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公共管理 社会治理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共事业管理社区管理案例

公共事业管理社区管理案例

公共事业管理社区管理案例

简介

社区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安全

和环境卫生等方面。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区管理工作,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改善社区环境。

案例描述

在某市某社区,由于社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社区环境脏乱差,社区居

民之间关系紧张,一些不法分子也频繁活动于此,给社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管理部门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社区管理。

1. 强化巡逻和监督

社区管理部门加大了巡逻力度,建立了24小时巡逻制度,对社区内的各个角

落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卫生问题和治安隐患,提高了社区的安全性和整洁度。

2. 开展社区宣传教育

社区管理部门组织了各类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环境保护和法律法规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区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觉悟。

3. 设立投诉建议箱

为了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诉求和建议,社区管理部门在社区内设立了投诉建议箱,方便居民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协调解决居民的问题,增强了社区管理部门和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4.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通过培训和引导,社区管理部门加强了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组织能力,建立

了多个社区组织,让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共同维护社区的治安和环境。

结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社区管理部门的各项措施逐渐取得了成效:

•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整洁度和安全性有了提升;

•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觉悟有所增强,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社区内的矛盾和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典案例分析题解答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典案例分析题解答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典案例分析题解答

某市场火车票售票处,一位女售票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窗外正排着长长地购票队伍。她在接待两位外地男旅客,向他们介绍车次,因而放慢了售票速度。后面一位女旅客等得不耐烦了,就挤到售票口训斥这位女售票员:“你是在售票还是在谈情说爱?”后面地旅客也不分青红皂白的轰起来。面对这种情景,这位女售票员不是针锋相对,也不是反唇相讥,而是谦和地说:“非常抱歉,让您久等了。”接着她还简要地向这位旅客解释了放慢售票速度地原因。这一说,女旅客平心静气地回到自己地列位上,售票工作又正常地进行了。

问题:

1.这个案例涉及什么理论?请简要地阐述这个理论。

2.这位女售票员为什么能顺利地处理这一场口角?

名师解答:

1、答:这个案例涉及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这个理论指出,每个人在沟通中往往处于一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以权威与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责骂和其他专制作用。“儿童自我状态”以冲动、好奇为特征。“成人自我状态”以客观理智为特征。上述三种心理状态,汇合为人的性格,而且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在每一个人身上,这三种自我心理状态的比重并不相同,因而沟通行为的效果也不一样。上述三种自我心理状态分别以p、a、c表示,故又称p%26#8 226;ac理论。

2、答:这位女售票员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处理这场口角,是由于她以“成人自我状态”(a)与别人,即与顾客沟通。她将局面扭转到成人-成人的模式中,即注意事实根据和理智的分析,总代表地、合乎逻辑地分析顾客不满、指责的情况,心平气和地与顾客进行沟通,从而取得了顾客的谅解.

MPA案例分析理论

MPA案例分析理论

MPA案例分析理论

一、围绕具体公共管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主题不限,尤其欢迎针对社会关注热点写成的比较有深度的案例分析。如案例内容涉及当事人和有关单位比较敏感的,可作适当的技术处理。

二、案例分析论文以4000;8000字为宜,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内容新颖。

三、来稿需提供100;300字的文章摘要、3-5个关键词、完整规范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隔开来。

四、注释是作者对题名、标题和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须用脚注(如果在稿件首页则列于“作者简介”之后)。注释序号与文中指示序号相一致,左空两格,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圆圈标注:①②每条注释独立成自然段。

五、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包括做注释时所用引文的出处或参阅的各种书刊资料,其文献项目和要素须集中列在论文的文末。参考文献序号与文中指示序号一致,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

[1]、[2]

六、每条参考文献为一段。按照论文中引文(含直接引用和转述引用)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出处,之后不再排列没有引文的参阅文献。每篇论文所列出处和文献,凡相同的著者、书(题)名、译者和出版者、出版年,一律使用同一序号并且只在“参考文献”中列为一项。

