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培训体系的建设——以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进一步加强“清廉学校”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进一步加强“清廉学校”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进一步加强“清廉学校”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过去、现在、将来青年工作都是党的工作中一项战略性工作。

作为青年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应尤其注重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清廉的党风、清净的校风、清正的教风、清新的学风相统一。

当前,我们要把“清廉学校”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布局,助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时代新人。

文 陈蔚目前“清廉学校”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加快建设“清廉学校”,需要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政治责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方位建设清廉校园文化。

近年来,各地一体化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在党的建设、思想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一定基础,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向基层实体组织全覆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正风肃纪工作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廉政教育一盘棋的学习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

但“清廉学校”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防范廉政风险任重道远。

主要表现为:对廉政风险危害性认识不够,在风险点查找过程中,缺少预见性和准确性,对自我权力的约束尚不够主动。

防控廉政风险制度机制虽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仍存在问题。

比如有的制度内容较笼统,操作起来弹性很大,执行时容易走样;有的制度不够全面,容易造成“监控盲区”;有的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容易导致监督“无规可循”或“有规不可循”。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尚欠到位。

主要表现为:落实主体责任方法途径单一,习惯于“上传下达”,以文件来落实责任。

责任边界不清的现象仍有存在,有的部门对履行职能监督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监督就是纪检监察机构的事。

纪检监察机构参与非业务范围议事协调机构的现象依然存在。

高校党校培训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沈阳师范大学党校建设为例

高校党校培训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沈阳师范大学党校建设为例

是要确立课 程体系 和教 学 目标 。以 “ 中国共 产党
的基础 知识 ” 这 门党课 为例 , 每学期3 0 学 时2 学分 , 要 围绕
“ 党 的性质 ” 、 “ 党 的指导思想 ” 、 “ , 针对 理论性与实 践性相结合 的课程特点 , 向学生进
行 马克思主义基 本理论 的教 育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要求 讲授完整一 个学期 ,增强 了党课教学全 面性 、系统 !
多依靠举 办短期培训 来完成培训 任务 。在建 设学 习型党 组织 和加 强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 育的新形 势下 ,过去长期
形成 的陈 旧观念 和 固有模式 已经 不能适 应客 观需要 , 必 须积极探 索新 的培训 形式 。沈 阳师范大学 党校从2 0 0 8 年 开始 开设 党课类 选修课程 ,将 其纳入学 校统一 的教 学体 系之 中进行规范 化管理 ,在传 统 的入党 积极分子培 训形
高校党校 作为高校党 委的重要 职能部 门 ,是 负责党 员干部 、 入党积 极分子和业 务骨干培训 的主要渠道 。 同时 也是大学 生思想政治 教育 的重要 阵地 。以往 高校党校 大
课 的教学有 自己鲜明 的特点 。短期培训 时间较短 ,多采

用专题教学 , 而选修课授课时间较长, 任课教师按照党校 !
着重 大而迫切 的现实意义
积极 分 子培 训 和党 委开 展发 展 党员 工作 提供 有 益 的参 考, 也确保 和提升 了新发展 党员 队伍 的质 量 。
二、 精 心设 计和实施 科学的教学 思路与方案

