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碑荟萃导学案
《名碑荟萃》教案设计
《名碑荟萃》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本教案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名碑,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了解名碑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艺术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创作。
二、教学目标1.了解名碑的定义和分类,理解名碑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2.通过欣赏名碑,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3.学习名碑的创作技巧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创作一块属于自己的名碑作品,展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名碑的定义和分类1.1 什么是名碑1.2 名碑的分类及代表作品介绍2.名碑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2.1 名碑的历史背景介绍2.2 名碑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3.名碑的艺术特点3.1 名碑的构图和比例3.2 名碑的文字书法与雕刻技艺3.3 名碑的题材和表达手法4.名碑欣赏与解读示范4.1 选取几幅著名的名碑作品进行欣赏和解读4.2 分析名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5.名碑创作实践5.1 学生仿写名碑作品5.2 学生创作一块属于自己的名碑作品6.名碑展示与评比6.1 学生交流展示个人名碑作品6.2 学生对展示作品进行评比和点评四、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名碑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引发学生对名碑的兴趣和好奇心;2.讲授法:通过讲解名碑的定义、分类、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名碑的理解;3.欣赏法:通过欣赏名碑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名碑的艺术魅力;4.仿写法:引导学生选择一幅名碑作品进行仿写,培养学生对名碑创作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创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名碑创作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挥个人创意和想象力;6.展示与评比法: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个人名碑作品,并进行评比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1 呈现名碑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引发学生对名碑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导入问题:你听说过名碑吗?你知道名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吗?2.名碑定义和分类2.1 讲解名碑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名碑的代表作品。
名碑荟萃教案
名碑荟萃教案教案标题:名碑荟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碑刻,包括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通过撰写论文或演讲等形式,展示对名碑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名碑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名碑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如碑刻的材料、形制、内容等。
2. 著名碑刻的选取: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意义的著名碑刻进行深入研究,如《孔子庙堂碑》、《王羲之兰亭序》等。
3. 文化背景的解读:分析每个著名碑刻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碑刻的意义。
4. 艺术价值的评析:探讨每个著名碑刻的艺术特点、技法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5. 学生研究项目: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著名碑刻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论文、制作海报或进行演讲等形式展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名碑的概念、分类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研究一个著名碑刻,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3. 观摩和分析:组织学生实地观摩著名碑刻,让他们亲身感受碑刻的艺术魅力,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4.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著名碑刻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论文、制作海报或进行演讲等形式展示,提高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作业评估:评价学生完成的研究报告,包括论文的内容和结构、海报的设计和演讲的表达能力等。
3. 考试评估:组织一次考试,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有关名碑的教材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名碑的相关知识。
2. 图片和视频:展示著名碑刻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碑刻的艺术魅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著名碑刻,让他们亲身感受碑刻的艺术魅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5名碑荟萃》课教学设计0(20210228230516)
《名碑荟萃》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经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初步认识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西安碑林的概略,对中国广博精湛的书法艺术有初步理解,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绚烂文化的情感和学习书法的兴趣。
2、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绘书法特点的词语和句子,使用联系上下文、联合生活情境、查找字典等方法理解词句,领会书法家谨慎、勤苦修业的质量。
3、学习收集、挑选资料,培育综合性学习、合作学习水平。
4、学会以讲解员的身份介绍书法家,培育学生口语社交水平;学会引用典故介绍名人的方法,练习写讲解词。
【教课要点、难点】1、初步认识文中书法家信法艺术的特点。
学生对书法知识的理解较少,对书法家信法特点的理解有必定难度。
2、有感情读文,读出四位书法家各自不一样的书法特点和人品魅力。
3、学习引用典故的方法,学会为书法家写讲解词。
【教课时间】1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课文,揭露课题1、在今世文化发展中,独一没有经受过西方文化改造和浸礼的中国艺术,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中国文化元素——这就是书法。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并在世界文化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今日老师要和同学们旅行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西安碑林,那边不只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刻石的云集之地,也是历代有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
