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政府改革与治理案例

合集下载

政府经济管理案例

政府经济管理案例

政府经济管理案例标题控制在30字以内控制在30字以内燃油税改革——市场经济中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所属章节标明该案例内容所属章节标明该案例内容所属章节第六章财政政策与财税调控案例导读控制在150字左右,对分析该案例起引导作用控制在150字左右,对分析该案例起引导作用燃油税改革作为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其实施必将对国家、各行各业以及广大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影响。

在此项改革中所体现的政府经济职能表现在哪些方面?面对燃油税改革实施过程存在着的许多困难,又该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并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地位和作用?背景资料要求在1000字左右,内容尽可能有悬念、有情节、有争议,能够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要求在1000字左右,内容尽可能有悬念、有情节、有争议,能够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材料一: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国务院同时决定,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即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来自中国新闻网2008年12月18日)材料二:1994年1月,海南在全国率先将公路养护费、道路通行费、过桥费和公路运输管理费“四费合一”,改为只征收机动车辆燃油附加费。

这被认为是我国燃油税费改革的起点。

如果以此为标志,我国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探索已经走过了15年的长路。

1997年7月,首次提出“公路养路费用采取征收燃油附加费的办法”。

1998年,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汽油、柴油零售价实行政府指导价。

1999年,公路法有关条款修改为“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行政案例分析》例题答案

《行政案例分析》例题答案

第一章行政环境案例1、贫困县的”摆谱症”1、本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官场上较为流行的“政绩工程”(超大豪华广场),职务消费(超标准的公车消费),绩效评估指标单一,不根据具体经济与社会环境,高调消费的公共行政现象。

2、“摆谱”的基本内涵是无实质内容,表面上风风光光,摆阔绰,讲排场,爱面子的浮夸做法。

从行政环境的原理看:⑴政治环境,①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着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②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着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⑵文化环境,行政道德,由此可以看出”摆谱症”的原由,首先在于制度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缺乏规范,缺乏必要在监督;其次在于文化环境,如行政道德失范、行政风气不良。

3、①进行必要的财政预算制度,并且最大限度地财务公开,避免铺张浪费②后勤体制改革,如公车货币化、社会化改革③加强行政管理外部监督、公民舆论等。

案例2、GDP数据疑局1、本案例反映的是政府部门不实事求是、弄虚作假、夸大GDP统计数字、追求“政绩”的行政现象。

2、主要原因:⑴压力型的领导体制。

上级政府为了有效地驱动下级政府完成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系列经济发展指标,往往通过一定的量化指标,再层层下达,并以完成经济指标的好坏作为对其政绩评价的主要评价的主要依据,在压力型领导体制下,有些地方政府片面地为求政绩,往往弄虚作假,虚报数字。

⑵对政绩的理解与评价发生了转移,政绩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一些地方官员热衷于数字指标的浮夸,用形式代替实质。

⑶缺乏严格的评价机制与惩罚机制,如果虚报浮夸被严厉查处,政绩评价有一套科学的标准也不至于”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3、危害:⑴导致决策失误,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从而破换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⑵降低政府威信,动摇执政基础。

⑶在政府内部发生官僚主义,当浮夸得不到制止、惩罚,行政的重心便会逐步偏离为人民服务的轨道。

对策:⑴变压力型领导体制为合作型领导体制,制定政策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指标方面的作用。

行政体制改革案例

行政体制改革案例

行政体制改革案例:回顾八次行政机构改革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受人民群众尊敬和拥戴的公共服务创新与治理完善的强有力政府,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研究讨论的前沿热点问题。

中国共产党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基于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此来推动中国的各项改革开放事业。

在此大的背景下,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重点突破的领域,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这是因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又连接政治体制改革,处于中心环节,可以把全面改革带动起来。

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受人民群众尊敬和拥戴的公共服务创新与治理完善的强有力政府,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研究讨论的前沿热点问题。

回顾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战略研究,探索创新思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改革。

前五次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的,从1993年开始的第六次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从改革的目标来看,正在进行的第八次改革目标更加明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适应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行政体制与政府机构改革,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一些问题,缓解了一些压力和矛盾,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所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前五次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的,从1993年开始的第六次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从改革的目标来看,正在进行的第八次改革目标更加明确。

一、第一次行政机构改革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政务院(即国务院的前身),作为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

行政案例分析答案详解

行政案例分析答案详解

行政案例分析答案详解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案例1 贫困县的“摆谱症”本案例反映了贫困县铺张浪费,没根据行政的具体经济与社会环境,高调消费的行政现象。

摆谱症就是摆阔绰,讲排场,爱面子的浮躁做法,这件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行政风气不良,行政道德失范,监督机制不完整,考核体制不健全等。

