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8 各具特色的民居A、B案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英语书课文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六年级下册英语书课文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六年级语文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特色民居呢?在此了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客家民居在闽西南和粤(yuè)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pā)”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
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pì)、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chān)石灰,用糯(nuò)米饭、鸡蛋清作黏(nián)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hāng)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
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guà)[1]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各层房屋的用途惊人地统一,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zhù)仓,三层以上作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不混乱。
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
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
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材分析:《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
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方法: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比较学习、完成表格,体会民居特点的方法。
教学媒体资源运用:课本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太远,因此为了使学生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的了解由表面升华到深层面,真正激起学生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准备借助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民居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
2、教师可根据课后资料袋的提示,准备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中国民居视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揭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对读通,了解课文内容。
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4、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5、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各具特色的民居06
二、补充成语。 ( 心 )服( 口 )服 ( 以)讹( 传)讹 ( 倚)老( 卖)老
( 以)德( 报 )德 ( 以)牙( 还 )牙 ( 将 )计( 就)计
神( 乎)神( 其 ) 痛( 定 )痛 ( 思 ) 日( 复 )( 一 )日
精( 益 ) ( 求) 精 将( 门 ) ( 有 )将 微( 乎 )( 其 )微
(2)、打比方 房屋如橘瓣状排列
好处: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的客家和傣家民居 位置,作用,材料,结构的描写,让 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到民居文化 的鲜明特点,也让我们更深入 的了解到中华民居的深厚久远.
了解文章的结构。
第一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 境。
第二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 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
谢谢观看
请指导
《各具特色的居民06》
执教教师:XXX
准备阶段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 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 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
云南腾冲县的银杏村民居
福 建 客 家 土 楼
云 南 瑞 丽 傣 族 民 居
北 京 胡 同
上 海 石 库 门
陕西窑洞
1、盈江的支那人住的是木楼;
2、盈江的傈僳族喜欢住茅屋,因为茅屋冬 暖夏凉; 3、大城市的人喜欢住平方;
4、东北人和延安人喜欢住窑洞,因为窑洞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夏凉 …….
迁移阶段
一、填空。
“傣家的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
家”“主楼有20至24根柱子支撑列”数是字(
)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使人准确的了解傣家村寨的基本特点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福 建 客 家 土 楼
傣家竹楼Biblioteka 位置 竹林中作用防酷热和湿气
材料 结构
主要是竹子,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 排或木片覆盖,现在改用瓦顶。
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 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
文化特征 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傣家竹楼
• 比照阅读这两篇短文,比 较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一样点 和不同点呢?
吊角楼
皖南民居
蒙古包
北京四合院
• 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民居。 学习运用今天所学的表达方法, 凸显这一民居特点。
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民居?具有什 么特色?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自己从 中了解到了什么?
客家民居
位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 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构 文化特征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 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 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_1
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篇课文将带我们走进民居的世界。
一、【说教材】《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继《北京的春节》《藏戏》之后又一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
本文介绍了客家民居(土楼)和傣族的竹楼。
文章分两部分,有各自的标题,独立成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描述了独具特色的民居。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文章,因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上和收集整理信息方面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其语文能力。
三、【说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进一步学习巩固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小组自主合作了解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
四、【说策略】本文是一篇非常有趣味的说明性散文,在介绍客家人的住宅时,用了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教师点拨引导。
设计合理的表格,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表格,了解民居的特点。
五、【说设计意图】1、从激趣导入着手,出示民居邮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民居版刻作品展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主动参与学习。
2、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结构。
3、根据小学语文高段备课组(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小课题,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拓展延伸这一块采用版刻民居作品展示介绍的形式交流。
六【说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56个古老的民族,织就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难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识民居1、出示CAI课件,说说你认识哪些民居。
2、教师介绍: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小的礼物,那就是一段介绍各地民居的图片。
民居是人们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使用。
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今天我们就认识其中两个。
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走进文中介绍的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中去,看一看两个地方的民居能让我们感受到些什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客家民居或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三、自主研读,合作梳理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两个地方的民居给我们留下的初步印象。