(出示课件)(板书课题)齐读。
2、指导写“碑”字,领会碑是石头做的。
看到课题,我们推断一下,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迅速默读课文,请你们充足使用已掌握的方法和具备的学习水平,独立思虑:你能解决哪些问题?2、简单介绍此中一位书法家的书法艺术特点。
(从书法家信法特点、代表作品等方面)3、依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书法家信法艺术特点。
4、指导朗诵:能经过你的朗诵让大家感觉书法家不一样一般的书风吗?读出版法特点及书家个性。
小结:师生对读:王羲之的潇洒俊秀,欧阳询的节气劲峭,颜真卿的则庄重宏伟,柳公权的则构造谨慎,真堪称名碑荟萃啊!中国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它是无言的诗,无图的画,是无声的曲,难怪作者在游览了西安碑林后忍不住发出这样的叹息()难怪作者这样赞美——点击第六自然段。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著名碑刻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文化内涵以及背后的故事。
重点学习《石门铭》、《九成宫醴泉铭》、《多宝塔碑》等名碑。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著名碑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通过学习名碑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3. 学会欣赏和分析碑刻艺术,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名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碑刻艺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名碑图片、碑文拓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名碑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碑刻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石门铭》、《九成宫醴泉铭》、《多宝塔碑》等名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仿古人拓碑的过程,体验碑刻艺术的传统技艺。
4. 例题讲解:分析《石门铭》的书法特点和文学价值,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碑刻艺术。
6. 互动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鉴赏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名碑荟萃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文化内涵2. 《石门铭》书法特点文学价值3. 欣赏与分析七、作业设计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名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博物馆、碑林等场所,实地感受碑刻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随堂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 作业设计的质量和答案的指导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名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的讲解上,这是学生理解和欣赏碑刻艺术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5名碑荟萃》课教学设计4
名碑荟萃1.一、导入(一)介绍西安碑林。
(出示“西安碑林”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了呢?(指名)这就是“西安碑林”,你知道什么是“碑”吗?(指名)词典上是这么解说的。
(出示词典中“碑”的解说,指名读)。
同学们,到了西安,你可能会去看秦始皇兵马俑,但请不要忘掉去看看“西安碑林”,这是一个很值得一看的地方,为何呢?读读就知道了,(出示课文第一段,齐读)(二)引出课题,理解课题。
是啊,真称得上是“名碑荟萃”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荟萃”是什么意思呢?联合这段文字,谁来谈谈?(指名)优异的人物或精巧的东西会合、齐集在一同,才叫“荟萃”。
比方说,好多漂亮、名贵的花汇聚在一同,叫(名花荟萃);好多明星齐集在一同叫(明星荟萃);那么,好多刻着名家作品的碑石会合在一同就叫(指课题,名碑荟萃)二、学文。
那么,西安碑林中荟萃了哪些朝代名家的作品,各位名家又各拥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翻开课文,自由朗诵课文,画出有关的词语。
(生读文,圈画)(班级沟通,指名回答)过程中指引学生理解“遒劲郁勃”,“遒劲”就是强烈有力,“郁勃”就是气概旺盛,“遒劲郁勃”就是?(指名说)(生沟通完成后,出示表格)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好多人材,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在众多名家产中,作者选择了这四位名家来介绍,是依据什么次序来介绍的呢?(时间)由东晋到初唐,由初唐到盛唐,那么柳公权是什么朝代的呢?(唐代)也是唐代,但年月较之颜真卿又晚了一些,也就是我们往常所说的后唐(出示)。
这些名家的作品各具特点,作者用了这些词语推行了描绘,这些词语固然散落在课文中的字里行间,但仍是被我们发现了,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些词语。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同学们,这四组词语,各有风格,假如我们单从词语中去想象四位名家的作品呢,有点难度,下边,就让我们到西安碑林,去赏识一下名家的杰作(出示作品)。
6.美吗?美在哪呢?你最赏识谁的作品呢?同桌可以先沟通一下(同桌沟通后班内沟通,师适合评论,王羲之“书圣”“天下第一行书”,欧阳询“楷书四大家”之一,“欧体”,颜真卿“盛唐风骨”,柳公权“颜筋柳骨”像人的“筋骨”那样刚毅有力),赏识了作品后,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组词语,会读得更有感觉,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当我们闲步在西安碑林中,看到王羲之的字,你会称赞_____;看到欧阳询的字,你会赞美_____;看到颜真卿的字,你会惊讶_____;看到柳公权的字,你会叹息______。
《名碑荟萃》教案设计
《名碑荟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安碑林收藏的名碑特点。
学习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语言,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名碑的艺术特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著名书法作品的图片,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让学生观察并谈谈感受。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书法作品是刻在哪里的吗?引出“碑林”这一概念,进而导入新课《名碑荟萃》。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遒劲”“摹”“荟萃”等词语的读音。
(三)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名碑?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的碑刻。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碑,认真读一读相关段落,思考:这些名碑有什么特点?学生自主学习,圈画关键词句。
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3、集体汇报交流以王羲之的碑刻为例,引导学生抓住“潇洒清秀”等关键词,体会其书法风格。
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名碑的特点,如欧阳询的碑刻“骨气劲峭,法度严整”,颜真卿的碑刻“端庄雄伟,遒劲郁勃”,柳公权的碑刻“骨力劲健,结构严谨”。
4、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名碑的?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介绍西安碑林,然后分别介绍名碑,最后总结全文。