基本举措:大力整治官场浮夸风,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估体制;完善干部任用体制;加强监督,完善监督体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整风运动,改造官员的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行政价值与目标案例1 消费者维权行动的无奈本案例反映了:消费者所买热水器爆炸,想维护权益但被高额检测费吓退。

属于政府的一个下属部门,承担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得不到保障,质量检测费用太高。

可能的举措:法律上的维权保障,建立相应的机构管理维权事宜;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观念;完善质量认证体系,从源头上打击伪劣产品等。

第三章行政功能与职能案例1 广州不明病毒危机1政府职能行为的发生是从社会问题着手,解决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等发展问题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

但政府还要管理好政府本身的问题,主要解决因素在于社会行政的目标,行政价值,社会问题的影响范围。

可控制度等。

2广州市政府,卫生厅,都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了非典有关问题。

稳定了民心、应对公共卫生危险事件。

得到初步效果,恢复了社会秩序,担任然需要加强管理。

毕竟让谣言占领了三天,造成一定的损失。

3当公共危机来临时,如本案例中的卫生事件。

政府应在第一时间解答有关问题,避免谣言漫延,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定,稳定民心,加强管理。

提高应对危机的效果。

取信于民。

第四章政府间关系案例1 武陵源规划困局1纵向上关系构成: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政治间纵向关系。

横向上关系构成;竞争与合作。

地方政府间为处理某一共同问题而形成合作,基于协议而形成合作。

政府改革与治理ppt课件

政府改革与治理ppt课件

.
5
(一)政府主导,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 1、规划先行,做到“三个纳入” 2、政策配套,做到环境优化 3、资金援助,做到保障有力 4、部门协同,做到资源整合 5、建管监并举,做到服务至上
(二)社会参与,营造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氛围 1、专业化的社会组织管理养老机构 2、社会组织承担养老服务 3、社区单位及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 4、慈善事业支持养老服务
.
12
2、民族国家的治理——民族国家范围内政府主导的公共物 品供给过程的管理。
(1)治理主体:多中心、多层次——包括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第三部门、自治组织甚至是私营企业;
(2)治理方式:合作网络 ①政府之间的合作网络: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间; ②政府项目执行网络; ③公司合伙网络;
.
13
❖ 公民社会的途经强调的是公民社会的自治网络, 认为公民是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忽略了国家 和政府的存在;
❖ 合作网络途经强调的是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 主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不同的主体构成网络治 理系统。
.
9
三、治理的概念辨析
1、概念:治理就是对于合作网络的管理,指的 是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 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利益集团和公民个 人)等众多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 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治理与统治的区别:
管理主体、客体、机制、手段、重点不同
.
10
四、网络治理的实践类型 1、全球治理 (1)概念:对国际合作网络的治理,指为了维持正
常的世界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 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毒品、地 区冲突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2)产生背景 (3)与“霸权”为基础合作的区别 (4)全球治理的特点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案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案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案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案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环节。

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实现职能的转变、机构的转变、方式的转变和作风的转变,从对社会管理的简单执法转变为综合协调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与透明度,增强行政效率和民生服务,杜绝腐败和权力滥用的现象。

以精准扶贫为例,政府在扶贫过程中通过制定贫困标准,开展贫困调查,返还生活补贴等方式,使得扶贫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落地,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二、强化法治建设在强化法治建设方面,中国政府通过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管,提高全民法治素养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法治建设。

例如在消费者维权方面,政府积极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和实施,完善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保证消费者权益的措施,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信息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政府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以便更好地实现政府工作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打破政府“信息孤岛”现象,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政府通过建立疫情信息公开平台,实时发布疫情动态信息,提高了全民对疫情的知晓率和防控效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四、加强政务公开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政务公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政府通过加强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增强政府工作的公信力,进一步推进“阳光政务”。

例如在招商引资方面,政府通过发布招标代理、招标工程等信息,使得招商引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吸引了更多的外部投资。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为政以德》这篇文章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政治道德的思考和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为政以德》是《论语》中的一篇重要文章,是孔子关于政治道德的重要论述。

2. 强调政治道德在古代和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为政以德》这篇文章。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政治道德的意义和作用。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政治道德的理解和看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

2. 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和学生的个人分享。

第二章:孔子的政治道德观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孔子关于政治道德的核心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分析《为政以德》中孔子关于政治道德的主要观点。

2. 探讨孔子提出的“仁爱”、“忠诚”、“诚信”等道德原则。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为政以德》中的相关段落。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孔子的政治道德观念。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孔子道德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