首先 .这是加 强大 学生思 想政 治教 育工作 的需要 。
中央1 6 号文件 ,对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 治教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体系的构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体系的构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划 ,建 立有 效 的考 核 激励 机 制 、完 善 的 岗位 聘 任和 专 业 技 术 职 务晋 升 机 制 、 充 足 的经 费 师的关系。
( 二 )完善新教 工岗前培训
1 .岗前 集 中培 训 从2 0 0 6年 开 始 ,西 北农 林 科 技 大 学每
保障、 同时还要处理好新进青年教师与老教 个暑 期对所有新进校的教职工开展为期 2 周 的岗前集 中培训工作 , 聘请高等教育研 究专 家为青年教师介绍 国家高等教育 改革趋势、 二、提 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措施
立承 担较 大的科研 项 目, 还存 在着 一定 困难 。 集 中面试 、 校 长办 公会 议研究通 过 。 在 资格 审 从 整体 来 看 ,能跟 踪 前 沿知 识 、集 教学 、科 查 上 首先 必须 是 获得 博士 学位 、学 校层 次 为 研 、开发于一 身 的优 秀青年 教师少 ,成为学校 “ 2 0 1 1 工程” 建设大学 ,对于 引进 国 内外 高层
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的就更少 翻 。
次 的人才 ,除学历 、学校层 次要求外 ,对科研
同时在选 留的程 序上还 增 ( 三 )青年教 师培养保 障机制有待 完善 成 果有较 高的要求 ,
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一个系统 加 了 3 —5 位 同行专家 的评审 。 工程 ,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
1 4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 2 0 1 3 ・ 3
高 校 青 年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和 培 养 体 系 的 构 建
以西北 农林 科技 大学为例
张爱 国 任 武刚
(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陕西 杨凌 7 1 2 1 0 0 )
关 键 词 高校 青年教师 队伍建设 培养体 系 内容摘要 本文围绕高校青年教 师队伍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结合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在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工作的实践 , 提 出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 完善 岗位聘任和晋 升制度 , 设立专项经费、 处理好人 才与现有 队伍之 间的关 系等保 障制度 来确保各类措施 的实 施, 为高校青年教 师队伍 的建设和培养提供参考。 ’

新时代下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铜陵学院为例

新时代下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铜陵学院为例

教育教学《矽按寥悅孚報》2020年第6期新时代下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建设硏究——以铜陵学院为例曲泽静刘溢华韩德春(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61)摘要:质量新时代下如何彰显办学特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满足新兴的社会需求,2014年铜陵学院新设置了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为培育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应用型质管专业人才,构建了服务地方、满足社会需求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实现学以致用、服务地方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质量管理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2-0547(2020)06-0117-00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告中16次提到质量,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的变革。

“高质量”是各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对高等教育产业而言,旺盛的人才需求和全球化“生源争夺大战”,对高等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特色高等教育质量,是质量新时代下高等院校取得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义。

一、质量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一)特色服务质量成为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基准和标杆朱兰博士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领市场最有效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最强大的驱动力”。

“得质量者得犬下”是各行各业参与者适用的生存法则,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服务供给者,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乎其生存与发展。

全球性愈演愈烈的“生源争夺战”对高校高效、高质可持续发展带來新的挑战。

如何从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除了办学基础、条件、历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将高校自身特色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条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构建与时代特征髙度契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是在同类高校中取得竞争优势,提升社会影响力的巫要支撑与途径。

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教育正逐渐改变着传统教育的模式与方式。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等教育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体系构建与应用,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各类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课件、视频播放、在线测验、网络课程等。

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是为了将各种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方便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与教学互动。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上,北京师范大学采取了多种方式。

首先,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推进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

学校建立了统一的在线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了线上录制课程、在线发布课件等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提交作业和与教师进行互动。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得以数字储存和传播,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其次,学校鼓励教师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并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一些实验室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虚拟实验,让学生通过电脑模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学习资料、答疑解惑等,使教学更加高效和灵活。

第三,学校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培训与支持。

对于不熟悉操作与应用的教师,学校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同时,学校建立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解决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技术保障与咨询服务。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化了课堂教学。

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布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

其次,数字化教学资源打破了时空限制。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

另外,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

地方综合性大学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延边大学为例

地方综合性大学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延边大学为例

地方综合性大学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延边大学为例作者:南红花,朴光秉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年第10期南红花,朴光秉(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0)收稿日期:2015-03-02作者简介:南红花(1971—),女,吉林和龙人,延边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度吉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具有民族特色高校建立校本课程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GH12036)校本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实践,有大量的校本课程得到了实践检验。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总体上有所减弱,但它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实践当中的正常活动或工作之一。

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多年来,学校有效利用所具有的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校园文化等,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其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跨文化素质培养,提高社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校本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通过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等途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有效整合优质资源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

一是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成果等,确保校本课程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二要开设反映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课程,突出学生素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规范性避免重复设课、因人设课;严把校本课程质量关,规范课程评估体系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延边大学校本课程体系由四大系列课程组成,即多元文化特色系列,新生研讨系列,通识教育选修系列,专项选修系列等。

“双一流”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双一流”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2022年2月第5期Feb. 2022No.5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双一流”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李陈峰,康 庄,任慧龙,冯国庆,周学谦(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 要] “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任务是一流本科教育,而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流本科建设的核心。