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如“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
六年级语文精品教案名碑荟萃“衡水赛”一等奖
六年级语文精品教案名碑荟萃“衡水赛”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名碑荟萃》这一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名碑起源、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碑文内容理解和鉴赏。
这些内容均选自六年级语文教材第四章第二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名碑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碑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名碑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碑文阅读和理解,以及名碑文化价值深入剖析。
2. 教学重点:掌握名碑基本知识,培养对碑文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名碑图片及简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名碑图片,让学生初步解名碑外观,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名碑解和看法。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名碑起源、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篇经典碑文,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另一篇碑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名碑在现代社会中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成果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名碑荟萃起源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碑文鉴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示例:示例碑文:《岳阳楼记》鉴赏文章:从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入手,分析文章结构,阐述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博物馆、查阅相关资料,深入解名碑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名碑书法比赛,提高他们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重点关注。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名碑荟萃教案设计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名碑荟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名碑荟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2页至第34页,详细内容包括《石壕吏》、《岳阳楼记》、《滕王阁序》三篇名碑文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三篇名碑文,理解其内容,感受名碑文的韵味。
2.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名碑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欣赏名碑文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名碑文,了解名碑文化,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名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名碑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三篇名碑文,了解其内容,感受名碑文的韵味。
3. 课堂讲解:a.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石壕吏》的写作背景和主题,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b. 学生交流讨论《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中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分析名碑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5. 随堂练习: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名碑荟萃a. 石壕吏b. 岳阳楼记c. 滕王阁序2. 名碑文化3. 写作技巧与表达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三篇名碑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选取一句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进行赏析。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行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名碑文,了解我国丰富的名碑文化,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名碑荟萃》这一课的内容选取了三篇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名碑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5名碑荟萃》课教学设计2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导教案班别综合复习5——名碑荟萃【学习目标】我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累积优美词、句。
认识我国书法艺术史上拥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他们的书法风格。
感觉我国书法艺术的绚烂成就。
【学法指导】朗诵感悟、合作沟通。
【知识链接】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期间有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欧阳询,字信本,与赵孟頫、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代表作《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颜真卿,字清臣,创办“颜体”楷书,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柳公权,字诚悬,唐朝有名书法家、诗人。
开创“柳体”。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开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代有“颜筋柳骨”的美名。
【学习过程】一、自学生字新词,累积语言。
1.我能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圈出文中自己感觉难理解和难写的字、词和同学沟通沟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经过初读课文,我知道课文采纳了构造,以西安碑林珍藏的石刻为例,介绍了,赞叹了我国的绚烂成就。
三、品读感悟,理解道理。
2.1.品读课文2~5自然段,课文介绍了我国历史上哪几位书法家?把他们名字记下来。
品读课文2~5自然段,这几位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有什么特色?从文中画出最能表现每一个人书法艺术特色的一两个词语(在文中标注)3.品读课文第1和第6自然段。
谈谈它们在文中各起着什么作用。
像这样的表达方法叫。
这样使用的利处是四、拓展延长,品尝人生。
1.赏识了几位书法家的书法,我最喜爱的是。
我累积的好词好句有:【达标检测】一、请把以下词语依据课文内容增补完好。
名(颜()荟萃)柳骨()采众长()而有力潇洒(庄重()秀)伟美不胜(辞官不())二、填空。
1.赵孟頫、、和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2.的字骨力遒劲,构造谨慎,有“”的美名。
2024年《名碑荟萃》标准教案
