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行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讲义课件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讲义课件
❖ 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不同的层次,只 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时,高一级的 需要才会上升为支配人行为的动力。
五种层次需要的心理发展关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针对不同需要的激励方法
(三)旅游者的需要
❖ 我们去旅行,最初是想迷失自我,我们去旅 行,最终是要找到自我。

——皮寇·爱耶尔(美国)
❖ 行动迟缓、敏感多疑、孤僻、易伤感、胆小、 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
❖ 适宜那些对耐受性、条理性要求较高、变化 性不大的职业,如播音员、法官、人事总务 管理人员、医生、教育工作者、一般事务人 员等
❖ 下面的漫画中,右边的人把自己的帽子放在 了凳子的左手位上,这时,有一个陌生人没 有发现,正好坐在了这个帽子上。四种不同 气质的人出现了不一样的表现:
7、邱扶东分类法
➢ 身心健康动机 ➢ 怀旧动机 ➢ 文化动机 ➢ 交际动机 ➢ 审美动机 ➢ 从众动机
8、国内综合分类法
➢ 身心健康动机 ➢ 探奇求知动机 ➢ 社会交往动机 ➢ 求实的经济动机 ➢ 纪念象征的动机 ➢ 宗教朝觐的动机
❖ (五)旅游动机的激发
❖ 1.影响因素
❖(1)主体因素: ❖ 旅游需要 ❖ 旅游知觉 ❖ 旅游者自身状况
(四)旅游者的一般心理特征
❖ 1、安全需要 ❖ 2、审美需要 ❖ 3、猎奇需要 ❖ 4、求全需要
课堂练习
❖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游客加点及购物的旅游 引导。
下一章的学习内容:
❖旅游者的情绪情感
❖ 1、旅游者需要的作用 ❖ 决定旅游者的行为 ❖ 需要程度的大小决定行为实现程度的大小 ❖ 需要的层次决定旅游行为的方式
❖ 2、旅游者需要的类型 ❖ 好奇心需要 ❖ 社会交往需要 ❖ 审美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旅游者行为概述课件

旅游者行为概述课件

旅游者行为概述课件1. 引言旅游是当代社会中广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各种类型的旅游者以不同的目的和动机展开旅行。

了解旅游者的行为和态度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课件将概述旅游者行为的重要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旅游者行为的本质。

2. 旅游者行为的概念旅游者行为是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决策。

它涉及到旅游者的旅行选择、目的地选择、活动参与等方面的行为。

旅游者行为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了旅游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3. 旅游者行为的分类根据旅游者的动机和行为特征,可以将旅游者行为分为以下几类:3.1 寻求刺激行为寻求刺激型旅游者倾向于寻找新的和兴奋的旅游经验。

他们喜欢参与冒险活动,如滑雪、漂流等。

这类旅游者通常年轻并富有活力。

3.2 文化体验行为文化体验型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喜欢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和历史遗迹等,以获取特定目的地独特的文化体验。

3.3 休闲度假行为休闲度假型旅游者希望放松身心,远离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压力。

他们喜欢选择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参与放松的活动,如海滩浴、游泳和温泉疗养等。

3.4 健康养生行为健康养生型旅游者注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他们愿意参加健身和养生活动,如瑜伽、冥想和温泉疗养等,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平衡。

3.5 商务会议行为商务会议型旅游者是出差或参加会议的旅游者。

他们通常是为工作目的而旅行,除了参加会议,还可能进行商务洽谈和合作。

4.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旅游者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目的地因素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4.1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指的是旅游者个体的特征和态度。

年龄、性别、收入、教育水平和个人价值观等个人因素会影响旅游者的动机和行为。

4.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朋友和社交媒体的影响。

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推荐和意见可能会影响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和旅行决策。

旅游地理学旅游者行为-PPT精选文档

旅游地理学旅游者行为-PPT精选文档

国内旅游者
是指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 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国内游客包括在我国境内常住一年以 上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但不包括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 导、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人员、调遣的武装人员、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到基层锻炼的干部、到境内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和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 游民。
•逗留时间不到1年的外国商业或企业人员,包括安装机器设备的技术人员 •国际团体雇用不超过1年的雇员或回国短暂停留的侨民
二、中国对旅游者的界定
游客
是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 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 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 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要的意图或愿望,是人们从事某种行为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人的行为的内在
直接原因。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旅游是人类各种需要中的一种。
旅游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主客观条件的同时满足。当人们有了一定的闲暇时间、
可随意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健康良好的身体条件和既无牵挂又没有拖
累的家庭人口状况时,也就具备了旅游行为产生的客观条件。若再具备促使旅 游行为产生的主观条件,人们才会参与现实的旅游活动,促使旅游行为产生的
国内一日旅游客
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km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h、不足24h,并未 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三、对旅游者的特征
异地性
地域性
旅游者 特征
享受性次
一、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概念
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一定需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旅游地理学(PPT))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旅游地理学(PPT))


