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理论的相关解释

合集下载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

引言

学习一直被认为是人类个体发展和成长的核心过程。而学习动机则是驱使人们主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习动机理论研究了人们对学习有兴趣和参与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和成就。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学习动机理论,包括自我决定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并探讨这些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迈克尔·迪齐与理查德·莱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探讨了人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认为学习动机是源于个体的自我决定。

自我决定理论将学习动机分为三种类型: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内在性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外界的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参与学习活动。内在动机则是指人们出于内心的兴趣和乐趣而主动参与学习。而内在性动机则是基于个体对学习活动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决定,追求内在的成就感和自我满足。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例如,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供学术选择权,并给予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决定的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探讨了人们对学习成就的追求和努力。

成就动机理论将学习动机分为任务动机和比较动机。任务动机是指个体对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内在兴趣和动机。而比较动机则是个体与他人的比较和竞争,追求比他人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反馈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此外,赞扬和认可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也是建立积极成就导向的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

学习动机的名词解释

学习动机的名词解释

学习动机的名词解释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激发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学生如果对学习有兴趣,有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自信心,就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一、学习动机的功能1、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功能

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两类。 2、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功能学习行为是指在学习情境中,由于受到学习动机的调节而采取的与学习有关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学习行为也叫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1)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的使用,会促使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例如:有些学生解题喜欢从整体着手,步骤紧凑;有些学生则恰好相反,他们喜欢从条件入手,思维严密。这样,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学习风格,而学习策略正是导致学生形成不同学习风格的原因之一。(2)影响学习过程。如何选择学习策略,将会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质量和学习者对学习的满意度。一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学习策略,如认真审题、提纲挈领、总结反思等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3)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方式,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并通过课堂示范、引导、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策略。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10、外部奖励的作用。外部奖励能加强人们的学习动机,但过多

过滥的外部奖励却使学习动机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11、多重需要的特点(1)学习成绩的归因:一般说来,高成就动机者把学习成绩的高低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即能力而非运气,认为成绩好是自己刻苦学习的结果,是自己头脑聪明,学习轻松等造成的。(2)身心状态的归因:高成就动机者的身心状态不太稳定,易受到成败经验的影响。当考试失利时,他们往往怨天尤人,认为都是外界的原因造成的。(3)人际关系的归因:高成就动机者的人际关系不太协调,主要是指与父母、教师的关系紧张。他们很少去主动寻求支持,认为与老师、家长的矛盾只能在有困难的时候才能得到解决。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

首先他Biblioteka Baidu调是努力的因 素,他认为成功与失败 都是与努力直接联系在 一起的
另外他认识还有 现实因素存在, 每个人所处的现 实情况都是不同 的
在初中这个阶 段正是 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和学习动机的时候, 对于这些现实因素,我 们应该正确教育学生正 确对待,尽量将其影响 降到最低限度。
还有一种情况也 应该引起足够的 重视,就是对于 竞争的逃避或者 不能面对对方比 自己强的一种 态 度。
智力因素
比如:父母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 很多人认为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综合比较各种非智力因素,我认为动机处于核心 它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智力的个别差 地位,因为动机这个因素对学习者来说非常地重 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影响 要,再则,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 学生学习的速度和学习质量。但除了智力因素 起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跟学习动机有关的有哪些。 占主要位置,我们同样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 影响力。
当然也应该适当运用批评,必要的批 评也是要的。对于表扬和批评我国有 很多研究成果,在此就是详细论述这 个方法。
总而言之,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 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谢谢
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的学习方法或者不 好的心态,你才能进步,才能追赶上他, 才能完美自己,其实失败是一件很好的 事情,它是成功之母。

名词解释学习动机

名词解释学习动机

名词解释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任务中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兴趣、渴望和努力的程度。它可以影响个体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心理因素。

学习动机的来源可以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对于学习任务本身的兴趣和乐趣,他们愿意从事学习活动,不需要外部的奖励或者激励。内在动机会促使个体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且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相反,外在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外部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才进行学习活动。外在动机通常往往是短暂的,一旦外部奖励或者惩罚消失,个体可能会立即停止学习。

学习动机与个体的学习目标和期望密切相关。当个体对于学习任务持有积极的期望和目标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因为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反,当个体对于学习任务持有消极的期望和目标时,他们可能会缺乏动力去学习,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无法达到目标。

