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职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论文
加强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加强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达到如下基本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这是1997年高教部颁布的文件中指出的。
目前我校对高职高专学生开设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已多年,课程内容也曾几度变化,但是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社会的信息化对毕业生的信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不断提升,这就对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成为今天衡量高职高专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
一、加强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社会职业需求的基本要求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将打破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熟悉并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因此,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必然要求进入社会就业岗位的劳动者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且具有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是信息社会对未来劳动者的要求、对培养社会新型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2. 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高专学生的起点较低,这是存在的现实。
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基本处于起步水平,甚至有些学生是计算机“文盲”。
我们曾对新入学的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好一些的学生,中学阶段学过计算机课程,他们对简单的并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基本上能回答,但许多学生却不会实际操作,而相当多的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仅知道有计算机而并未见过,就更谈不上操作计算机了。
面对这样的尴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叫苦不迭是可以想象的。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第一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也在不断进行革新,项目化教学方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其教学效率。
先阐述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项目化教学的意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项目化教学模式;应用策略0引言在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新课程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项目式教学方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在掌握相应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项目化教学的意义项目式教学主要是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进行学习,通过让学生体验一定的工作状态和相应的氛围,并能够在实际的操作中得到相应的提升,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注重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进行设计,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这就需要在师生共同合作下来完成。
通过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中不仅可以应用到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相应的实践操作中,在这个过程也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的提升。
1.2提升教学质量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此外,在项目化教学中主要是以实践行动为主,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提前了解到计算机专业本身的就业情况和相应的要求,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更明确的目的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需要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参考学习!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1摘要: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并和其他的专业技术共同的进行融合渗透,社会逐步走向了信息化,电子商务、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政务以及数字化校园等被广泛应用,国家也制定了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计算机成为思想政治、体育以及英语之后的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这一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大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其起了启蒙、奠基的作用。
本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条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促进其各方面素质水平的提高[1]。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通常情况下都是在第一线进行具体的工作,而社会上的许多行业和计算机的联系也愈发紧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成为必备。
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让每个人逐步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和简单维护,还让其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和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分析出了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过程,首先进行实践的是少数理工科专业,然而逐步在所有高校内的非计算机专业中都设立了有关课程,计算机教育发展[2]。
计算机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计算机的专业教育,一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种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让全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获得了知识、素质以及能力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熟悉掌握了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计算机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以后工作中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技术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高职教育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其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技术应用能力。
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突出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如今各行各业和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已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
计算机知识与其它学科的知识存在突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处于应用层次的知识,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
现结合本人多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加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在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平时我们注重的是知识和能力的传授, 主要是属于显性知识的范畴, 而忽略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动力的提升。
隐性知识的形成更多的是靠学习者本身,对于计算机应用这门课而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怎样、从哪里获取知识,如何在更高程度上拓展自己的应用能力,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隐性知识的形成,这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协作性,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潜能得以更好地发挥,在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引入一定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去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
二、在上机练习过程中要选好实例任务驱动上机实践练习是进一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
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对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论文
对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论文对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论文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职业高中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在职高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要想培养和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仅要求重点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而且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相关技能。
因此,必须加快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就如何在职高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展开具体阐述。