应当说,这些早期的研究对人们进一步认识与 理解旅游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他们的研 究缺乏很重要的实证性的验证,即使是克朗普顿 所做的深入访谈,也不得不面临着另外的尴尬, 即如果旅游动机相当隐私的话,人们往往不愿意 说出旅游的真实动机,这就使得他们的研究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但人们探寻真正的旅游 动机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随着更多的专题研究,人们开始明确旅游者的旅游
动机是多个因素同时产生作用的综合体。同时,研究者 还发现了两个显著特征:旅游者通过旅游来趋向某些事 物或某个地方(补偿)的同时,他们又通过旅游远离某 些事物或某个地方(逃避)。戴恩(1981)在更深入研 究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者动机本质上由逃避动机驱动的。
3、旅游者决策行为模型研究

由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 许多研究者尝试用建立消费者行为模型的方法将影响消 费者行为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简化。 Andreason模型(1965);
Schmoll消费者行为模型(1977);等等;



虽然用模型的形式可以使人们对购买决策过程有更明了的 认识,但简化是以信息量的损失为代价的,如与之有密切联 系的旅游动机和影响因素等在旅游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就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模型又是相对固定的,这对于时常 演进和不断变化的旅游行业和旅游者行为而言,如何适应这 种变化也是需要进一研究和改进的地方。另外,旅游者相对 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绝大多数旅游者的绝大多数旅游行为都 是处于某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的,这样,群体问题就显得格外 突出与迫切了。由于旅游产品的特点与性质,以及旅游消费 过程中的生产、服务、消费、评价的同步性,这些并没有在 前面的决策模型中体现出来。这也是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解决 的问题。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行建立美好的回忆,留 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者的期望
安全保障
旅游者期望在旅行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
良好环境
旅游者期望旅行目的地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 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行体验。
ABCD
优质服务
旅游者期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方面的服务。
文化体验
80%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者的到来能够给当地居民带 来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当地居 民素质的提高。
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对目 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 过度开发和垃圾污染。
资源消耗
旅游者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 自然资源,如水、电等,对目 的地的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噪音和空气污染
旅游者体验的类型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可以将旅 游者体验分为自然探索、文化探索、 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
旅游者满意度
旅游者满意度的概念
旅游者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和评价,是衡 量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旅游者满意度的测量
测量旅游者满意度的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在线 评价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以 及他们对旅游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探险旅游者
喜欢挑战和刺激,追求新奇和 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的旅游者 。
旅游者的特点
多样性
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各不相同,呈现多样 性特点。
消费性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消费活动,如餐 饮、住宿、交通和购物等。
流动性
旅游者经常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流动,跨越地理 、文化和经济界限。
季节性
旅游者的活动受到季节和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 定的季节性特点。

旅游景区游客行为分析教材(PPT 39张)

旅游景区游客行为分析教材(PPT 39张)

4.教育程度
一般来说,由于出游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 神消费,因此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旅游的需求 越大。受教育程度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的偏 好具有影响。文化程度越高,消费能力越强。 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文化层次间接地造成了 游客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以及需求层次等的明 显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所选择的产品的文 化含量越高。此外,学历越高知识越多,对外 部世界了解的愿望就越强烈。因此,高学历者 对自己的旅游行为有较明确的目的性,而中等 学历的人产生旅游愿望更多地受大众媒介的影 响
2、示范引导方法 3、强制引导方法
(1)根据景区自身的资源特点编制游客规则 (2)分区管理 (3)限制利用量 (4)限制活动
4、教育引导方法
(1)加强环保宣传 (2)增加环保旅游项目 (3)对游客进行事前教育 (4)加强对旅游景区内居民的环保教育 (5)加强旅游者的旅游法规教育 (6)建立旅游信息中心 (7)编制旅游指南或手册
二、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1.游客的环保意识不强、生态道德素质低下
2.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道德感弱化”现象 3.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跟游览活动中人们难 以形成保护环境的愿望的特点有极大关系
4.很多游客缺乏责任意识
三、正确引导游客行为的方法
1、组织引导方法
(1)发挥导游的引导作用 (2)建立沟通渠道
3)对历史感兴趣的旅游者。对历史感兴趣的 旅游者认为旅游度假应该过得有教育意义, 能够增长见识,而娱乐只是一个次要的动机。 他们认为旅游度假是了解他人、了解他们的 习俗和文化的良机,是丰富自己对形成今天 这个世界产生过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了解 的良机。 对历史感兴趣的旅游者之所以对受教育 和增长见识如此重视,这是因为他们把自己 的家庭和孩子看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认为帮助,教育孩子是做家长的主要责任。 因此他们认为假期应该是为孩子安排的,并 且认为全家能在一起度假的家庭是幸福的家 庭。