此外,学习动机还受到个体的认知评价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个体对于自己的能力和能否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会影响他们对于学习的动机。当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果持有积极的评价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相反,当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果持有消极的评价时,他们可能会缺乏动力去学习。

情绪状态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积极的情绪,如兴奋和喜

悦,会促使个体对学习任务更感兴趣,从而增加学习动机。相反,消极的情绪,如焦虑和厌倦,会降低个体对学习的动机,甚至抑制学习行为的展开。

总而言之,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任务中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兴趣、渴望和努力的程度。它可以影响个体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心理因素。个体的学习动机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学习目标和期望、认知评价和情绪状态等。对于个体来说,理解和激发学习动机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资格证-动机学习理论

教师资格证-动机学习理论

动机学习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

力。

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1.学习动机

(1)含义: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2)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从需要的作用来看,学习需要邓为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学习需要也被称为学习内驱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国:认知的内驱力、自我

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指向的是学业成就。

附属的内驱力指的是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处部动机。●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待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不等于学习目标,它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

学习阶段 幼儿园
学生情况 (事实)
多动、三 分钟都 坐不住
老师的评价 多动症
小学 初中
数学考试 第40名
成绩不理想
全班50名考了 第40名怀疑 智力有障碍
考重点高中 有危险
妈妈的评价
原来坐不了一 分钟,现在能 坐三分钟。有 进步 同桌排在第21 名,努力会超 过他 很有希望考上 重点高中
关键: “罗森塔尔效应” 首先,妈妈对孩子的评价基于孩子发展的事实。
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结局原因的推断的过程叫学 业成败的归因。
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 在其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
第一次考80分以下:“这次考试的题目很难,那 天我身体也很不舒服,肚子一直痛,而且老师也 没有提前告诉我们要考试,再加上我这几天一直 在看课外书,没有十分努力,当时天气还很热, 所以我就没考好了,这不怨我啊。”
√ √
√ √ √ √
积极的归因模式:
成功 能力和努力 自尊、自豪,
增强成功期望
趋向成就任务
失败 期望
缺少努力
内疚,维持较高的成就
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
消极的归因模式:
成功 运气 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缺乏趋向成就任务的倾向
失败 缺乏能力 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
的期望
归因理论的一个核心假设是:人们都试图 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

学习动机理论的相关解释

学习动机理论的相关解释

学习动机理论的相关解释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一个完整的动机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引诱和自我中介调节作用。动机定义为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如本能、需要和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引诱(如目标、奖惩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具体地说,我们把内在需求、外在引诱和自我调节之间的作用理解为一种动机过程。如图2-1所示。如此引起新的需要,形成一系列螺旋式循环动机行为。

图2-1动机模式图①

学生进行学习也总是被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的动力。学习动机支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需要,学习行为是满足学习需要的过程。因此,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都是以学习需要为轴心的,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由于中职生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和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它会引取学习需求方面的减少,就表现为厌学情绪。

①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对学习动机作用的解释也多种多样,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学习动机的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动机归因理论。

2.4.1强化理论

现代的S-R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强化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学习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从学校来说,强化手段有正强化手段和负强化手段。一般

PQ4R关于学习动机理论

PQ4R关于学习动机理论

PQ4R关于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观点:强化理论属于行为主义观点,提出者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他们认为,动机是强化的结果。强化可以增强学习过程中某种反应发生的概率,使行为与刺激之间的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简言之,强化能促进学习动机。

解析: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即“给好的东西,来增加学生行为发生的频率”,如:毛毛这次考试进步了一名,老师立马表扬了他,这就有利于促进毛毛的学习动机。负强化指“去掉厌恶的东西,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如:小明第一次按时完成了作业,老师立马去掉他抄写生字的处罚,这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需要层次理论

观点: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的观点,代表人物是马斯洛。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学生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就有利于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

解析: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需要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感受到集体和老师的关爱,或没有获得尊重,就会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这两个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激发学习动机的产生。重庆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关注重庆中公

教师网:重庆教师招聘重庆教师资格证特岗教师招聘教师招聘网(三)成就动机理论

观点:成就动机理论由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提出,他们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趋向成功型和避免失败型。趋向成功型的人追求成功但不害怕失败,通常会选择50%的任务难度;避免失败型的人则特别害怕失败,通常会选择非常难或非常容易的任务,以防止失败带来的挫败感。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运用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运用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运用