一、提高师资力量和素质,增强各项专业的操作技能加快职高的师资力量建设是提高职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职高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自身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和各项操作技能是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和保证,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成绩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认真接受和学习学校安排的计算机培训课程或者自主上网参加相关的计算机技能培训班,加快提升自己的各项操作技能。
只有教导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式,才能潜移默化地激励和启发学生培养学习计算机的兴致。
其次,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解决在操作训练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疑问,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老师的个别指导下获得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因此,正所谓“名师出高徒”。
为了使职高学生成为计算机领域当中的佼佼者,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加强职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只有接受高素质高水平的计算机技能学习,才有机会培育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型人才。
二、严格坚持因材施教,整体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现阶段、职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比较明显。
因此,在开展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将重要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设计出一套既有创造性又完善的计算机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
例如,在职高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检测本班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技能水平,接着采取“层次教学法”的方式将班上的全体成员划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
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博士・ 专家论 坛
高 职学 生 计算 相 应用 链 力 1 荠 研 穷 言
山东电子职 业技 术学院 任文娟 李 敏
[ 要] 摘 本文从 高职教育 中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培养 出发 , 着重介绍 了计算机应 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 对 进行深入探讨 , 并提 出根据 专业构建计算机基础课 程与专业课程 融合的课程方案 , 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 学模 式、 学方法及合理 教 的 教 学评 价机 制 。 [ 关键词 ] 高职教育 计算机应 用 教学改革 职业能力 在信息化社会 的今天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 弱已经成为 了衡量大 学毕业生能力和素质 的重要尺度 。 因此 , 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高 职教育 中重要的组成 部分 ,它的 目标是在各个 专业领域 中普及计算机知识和 计算机应用 , 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专业知识 , 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的复合型人 才。掌握好基本的计算 机应用操作也是培养学生专业 自学 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 。 1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 近年来 , 随着信息化 的发展 , 各级教育部 门非常重视计算机基础的 教学改革, 国各高校积极 的探索和研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 全 试图 找出适合本学校特点的计算 机基础课程体系设置 。虽然各高校通过对 些基础课程进行课程整合 、 内容模块化 、 分层次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 取得 了一定成效 , 是 目 但 前许多高职院校现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仍在用 个单一的标准要求 、 塑造和衡量具有各种不同背景的学生 , 忽略了学 生的不 同兴趣爱好和起点水平 ,也忽视 了不同专业对计 算机要求 掌握 的技 能和层次不同 ,从而造成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实 际的脱离 , 无法激 活他们 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 根据 目前我 院及 其他 一些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 的现状来看 ,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论文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如何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计算机应用论文的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思考摘要:在当前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的应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应用到很多领域,随之也增加了就业压力。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近年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也在不断地显现,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一种能力教育,计算机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操作需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培养目标而言,课程的设置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前提下,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一些一般软件的操作。
所以,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突出学有所用。
即通过老师课堂基础知识的不断讲授,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
一、关于课程建设思路的分析就计算机公共课而言,其特点是课程内容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同时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依照课程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在课程的建设时,就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改革课程内容,其次是改革教学方式、手段,最后是实验室的建设。
对于其课程内容改革而言,应该依照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技术机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应用特点,根据本校人才的培养模式。
再具体分析学校实际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分为四部分来进行:必须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素质,学生自己能够独立获取计算机知识的技能,当前最普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使这几个部分合理的组合在一起。
二、对于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分析1.教材的选择上应合理。
作为学生的重要学习路径,以及老师教学的讲授依据,对于教学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好的教材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不适合的教材同时也会给教学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
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
伴随 着高等职业 教育的跨越 式发 展, 培 养 具 有综 合 职 业能 力的 “ 术应 用 性 ” 技 人 才 已成 为 高 职 院校 办 学 的 定 位 目标 。 不 这 仅 是 高 等职 业 教 育在 文化 转 型 与 变 革 中 的 种 觉 醒 , 是 顺 应 市场 经 济 需 求 的 一 种 也 自然 回 归 , 逐步 渗 透 到 高职 办学 实 践 中 。 正
下 坚 实 的 基 础 , 之 成 为 国 家 建 设 需 要 的 使
特 点 , 明确教 学 目标 的基 础 上 , 向社 会 、 在 面 职业 和 市场 , 择源 于 实际 工作 , 度 、 用 选 适 适 的教 学案 例 , I g 导学 生 真正 从 实际 工作 的 角 度来 思 考 问题 , 自主 分析 、 释 和 讨 论教 学 解 案例 所涉 及 的 问题 。 不是 单 纯地 去追 求 正确 答案 , 是 重视 得 出结论 的思 考过 程 , 过 而 通 案 例 分析 启发 思维 , 挖掘 学生 的 创造 潜 能和 创新 意 识 , 进 创新 能 力 的 转化 。 促 2. 3结合具 体项 目, 促进 知识运 用 向综合职 业 能力 转 化 注 意 选 取 与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紧 密 相 关 的 , 有 一 定 难 度 且 需 较 长 教 学 时 间 的 综 具 合 性 学 习任 务 作 为 项 目式 课 程 , 课 程 设 以 计 、 合 实 训 、 业 设 计 等 教 学 形式 , 综 毕 以职 业 活 动 为 导 向 , 学 生 在 独 立 制 定 计 划 并 让 实 施 中 ,自行 组 织 、 排 自己 的 学 习 行 为 , 安 以 实践 一 一 认 识一 一 再 实践 一 ~ 再 认识 的 方 式 , 合 运 用 所 学 的知 识 技 能 解 决 过 去 综 从 未遇 到 过 的 实 际 问题 , 学 生 学 习 更 有 使 针 对 性 和 实 用 性 , 到 今 后 就 业 所 必 须 的 学 技能, 包括 实践 能 力 、 分析 能 力 、 合 能力 、 综 应 变 能 力 、 流 能 力 、 作 能 力 和 解决 实 际 交 合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简要的阐述了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让学生多操作、多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也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个性化的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独创能力,以促进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人格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应用水平。
【关键词】教学过程;能力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计算机教学应侧重操作,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同时也适应了学生就业安置的需求,从而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计算机教学应以上机操作、动手实践为主。