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PPT(25张)

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PPT(25张)

6.3 购买决策过程
• 6.3.3 各种备选方案的评价
• 不幸的是,还没有一种简单的评价过程可以适用 于所有的消费者或一个消费者的所有购买场合。 有几种不同的评价过程。
• 有些基本概念有助于解释消费者的评价过程。
1)我们假设每个消费者都把产品看那作是一系列 产品属性的集合;2)消费者对每一种属性的重 视不同;3)消费者很可能会形成一系列有关每 一种品牌的各种属性的信念;4)消费者对每一 种属性都有一个效用函数;5)消费者通过某种 评价程序而形成对不同品牌的态度。
第二章 旅游购买行为分析
• 欲成斗牛士,须得识牛性。
佚名
• 营销人员必须重视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 购买行为绝不简单,它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 影响,寻求对它的理解是营销管理人员最根 本的任务。
• 本章讨论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市场的一般 规律性。
• 消费者购买行为:最终顾客----为个人消费 目的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和家庭----购 买行为。
• 6.2.2.3 角色与地位 • 角色是一个人周围的人期望其应履行的各种活
动。
6.2.3 个人因素
• 6.2.3.1 年龄与所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 • 6.2.3.2 职业 • 6.2.3.3 经济状况 • 6.2.3.4 生活方式 • 6.2.3.5 个性与自我观念 • 个性:指导致一个人对周围环境做出相对一贯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和持久反应的独特心理特征。
6.2.4 心理因素

旅游地理-游客行为_图文

旅游地理-游客行为_图文

学生讨论
为什么不同的人旅游动机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影响人 们旅游动机的因素是什么?
教师总结
旅游者的年龄、职业、需要、兴趣、经验、受教育程度、审 美观、宗教信仰等影响了人们旅游动机。案例中的人物年龄、职 业、需要等都不同,所以他们的旅游动机也不同。
三、 旅游动机及其种类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将旅游动机归为四类: 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经 济的动机。
三、旅游需要 (一)旅游者的共同需要 1、追求健康舒适的需要 2、重视安全的需要 3、渴望社交的需要 4、满足尊重的需要 5、体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要 1、旅游准备阶段
紧张感、风险感高涨,旅游企业应该为旅游 者提供尽可能详尽、准确的信息以消除他们的 风险感知 2、旅途阶段 安全、快捷、方便、舒适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通称 为“海外游客”,包括: (1)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 国血统华人)。 (2)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3)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
四、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1、北美国家
英国:基于上下班以外任何原
一般地说,人的时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工作时间、生活时间、余暇时间。 余暇时间有四种分布: 每日余暇、每周余暇、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 (以上主要针对在职人员的休闲旅游,公务旅游和离 职人员的旅游不受时间因素的限制。)
第三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一、“动机”的概念 是一心理学的概念,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
罗马会议定义中的游客包括两类:Fra bibliotek过夜旅游者
娱乐、度假、疗养、宗教、 体育活动等消遣活动