MPA公共管理 社会治理案例分析

MPA公共管理 社会治理案例分析

从弹性工作制看社会治理

近日,贵州省清镇市的一项工作时制改革试点广受关注。当地宣布,从2017年11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将用半年时间,在全市9个乡镇部分岗位试行,每月有一次8天长假,但代价是连续上班22天。此次改革的核心目的是,真正在基层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通过改革,保证乡镇试点岗位全年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都有干部为群众服务。

背景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明确了劳动者的工时制度:我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尽管法律对工时制有明确规定,但是,现行工时制与乡镇工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工作也相应在改变,农民除下地干农活外,也有人在乡镇企业上班。“当乡镇部门上班的时候,农民也在企业上班,传统的早九晚五、双休日制度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二是上级部门到基层考察农村工作时,如果不提前安排干部、群众,工作时间到基层基本找不到人,也会让考察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三是乡镇公务员加班很多,遇上重要会议等特殊情况,连续一个月上班时有发生,现行工时制规定的双休日很难得到保障。

措施

经过细致调研,清镇市委组织部草拟改革方案,2017年10月20日,《清镇市推行乡镇部分岗位连续22天工作时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敲定。

【MPA教学案例】厦门PX项目事件和成都PX项目事件

【MPA教学案例】厦门PX项目事件和成都PX项目事件

【教学案例】厦门PX项目事件和成都PX项目事件

1.厦门PX项目事件

厦门PX是个化工项目,投资逾百亿,但距离人口密集区过近,有环境污染之险。从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到2007年3月105名政协委员建议项目迁址,厦门PX事件进入公众视野,6月1日市民集体抵制PX项目,及至厦门市政府宣布暂停工程,PX事件的进展牵动着公众眼球;从二次环评、公众投票,到最后迁址,地方政府与公民百姓,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留下了政府和民众互动的经典范例。

厦门市海沧PX项目,是2006年厦门市引进的一项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的对二甲苯化工项目,该项目号称厦门“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投产后每年的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于2006年11月开工,原计划2008年投产。由于PX项目区域位于人口稠密的海沧区,临近拥有5000名学生的厦门外国语学校和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项目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海沧区人口超过10万,居民区与厂区最近处不足1.5公里。同时,该项目与厦门风景名胜地鼓浪屿仅5公里之遥,与厦门岛仅7公里之距。项目开工后便遭受广泛质疑。2007年3月,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起,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的“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在两会期间公布,提案认为PX项目离居住区太近,如果发生泄漏或爆炸,厦门百万人口将面临危险。但遗憾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和厦门市政府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而且加快了PX项目的建设速度。

2007年6月7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专家,就海沧PX化工项目对厦门市进行全区域总体规划环评。12月5日公布的环评报告结论为,厦门市海沧南部空间狭小,区域空间布局存在冲突,厦门市在海沧南部的规划应该在“石化工业区”和“城市次中心”之间确定一个首要的发展方向。报告同时披露了海沧现有的石化企业翔鹭石化(PX项目的投资方)五年前环保未验收,即投入生产,且其污染排放始终未达标。很多迹象表明,投资方与当地政府决心复建,也有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

的一种行为。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某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管理案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某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管理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管理

案例,该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积

极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该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了公共资

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的需求,为城市的发展

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先,该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了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在城市规划中,政府充分考虑了城市的发展需求,合理规划了

城市的各项公共资源,包括道路、公园、学校、医院等。政府在城

市规划中注重了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

的需求,确保了城市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

其次,该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的需求。政

府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的需求,包括居住、教育、医

疗、就业等方面的需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了城市居民的需求,积极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该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了城市的发展需求,充分考虑了城市的长远

利益,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了公

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某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管理案例是一个典型

的公共管理案例,该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城市的发展需求,注重了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的需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案例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的

公共管理案例

公共管理案例

公共管理案例

引言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活动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影响着社会公正、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发生的公共管理案例来探讨公共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案例背景