2024年《名碑荟萃》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名碑荟萃》教材第四章“汉代碑刻艺术”,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汉代碑刻的背景、特点、艺术价值以及代表性碑刻的鉴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汉代碑刻的背景、特点及其在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地位。
2. 学会鉴赏汉代碑刻的技巧,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代碑刻的背景、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汉代碑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名碑荟萃》学习指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汉代碑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碑刻的来历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汉代碑刻艺术。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介绍汉代碑刻的背景、特点。
(2)鉴赏汉代碑刻的技巧。
(3)讲解代表性碑刻及其艺术价值。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汉代碑刻进行鉴赏,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列举汉代碑刻的三个特点。
(2)谈谈你对汉代碑刻艺术价值的认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汉代碑刻艺术背景: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特点:雄浑、古朴、刚健、秀丽艺术价值:书法、历史、文化价值2. 代表性碑刻鉴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汉代碑刻的背景和特点。
(2)请列举三种鉴赏汉代碑刻的技巧。
(3)谈谈你对《名碑荟萃》中某一块碑刻的欣赏感受。
2. 答案:(1)背景:汉代碑刻产生于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背景下。
特点:雄浑、古朴、刚健、秀丽。
(2)技巧:从书法、历史、文化等多角度进行鉴赏。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和随堂练习,使学生了解了汉代碑刻艺术,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
2024年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名碑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碑刻艺术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碑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名碑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名碑中的书法艺术。
3.名碑背后的历史故事。
【教学难点】1.碑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2.碑刻艺术的审美价值。
【教学准备】1.名碑图片及简介。
2.书法作品及碑刻实物。
3.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名碑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一些名碑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碑刻艺术的美。
二、新课内容1.名碑的起源与发展(1)介绍碑刻的起源。
(2)讲解碑刻的发展过程。
(3)介绍我国著名碑刻家及其作品。
2.名碑中的书法艺术(1)讲解书法与碑刻的关系。
(2)分析名碑中的书法特点。
(3)欣赏名碑书法作品。
3.名碑背后的历史故事(1)介绍名碑背后的历史背景。
(2)讲解名碑背后的故事。
(3)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名碑,讨论其书法特点、历史背景及审美价值。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实践环节1.让学生尝试用毛笔在宣纸上临摹名碑书法作品。
2.指导学生如何欣赏碑刻艺术。
2.布置作业:选择一个名碑,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名碑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名碑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展示一些名碑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碑刻艺术的美。
师:请大家欣赏这些名碑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新课内容1.名碑的起源与发展(1)介绍碑刻的起源。
师:碑刻起源于什么时候?它是如何产生的呢?(2)讲解碑刻的发展过程。
师:碑刻是如何从简单的石碑发展成为一种艺术的呢?(3)介绍我国著名碑刻家及其作品。
师: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碑刻家?他们的作品有什么特点?2.名碑中的书法艺术(1)讲解书法与碑刻的关系。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名碑荟萃”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历代著名碑刻的介绍,如《九成宫醴泉铭》、《祭侄文稿》、《多宝塔碑》等。
通过对这些碑刻的鉴赏,让学生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感受书法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历代著名碑刻的基本知识,如作者、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
2. 学会欣赏书法艺术,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通过对名碑的鉴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名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书法艺术,培养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名碑图片,引发学生对名碑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名碑知识:介绍本章将要学习的名碑,如《九成宫醴泉铭》、《祭侄文稿》、《多宝塔碑》等,让学生了解名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仿古代书法家,用毛笔书写一段文字,体验书法的韵味。
4. 例题讲解:以《九成宫醴泉铭》为例,详细讲解其作者、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
六、板书设计1. 名碑荟萃《九成宫醴泉铭》《祭侄文稿》《多宝塔碑》2. 名碑鉴赏方法了解历史背景分析艺术特点感受书法韵味七、作业设计2. 答案示例:《九成宫醴泉铭》鉴赏《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刻于公元636年。
此碑为楷书,字形规整,笔画遒劲有力,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历史背景来看,《九成宫醴泉铭》是唐太宗为纪念九成宫竣工而立。
九成宫位于今天的陕西省麟游县,是唐代著名的离宫。
此碑的建立,既展示了唐代书法艺术的繁荣,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的昌盛。
《九成宫醴泉铭》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鉴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名碑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精品教案.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章节中的“名碑荟萃”。
