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识宏通 自成体系——读杨翼骧著《中国史学史讲义》

合集下载

历史学专业课程简介

历史学专业课程简介

历史学专业01023001中国古代史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144—8—1、2】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中国的社会历史是怎样从原始社会开始,经过奴隶社会而进入封建社会的。

重点讲述中国封建社会各个王朝的政治史、经济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和文化史(含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展现中国封建社会产生、发展、繁荣、停滞以至衰落的过程,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修读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中国历史•先秦至前清》四卷本,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中华书局出版01023002世界古代史 World Ancient History 【96—6—1、2】内容提要:本课程涉及原始社会史、奴隶社会史和封建社会史。

原始社会的重点为:人类的起源和形成;原始社会的发展分期和国家的产生。

奴隶社会的重点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和衰亡;阶级关系的变化与阶级斗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文化发展状况。

封建社会史的重点为:封建社会形态在世界范围内是如何形成、发展和解体的。

修读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世界上古中古史》朱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世界历史》(古代部分)吴于廑主编高等教育教出版社01023003中国近代史 Modern Chinese History 【72—4—3】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 1840年一 1919年间的历史。

包括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等十个重大的历史活动及事件。

通过对这些历史活动的分析和阐述,总结出近代中国的两大主旋律,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进而帮助学生认清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道路,理解中国革命由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修读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01023004世界近代史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108—6—3】先修课程:世界古代史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的是从 16世纪资本主义兴起,到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历史。

北京大学2013-2023年中国史考研真题汇总

北京大学2013-2023年中国史考研真题汇总

北京大学2013-2023年中国史考研真题汇总2023年北京大学649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其题一、古文翻译(第一题40分,第二题20分)第一道出自“淮阴侯列传”,句读翻译,第二道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四兵政1、昭穆2、睡虎地秦简3、观水之战4、杜佑5、飞钱6、《瀛寰志略》7、厘金8、古德诺9、武汉国民政府10、非基运动∏、红旗渠12、四清运动1君子之存心也,不敢造次忘艰苦之境,尤不敢犯于所习、自谓无虞——《史记•淮阴侯列传》2.讲近代史一段论述改革的思想,因时而变。

(出自曾国藩的一段话。

)1、各种不同的封建论都有什么,断限是什么,标准是什么,你怎么看?2、明清兵制变化。

3、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史是“器物一制度一思想文化”的变革,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4、知识分子与中共革命的关系。

22023年北京大学649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2023年北京大学649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真题一、文言文只有翻译1、优孟40分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陷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

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日:“何如?”对日:“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壤,老弱负士,齐赵陪位於前,韩魏翼卫其彳爰,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日:“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日:“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以城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肠。

”於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日「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日:“我,孙叔敖子也。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暨纪念杨翼骧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暨纪念杨翼骧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

20 19年第2期国际学术动态“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暨纪念杨翼骧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8年恰逢著名史学家杨翼骧(1918~2003)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于2018年7月7~8日隆重召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暨纪念杨翼骧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内外的名家俊彦,以学术研讨的方式缅怀这位学术前辈,总结前贤的史学遗产,探讨中外史学研究的新趋势。

出席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代表既有远道而来的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知名学者,也有来自中国的高等学府、科研机构以及期刊杂志社的专家、学者,共计100多人。

会议收到论文70篇,贺信、访谈及回忆文章共15篇。

论文及纪念文集煌煌三巨册,总逾100万字。

杨翼骧先生于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史学系,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史学系。

他历任西南联大史学系助教、北京大学史学系助教和讲师。

1953年院系调整以后,他被调往南开大学历史系任副教授、教授,曾兼任历史系副主任、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上世纪80年代,杨翼骧先生创建南开大学的中国史学史专业,系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并立的四个首批博士点之一,在全国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

白寿彝、吴泽、尹达及杨翼骧诸先生,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杰出开拓者。

关于杨翼骧先生的治史风格及其学术成就,是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主题。

著名政治思想史家刘泽华先生辞世前夕,在病塌上发来一封简短而深挚的贺信,称杨翼骧先生是中国史学史的开创者之一,是永垂不朽的学者。

杨翼骧先生所撰多卷本《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驰誉海内外,清史名家冯尔康称道他是“史学史大师”。