学习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解决某种问题或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认知理论是指研究个体学习过程中心理因素的理论。

根据认知理论,个体的学习动机主要受到认知因素的影响,包括:

●兴趣:个体对某一领域或主题的兴趣程度。当个体对某一领域或主题感兴趣

时,会更有动机去学习它。

●知识目标:个体对学习目标的具体定义。如果个体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清晰

的认识,就会更有动机去学习。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的认识。如果个体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

学习能力,就会更有动机去学习。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指的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学习动机理论。这些理论假设学习动机是由个体对学习任务的认知和感知而产生的。

常见的学习动机认知理论有:

●内在动机理论(Intrinsic Motivation Theory):假设个体内在的动机是由

对学习任务本身的兴趣和满足感而产生的。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假设个体的学习动机取决

于个体对学习任务的自主性、目标性和意义性的感知。

●成就目标理论(Achievement Goal Theory):假设个体的学习动机取决于

个体对学习任务的成就目标,包括学习成绩目标和学习过程目标。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可以用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

教资考试--学习动机理论

教资考试--学习动机理论

教资考试--学习动机理论

在我们教师资格考试中,学习动机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考的知识点,主要是以单选题或辨析题形式进行考查。而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研究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常见的几个学习动机理论。

一、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涉及成就活动的各个方面。这种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最初由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提出,后来由阿特金森加以发展。

1.成就动机倾向类型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有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他在研究中发现,由于这两种动机所占比重的差异,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者,另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者。

(1)求成型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喜欢选择有50%把握的、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其自尊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避败型的人倾向于选择或者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避免失败;选择过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能找到借口以减少失败感。这种选择能防止自尊心受到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

那么在我们考试中,经常出现一些给出选择的任务难度、成功率,然后进行反选成就动机水平或反之的单选题,我们主要要掌握的就是不同成就动机水平的

学习动机的理论

学习动机的理论
• 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那么这个人就会努力去追求特 定的目标,反之,他就会去选择那么失败机会较少的目标。
• 当两种动机力量势均力敌时,个人会产生心理冲突,体验到难以抉择的痛苦。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 自我效能感:个体关于自己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胜任某项任务的信念。 •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班杜拉提出的。 • 班杜拉及其同事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和作用问题进行了
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 教师要了解小学生低级需要满足的状况,学校要保证儿童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如学校的 物理环境和食物、水等营养物质。
• 学校要建立有秩序的、规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注重心理环境的建设,满足儿童的安 全需要。
• 教师要尊重、爱护和关心儿童,要创设良好的班集体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 关系,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
四、成就动机理论
•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激励个体从事自己认为 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人类独有 的。
• 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任务之一,他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 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部分组成。
• 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 冲突。
•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 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被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 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让水平高的人低估自己的能力,烦恼、 疲劳则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从事的工作,心情紧张,浑身颤抖。当人处于过度焦虑或 恐惧的状态下,则会产生恶性循环。

奥苏泊尔学习动机理论

奥苏泊尔学习动机理论

奥苏泊尔学习动机理论

奥苏泊尔(Viktor Frankl)学习动机理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该理论

强调人的主体性,在学习经历中依赖于自我实现的动机,该模型的几个核心概念是自决、具体目标等。这种学习理论对支持自主学习和真正的永续学习有重要的“启发”。

奥苏泊尔学习动机理论被称为“人本主义”理论,它强调让学习者发展为主体。它观察人和他们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自我为目标。人们不是从非实体意志中找到动力,而是以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为学习动机。奥苏泊尔认为,我们在学习时需要建立具体的目标,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并培养学习的习惯。

奥苏泊尔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坚持认为学习者是自己学习的主人:他们具有足

够能力在学习中产生自决,以及自主学习和重新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学习者可以自主地实现自我,接触和把握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学习内容,能够努力达到自己要求的目标。学习者的努力越大,所得的成就越大。

奥苏泊尔学习动机理论也有助于开发学习者的健康、技能和永续学习的态度。

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平衡的生活,并发展他们的心理能力,以有效地应对挑战。它可以激励学习者积极思考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认知和技能,以及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和路径,以期获得更大的自主性。