该案例发生在某市政府教育部门,该部门负责管理本市的教育资源、制定教育政策和规划,并协调各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带来的压力增加,该市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学校间的差距逐渐扩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引发了家长和社会的不满情绪。

挑战分析

1.教育资源不均衡: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后的迅速增长,某些地区的学

校资源相对匮乏,导致教育质量低下,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2.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使得教育资源的

流动性和公平性受限,加剧了教育问题的恶化。

3.信息不对称: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渠道不畅通,部分学校和

教师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无法形成统一而有效的教育管理体系。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挑战,该市政府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教育资源调配

1.建立统一调配机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教育资源进行调查、统

计和分析,依据学生数量、学校规模、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制定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标准,并确保资源在学校间的合理流动。

2.加大投入力度:市政府增加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增加财政补助

和奖励政策,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果。

教育管理体系建设

1.优化管理体制:设立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管理、教师评优、教

学质量监控等工作,推进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公共管理案例法治分析

公共管理案例法治分析

公共管理案例法治分析

在公共管理领域,法治理念的贯彻和实践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公共管

理案例,来探讨法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案例背景

某地政府部门在进行招标采购过程中,涉嫌存在违反招标法规定的行为。相关

监管部门对该政府部门展开了调查。

法律依据

招标法规定了政府部门在进行招标采购时应当遵守的程序和规定,如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等原则。

分析与讨论

这个案例引发了对公共管理中法治落实不足的讨论。在公共管理中,法治的核

心是保障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其行为合法合规。

在这个案例中,政府部门未能遵守招标法相关规定,可能导致招标过程不公正、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这再次强调了法治在公共管理中的必要性。当政府部门忽视法治,便容易出现腐败、权力滥用等问题,严重影响公共管理的效果。

结论与建议

对于这种违反法律的行为,相关监管部门应当依法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公共管

理的法治化进程。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自身的法制意识,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遵守法律法规,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推进公共管理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公共管理者应当不断加强法治意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法治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只有依法行政,才

能有效推动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以上是对公共管理案例法治分析的讨论,法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公共管

理工作的灵魂所在。希望通过不断强调法治意识,推动公共管理领域的法治化进程,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07研MPA公管用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07研MPA公管用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2007MPA研究生《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第一组)案例1:

2002年8月12日到8月21日,在京、津、杭、深四个城市里,公安交管部门发放的“二○○二”式机动车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短短的十天中,人们从最初的兴奋、好奇、肯定中,慢慢咂过味来,直至最后,理性的思考占了上风:“个性化”也应该有“法度”!8月21日,新车牌被暂停发放。四城市交管部门发放“个性化”车牌依据的是《公安部关于开展启用“二○○二”式机动车号牌试点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02〕85号),无疑问题就出在这个依据上。按照这一“通知”,纪念日、姓名、公司名称等都有可能“化”为新车车牌号。于是,被称为最具“创意”的号码,如“USA•911”、“FBI•001”、“IBM•001”、“SEX•001”、“CHN•001”等相继出炉,车主们在享受个性张扬带来的巨大精神满足的同时,这一“通知”也开始接受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的拷问。依照行政法有关理论,任何行政规范性文件都必须依法制定,既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也不能与法规、规章相抵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现有的法律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关于注册车牌的法律规定,但问题就出在,“通知”对现行法律条文尽到了应有的注意,却忽略了法律中所体现出的法律原则与理念。如,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进行了严格规范,如第九条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一)、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二)、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等等。在个性化车牌政策的整个酝酿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媒体报道过政策制定者为此召开过听证会。政策叫停之前,并没有任何征兆,车管部门甚至还在叫停几天前通过媒体向人们保证,数分钟之内就可以制作一个车牌,车主们大可不必扎堆儿办照。而叫停之后,相关部门也没有随之给出正式的解释,一纸公告“系统故障”,任凭广大群众云山雾罩。而作为政策的相关者,群众本来是有知情权的。更何况,承诺无法兑现也会影响政府部门的诚信形象。一项政策的推出应当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酝酿、实施、废止都应当有一个科学论证的前提,否则,其可行性在理论上就会遭受怀疑,在实践中很可能遭受否定。

