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优秀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哦香雪教案5篇

哦香雪教案5篇

《哦,香雪》教案 1
作者: 加入日期:06-07-25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的之 2 难点:目的之 3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
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
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
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
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

《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哦,香雪》教案篇一哦,香雪【教学目的】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目的之2 ,难点:目的之3。

【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简介并导入: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

”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哦-香雪--详细教案

哦-香雪--详细教案

《哦,香雪》课时计划一、课题《哦,香雪》二、授课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诵读法三、板书形式:ppt演示、黑板板书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目标:1.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赏析作品纯朴、优美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能力,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六、教学重点: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角度欣赏人物,分析人物。

七、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对于生活在深山里的姑娘们来说山就是世界。

然而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留让小山村台儿沟和台儿沟的姑娘们尤其是香雪知道了山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在香雪和台儿沟的其他姑娘们在知道外面还有更精彩的世界时,她们各自关注的是什么呢?她们又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铁凝: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其代表作有《哦,香雪》、《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三、快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识字记词1、读准字音(认读之后,带读两遍)皱褶(zhě) 嘟囔(dū nang) 吮吸(shǔn) 捂(wǔ) 瞥(piē)怂恿(sǒng yǒng)娇嗔(chēn)辗轧(niǎn yà)搡(sǎng)窸窸窣窣(xī sū)隧(suì)道2 、积累词语(讲解之后再齐读)刻意:用尽心思。

惆怅:伤感,失意。

悸动:因为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通常是不好的事)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荆棘: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斟酌: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作为北方平原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散曲《哦,香雪》被誉为“北方欢乐神曲”。

其曲调欢快,情感真挚,反映出了百姓的快乐与悲伤,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个《哦,香雪》精品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首散曲的内涵与文化价值,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高一必修上《文艺欣赏》课程。

教案结构分为引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步骤五个部分,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哦,香雪》的内容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哦,香雪》的曲调特点和文化背景,了解散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 学生能够掌握散曲音乐表现技巧,理解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3.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阅读、演唱等多维度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哦,香雪》的内涵及文化价值;4. 学生在欣赏散曲的同时,培养情感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了解《哦,香雪》的前因后果和故事情节;2. 了解散曲的音乐表现技巧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3. 了解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代年轻人中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2. 如何在欣赏散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对我们现代生活的积极深远影响。

四、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首先,我们可以播放一段《哦,香雪》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曲调和节奏,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个与众不同的音乐世界中。

随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散曲的定义和历史背景,以及散曲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

Step 2 欣赏接着,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故事欣赏,让学生逐渐了解《哦,香雪》的情节和内涵。

无论是演唱、朗诵,还是舞蹈表现,甚至是手游征战,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手段,为学生带来巨大的思维启发和学习内容。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作品中展现的美好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

2. 难点:体会作品中细腻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哦,香雪》文本。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哦,香雪》这篇小说,大家先快速浏览一遍,然后说说你们的初步感受。

(学生浏览)生 1:我觉得香雪这个人物很有意思。

师:那你说说香雪怎么有意思呀?生 1:她很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师:嗯,说得不错。

那还有其他同学有感受吗?生 2:我觉得小说里描写的那个小山村挺特别的。

师:好,那咱们就具体来分析分析香雪这个人物形象。

大家找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香雪的特点呢?(学生讨论后发言)生 3:她为了一个铅笔盒,走了那么远的路,很勇敢。

师:对呀,这确实体现了她的勇敢,还有吗?生 4:她很渴望知识,想要用鸡蛋去换铅笔盒。

师:非常好,那通过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大家想想小说想表达什么主题呢?(学生思考讨论)生 5:是不是想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师: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理解吗?生 6:也表达了乡村和现代文明的碰撞吧。

师:嗯,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那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小说中有哪些细节让你们印象深刻呢?(学生纷纷发言)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比较到位,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

但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下次教学时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引导。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近年来,优质课的概念在教育界日益被重视,它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主动性。

其中,一节好的优质课不仅要有严密的教学计划,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习体验。

本文将围绕着《哦,香雪》这一文学经典作品,为大家提供一篇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的优质课教学设计,以期能够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哦,香雪》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情节框架等基本内容;2.通过阅读与分析,体会小说呈现的人性真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启发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小说的感受与理解,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以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文化名片,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好。

然后,根据《哦,香雪》的主题和人物特点,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世界。

2.学习环节(40分钟)(1)阅读与分析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注重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析小说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情节变化等重要要素,梳理小说的结构和内涵。

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练习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文本分析能力。

(2)思维拓展通过提出问题、设定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探讨小说中表现的人性真谛。

