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群体极化

合集下载

试论群体极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危机

试论群体极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危机

试论群体极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危机作者:刘园园章成斌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年第06期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当代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的,指的是群体成员通过一定形式的互动后进一步肯定了原来已存在的某种倾向,从而形成了群体共识。

原来同意这一观点的人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原来被群体成员反对的观点和倾向,则受到更多的排斥。

群体极化现象在今天的网络虚拟空间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网络沟通呈现出间接性、匿名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

网络规范与监督不到位、舆论责任容易逃避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舆论中频发成为必然。

有资料显示,群体极化倾向在网络上发生的比例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沟通时的两倍多。

[1]这个特点比较突出地反映在大学生网络群体中,一方面,多数大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在遇到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社会热点等问题的时候理性思考不足。

往往根据“窄化”了的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走极端的比率较一般社会群体更高。

另一方面,大学生网民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更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形成群体共识。

这时如果缺乏具有强大号召力的舆论领袖,大学生很可能成为网络舆论利用的工具。

一、网络信息的协同过滤与大学生网络舆论危机群体极化具有双向意义,它既可以使健康的舆论更加巩固,也可以使偏激的舆论走向极端,所以群体极化并不意味着参与舆论的成员最终都走向“偏激化”。

但是在现实舆情发展中确实存在很多群体极化的负面效应,其原因不在于群体极化本身,而在于网络信息的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

对频频出现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危机来说,群体极化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并不充分。

网络舆论危机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网络信息的相对不足,这种信息不足不同于传统信息闭塞的概念。

网络信息的传递是网络对信息的个性化筛选过程,“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

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群体极化是指人们在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中的观点和态度逐渐分化为两极,而且两极越来越激进和明显,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一、收入差距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造成了群体间贫富分化现象的加剧。

很多群体对于穷人、富人的看法各不相同,这种不同的看法逐渐演变成了两极化的态度和观点。

例如,“996”工作制在社会上引起热议,部分年轻人非常认可这种工作制度,认为通过努力工作可以在社会上获得成功,而一些其他人员则对此持反对观点,认为这种工作制度不人性化。

这种观点的两极化加剧了群体间的分化。

二、媒体影响的加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

在这些媒体平台上,大量不同观点的言论互相碰撞,引发激烈的讨论和抨击。

不同观点的维护者在互相攻击中加深了对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信仰,也让人们对其他观点变得更加排斥。

例如,很多网络上的爱国者和反贼的言论进行激烈碰撞,这种对立观点的碰撞很容易让人产生偏见和误解,最终导致了两极观点的出现。

三、社会分化的加剧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往往导致他们对某些问题有着更加明显的偏见或执着的观念。

例如,一些地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了在不同群体之间的理念分化。

同时,社会对部分特权群体的优惠政策也会引起普通群体的不满,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加剧也是群体极化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群体极化的成因比较复杂。

收入差距、媒体影响和社会分化等因素相互作用逐步导致了观点分化,最终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缩小社会分化,平衡收入分布,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平等、包容和理性交流,从而减少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

青年学生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青年学生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美 国当代法 学 家桑斯 坦研 究发 现 : 在许 多领 域 中,持 某个 观点 的人会 比持对 立观点的人具 有天然的 “ 舌 战优势” 。 比如 ,在 涉及 到罚 款的情况下 ,主张做出较高金额罚款的群 体 比主张做出较低金额罚款的群体具有天然的 “ 舌战优势” , 双方 的讨论结果往往也是趋 于更高 的罚金 。拥有 “ 舌 战优 势” 的一方具有一个共 同的特征 , 就是 占据 了道德上的有利位 置。
国都有 出现 ,已经成为一种街头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社 会部 分公 众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表达政治诉求 的主要 手段 ,表现出较强的对抗性 。这类 “ 占领”活动在社会对抗 情绪严重的国家经常会 导致 流血 冲突和社会动荡 。 回望历史 , 我们很容易发现 ,在很多群体性事件 中,青年学生都充 当着 主力军 ,并且常常在整个事件 中发挥着 至关重要 的作 用。青 年学生作为一个特殊 的群体 ,他们朝气蓬勃 、富于激情 ,看 重个人名誉 ,具备较强 的集体观念 ,组织性 纪律性 强 ,他 们 往往认为 自己是正义 的化 身。然 而正是 这些 特质 ,使 得这一 群体很容易走 向极端化 。
青年 与社会
2 0 1 4 年1 2 N下
g3 6 期 总f 6 5 8 2 期
青年学生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朱 泽林
( 南京师范大学 杜会发展 学院,江苏 南京 2 1 0 0 9 7 )
【 摘 要】 群体极化现 象是指群体 成 员一开始具有 某种偏 向 ,在经过讨论后 群体朝偏向的方 向继 续移动 ,直至形成极端 的结果 。青年 学生是一个特殊 的群体 ,他 们朝气蓬勃 、富有激情、看重 个人 名誉 、充满正义感 、具备较 强的集体观念 、组 织 性纪律性 强 。所以更容 易走 向群体极化 。预 防群体极化要从 重视传统 ,加 强极 端化后果教育 ,注重观 点和意见的 多样性 与平