第4章旅游消费者行为ppt课件

第4章旅游消费者行为ppt课件

五、劳动阶层(38%) 六、下上层(9%)
包括中等收入的蓝领人和 那些过着“劳动阶层生活 方式”的人。劳动阶层仍 然保持着明显的性别分工 和陈旧习惯。
工作与财富无缘,虽然他 们的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之 上,无时不在追求较高的 阶层,却干着无技能的劳 动,工资低得可怜
.
七、下下层(7%)
下下层与财富不沾边,一看 就知道贫穷不堪,常常失业 或干“最肮脏的工作”,他 们对寻找工作不感兴趣,长 期依靠公众或慈善机构救济 。
.
二、外在影响因素——社会阶级
三、中上层(占12%)
既无高贵的家庭出身,又无多少财产 ,他们关心的是“职业前途”,已获 得了像自由职业者、独立的企业家以 及公司经理等职位,注重教育。
四、中间层(32%)
中间层是中等收入的白领和蓝领工人 ,他们居住在“城市中较好的一侧” ,并且力图“干一些与身份相符的事 ”。他们通常购买“赶潮流”的产品 。
.
第二节:影响旅游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因素
一、内在驱动因素 —— 动机、学习、信念与态度、知觉、人格
1.动机:引发一个人去做某事以满足某种生理需要或心理意愿的
内在驱动力 意味着,行为动机的产生与一个人希望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或意愿有关
常用的动机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2)最佳觉醒理论(‘Optimal Arousal Theory’)
2.新婚夫妇:年轻且无 子女
3.满巢一期:最小的孩 子不到6岁
4.满巢二期:最小的孩 子6岁以上
5.满巢三期:老夫妻, 身边还有未自立的子女
6.空巢一期:老夫妻, 身边没有子女,户主仍在 工作
7.空巢二期:老夫妻, 身边没有子女,户主退休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课件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课件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一、国际上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
1、国际旅游者 到另一个国家旅行的人,其目的是:
①娱乐、医疗、宗教、探亲、运动、会议、学习或过境 ②中途停留的轮船或飞机的乘客 ③逗留时间<1年的外国商业、企业人员,外国雇员、
短暫停留的侨民等。
2、国内旅游者 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小于1年的人,其目的是娱 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海外游客: >24小时 海外旅游者
来华旅游
的外国游
客。
<24小时 海外一日游游客
国内游客: >24小时 国内旅游者 在国内其它
地方旅游的
我国大陆居 <24小时 民。
国内一日游游客
8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三、标准衡量
国内游客的分类 国内旅游者:至少停留一夜 最长不超过6个月 国内一日游游客:离开常驻地10公里6小时以上24小时内;
二者统一于
Excursionists
(游客)
(短途旅游者)
6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罗马会议规范的特点: ——规定了旅游者、游客及旅行各自的技术界定; ——便于综合统计和分类统计; ——游客的界定不以其国籍而定。
此定义存在的问题: 至少逗留24小时——旅游者 小于24小时——游览者(短途旅游者) 逗留一个月、半年?一年?上限是多少?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2. 罗马会议的规定 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 业外,基于任何原因 到一个不是自己常住 的国家访问的任何人
Tourists
到一个国家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旅 行目的以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

