旅游环境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旅游开发和市场及GIS研究.游旭群(1963一),男,陕西师范旅游环境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认知评价以及应用认知研究.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官,经过脑的信息加工活动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感觉研究的初始者英国经验主义者J.洛克指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感觉作为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为知觉及其他复杂认识过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材料.通过感觉,人们从外界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在感觉系统的不同水平上经过加工,并与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对照,得到补充,从而产生了对外界事物基本的反映.因此,感觉是心理行为变化的最基本变量,感觉担负着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的任务.知觉(perception)是人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感觉和解释过程J.这个过程不仅同其一种感觉相联系,而且往往是视觉,听觉,皮肤觉,运动觉等协同化的结果.在知觉过程中,人脑将感官刺激转化为整体经验.因而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身体状态整体形象的反映.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流派认知心理学派认为感觉是对刺激的觉察,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在已存储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把握刺激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感觉阶段,人仅仅意识或反映出刺激的物理属性,个体以生理为基础就的感官就可以获得信息.知觉是在过去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一系列连续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知觉和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是现实刺激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结果, 和感觉相言,具有间接的性质.对于感觉和知觉概念,心理学界共同的认识是:由感觉而变为知觉,其间要经过选择的历程,感觉是直接的基础,但有了感觉未必会产生知觉;感觉是个体获得此时此地的事实资料,知觉是个体将感觉资料与经验联结而产生的组织;个体靠感觉接受到刺激,但决定其行为反映与否者则是知觉因素j.2.认知本世纪6O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兴起,尽管"认识"与"认知"细究起来应有一些互异之处',但从本质上考察,今天所说的认知即传统心理学中的认识过程.认知心理学将人的认知(cognition)定义为个体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结构中进行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尽管关于认知的研究经历了结构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发生认知论等各个心理学派的争论,但心理学家对于认知的研究共同的认识是认知的过程包括注意(从心理上关注一些刺激),知觉(解释感觉信息以形成有意义的资讯),模式识别(将一种刺激划归某一已知过程中)和记忆(认知的信息存储和提取过程).虽然心理学通常将感觉和视觉区分定义,但事实上,人接受信息是通常是将事物作为整体来认知的,不仅认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认知事物的联系和关系,即上文中所提到的感觉资料与经验联结产生的知觉.人通过感知所获得的信息并不会因当前刺激物停止作用而马上消失,它会继续保存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个体经验,并在需要时再出现称之为记忆.人脑不仅可以通过感知接受并通过记忆保存各种信息知识,同时还能利用头脑中已有的个体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知事物,把握事物地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此外, 人的认知活动过程都必须伴随一种注意状态,这种状态保证了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以便心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由此可见,人的认知就是个体借助一定的接收器,通过感知主动获得一定量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逐层加工的过程¨. 二,旅游者行为研究中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国内外对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研究多从实证研究人手,以旅游者调查问卷来收集基础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汇总分析,最终得出关于旅游业组成因素的各种看法.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关于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概念,也是从相关实证研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中加以分析. 1.旅游感知在前期的文献搜集中我们发现相关旅游感知的定义.如黎洁,赵西萍关于美国游客对西安的感知研究中定义旅游感知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对旅游对象,旅游环境条件等信息的心理过程12].Alain Decrop(阿兰?迪克洛普)将旅游者感知定义为:将外部世界的旅游信息转换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内部思维世界的过程¨.这些定义都没有考虑到旅游者行为自身的特点,是心理学感知概念的移用.国外学者对旅游者感知的实证研究从时空角度可以划分以下3种方式:(1)抽样调查实施于旅游者常住地在此类的研究中,抽样调查的内容主要是旅游者出游前在常住地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搜集的过程及前期评价.Lewis和Meadows(1995),Martin (1996)和Kemal(2006)的研究中突出了对旅游经营者和投资者对旅游目的地总体旅游业的看法,这些看法用感知来加以定义¨.Cedric(1995),Roger和Clare(1997),Andrew(2000)和Bobetal (2002)针对潜在旅游者调查中主要涉及内容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旅游目的地服务,这些都被定义为旅游者感知¨.Nina(2006)使用图画联想,词汇联想,释放联想(抽象拼贴图)的方法测试了和旅游目的地有一定距离的潜在游客,测试结果被称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上述的研究主要是在旅游者常住地进行的调查,受调查对象(潜在旅游者)对于感知对象基本没有亲身的经历和较为深入的了解.(2)抽样调查实施于旅游目的地此类研究和抽样调查实施于旅游者常住地的区别是:旅游者已经在旅游目的地进行了相应的旅游体验.Abraham和Gang—Hoan(1996)将韩国导游对日本旅游者长期交往的经验定义为感知. Kuniyaletal(1998),Melindaetal(2001)和Petrosilloetal(2006)将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所感受的环境质量称之为旅游者感知巧.Simon(2000),Atila(2004,2006)以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服务和购物体验评价为对象研究了旅游者感知.Neil(2001),Michael和Stephen(2002),Richard(2003)以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城国■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市安全问题,旅游者对城市安全的看法被定义为旅游者在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感知.Dallen和Cevat(2003)将横跨美,加国境线上和平花园(Peace Garden)中旅游者对通关手续和安全问题的看法称之为旅游感知.Gill(2006)研究中将登山探险游客对登山探险经历定义为旅游者感知.(3)抽样调查分两部分:旅游活动前和旅游活动后此类调查研究实施于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者常住地,调查内容为旅游活动前预期和旅游活动后评价两部分,其对比结果被定义为旅游感知.研究中有的以旅游者旅游活动结束后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评价为主要研究内容;有的以旅游购物或某一景点的实际体验为研究内容],其研究主要涉及旅游动机,旅游期望和满意度评价,旅游感知的实际来源是旅游者预期的旅游体验目标和实际体验质量之间的对比.和国外相比,我国从旅游者行为角度对旅游感知的研究要晚很多,其实证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近两年来呈大规模上升趋势.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旅游者抵达目的地前后的感知和经历;旅游中吃,住,行,游,购,娱等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评价¨;旅游安全因素的前期评估;旅游地感知距离和常住地距离比较.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对各种旅游信息的评估;旅游目的地各种综合环境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I4;以及旅游者的实际体验水平的度量.从时空角度看,国内学者对旅游者感知行为的实证研究基本涉及了上述的3种方式,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和国外学者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2.旅游认知和上述旅游感知研究不同的是,旅游认知概念的运用在国外较为少见,认知主要用于文章中理论探讨的支持说明,没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相关研究中指出旅游者认知是会导致旅游者价值体系的形成,也就是反映相关的旅游经验;旅游认知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综合环境的评价;旅游者社会认知水平会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形成j,认知评估导致认知情感状态;旅游者认知经验受旅游者教育水平,信息接受水平和兴趣的影响~j,不同国家旅游者兴趣差别会影响旅游者的认知水平.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Deborah和Richard(2000)在其《旅游者多重价值模型》一文中系统讨论了旅游者认知和旅游者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其研究提出,旅游者个人价值判断是二维空间价值构架而成: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以及情感支配和认知支配;其中认知支配的内部控制是旅游者因为兴趣而进行的学习,外部控制是度假地的安全,可告知亲友的知名旅游地和对本国情况的学习.国内对旅游者认知的研究多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的探讨邮,涉及旅游地认知形象的构成和推广等内容,但关于旅游认知概念的定义在文章中并没有见到.游旭群在其所着的《旅游心理学》中虽没有给出旅游认知的确切概念,但其借助相关旅游研究的成果提出了旅游认知是旅游者在旅游这个特殊活动中的认知,其特殊性表现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对物的认知与人的认知的交融性¨.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涉及旅游者认知程度;涂鸦图和旅游者认知的关系;认知方式中消极情绪对旅游决策过程影响;旅游者对城市,景点,整体旅游印象和服务,价格的评价;旅游者形象认知规律;以及出游前对旅游目的地城市印象的认知等.从上述的研究看,国内外关于旅游者认知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者只是运用心理学中认知的定义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的某种因素进行评价,这些研究的共同之处是研究者在使用旅游者认知概念时或多或少都提及了旅游者经验和旅游者体验质量.