在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姜胜利教授主持的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陈其泰教授全面总结了杨翼骧先生的治学经历及特点,指出他是现代著名史家中最早确立专攻史学史终生不渝并取得突出学术贡献的一位史学史大家。

台湾中央大学人文研究中心汪荣祖回忆并发挥业师萧公权的话,认为南开既是名学者的养成所,也是名家的安身立命之所,缅怀杨翼骧正是南开这一传统的延续和光大。

卫聚贤《中国史学史讲义》评介

卫聚贤《中国史学史讲义》评介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36卷)2020年第2期Journal of Yuxi Normal University Vol.36No.2Mar.2020卫聚贤《中国史学史讲义》评介孙志均(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昆明650091)[关键词]卫聚贤;《中国史学史讲义》;中国史学史[摘要]卫聚贤,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初创阶段,具有隼路蓝缕之功。

鉴于学界对其在历史学方面的关注不足,其所著《中国史学史讲义》一书具有以纪事本末体总纲全书、重视考据、注意中西史学发展的比较、善于利用图表、注重吸收前人与同期学者的研究成果等显著特点。

[作者简介]孙志均,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族史。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06(2020)02-0096-05卫聚贤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对近现代考古学、史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因其考古学成就更为人们所熟知,所以,目前学界对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考古学领域,偶有涉及史学领域的讨论,均深度有限,如刘斌、张婷、吴鹏程等人的论著①,然其在史学领域的贡献也不容小觑。

因此,本文以鲜为学界关注的卫氏《中国史学史讲义》(未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书的编纂、内容与特点,管窥卫氏在中国史学史学科创立过程中的建树与贡献。

识见未周,识者批评。

一、中国史学史学科创建中的卫聚贤“中国史学史是阐述中国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具体地说,它是探索中华文明进程之记载与撰述的历史。

”②在中国历史上,虽有汉之班彪、唐之刘知幾、宋之郑樵等都做过类似“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史学史是近代以后才创立的,这与梁启超有较大关系。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史学》一文,倡导“史学革命”。

在新的史学思潮影响下,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文化史撰述日益受到学界重视,部分学者开始尝试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进行中国史学的研究。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堂作业一、选择题1.赵汝适在《诸蕃志》中写道:“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只有)以其为则(准则)。

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材料中“其”指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活字印刷术D.火药2.“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文明成果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造纸术B.圆周率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3.《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据此推知,驿传的设置()A.扩大了元朝的疆域B.使元朝实现了统一C.推动了经济的交流D.与行省制关系密切4.宋元时期的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元朝时进入鼎盛时期的是()A.海上丝绸之路B.陆上丝绸之路C.冰上丝绸之路D.草原丝绸之路5.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外航程远至美洲B.海上丝路初步开辟C.陆上丝绸之路受阻D.驿站发达遍布全国6.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C.城市中出现固定娱乐场所“瓦舍”D.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7.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做“砲”,而到了宋代出现了“砲”和“炮”两字并用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宋代时A.我国发明了火药B.火药广泛用于军事C.欧洲火器传入中国D.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8.宋代涌现出一大批博学善文、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把中国古代科学带到了灿烂辉煌的小顶峰。

下列能够佐证这一结论的是()A.《毛诗笺》B.《齐民要术》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9.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 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 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一、名词解释1、《华阳国志》:东晋,常璩著,是关于巴蜀地区的方志史书。

全书12卷,约11万字,记事上起巴蜀两国的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成汉政权的灭亡。

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4卷记述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地理概况;卷5-9以编年体形式记述西汉末东晋巴蜀地区的历史;卷10-12记述梁、益、宁三洲的历史人物事迹。

它是我国保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地方志史书,对研究西南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著,传记体晋代北方十六国史。

100卷,又序列、年表各一卷,记载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十六个政权,这些政权各有自己的史书,但体例不一,记述差距较大,崔鸿根据旧的记载,加以综合汇编,成就此书。