详细内容包括:介绍我国著名碑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碑刻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著名碑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2. 学会欣赏和分析碑刻艺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碑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重点:掌握著名碑刻的历史背景和欣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碑刻图片、实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名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碑刻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著名碑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如《九成宫醴泉铭》、《泰山石刻》等。
4.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制作碑刻拓片,体验传统技艺,加深对碑刻艺术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名碑荟萃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择一种喜欢的碑刻,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介绍其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2. 答案示例:碑刻名称:《九成宫醴泉铭》艺术特色:该碑刻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字体遒劲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化价值:该碑刻不仅展示了唐朝书法艺术的辉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碑刻艺术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学生讨论的引导和课堂纪律的管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了解更多碑刻艺术,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碑刻拓片制作、书法比赛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学习《名碑荟萃》。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名碑的介绍,如《兰亭序》、《祭侄文稿》等;二是碑文的内容解析;三是名碑的欣赏与评价。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古代名碑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分析碑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欣赏名碑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名碑的基本知识,理解碑文的内容。
难点:分析碑文的艺术特色,欣赏名碑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播放设备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形式展示《兰亭序》、《祭侄文稿》等名碑,引导学生关注,激发兴趣。
2. 碑文介绍:介绍名碑的背景知识,如作者、创作年代、碑文内容等。
3. 碑文解析:分析碑文的语言、结构、意境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碑文。
4. 欣赏与评价:展示名碑的书法艺术,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培养审美能力。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幅名碑进行深入研究,从背景、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阐述。
六、板书设计名碑荟萃背景作者创作年代碑文内容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课上的学习,简要介绍你最喜欢的一幅名碑,包括作者、创作年代、碑文内容等。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它是东晋时期王羲之创作的,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碑文记述了兰亭修禊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友情、人生的感慨。
2. 请分析《兰亭序》的艺术特色,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示例:《兰亭序》是行书的代表作,字体流畅优美,结构严谨。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碑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我觉得《兰亭序》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让人百看不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名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碑刻艺术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名碑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得到了锻炼。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学习单元中的“名碑荟萃”,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历史的瑰宝——碑刻艺术》。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古代碑刻艺术的发展历程,欣赏和分析不同朝代的著名碑刻,如《九成宫醴泉铭》、《石门铭》等,深入领会碑刻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古代碑刻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同朝代碑刻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名碑的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不同朝代碑刻的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名碑。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碑刻艺术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碑刻图片、碑刻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名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古代碑刻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第三章内容,介绍碑刻艺术发展历程,分析各个朝代的代表作品。
4. 例题讲解:以《九成宫醴泉铭》为例,讲解如何欣赏和分析名碑。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名碑,进行课堂展示。
六、板书设计1. 《名碑荟萃》2. 内容:a. 碑刻艺术发展历程b. 不同朝代碑刻特点c. 名碑欣赏与分析方法七、作业设计2. 答案示例:学生选择《石门铭》为例,分析其特点如下:a. 书法风格:楷书,笔画遒劲有力,结构严谨。
b. 内容: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事迹。
c. 艺术价值:展现了秦朝碑刻的雄浑大气,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碑刻艺术的了解程度如何,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参观博物馆,实地欣赏名碑,进一步了解碑刻文化。
同时,开展书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碑刻艺术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挑战性。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教案
柳 公 权
骨力遒劲 结构严谨 12
虞 世 南 苏 轼
• 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 收,是我国艺术宝库 中的瑰宝。艺术大师 们留下的杰作,至今 还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1.读一读1、6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 第1、6自然段首尾照应。 • 第1段是介绍全文。 • 第6段是总结全文。
• 你知道这篇文章的结构吗?