可以说是零零碎碎的,现在王老师要把大家分成六个小组,如果在相应的时间里面,你们完成了一个民居的介绍,可以接着学习另一个民居。
每个组长手里有两张卡,组长负责把你自己读到的关于民居的特点读给成员听,组员交流讨论,然后发挥你们集体的智慧,运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民居的特点,组长负责记录下来。
明白了吗?3、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四、反馈交流,了解民居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偏僻、边远的山区,为防盗版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成土楼。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各具特色的 民居》 课件
理解词语:
• • • • • •
• • • • • • • •
闽:福建省的别称。 粤:广东省的别称。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奇葩: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葩:花。 营垒:军营和四周的围墙。 夯筑:夯:砸实地基用的工具。本课指客家人在崇山峻岭中夯实地基,筑厚 墙,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 骚扰:扰乱;使不安宁。 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 崇尚:尊重,推崇。 贮仓:贮:储存,积存;仓:库房,仓库。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 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酷热:形容非常热。 和睦相处:睦,和好。彼此友好地相处。 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害。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 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所以,傣家竹楼是傣族祖先因地制 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傍:靠近,临近。“多起竹楼, 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因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楼为主。
⑤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傣族竹楼原本就“藏在浓绿的竹林中”,傣家人还喜欢在竹楼周围,家家户户的 竹篱内栽种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使村寨更充满诗情画意,真正可以说是 “树满寨,花满园”。
傣家竹楼
(1)建筑环境:浓绿的竹林之中。
傣 家 竹 楼
这两 (2)传统习惯:多起竹楼,傍水 篇课 文有 而居 什么 (3)外观特点:呈正方形、上 共同 点呢? 下两层
(4)内部结构:结构简单、宽 敞别致 (5)文化内涵:团结和睦, 乐于助人
因 地 制 宜 , 特 色 鲜 明 。
两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 相同点: 语言描写鲜明生动 内容都有形成原因 都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特征
六年级各具特色的民居知识点
六年级各具特色的民居知识点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独具特色的民居,这些民居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地域文化、历史传承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北京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民居形式,通常由四面房屋围合而成一个庭院。
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和尊卑有序的思想。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进入大门后,迎面是影壁,起到遮挡视线和保护隐私的作用。
正房位于院落的北部,是家中长辈居住的地方,东西厢房则是晚辈的居所。
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屋顶以硬山式为主,装饰简洁而精美。
接着,我们来看陕北的窑洞。
窑洞是陕北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它是在黄土高原的山坡上挖掘而成的。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这是因为厚厚的黄土层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窑洞的内部布置简单实用,通常有土炕、灶台等设施。
窑洞的门窗多采用木质材料,造型古朴。
从外观上看,窑洞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再来说说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流动房屋,它易于搭建和拆卸,非常适合游牧生活。
蒙古包呈圆形,由网状的木杆、毛毡和绳索组成。
顶部通常有一个天窗,用于采光和通风。
蒙古包内部装饰精美,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摆放着家具和生活用品。
蒙古族人热情好客,蒙古包也是他们接待客人的重要场所。
还有傣族的竹楼。
竹楼是傣族人民居住的房屋,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
竹楼一般建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以防止潮湿和虫蛇的侵扰。
竹楼的主体结构由竹子搭建而成,屋顶呈“人”字形,覆盖着茅草或瓦片。
竹楼的底层通常用来饲养家禽和存放杂物,楼上是居住的空间。
傣族竹楼通风良好,环境优美,展现了傣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客家的土楼也是别具一格。
土楼是客家民居的代表,常见于福建、广东等地。
土楼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土楼的外墙厚实坚固,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
内部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聚居空间,房间众多,布局合理。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1教材简析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
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高段阅读目标部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六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较高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把近六年学习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读和悟中。
根据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把教学设计成三个板块:初读,了解课文内容——再读,体会民居特点——研读,领悟说明方法。
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
2、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
(板书课题)二、授课板块一:初读,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内容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内容在闽西南和粤(yuè)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pā)”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
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pì)、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chān)石灰,用糯(nuò)米饭、鸡蛋清作黏(nián)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hāng)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
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guà)[1]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各层房屋的用途惊人地统一,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zhù)仓,三层以上作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不混乱。
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
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
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据说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1、文言文两则
2、匆匆
3、桃花心木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
第三单元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
第四单元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5、XXX
16、《鲁滨孙漂流记》梗概精彩片段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五单元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1、我最好的老师
第六单元
综合性研究: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依依惜别
改写后的目录:
第一单元:古文阅读
1、两则文言文
2、《匆匆》的故事
3、《桃花心木》的故事
第二单元:中国的春节
4、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
5、西藏传统戏剧——藏戏
6、各地特色的民居建筑
7、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文化
第三单元:回忆与感悟
8、十六年前的回忆
9、灯光的魅力
10、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11、一夜的工作体验
第四单元:名著阅读
12、《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13、XXX的成长之路
14、《鲁滨孙漂流记》的经典片段