旅游者行为PowerPointPresentatio

旅游者行为PowerPointPresentatio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者行为PowerPointPresentatio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PPT文档演模板
自我实现
自我意志需要 (即自尊、地位)
社交需要 (即感情、爱情、友谊)
安全、需要 (即安全、保护)
基本需要 (即食物、水、空气)
旅游者行为PowerPointPresentatio
二、 旅游动机及其种类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者行为PowerPointPresentatio
问题的提出:
® 研究什么?怎么研究? ®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旅游者? ® 怎样统计旅游者? ® 什么样的条件下人才能成为旅游者? ® 旅游者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 各自的心理特征和决策特点旅游行为习惯有何不同?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者行为PowerPointPresentatio
四、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基本层次 旅游活动最基本的层次是游览观光。
提高层次 娱乐旅游和购物是旅游的提高层次。
专业层次 • 休养、疗养旅游 • 出席会议 • 宗教朝拜 • 各种科学和社会考察、调查,以及其他专业活动。
相互关系 通常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的出现,是在较低层次的活
动行为出现之后。
3.欧洲国家的定义
一些欧洲国家在判断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时所采用 的标准是在异地逗留的时间长度。
英格兰旅游局在每年一度的英国旅游调查中对国内 旅游者的定义是: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 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法国旅游总署的定义则是;凡以各种原因离开自己 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不超过4个月的人 均可视为国内旅游者。
旅游者行为PowerPointPresentat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游客又可以分为两类: C、国际旅游者―在访问国家的某个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
中至少停留一夜的国际游客。
D、国际一日游游客―未在访问国家的公共或私人住宿设
施中过夜的国际游客。
旅游者的界定 旅游者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
空间要素
离开住地
旅游目的地
5
旅游者的界定 旅游者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
▲游客--除为获得一个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不是
常住国家去访问的人,包括:
▲旅游者--到一个国家去逗留至少 24 小时的游客,其目的是为娱
乐、度假、健康、学习和活动及商业业务、探亲访友、出访、开会 等。
▲短途旅游者--即到一个国家逗留不到24小时的游客。 ▲该定义1967年被联合国统计委员会通过。
国内旅游者 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
总结:关于旅游者的划定标准
指标 是否跨越国境 时间(1年、6个 月和24小时) 划定的类型
边境往返、度假、参加国际体育赛事、
过境
二、中国对游客的定义
在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旅游统计中,相关的旅游统计指标定义如下 1、游客: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
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
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它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 个月,并且在其它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 获得报酬的人。游客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
(3)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3. 国内(过夜)旅游者:是指国内居民离开常 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
留一夜,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旅游者不包括七类人员: 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 领导 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 作人员 3、调遣的武装人员 4、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5、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本章主要内容:
旅游地理学从旅游者角度开始自己的研究。 旅游者概念、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旅游者产生的地
理背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旅游者的决 策行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意 义、旅游者行为研究论文解读。
第一节 旅游者
一、国际上旅游者的定义
1、国际旅游者
时间要素
最长不能超过一年
6
旅游者的界定 旅游者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
探亲访友 旅行的目的 健康疗养
消遣娱乐
商务活动
7
总结:
通过对上面定义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旅游者定义的标
准主要有两个方面:目的和逗留时间。 目的:不是为从访问国获取经济利益的其它目的--目的 更为广泛。 时间:以一年作为居民与游客的划分标准、以一夜作为旅
行,时间不超过十二个月,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地获得经济利
益。
国内游客又可以分为两类:
C、国内旅游者 ――在访问地的某个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中至少停
留一夜的国内游客。
D 、国内一日游游客 ――未在访问地的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中过夜
的国内游客。
判断:下列出游目的中,哪些属于旅 游者?
娱乐、工作、健康、探亲、商业、 留学、参加国际会议、定居、
①最早的定义(1937年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
统计委员会):
国际旅游者--指离开定居国,到其它国家旅行
24小时以上的人(附有规定) 。
②罗马会议定义( 1963 年联合国旅行与旅游会议,
在1937年定义基础上提出):
该会议关于旅游者定义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游客
( visitor)、 旅 游 者 ( tourist) 和 短 途 旅 游 者 (excursionist)等概念。
过24小时的人。
②某些国家的量化定义:
美国和加拿大,以距离为限定区分旅游行为和平时休憩行为。
美国:A、国家旅游资源考察委员会对国内旅游者提出两条限定:
a 为上班而定期往返的人除外;b 离家单程距离至少80公里,不论 时间长短。 B、旅游数据资料中心:单程距离不少于 160公里才是 旅游者。
加拿大:A、国家统计局和旅游署:单程距离至少 80公里;B、安
④ 1991 年 WTO 在加拿大召开的“旅游统计国际大会”定义 (最新定义)
A、居民―如果一个人在他到另一个国家不满一年以前在
前一个国家生活了至少一年或连续 12个月,他被认为是前 一个国家的居民。
B、国际游客 ―一个人到他通常居住的国家以外的另一个
国家旅行,时间不超过一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国 家获得经济利益。
按出游地分:游客分为国际游客(海外游客)、国内游客――注
意旅游者与游客的不同。
按出游时间分:游客可以分为旅游者(过夜游客)、一日游游客
(不过夜游客)。
2.海外旅游者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通称为
“海外游客”,包括: (1)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 国血统华人)。 (2)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③1976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定义:
▲国际游客:指到另一个国家且其目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并且国
际游客分为:国际旅游者和国际短途旅游者。
▲国际旅游者:指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中度过至少一夜的游客; ▲国际短途旅游者:利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少于一夜的游客,
包括住在巡游船上上岸游览的乘客,不包括过境旅客。
大略省:单程距离至少40公里以上即可。
③1991年最新定义(同上)- 1991年WTO在加拿大召开的 “旅游统计国际大会”定义
A、居民 ――如果一个人在到本国内另一个地方不满六个月以前在
前一个地方连续生活了至少六个月,他被认为是前一个地方的居民。
B 、国内游客 ―― 国内居民到他通常环境以外的国内另一个地方旅
游者和一日游游客的划分标准。
与上面的定义相比更加简洁。
2、国内旅游者-与国际旅游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跨越边境
①WTO的定义(1984年):
国内旅游者-指为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
访友、健康或宗教等目的,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 24小时而少 于1年的人;
国内短途旅游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于上述任一目的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间不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