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建设基础和“三海一核”发展定位,开展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推进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双一流”建设,更好地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为我国其他兄弟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生;课程体系[基金项目] 2016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方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GJC1316080);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合学生实际能力‘船舶波浪载荷’全英文授课教学研究与实践”(SJGY20190165)[作者简介] 李陈峰(1981—),男,浙江杭州人,工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方向的理论与科学研究;周学谦(1980—),男,四川南充人,工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载荷与结构强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5-0078-04 [收稿日期] 2021-08-10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1],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浅析高校大学生骨干培训体系建设

浅析高校大学生骨干培训体系建设

浅析高校大学生骨干培训体系建设作者:左朋涛杨俊杰王超来源:《成功·教育》2012年第11期【摘要】高校大学生骨干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他们承担着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功能,在高校中发挥着宣传向导、组织管理和服务沟通的作用。

如何让大学生骨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改进当前高校大学生骨干中一些不良的因素,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作者根据学生工作的经验,分别从培训需求分析、课程内容设计、层次划分、培训方法选择、效果评估五方面进行讨论,致力于建设务实、长效的大学生骨干培训体系。

【关键词】高校;学生骨干;培训体系在高校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学生骨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

此处所提到的高校大学生骨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中担任相应职务、承担一定职责、履行一定义务,以促进高校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同学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特定学生群体。

根据现状,我国高校学生骨干群体包括各级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党支部等学生管理群体。

开展学生骨干培训,构建高效的大学生骨干培训体系,是适应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提高学生骨干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骨干素质与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引进新思维、新理念和新管理方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学生骨干培训体系的必要性学生骨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中坚力量和形象代表,是沟通学生与学校的桥梁,但对于部分学生骨干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部分学校和学生本人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一味的让学生骨干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摸索总结,这样只会让学生骨干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无论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学生日常性事务工作,学生骨干在大学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作用:1.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生骨干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优秀的学生骨干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有很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通过学生骨干的示范作用,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教师混合式培训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教师混合式培训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教师混合式培训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新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贾思彤摘 要:本文从分析高校实施混合式培训的层次出发,阐述教师混合式培训管理制度体系的基本要素,从而论述教 师混合式培训管理制度体系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为实现“集中面授、网络研修、跟岗实践、返岗提升”四 个环节优势作用的深度发挥,促进教师混合式培训绩效的提升做出努力。

关键词:混合式培训 培训管理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10-00862015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中提到要推进“国培计划”项目改革创新,提倡推行集中面授、网络跟进研修与课堂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促进乡村教师学用结合。

因此,2015年“国培计划”项目一体化设计,综合运用置换脱产、送教下乡、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等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但在实施混合式培训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混合”流于形式,培训绩效不理想,因此,若要建立教师混合式培训管理制度体系,则需先对混合式培训的“混合”层次进行分析。

一、教师混合式培训的层次分析混合式培训的“混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基础层次,就是“线上”与“线下”研修的混合,就是把集中面授的内容与网络研修的研讨活动结合起来,丰富了学习的层次和手段,是对集中面授学习的一种补充。

第二个层次是“学”与“习”的混合。

学是知识的吸收过程,习则是知识技能的内化和熟练过程,通过跟岗实践将集中培训所学的内容应用在实践中,促进参训学员学习成果的转化。

第三个层次是“学习”与“工作”的混合,就是参训学员在返岗提升阶段将培训所得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结合,用实践检验和发展所学内容,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混合式培训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要素分析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中提到,要在教师集中培训项目中建立培训机构协同机制,由高校牵头实施培训,做好培训全过程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远程培训机构、县级培训机构、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分别配合高校做好网络研修、返岗实践及返岗教育教学实践指导工作。