奥苏泊尔学习动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学习者以及学习任务之间如何建立有

效的关系,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它为学习者赋予责任,让他们有空间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技能、灵活性、和面对困难的能力,从而有更好的学习成果。奥苏泊尔学习动机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激励和学习中实现自我和自豪感,从而使学习者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实现全面的成长。

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个体学习行为的驱动力

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个体学习行为的驱动力

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个体学习行为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现象,并试图解释

其中的规律和机制。学习动机作为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

个体的学习行为的驱动力。本文将就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以期深入了解学习动机对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和特点

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够激发

个体的学习兴趣、调动个体的学习能力,并推动其付诸行动。学习动

机具有以下特点:

1. 内在驱动力:学习动机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与个体的

需求、兴趣和目标密切相关。当一个人对某一学习任务感到兴趣或认

为该任务对其有价值时,他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起来。

2. 多样性:学习动机可以来源于不同的因素,如知识追求、成就需求、社交需求等。个体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情境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

3. 可塑性:学习动机并非一成不变的心理状态,它受到外界的影响

和调控。例如,个体对于学习任务的难度、反馈和奖励等因素会对其

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学习动机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1.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价和信心,它

会对学习动机产生重要影响。当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有高度的自

信时,他会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追求学习的成就感。

2. 目标导向:个体的学习目标也会对学习动机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一个人将学习视为实现个人成就的途径,他的学习动机就可能很

学习动机的理论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三、人本主义与心理测量学的学
2、马斯洛的习需要动层机次论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按其满足
的先后,可由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需要层次。满
足这七种需要是推动人的各种行为的动力的基本
源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的认知(理解、判断)来探究人的行为动机的理论。

维纳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
分类,即内外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
(详见下表:)
二、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
维纳的归因模型
可控的 不可控制的
内部(归因)
外部(归因)
稳定的
不稳定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平时的努力 对特定任务的 通常他人(如 这次工作我得 努力,随知识 老师)对我的 到的帮助 技能而增长的 帮助 能力观
恒定不变的能 情绪、健康 任务难度 运气 力观
三、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1、成就动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许多行为能够用单一的
需要,即成就需要来解释。成就动机中有两种不
同的倾向,一是力求成功的需要;二是力求避免
失败的需要。人的成就需要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学 中的主题统觉测验来测试。
主题统觉测验图片之一
强化决定了学习的进行和学习
的效果。
强化说代表人物-斯金纳
这个理论无法解释人的许多行为的原因是出于理智上 的考虑这个事实。

教育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

教育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

教育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研究了个体在研究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激励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研究动机和表现的影响。理解动机理论对于教育者和学生来说都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研究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1. 内在动力和外在激励因素

动机理论认为,研究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动力指的是个体对某项活动或任务的兴趣和满足感,内在动力的来源主要是个体的需求和个人的目标。外在激励因素则包括外界的奖励、惩罚和赞扬等外部的激励手段。

2. 动机理论对研究的影响

动机理论指出,个体的研究动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研究表现。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内在动力来说,个体在兴趣与满足感的驱动下会表现出主动、积极的研究行为;而对于外在激励因素来说,个体在追求奖励、回避惩罚的驱动下会表现出努力和动力。因此,教育

者应该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研究动机,提高他们的研

究表现。

3. 动机理论的应用

动机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

动力,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积极的研究环境、提供有意义的研究任

务和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来促进学生的研究动机。同时,教育

者也可以利用外在激励因素,如奖励和认可以及给予适度的反馈等,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另外,教育者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

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激励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动机和表现。

4. 总结

动机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研究了个体在学习过

程中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激励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学习动机和表现