2. 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和学生的个人分享。

第三章:政治道德在古代社会的应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中政治道德的应用和实践。

2. 培养学生对古代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分析《为政以德》中关于古代政治道德的应用和实践。

2. 探讨古代政治家如何运用道德原则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为政以德》中的相关内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代社会中政治道德的应用。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古代社会和政治道德的理解和看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

2. 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和学生的个人分享。

第四章:政治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政治道德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教学内容:1. 分析政治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实践。

行政体制改革案例.doc

行政体制改革案例.doc

行政体制改革案例:回顾八次行政机构改革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受人民群众尊敬和拥戴的公共服务创新与治理完善的强有力政府,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研究讨论的前沿热点问题。

中国共产党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基于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此来推动中国的各项改革开放事业。

在此大的背景下,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重点突破的领域,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这是因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又连接政治体制改革,处于中心环节,可以把全面改革带动起来。

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受人民群众尊敬和拥戴的公共服务创新与治理完善的强有力政府,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研究讨论的前沿热点问题。

回顾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战略研究,探索创新思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改革。

前五次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的,从1993年开始的第六次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从改革的目标来看,正在进行的第八次改革目标更加明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适应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行政体制与政府机构改革,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一些问题,缓解了一些压力和矛盾,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所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前五次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的,从1993年开始的第六次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从改革的目标来看,正在进行的第八次改革目标更加明确。

一、第一次行政机构改革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政务院(即国务院的前身),作为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

政府管理案例

政府管理案例

政府管理案例政府管理是指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管理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它反映了政府在各种领域的管理实践和经验,对于政府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政府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案例。

在某个城市,政府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为了净化空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限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不能坐视不管。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教育管理的案例。

在某个地区,政府为了提高教育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师待遇等。

这些举措使得当地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政府在教育管理方面需要注重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的人才。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卫生健康管理的案例。

在某个地区,政府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强卫生宣传、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

这些举措使得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各项健康指标都呈现出良好的趋势。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政府在卫生健康管理方面需要注重预防为主,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加强基层医疗服务。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管理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同时,政府管理也需要注重创新和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良性循环。

总之,政府管理案例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对象,通过对各种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府管理的实践和经验,为政府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希望政府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能够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第六章政府改革与治理案例

第六章政府改革与治理案例

第六章政府改革与治理案例第六章政府改革与治理案例一、教学目标与用途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政府治理的理论背景、政府改革与治理创新的难点、中国政府改革的突破口、政府治理创新的方法和路径。

在进行案例研读之后,能够深入体会到民主、灵活、高效和廉洁的政府,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为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环境,有效地履行其职能,政府自身也总是处于不断的改革与变化之中。

二、涉及知识点(一)合作网络视角下的治理1.全球治理2.民族国家的治理3.社区治理(二)转型期我国的政府改革1. 我国政府改革存在的问题2. 政府改革的方向(1)机构改革与其他配套改革的关系(2)实质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关系(3)中央政府改革与地方政府改革三、案例教学课堂安排(一)案例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能够理解我国政府在社会转型中面临的挑战,能够正确分析政府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可以理性地提出政府为公众提供更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路径。

(二)课堂安排课时安排:3课时(120分钟)/案例案例阅读:30分钟小组讨论及发言:1小时要点分析:20分钟随机提问及回答:10分钟案例1 “网格连心、服务为先”的“仙林模式”【引言】大量的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务中,能有效弥补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形成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的结构,推动传统政府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组织作为沟通社会与政府的桥梁,是社会矛盾的“减震器”、政府治理的“减肥剂”、社会公平的“代名词”,对社会的平稳和谐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破解社会组织发展处于长期宏观鼓励与近期微观约束、现实空间广阔与制度空间狭小的尴尬局面,促进社会组织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案例】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摸索出了“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协同发展”的路子。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案例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案例

政治体制改革案例宁乡“新政”:人事行政新举措案例提示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点之一是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我们既要按照中央精神讲好“普通话”,又要立足现实讲“宁乡话”。

湖南省宁乡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熊志扬所谓的“宁乡话”是指县委、县政府为了应对严重制约发展的“人才荒”,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因地制宜探索政府雇员制。

宁乡政府雇员制探索以“引得进、用得起、留得住”为目标,运行至今已经初具成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政府人才问题的新途径。

案例正文作为一个中部传统农业大县,宁乡推行的政府雇员制与北京、珠海等大城市不同,既没有令人咋舌的高薪厚禄,引进的人才也以初级人才为主而并非人们眼中的“高、精、尖”。

以“引得进、用得起、留得住”为目标的宁乡政府雇员制探索,运行至今已经渐显成效。

一些组织和人事部门的官员坦言,“人才新政”虽不能完全解决“人才荒”,但却对现行的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队伍起到了“激活”与“催化”的作用。