三,旅游感知和认知概念的再认识旅游是一种复合交叉融合活动,其研究具有跨学科,多层次交叉的特点,不同学科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认识.经济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经济消费行为;地理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时空经历;社会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文化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文化行为;心理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心理感受和体验行为;管理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需要进行管理的群体或个体活动;环境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环境生态活动;历史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历史探寻和历史经历活动(我到哪儿去过);自然主义者认为旅游是一种自然享受和经历;人文主义者认为旅游是一种人文文化经历等.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等精神愉悦为主要目的,到日常生活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和逗留的各种身心体验,它是人们的一种短期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和跨文化交流活动",其目的性导向强调在深人体验基础上对旅游经历和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评价.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活动中多批次,递进式的消费特点导致其行为模式处于不停的变化当中.旅游者在未开始旅游目的地的活动前,其行为要素涉及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决策,旅游选择,旅游时空行为等考察变量,这些行为和旅游者接触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密切相关.此期间,旅游者在动机的驱使下,将外部信息和旅游者原有的旅游经验在个体大脑中不停地进行交换和加工,旅游者此时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的交换和加工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 属于心理学所强调的感知和认知的交替状态,也就是说,在旅游活动前,旅游者感知和认知行为伴随着旅游动机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外界信息交换的增加而发展.当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开始后,因为环境的变化旅游者以实际体验的方式重新开始主动和被动的接收旅游目的地的各种信息,在此期间,旅游者行为受动机,偏好,选择,评价,时空行为,客主交互等行为变量的驱使,感知和认知行为存在于旅游者行为的各个变量中,促进了旅游者各种行为的形成.旅游者这种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感知和认知行为最终在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结束,其标志是旅游者根据亲身体验后给出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主观总体评价.这也说明了,旅游者感知和认知印象的形成不是其先天大脑就已经拥有的,是在旅游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循环加工和自我调整下逐渐固化和沉积,这个过程和旅游者个体心智密切相关, 其最终的平衡是内心自我调节的结果.其形成和演化过程正好印证了发生学关于人类的认识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循环往复的通路中发生作用,并会在内在倾向的自我调节下趋于平衡的观点".心理学中感知初级阶段感觉强调个体被动接受外界信息,认知则强调个体对信息搜寻和加工的主动性.也就是,认知的范围涵盖了感知,认知是在感知被动接受信息刺激并加工的基础上激发个体的注意,并进行主动的信息搜索进行的记忆和思维过程. 基于心理学对感知和认知的定义以及文中旅游研究者对感知和认知的运用,笔者认为旅游感知是旅游者在旅游者常住地或旅游目的地将外部旅游信息被动接收后和自身已有的旅游经验进行对比所形成的和旅游目的地事物密切相关的认识和评价.旅游认知是旅游者在已有感知印象的基础上,根据原有旅游经验或实地旅游体验经历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反馈,加工和处理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可以发生在旅游者常住地,也可以发生在旅游目的地,以形成对旅游地相关事物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为最终目标.上述定义和心理学感知和认知概念的区别在于,心理学感知和认知的概念强调对心理过程的研究,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概念强调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四,结语本文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角度,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对旅游者感知和认知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心理学感知和认知的概念,明确提出了具有旅游者行为研究特点,以评价结果为核心的旅游者感知和认知的概念.文中以发生认识论研究成果对旅游者感知和认知形成的分析说明了旅游者感知和认知的形成是因为旅游活动环境的变化和旅游者自身心理调节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的结果.旅游者感知和认知和普遍意义上感知和认知的区别在于考察方式的差异,旅游者感知和认知更强调旅游者对相关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结果.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旅游者,其中还包括了旅游目的地常住居民一J,此类实证研究在国内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作为旅游者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续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多的还需学界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其演化机理和理论猜想进行更深层次的验证.参考文献:[1]张立生.近期国外旅游学研究进展《AnnalsofTourismResearch))文献分析[J].旅游学刊,2004(3):82—86.[2]余洁,马耀峰,苟晓东.近年来中国旅游研究的现状及热点问题述评[J].经济地理,2006(4):6814585.『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编辑委员会普通心理学编写组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一普通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3.『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编辑委员会普通心理学编写组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一普通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69.『5]王更生,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30.『6]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困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社,1992:476.张积家,杨春晓,孙新兰.论"认知"和"认识"的分野——兼与赵壁如先生商榷[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5:121—128.张积家.再论"认知"和"认识"的分野[J].教育研究, 1997(11).方俊明.认知心理学与人格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4.KathleenM.Galotti着,吴国宏等译.认知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1.游旭群,杨杏.旅游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547.黎洁,赵西萍.美国游客对西安的感知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0(1):51-55. AbrahamPizam,YoelMansfeld着,舒伯阳,冯玮译[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73. PGLewis,AJMeadows.Canadiantouristinformationand theUK:plansandperceptions[J].Tourism Management,1995,16(1):67—72. MartinOppermann.Conventiondestinationimages: analysisofassociationmeetingplanners'perceptions [J].TourismManagement,1996,17(3):175182. KemalKantarci.Perceptionsofforeigninvestorsonthe tourismmarketincentralAsiaincludingKyrgyzstan, Kazakhstan,Uzbekistan,Turkmenistan『J].Tourism Management,InPress,CorrectedProof,Availableonline 10July2006.CedricCullingford.Children'sattitudestoholidays overseas[J].TourismManagement,1995,16(2):121—127. RogerCallan,ClareLefebve.ClassificationandgradingofUKlodges:dotheyequatetomanagers'andcustomers'perceptions[J].TourismManagement,1997,18(7):417424.AndrewMcGregor.Dynamictextsandtouristgaze: Death,bonesandbuffalo『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2000,27(1):27-50.BobMcKercher,TanyaPacker,MatthewK.Yauand PatrickLam.Travelagentsasfacilitatorsorinhibitorsof travel:perceptionsofpeoplewithdisabilities[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4):465474.NinaK.Prebensen.Exploringtourists'imagesofa distantdestination[J].TourismManagement,InPress, CorrectedProof,Availableonline20July2006. AbrahamPizam,Gang—HoanJeong.Cross—culturaltourist behavior:PerceptionsofKoreantour—guides[J].Tourism Management,1996,17(4):277—286.[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J.C.Kuniyal,A.P.Jain,A.S.Shannigrahi.Public involvementinsolidwastemanagementinHimalayan trailsinandaroundtheValleyofFlowers,India[J]. 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1998,24(3): 299—322.MelindaHillery,BlairNancarrow,GrahamGritfin,Geoff Syme.Touristperceptionofen~rortmentalimpact[J]. 