计算机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着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这样才能真正使计算机成为他们的一个应用工具而不会成为学生考试的负担。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融会贯通计算机的知识并能熟练应用呢?一、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比例职业中学开设的“计算机应用课”大部分都是实践性特强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处理。
安排好上机的比例,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上的理论课只用来为学生理清一些逻辑,讲述一些原理,总结学生在上机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错误。
如果只讲理论而不让学生上机练习,或者实习课太少,结果会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无法联系,久而久之,学生对该课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例如,我在讲电子表格这部分内容时,对每一知识要点在课堂上逐步地详细地讲解,在机房一步一步演示,当讲完本节内容后所剩时间无几,给学生上机练习的时间太少。
高职计算机应用相关的论文
高职计算机应用相关的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如何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计算机应用论文的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革新研究摘要: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与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面对这一形势,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要与时俱进,积极改革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不断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改革;对策2l世纪,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更新变化速度很快,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常常出现了与社会严重脱节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是我们当前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1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存在的主要问题1.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当前,由于很多中小学都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很多大一新生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是还是有很多地区的学校没有开设过计算机课程,以至于升入高职院校毫无计算机基础.加上个人的因素,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也是参差不齐.在高中时期学习过办公软件和网页设计的学生,在升入高职院校后,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使得原来学过、基础好的学生很轻松掌握,不以为然,而基础差的学生感觉学习十分吃力.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十分不利学生的成长,分化为两个极端.1.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影响着高职院校,很多学校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传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1]在很多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课件的形式进行课堂演示,教师边讲授边演示,学生进行被动吸收,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得学生无法消化,不利于对学生思维的启迪.1.3教学条件亟待改善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计算机课程要求学校的教学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实践课必须达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总课时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就要求高校院校必须加强硬件、软件的投入,才能保障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2]但是,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紧张,资金缺口很大,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机房少、计算机陈旧、硬件坏等众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积极进行学习.1.4实践操作有待增强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还是停留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应用和网络基础.这些内容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很相近,但高职教育学习的OFFICE软件、网络应用等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要求严重偏离,当前,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1.5教学内容严重滞后计算机类的课程教学由于具有独特性,与其余的专业大部相同.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软硬件设施更新时间比较短,所以,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改革更新,还是以以往的教学体系为主,教学内容十分落后,难以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难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3]结果导致学生工作竞争力下降,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就业与个人职业的发展.2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革新的思路我们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存在的课程设置不明确合理、课程目的不明确、学校重视程度不一等问题.高职院校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深远,责任重大.2.1要不断加强校企合作首先,要校企合作一起制定培养计划.在市场经济激烈越来越竞争的今天,要使高职院校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基本知识与技能,可以准确地、高效地运用计算机工具获取信息;能够使用计算机收集、整理、传播信息.但是近几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的高专人才的培养,就必须要注重社会调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另外,学校与企业合作、对接,进行校企合作,学校培养人才,企业也要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与机会,为教师的顶岗学习的机会,达到双赢.[4]其次,要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及教材.教材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教材是教师授课的根据,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技能的水平,就必须要对现阶段的教材进行合理的改革.因此,我们要积极反映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教材的制定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就业与创业能力.当前,我国教材内容陈旧、理论偏深、实践性环节不足,教材未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教材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5]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努力探索出适应社会形势所需的办学新模式,积极与企业加强合作,努力将工作经验、成果尽快转化为教材.再次,校企共建综合性实训基地.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机房硬件设施落后,设备不足的情况,因此,要上好计算机应用课程,高职院校要努力建设自己校内的实现基地.首先,学校要给予计算机机房等实训基地建设以重视,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中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因此,中职学校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在实训基地建设后,学校要认真管理校内实训基地,要对实训基地的专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要及时监督,努力保证校内实训基地的正常运作.此外,还可以寻求相关企业进行物力与技术上的支持.企业除了要让教师定时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还要积极给予中职院校一定的财力与物力支持,以帮助高职院校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设施配套和更新.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还要不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实训基地管理人员与学生进行技术指导.2.2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我国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要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除此之外,还要采用其它的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学内容以精讲多练为主,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建构,变原来的“教”为以“学”为主,重视计算机教学过程的实践操作这个环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提高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2.3建立一支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要大力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来完善师资结构建设,建立一支观念新颖,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都以年青教师队伍为主,实践经验很少,在教学上轻实践,重理论,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实践教学难以展开,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没有多大用处.因此,高职院校要采取“请进来”模式,把社会上一些有经验的人士“请进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6]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参考文献:〔1〕王一军.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与改革[J].科技视界,2015(05).〔2〕高建芳,张岚.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创新与改革[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3〕龙怡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2).〔4〕李春秋.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J].河南科技,2013(07).〔5〕夏其表,王洁,张广群,计智伟.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4).〔6〕王欢.面向市场需求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0).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以证代考模式分析摘要:为了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针对国家倡导发出的“一个文凭,多张证书”理念,越来越多的高职学校采用以证代考代替传统的学校考试模式,以此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进行考核测试。