而要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则还存在着一些发育中的难题。

“人才荒”逼出来的政府雇员制“宁乡女人会养猪,宁乡伢子会读书”的俗话在湖南流传很广。

然而近年来,这个“人才大县”却出现了人才“收支”的严重失衡。

据宁乡县人事局局长彭辉介绍,由于编制有限、“出口不畅”、“老人”包袱重导致宁乡公务员队伍基本冻结,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现有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严重老化。

小学教师平均年龄接近四十岁,机关事业单位最年轻的干部也都三十好几。

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干部多毕业于上世纪80年代。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缺乏高、精、尖人才,一些普通的专业技术岗位如农技、计算机、安全监督、卫生等人才也奇缺。

据了解,宁乡全县吃“皇粮”的人近3万多人,其中县直机关单位就有2000多人。

受编制制约,相当一部分人因为资历浅、年纪轻而被挤在公务员“笼子”之外。

在此背景下,公务员身份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越来越变得有些遥不可及。

在一些地方,公务员考试被形容为比“选美”还难,某地甚至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提出“女性双乳必须对称”等荒唐可笑的条件,变相提高公务员门槛。

行政机关管理与改革 案例

行政机关管理与改革 案例

案例一、项目审批何其难[案例正文]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

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

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案例思考]请用行政改革的有关理论说明上述项目审批何其难得现象反映了当前某些部门管理中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案例二、放权的教训[案例正文]某区政府为适应改革形式需要,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提出了一项目标:向街道下放权力,给街道以更到的自主权。

同年4月,区政府办公室根据区政府领导的意图,拟定了向街道放权的五个方面内容,其中有违章建筑的拆除,垃圾、粪便的清运管理,新村绿地管理等,均属市政管理的范围。

随后由区政府办公室会同主管市政工作的区城建办公室抽调力量,将拟放权的五个方面分别列为专题,逐个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形成了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上述五方面均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管理,但按城建部门的现有力量,很难担此重任。

结果:将管理权限下放街道。

调查报告经领导审阅后,很快得到了认可。

接着,区政府办和城建办积极筹划放权事宜,主要作了两项工作:一是由城建办按五个专项内容,分别起草放权文件;二是筹备召开放权工作会议。

5月下旬,上述两项工作准备就绪。

6月上旬,区政府召开放权工作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各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区城建办及下属业务部门(房管局、园林所)的负责人,区委和区政府所有领导也都参加了会议。

会议显得十分隆重。

这次会议确定的主要议题有两项:一是讨论修改下放权力的几个文件(草案);二是明确放权的原则。

在讨论中街道方面的同志对区政府本着改革的精神下放权力表示积极拥护,但同时从街道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主要有:(1)责权利相结合,街道承担放权任务后,也应有相应得经费补偿,作为管理活动的必要开支和集体留利;(2)增配人员,以解决任务增加后力量不足的矛盾;(3)放权项目中的部分责任仍应由城建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承担,例如对违章搭建组织强拆,应由城建部门组织力量,落实机械设备等等。

行政管理案例

行政管理案例

案例3:个人决策失误应当付出代价
根据行政领导原理分析下面一则案例,说明领导责
任的内容及其追究
3月11日《北京娱乐信报》报道:出席“两会”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员认为,目前全国各地竞相上马轿车整车项目,掀起了一场风起云涌的“造 车运动”,是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一个典型,国家应该采取措施, 坚决予以遏制。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轿车整车厂家中,去年年产量超 过10万辆的只有8家。全国1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l/3产量不足千辆,甚至 不少企业为零。
盲目决策与投资造成损失不会像贪污、受贿一样被视为是犯罪,甚至还不 会被视为是错误,而至多只是一种‘使误”,因而决策者不会因此而受到什么 追究。这就为一些领导干部在决策上“有恃无恐”打开了“放心之门”。而如 果“碰巧”决策正确呢,决策者的个人政绩簿上就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样一种追究与奖赏不对等情形下,一些领导干部在决策上的“冒险”意识 就被激发起来了。冒的是政府与百姓而非自己个人的险,正是一些领导干部敢 于在决策上“挺而走险”,拥有极强“心理承受力”的缘由所在。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县域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省委、省政府认识 到,根本问题在于体制机制性障碍。2005年4月,吉林省出台《进 一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各部门还分别制定了下放 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细则;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下放、委托、分级 管理、授权、改变管理方式、暂停执行和取消等7种灵活的放权方式,
案例2:小王的困境
用行政组织的相关理论分析小王的处境,并 分析该组织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王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某机关。初进单 位他就感到有些不适应,原因是每到午饭后,同事们就关在办公室里打扑克, 有时科室之间还会相互串门,好不热闹。而小王恰恰不爱打扑克,很长一段时 间,他都无法融入“扑克” 队伍中面对这种局面,小王感到很苦恼。