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28(4):853—867.I.Petrosillo,G.Zurlini,M.E.Corlianb,N.Zaccarelli,M.Dadamo.Touristperceptionofrecreational environmentandmanagementinamarineprotectedal'ea [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InPress,Corrected Proof,Availableonline5May2006. SimonWongChakKeung.Tourists'perceptionsofhotel frontlineemployees'questionablejob—relatedbehaviour [J].TourismManagement,2000,21(2):121—134. AtilaYukse1.Shoppingexperienceevaluation:acaseof domesticandinternationalvisitors『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6):751-759.AtilaYtiksel,FisunYtikse1.Shoppingriskperceptions: Effectsontourists'emotions,satisfactionandexpressed loyaltyintentions[J].TourismManagement,InPress, CorrectedProof,Availableonline12July2006. NeilCarr.Anexploratorystudyofgendereddifferences inyoungtouristsperceptionofdangerwithinLondon[J]. tourismmanagement,2001(22):565—570. MichaelBarker,StephenJ.Page.Visitorsafetyinurban tourismenvironments:thecEl~eofAuckland,NewZealand [J].Cities,2002,19(4):273—282.RichardGeorge.Tourist'sperceptionsofsafetyandsecuritywhilevisitingCapeTown[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5):575—585.DallenJ.Timothy,CevatTosun.Tourists'perceptionsof theCanada—USAborderasabarriertotourismatt}le InternationalPeaceGarden[J].TourismManagement, 2003,24(4):411-421.GillPomfret.Mountaineeringadventuretourists:a conceptualframeworkfor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1):113—123.S.Mich~leLanglois,JohnTheodore,Elizabeth,M.Ineson Poland:in—boundtourismfromtheUK『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4):461-469.Manjula,Chaudhary.India'simageasatourist destination--aperspectiveofforeigntourists[J]. TourismManagement,2000,21(3):293—297.MichaelGrosspietsch.Perceivedandprojectedimagesof[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Rwanda:visitorandintemationaltouroperator perspectives[J].TourismManagement,2006,27(2):225-234.JamesWong,RobLaw.Differenceinshopping satisfactionlevels:astudyoftouristsinHongKong[J]. TourismManagement,2003,24(4):401-410. NancyPhaswana—Mafuya,NorbertHaydam.Tourists' expectationsandperceptionsoftheRobbenIsland Museum—aworldheritagesite[J].MuseumManagement andCuratorship,2005,20(2):149—169. YanivPoria,ArieReichel,AvitalBiran.Heritagesite management:MotivationsandExpectations[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2006,33(1):162—178.陆林,焦华富.山岳旅游者感知行为研究——黄山,庐山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41_46.吴必虎,王晓,李咪咪.中国大学生对旅游安全的感知评价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1 (3):62-68.解杼,张捷,刘泽华,等.旅游者人游感知距离与旅游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3(4):396-400.钱紫华,陈晓键.华山客源市场结构和游客行为调查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6):118—122.白凯,马耀峰,李天顺.北京市入境游客感知行为研究[J].消费经济,2005(6):63-67.白凯,马耀峰,周忠学.入境游客消费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5(3):66—71.梁雪松,马耀峰,李天顺.入境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感知评价的分析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4):107—108.白凯,马耀峰,李天顺.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旅游决策行为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06(5):48-52.马耀峰,张佑印,梁雪松.旅游服务感知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6(1):25-28.马秋芳,杨新军,康俊香.传统旅游城市入境游客满意度评价及其期望——感知特征差异分析——以西安欧美游客为例[J].旅游学刊,2006(2):30—35. JuergenGnoth.Tourismmotivationandexpectation formationl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7,24 (2):283-304.CharlesAbraham,StephenClift,PeterGrabowski. Cognitivepredictorsofadherencetomalariaprophylaxis regimensonreturnfromamMariousregion:aprospective study[J].SocialScience&Medicine,1999,48(11): 1641—1654.[52]PremChhetri,ColinA~owsmith,MervynJackson. Determininghikingexperiencesinnature—basedtourist[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destinations[J].TourismManagement,2004,25(1):31_43.J.EnriqueBign6,LuisaAndreu.JuergenGnoth.The themeparkexperience:Ananalysisofpleasure,arousal andsatisfaction[J].TourismManagement,2005,26(6): 833—844.RichardPrentice,Sin6adGuerin,StuartMcGugan. Visitorlearningataheritageattraction:acasestudyof Discoveryasamediaproduct[J].TourismManagement, 1998,19(1):5—23.JoarVitters,MaritV orkinn,OddIngeVistad,Jorid Vaagland.Touristexperiencesandattractions[J].Annals ofTourismResearch,2000,27(2):432-450. DeborahCrick—Furman,RichardPrentice.Modeling tourists'multiplevalues[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2000,27(1):69—92.林美珍,李祝舜.基于旅游者认知的旅游目的地印象管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3(5):54—57.李巍,张树夫.旅游地形象的认知与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6):27—30.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6):563-568.黄震方,李想.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与推广模式[J].旅游学刊,2002(3):65-70.薛玉梅.旅游形象感知模式的心理机制及相关营销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05(2):27-29.刘燕霞.旅游者情绪与认知的可控性研究[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2004(3):37-39.安辉,付蓉.影响旅游者主观风险认知的因素及对旅游危机管理的启示[J].浙江学刊,2005(1):196-200.李君轶,马耀峰.我国入境游客旅游认知分析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1):144—146.陈娅玲,马耀峰.基于旅游市场调查的游客旅游体验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6(2):102—106.邱扶东,吴明证.认知方式与消极情绪对旅游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5):1112-1114.白凯,马耀峰,李天顺.旅华法国游客认知及偏好行为研究[J].经济纵横,2005(11):18-21.刘睿文,吴殿廷,肖星等.旅游形象认知的时间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影响研究——以银川沙湖与榆林红碱淖为例[J].经济地理,2006(1):145—150.囡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69][70][71][72][73]。
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与满意度研究
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与满意度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
旅游体验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仅仅是游览名胜古迹,欣赏自然风光,更多地关注于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认知和互动等方面。
因此,研究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和满意度,对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体验的定义和属性旅游体验是指旅游者在游览景点或参与旅游活动时所感受到的心理、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体验。
它具有独特的属性,包括主观性、情感性、互动性、感知性和综合性。
旅游体验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独特而个性化的。
它不仅仅是知觉到的景观或活动,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过程。
旅游体验是一种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者与环境、他人以及自身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旅游体验是一种感知性的体验,包括感知到的景观、声音、味道等。
最后,旅游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涵盖了整个旅游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体验。
二、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受多方面影响,包括个体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和旅游产品特征等。
1. 个体特征个体特征包括人格特质、期望和需求等。
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影响个体对旅游体验的感知。
例如,有些人喜欢冒险和刺激,他们对于旅游体验的感知会更加注重刺激和好玩性;而有些人则更注重安全和舒适。
个体的期望和需求也会影响感知体验。
如果旅游产品能够满足个体的期望和需求,那么他们对旅游体验的感知会更加积极和满意。
2.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背景、社会互动和社会影响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人们对旅游体验有不同的期望和价值观。