本书历史地位很高,《魏书》、《晋书》、《资治通鉴》等均将其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各国各为篇卷,叫做“录”,各国帝纪改为“传”,记录各国史事,系以各自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摒弃贵华贱夷的偏见。

原书北宋已失,今传为明人屠介孙、项琳等刊本,乃取《晋书》十六国事,及类书所引《十六国春秋》轶文,汇编而成。

3、《洛阳迦蓝记》:北魏,杨衒之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被认为是被炒文学的双壁。

共5卷,分城内及四门之外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兼叙尔朱荣乱事及有关古迹、轶文等,于当时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骄奢淫逸,寓有讥凭之意。

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所引《宋云家记》,叙宋云与僧惠生出使西行事,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4、《汉记》:东汉,荀悦著,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共30卷,是依《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将班固的《汉书》按时间先后加以裁剪、编排,写成此书,以供献帝参阅。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解析)江西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解析)江西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九省联考江西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9000至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和陶器,如河南关家遗址的此类遗存,陶器出土最多,罐、钵等器形常见,形制如图1、图2等。

这显示裴李岗文化( )图1绳纹陶角把罐图2红褐陶三足钵A.以彩陶普遍制作为特征B.进入了文明社会C.是史前中原代表性文化D.发展出龙山文化2.《后汉书》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共立巴氏子务相为君长。

“及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汉兴,南郡太守靳彊请一依秦时故事”,得到朝廷允许。

这表明( )A.巴氏君长世代与秦女通婚B.务相为秦所命的蛮夷君长C.务相所统五姓被视作戎狄D.秦汉民族政策具有延续性3.吉林金代早期女真贵族墓前发现有石雕文臣武将、石虎石羊,黑龙江金代女真人墓群出土有中原的丝织品和瓷器,河北发现的金人墓葬形制与辽墓有相似之处,甘肃发现有西夏纪年的汉人火葬墓。

这些现象表明( )A.女真有自己墓葬习俗B.女真葬俗受宋人影响C.金人葬俗受辽人影响D.各民族文化交流广泛4.清人焦循指出:“紫阳(朱熹)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小人。

”这里的“君子”“小人”的主要差别在于( )A.社会身份B.私人财富C.个人品德D.家族声望5.晚明时期的役银征收,江南地区“全以田粮起派,而但以丁银助之”,江北地区“惟论丁起差,间有以田粮协带者”。

11伟堪称一绝先后编著有四部份量...

11伟堪称一绝先后编著有四部份量...

发表于《史林》2003年第6期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王家范[摘要] 20世纪新式中国通史的编纂,孕育于中西之学交相激荡的时代,每当民族危难或时局急剧转折之际,都会有新的高潮迭现。

三个时期的演进,既反映出新史学多重色彩的风云际会,更是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时势趺宕的一面镜子。

映照出各个时期史家对时代问题的感悟及其应对。

21世纪中国通史的编纂,笔者以为,还是绕不过百年通史名家苦心思考和艰难探索的基本路向。

细细咀嚼诸名家学术感悟及其编纂经验,不忘前事之师,理应成为驅动新世纪中国通史编纂必不可少的一项学术准备。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历史回顾在20世纪,编著新式中国通史是新史学建设的一项重头戏,出现过个性各异、流派纷呈的精彩对局。

许多史学大家在民族遭遇厄难之时,研精极虑,穷竭所有,以编著中国通史为要务,赢得了学术的声誉(如夏曾佑、吕思勉、钱穆、张荫麟、范文澜等)。

即使以考据精细和断代擅胜的陈寅恪,据其姻亲兼哈佛同窗俞大维的回忆,“他平生的志愿是写成一部《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教训》”(见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所引),可见学界的志士仁人当时把此事看得何等紧要。

一所谓新式中国通史,乃是相对传统的旧史学样式而说的.在此之前,有过司马迁的纪传志表体通史、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此为古代两大史书经典,各种《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纲目》、《纲鉴易知录》之类的汇辑,也可看作为适应不同需要在通史编纂方面所做的努力.降至晚清,时局不济,国难日重,旧史学的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由旧史学蜕变最终催生出新史学,无疑是编著新式中国通史的社会背景和学术前提。