深化高等院校师资培养培训制度改革的思考——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

深化高等院校师资培养培训制度改革的思考——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
行 政 管理 研 究 ; 柴 蕾 (9 0 ) 女 , 18 一 , 天津 人 , 理研 究 员 , 要 从 事人 事 管 理 与 师 资培 训 研 究 。 助 主
第 4期
罗 庆 丰 , : 化 高 等 院 校 师 资 培 养 培 训 制 度 改 革 的 思 考 等 深
・ 9・ 6
训 全程化 ” 大方 面 概 括 。4综 合 分 析发 达 国家 对 五 l 大 学教 师 的培训 , 难 发 现 : 们 正 在 努 力 寻 求 培 不 他 训 的法律 保障 , 积极 将 准教 师一新 教 师一 在 职教 师 的培训 衔接 起来 , 构成 一个 有 效 的大学 教 师培 训 体 系, 以此 提 高教 师 的教学 能力 和素质 。5
为 建设高水 平师资 队伍 的一项重点 工作 。
1 师 资培 养 培 训 的 意 义 与形 式
师资 队伍建 设是 高校立 校之本 , 资培养 培训 师
是建设 高水平大 学 的关 键所在 , 意义 重大 。高 校师 资培养培 训是 针对 教 师所 展 开 的 旨在 提 高各 类 教
“ 未来 师 资 培训 计 划 ” Pe a n u r F c l , ( r r gF t e aut 简 pi u y 称 P F 旨在将 博士研 究生 培训成 为胜 任 的新 大 学 F) 教师, 使他们 具有 教 学 、 究 和专业 服务 的职业 能 研 力。 ‘F 。P F计 划 ” 美 国对 大 学 教 师 进行 职 前 培 ‘ 是 训 的重 要体现 。美 国也 通过 积 极建 立 教 学 服务 中
也在 教师 。“ 没有教 师 的协助 及 其 积极 参 与 , 任何
来讲 , 般可 以分 为 两 大类 : 类 是教 育 基 本理 论 一 一 ( 岗前培训 ) 和外 语 、 计算 机 等 专项 培养 培训 , 即教 师基 本能力 素 养 的培 养 与培 训 ; 一类 是 学 历 学位 、 专业 进修 、 际 ( 内 ) 流 、 问 学 者 等 培 养 培 国 国 交 访 训, 即教师 专业 能 力素 养 的 培养 与 培 训 。另外 , 教 师 的培 养培训 还应包 括 师德教育 、 法律 法规 知识教 育等 。总之 , 师 的培养 培 训 是 一项 长 期 的任 务 , 教 是 由教 师这一 特殊职业 所决定 的 , 是衡 量教 师水 也 平、 综合 评价教 师能力 的重要 手段 。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体系建设研究与探索——以重庆大学为例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体系建设研究与探索——以重庆大学为例

质,这就包括 了较好 的认知技能、 强烈的责 的不足之处在于经验少、实践不足, 独立科 任心、 饱满 的工作热情和一定的教学机智。 研能力需加强 , 专业 目标有待强化 。 有 的青
第二是有较好的专业基础 。 具备深厚 的专业 年教师一年 内就能度过适应 阶段, 而有 的则 知识和一定的科研水平才能应对教育教学和 需 更 长 时 间 。 自身成长 的需要。 第三是要有积极 的态度和 3 .发展阶段 。青年教师在渡过 了适应 行为方式 。 教师 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在很大 期 之后 逐 步确 立 了与 学校发 展 目标相 一致 的 而后将承担更多的教学、 科研任 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 响, 积极的态度能促使 职业信念 , 自己不断学习,促进 自我 的提高和完善 。 务, 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角 2 . 外 因:环 境政策 因素 。青年教师 的 色定位逐步形成 。 这一 时期, 青年教师 需要
无 形 氛 围,引 导和 激 励青 年 教 师 积 极发 展 。 ( 二 )成 长发 展 规 律 “ 不积 跬 步 ,无 以至 千 里 ” ,事物 的发 展
教师职业成长中的具体需求 , 但多数未形成
能 贯 穿青 年 教 师职 业 成长 生涯 的有 效 体 系 。
( 二 )对青年教师的培训 内容 固化 、形
成长与外 部环境有非常密切的联 系, 这种外 得 到更多 的指 导和引领 ,包括拓 宽学术视
部 环 境就 包 括 了社会 环 境 、政 策制 度 等 ,他 野 、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学术能力等。
们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精神支持和物质
是一 个 声 望较 高 的职 业 , 这 为 高校 招 聘 优 秀
二、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培 养中