计算机专业能力培养论文3篇
计算机专业能力培养论文3篇第一篇一、卓越引领,树立教育创新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树立创新理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真知、运用真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将课本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填鸭式教学过程中个性化教学少,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少,学生主动参与度不够。
因此要改革原有课程结构,设立基于实际项目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研究实际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
在教学和实验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见解,营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求新、敢于求异的精神。
适应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凝聚创新理念。
创新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学以致用,通过校企合作,有目的、有选择地参加项目,引导学生适应市场需求,了解业内发展趋势,学习相关的技术前沿知识,缩短学生与企业技能上的需求差距。
实践证明,教育理念的创新在指导教学实践的同时大力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卓越教育”引导下,着力深化创新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定位于国内一流企业或国外著名企业的高质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卓越人才培养。
确定校企融合培养模式及分段多样培养方式,提升培养成效。
(一)突出特色人才培养特色是体现学校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实施卓越计划要立足学校自身特点,发挥学校的办学理念、行业背景、学科积累的相关优势,构建有本校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二)重点突破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人才培养的诸多环节,需要学校进行机制调整和相关部门配合,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和协作。
学校重在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企业培养环节的细化等重点环节的论证,整体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实践保障卓越计划的突出特点是增强工程实践。
学校加大相关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力度,强化基础实践、项目训练、工程实践等环节,是保障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优秀5篇)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优秀5篇)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就一定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进而促进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将计算机这一技术应用于企业当中,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及经营管理,也能够使其最终的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得以显著性的提升,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对其重要性引起必要的重视,并要积极加以应用,以在强化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使其获得更加稳定、有序的运营及发展。
所谓的企业信息化通常情况下就是指,企业在实际运转的过程中,运用管理方法及现代技术,将信息资源作为管理对象,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框架、人员等加以有效整合,从而在优化企业资源的同时,也使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使资源达到最优化,促使企业的竞争力得以不断增强,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指,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同时,也可以运用及操作一些难度高的软件,其中主要包含了一些性能、设置、性质以及应用知识等等,是对计算机的一种综合性运用。
(一)强化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企业在实际运营当中,不仅包含了较多的内部信息,还有一些财务信息、员工信息等,这些信息在未使用计算机技术之前,基本上都是依赖于纸质文档来进行保存,保存的过程很繁琐,调用的过程也非常麻烦,浪费了较多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及效果。
而在运用该技术之后,就可以使这一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企业可以建立起数据库,将这些信息保存其中,从而有效增强这些信息的使用率,并使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及时性等得以大大提升。
(二)增强了管理模式的健全性、完善性。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内部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信息管理及人员间的资源分配,都对企业最终的运作效率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以往的人力管理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使企业内部的运作成本得以大大提升,致使企业本身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及阻碍,而在运用计算机这一技术之后,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纸质浪费,也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所提出的要求,使这一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大专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论文
大专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论文1997年教育部文件指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根底教学应该到达如下根本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根本知识,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由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也在突飞猛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也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一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在提高。
所以对大专计算机根底教学也推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衡量大专毕业生质量和水平最关键的就是看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上下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
[1]现在很多的学校把《计算机应用根底》教学作为计算机应用培训的模式进展教学,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根本的操作技能就能到达教学的目的。
虽然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也是按照步骤一步步教学的,教师在进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虽然也是先从中英文的输入、windows的根本操作、Word的文字处理、Excel表格、Inter的使用和数据库一步步进展教学的,但是教学过程缺乏知识的逻辑性,操作上很机械,学生不能够举一反三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从而造成了学生看不懂、用不熟,没有到达真正的教学目的。
而大专培养的是操作型、应用型的人才,所以学生不仅仅是要掌握根本的计算机知识,还要讲究创新,让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知识学习三个方面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又作为指导者,一定要引导者学生发散思维,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
讲述计算机根本原理知识的时候要重点讲解实用操作技能,要做到精讲多练。
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2]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育家谭浩强先生在关于计算机教学方面指出:很难想象,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脱离了实践环节,学生还能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教师只是给学生讲述计算机理论不进展实际操作的话,计算机这门课程是学不会的。
计算机应用论文精选
计算机应用论文精选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就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工作岗位,提高学生技术能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一:培养医学专科生计算机应用论文1医学专科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专科院校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一般操作技能的培训,往往不会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设计一些富有专业特点的课程内容。
学校将学生通过期末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手段,教学工作往往也是按照这个目标推进展开,学生所做的计算机题目也往往与此相关,因而教学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使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1]。
学校单纯以考试合格作为评价标准,这导致很多同学只会机械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死记硬背计算机操作步骤,却不会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方法2.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信息教育医学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从事医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仍然定位于基本会用计算机,能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等,这明显无法解决快速发展的现代医学的需要。