群体社会心理学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

群体社会心理学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

群体社会心理学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群体社会心理学论文不知道怎么写的同学们,关注我们千里马论文网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范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群体社会心理学论文范例,希望给大家在群体社会心理学论文写作当中做个参考。

第1篇:群体社会心理学研究分析群体思维:一个群体的内聚力越强,就越容易导致群体思维的错误。

因为在群体决定时,本来有不同意见者也碍于群体的压力而不再坚持己见,也会觉得集体的决策似乎是圣的。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听从大家的意见。

同时群体中的成员认为决定是大家作出的,责任由大家分担,个体较少负有直接责任,所以就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社会群体:泛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

例如,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氏族、家庭一类群体;以地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邻里一类群体;以业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则是各种职业群体。

关于社会群体的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群体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家庭、乡村、城市、政党、国家乃至人类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结合。

南斯拉夫社会学界有类似的看法。

他们把社会群体区分为局部性社会群体和整体性社会群体,后者所指的就是属于广义的社会群体,如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部落以及民族和人类。

群体极端化: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正一、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groupthink),与群体规范有关。

它是指这样一些情况,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群体思维是伤害许多群体的一种疾病,它会严重损害群体绩效。

群体思维并非总是有害的,它也有有益的一面。

例如网民群体,其构成的对社会良性规范的影响力就是有利于全体社会的。

群体极化_二阶多样性与制度安排__省略__极端的人群_群体行为的心理学_程岩

群体极化_二阶多样性与制度安排__省略__极端的人群_群体行为的心理学_程岩

书评群体极化、二阶多样性与制度安排———读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程岩内容提要:群体极化是一种持有相同倾向的人在群体讨论结束之后,更趋向保持原有观点且变得更为极端的社会现象。

群体极化形成于社会隔离机制与群体的自我确信和确认。

促成群体极化的社会心理学诱因源于新的信息交流,而名誉感、舌战优势、抱有偏见的辩论、退出机制、社会压力、权威结构、具体境遇、群体思维等促使群体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群体极化遍布社会政治领域,它们绝非无理性的冲动,而是在社会隔离机制的诱发下理性的自我选择与自我强化。

因此,防止群体极化就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压制办法,而是循着群体极化得以产生的制度机理入手,通过导入群体内的一阶多样性和群体之间的二阶多样性,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开放社会辩论空间和强化自由信息交换机制,形成有效的制约与平衡制度,防止群体极化向极端主义的有害化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循传统或体验、评估特定后果,简单粗暴地铲除群体极化。

关键词:群体极化极端主义群体思维社会串联二阶多样性程岩,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法西斯主义为什么在20世纪30年代崛起?学生激进运动为什么会在20世纪6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恐怖主义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在全世界蔓延?卢旺达大屠杀为什么会发生?前南斯拉夫和伊拉克为什么会发生大规模的种族冲突?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监狱的美国大兵们为什么会实施酷刑、羞辱犯人?为什么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是以色列或美国为了给出兵攻打伊拉克或占领阿富汗提供口实而不惜自编自导“9.11”恐怖袭击这样的悲剧?为什么种种阴谋论遍布于形形色色的人中间,并且人们不仅深信不疑,而且会将其当作是对一切信息真伪判断的终极标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各不相同的,对这些问题彼此之间是否有所关联的回应也是建立在碎片化的知识进路之中。

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桑斯坦教授看来,在这些初看上去毫无关联的行动者所采取的趋向于极端化的行动背后,都有着一个重要的一致性的现象: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本来绝对不会考·541·虑和做的。

群体极化现象原因分析

群体极化现象原因分析

群体极化现象原因分析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能观察到一种有趣且引人深思的现象——群体极化。

简单来说,群体极化指的是在群体讨论或交流之后,群体成员的观点往往会变得更加极端。

这种现象在各种情境中都有所体现,从网络论坛上的激烈争论,到政治决策过程中的立场分化,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小组讨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呢?首先,信息的选择性接触和传播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通常会更倾向于接触和接受那些与自己已有观点相符的信息。

比如,一个原本就对某个政策持反对态度的人,会更愿意去阅读和分享批评该政策的文章,而自动忽略支持的声音。

当这样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时,他们所交流和共享的也大多是强化这种反对观点的信息。

这种信息的同质性使得群体内的观点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从而逐渐走向极端。

其次,群体内部的社交压力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一个人处于某个群体中时,如果他的观点与群体的主流观点不一致,很可能会面临来自其他成员的压力和质疑。

为了避免被排斥或者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接纳,个体往往会调整自己的观点,向群体的主流方向靠拢。

这种社交压力会逐渐消除群体中的异质性观点,使得整个群体的观点变得更加一致和极端。

再者,群体讨论中的“回声室效应”也加剧了群体极化。

在一个封闭的群体环境中,成员之间的交流就像在一个回声室里,自己的声音不断被放大和回响。

相同的观点被反复强调和传播,而不同的声音则被压制或忽视。

这样一来,群体成员会误以为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和普遍被认同的,从而更加坚定和强化自己的极端立场。