政府治理的途径与方法ppt课件

政府治理的途径与方法ppt课件
9
法制建设的滞后:
治理手段的陈旧僵化:
市场经济本身也是法治经 济,要求在市场经济竞争规则 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 分配,但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 环境下还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 没有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机 制,也欠缺对有限法律的灵活 应用,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 场经济;在执法过程中,政府 执法意识和观念缺失。
三是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这两种基本元素综合而成的公共治理模式,其 典型特征是开放性和双向度。
狭义的政府治理是指第三种公域之治模式,也是“政府依法律善治”之“治理”模式。
5
二、为什么要进行政府治理?
健全的公共管理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资源被有效地分配,公共 问题被有效地解决,公共服务被有效覆盖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达到了 它的目标。开放的公共管理无疑有赖于公众社会的参与,问责制的健全和政 府透明程度的提升。通过授权组织和公民社会参与经济、政治、社会的管理 来加强政府公共管理的能力,这种方法无疑对所有政府目标的实现有莫大的 帮助,而且在推动社会发展,加速全球化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13
总结
我们要以一个开放的态度,了解、研究、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 家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另一方面,我国各个地方政府也要从自身实际 出发,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 当地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创新思想,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应对全 球化的冲击,汲取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的成功经验,找出适合当地政府 的治理模式和管理方式,这既是我国地方政府对当前问题的回应,也 是对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充实和完善。
11
多领域管理方式的创新案例分析:
上海、北京等不少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方式与社会养老机构合作, 向社区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下一步发展方向,应是实现政府 在提供公共服务方式上由“直接划桨”到“主导掌舵”的角色转变, 注重购买服务的整体规划和制度规范,并且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促进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另外,还要进行社会治理方式创新,以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减少简单强制做法,代之以更加柔和与人性 化治理方式,利用群众对基层社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预防城 镇化发展中的新矛盾。最后,监管金融和企业的方式创新。在放松事 前监管,给企业与金融领域更多自由机会的同时,加强企业与金融改 革的事中与事后监管,实现监管结果信息公开。

剖析政府机构改革典型案例

剖析政府机构改革典型案例

剖析政府机构改革典型案例——随州市“大部制”改革之路王洁盛宏伟张中华朱丹王志鑫①摘要:国务院“大部制”改革已进行半年了,各级地方政府也将开始部门改革。

随州市“大部制”改革自2000年开始已有8年历史,通过研究随州“大部制”改革,可以为地方各级政府改革提供经验和教训。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随州“大部制”改革过程中主要存在强势部门“改不动”,内外部压力重重,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等问题。

调研结果给我们的思考是:一、改革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改革过程中要注重部门间的协调;三、职权集中后要解决好权利监督问题;四、机构合并、设立要有科学论证、决策过程。

关键词:随州大部制权利利益监督Abstract: The “big system” reform of the State Council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a half year, and all levels of Local authority will also start the department reform. T he “big system” re form of Suizhou started from 2000 and already has a history of 8 years. The research of Suizhou “big system” reform will provides experience and lesson for all level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 we found that in the reform process some strong department “remain unchanged” .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ssures pile up, and there isn’t any perfect safeguard system. What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result gives us is: the reform is a process, and it is impossible to get it done at a stroke. And in the reform process we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among departments. What’s more, after the authority centralism we must solve the right surveillance problem. Above all, the merger and setting up of ①王洁,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0601班;盛宏伟,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0502班;张中华,法学院法学0605班;朱丹,公安学院治安0602班;王志鑫,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0502班。

政府行政管理案例

政府行政管理案例

政府行政管理案例:1.去年以来,贵州省织金县在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积极采取措施,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取得较好成效。

该县主要采取了七项措施。

一是对拟提拔人员实行民主推荐,对民主推荐达不到2/3的不予列为考察对象。

二是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走访、个别谈话等形式,深入了解拟提拔人员在工作、生活、社会交往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对群众反映大的暂缓提拔。

三是对拟提拔人员除在相关媒体进行一周公示外,还要由县纪委常委会审核,未经审核的不能提交县常委会票决。

四对拟提拔人员实行县委常委会票决制,同时邀请县人大、政协领导成员参加,对得票数达不到2/3的,不予提拔。

五是建立“谁考察、谁负责”的考察责任制,明确考察者的职责和失察者的责任。

六是对拟提拔或交流、轮岗人员,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共同下发审计委托书,委托审计部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做到“拟提先审,审后再提;有离必审,审后再离;在任也审,审后价”,对审计中发现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暂缓任命。