• 二、指导写字揭题 • 1、指导写“碑”字,体会碑是石头做的。 • 2、放四块碑文的图片,感受今天学的碑是什么样子的? • 3、师简介文章第一自然段,引出这么多的碑聚集在一起,就称之为“荟萃”,理解“
荟萃”的意思。 • 三、初读课文 10分 • 1、打开课文,这篇课文属本册教材的一篇选读文章,请你们充分运用已具有的学习能
大家好
中国的四大国粹
书法 京剧 武术 中医猜一Βιβλιοθήκη 这是什么地方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 大文明古都之一 ,居中国 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 都时间最长、建都年代最多、 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 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 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
西安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 最早名碑最多的艺术宝库。它始建 于北宋,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 扩大,清始称“碑林”。1992年正 式定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该馆是 在西安孔庙旧址上扩建而成的一座 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 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总1 分 2—5 总6
• 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举例说明法 •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 说明文
•当当解说员
• 课前热身 • 一、导入课文 • 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双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这就是书法,书法是我国艺术的精华。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游览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西安碑林,那里不仅是中国古代 文化经典刻石的云集之地,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板书课题)齐 读。
(教案设计)《名碑荟萃》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名碑荟萃》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名碑荟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中国名碑的背景、特点和重要意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创作出自己的名碑作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名碑的背景知识,掌握名碑的艺术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名碑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名碑荟萃》教材,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工具。
2. 教学环境:教室配备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投影仪展示名碑的图片,并进行简单介绍。
- 提问学生对名碑有什么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名碑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2. 学习名碑知识-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取一座名碑进行深入了解,包括所在地、年代、作者、历史背景等。
- 每个小组进行简短的汇报,分享所了解的名碑信息。
3. 探究名碑的艺术表达方式- 分析名碑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线条运用、构图布局、字体风格等。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个人对名碑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名碑作品-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心仪的名碑进行创作。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选择绘画、书法、雕刻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
-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5. 展示与评价- 学生将自己的名碑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 老师以及同学可以给予肯定和建议,促进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思考与改进。
六、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名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名碑文化。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创作名碑作品的心得体会,可以包括创作初衷、艺术表达方式以及对名碑文化的理解等。
八、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了解名碑的背景知识的同时,掌握名碑的艺术表达方式,并有机会进行创作。
《名碑荟萃》教案1
(1)、四人小组,模拟练习。
(2)、每组推荐一人,上台现场竞聘。(课件11)
四、作业
1、临摹一幅你喜爱的书法作品,准备参加班级书法展览。
2、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查阅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
教师播放课件,适机讲解。
课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复习
5.名碑荟萃
学校
卧牛河明德小学
备课
教师
宋诗杰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骨气劲峭,遒劲郁勃”等词语的意思。
2.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表达方法,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将所学知识和积累的语言。
4.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受到古典艺术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理解课文介绍的几位书法大家的作品特点,学习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
(其他三位书法家的汇报及展示形式相同,略)
3、师:除了书中介绍的书法名家,你还知道哪些书法家的事迹和书法艺术特点?仿照书中形式向大家做一介绍。
4、师小结:其实,你们刚才介绍的名家,他们的作品在西安碑林中都有收藏。这些名家书法艺术风格独特,字文皆美,,因此,课文中的最后一段这样说——齐读最后一段。
第二关:你的收获(内容、思想、写作方法)
(2)、学生上台竞聘。
此过程让学生去感受一下西安碑林的丰采。让他们用心来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用心观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此部分让学生对西安碑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增强对书法的热爱。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表达方法,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将所学知识和积累的语言。
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从中国书法艺术中,不仅能看到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更可以看到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那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书法艺术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朵艺术奇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关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课程:五年级语文主备人:景小平辅备人:高华柴梅
学生
姓名
年级五年级()班日期
课题7*桂花雨
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学法自学+展示+检测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生字、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重点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难点
领悟作者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学习过程学法指导
我会学
导入明标
预习检测
1、认真读拼音,你一定能把词语写正确、写美观。
luó kuāng háng zhōu
( ) ( )
xīn shǎng zī tài
( ) ( )
lín jū gāo bǐng
( ) ( )
学生通
过独学、对
学、群学小
展示完成任
务。
2、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2)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我探究
我展示
导学一
《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
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
它,接着写了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桂花,
给母亲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和。
导学二
反复读课文,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
里的桂花”这句话的体会。
导学三
(1)、桂花给我带来了那些快乐?
(2)、交流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并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学生通
过独学、对
学、群学、
小展示完
成。
教师在
巡视中发现
共性问题,
通过大展示
完成,教师
适当点拨。
我会做
课堂达标。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不来台风,我们()可以收几大箩筐桂花。
(2)小时候,我()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
(3)桂花()开,母亲()开始担心了(4)()桂花总是被风雨吹落,香味()比摇下来的差不多。
2.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注:小组长负责检查。
组长评价组员本节课是否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