15、《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
第五单元:文化遗产
16、跨越百年的美丽——古建筑
17、千年梦圆在今朝——传统手工艺
18、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科学探究
19、我最好的老师——优秀人物传记
第六单元:小学生活
20、难忘的小学生活
21、依依惜别的告别仪式。
上海市2020〖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 各具特色的民居
上海市2020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 各具
特色的民居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粤.语()奇葩.()夯.筑()贮.仓()
竹篾.()茅.草()骚.扰()侵蚀.()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繁盛()偏僻()简单()
勤俭()宽敞()点缀()
三、补充词语。
()拥而至喜()洋洋遮天()日整齐()一清风()来()山峻岭秩序()然安然无()和()相处
四、读句子,回答问题。
1.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奇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句子中,“奇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数以千计”这个词语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
2.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傣族人至今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yuèpāhāng zhùmièmáosāo shí
二、繁荣偏远容易节约宽广装饰
三、蜂气蔽划徐崇井恙睦
四、(1)指珍奇的花,也比喻出众的作品;客家民居;客家民居很多。
(2)因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楼为主;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教案8 各具特色的民居
18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yuè)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2[①“点缀” 一词说明了什么?]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pā)”的客家民居。[②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 有什么作用?]
段导读:本段主要写客家民居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pì)、边远的 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chān)石灰,以竹 片、木条作筋骨,夯(hānɡ)筑起墙厚 1 米、高 15 米以上的土楼。3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 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③这几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 营垒式土楼?]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 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4[④这句话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段导读:本段详细介绍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营垒式的住宅及这样建造的原因和作用。
(1)初读课文,傣家竹楼给你的是什么感受?
学生甲:傣家竹楼是绿色之家。
板书: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2)读课文,为什么称傣家竹楼是绿色之家?
学生甲:傣家村寨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
着。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是绿色家园。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有什么好处?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五十六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
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民居建筑更是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二 教学设计
学习《客家民居》。
1.播放《客家民居》配乐朗诵的录音。学生小声跟读,要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各具特色的民居课堂电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各具特色的民居》课堂电化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各具特色的民居》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安陆市府城办事处泰合小学金菊萍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
二、教材分析: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表现了民族的聪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址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这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的文章,语言精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
学习这篇文章,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风俗,激起对风俗文化探讨的爱好;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式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教学假想:一、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
这一方面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为课堂教学提供信息储蓄,另一方面也培育了学生独立搜集资料和挑选信息的能力。
二、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
课堂属于学生,教师应为学生制造活动的时空,给学生展现的机遇,使每位学生都能动起来,增进学生智能的进展。
3、发挥视频、图片、音响等多媒体教学辅助手腕的功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只有调动了学生情感,学生才会真正领会中华传统民居之美,体味其丰硕的文化内涵,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把两篇短文对照阅读,如此既能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又有利于对表达方式的更多领会。
五、读写结合,学用结合。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确实是运用,把学习的表达方式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确实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遇。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一、学习并积存“奇葩、安然无事、和睦相处、清风徐来、偏僻、骚扰、节约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新颖美观、蜂拥而至、崇山峻岭”等词语。
二、有情感的朗诵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表达的说明方式。
(二)、进程与方式:一、初读课文,读对读通,了解课文内容。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_各具特色的民居_同步测试(小学语文-有答案)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各具特色的民居同步测试(小学语文-有答案-)填空题1. 看拼音,写汉字。
2. 比一比,再组词。
卦________ 楷________ 俭________ 贱________褂________ 谐________ 脸________ 溅________傣________ 寨________ 僻________ 幢________泰________ 赛________ 避________ 童________3. 读《各具特色的民居》,回答问题。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奇葩”的意思是________ ,在这个句子中,“奇葩”指的是________。
从“数以千计”这个词语可以看出________。
4. 读《各具特色的民居》,回答问题。
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________ ,傣族人至今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是因为________。
判断题读《各具特色的民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判断。
客家民居可以抗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
读《各具特色的民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判断。
傣家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读《各具特色的民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判断。
傣族村寨多则一二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
读《各具特色的民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判断。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晶莹的雨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
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山”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
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的竹林飞快地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1)
结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 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文化特征
