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经典笔记 复习必备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8-7
Page
23
of 34
Z型组织管理
日本组织管理
长期雇佣制 缓慢评定和提升 非专业化的职业道路 含蓄的控制 集体决策 集体负责制 整体关心
美国组织管理
短期雇拥制 迅速评定和提升 专业化的职业道路 明确的控制 个人决策 个人负责制 部分关心
日本组织管理与美国组织管理的区别
2013-8-7
•经济诱因是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 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
•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人的感情基本上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 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住个人的
2013-8-7
Page
11
of 34
“经济人”的假设
“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 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任务,而不是人 •管理工作管理者的事,员工的主要任务是俯首贴耳, 听从管理者的指挥,而无参与管理的权利 • “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政策
第三节
1
我国古代的人性理论
2
我国现代的人性理论
2013-8-7
Page
26
of 34
1.
我国古代的人性理论
1.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主张人性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 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 2.荀子的性恶论 人性生来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他把人性看 作是自然和社会加工相结合的统一作用的结果。 3.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人的本性无所谓善与不善,所谓善性是后来经过社会环境, 教育被塑造成的。确认人的自然属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 义观点。
2013-8-7
Page
27
of 34
2.我国现代的人性理论
“主权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社会环境中动态系统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2013-8-7
Page
28
of 34
“社会环境中动态系统人”的人性假设理 论
“社会环境中动态系统人”的人性假设 的思路是:人性是通过人的需要表现出来 的;人的需要是在后天环境,尤其是后天 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多层次的动态系统结构 体。人性理论应着重揭示人的需要系统结 构的形成及动态变化规律。
2013-8-7
Page
17
of 34
“自动人”的假设 “自动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管理者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创造一种适当的工作环境、工作条 件,使人们能在这种条件下较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 己的才能,从而达到充分的自我实现 •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是创造和提供方便,即创造环境条件以充 分发挥人的才能,减少和消除职工自我实现所遇到的障碍 •奖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奖励,包括工资、提升、 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另一种是内在的奖励,指人们在工作中获 得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等。只有内在的奖励 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人的积 极性
2013-8-7
Page
2
of 34
教学提示
教学内容:
重点:人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难点:什么是“人性假设”?
疑点:为什么说“企业管理和管理者都基于一定的
人性假设”
2013-8-7
Page
3
of 34
1
人的本性问题
第一节
1
人性及其主要表现
2
人性的特点
人性问题与管理
3
2013-8-7
Page
4
of 34
2013-8-7
Page
29
of 34
“社会环境中动态系统人”的人性理论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人的需要是十分复杂的,是以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需要 子系统构成的多层次的动态系统结构体系 •人的需要的动态系统相对于人的心理个性倾向是一个子系统, 而相对于它的若干子系统(生存需要系统、享受需要系统、表现 需要系统、发展需要系统)它又是一个母系统。人的需要的动态 系统的四个子系统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反映 •人的活动积极性和行为倾向受其需要的动态系统结构的制约。 需要系统的结构决定需要系统的功能,需要动态系统的结构及 其优势需要,引导着人的行为 •人的需要系统结构的动态变化既是经常的,又不是无条件的无 规律的。对人的需要系统结构的特点和倾向性影响最主要的有 两方面:一是人的以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利益关系;二是思想 观点、政治环境、教育等
“自动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管理学家薛恩提出了观点更全面的“自动人”假设,其基本要 点如下: •人的需要有低级到高级的区别,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实现 的需要,寻找工作上的意义
•个人通过追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发展自 己的能力,并以较大的灵活性去适应环境,来使自己变得成熟
•人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 •个人的自我实现目标同组织目标适当条件下是一致的
2013-8-7
Page
14
of 34
“社会人”的假设 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 “社会人”与“经济人”假设相比,无疑是人性 观的一大进步 它较“经济人”假设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 它使人而不是物成为管理重点,比“经济人”假 设更全面地揭示了人的积极性的作用因素。
2013-8-7
Page
2013-8-7
Page
22
of 34
Z理论的内容
(1)信任。生产率和信任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2)微妙性。所谓微妙性就是以不强加于人的方法 指导工作,分析人的个性,精确地了解人并决定谁 和谁在一起工作最为恰当、组织效率最高的搭档或 班组
(3)亲密性。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以及经过教导的 无私性都来自密切的社会关系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
组织行为学课程组
2013-8-7
Page
1
of 34
教学提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什么是人性 (2)什么是“人性假设”
熟悉: (1)人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2)麦戈雷格总结的“X理论”和“Y理论”的 要点 了解: (1)西方和中国的主要人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 将人性简单化、片面化、单一化,忽略了人性的复 杂性和多样性。
2013-8-7
Page
12
of 34
“社会人”的假设
“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梅奥等人根据各自的实验材料指出,人是“社 会人”,不仅有经济的需求,而且有社会的需 求。满足人的社会需求比满足人的经济需求更 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物质刺激对于调动人的积 极性只有次要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决定 性因素。
Page
24
of 34