20世纪新式中国通史的编著,孕育于中西之学交相激荡的时代,始终与史学的变革相伴而行,一度成为得风气之先、呼应时代变革的文化热点。

每当民族危难(如抗日战争时期)或时局急剧转折之际,都会有新的高潮迭现。

它是新史学演进的一个重要侧面,同时也是社会变迁、时势跌宕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各个时期史家对时代问题的感悟及其应对。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1908年梁启超著的《王荆公》是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

梁启超称王安石“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这表明梁启超()A. 希望从历史中找到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B. 期待光绪皇帝能以宋神宗为改革的榜样C. 为戊戌变法宣传维新思想提供历史依据D. 把王安石打扮成追求民主政治改革先师【答案】A【解析】梁启超在著作《王荆公》中大力推崇王安石及其新法,也是从侧面赞扬维新变法,主要是为救亡图存寻找历史上的精神依托,故A项正确。

题干中主要赞扬王安石,和光绪帝与宋神宗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政治改良运动,1908年时维新变法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

梁启超只是赞扬王安石变法,并没有把他打扮成民主政治改革先师,故D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A. 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B. 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C. 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D. 启蒙与救亡并重【答案】A【解析】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李鸿章到郑观应到梁启超共同诉求是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故A正确。

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不符合李鸿章的观点,故B错误。

自强求富,只符合李鸿章的观点,故C错误。

启蒙与救亡并重,不符合材料中李鸿章和郑观应的观点,故D错误。

故选A。

3.林则徐在谪戍新疆伊犁的途中,致信友人说:“彼(英国)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含答案)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含答案)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尚书·牧誓》记载,当年武王伐纣,在发起总攻前以“西土之人”统帅的身份,“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举行隆重的战前誓师动员大会:历数商纣“暴虐百姓”“奸宄商邑”的无道、失德行径,称自己的伐商之举是“惟恭行天之罚”。

周武王此举意在( ) A. 依靠血缘宗法维护统治 B. 构建海内一统的理想蓝图C. 借助天命实现政治认同D. 消除社会底层的敌对情绪2.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

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

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3.战国时期的封君,大多徒有虚名。

许多封君在封邑内既无统治权,又不能长期世袭;封君在封邑内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封君的封邑亦有被收回的可能。

这反映出当时( )A.君主至尊权威地位确立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社会变革进程逐渐加速D.各国的变法比较彻底4.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5.战国初期,中原诸夏视秦人为夷狄,战国晚期秦人的“夷狄”标签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与六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

秦人的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A.封建制度已经崩溃B.民族认同感日益加强C.政治局面动荡不安D.华夷观念仍根深蒂固6.“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

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7.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

中考历史总复习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七)试题(new)

中考历史总复习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七)试题(new)

青海省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模拟试卷(七)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是钱文忠教授对我国古代某一历史的评价,钱教授评价的这一历史可以从下列哪部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 D )A.《汉书·张骞传》 B.《徐霞客游记》C.《马可·波罗行纪》 D.《西游记》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哪些历史或多或少受到了“四大发明”的影响( B )①新航路开辟②欧洲中世纪战争③古希腊民主制度④文艺复兴⑤南方古猿从非洲走向世界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3.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下表中殉国的爱国将领扬名于( B )姓名籍贯官职阵亡地点姓名籍贯官职阵亡地点邓世昌广东番禺副将加提督衔黄海大东沟丁汝昌安徽庐江提督威海卫李仁党湖南桂阳副将加总兵衔辽宁盖平杨用霖福建闽县副将山东刘公岛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4.右图是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的“东北解放纪念碑”,碑文记载的东北解放业绩中肯定少不了( C )A.孟良崮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5.1971年,一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看到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时,感慨道:“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这一年之所以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是因为( A ) A.联合国有了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声音B.中国与日本同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中美发布联合公报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C.中共十三大报告D.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7.2016年是美国新一届总统选举年,现任总统奥巴马任期到年底届满,新一届总统将在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和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之间产生。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漫议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漫议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漫议1980年9月我入大学,读当月期《历史教学》所刊史学史样版辞条,始知“杨翼骧”大名。