另外,领导者或意见领袖的存在也可能导致群体极化。

如果群体中有一个具有强烈影响力和权威的领导者,其观点和态度往往会对其他成员产生引导作用。

成员们可能会出于对领导者的尊重、信任或者追随心理,盲目接受并强化领导者的观点,从而推动整个群体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

从认知角度来看,人们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也是群体极化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大学生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2 . 辩论 中 的“ 舌战 优势 ” 桑 斯坦 研究 发现 : 在许 多领 域 中 , 持某个 观
点 的 人 会 比持 对 立 观 点 的 人 具 有 天 然 的 “ 舌 战
单 独行 为相 比 , 群 体 中的成员 更加倾 向于 冒险 ,
群 体成员 的观点会 更易 于 向着某个 极端 化 的观 点发生 偏 移 , 直 至 群 体 讨 论 的结 果 走 向极 端 。
款 的人们具 有 天然 的“ 舌 战优 势 ” , 双 方 的讨 论 结果 也往 往 趋 向 于更 高 的罚 金 。 …拥有 “ 舌 战
优势 ” 的一 方 往 往 有 一 个 共 同 的特 征 , 那 就 是
希 望得 到 群体 中其他 成 员 的好 感 , 个 人 在表 达
占据 了道德 上 的有 利 位 置 。在惩 罚 性 措 施 中 ,
美 国当代法 学家 凯斯 ・ 桑斯 坦对 这一 现象做 了 大量 的深入 研究 。桑斯 坦认 为 , 所 谓群 体极 化 , 是 指 群体 成 员 一 开始 具 有某 种 倾 向 , 在 经过 讨 论 之后 这 种 倾 向会 更 加 明 显 , 直 至 走 向极 端 。 2 0 1 0年 , 桑斯坦在其新 书《 极 端 的 人 群—— 群 体行 为的 心 理 学 》 中, 从 社 会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对 群体 极 化现 象 做 了更 加 深入 的研 究 , 详 细分 析 了“ 名誉 感 ” “ 流瀑 效 应 ” “ 舌 战优 势 ” 以及 “ 群 体思 维 ” 的特点 等 多种 因素在 极 化 形 成 过程 中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2—1 4
[ 作者简介 】 赵石强( 1 9 8 7一) , 男, 山 西 晋 城人 , 硕士 , 主 要从 事 网 络政 治 与 行政 、 大 学 生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研 究。

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现象

The Group Polarization PhenomenonMyers, D. G., & Lamm, H.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6) 83(4), p602-627【緣起】作者利用西洋棋測驗所引出的觀念,希望讀者為文中的棋士作決定,若採用較冒險的方式才有較大的勝算,發現經由討論後,團體決策反而較未經討論前的平均決策更為冒險性,而且其程度超過任何一個人的冒險性。

經過討論的效果使平均數往risky 的方向移動,這現象稱為risky shift。

不過在之後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若團體中原先的傾向是謹慎的,則經討論後的決議會更謹慎;同理,若團體中原先的傾向是risky的,則經討論後的決議會更risky,這就是作者所指出的:團體極化假定---平均團體後(postgroup)反應,會與團體前(pregroup)反應同方向,但更為極端的形式表現出來。

本文以一個小測驗開頭,測試一般觀念中,團體決策會較個人決策保守,不過這只是本文中所陳述的一半觀念而已,經討論後的團體決策也會較個人決策積極(Risky),這就是本文題目的來由---極化(Polarization)。

文中探討團體討論七大影嚮,再以三大理論解釋之,最後是以整合以上觀點,並對以後學者作建議。

【內容大意】James Stoner (1961) 首先提出此一論點:一個人在經過與群體討論後所作的決定,往往是比討論前更為冒險的決定,所以稱之為風險移轉(risky shift)。

然而,Nordhoy (1962)則認為,有些決策在討論後更明顯的趨向保守謹慎,故稱之為謹慎移轉(cautious shift)。

不論是風險移轉或謹慎移轉,後來在群體決策的研究領域中都統稱為群體極化現象。

本文主要探討極化(Polarization)現象。

首先探討團體討論七大影嚮,再以三大理論解釋之,最後是以整合以上觀點,並對以後學者作建議。

(一)七大影嚮原因:1.態度態度與所處的社會和其生活的兩難(dilemma)有關,會造成相似的極化效果。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最早是由James Stoner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

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

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

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

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群体极化现象的分析与应用三大理论来解释群体极化现象:1.群体决策规则:群体之决策原则(如少数服从多数)将有助于极化现象之产生。

此类解释也主张,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上。

(1)群体诱发的移转是一种内化的,而非临时性的群体产物。

(2)当群体决策法则中的预备测试决策被取消后,移转仍会发生。

(3)偏态无法说明群体极化。

2.人与人之间的比较(Interpersonal Comparison):这一种的影响是受到社会的规范。

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探讨,其观点是群体成员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它成员相互比较。

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

人与人互动的动态研究上有以下三点探讨:(1)在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间的差异。