MPA公共政策分析报告导论(案例分析报告)

MPA公共政策分析报告导论(案例分析报告)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好政策为什么不受欢迎

——宁夏西海固地区种草政策中遇到的问题

为恢复和保持生态环境,国家于2002年开始执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对所有符合国家条件的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的土地经过验收后给予粮食和现金的补贴。为达到同样的目的,与此政策相配套,国家进一步规定了舍饲圈养政策,要求所有养牲畜的农户不得以放牧的形式放养牲畜,而应将牲畜圈养起来,人工喂养。国家的这一政策由东部推向西部,并特别在西部的一些生态环境恶劣的省份给予了大量的财政补贴。

西部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养牲畜特别是养羊比种粮食收入高。当农民使用放牧的方式养羊时,几乎没有投入,养羊的边际成本较低却收益较高。因而放牧养羊是农民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却给环境带来很高的边际成本;如果让农民用圈养舍饲的方式养羊,虽然对环境有好处,但与农民快速致富的预期和愿望又相违背。用舍饲圈养的方法养牲畜,而且在西部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的地方,难免会出现地里产的秸秆不够牲口吃,农民又没有经济能力购买饲料的情况。这样很难保证农民不重新放牧牲畜,环境和脱贫问题仍然不能解决。

面对这一矛盾,国家的总体思路是:让农民用一部分种粮食的田

地种草,如果有草,农民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饲料喂饲圈养的牲畜,这样既可以解决养羊、牛致富的问题,又可以不破坏环境。

政府在宁夏推广的草的品种是苜蓿。苜蓿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牲畜食两年生植物,播种一次可以连续收获两年,如果长势好的话,一年还可以收获两次。苜蓿还具有抗旱、抗寒、高产、低投入、少投工的特点,很适合在干旱少雨的地区种植。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政府免费向农民提供苜蓿的种子,但要求农民必须将其耕地的1/5到1/10(根据每户承包地块的面积和条件确定种草面积的差异)用来种草,且种苜蓿因为不属于退耕还草的部分,政府并不给予农民粮食补贴。这一政策在宁夏南部地区(以下简称银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出现农民种草致富、生态环境改善、政府投入逐年递减等多赢的局面。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案例一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1992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案例

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案例

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案例

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案例:政府部门推动社区环境改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一些政府部门积极推动社区环境改善,通过一系列措施和项目来提升社区环境。下面列举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1. 引入垃圾分类制度:某市政府引入垃圾分类制度,在社区内设立了专门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并配备了分类垃圾桶。通过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得到了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明显提升,社区环境得到了改善。

2. 打造绿色社区: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绿化社区建设,通过栽种花草树木、修建公园绿地等方式,将社区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宜居环境。居民可以在这里散步、锻炼身体,享受自然的美好。

3. 提升社区卫生设施: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政府部门加大了社区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力度。修建了公共厕所、儿童游乐场等设施,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4. 加强社区安全管理: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社区安全管理的力度,加强了社区巡逻和治安巡查,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和加强巡逻力量,有效提升了社区的安全水平,让居民安心居住。

5. 优化社区交通:一些政府部门通过改善社区道路、增设人行道、

修建停车场等方式,优化社区交通状况,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社区的交通便利性。

6.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政府部门注重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修建文化设施等方式,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7.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对社区教育的投入,修建了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为社区居民的子女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

mpa案例分析

mpa案例分析

mpa案例分析

MPA案例分析:荒漠化治理

荒漠化是当地土壤退化、水源减少和生态系统破坏的结果,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在MPA(公共行政

主义)框架下,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当地社区可以合作开展荒漠化治理项目。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中国在祁连山脉的荒漠化治理。祁连山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生态屏障,但多年来受到了荒漠化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和当地社区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治理项目。其中,政府起到了财政支持和政策制定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则提供了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而当地社区承担了实施和监督的责任。