例如:香雪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体现了哪些价值观念?主人公的励志精神和人格魅力在今天还有何种借鉴意义?学生们可以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自由思考和讨论,以达到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归纳总结人性现象的目的。

3.巩固环节(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感受,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例如:以舞蹈、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收获的知识体会,回顾课堂上的探讨和思考。

《哦,香雪》教案5篇

《哦,香雪》教案5篇

《哦�香雪》教案1作者:加入日期�06-07-25教学目的�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目的之2难点�目的之3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简介并导入�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

”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象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

《哦-香雪》精品教案

《哦-香雪》精品教案

3. 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中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 活动?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 点拨:作者在刻画香雪这个人物时,采用了直接描写心理的方 法。 小说主要重点描写了香雪这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其中有丰富的 心理活动,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她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 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她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展望它的将 来,还想到了爹和娘……作者对这个过程的描写表达了香雪对山里 人命运的思考,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以及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她的内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怕—不怕—犹豫—坚定。这些 心理活动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 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 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 用。
课堂活动
你喜欢香雪吗?请选择几个词语来描绘香雪。 小结: 小说《哦,香雪》塑造了一群天真、活泼、朴实的山村姑娘的形象, 而在这个群体中,香雪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香雪是小山村台儿沟 的一个十七岁女孩子,“美得叫人心疼” ,像大山里面的精灵。她是台 儿沟唯一的初中生,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渴求科学文化, 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有着炽热的向往和追求。她是纯净无瑕的、明 净秀丽的、不掺杂质的、看人看生活的眼光一直是透明 的、纯净的。 这篇小说以人物为中心,以情节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用环境描写 来烘托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时,主要抓住语言、动作、细节、肖像和 直接心理描写,而且还使用了衬托手法和对比法,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的 形象特点。
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点拨: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 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 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象黑夜中一 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 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 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 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教案:《哦,香雪》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哦,香雪》是一篇描写山村孩子香雪日常生活和学习条件的散文。

文章通过作者的回忆,展现了香雪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山村教育的艰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香雪的精神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文中寻找关键信息,理解课文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山区孩子的关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香雪的精神品质。

难点:学会从文中寻找关键信息,理解课文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山村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山村的美丽与宁静。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吗?在这个美丽的山村,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香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香雪的课文。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10分钟)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山村教育的艰辛,以及香雪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的光彩。

同时,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填空、选择和简答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哦,香雪板书内容:勤奋好学香雪乐观向上山村教育艰辛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香雪的作文。

2. 答案:(1)课文熟读,生字词已掌握。

(2)作文题目:《我心中的香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哦,香雪》,让学生感受到了山村教育的艰辛,以及香雪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的光彩。

《哦,香雪》+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哦,香雪》+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感悟《哦,香雪》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分析并掌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3. 提高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理解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人物分析: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香雪的性格特点、动机和心理变化,探讨其与周围人物的关系。

3.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文中的主题思想,如人性、成长、爱情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语言特色鉴赏: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用词特点,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敏感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思想和鉴赏语言特色。

2. 难点:深入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作品的社会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感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行为,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课文鉴赏和讨论,促进学生合作和交流。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哦,香雪》全文。

2. 相关资料:关于作者、作品背景的介绍。

3.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3. 人物分析: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香雪的性格特点、动机和心理变化。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文中的主题思想。

5. 语言特色鉴赏: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用词特点。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哦,香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哦,香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哦,香雪》的背景知识2.学会朗读表演《哦,香雪》3.培养学生语感、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感知段落意境,掌握朗读表演技巧。

2.借助朗读《哦,香雪》,感悟爱情真谛,提高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2.理解不同段落的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对《哦,香雪》背景知识的了解1.老师向学生介绍《哦,香雪》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主题及产品形式。

2.口述内容辅以图片、音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体验。

3.自由讨论一下各自对《哦,香雪》的感受或理解,明确感性认识。

二、初读《哦,香雪》1.让齐桓公说起故事,介绍《哦,香雪》。

2.整个文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倩女离魂的爱情传说;第二部分,陌生人之间浅谈,表扬和赞美的话语;第三部分,情侣之间片刻的无言。

