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础,提高能力,注重过程,放眼未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基础,提高能力,注重过程,放眼未来
摘要:在高考新形势下,学生复习一定要注重基础,培养能力,着眼与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高考素质教育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全国各地都进行了课程改革,高考形式也进行了多次改变,山东省从原来的“3+2”模式,改为“3+X”,又改为现在的“3+综合+基本能力”,现在又在酝酿新的改革。

实际上,不仅在高考形式上有了改变,而且在实质内容上也有了很大变化。

这一改变对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带来了很大冲击,给我们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增强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和改革意识,根据高考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更新教学观念,调整复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当前高考的形式和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物理教学应该:立足基础、提高能力、注重过程、放眼未来。

一、全面复习,降低难度,夯实基础
近几年高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考查的主要内容,但知识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知识面有所拓宽。

我们在高三复习时要设法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并突出重点内容,强化学科双基。

尤其是现在高考提前,时间更紧的情况下,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适当降低难度,尽量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二、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在考查学生对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考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难度降低了,但对能力的要求却更高了。

而且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在新的高考形式下,还应特别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早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势在必行,而且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高考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必然要求。

四、抽象、归纳、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能从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现象中抽象出其物理本质,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理论乃至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是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考核的又一重要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的高考模式的建立,对这一方面的考察势必要加强。

再者,“科学的基本活动就是探索和制定模型”,物理的学习离不开物理模型。

如质点、匀变速运动、弹簧振子、简谐波、原子核式结构等。

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这些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对学生抽象、归纳和建立模型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想象、发散思维能力
随着国外教育思想的引进和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近年高考又逐渐出现了开放性试题,条件宽松,答案多样,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沿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放宽条件限制,调动学生想象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从某种意义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师”,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创造性又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六、注重过程,放眼未来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我们物理规律、定理的内容、结论固然重要,但它们的得出过程更是不可忽视的。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人们从生产、生活现象或需要出发,通过抽象、归纳形成理论,而后又依据理论知识指导、应用于生产生活。

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建立,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这期间包含了许多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这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有些老师认为,上课做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的目的无非就是得出实验结论,而实验很浪费时间,于是就少做甚至不做实验,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等各种能力的过程。

而只有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为此,在新课改中对学生的探究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个人的成才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这些老师耐心、正确的引导,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

我们需要“高分”,但更需要“高能”,我们既要适应当前的高考形式,又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携手努力,共同回答“钱学森之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