(2)从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上出现的差异与理想差异,是否会产生预测移转。

(3)揭露出他人的反应后,所产生选择的移转。

3.讯息影响论(Informational influence):人自借听取群体讨论时的争论极获得新讯息(Burnstein &Vinokur,1975)。

由于这些论点倾向于支持成员之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之理由。

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的原理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的原理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的原理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集体行为的心理原理。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的原理,以增进我们对人与人之间互动和社会行为的理解。

一、人际关系的原理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

人际关系不仅仅存在于家庭、朋友圈和工作环境中,它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受到以下几个原理的影响。

1. 社会认知原理社会认知原理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互动时,通过观察和解读他人的行为来获得对他人的认知。

人们通过对他人的观察,来判断他人的性格、态度以及意图。

这种认知过程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会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语言等来判断对方的情绪状态,从而适应相应的交往方式。

2. 社会影响原理社会影响原理指的是社会集体对个体的影响力。

人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往往受到周围群体的期望和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发生改变。

例如,一个人在团队中可能会受到同伴的观点和行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3. 互惠原理互惠原理指的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回报对方。

人们倾向于与他人建立互惠关系,即相互给予和回报。

这种互惠关系对于维系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当一个人提供帮助给另一个人时,后者往往会感到愧疚并愿意回报这种帮助。

二、群体行为的原理群体行为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与群体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当个体处于群体中时,他们的行为表现会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表现出与在个体状态下不同的特点。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群体行为受到以下几个原理的影响。

1. 社会规范原理社会规范原理指的是人们在群体中会遵循社会对于行为的规范和期望。

群体中的个体倾向于根据社会规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接受。

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与群体极化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仿真研究

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与群体极化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仿真研究

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与群体极化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仿真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平台成为人们交流意见、分享观点的重要场所。

在这样的背景下,意见领袖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沉默的螺旋现象愈发明显,群体极化现象也日益严重。

因此,本文将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对这三个现象进行仿真研究,以期为理解网络社会中的群体行为提供新的视角。

二、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1、意见领袖理论意见领袖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是社会学和传播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该理论提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并非所有个体都扮演同样的角色,而是有一部分人,即意见领袖,他们在信息接收、理解和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意见领袖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和广泛的社会联系,他们最先接触到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

这种信息的传递过程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经过意见领袖的加工和解释,从而影响其他个体的态度和行为。

在社会网络视角下,意见领袖可以被视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他们拥有更多的连接和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

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在网络中传播时,往往能够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

当大多数人倾向于跟随意见领袖的观点时,就会形成所谓的“沉默的螺旋”,即少数派因为害怕被孤立而保持沉默,而多数派的观点则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因此,意见领袖在舆论形成和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存在不仅影响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在仿真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社会网络模型来模拟意见领袖的作用,分析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舆论形成的机制和规律。

2、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起源于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在1974年提出的观点,它描述了一个社会中个体如何在公众舆论形成过程中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最终选择保持沉默或随大流。

浅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

浅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

浅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民群体之间的极化行为日益明显。

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们往往因为不同的观点、立场和价值观念产生分歧,导致了网络上的矛盾和对立。

那么,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信息过载是导致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便利和多样化,导致了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

大量信息的传播和发布使得网民们越来越难以筛选和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容易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影响。

这种信息过载不仅增加了网民之间的认知差异,也加剧了极化现象的发生。

社交媒体平台的存在也是导致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一大原因。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网络上可以快速建立社交关系并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

社交媒体平台往往呈现出信息碎片化、信息封闭等特点,使得用户更容易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中,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单一。

这种信息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很容易导致网民群体的立场和观点出现极端化现象。

个体的认知偏差也是导致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认知偏差往往会因为主观意识、认知失调等因素而导致对信息的偏好和理解出现偏差。

当个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问题时,由于认知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会导致极化化观点和行为的出现。

特别是在网络上,当个体受到主流观点的影响时,更容易出现对立和对抗的情况。

群体的心理影响也是导致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之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群体环境中往往会因为互相交流和互动而产生一种“同质化”倾向,即趋同化的行为。

当一个群体中的信息、观点和立场越来越一致时,往往会出现在群体内部的极化现象。

在网络空间中,网民群体也受到了这种心理影响,导致了信息传播和群体认知的过度一致化,进而导致了极化行为的发生。

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也是导致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之一。

在网络空间中,政治、社会和文化议题往往是网民们进行讨论和交流的焦点。

社会心理学的群体行为与互动

社会心理学的群体行为与互动

社会心理学的群体行为与互动群体行为和互动在社会心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群体中,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受到群体压力和动态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群体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行为的特点,以及群体互动的影响因素和后果。

一、群体行为的特点1. 权威性:在群体中,个体往往因为权威人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表明,当一个权威人物给出命令时,绝大多数个体会遵从命令,即使这些命令违背了他们的道德观念。

这种权威性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往往导致了集体行动和群体动员。

2. 信息传递:群体中的个体通过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来影响彼此的看法和行为。

当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得到信息时,他们会根据这些信息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广泛,个体的看法和行为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受到影响。

3. 社会规范:群体中存在着一些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个体往往受到这些规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社会规范可以是明确的规定,也可以是隐性的规范。

