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物质文明的进步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物质文明的进步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
主备人:审核人:授课人: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l;识记近代中国交通、照明、通讯、影像等物质文明“之最”。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近代中国物质文明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培养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在侵略中国的同时,客观上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进步的物质文明。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中国新物质文明之最、新物质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何以成为近代中国物质文明的摇篮。
三、学法指导调查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四、知识链接
右图是电影《渔光曲》的剧照。
《渔光曲》是联华影业公司于1934年摄制的。
这部电影的主演是
王人美。
其剧情为渔民徐福被渔霸逼死,女儿小猫、儿子小猿由母亲
抚养,仍袭父业。
后来,海匪洗劫渔村,徐家姊弟被迫到上海的码头
上卖唱度日,小猿劳累病倒,在小猫《渔光曲》的歌声中凄惨死去。
影片于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思考讨论】在我国,电影最早出现于何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五、自学导航
1.19世纪60年代,中国自行建造的第——艘木质蒸汽轮船——问世。
1873年在上海成立的,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2.1876年,在中国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即由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的吴淞铁路。
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修筑等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抗战爆发前,中国铁路建设进一步发展,先后筑成等干线。
3.1901年,汽车在出现。
1906年,在天津城内开通。
1914年,上海开始通行。
4.照明工具——电灯。
19世纪60年代,在上海出现。
19世纪80年代初,上海率先采用照明。
通信工具——电报。
1871年,由到上海的水路电报线敷设成功,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有线电报。
通信工具——电话。
1877年,传入上海。
5.19世纪年代,照相术传入中国。
6.1896年8月,电影开始在上海放映。
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无声电影。
几年后,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
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拍摄完成。
1931年,第一部有声片诞生。
六、问题探究
1、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2.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她)在说什么?
七、目标检测
1.近代中国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应该是在什么时期以后 ( )
A.鸦片战争以后 B.甲午战争以后 C.中华民国建立以后 D.一战结束以后
2.生活在19世纪晚期的中国,若出门旅行,你不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
A.马车 B.轮船 C.火车 D.飞机
3.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名称是 ( )
A.《歌女红牡丹》 B.《定军山》 C.《渔光曲》 D.《屈原》
4.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
A、已有了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5.对于80年前上海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公务员们坐着电车去上班 B.星期天到电影院看部无声电影
C.从《申报》上找寻食品广告 D.聆听着关于日本投降的广播
6.以下三张图片若出现在同一城市,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
A.北京 B.香港 C.天津 D.上海
八、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