1984年,入中国古代史学史专业之行,决意专攻明代史学,更为关注,仿杨先生史学编年之法,作《明代史学年表》。

1986年10月,首到天津,得谒见杨先生。

1994年,《明人史著编年考录》刊于《浙江学刊》第6期。

此前,我给杨先生写了信,预告此事。

杨先生十分在意,特意托弟子来信询问。

刊后,我及时寄上了《浙江学刊》第6期。

1995年12月,我曾想报考杨先生的博士生,与先生又有过一次直接的往来通讯。

1999年,杨先生《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3册出版。

2000年底,我续作《明代史学编年考》。

此后,学界同仁一直盼望杨先生第4册的早日出版。

但杨先生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从事编纂了,2001年正式将任务交给弟子乔治忠。

大家盼了十多年,2013年终于见到了由乔治忠及其再传弟子朱洪斌增订、续补的《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四大册,这自然是史学界一件可喜可贺之事。

杨先生是史学史界前辈,是我导师仓修良先生最为尊敬的先生,自然也是我最尊敬的先生。

乔治忠先生是杨先生的嫡系传人,也是我尊重的先生。

朱洪斌博士则是近年认识的新朋友。

从1987年出版第1册,至2013年出版包括第4册在内的《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此项工程前后长达26年之久。

2005年,我曾写过《史学的时间定位法》,对中国史学编年的产生、结构、影响及不足、前瞻有一个初步的思考。

又考虑到关于杨先生的编年之书,已经有多篇书评。

所以,这次重新读《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想用问题意识写一篇书评,而不是传统的优缺点归纳式书评。

替中国史学作编年,始于杨翼骧先生。

此前中国,只有“历史编年”,没有“史学编年”。

在几位史学史研究“大家”中,也只有杨翼骧先生一人敢用编年之法,从头到尾梳理中国史学史。

这样的定位,想来不会有人怀疑。

杨先生为什么要作中国史学编年,他何时想到作编年的,这些问题,《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没有点明。

再析金毓黻_中国史学史_撰写中的影响因素

再析金毓黻_中国史学史_撰写中的影响因素

再析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撰写中的影响因素霍明琨(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 要:金毓黻的《中国史学史》在撰写过程中受到了梁启超和朱希祖的影响,但金毓黻并非只是简单地采纳、承袭他们的观点;而梁、朱二人对金氏《中国史学史》撰写中的影响因素,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金毓黻史学思想的某些进程。

关键词:金毓黻;《中国史学史》;《静晤室日记》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0)04-0005-06The re-ana lysis of the i n fluen ti a l factors i n wr iti n g A H istory of C h inese H istoriographyHUO M ing-kun(School of H ist ory&Culture,Huazhong Nor mal University,W 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A H istory of Chinese H istoriography by J in Yu2fu has been affected by L iang Q i2chao and Zhu Xi2zu before it was finished.On the one hand,this book was not si m p ly the adop ti on and the inheritance of L iang and Zhu’s hist orical per2 s pectives.On the other hand,the influential fact ors exerted by L iang and Zhu on writing A H istory of Chinese H istoriography reflect s ome of the p r ocess of J in Yu2fu’s hist orical thought.Key words:J in Yu2fu;A H istory of Chinese H istoriography;Q uiet Roo m Ti m es D iary 金毓黻的《中国史学史》一书在撰写过程中曾经受到同时期学人的影响,对他们的史学观点有一定的借鉴引用。

史学通论书评

史学通论书评

史学通论书评《中国史学思想通论》书评书籍版权信息:《中国史学思想通论》一书是由吴怀祺主编,汪高鑫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中国史学起源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其标志是《春秋》、《左传》的完成,中国史学思想渊源流长。

该书主要从以下六个大的方面来阐述中国史学思想,分别是:传统经史学的历史观念、经史关系、经学撰述与史书体裁、《春秋》笔法与史学求真、通经致用与史学经世、近代化过程中的经史关系嬗变。