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转变教育观念,以应用为目标,增加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2.2结合专业特点,重视实践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制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特点,考虑就业的需求及实用性等,比如,在学习Word时,可以让药学系的学生制作药品说明书,让护理系的学生制作健康护理手册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相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有关计算机应用方面论文
有关计算机应用方面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已经迈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应用方面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计算机应用方面论文范文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研究摘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尤其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之势。
加之,当代职业教育对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渴求,更进一步加大了对课程实践性和技能性的要求,旧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需要。
本文作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模块化教学并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国家出台各类政策促进就业和升学。
其职业性的特点越来越突出,传统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那么中职学校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1]。
由此看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十分必要。
一、模块化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施模块化教学法大大增加了组织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控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
1.模块划分。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要“按需施教”,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能解决其他专业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各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满足各层次、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提高学生岗位应用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就业竞争力[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为以下五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模块内容包含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组成;各种进制间转化;操作系统。
模块目标是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管理功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强化高职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水平及应用能力,是衡量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笔者就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个人的改革思路和人才培养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人才培养思路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行各业对既懂得技术又能具体操作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劳动者需求量非常大。
具备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术知识、相关适应岗位变化的储备知识以及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初步管理能力等是高职毕业生以适应激烈的市场人才竞争的专业素质和
职业能力基本要求。
随着教育大众化,目前的高职院校生源素质不容乐观。
就读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一般较弱。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这些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不系统,缺乏针对性,对社会现状理解浅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差,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
近些年来,高职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一方面是,高职生的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及时有效地应用于工作实践;二是他们对工资待遇要求不高,适应能力很强。
同时,学校重视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考证、比赛,
通过作品制作、证书获取、实训操作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大大增加其就业机会。
然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中也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
一是对口就业率很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30%,不对口的就业率占50%。
二是就业稳定性差,因为专业不对口,频繁“跳槽”的很多。
三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对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挤压。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同样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
他们对计算机技术学习的不懈努力,在应用能力方面并不比迷恋游戏的专业学生差;部分用人单位只要求学生计算机某个方面的应用能力,不强调专业技能的全面性。
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
大多高职院校是在中专、技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升格的,其教学模式要么沿用原来中职的人才培养方式,要么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块,没有突显自身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上尚未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教学缺乏层次感和针对性,教学设备、师资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性明显降低。
而他们的知识文化基础薄弱,其认知能力无法接受较深的专业理论,对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练习、操作又缺乏信心。
当前,社会上计算机短期培训机构也给我们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与考验。
三、强化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与更新迅速,高职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观。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来设置课程体系,合理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大胆改革,积极创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实践能力和育人水平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作为专业教师,必须能顺应形势发展,加强专业学习,深入了解和研究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定期派送教师到企业或相关院校培训机构接受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培训,完成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转型。
同时,学校应主动引进或聘请行业精英能手参与教学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吸取他们的宝贵经验,增强专业教学的时效性。
2.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就业市场多变性要求我们必须开展与加强市场调研、岗位需求分析,根据岗位特征、学生特征合理安排课程,及时调整课程结构,相应减少不切合实际的、空洞的理论课程,重视实训实践教学,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课程设置,真正实现课程与岗位接轨,与职业接轨。
在设置课程时,既要考虑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夯实专业基础;又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同时,开设特色选修课程,组建计算机专业团体进行学生特长
发展的活动,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模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其专业特长,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再以主体身份出现,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
教师应灵活运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及时更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实施教学活动。
加大专业实训设备的投入,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备,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确保课程的有效教学。
改革和完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与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高职生职业技能资格的取证率。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实施强化基础、拓展特长、突出能力、提高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专业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育人质量,有力地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试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j].吴桂斌.著 .科技资讯 2006.
[2]《计算机专业改革研究》[j] 马礼.著.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