在研究美国企业文化传统、吸引日本的经验的基础 上,大内提出了Z型管理方式: 长期雇佣制 集体决策 个人负责制 缓慢地评定和提升 适度专业化的职业道路 含蓄控制与明确控制相结合 整体关心,包括对职工家庭的关心
2013-8源自文库7
Page
25
of 34
3
我国的人性理论
2013-8-7
Page
13
of 34
“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管理人员更应该注意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 •管理人员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形 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观念,并重视非正式组织的 作用 •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奖励制度,而不主张实行 个人奖励制度 •管理人员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到联络的作用。注 意了解职工的需要和意见,了解职工的思想和情感, 及时向上级反映。
Page
7
of 34
人性管理的方法
控制 激励 目标动力
2013-8-7
Page
8
of 34
2
西方的人性理论
第二节
1
人性假设理论
2
Z理论与Z型组织管理
2013-8-7
Page
9
of 34
1.人性假设理论
复杂人假设
(现代观点) 自动人假设
20世纪60-70 年代
20世纪50年代
(行为学派观点的发展)
•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会彼此相互 作用,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在人生活的某一特定时期,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 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不同空间也影响人的需要 •没有一种适合任何时代、任何人的万能的管理方式
2013-8-7
Page
20
of 34
“复杂人”的假设 “复杂人”假设的管理措施与应用 •管理者要有权变的观点,要依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确定管理的组织形式、领导方式
人性的特点
发展性
具体性
不同时期的人,其 人性的具体表现也 不同
2013-8-7
Page
6
of 34
3.人性问题与管理
人性管理的原则
软性管理与硬性 管理相结合的原 则
权变性原则
硬性管理——运用 权威、命令、工作 规范、各种政策和 法规进行控制、监 督和惩罚 软性管理——激励
管理因人、因 时、因地而变 化社会关系总 和决定的本质 特征和社会需 要 :聚群性、 合作性、阶级 性 2013-8-7
社会关系总和决 定的本质特征和 社会需要 :聚 群性、合作性、 阶级性
人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精神性
Page
2013-8-7
5
of 34
2.人性的特点
• • •
复杂性
人的本性是互相联 系、互相影响、互 相作用的 人性的不同方面也 是互相排斥、互相 冲突的 人性及其表现具有 多重性,是一个矛 盾混合体
在不同条 件下的人, 其人性的 具体表现 不同
•要求管理制度作相应的改变,保证劳动者充分地展露自己的 才能,获得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2013-8-7
Page
18
of 34
“自动人”的假设 对“自动人”假设的批评 •人既不是天生懒惰的,也不是天生勤奋的 •人的发展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
2013-8-7
Page
19
of 34
“复杂人”的假设
“复杂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复杂人”假设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薛恩等人提出 的人性假设。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变化而变 化
•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需要和动机的差异,要依据具体的人 的不同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管理者的管理策略与措施不能过于简单化和一般化,而是要 具体分析,根据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 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含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
•这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权变的管理观点,在具体的管理实 践中具有较大的意义
1.人性及其主要表现
人性
人性就是指人的本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同于动物的规定性。 人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产物,是具有自然需求和精神需求 的,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劳动的生命综合体。人的本性就 在于他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体。
人生理方面 的特征和需 要
人的自然性
心理过程、个 性特征、心理 状态 :自觉性、 能动性、自制 性、满足心理 需要的本性、 自我意识性
15
of 34
“自动人”的假设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阿吉里斯在一个工厂所进行的管理制度改 革的试验。 试验在一个工厂的班组中进行,该小组从事收音机装配工作。以 前,组内12名女工按照工业工程师的设计,有明确的分工,如领班、 包装、检验等。改为自主管理之后,让她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生产, 并且规定,产量下降不扣工资,产量提高则增加工资。自主管理实行 后第一个月,产量下降70%,但6个星期后,产量就超过试验前的产 量,而且成本下降,质量提高,用户对质量的批评信件减少了96%。 这说明,采取依据“自动人”假设的管理措施,进行制度改革,让员 工自主管理,扩大员工的责任,给予员工在工作上成长和成熟的机会, 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潜力和发挥员工的才能。 讨论:对于这个实验你有何看法?你觉得该实验的 结果具有普遍性吗?
2013-8-7
Page
16
of 34
“自动人”的假设
在BELL CANADA, 电脑系统将话务员与 客户童话时间记录下来,作为对话务员 进行评估的依据。话务员感到压力太大, 就采取破坏行动,在客户询问电话号码 时,不去查找正确号码,故意提供错误 号码。现在,公司已改变了做法,用平 均通话时间来对整个部门而不是个人进 行评估
社会人假设
20世纪20-50 年代
(人群关系学派观点)
经济人假设 (古典观点)
19世纪末-20 世纪初
2013-8-7
Page
10
of 34
“经济人”的假设
“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全译为“理性—— 经济人”又称为“实利人”。这是古典经济学家关于人性 的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 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 经济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D· Mcgregor)和薛恩 M· 对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概括: •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他们总是去做能使他 们得到最大经济利益的事
2013-8-7
Page
21
of 34
2.Z理论与Z型组织管理
Z理论 Z理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学院的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 内(Willian.G.Ouchi)提出来的。1981年4月在美国出版了大 内的著作《Z理论》,该书的副标题是:“美国企业界怎样迎 接日本的挑战。”
Z理论的涵义 Z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提高生产率。生产率是一个组织和 管理的问题,它需要以有效的方式,采用各种合作的和具有远 见的做法,把个人的努力协调起来。大内认为在企业中应建立 信任、微妙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有这样一种和谐的气氛 与工作环境,职工会心甘情愿地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勤奋工作。 如果缺少上述三方面的内容,没有哪一个“社会的人”(公司、 医院、邮政局等均可称“社会的人”)能获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