七在任命前,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对拟提拔人员进行任前教育,并签订廉政承诺书和进行廉政宣誓。

截至今年4月,该县共对45名拟提拔人员进行了任前教育.2. 乡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因聚众打麻将被免职,市委办、市局级部门多名科级干部、办公室主任因公文运转不力或被免职或被责令停职检查……昨日,记者从(四川省)巴中市效能办获悉,巴中市在行政效能建设中逗硬较真:自6月以来,该市已有12名干部受到处理,其中有10人被免职,两人被停职,并通报全市。

一系列免职、停职事件的发生,在该市引起了极大震动,以整顿工作作风为重点、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为目标的行政效能建设正在巴中市全面开展。

案例分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这对干部选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报告指出了关于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只有干部队伍的质量上去了,干部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行政管理机构改革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机构改革案例分析

成都:为增开一路公交车引发一项机构改革一路公交车就能引发一项重要的机构改革。

这可不是玩笑,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成都市还真就为了一路公交车的开设,改革了交通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

2004年2月,一位成都大学教授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将城市公交线路延伸到十陵镇。

因为随着成都市的发展,拥有14万师生的成都大学已迁至十陵镇,另外还有一所重点中学也将迁到这里,加上十陵镇原有的8万居民,20多万人面临“进城难”的尴尬。

接到这一建议书,市交通局、市政公用局很快派人来了解情况,并表示确实应该延伸或新增公交车到十陵镇。

然而,数万十陵人翘首盼望的事情,直到2005年8月,第一班周末增开的公交车才驶进十陵。

为什么呢?原来有车的部门建不了站台,有站台的部门管不了车,协调来、协调去,就拖了18个月。

开通一路公交车要耗时18个月,一件小事充分暴露出当前运输管理体制的落后。

成都市交通委员会主任黄平说,按当时的管理体制,公用局负责城市公交和出租客运,就是“管城里头的”;交通局负责长途客运和县(区)市之间出租客运,就是“管城外头的”。

城里的车开不到乡下去,城外的车进不到城里来。

这种部门分割、职能交叉的现象,既造成了交通运输资源的浪费,给群众带来了麻烦。

有时交通局开了一趟车叫503路,恰好公用局也开了一趟503路车,两趟车一个名字,去的却是两个方向,让群众晕头转向。

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原来的乡村变成了城市或市郊,那种按以前行政区域划分的城乡交通运输管理范围,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了。

仅仅一路公交车,使成都市管理层认识到,在城乡统筹发展面前,城不管乡、乡不管城的城乡分割管理传统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改革的探索首先从一些郊县搞起。

2004年8月,311路公交车第一次开进了郫县安靖镇方碑村站,取代了以前的乡村客运。

实际上,这个村与成都市主城区之一的金牛区仅隔着一条20余米宽的小河,多年来却只能遥遥相望,公交车开到河对岸就再不往前走了。

行政组织变革的事例

行政组织变革的事例

行政组织变革的事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行政组织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变革和改革,以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

美国政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行政机构之一,也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行政改革。

一、行政改革的背景和原因美国政府行政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社会经济变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行政机构面临着应对复杂问题和跨部门协调的困境,需要进行改革以增强效率和应对新的挑战。

1.2 公众对政府效能的要求:公众对政府的效能和责任要求越来越高,期望政府能够更加高效、透明和负责任地行使职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1.3 国际竞争压力:全球化带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竞争力,美国政府需要进行行政改革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效率。

二、行政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效果2.1 行政机构重组:为了应对复杂问题和跨部门协调的需求,美国政府进行了行政机构的重组。

例如,1995年克林顿政府进行了联邦政府的重组,将类似职能的部门合并,以提升效率和协调能力。

2.2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为了提升政府的效能,美国政府引入了绩效评估体系,对政府各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

绩效评估的结果直接关系到部门的预算和资源分配,激励政府部门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2.3 推行数字化转型:为了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美国政府积极推行数字化转型。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政府实现了在线申报、网上支付、电子政务等服务,提升了公众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2.4 强化政府监督和反腐败工作:为了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廉洁度,美国政府加强了政府监督和反腐败工作。

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和反腐败机构,加大了对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和追责力度。

行政改革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升行政效率:通过行政改革,美国政府提升了行政效率,缩短了行政程序和处理时间,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2 增强政府透明度:行政改革使政府的决策和行动更加透明,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工作和决策过程,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政府改革与治理案例一、教学目标与用途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政府治理的理论背景、政府改革与治理创新的难点、中国政府改革的突破口、政府治理创新的方法和路径。