的影响。了解动机理论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表现。在实践中,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4章_学习动机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4章_学习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
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会选择有成就感的任务,成功概率在 50%的 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 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成就动机理论的教育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力求成功者:要通过安排新颖、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 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分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对避免失败者:安排少竞争或竞争不强的情境,评定分数时 适当放宽,若成功则及时表扬,若失败则尽量不要直接批评 和当众批评。 考试题型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用“刺激—强化—反应”来解释学习动机的引起和维 持。
S—O—R 学生的学习如果得到强化(如取得好成绩,得到教师、家长的 表扬),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如果没有得到强化(如没有取得好成绩,没有得到 教师、家长的表扬),他们就会缺乏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如果受到惩罚(如遭到同学、教师的嘲笑),他们 就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强化理论的教育意义 教师对学生要尽量给予成功的机会(如好成绩),多表扬, 少批评,不惩罚。
需要层次理论的教育意义 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 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 满足),因此,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关心学生 的生活,尽可能排除影响学习的干扰因素。 考试题型 填空: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 填空:自我实现需要包括认知需要、________需要和创造 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动机理论的相关解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习动机理论的相关解释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一个完整的动机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引诱和自我中介调节作用。动机定义为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如本能、需要和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引诱(如目标、奖惩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具体地说,我们把内在需求、外在引诱和自我调节之间的作用理解为一种动机过程。如图2-1所示。如此引起新的需要,形成一系列螺旋式循环动机行为。

偏差,它会引取学习需求方面的减少,就表现为厌学情绪。

①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对学习动机作用的解释也多种多样,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学习动机的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动机归因理论。

2.4.1强化理论

现代的S-R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强化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学习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从学校来说,强化手段有正强化手段和负强化手段。一般

来说,正强化起着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如奖赏、竞赛等便是正强化手段;负强化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如惩罚、考试不及格等便是负强化手段。在学习中合理地增强正强化,减少负强化,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后果。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他们就会又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就会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中职生往往由于考试失败而受到教师、家长的指责甚至打骂,而逐渐产生对学习、考试的恐惧心理,成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求知欲望不断遭到削弱。

2.4.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 Array提出的。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动机是由多种不同

性质的需要所组成,而各种需要之间,又有先

后顺序高低层次之分。其理论要点如下: (1)按

性质由低到高,需要层次可分为七个层次:生理

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从属与爱的的需要、自

尊的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各需要层

次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一层次需要满足后,高一层次需要才会产生。(3)马斯洛又将七层需要分为两大类:前四层称为之为基本需要,由于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缺乏而造成的,故又称为缺失需要;后三层称为生长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对学生厌学的分析如下:部分中职生因学业的挫折或别人的轻视等,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缺失需要得不到满足),不安全感是低自尊和消极行为的源头,自卑感与日俱增。因此,建立在缺失需要层次上的生长需求之一—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学习),就无从寻求,学生对上课、考试采取无所谓、麻木不仁的心态,在学习上自暴自弃,旷课、逃学等“厌学”现象肆虐,有的甚至发展到犯罪等恶劣后果。可见,先满足学生的缺失需要是尤为必要的。所以,教师应注意给学生以亲切感、归属感和自尊感, 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爱护并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差错而遭到嘲笑和惩罚。

2.4.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指人在从事有价值的工作乐意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在社会活动中,成就动机乃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由两种不同因素或相反倾向组成:一种称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称为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这两种动机和倾向可视为它们的个性特征。中职学生不愿意付出太多的努力,会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可以使他们避免失败;而选择非常困难的任务,那么即使失败,也可以归因于外部,从而减少失败感。

奥苏伯尔通过研究发现,学习的成就动机是由认知的内驱力(为了“了解和理解知识”而学习)、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为了赢得名次、等级、或自尊与地位而学习)和依附的内驱力(为了教师、家长或同伴的赞许而学习)三个方面组成。前两者属于内部动机,后者属于外部动机。由于中职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明显的强于内部学习动机,一旦外部缺乏有利的引诱因素,就无法自觉的完成任务。这些中职学生一般都有较长的学习挫折经历,大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信心,对学习困难难以逾越,畏难厌学心理便渐渐产生了。因此,教师必须考虑中职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4.4动机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Weiner)从“三维度”出发把归因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四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等。以后在基础上又分解为八因素,将此“三维度”和“八因素”结合起来,即组成“三维度模式”。

如果中职生把成败归于自己的努力(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原因),学习动机就高。而当中职生将成败归于运气、任务难度、有影响力的他人、固有的能力时,总是归因于学校、教师及其他外部因素,没有认真分析失败的内部因素,没有坚持为达到目标而不断努力改进自己的行为,他们的学习动机就较低,因为这些因素是不可控的内部或外部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是,教师教会学生把失败

原因归结于努力不够和策略无效,并且使他们明白怎样付出更大的努力,使用哪些更有效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