个体往往会因为遵循群体的规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获得社会认同和接受。

二、群体互动的影响因素1. 社会诱因:个体在群体互动中受到来自群体的社会诱因的影响。

社会诱因可以是来自他人的言语、态度或身体语言等,能够引起个体的情感响应和行为调整。

当一个群体中的个体产生相似的情感或行为时,其他个体往往会受到社会诱因的影响而表达出类似的情感或行为。

2. 团队合作:在协同工作或集体行动中,个体通过互相合作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但也可能存在合作困难和冲突。

个体在团队中的角色和关系对互动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群体行为和互动的后果1. 极端化现象:群体中的个体往往倾向于与群体中最极端的意见保持一致,导致群体行为的极端化。

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效应”。

个体在群体中往往希望获得社会认可和接受,因此会倾向于表达和采纳更极端的意见,以获得群体的认同。

群体极化的原因

群体极化的原因

群体极化的原因群体极化这事儿啊,挺有趣也挺让人深思的。

啥是群体极化呢?简单说就是一群人在一起讨论事儿的时候啊,他们的观点会变得比原来更极端。

那为啥会这样呢?这里面的原因可不少。

有一种原因就像是跟风的羊群。

你看啊,在一群羊里,只要有一只羊开始往一个方向跑,其他的羊就会跟着跑。

在群体里也一样,要是有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人先提出了一个比较极端的观点,其他人可能就会跟着这个观点走。

比如说啊,在一个小团体里讨论一个新的电影好不好看。

有个特别能说会道的人说这电影简直是烂透了,一文不值。

他这么一说啊,其他人可能本来觉得电影也就一般般,可听他这么一说,就也跟着觉得这电影差到不行了。

为啥呢?因为大家都不想显得自己不合群,就像羊不想脱离羊群一样。

这就是一种从众心理在作怪,让群体的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发展了。

再有一种情况呢,就好比是在回音谷里喊话。

在回音谷里,你喊出的声音会被放大传回来。

群体里的人往往会跟和自己观点相似的人在一起讨论。

这就像在回音谷里一样,大家的观点互相强化。

比如说在一个球迷群里,都是某个球队的球迷。

他们聚在一起讨论这个球队的比赛。

本来大家就都觉得这个球队特别棒,一场比赛输了,他们不会觉得是球队的问题,而是裁判的问题,或者是对手使诈。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这种觉得球队没错的观点就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极端了。

因为大家听到的都是和自己相似的观点,就像回音一样,不断地把这种观点放大。

还有一种原因呢,就像是一场比赛的啦啦队。

在群体里,大家都想表现出自己对这个群体的忠诚和热情。

要是讨论的话题跟群体利益有关,那大家就会更倾向于提出极端的观点来显示自己的忠诚。

就像一个公司的员工在讨论公司的竞争对手。

员工们为了显示自己对公司的热爱和忠诚,就会把竞争对手说得特别坏,把自己公司说得特别好。

哪怕心里可能知道竞争对手也有优点,自己公司也有不足,但在这个群体氛围里,就会说出更极端的观点。

这就好像啦啦队在赛场上,为了给自己的队伍加油,声音喊得越来越大,动作越来越夸张一样。

论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及其对网络舆论研究的意义

论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及其对网络舆论研究的意义

论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及其对网络舆论研究的意义论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及其对网络舆论研究的意义作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群体极化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网络舆论的研究之中。

但是国内相关研究对于群体极化本身的认识还不深入并由此导致了对群体极化的一些误读。

文章对国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集中阐释了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社会比拟与劝服性辩论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其对当代网络舆论研究的意义。

群体极化网络舆论社会比拟劝服性辩论蒋忠波,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工程:“两会〞舆论引导的效果及提升策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工程: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研究。

迅猛开展的网络技术为中国民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讨论平台,由此形成的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开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相对于将网络平台视为公共领域的乐观观点,不少学者指出网络平台也可能会成为极端观点滋生蔓延的温床,并用“群体极化〞这一术语来指称这一现象。

近年来,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探讨逐渐增多,但相关研究对群体极化本身的了解还不深入并由此导致了对群体极化及网络舆论的某些误读。

因此厘清群体极化相关知识,深入剖析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并揭示其对当前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的意义就非常重要。

一、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作为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经过讨论后的立场会比讨论前的立场更为极端的一种现象。

【1】自群体极化现象被发现以来,不少学者就开始探讨群体极化何以发生的问题。

对群体极化的产生机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进行解释,【2】比方Pruitt在1971年就指出有11种理论、Kaplan认为有4种理论、Rupert Brown 在Group Processes中认为有3种理论可以解释群体极化的产生。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现在为大多数学者所共同接受的有两种理论:一种是社会比拟理论,强调群体成员的社会比拟是导致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另一种是劝服性辩论理论,强调劝服性辩论是导致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

社会心理学论文-群体心理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群体心理论文

群体心理摘要: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学分支。

人不能离群独居。

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依从于经济和政治地位、种族或民族、社区、年龄、性别、职业、血缘、兴趣、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