在进行案例研读之后,能够深入体会到民主、灵活、高效和廉洁的政府,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为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环境,有效地履行其职能,政府自身也总是处于不断的改革与变化之中。

二、涉及知识点(一)合作网络视角下的治理1.全球治理2.民族国家的治理3.社区治理(二)转型期我国的政府改革1. 我国政府改革存在的问题2. 政府改革的方向(1)机构改革与其他配套改革的关系(2)实质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关系(3)中央政府改革与地方政府改革三、案例教学课堂安排(一)案例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能够理解我国政府在社会转型中面临的挑战,能够正确分析政府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可以理性地提出政府为公众提供更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路径。

(二)课堂安排课时安排:3课时(120分钟)/案例案例阅读:30分钟小组讨论及发言:1小时要点分析:20分钟随机提问及回答:10分钟案例1 “网格连心、服务为先”的“仙林模式”【引言】大量的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务中,能有效弥补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形成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的结构,推动传统政府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组织作为沟通社会与政府的桥梁,是社会矛盾的“减震器”、政府治理的“减肥剂”、社会公平的“代名词”,对社会的平稳和谐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破解社会组织发展处于长期宏观鼓励与近期微观约束、现实空间广阔与制度空间狭小的尴尬局面,促进社会组织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案例】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摸索出了“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协同发展”的路子。

不久前,由南京大学、南京市有关部门和栖霞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的一次高层论坛上,仙林街道的“网格化”社会管理被誉为“仙林模式”,受到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所谓“网格连心”,就是指强调以群众为关注焦点,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网格化体系,使社会管理服务覆盖到街道每一个区域、覆盖到各类人群、覆盖到所有社会组织,同时在社会管理中减少中间环节,缩短管理过程,实施“贴心、安心、暖心、知心、凝心”等“五心计划”,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所谓“服务为先”,就是坚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通过街道干部制度化、常态化地下沉到底、深入群众、前移关口,更加准确地把握群众意愿、需求,及时发现社会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强化风险应对、过程控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所谓“多元联动”,就是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优化街道内部干部岗责体系,打破机关干部与社区干部的条块分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可用资源,建立街道、社区、网格、驻街单位、社会组织、社会成员之间的联动机制,促进干部之间联动、干部与群众联动、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格局;所谓“协同发展”,就是牢牢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将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平安法治、民生保障、科教人才、精神文明、区域党建等工作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促进街道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及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仙林模式”创建并实施以后,街道从过去传统、被动、分散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主动、系统的管理模式,街道社会管理能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大局日趋稳定,不仅实现了到省市区“零上访”,甚至到街道上访的都很少;街道综合治安治理工作由过去长期的全区排名靠后,到2010 年底综合考核位居全区第二;街道的城市管理工作自实施新模式以来,在全市月度考评中始终位居前三名,被列为2010 年南京市城市管理十大创新项目;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同发展,2011 年以来,在全区月度综合排名中始终位居前两名。

一、网格化:单位制与社区制的“无缝衔接”毋庸置疑,相比较各类改革,我国的经济改革比较顺利和彻底。

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放手让农民务工经商办企业,解散人民公社,确立村民自治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城市,企业通过市场导向的改革,逐步变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剥离了过去承担的一系列社会职能;农村人和企业人都变成了“社会人”。

另一方面,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相对滞后,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徘徊不前,种种迹象表明,近期内加快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可能性又不大,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仍然是“单位人”。

于是,中国进入了“单位制”与“社区制”并存、“单位人”与“社区人”共处的时期。

看来这个两类制度并存、两类人员共处的时期还将延续不短的时日。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的人口流动。

“单位制”下的各机关事业单位都有严格的编制管理,“社区制”下各社区的管理又都以户籍为基础,这就导致单位中有大量的“非单位人”( 包括合同人员、临时雇用人员等) ,社区中有大量的“非本地人”。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奉行“谁的人由谁管好”的原则。

现在,“非单位人”算不算该单位的人?“非本地人”算不算该社区的人?各地社会管理的对象到底覆盖哪些人群?各级政府公共服务( 特别是其中的基本服务要求实现均等化)的对象又到底包括哪些人群?这些都成了说不清、理不顺的大问题。

南京市仙林街道的“网格化”管理就是弥合并存的单位制与社区制,涵盖全体共处的单位人与社会人的好形式。

它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真正落到实处、公共服务职能真正普惠所有的辖区民众和驻街单位。