以下着重从传统经史学的历史观念,经史关系和通经致用与史学经世三个大的方面来评价该书。

一、传统经史学的历史观念作者用了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中的一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来概括传统经史之学的历史观念。

(一)传统经史学的历史观念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二是历史变易思想与理论及其影响,三是古代的大一统思想。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整体的,综合的思维方式。

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特征。

从渊源来讲,“究天人之际”的整体思维特征,是从“囊括一切的决定论”思维方式发展来的,“六经”元典明显具有一种天人一系的宇宙观念和追求秩序的思维特征。

由于早期人类认识水平有限,其思维方式往往呈现弥漫性的特点,只能“以一种完全彻底的、囊括的决定论为前提”①,古人类早期的理性思维方式,具有“囊括一切的决定论”倾向。

中华民族早起文化自我建构的思维方式,与人类早期建构神话、图腾等原始思维或野性方式相似。

不过这种原始性思维经过加工、升华后,被留在了传统文化与学术当中,形成了传统文化与学术的一种独特的思维特点,即“囊括一切的决定论”的天人一系的整体思维方式。

“六经”天人一系的思维方式。

先秦道家与魏晋玄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传统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传统史学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通变”与“会通”的思想。

从《周易》到清代《公羊》的“三世”历史变易说,无不贯通着这一思想,“通古今之变”是众多史家撰史的重要旨趣之一。

“大一统”是传统经史之学关于政治格局与民族关系的一种政治历史观点,从汉代《公羊》、《史记》,一直到后世的朱熹的“只天下为一”的正统观,历代统治者花了很大气力来巩固“大一统”的观念。

吕思勉中国通史

吕思勉中国通史

吕思勉中国通史读史可以让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读一本历史方面的书需要慢慢的品味,慢慢的研究,不可马虎大意,否则在别人面前会闹出笑话。

市面上的历史书太多了,但是极品的却很少,这部《中国通史》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通史》将民国时期公认的三位史学大家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一起,三位史学大家的史书的编写各有优点,集成一套,给读者们带来深刻轻松愉快的阅读。

张荫麟,号素痴,广东东莞人,在清华念书7年,以史、学、才三才识出众著名,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作“文学院四才子”《中国史纲》就是张荫麟较长时间一生遗留下的唯一专著,原为作者供职撰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

不仅被誉为历史教科书中最出色的一本创作,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蒋廷黻,字绶章,笔名清泉。

湖南省邵阳县(今邵东县)人,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最早开始了中国近代外交史料的收集研究工作,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并率先在历史系讲授中国近代外交问题,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史教学研究的先驱者、著有《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等等。

吕思勉,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

汉族,江苏常州人。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作“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

毕生精力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存有《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隋唐五代史》等等。

一个民族开始有它的形成的起源,太古的社会文明开始是混乱的,在后面结合各类不同的民族的文化,采人之长,以补我之短,,经历长久的时间,形成了伟大的华夏民族。

本书通过的各个朝代的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科学,思想等等去讲诉了各个朝代的精彩的社会文明,古代的强悍的帝国和帝王们之间的纷争,一个朝代兴起,一个朝代的覆灭,农民的武装起义废黜暴政的朝代,百家争鸣思想文化辉煌灿烂、群星闪光的时代,近代史的封建社会的或许必须覆灭的关键性历史事件等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承是非常悠久,历史的岁月总在不断流失,年轮刻下历史的印记,各个朝代的帝国的辉煌和腐败。

中国通史观后感·3篇精选

中国通史观后感·3篇精选

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

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

我们有过沉默,也有过辉煌;当然,也有过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们奋进,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使我们清醒。

在我们古中国,有着无数的英雄。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这些事,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结果,都认为他是暴君,而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里,那么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远古虽然已经逝去已久,而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都记在了人们的心里。

虽然他们可能当初并未意识到。

读了这本?中国通史?(上卷),我觉得我们的中国是历史悠久,文明深厚的,因为她是从灾难中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的。