而且,一个人通常不只属于一个群体,一般都同时是若干群体的成员。

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这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群体心理,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关键词:群体思维、社会群体、群体极端化.群体思维:一个群体的内聚力越强,就越容易导致群体思维的错误.因为在群体决定时,本来有不同意见者也碍于群体的压力而不再坚持己见,也会觉得集体的决策似乎是圣的。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听从大家的意见.同时群体中的成员认为决定是大家作出的,责任由大家分担,个体较少负有直接责任,所以就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社会群体:泛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

例如,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氏族、家庭一类群体;以地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邻里一类群体;以业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则是各种职业群体.关于社会群体的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群体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家庭、乡村、城市、政党、国家乃至人类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结合。

南斯拉夫社会学界有类似的看法。

他们把社会群体区分为局部性社会群体和整体性社会群体,后者所指的就是属于广义的社会群体,如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部落以及民族和人类。

群体极端化: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正文:一、群体思维.群体思维(groupthink),与群体规范有关。

它是指这样一些情况,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群体思维是伤害许多群体的一种疾病,它会严重损害群体绩效。

群体思维并非总是有害的,它也有有益的一面.例如网民群体,其构成的对社会良性规范的影响力就是有利于全体社会的。

202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群体极端化问题范文2

202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群体极端化问题范文2

202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群体极端化问题范文 群体极化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学者詹姆斯·斯托纳在1961 年提出。

斯托纳发现,与个人的单独行为相比,群体中的成员更加倾向于冒险,群体成员的观点会更易于向着某个极端化的观点发生偏移,直至群体讨论的结果走向极端。

美国当代法学家凯斯·桑斯坦对这一现象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

桑斯坦认为,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一开始具有某种倾向,在经过讨论之后这种倾向会更加明显,直至走向极端。

2010年,桑斯坦在其新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群体极化现象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名誉感”“流瀑效应”“舌战优势”以及“群体思维”的特点等多种因素在极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 一、极化形成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1.名誉感的驱使 名誉感对群体成员思维的影响其实是一种社会比较心理。

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人们总是希望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个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展示自我,一旦发现自己的观点受到了批评或质疑,在名誉感的驱使下,一些人就会稍稍朝着占主导地位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存有异议的观点保持克制,对于多数派的意见,表示更多的支持。

对名誉感的过度追求势必会造成极端主义,因为这样使得群体内的分歧和异议被变相的压制,表达不同意见将被视为是不忠诚的表现,人们受到对自己名誉的某种担忧的驱使,也许就不会由于信息和有说服力的论点而改变立场,更不可能有机会认识到自己身处的群体的偏见和偏见的严重程度。

2.辩论中的“舌战优势” 桑斯坦研究发现:在许多领域中,持某个观点的人会比持对立观点的人具有天然的“舌战优势”。

比如,在涉及到罚款的情况下,主张做出较高金额罚款的人们比主张做出较低金额罚款的人们具有天然的“舌战优势”,双方的讨论结果也往往趋向于更高的罚金。

[1]拥有“舌战优势”的一方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占据了道德上的有利位置。

凯斯桑斯坦群体极化原理

凯斯桑斯坦群体极化原理

凯斯桑斯坦群体极化原理1. 前言凯斯桑斯坦群体极化原理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它指出当人们在同一个群体中接触时间越长,意见就会越来越相似,团结性会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一种“群体极化”的现象。

这个原理不仅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普遍存在,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发挥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凯斯桑斯坦群体极化原理,并探讨它对我们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什么是凯斯桑斯坦群体极化原理凯斯桑斯坦群体极化原理是指,在一个群体中,成员们在沟通和接触的过程中,他们的观点、态度和看法会越来越相似,导致他们团结更紧密甚至变得更加极端。

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人们会不断寻找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并且团结到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成员加入同样的群体,而群体本身也变得越来越极端。

3. 群体极化的原因群体极化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因素:3.1 社会认同人们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因此会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3.2 信息筛选人们在接触信息时,通常会筛选信息以符合他们的思维模式。

这种自我筛选机制会导致人们看到的信息更多是符合自己思想的信息,从而强化了他们原本的观点。

3.3 群体动力由于人们希望获得群体认同,当某一个群体的态度和观点很明显时,成员可能会为了得到群体认同,而努力表达更加极端和激进的观点。

这种现象称为群体动力。

4. 群体极化的影响凯斯桑斯坦群体极化原理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是有些方面的列举:4.1 政治思潮凯斯桑斯坦群体极化原理,可导致政治极化。

人们希望家族、朋友、同类、政治党派等赞成他们意见的人能够团结在一起。

这样的集聚会强化相似想法,有可能导致政治阵营的产生及新旧政治国家效应。

在社交媒体和政治宣传的机制中,极化现象更容易发生。

4.2 社交生活在现代社交生活中,可能会发生同样的现象。

对于一个人的观点和态度的改变,最可能的来源就是其周围的人。

当人们长时间沉浸在一个群体中时,他们的个人思想往往会受到影响。

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研究摘要:网络群体极化是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的一种新现象。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模型,通过对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和演化模型的分析,提出群体极化现象下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为促进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网络“群体极化”的涵义“群体极化”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众多意见群体在媒体、政F、意见领袖等的影响下,在思想不断地交流碰撞中,最终大多数偏向于某一方的意见,并取得支配地位的一种现象。