3.让学生快速阅读整篇文章。

4.整体感受:抒情、美丽、即兴。

应该说,整篇文本是低语、轻轻呢喃,是俯在泉边抚摸着碧水,是秋夜中jazz乐的旋律。

5.初读后让学生谈谈各自的情感体验,共同探讨。

二、重读《哦,香雪》1. 分段朗读: 大约每个小部分设一个小队,让学生负责穿插旁白,让大家更加感受到故事的情境表现。

2. 初步归纳:读完每段,让学生自由谈论各自的感受,并让每组根据段落内容建立自己的表情、语调和点题,使每个小组拥有自己的特色。

3. 合作排练:每个小组排练自己的部分,准备合成全文。

三、朗读《哦,香雪》1.前言:主持人对全体参与者进行述明:朗读的演讲分段分发,每段6秒钟的设定时间。

2.朗读表演:各小组依次朗读自己的部分,黑板上计时器驱动大家争分夺秒,紧张但又充满趣味。

有时,为了更好的表现情感,适当停顿、低语是非常必要的。

3.展示互动。

展示自己排练内容,让每个人给出分析、表扬和建议,给予互相借鉴和砥砺的心理暗示。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二、主要内容
《哦,香雪》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细腻描绘,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

三、重难点
重点: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作品的主题。

难点:探讨作品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

四、教材分析
这篇小说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通过香雪这个典型形象展现了特定时代下农村少女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教材选取本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体会人性的美好与复杂,同时也能让学生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深入理解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过程
采用问题式的探究性学习。

1. 提出问题:香雪为什么对铅笔盒如此执着?
2. 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原因。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4. 再次提出问题:香雪的追求代表了什么?
5. 学生继续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七、教学设计亮点
设计一个“香雪的内心世界探寻”的活动,基于这个活动设计学生对香雪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和表达。

八、课后作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我心中的香雪》,要求体现出对香雪形象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运用《哦,香雪》的基本知识,包括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主题等。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哦,香雪》的原文、课文录音和相关图片。

2.PPT 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3.黑板、白板和相应的书写工具。

4.学生练习册和评价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5 分钟)教师出示一张与《哦,香雪》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引入教学主题。

随后,教师可以用简短的动画片段或开放式问题,启发学生对话,引导他们对《哦,香雪》的故事情节和主题进行猜测。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哦,香雪》进行小组阅读。

每个小组由3-4 名学生组成,每人轮流阅读一小段,然后共同讨论答案。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故事情节、人物特点和主题等方面。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 分析 (20 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哦,香雪》进行深入分析。

可以采用问答、讨论和小组演绎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行为举止有哪些?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特点?•故事中的冲突和转折点是什么?它们对故事情节和主题有何作用?•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4. 创作 (25 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创作。

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故事延续、故事改编、人物设定或情感表达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或写作框架,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和准确表达。

5. 展示 (15 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可以通过朗诵、表演、PPT 展示等方式展示创作成果。

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和交流,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师带领学生对整堂课进行总结。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哦,香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创作来深化对故事的理解。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形象,感受主人公香雪的美好品质。

2、让学生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

3、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时代发展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其精神内涵。

(2)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和景物描写的妙处。

2、教学难点探讨小说的主题,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多种多样,火车、汽车、飞机等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出行。

但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交通还相对落后。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小山村,去认识一位叫香雪的姑娘,看看她和火车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铁凝,1957 年生,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等。

她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背景介绍《哦,香雪》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台儿沟的故事。

火车的开通,给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冲击。

(四)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明确: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与火车之间发生的故事,展现了山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2、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明确:主要人物有香雪、凤娇等。

)(五)文本研读1、分析香雪的形象(1)香雪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怎样的情景?(明确:“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

”)(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香雪的胆小?(明确:比如在火车到来时,香雪总是躲在后面。

)(3)那香雪又有勇敢的一面吗?体现在哪里?(明确:她为了换一个自动铅笔盒,勇敢地踏上火车,走了三十里夜路回家。

)(4)从香雪与其他姑娘的对比中,能看出香雪怎样的特点?(明确:凤娇等姑娘更关注火车上的头饰、手表等物品,而香雪更关心学习用品,体现了香雪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让学生感受小说中所展现的时代风貌和人性之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体会她的心理变化。

(2)理解小说中火车、铅笔盒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1)探究小说的主题,理解作者对时代和人性的思考。

(2)体会小说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特别渴望得到某样东西的经历?也许是一个玩具,也许是一本书,也许是一次旅行。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香雪,也有着她深深渴望的东西。

让我们一起走进铁凝的《哦,香雪》,去看看香雪的故事。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铁凝,1957 年生,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等。

她的作品风格清新、细腻,常常关注女性的命运和心灵世界。

2、写作背景《哦,香雪》写于 1982 年,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

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描写,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

(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讲述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

香雪为了换取一个自动铅笔盒,勇敢地登上火车,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了铅笔盒,独自走三十里夜路回家的故事。