治理项目的第一步是植树造林,通过引进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水源的保持能力。政府提供了植树造林的经费和土地支持,非政府组织负责种植技术的培训和监督,当地社区参与了植树的实施工作。

第二步是水资源管理,包括修建水库、清理水渠和建设灌溉系统。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水库和灌溉设施,非政府组织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灌溉技术培训和实施指导,当地社区负责维护水渠和使用水资源的规范。

第三步是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包括采取措施防止过度放牧和草场退化。政府加强了草场的管理和巡逻力度,非政府组织开

展了生态保护宣传和培训活动,当地社区限制了牲畜的放牧范围和数量。

通过这些措施,祁连山脉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治理。这不仅恢复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同时,这个案例也展示了MPA框架下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各方在治理项目中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总结起来,荒漠化治理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的合作,在MPA框架下实施各种措施,包括植树造林、水资源管理和

全国mpa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全国mpa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全国mpa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1. 《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以某城市为例》

该案例通过对某城市的城市规划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包括建设生态公园、加强绿化工作、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2. 《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某县为例》

该案例通过对某县农村教育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优化配置的方案,包括加强教师培训、改善学校设施、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等,有效提升了农村教育水平。

3.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某社区为例》

该案例通过对某社区的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区的养老服务模式,包括建立老年人社区活动中心、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等,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研究——以某景区为例》

该案例通过对某景区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平衡发展的方案,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等,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策略研究——以某市为例》

该案例通过对某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缓解策略,包括建设轨道交通、优化交通信号灯、推广公共交通等,有效

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

6. 《医疗资源配置优化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该案例通过对某地区的医疗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优化配置的方案,包括建设综合医院、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等,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7. 《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以某省为例》

该案例通过对某省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代社会,公共管理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对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

公共管理学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案例1:城市垃圾分类管理

1.1 案例描述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垃圾问题也日益突出。某市政府决定引入垃圾

分类管理措施,以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1.2 案例分析

(1)目标与策略:该市政府通过实施垃圾分类管理,旨在促进资

源的回收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

并通过教育宣传、设立分类垃圾桶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2)资源配置与协调:政府需要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力量,如环保

部门、住建部门等,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同时,政府还需要

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垃圾分类的实施。

(3)权力运行与协调:政府需要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如企业、居民等,确保垃圾分类管理的有效实施。同时,政府还需要建立

相关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政策的执行和效果的监测。

(4)公众参与与沟通:政府需要积极与居民进行沟通,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鼓励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来。同时,政府还需要借助各种传媒工具,扩大垃圾分类理念的传播范围。

三、案例2:政府危机管理

2.1 案例描述

某市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中遇到了一次危机,需要进行紧急应对和管理。

2.2 案例分析

(1)危机预警与防控: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危机预警机制,通过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及时发现危机的苗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案例的分析对于政府和公共组织来说至关重要。公共管

理案例分析是一种研究公共管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城市交通管理的案例。某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地铁、完善公交系统、限制机动车数量等。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单一的措施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交通问题,需要综合施策,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公共管理者需要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其次,让我们看一个关于教育管理的案例。某县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

学校条件好,教学质量高,而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学质量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县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配教师资源、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要想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在资源配置上做出更加公平合理的安排,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水平。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案例。某地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

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关闭污染企业、加强环境监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等。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监管污染企业的排放,同时也需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弹性工作制看社会治理近日,贵州省清镇市的一项工作时制改革试点广受关注。当地宣布,从2017年11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将用半年时间,在全市9个乡镇部分岗位试行,每月有一次8天长假,但代价是连续上班22天。此次改革的核心目的是,真正在基层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通过改革,保证乡镇试点岗位全年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都有干部为群众服务。背景《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明确了劳动者的工时制度:我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尽管法律对工时制有明确规定,但是,现行工时制与乡镇工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工作也相应在改变,农民除下地干农活外,也有人在乡镇企业上班。“当乡镇部门上班的时候,农民也在企业上班,传统的早九晚五、双休日制度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二是上级部门到基层考察农村工作时,如果不提前安排干部、群众,工作时间到基层基本找不到人,也会让考察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三是乡镇公务员加班很多,遇上重要会议等特殊情况,连续一个月上班时有发生,现行工时制规定的双休日很难得到保障。措施经过细致调