构建高校“五育并举”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

构建高校“五育并举”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

构建高校“五育并举”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汪旻旻(安徽医科大学团委 安徽 合肥 230000)摘要: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是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强化共青团育人职能的关键路径,是推动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迫切需要。

安徽医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要求,着力构建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提升当代医学院校大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五育并举;第二课堂;高校育人体系第二课堂是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

要创新方式,拓展途径,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更多机会和舞台。

”[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劳动的习惯。

” [2]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应该主动适应“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积极探索第二课堂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一体化高校育人体系。

一、高校“五育并举”的科学内涵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体系进入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新时代,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这五个重要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安徽医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立德树人、造就良医”的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部署。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

要全面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一大批知农、爱农、为农、扶农的敢于创新创业的农业人才。

本文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创新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做法,以期为其他涉农高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涉农高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这种需求与涉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因此,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要求,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涉农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更多“三农”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点(一)乡村振兴赋予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新使命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涉农高校不仅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的“蓄水池”,更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策源地”。

随着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涉农高校应充分发扬爱农兴农的优良传统,主动担当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坚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与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时代重任紧密结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以更高标准培养和造就一批引领未来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

(二)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要顺应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1+X到1+∞——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1+X到1+∞——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1+X 到1+肄———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为例周雪来,夏旻雯*,范成新,鲍庆军(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江西南昌330041)作者简介:周雪来(1987—),女,汉族,江西九江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财务和审计。

范成新(1978—),男,汉族,江西南昌人,管理学硕士,副教授,高级“双师型”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

鲍庆军(1978—),男,汉族,浙江丽水人,法学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团文化。

*通讯作者:夏旻雯(1988—),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互联网营销、教育管理。

[摘要]随着职教本科建设的推进,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育体系不断完善,以“学历+技能”双通道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各高职院校急需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1+X 课程体系。

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为例,分析该校基于1+X 证书考评工作,通过重构教学管理服务体系、打造“双师”团队、深化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起适应现代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案例,探讨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职业本科;1+X 证书制度;技术技能人才[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4)08-0158-042019年12月,原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次年6月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所职业本科院校。

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计1578所,其中本科层次院校33所。

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要达到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以上,职业本科院校将达到150~200所,在此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如何培养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新型人才,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本文基于1+X 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结合当下职业本科院校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高职院校团校“123456”培养体系构建探索——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团校“123456”培养体系构建探索——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总第496期Vol. 496大学(研究与管理)University(Research & Management)2021年1月Jan. 2021高职院校团校“123456”培#体系构建探索—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王翔宇(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摘要: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进一步激发团干部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广大团员先进性,切实推进共青团改革,本文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入学生群体开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 追踪等,针对高职院校共青团系统规划差、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块不清晰、保障措施不完善等问题,积极探索构建团校“123456”培养体系,以期进一步增强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优势,切实有效地推动共青团改革工作。

关键词: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123456”;团校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2-0024-02本文积极探索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的有效途径,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全团抓基层”“全团抓学校”为理念,通过构建团校培养体系,深人青年团体,有步骤、有规划、有措施、有评价地系统推进共青团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

一、 高职院校团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新时代共青团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指出共青团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牢牢把握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始终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u]。

这为共青团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团校就是高职院校落实各项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平台。

团校是动员广大团员、团结广大青年紧跟党走,深人推进从严治团,全面推进共青团改革攻坚的重要阵地;是高职院校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载体、拓展渠道,是广大青年了解国情、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重要实践课堂,是共青团助力学院构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的有效措施。

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收稿时间]2021-12-07[作者简介]张晓辉(1977—),男,山东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April,2023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及共享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

文章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发挥教师、学生、院系、职能部门和社会知名MOOC平台五个方面主体的积极性,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并以此推进教学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和应用创新,初步实现“空间融合、软硬件融合、本研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度融合;MOOC[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7-0001-03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是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有效举措[1]。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2];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3]。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教育行业的巨大变革,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及共享成为教育现代化实现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的背景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发展规模空前[4]。

一、建设目标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致力于更好地结合本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加直观、全面的教育资源平台[5]。

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8月发布了《推进教学信息化工作方案》,提出了未来5年的工作任务,于2017年1月召开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工作会议,明确“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在以上目标的引领下,北京师范大学将通过5年的实践探索,致力于解决以下问题。