社会互动也会影响旅游体验的感知,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会对旅游体验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社会的影响也会影响旅游体验的感知,例如,媒体的报道和口碑传播等都会影响人们对旅游体验的感知。
3. 旅游产品特征旅游产品特征包括景区设施、服务质量等。
景区设施的完善与否会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
旅游消费行为第三章1 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三章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在探讨旅游消费动机问题时,我们谈到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泉,而需要则是人们对环境认知的结果。
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基础,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其中认知过程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是行为的必要前提。
感知是认知活动的开始和基础阶段,也是我们了解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线索和起点之一。
虽然个体面对的外部世界是相同的,但其感知结果却存在差异,这是因为感知的对象尽管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感知的主体情况却各不相同,这导致人们在识别、选择、组织和理解的感知过程中有强烈的主观性。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据客观的事实,而是依据自己感知中的事实。
旅游消费者所感知的事实才真正会影响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
本章重点讲述三个问题:一、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可能要分解为两个知识点?)二、旅游知觉的一般规律三、旅游感知与旅游购买决策通过学习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旅游知觉的基本规律、分析影响旅游感知的诸因素以及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条件和环境的感知,进而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感知对旅游消费决策及旅游满意度的影响,以便在旅游经营管理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旅游经营策略,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
知识点一: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过程,是人们获得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起步,这一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注意等心理机能的活动完成的。
感知过程贯穿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始终(可配画面或视频)旅游消费前阶段——旅游消费者对营销刺激的感知,如我们看到的旅游广告、展销会上看到的宣传资料、网络上看到的景点视频旅游消费中阶段——对旅游活动及各种设施服务的感知,如我们对所下榻的酒店的感知、对景点的感知、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对当地居民的感知旅游消费后阶段——对旅游经历的回忆和评价,如我们整理旅游照片、视频、撰写游记、朋友圈里分享等无不与旅游消费者的感知相关。
这里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感觉、知觉、注意这几种心理机能。
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实证研究
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实证研究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实证研究游客感知评价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评价过程,与旅游景点的环境和服务质量密不可分。
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对旅游管理者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以及提升旅游品质都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在此以敦煌石窟为例,就旅游体验过程中的游客感知评价展开实证研究。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等国家就开始了对游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随后国内学者也开始尝试构建游客感知基础上的旅游满意度测评模型。
由于旅游是一项复杂性的活动,旅游感知主要来源于旅游过程的各种体验,而这种体验又和当地旅游服务息息相关,所以,对游客感知进行评价研究,有助于了解游客对当地旅游服务的需求,促进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改善服务,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区域的选择敦煌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通过中亚、西域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也是国家历史名城,其中“敦煌飞天”更是享誉海内外,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近年来,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对于敦煌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肃北五庙、玉门昌马石窟等旅游景点保存相对完好。
敦煌莫高窟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本文将以“敦煌莫高窟”为例,探究游客对于敦煌莫高窟的旅游体验感知,以此来对石窟旅游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研究的方法(一)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对敦煌莫高窟游客感知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XX 年10月份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3份,有效问卷287份,有效问卷率达到了%。
(二)抽样样本的描述统计分析通过对问卷内容中游客样本的描述进行统计,做出准确的在敦煌莫高窟旅游感知评价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游客样本共有300人,其中男性游客和女性游客分别占到了50%;从年龄结构比例来看,23―49岁年龄段的游客占了多数;从学历情况来看,本科生(包括后取得本科学历)的比例较大;大多数游客都来自甘肃以外的地方,本地区游客占15%,国内其他地区游客占81%,海外游客占4%;从游客职业来看,主要分为在校学生、普通职工以及私营、个体劳动者。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引言: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已经成为现代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研究与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概念解析,探讨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内涵、特点和重要性。
一、旅游感知的概念旅游感知是指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过程中的环境、景观、设施、服务等方面的观察、感受和认知,形成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认知。
旅游感知包括感知过程和感知结果两个层次。
感知过程主要包括感觉、注意、记忆、联想、判断等心理过程;感知结果主要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旅游体验等。
旅游感知具有个体差异性、动态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首先,不同的旅游者拥有不同的感知能力和感知倾向,因此对同一旅游目的地产生的感知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其次,旅游感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个体的情绪、体验、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在旅行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更新。
再次,旅游感知是一个情感化的过程,旅游者会根据自身的喜好、价值观念和情感需求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评价,并形成情感态度和认知偏好。
二、旅游认知的概念旅游认知是指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对其特定的认知领域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的心理过程。
旅游认知包括地理认知、文化认知、环境认知、服务认知等多个层面。
地理认知主要指对旅游目的地地理位置、地貌、气候等方面的了解;文化认知主要指对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了解;环境认知主要指对旅游目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了解;服务认知主要指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设施、导游服务、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了解。
旅游认知对旅游者的旅行决策、满意度和旅游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旅游者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
在旅行过程中,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旅游者对该目的地的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究 中旅 游感知和旅 游认 知的 实际运 用和理论 探讨 的基 础上 , 总结提 出 了认知 的概念 。 关键词 : 旅 游者行 为 ; 游 感知 ; 游认 知 ; 念 旅 旅 概
旅游者 作为旅 游 和旅 游 学 研 究 的主 体 , 直受 一
旅 游者行 为研究 的角度对 这两个 概念 进行 区分 和界 定 , 有重要 的理论 和实践 意 义。 具
一
变量 , 感觉 担负 着对 复杂 事 物 的简 单 要 素 进行 分 析
的任务 。知觉 ( ec pi ) 人 对 客 观 环 境 和 主 体 p re t n 是 o 状态 的感 觉 和 解 释 过 程 J 。这 个 过 程 不 仅 同其 一
维普资讯
20 08年 2月
旅
游
科
学
Fe b.,2 8 00 Vo . 2. .1 1 2 No
第2 卷第1 2 期
日墨皿墨置团亚圃
中 图 分类 号 F5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9 0 6—5 5 20 )一 1 0 2— 7 7 ( 0 8 O —0 2 0
它为知 觉及其 他 复杂认 识过程 提供 了最基 本 的原 始 材料 。通 过感觉 , 人们 从 外 界 获 得信 息 。这 些 信 息
索 引擎 , 以关 键 词 “o r t ecpin 进 行 搜 索 , t i ret ” usp o 涉
及 文章 1 3篇 ; t r tcg io ” 及 文 章 l 4 “oi ont n 涉 us i 4篇 。
向 : 知 评 价 以及 应 用认 知研 究 。 认
维普资讯
基 于旅 游者 行为 研 究 的旅 游 感 知和 旅 游 认 知概 念
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实证研究
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实证研究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正快速发展,并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游客的感知评价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成为了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实证研究的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