研,清镇市委组织部草拟改革方案,2017年10月20日,《清镇市推行乡镇部分岗位连续22天工作时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敲定。《实施方案》规定试点时间为2017年11月1日——2018年5月31日。《实施方案》遵循的五个原则中,明确提出:坚持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不受影响;坚持标准工时制为基础,实行错时延时制,总体上,每月上班时间不得少于22天176小时;坚持立足实际改,不搞一刀切;坚持灵活安排与严守工作纪律相结合;坚持提升工作效率便捷服务群众。乡镇在试点岗位选择上有自主权,更能让改革发挥价值,因为各个乡镇的发展情况不同,所需要的试点岗位也可能不同。例如红枫湖镇政府通过开会讨论,选择社会事务办和人社中心作为试点岗位,因为,这两个中心与民生息息相关,也是服务群众最多的部门。

工作时制改革只在部分岗位进行试点,这主要是要为了因地制宜让改革落到实处。比如,一个岗位只有一个人,上22天导致8天岗位无人,这不是改革的目的。目的是通过改革,让试点岗位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都有人在岗,群众随时都能办事。虽然试点岗位有自主选择权,但总体改革形式还是统一,这样更能确保落到实处,避免让改革变成花架子,最终半途而废。改革总体上以每月连续上班22天休息8天为主要形式。同时采用AB角制度,目的就是让A干部连续22天工作结束时,B干部能无缝衔接,不能出现群众服务工作断层,让轮休的干部得到

充分休息。意义弹性工作时间利于开展工作。从国外普遍实行错时上下班,到国内杭州、深圳等大城市也实行错时上下班,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充分说明,弹性的工作时间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因而,以天为单位的弹性工作制度的探索试点值得期待。另一方面,实施弹性的上班制度以后,基本上可以保证各单位每天都有人上班,可以全时段全覆盖式地开展为民服务,避免群众少跑路,这相对于周末没人上班的情况或许要更好一些。提升干部工作能力。通过工作时制改革,促进干部主动走近群众,提升工作能力。过往,有的干部会因为畏难情绪将工作推给业务能力强的同事,但现在AB角后,轮岗的同事休息去了,在岗的干部就必须挑起担子,通过试点也可以实现干部队伍的优胜劣汰。让人自由选择休假时间。改革将个人的休息时间叠加,可以支持大家旅行、购物、走亲访友等,带来消费的提升,尤其是旅游业的提升。目前,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定,大家对旅行的需求很高,但难得有一个3天的假期可以出去旅行,却常常堵在路上,有幸到了景区也大都沦为看人,给旅行带来了十分不好的体验。而如果能够实行弹性的工时制度,那么更多人就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休假时间,进而错开大假的拥堵。而且,当没有了大假期的人山人海,景区也将更加注重旅游环境的打造和旅游品质的提升,也必将带给游客更美好的体验,带来景区更为长足的发展。改革体现人性温度。如果能实行弹性的工时制度,那么更多人就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

休假时间。尤其是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有的甚至一年都见不了几次家人或是没时间去找对象等。倘若能有这么一个自由选择的假期,那么必定会给他们更多的希望和期待。虽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从这个层面讲,工作时制改革流淌着人性的温度。试点参考价值。弹性工作制并非清镇首创,不过,以往更多考虑的是干部,但清镇的出发点是为了群众。乡镇工作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工作时制还固守传统也是不行的。通过试点摸索完善试点岗位的配套政策,对试点岗位的分析总结,其实对国内其他地方乡镇工作时制改变也有参考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