历史,把中国面对艰难困苦时的样子一一给我们展现出来。

在面对这些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国也在做着并且实现着一个巨大的梦。

这本?中国通史?(上卷)主要讲述了中国大地上从猿人开始一直到唐朝末期的文明开展历程,这个历程也是中国梦走向现实的历程。

在史前史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猿人就逐渐进化到早期智人或晚期智人,那也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祖先不再是蒙昧和野蛮的了。

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龙山文化开始,就已经进入文明的时代。

商王朝令我很在意,不仅仅意味着这个时代甲骨文已经出现,更主要是因为在商朝中晚期时,教育开始出现,虽然那时的教育和现在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们只学有关宗教祭典等礼仪知识,但是,教育的出现让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加快捷,更加有效。

?秦朝?这还讲述了有关秦始皇的故事。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这些措施更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开展。

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奇迹之一。

它充分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 )
A.英国侵略行为不应受指控
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
D.英国和中国相互指控是合理的
7.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
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
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 20 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
代。导致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无产阶级政党的推动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5.《四月提纲》指出:“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
施。2002 年,党和政府全面实施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由此可见,体育事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B.强身健体意识日益增强
C.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D.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12.《荷马史诗》中国王阿伽门农经常召集人民大会解决纷争,不过普通公社成员很少
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人才的匮乏
8.20 世纪 20 年代,国共两党共同创办了广州华侨运动讲习所。下表反映了当时的中
国共产党( )
广州华侨运动讲习所《革命文献讲义》部分篇目
题目
天津 1224 1211 34769 576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翼骧先生 晚年 曾有言 : 清代大学者钱大昕有 ‘ “ 书
有一卷传 , 亦抵公卿贵 ’ 之语 , 还应该补上一句 ‘ 尽心育后 学, 胜著等身书 ’ ( 学忍堂文集》自序 ) 。” 《 杨先 生作 为中
国史学史 研究领域 的著名学者 ,除了在学术 上不断耕耘
“ 近代史学史 的分期不确 , 所以按 两条线 索来讲 ”《 (讲义》 序论 ) 资产阶级 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分别是近代史学 , 发展史 上两支生力军 。在相互博 弈中都有较 为可观 的发 展, 不应厚此薄彼 , 者这种处理原则应该值得肯定。 作 在具体 的论 述过程中 , 作者简约 的笔调 、 高度 的概括 能力在书中得以充分 的体现。如对 《 史记》 的史学成就 的
为两章,分别 以资产阶级史学和 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为主
线讲述 了近代史 学 的发展历程 。作 者实事求 是地指 出
评价, 作者概括为 :. 史记 》 1《 是第 一部中国通史 ; . 2 创立