首先,旅游体验过程是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活动、感受和互动的总和。
这一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旅行阶段、旅行过程阶段和后旅行阶段。
在前旅行阶段,游客会进行目的地的选择和计划,并形成旅行期望。
在旅行过程阶段,游客会参与各种旅游活动,如观光、购物和参观景点。
在后旅行阶段,游客会回顾旅行经历,并形成对旅行体验的评价。
其次,游客的感知评价是指游客对旅行体验的主观认知和情感反应。
感知评价可以包括游客对旅行目的地的评价、旅行活动的评价以及旅行服务的评价。
游客的感知评价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的,包括游客的个人特征、旅行目的地的特点、旅行活动的质量以及旅行服务的满意度。
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通过向游客分发问卷,收集他们对旅行体验的评价。
另一种方法是深度访谈,通过对游客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的旅行体验和感知评价。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游客的感知评价进行深入分析。
总之,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旅行体验的不同阶段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感受和认知,并为旅游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策略。
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可以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为旅游业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实用的建议。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引言旅游是当今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产业之一。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感知和认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旅游者行为的角度探讨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概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旅游感知的概念旅游感知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感官获取与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和体验。
旅游者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旅游者通过感官对目的地的环境、景色、人文特色等进行感知,从而形成旅游感知。
旅游感知是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第一印象。
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目的地的促销活动、旅游者的期望、旅行社的推荐等。
旅游者对于旅游感知的评价会影响其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和再选择意愿。
二、旅游认知的概念旅游认知是指旅游者基于旅游感知和自身经验而获得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包括旅游地的特点、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认知。
旅游认知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和理解,是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知识的积累和演化。
旅游认知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和行程的重要依据。
旅游者的旅游认知可以通过旅游地的官方网站、旅行社的推荐、其他旅游者的评价等途径获取。
旅游者对于旅游认知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其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和再选择意愿。
三、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关系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是紧密联系的。
旅游感知是旅游认知的基础,旅游者通过感官的感知获取与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从而形成对目的地的认知。
旅游感知提供了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初步了解和印象,为旅游认知的形成提供了依据。
同时,旅游认知也会影响旅游感知。
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知会影响其对于目的地的感知方式和倾向。
比如,如果旅游者对于某个旅游目的地已经形成了较为积极的认知,那么其在感知时更可能注意并强调目的地的积极方面。
结论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是旅游者行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旅游感知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感官获取与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和体验,而旅游认知指的是旅游者基于旅游感知和自身经验而获得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认知。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导言:旅游感知形象是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中对于景点、设施、服务等方面的主观认知和印象。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感知形象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旅游行业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理论基础1.1 旅游感知旅游感知是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旅行活动和旅游产品的感受、认知和评价。
旅游感知是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主体个体化的对于旅游客观事物的主观认知。
1.2 形象感知形象感知是指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直观感受和印象,包括景区、景点、设施、服务等各个细分领域的感知。
游客的形象感知构成了对于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的认知和评价。
1.3 旅游感知形象旅游感知形象是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全方位感知和综合认知,既包括外在的景观、设施等客观因素,也包括内在的服务、氛围等主观因素。
旅游感知形象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和评价旅游体验的重要依据。
二、影响因素2.1 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是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然景观的美丽、独特和保护状况会对游客的形象感知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清澈的湖水、壮丽的山峦和富饶的自然资源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
2.2 旅游目的地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是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因素之一。
独特的历史、传统、风俗和民俗等文化元素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游客对于文化特色的感知也会影响他们对于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的评价和选择。
2.3 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对于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具有重要影响。
优质的服务包括接待、安全、导游和交通等方面,能够提高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满意度和形象评价。
2.4 旅游目的地口碑旅游目的地的口碑是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因素之一。
游客的评价、分享和推荐会影响其他游客的形象感知和选择。
新一代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及行为研究
新一代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及行为研究新一代旅游者的旅游感知表现在旅游自我实现意识的增强,体验及参与意识的增强,旅游消费者的公益环保意识的增强。
而旅游行为表现在旅游信息的获取的优越性、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广泛性、旅游方式的多样化、旅游消费的高水平化。
标签:新一代旅游者旅游感知旅游行为一、新一代旅游者的旅游心理特征1.旅游者自我实现意识的增强。
在社会稳定和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更注重体现个人的自我实现意识,而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更容易获得各种旅游方面的知识。
知识的积累和旅行经验的丰富,使人们对旅行社及旅游中介机构的依赖性逐渐减弱,人们出游的自我实现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结伴旅游或全家一起出游,自主地选择目的地、参观的景点及其他旅游活动。
这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相符合的,即个体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在低一层次的需要满足的前提下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在现代旅游中,旅游者已满足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达到寻求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
这种需求层次的提升,促使散客旅游迅速发展。
2.体验以及参与意识的增强。
在当今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渴望参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在接受旅游产品的方式上,游者从被动接受发展到对旅游产品提出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希望和旅游企业一起,按照旅游者自己新的生活意识和消费需求开发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生活共感型”旅游产品,开拓发应旅游消费者创造新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生活共创型”市场。
在这一过程中,旅游消费者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再加工,通过创造性消费来体现他们独特的个性与自身价值,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旅游消费者的公益环保意识增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自然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得到重视,旅游消费者公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珍惜我们生存的环境,重视生活质量,追求永续消费,表现在旅游消费中,希望通过自己消费绿色旅游产品来体现自己生态环保意识,成为绿色消费者。
旅游者知觉概述
案例分析:“无工作经验者优先”
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酒店在招聘新员工 时,不喜欢哪些有经验、从事饭店工作过的 人。
为什么呢?