二、媒体情绪群体极化动力模型1.影响因素影响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因素主要有:媒体热度、时间热度、关注热度,他们共同形成媒体情绪指数,此外还有网民情绪指数度和社会情绪指数。

关注热度。

当媒体关注某网络事件时,用某种数据来刻画其关注的程度,称为关注热度。

主要分析新闻报道对读者的吸引程度。

显然,新闻报道越能吸引读者关注,其所传递的媒体情绪越强烈。

曝光程度。

主要分析新闻报道是否密集、连续。

时间热度。

当某网络事件吸引大家注意时,网民就会关注它,随着时间推移,该事件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网民关注度也会逐渐减弱。

这个时间延续得长短就是时间热度,即媒体关注的时长短。

媒体情绪指数。

网络舆情发生后,媒体发布新闻进行报道,表明媒体关注该事件;通过媒体了解到该类事件后,网民发帖,参与评论,两者相互促进。

随着媒体热度和发帖热度的提高,关注热度进一步变热,时间热度也增强,形成了较高的媒体情绪,这就是媒体情绪指数的形成过程。

本文用时间热度、关注热度和曝光程度来综合评价媒体情绪指数。

发帖热度指网民的参与度,主要指某个时间段内的所有发帖数以及每天网民的发帖数,通过这两个数据来度量网民的参与度。

网民情绪指数用发帖热度来替代。

社会情绪指数。

指政F的参与度,即政F对网络舆情事件发布的新闻条数,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随着网络舆情信息的扩散,政F必然出面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及时、持续、全面、科学地发布或转发事件相关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论文班级:地球物理一班学号:1010121129姓名:张星宇2014年6月9群体极化及其影响摘要群体极化最早是由James Stoner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

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

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或者群体中冒险人数占多数时,态度或者做出的决策会变得更为冒险甚至激进,称为冒险偏移。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群体中谨慎保守人数占多做出的决策就比个人更保守,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称为谨慎偏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

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

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关键词:群体决策规则; 群体思维; 冒险转移一.群体极化现象的分析三大理论来解释群体极化现象 1.群体决策规则:群体之决策原则(如少数服从多数)将有助于极化现象之产生。

此类解释也主张,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上。

(1)群体诱发的移转是一种内化的,而非临时性的群体产物。

(2)当群体决策法则中的预备测试决策被取消后,移转仍会发生。

(3)偏态无法说明群体极化。

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这一种的影响是受到社会的规范。

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探讨,其观点是群体成员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它成员相互比较。

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

人与人互动的动态研究上有以下三点探讨:(1)在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间的差异。

(2)从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上出现的差异与理想差异,是否会产生预测移转。

(3)揭露出他人的反应后,所产生选择的移转。

.讯息影响论:人自借听取群体讨论时的争论极获得新讯息。

由于这些论点倾向于支持成员之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之理由。

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在比较群体决策与群体内部成员个人决策时,事实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差异。

在有些情况下,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保守。

更多情况下,群体决策倾向于冒险在群体讨论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群体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这个方向是讨论前他们已经倾向的方向。

因此,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

群体讨论会进一步夸张群体的最初观点。

事实上,群体转移可以看作是群体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

群体的决策结果反映了在群体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决策规范。

群体决策结果是变得更加保守,还是更加激进,取决于在群体讨论之前占主导地位的讨论规范。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冒险转移现象,人们有多种解释。

比如,有些学者认为,在群体讨论中,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变得更加熟悉了,随着他们之间的融洽相处,他们会变得更加勇敢和大胆。

另一种看法是,美国的社会祟尚冒险,我们敬慕那些敢于冒险的人,群体讨论激励成员向别人表明自己至少与同伴一样愿意冒险。

不过,最有道理的一种说法是,群体决策分散了责任。

群体决策使得任何一个人用不着单独对最后的选择负责任,因为没有一个成员能够承担全部责任,即使决策失败。

所以会更冒险。

1、群体成员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行为与信念的一致,以获取群体对他的认可及团体归属感;2、群体成员在对需要决策的事件拿不准的时候,模仿与顺从他人的行为与信念往往是安全的。

“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

从消极的一面看,它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群体极化似乎很容易在一个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群体内产生,也许是在这样的群体中,其成员对群体意见常做出比实际情况更一致和极端的错误决定。

人们都习惯于用挑剔质疑的眼光来对待事物,而这个论调一旦确定,大家就会在这个方向上提供更多的论点,只有极小部分的论点会转向另一个方向。

其结果,只会让最开始冒出的那个倾向更跨进一步。

到最后,你发现其实结果很荒谬,但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在过程中都很自然地选择顺从。

此外,还有社会比较。

人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也习惯赞同别人,一旦团体成员听到别人相信什么,通常就会调整自己的立场以符合主流方向。