2、小说围绕香雪主要写了哪几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

(4)香雪登上火车用鸡蛋换铅笔盒。

(5)香雪独自走夜路回家。

(四)人物形象分析1、香雪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请结合文中的描写进行分析。

(1)纯朴善良:香雪在火车上与其他乘客交流时,表现出了她的纯朴和善良。

《哦,香雪》文学课教学教案

《哦,香雪》文学课教学教案

《哦,香雪》文学课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哦,香雪》的文学风格特点和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2.理解小说中传达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人与社会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性和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说阅读1.1小说概述《哦,香雪》讲述了一个家庭的终极问题:子女们如何对待老人的死亡问题。

通过采访的方式,小说描绘了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状况,并呈现了一个社会现实的侧面。

1.2小说分析(1)文学特点分析小说采用了采访的形式,结合了小说和新闻取材的写作方式,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2)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老人、子女、孙子、女婿、外孙女等。

其中,老人是小说最为核心的人物,他的心态、观念和行动在小说中十分重要。

(3)情节分析小说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通过整个故事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明暗变化以及主题的阐释,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2.文学鉴赏3.1文学语言分析小说语言简练、朴实无华,但却同时富有情感韵味。

通过一些简洁的词汇,抒发最深刻的情感。

4.2主题探究(1)「尊老」「愚孝」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通过小说中老人的陈述、子女们的矛盾较量,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中国家庭中「尊老」和「愚孝」问题的复杂性和现实性。

(2)现代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小说中描述了现代家庭内部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从而引发读者对现代社会中责任和义务的思考。

5.文化教育6.1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通过小说中的反思,我们看到了「尊老」和「悯贫」这些传统的美德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动应用。

7.2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小说中描写的老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思考现在的「空巢老人」问题,既需要社会关怀,也需要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方法:1.课前布置作业老师会在课前让学生阅读小说的一部分,然后要求在课堂上作一个小组讨论,讨论小说中人物形象和情节。

哦-香雪教案设计

哦-香雪教案设计

哦-香雪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中国著名作家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剖析作品,使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当代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哦,香雪》的作者铁凝及其文学地位;(2)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3)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铁凝简介铁凝,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哦,香雪》、《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

她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真实的情感描写了中国农村的生活,深受读者喜爱。

2.2 铁凝的文学地位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项,对后世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作品梗概3.1 故事背景《哦,香雪》以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北方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少女香雪成长的故事。

3.2 主要情节作品通过香雪与邻家少年春生的感情纠葛,展现了香雪在青春期面临的心理矛盾和困惑。

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后,香雪逐渐成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方向。

第四章:人物形象4.1 香雪香雪是作品的主人公,她聪明、敏感,有着独特的艺术天赋。

在故事中,香雪经历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

4.2 春生春生是香雪的邻居,他英俊、善良,与香雪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作品中,春为了香雪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陪伴和引导者。

第五章:艺术特色分析5.1 细腻的心理描写本作品运用细腻的笔触,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挖掘,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香雪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和困惑。

5.2 真实的农村生活写照作品以真实的农村生活为背景,通过生动描绘场景和人物,展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六章:作品主题思想探讨6.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哦,香雪》通过对香雪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作品中,香雪对自然的热爱、敬畏和依赖,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哦,香雪》跨学科教案设计

《哦,香雪》跨学科教案设计

《哦,香雪》跨学科教案设计。

本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哦,香雪》的音乐、诗词、戏曲等元素,使学生能够:
1.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与创造性转化;
2.理解文学、戏曲等艺术形式与音乐、绘画等美术表现形式
的转化与融合;
3.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学、戏曲等知识和技能,如:歌曲演
唱、诗词鉴赏、角色表演等;
4.培养语言表达、艺术欣赏、合作沟通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1.音乐:讲解基础乐理知识,演唱《哦,香雪》;
2.文学:分析诗词文化背景,阅读相关古典诗词;
3.戏曲:解读相关戏曲、说唱故事,初步了解传统文艺形
式;
4.美术:利用画笔、颜色等手段表现《哦,香雪》的意境和
情感。

五、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
1.第一课时:介绍《哦,香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0
分钟),学生阅读相关诗词,体会文化内涵(40分钟)。

2.第二课时:教授音乐知识,演唱《哦,香雪》(30分
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学习相关戏曲(50分钟)。

3.第三课时:讲解美术知识,用绘画表现手段展现《哦,香
雪》的情境和意蕴(80分钟)。

4.第四课时:综合讲解,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表演(90分
钟)。

五、评价与反思
通过实施本教案,学生既能够加深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又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欣赏和表达能力。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尽可能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艺术与文化的融合。