分析提示:通常经验在处理常规事情时起作 用,而在面对非常规问题时就无能为力了, 甚至对解决新问题有妨碍作用。另外,人一 旦形成某种行为习惯就很难改变,刻板印象 和经验效应两个原理就说明了这一现象,与 其花时间改变一个人的就习惯,不如在一个“ 无知”的人身上建立一套新的行为模式更经济 。
案例举例
结束
首因效应:第一次接触人或事物时,留下的 印象往往深刻。从而会影响以后对人或事物 的看法,也叫“首次效应”。 对旅游业的启示:旅游活动的第一印象特别 重要,旅游者到达的第一个新地方,见到的 第一个导游,第一餐饭,都会对余下的旅游 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作为旅游工作者一定要 注意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和态度,给游 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影响。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案例分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百万大军进军东晋 ,东晋谢安率八万军队迎战,东晋军首战击败 前秦,苻坚听到前锋被杀、要塞失守、心中大 惊、登高远望,见东晋军军容验证、旗帜鲜明 ,向八公山上看去,见漫山遍野都是东晋军队 (草木而已),心中悚然,在逃跑过程中,听 到风声鹤唳声以为是追兵来了,心中惶恐不已 。将散兵亡,最终前秦灭亡。
错觉:特殊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
• 旅游知觉:旅游者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 的旅游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 风景、名声古迹、旅游衣食住行都是通过 人们的感觉和知觉来形成印象的。
您对泰山的知觉是什么呢?
第一节 旅游感觉和知觉概述
第一节 旅游感觉和知觉概述
旅游消费者行为中的感知与情感因素分析
旅游消费者行为中的感知与情感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旅游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和放松的机会,还能够丰富个人的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和经验。
然而,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感知与情感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旅游消费者行为中,感知是指个体对于旅游产品、服务或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感知的结果会影响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态度和决策。
首先,消费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是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旅游目的地的名气、景点的吸引力、自然环境的美丽等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于目的地的感知。
其次,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质量的感知也是消费者行为的重要依据。
消费者通过对旅游产品的感知来评估产品的价值和性能,从而做出购买决策。
最后,消费者对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感知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对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感知越好,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的满意度就会越高,从而增加再次购买的概率。
情感因素是指消费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
旅游是一种享受和放松的体验,因此情感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吸引力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会根据目的地的文化氛围、历史底蕴、自然风光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选择该目的地。
其次,旅游产品带来的情感体验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希望通过旅游产品获得快乐、满足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例如,景区内的刺激活动、精美的餐饮和舒适的住宿设施都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情感体验。
最后,消费者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情感体验。
服务人员的友好态度和专业能力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刺激消费者的积极情感。
对于旅游消费者行为中的感知与情感因素的分析,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首先,旅游从业者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来了解消费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情感需求。
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旅游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旅游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随着旅游观念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出行前,人们会通过多种渠道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调查,其中包括最直观和主要的方式——旅游目的地感知。
旅游目的地感知是指一种关于旅游目的地的观念和认知。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感知会对旅游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旅游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了学者们广泛探讨的热门话题。
针对这一话题,本篇文章将从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旅游目的地感知的类型以及旅游行为的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旅游目的地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国内旅游目的地和国外旅游目的地;根据景区规模可以分为大型旅游目的地和小型旅游目的地;根据旅游活动类型可以分为城市旅游目的地和自然旅游目的地等等。
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目的地感知和对旅游行为的影响也会存在着差异。
国内旅游目的地和国外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目的地和国外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行为的行程安排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旅游目的地感知上,对于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更注重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风景等方面的感知,而对于国内旅游目的地,游客则更注重目的地的消费和娱乐方面的感知。
在旅游行为上,国外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留学和长时间游玩,对于旅游行为的花费非常重视;而国内游客则更注重短途旅游和周末休闲活动,对于旅游行为的花费则相对较小。
这表明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目的地感知和旅游行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大型旅游目的地和小型旅游目的地大型旅游目的地和小型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目的地感知和旅游行为上也有所不同。
在旅游目的地感知上,对于大型旅游目的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感知更加偏向于商业和娱乐方面;而对于小型旅游目的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感知更加偏向于文化和历史方面。
在旅游行为上,大型旅游目的地通常存在着大量的旅游项目和旅游设施,游客通常会选择地图导航和旅游攻略等方式进行旅游规划和行程安排;而对于小型旅游目的地,游客通常会通过向当地居民了解景点知识和旅游线路信息等方式进行旅游规划。
第三讲 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Company Logo
美国心理学家法律·沃思特以 明尼苏达大学新生为对象,举行电 脑舞会,由电脑随机安排舞伴,不 得交换,中间休息时填写一个问卷, 以了解每个人对其舞伴的印象,得 出的结论是:对方被喜欢以至于想 进一步与其约会的原因只有一条— —对方的外表条件。
LOGO
第二章
旅游者的认识过程
一、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学习目标:
了解感觉的作用,掌握知 觉的基本原理,从而正确理 解旅游者的知觉是如何影响 其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的。
Company Logo
学习重点:
1、感觉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2、知觉的基本原理 3、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4、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Company Logo
社会知觉误区中的心理效应对旅游 业有哪些启示作用?