单位制、社区制都是实行的“科层制”管理,它们有各自的等级级别,而且通常单位制的级别都明显地高于社区制。

南京市仙林街道推出的“网格”彻底打破了等级制的束缚,按工作需要重新设置了 6 个一级网格、40 个二级网格、1144 个三级网格。

其中作为三级的网格,大的有正厅级的大学或大型的广场、商场,小的则是一座楼栋甚至一个夫妻店。

他们之所以能够打破等级束缚,将没有任何行政隶属关系、级别很高的驻街单位纳入其三级网格,依靠的就是“服务”、“互惠”。

二、网格化:管制型向服务型的“有效跨越”诚然,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并非南京市仙林街道一家,首次提出“网格化”管理的更不是南京市仙林街道。

但据笔者所知,大多数地方基层政府构建的“网格”都是管制型的,主要由公安、维稳、城管等强力部门构建,执行社会治安、维护稳定、城市管理等相应的管制功能;所不同的在于有的地方是不同的强力部门构建不同的管制功能网格,同一个地方( 街道、区甚至全市) 覆盖了好几张不同的网格,而有的地方不同的管制功能网格合一,实施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而南京市仙林街道的“网格”则与众不同,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几乎是所有的政府职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都进了“网格”,既有管理功能,更有服务功能,而且是“服务为先”。

他们建立了“服务下沉、预先管理、协调共建、责任监督、综合考评”五大机制,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零距离、全方位地服务驻街单位和居民群众;他们开展“双枫十联”活动(“双枫”是栖霞区的标识,由两片枫叶合抱成“心”状,以示全区人民心连心,这一标识源于闻名于世的栖霞枫树;“十联”包括城市管理联抓、公共安全联防、平安法治联创、流动人口联管、群众工作联做、民生保障联帮、科教人才联享、发展平台联办、精神文明联建、区域党建联动),密切与社区群众、驻街单位的联系;他们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从源头上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协同发展。

要理解仙林街道“网格化”与其他各地“网格化”的不同,真正把握仙林街道“网格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真谛,就不能忽视他们“一张网络、四个中心”的整体格局。

四个中心就是:网格服务中心、高校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

这四个中心结成一张网络,承载着各项公共服务的职能。

这就突出了建制下设、重心下移、人财物和责权利联动下沉,构筑起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政府职能的有效转换,离不开政府工作人员作风的切实转变。

仙林街道所有的干部都下到“网格”,承包一块自己的“责任田”;他们个人的手机号码全部对自己承包的“网格”中的民众公开,老百姓有事要解决、有问题需咨询,就直接打电话给街道干部; 他们“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每天都要身穿黄马夹下“网格”工作,完全是一副服务人员或志愿者、“义工”的装束;他们准确把握群众意愿和需求,及时发现社会矛盾和问题,强化风险的应对和管理,努力做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处置”。

他们正是依靠这种真心的服务,密切了干群关系,赢得了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驻街单位的信任、尊重和支持。

仙林街道的这一创造,顺应了我国政府“管制型→建设型→服务型”转变的大趋势,因而是有生命力的。

三、网格化:公共治理与社会自组织的“平台”公共治理与社会自组织是需要平台的,网格就是仙林街道提供的平台,包括制度化的网格联席会议,常规化的“为民服务网格行”载体,多样化的嵌入(政府资源嵌入驻街单位和社区)、吸纳(基层民主、诉求表达、志愿者服务等)、参与(驻街单位、辖区群众、社会组织等)机制,变“政府独奏”为“社会合唱”。

在网格平台上,真正实现了管理主体多元化。

他们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展开开发园区、行业协会、商务楼宇等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街道中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公司、商业网点、科研院所、驻街单位等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作用,街道商品房小区开发商和物业先后腾出约1200 平方米用房免费给街道作为社区服务中心;开辟“志愿者互助站”、“教育培训园地”等阵地,组织有一定特长、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医生等,为社会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借助高校学生资源,组建了40多支“文明”、“平安”等领域的志愿者队伍,成立“志愿者人才银行”,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发动、引导公众依法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形成了街道、社区、网格、驻街单位、各类志愿者之间的协同,构建了“街道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多元互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四、网格化:“云”概念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运用“云”概念及其在管理中的运用是个相当新、相当时尚的事情,目前基本仍局限在IT 行业。

然而仙林街道的同志已经开始自觉将其运用到基层社会管理中,这是非常可喜的。

在他们的网格化社会管理中,1144 个三级“网格”每个都是信息的“触手”和“处理器”,四个“中心”每个都是信息存储和共享的“平台”。

他们建立了“每日点评、短信互通,每周小结、简报通报,每月考评、公开排名”的机制实现信息在“云”中的全方位、无障碍流通;通过四个中心对信息集中梳理,对资源综合协调、统一调度,对问题与需求及时解决、有效满足,实现“云管理”的循环往复与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