2.鼓励学生展开合作性的交流和探究,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认真做好教学计划和评价方式的制定和反思,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哦,香雪》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教授整体领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文章或语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有一个总体把握。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著与坚毅的品质。

教学重点1.掌握整体领悟的阅读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把握香雪的形象特点。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2.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提问:一分钟能做什么?(学生众说纷纭)2.教师:一分钟,我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我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我什么都不干,就楞了一会儿神……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

二、作家剪影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

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

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三、了解写作背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哦,香雪》写的是一列火车经过小山村台儿沟时,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的种种冲击,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铁凝眼中的《哦,香雪》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

我写她们,那是因为我真心地热爱她们,即使是自私、愚昧、落后也总那么真切,那么感人。

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如一的。

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

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我想:过去读过什么作品以后有这种纯净的感觉呢,我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苏东坡的《赤壁赋》(老作家孙犁给铁凝的一封信)在小说中,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突现了作品的抒情风格。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丽的小说和一群美丽的姑娘。

四、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背景+人物+情节=小说(一)小说是以什么为背景的?主要描写了那些人物?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明确:背景——一个位于北方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台儿沟人物——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各异的山村少女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

引子:火车开进了深山(二)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明确: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三)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

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

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四)“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明确:“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五、赏析人物形象(一)整体感知人物形象1.请大家通读课文,找一找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明确: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

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这些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2.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明确:不一样。

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

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

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香皂,甚至花色繁多的纱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

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

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她们有共性,都向往现代文明(新生活)但又有差异:凤娇等姑娘的关注点是山外人物质层面的生活方式,香雪关注的是山外人的精神文化,她超越了一般姑娘,追求的是自尊、文明。

3.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明确: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

“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4.香雪的木制铅笔盒是怎么得来的?明确:那是她“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呢。

”提问:那她为什么还要追求火车上的那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呢?明确:因为她的镇上的同桌总是把自己那只宽大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

而且她们总喜欢问她一天吃几顿饭。

香雪后来明白,自己的木制铅笔盒在她们眼里成了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她们是瞧不起她的贫穷,是对她和她的小山村的蔑视。

香雪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想拥有和镇上同学一样的铅笔盒,也想学着同桌那样,把铅笔盒“啪”地合得严严实实。

5.提问:是她爱慕虚荣吗?如果不是,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这并不是因为她爱慕虚荣。

首先那个铅笔盒主人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她,怎么也不要她的鸡蛋,但是,香雪在临下车的时候还是悄悄地把鸡蛋塞在女学生的座位下面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的香雪。

其次,香雪觉得学生是在哄她……“台儿沟再穷,也没有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当她知道“北京话”有爱人时“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赶快下去,赶快回家,第二天赶快上学,……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在镇上同学面前挣回她代表台儿沟的高贵的自尊,她不要别人看不起她,她要从台儿沟带去和同学一样的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挣回属于台儿沟的尊严。

6.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明确: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

对香雪来说,就像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

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

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

7.在这一群女孩中有一个作者着墨较多是香雪,香雪是这群女孩中的一员,她有同伴们的纯真、率直、清丽、自尊、自爱,但又有同其他姑娘不同的地方,香雪是一个怎样的女孩?(1)香雪的外表是美丽清纯的。

“咱们的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在乘客的眼里,香雪的眼睛是“洁如水晶的”,“令人信任的”,面孔是“洁净的”,嘴唇是“柔软的宛若红缎子似的”。

人们看到香雪不但“心中马上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觉,而且不忍心跟她耍滑头,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2)香雪的内心是纯真美好的。

她纯真无邪:看火车时,她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头。

别的姑娘可以就“小白脸儿”、“北京话”调笑,香雪却不但不敢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

(3)她渴求进取。

她是台儿沟唯一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则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姑娘们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丝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

(4)她淳朴自尊。

女同学们对她的嘲笑,使她意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听“北京话”说他爱人有个亲戚住在西山口的站上时,她替凤娇感到委屈、替台儿沟委屈(因为凤娇好像有点单恋着“北京话”);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鸡蛋留下;她认为台儿沟应该是这样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会求上门,火车会停得久一些,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香雪是多么渴望台儿沟改变现状,变得富足、进步啊!(5)她坚毅执着。

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

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二)鉴赏人物形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着力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迈向现代文明的农村姑娘的形象,她文静、清纯、朴实,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又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

作者展示人物这种个性特点,不仅注重人物语言的描写,更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

小说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呢?1.分角色读第一次与“北京话”对话和回家路上姑娘们的对话,品味讨论她们各是什么性格?从哪些话语里表现出来的?明确:不同的人物话语不同,潜台词非常丰富。

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