持不同看法的人宁愿三缄其口,也不愿犯了众怒,赞同总是比反对更容易。

当然,极端未必是坏事,如果没有“群体极化”,许多重要的价值至今不会顺利实现。

例如公民权运动、废奴运动和女权运动,都曾一度被视为极端而遭多方打压。

但是,生活中,事实也很清楚,极端可能会伤害很多人,灭掉很多东西,有些时候,你跟着群体作出的决定,回到一个人的时候,会生出很多后悔。

二.群体极化现象的改善针对不同阶段而言,可从群体极化的三个阶段入手,根据每一时期谣言传播的特点和公众的反应,进行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群体极化的酝酿期:实时监控,预防谣言传播。

群体极化的酝酿期是群体极化控制成本最低的时期。

媒体要承担起对谣言进行实时“监控”的责任,重点表现在对舆论环境的“监测”和对群体中负面情绪的“控制”等方面。

具体来说,第一,要对社会舆情进行实时“监测”。

在对舆论环境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应该对谣言传播中的群体极化进行及时的预警和告知,从而引起政府和公众的注意,将群体极化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二,要尽力降低负面情绪的扩展速度。

在谣言传播的同时,以谣言为载体的负面情绪也在群体中传染。

甚至,有时候谣言虽然得到了纠正,但是因为负面情绪在群体中的持续性“煽动”,可能会导致谣言的“回流”和再生。

因此,要注重对群体中负面情绪的疏导,耐心倾听群体的呼声和利益诉求,预防因负面情绪的累积而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

此外,在群体极化的酝酿阶段,除了要发挥其对舆论环境的“监测”作用外,更为重要的是及时辟谣,这也是贯穿在群体极化控制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防止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出现的根本性措施在于及时辟谣,因此,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应该保持其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并充分利用其公信力,及时辟谣。

对于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而言,应该充分发挥其对突发事件的敏感性,及时纠正谣言。

群体极化的徘徊期:积极引导,促进极化分裂。

群体极化的徘徊期是群体极化控制最为关键的时期,积极引导最为重要;重点应在对群体中的“中坚分子”和“意见领袖”的引导。

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对群体中的“中坚分子”进行引导,以达到“分裂极化”的目的。

分裂极化是“网络群体极化的首要心战功能,通过分裂极化这种手段可以制造并加深群体矛盾,使一个团结的群体分裂。

”④在群体合力中存在着“中坚分子”,“他们表现出意志的坚定、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的强烈性,可对多数派产生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合力(合意),并推动新的合力的形成”⑤。

这时社会化媒体尤其是官媒可以通过议程设置,比如新闻策划、新闻深度报道,对群体中“中坚分子”的观点加以引导,从而使群体中产生更多多元化的声音,最终使群体意见产生分歧,以达到“分裂极化”的目的。

第二,应对群体中的“意见领袖”进行引导,从而使群体意见向正确方向极化。

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是一些在人际传播网络中能够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

在群体意见的徘徊阶段,意见领袖可能决定着谣言极化的方向。

因此,要借助外界力量,比如民间精英、专家等,以其权威的专业知识,对群体中的意见领袖进行引导,使群体意见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群体极化的爆发期:有效阻控,防止谣言回流。

群体极化的爆发期也是决定群体极化控制成功与否的重要时期。

对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的有效阻控重点要放在对“从众流瀑”的阻碍和对“极化机器”社会化媒体的适度调控这两个方面。

第一,传统媒体和社会化媒体之间应该形成“舆论合力”,对“从众流瀑”构成有效的阻力。

舆论合力是指众媒同声的舆论效应,是数千种甚至上万种媒介传播共同意见所造成的强势。

⑥“从众流瀑”现象的出现是群体极化形成的征兆和关键环节。

因此,传统媒体和社会化媒体之间应该相互联动,果断地抓住时机,形成媒介的“舆论合力”,在群体极化的舆论场建立之前,构建起强大的媒介舆论场,从而对“从众流瀑”现象构成强有力的阻力和缓冲体,防止群体极化演变为群体性暴力事件。

第二,要加强对“极化机器”社会化媒体信息的适度调控,防止谣言极化现象的“回流”。

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常常出现虚假信息泛滥、网络病毒肆虐等不良现象。

社会化媒体的杂乱无章和过于喧嚣为谣言极化的重生和“回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社会化媒体自身要加强信息的规范性建设,比如一些资深的网民、论坛的版主和社区管理员要担负起对信息进行严格筛选的责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并且:1、坚持公平原则,认真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或建议,在每个人陈述完意见之初不做出评价。

2、鼓励批评性评价,在别人的评论中看到自己的缺陷,从而更好的完善策划。

3、可以将群体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重组在一起表达不同的意见,更容易选择出合理的方案。

4、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局外人的头脑更为清晰(旁观者清),也更能够看出其中的缺失。

5、在实施之前,召开被称为“第二次机会”的会议,容许更多的意见提出,给更多的成员发言权。

6、生活并不是跷跷板,无论永远在高处,还是永远在低处,都不是最佳观测点。

有些时候,往中间靠靠,才可能摸清全局,也看到退路结语: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是有利有弊。

所以要在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方面起到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在引导舆论方面的各种缺憾,如何取其利而舍其弊是值得思考的。

使其最大限度发挥正面效应,避免盲目的群体极化现象发生,是我们从“反茅于轼”事件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