Company Logo
1、 第一印象
鲜明、深刻而牢固的 第一印象,会给人形成一 种固定的看法,影响甚至 决定着今后的交往关系, 在社会知觉中起重要作用。
Company Logo
(1)对表情的认知 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 情 (2)对性格的认知 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认识 (3)对角色的认知 行为与职业、角色与社会标准
一个下雨天,两位客人进入某四星级酒 店,大声问迎门的服务员:“伞放在哪 里?”服务员感到客人语气生硬,不甚礼 貌,就漫不经心地往身后的伞架方向一指。 两位客人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就又转回来, 恼怒地质问:“你在跟我们开玩笑吗?伞 到底放在什么地方?”服务员一听更不高 兴了,一声不吭地把他们领到拐角处伞架 旁,转身走时,忍不住轻声嘟嚷了两个字: “瞎子”两位客人听见了服务员的嘟嚷声, 就上前与之争吵。一阵唇枪舌剑后,客人 怒不可遏地向有关方面投诉。
大学生志愿者旅游认知、态度与行为意向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青年探索》YOUTH EXPLORATION 2014年第4期 双月刊·总第189期66一、引言志愿者旅游(Volunteer Tourism or Voluntourism),又称公益旅游,近些年来逐渐成为了旅游领域学术研究的焦点。
在国外,志愿者旅游与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友善旅游密切相关,体现了教育、正义、和平与友好的意义[1]。
艾略特(Elliot)甚至认为志愿者旅游的发展不仅增加了社会资本,而且能够改变参与双方的生活哲学[2]。
据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志愿者旅游,并考虑参加以志愿服务为目的的旅游活动,55%的被调查者决定考虑将他们旅游计划中的部分时间用于旅游目的地附近的义工劳动,5%的被调查者曾经参加过志愿者旅游,68%的人更愿意来了解志愿者旅游的相关信息[3]。
相对于国外志愿者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志愿者旅游还处于萌芽阶段,国内尚未认识到志愿者旅游的发展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有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对志愿者旅游的认知、态度、行为意向及出游障碍的研究,来为我国志愿者旅游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一)理论基础1.志愿者旅游志愿者旅游最早是由社会工作的志愿服务发展而来的。
斯特宾斯(Stebbins)认为志愿服务是人们在心有余力时,自愿无偿或仅领取极低的报酬,为他人提供服务,其结果可为双方带来益处[4]。
布朗和莫里森(Brown and Morrison)认为,志愿者旅游之所以兴起,主要是因为一般大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对交通、环境、经济的冲击,以及文化、商品化等问题,因此转而开展对社会较有正面效益的志愿者旅游,而且这种能为他人服务的旅游形式近年来愈来愈受游客欢迎,是替代旅游中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志愿者旅游可为公益带来成就感,为平日辛苦工作的人摘要:以国外志愿者旅游研究成果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旅游认知心理的研究,探讨了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对志愿者旅游的认知、态度和意向等心理状况。
旅游消费者行为中的旅行动机与心理感知
旅游消费者行为中的旅行动机与心理感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放松身心、追求快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者,我们的旅行动机和心理感知在决定我们的旅游行为和消费选择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旅行动机指的是驱使我们选择旅行的内在动力,心理感知则是指我们对旅游经历和服务的主观认知和评价。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旅游消费者行为中的旅行动机与心理感知,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旅游消费者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首先,旅行动机是旅游消费者选择旅行的内在动力。
旅行动机可以广泛分为个人动机和社交动机。
个人动机涉及到个体的个人需求和目标,例如探索新奇和刺激、休闲放松、寻求新的体验等。
社交动机则强调社交交往的需求和目的,例如与他人共享经验、建立社交网络等。
在实际中,旅游消费者通常会同时受到个人动机和社交动机的影响,并且动机之间可能相互交织和影响。
其次,心理感知在旅游消费者的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旅游的心理感知可以包括对旅游景点、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主观认知和评价。
旅游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受到个人偏好、旅游经历、社会文化背景和旅游信息的影响。
例如,一个人可能对山水田园风景更感兴趣,而对城市景观不感冒;一个人可能对豪华酒店有较高的期望,而对经济型酒店不满意。
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心理感知直接影响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影响他们的消费选择和再次购买意愿。
旅游消费者的行为和决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流程,旅行动机和心理感知在该过程中相互作用。
旅行动机直接影响旅游消费者的目的地选择、行程安排和消费决策等。
例如,一个人的个人动机可能驱使他选择一次冒险旅行,而社交动机可能促使他选择与朋友一起旅行。
同时,心理感知通过影响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主观认知和评价,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满意度和忠诚度又会反过来影响旅游消费者的再次购买意愿和推荐行为。
在旅游市场中,旅游企业需要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旅行动机和心理感知,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旅游者行为研究中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
国内外对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研究多从实证 研究入手, 以旅游者调查问卷来收集基础数据, 通过 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汇总分析, 最终得出关于旅游业 组成因素的各种看法。因此, 本文所探讨的关于旅游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 23
感知和旅游认知的概念, 也是从相关实证研究中旅游 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中加以分析。
2008年 2月 第 22卷第 1期
旅游科学 Tourism Sc ience
中图分类号 F 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575 ( 2008) - 01- 0022- 07
Feb. , 2008 Vo.l 22, No. 1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白 凯 1 马耀峰 1 游旭群2
种感觉相联系, 而且往往是视觉、听觉、皮肤觉、运动 觉等协同化的结果。在知觉过程中, 人脑将感官刺 激转化为整体经验。因而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身 体状态整体形象的反映。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流派认知心理学派认为 感觉是对刺激的觉察, 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 义的对象, 即在已存储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 把握刺 激的意义 [ 5] 。也就是说, 在感觉 阶段, 人仅 仅意识 或反映出刺激的物理属性, 个体以生理为基础就的 感官就可以获得信息。知觉是在过去知识和经验的 基础上对一系列连续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里需 要强调的是, 知觉和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 是现 实刺激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结果, 和感觉相言, 具有间接的性质。
对于感觉和知觉概念, 心理学界共同的认识是: 由感觉而变为知觉, 其间要经过选择的历程, 感觉是 直接的基础, 但有了感觉未必会产生知觉; 感觉是个 体获得此时此地的事实资料, 知觉是个体将感觉资 料与经验联结而产生的组织; 个体靠感觉接受到刺 激, 但决定其行为反映与否者则是知觉因素 [ 6] 。