大学社区韧性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研究——以SQ_高校为例

大学社区韧性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研究——以SQ_高校为例

江苏科技信息·科学与社会
2 大学社区韧性视角下高校疫情防控满意度调研结
果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 SQ 高校疫情应急举措的成效
及满意度,从大学社区理论 5 个构成的维度进行实地
调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 SQ 高校的教职工和
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无结构访谈。 本次研究共发放
404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398 份,有效率为 98%;学
困难问题的有效工具。 学生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向各
部门老师、领导获得相关意见和建议。 据统计,2022
年 1—12 月,“ 一键通” 平台处理的疫情相关反馈与咨
询近千条,办理满意率 98 4%。
— 69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1 期
2023 年 4 月
化管理,但对后勤人员的封闭化管理相对宽松,使校
园安全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 此外, 从访谈中了解
到,学校核酸检测的时间安排给部分师生带来影响,
如学生以做核酸为由而迟到,给课堂管理造成困难。
教师上课时间与核酸检测时间相冲突,可能会造成教
学事故或违反核酸检测的要求。
2 2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体系不完善
在学校管理层面,疫情防控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
韧性” ,并将其细分为组织韧性、空间韧性、治理韧性、
文化韧性与数字韧性五大韧性,但基于该理论的个案
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选择 SQ 高校为研究对象,基
于 SQ 高校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多项举措,深入探
讨大学社区韧性理论的内涵及构成,深入分析高校应
对重大风险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完善高校校园安全
体系的对策,为高校公共安全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责人任双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

精准医疗背景下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精准医疗背景下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精准医疗背景下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谭静文;曾志羽;赖铭裕;文宏;谭飞翔;郑慧蕾【摘要】目的通过精准构建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方法以教改班为试点,构建技能培训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等形成临床技能培训体系,通过2011级五年制临床教改班与非教改班学生临床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析及自制问卷调查,评价该体系的效果.结果教改班的医学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考试成绩较非教改班显著提高(均P<0.05).问卷结果提示教师和学生均支持临床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结论精准构建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可夯实医学生临床理论基础、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为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20【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临床技能;医学教学改革;精准医学【作者】谭静文;曾志羽;赖铭裕;文宏;谭飞翔;郑慧蕾【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2010年以来,学校为推进临床教学改革的进程,在每一学年五年制临床专业医学生中组建教改班,教改班组建是按学习《循证医学》的表现来决定,或按学生英语水平来选拔,也有按个人意愿来挑选[1]。

1.1 构建体系的思路目的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已经渐渐显露出弊端[2]。

因此,我校通过开办教改班,调整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等,为精准构建适合我区医学教学发展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探索经验。

1.2 创建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既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同时又是教学管理创新的核心[3]。

高校院系分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为例

高校院系分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为例

高校院系分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高校
为例
乌云毕力格;吴玉红
【期刊名称】《现代商贸工业》
【年(卷),期】2024(45)2
【摘要】高校院系分党校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规范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部分高校院系分党校教育培训实际情况进行调研。

结合近年高校院系分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经验,针对分党校教育培训体系中存在的教育管理资源整合不到位、教育培训管理机制不完善、教育教学方式手段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积极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引入积分制管理、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3个方面对策和建议,为提高高校院系分党校教育培训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220-222)
【作者】乌云毕力格;吴玉红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浅论新形势下高校党校教育模式改革--以内蒙古科技大学党校教学改革为例
2.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教育、服务一体化研究与探索——以内
蒙古自治区为例3.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以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生为例4.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5.提高高校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途径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高校培训体系的建设——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摘要:21世纪,企业之间,人才之间的竞争都是十分激烈,优胜劣汰已经是当今不可扭转的趋势。

高校之间的竞争,随着人才竞争形势的加剧也出现了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各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不仅要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还要重视培训业务的拓展,依托学校的目前的硬件优势和师资优势,构建完善的品牌课程体系,是高校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课题,针对现在高校竞争形式,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对高校品牌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品牌培训;课程体系;稳定发展
1 高校特色课程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思想和方法问题
由于现在高校的培训课程,主要还是以日常课堂的教师进行任教。