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 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按表格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傣家竹楼
位置 亚热带竹林中。
作用 材料
防酷热和湿气。
主要是竹子,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 排或木片覆盖,现在改用瓦顶。
结构
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 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
hāng chóng
筋骨 夯筑 崇尚
mù zhù
miè
和睦 贮仓 竹篾
我会读
点缀 奇葩 繁盛 偏僻 骚扰 夯筑 贮仓 竹篾 树满寨 花满园 崇山峻岭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傍水而居 蜂拥而至 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 启后孙谋读与耕
我会回答
这两个民居给你留下了怎样 的整体印象呢?请同学们在文中 用笔画出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
我会猜
各地民居
北京 四合院
安徽宏村 民居
安徽西递村 民居
客家 民居
傣家 竹楼
我会阅读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给你留下了 怎样的整体印象呢?请同学们带着这 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通句 子,读准字音,标记重点词语。
我会认
pā
shèng pì
奇葩 繁盛 偏僻
jīn
• 2. 两篇短文都是从位置、 作用 、 材料 、 、 结构 、 文化特征 几方Biblioteka 来写的。• 不同点:•
开头有差别,客家民居是 概括 的写,
傣家竹楼仿佛是把我们带到了 绿色世界 之中
今天我们学习了《各具特色的民 居》,领略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 家竹楼,学过之后,我们不得不为我们 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勤劳和智慧而自豪。 现在我们还小,大家要努力学习,长大 要加入到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列里,为梦 想而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各具特色的民居A、B案A案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三、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客家民居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
(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
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七、拓展阅读:这篇文章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参观了土楼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
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
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
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
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毒害80户500人。
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葩呢?控其奥秘,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经过反复揉打、研舂、碾压,然后夯打土墙,并以木料为梁呆,瓦片为顶盖,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板书设计:各具特色的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世界民居奇葩B案课前准备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
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
2.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
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3.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4.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5.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三、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
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①研究内容: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②研读方法: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
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①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②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
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①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②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
3.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
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
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
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
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体会说明方法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①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具体可感)②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形象直观)③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④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六、课外拓展,迁移练写。
1.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我国从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开始至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总共发行四套民居邮票,即普二十三、普二十五、普二十六、普二十七,共发行二十一枚,从一分的内蒙古民居邮票开始至二百分的江西民居邮票,四套邮票全部为影写版,由北京邮票厂印制,这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记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朽的智慧结晶,也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
票面上的民族建筑,造型生动,图案漂亮,这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
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你想了解更多地了解这些邮票上的民居故事吗?2.发放关于这组邮票的简单介绍,拓展阅读。
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
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
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
在两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
西藏民居──藏南碉房。
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
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
平屋顶,有的设外廊。
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
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
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
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
东北民居──吉林-蒙古族马架房。
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在山墙开山,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见邮票下方, 以及左图)。
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极似蒙古包,保持了蒙古族的民族习惯。
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房屋寿命难以保持长久。
北京民居──四合院。
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
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
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
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
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
上海民居──上海“石库门”房子。
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园楼外,以里弄“石库门”房子最具代表性。
因为上海繁华,人口稠密,住宅大都成排组成,相互毗连。
户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3层,青瓦坡屋顶,并有小型晒台,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外常作简单的装饰。
楼上楼下,小巧玲珑,青瓦覆盖,阁楼晒台,绿树掩映,十分幽雅。
陕北民居──窑洞。
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
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