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官, 经过脑的信息加工活动 所产生的 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 性的反映 [ 3] 。感觉 研究的初始者英国经验主义者 J. 洛克指出, 感觉是 一切知识的来源。感觉作为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它为知觉及其他复杂认识过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 材料。通过感觉, 人们从外界获得信息。这些信息 在感觉系统的不同水平上经过加工, 并与已经存储 的信息进行对照, 得到补充, 从而产生了对外界事物 基本的反映。因此, 感觉是心理行为变化的最基本 变量, 感觉担负着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 的任务。知觉 ( perception)是人对 客观环境和主体 状态的感 觉和解释过程 [ 4 ] 。这个过程不仅 同其一
( 3) 抽样调查分两部分: 旅游活动前和旅游活 动后
此类调查研究实施于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者常住
地, 调查内容为旅游活动前预期和旅游活动后评价 两部分, 其对比结果被定义为旅游感知。研究中有 的以旅游者旅游活动结束后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评 价为主要研究内容 [ 34- 36] ; 有的以旅游购物或某一景 点的实际体验为研究内容 [ 37 - 39] , 其研究主要涉及旅 游动机、旅游期望和满意度评价, 旅游感知的实际来
源是旅游者预期的旅游体验目标和实际体验质量之
间的对比。
和国外相比, 我国从旅游者行为角度对旅游感 知的研究要晚很多, 其实证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 近两年来呈大规模上升趋势。研究内容主要 涉及旅游者抵达目的地前后的感知和经历 [ 40] ; 旅游 中吃、住、行、游、购、娱 等 社 会 环 境 等 方 面 的 评 价 [ 12] ; 旅游安全因素的前期评估 ; [ 41] 旅游地感知距 离和常住地距离比较 [ 42]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对 各种旅游信息的评估 [ 43 ] ; 旅游目的地各种综合环境 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 44 - 48] ; 以及旅游者的实际 体验水平的度量 [ 49] 。从时空角度看, 国内学者对旅 游者感知行为的实证研究基本涉及了上述的 3种方 式, 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和国外学者相比还存在一
(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 本文以旅游者行为研究为视角, 运用互联网文献分析方法,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者行为研 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实际运用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 总结提出了以旅游活动的评价结果为核心的旅 游者感知和认知的概念。
1. 旅游感Βιβλιοθήκη 在前期的文献搜集中我们发现相关旅游感知的
定义。如黎洁、赵西萍关于美国游客对西安的感知研
究中定义旅游感知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对旅游 对象、旅游 环境 条件等 信息 的心 理过 程[ 12 ]。 A la in Decrop(阿兰 # 迪克洛普 )将旅游者感知定义为: 将外 部世界的旅游信息转换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 内部思维世界的过程 [ 13] 。这些定义都没有考虑到旅 游者行为自身的特点, 是心理学感知概念的移用。
一、心理学对感知和认知概念的定义
1. 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研究中将感知分为两个不同的心理活动 阶段, 其定义也是 分别给予的。 5中国大百科全书 # 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6将感觉 ( sensation)定义为:
收稿日期: 2007- 03- 12; 修订日期: 2007- 12- 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中国不同群 体入境游客 旅游 行为模式研究 6( 40271037)资助。 作者简介: 白凯 ( 1974- ), 男, 陕西师范旅游环境学院讲师, 博士。研究方向: 旅游市场、旅游消 费者行为、旅游管理 体制 比较研究。马耀峰 ( 1949 - ), 男, 陕西师 范旅游 环境学 院教 授, 博导。研究方 向: 旅游 开发和 市场 及 G IS研 究。游 旭群 ( 1963- ), 男, 陕 西师 范旅 游环 境学 院教 授, 博导。 研究 方 向: 认知评价以及应用认知研究。
24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市安全问题, 旅游者对城市安全的看法被定义为旅 游者 在 城市 旅 游 目 的 地 的感 知 [ 29- 31 ] 。 Da llen 和 Cevat( 2003)将横跨美、加国境线上和平花园 ( Peace G ard en )中 旅游 者 对 通 关手 续 和 安 全 问 题的 看 法 称 之为旅游感知 [ 32] 。 G ill( 2006)研究中将登山探险游 客对登山探险经历定义为旅游者感知 [ 33] 。
关键词: 旅游者行为; 旅游感知; 旅游认知; 概念
旅游者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的主体, 一直受 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 1, 2 ] 。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是旅 游者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截至 2006年 9月, 在中 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输入主题 / 旅游感知 0涉及到 的文章 163 篇; 主 题 为 / 旅 游认 知 0的 文 章为 166 篇。通过 / E lsevier SDOS China Consortium0学术搜 索引擎, 以 关键词 / tourist perception0进行搜 索, 涉 及文章 143 篇; / tourist cognition0涉及 文章 14 篇。 感知和认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同样是旅 游本源研究中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 如何从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和界 定,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外学者对旅游者感知的实证研究从时空角度 可以划分以下 3种方式:
( 1) 抽样调查实施于旅游者常住地 在此类的研究中, 抽样调查的内容主要是旅游 者出游前在常住地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搜集的过 程及 前期 评 价。 Lew is 和 Meadows ( 1995 )、Martin ( 1996)和 Kemal( 2006)的研 究中突出了对 旅游经 营者和投资者对旅游目的地总体旅游业的看法, 这 些看法 用 感知 来加 以定 义 [ 14- 16] 。 Cedric ( 1995 )、 Roger和 Clare ( 1997)、Andrew ( 2000) 和 Bob et a l ( 2002)针对潜在旅游者调查中主 要涉及内容为旅 游目的地形象和旅游目的地服务, 这些都被定义为 旅游者感知 [ 17- 20] 。N ina( 2006)使用图画联想、词汇 联想、释放联想 (抽象拼贴图 )的方法测试了和旅游 目的地有一定距离的潜在游客, 测试结果被称为旅 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 [ 21] 。上述的研究主 要是在旅游者常住地进行的调查, 受调查对象 (潜 在旅游者 )对于感知对象基本没有亲身的经历和较 为深入的了解。 ( 2) 抽样调查实施于旅游目的地 此类研究和抽样调查实施于旅游者常住地的区 别是: 旅游者已经在旅游目的地进行了相应的旅游 体验。Abraham和 G ang2H oan( 1996) 将韩国导游对 日本 旅 游 者 长 期 交 往 的 经 验 定 义 为 感 知 [ 22] 。 Kun iyal et al( 1998)、Me linda et al( 2001)和 P etrosillo et al( 2006)将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所感受的环境质 量称之 为旅 游者 感 知 [ 23- 25] 。 S imon ( 2000)、A t ila ( 2004, 2006)以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服务和购物体 验 评 价 为 对 象 研 究 了 旅 游 者 感 知 [ 26- 28] 。 N eil ( 2001)、M ichael和 S tephen ( 2002)、R ichard ( 2003) 以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 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