高校的很多教师,一直都有着浓厚的学术研究作风,这种浓厚的学术作风不经意带到培训课堂上,这样许多参加培训的学员感觉到课堂比较沉闷,不能掌握到实在的东西。

培训讲师的上课是否有激情,上课的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培训课堂的质量。

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些业余培训课程,直接复制平时教学方法,这样不能有效发挥本校的专业优势。

1.2 师生比例严重失衡
目前,很多高校开展的业务培训,都是以大班的形式进行。

有些课程的培训,师生的比例,甚至达到1:500,这样不利于教师兼顾到每位学员的基础和知识水平,更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这种大班的培训方式,对于特色项目培训的长期规划和合理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1.3 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培训业务一直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因此大部分的高校的培训课程体系是很不完善,甚至是直接用日常教学的课程体系,也有个别高校盲目去复制名校的培训课程体系,在实践中才发现不适合自己。

高校,对培训中的课程开设方面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培训的内容缺乏精简选择,最后给学员的感觉参加培训,吸收的是一大堆没用的信息。

1.4 理论和教材的建设跟不上
培训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支撑和教材支持,社会的发展,信息不断更新和变化,教师的理论也要及时更新。

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培训教师的理论水平还是停留在普通阶段,没有对本学科的最前沿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学习,更没有吸收创新的理念。

例如,西安石油大学的培训课程的教材比较陈旧,理论知识没有及时更新。

2 高校品牌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2.1 创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要增强高校的培训业务的竞争力,就先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一般来说,培训课程会有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

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之前,先给学员进行通识的教育,尤其是一些通用技能,例如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意识等。

在完成通识的教育后,方可进行下一个阶段,也就是专业技能的学习。

在专业技能的培训,也会分理论和实操的培训。

一般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进行实操技能的练习。

2.2 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
每间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因此要打响高校的品牌,应该要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一般是本校的优势学科,例如西安石油大学的优势学科是计算机类、石油类的专业。

因此,可以在这方面课程进行严格的把关,选拔一些优秀的教师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包括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课程的计划。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还可以对一些精品的课程制成“微课”,作为学生在线学习的平台。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是高校最强大的软实力,因此要构建高校品牌培训的课程体系,就要先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西安石油大学,在去年就建立了“三个体系,八个工程”,内容就提到了,要推动教育管理内涵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作为高校,要选拨适合培训业务的优秀教师,例如西安石油大学,要选拨在石油公司工作过的骨干,这样在给学员培训的时候,能够传授更加实在的知识。

其次,对高校现有的教师加强培训和考核。

除了内部的培训外,可以委派部分教师到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到国外学习,了解专业的最前沿知识,以及掌握最先进的技能。

3 高校特色课程培训体系的构建原则
3.1 求变原则
全球的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发展翻天覆地的改变。

要适应整个国家的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校培训课程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细微的调整。

那种一成不变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培训的需要和人才的需求。

因此,西安石油大学,也要适应全球的变化,在培训人才方面具有放眼世界的眼光。

3.2 内外相结合原则
构建品牌课程体系,需要内外相结合。

也就是,高校内部,要明确培训的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内部建设,外部就要借助媒体宣传和经验推广、校企合作等的外部建设,
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尤其是要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促进培训业务的发展。

3.3 创新原则
21世纪,各行各业离不开创新,创新已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

高校的发展,也要遵循创新的原则。

在构建培训课程体系,要对教学内容创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教学资源进行创新。

例如,在进行一些实操培训的时候,可以将课堂带到企业的生产实操场地,现场的练习,能够加深学员对技能的掌握。

西安石油大学,要打造自己的培训品牌,就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培训体系,更新教育理念,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总结:
培训业务已经是高校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也是高校的无形资产和品牌特征体现。

因此,要构建高校培训课程体系,打响优势学科的培训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要遵循求变原则、内外结合原则以及创新原则,做到用心为学员服务,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王庆如,司晓宏. 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高原现象”探析——以陕西民办普通高校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11)
[2]阎凤桥.私立高等教育的全球扩张及其相关政策——对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报告文本的分析[J].教育研究. 2010(11)
[3]陈楠.我国高校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2(11)
[4]李婷.浅谈高校品牌建设[J].商品与质量.2012(S5)
[5]郭臻臻.我国大学品牌个性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