之外 , 同时亦欣慰于 自己身为“ 教书匠” 尽心尽责 , 养出 培 诸多学有所成 的得 意门生 。 中国史学史讲  ̄} 20 《 (0 6年 3 月出版 , 下简称《 义》 一书作为天津古籍 出版社出版的 讲 ) 《 名师讲义》丛书之一 , 正是先生多年从事史学史教学工 作 的心血结晶。《 讲义》 根据姜胜利教授 18 年和 18 91 93 年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 ,在整理过程 中整理者尽量保持
Hi o y T a h n s r e c ig t
总第 5 7 1 期
S m . 1 u No 5 7
博 宏 自 体 识 通 成 系
读杨翼骧著《 中国史学史讲义》
程 文 标 t 彭 忠 德 z
(.南开大学历史学 院, 1 天津 3 0 7 ;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 院, 00 1 2 湖北 武汉 4 0 6 ) 3 0 2
二 、 史 为 据 、 论 公 允 以 评
虽名为讲义 , 但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 中蕴藏 的 金美 其 精
玉决不会少” 《 ( 名师讲 义》 丛书序 )该书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有较 为突 出的特点。
一、Biblioteka 内窖 丰富 、 简明扼要
东汉苟悦撰 《 汉纪》 一书, 历来被誉为 “ 言约而事详” 之作 (隋书 ・ 《 经籍志 -) - 后序 ) 。历史事实纷繁芜杂 , 如
何用清晰简约的语言承载更多 的历史是史家不断追寻的
目标。《 义》 讲 一书在这方面做得较 为恰 当, 体现了作者 深厚的史学功底。全书共 1 万余字 , 1 分古代史学与近代 史学上下两编 。 从中国史 学的起源讲起 , 一直延续到 “ 文 革” 前史学 的发展。古代史学篇分 为六章 , 分别为 : 一 第 章古代史学 的萌芽时期 ( 殷~西周一春秋 ) 第二章古代 ; 史学的初 步发展时期 ( 战囤一秦汉 ) 第三章古代史学奠 ; 立基础的时期 ( 西汉一东汉 ) 第 四章古代史学 的兴盛时 ; 期( 三国两晋南 北朝) 第 五章古代史学 的高度发展时期 ; ( 隋唐一五代一 宋辽 金一元 ) ;第六章古代史学 的衰落时 期( 明朝一 清朝) 。作者没有以社会意识形态来刻意划分 史学的发展历程 ,而是根据朝代 的更替和古代史学发展 的实际情况来断限 , 因为作者认为 , 首先 “ 学术 的发生与 社会 的发展不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 “ , 社会性质的划分还 不确定 ”(讲义》 《 序论 ) 。这一方 面体现 了作者严谨 的治 学态度 ,同时也便于读 者的理解 与接受 。近代史学 篇分
史学史 的研究不免涉及对史家 、 史书 、 历史 观、 史学
思想等方面 的评论 , 要做到公允 , 作者除 了需要具备渊博 的学识之外 , 持科学求 真的精神也尤 为重要 。讲义》 保 《 一 书作者在这方面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 以事实 为依据 、 力求 公允 、 客观地指 出历代史 家 、 史书 、 历史 观念 、 修史 制度等 的优劣利弊 。 如关 于历史 循环论 和历史进化论 的评价 , 作
作者没有以社会意识形态来刻意划分史学的发展历程而是根据朝代的更替和古代史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断限因为作者认为首先学术的发生与社会的发展不是完全一致的其次社会性质的划分还不确定讲义序论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2期
N .1 , 0 6 o 220
历史 教 学
者认为 “ 历史循 环论 和历史进化论 虽然都是 唯心史观 。 但
有区别 。 前者不合 乎事实 , 后者是合乎事实 的。 在前者 中
也有区别 , 一治 一乱说是符合表面现象的 , 五德终始说则
是完全荒谬 的。 化论 在历史上是起进 步作 用的, 以唯 进 所
心史观在当时也未必就是反动的” 《 义》 3 (讲 第 3页) 。又 如 , 司马迁 《 对 史记》 的评 价 。 很多学者以当今的眼光苛求
了原貌 ,因此仔 细读来如有现场聆听先生教诲 的感觉 。
了纪传体 ; .广泛记载 了历史 人物 ; .记载了边境少数 3 4 民族和外国历史 ; .在文学上有重要价 值 ; . 5 6 适合 当时 历史发展的需要。又如 , 论及章学诚 的史学理论 , 作者将 之概括为七 个方面进 行讨论 :. 治学 ;.论六经皆史 ; 1论 2 3 .论纂辑 、 考证与著作 ; . 史意 ; .论史 法; . 4论 5 6 论通 史 ;. 7 论方志 。作者通过这种纲 目体式的列论 。 令人读来 觉得通俗 易懂 、 简明扼要。同时 , 对一些具体概念和史学 事实的解释 , 作者也力求深入浅出 , 如对 《 春秋》 名称的解 释 、 汉志》 对《 把史书附于 “ 六艺类 ・ 春秋家” 原因的解释、 关于正统问题的讨论等 。这些都是作者潜心思索 、 高度概 括的结果。 因如此 ,讲义》 正 《 虽以 1 万余字对中国史学史 1 做系统 的讲述 。 内容却涉及史家 、 史书 、 历史观 、 史学思想 、 治史方法 、 史学评论 、 史学流派、 史官制度、 史学与社会的 联系等诸多方面 . 读来并无遗珠之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