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课题1溶液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乳化现象
实验9--4:洗涤剂在清洗油污时起的作用是什么?

水和油 (没有加洗涤剂)
水和油 ( 加了洗涤剂)- 乳化
实验现象记录:
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 把液体到 掉后试管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是否干净 浑浊 分层 不干净 水和植物 分层 油
水和植物油 和洗涤剂
现象
分层
浑浊
不分层
干净
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 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蔗糖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 分进行比较,它们的组成完全相同。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 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宏观特征:(1)均一性 (2)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 同。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
• 【思路点拨】根据“甲胺易溶于乙醇”可判定是利用“溶解”而除
去。A中洗涤剂不能使油污溶解但能起到乳化作用从而去污与上述原 理不相似。B中汗渍能溶于水,与上述原理相似。C中汽油是优良的有 机溶剂,油污易溶于汽油,与上述原理相似。D中碘能溶于酒精,与 上述原理相似。 问题的认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 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 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 • • • • • •
7.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 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 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D )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一、溶液
被溶解 分散到 一种或几种 物质 另一种 物 质 能溶解其他 物质的物质
溶质
的物 质
溶剂
均一、稳 定 的 混合物
溶液
乳浊液
乳化剂
乳化现象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热量,有的放出热量。
作业:P33 1、2、3、4、5
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而变质,碳酸钙不溶于水也不和肥皂反应,不 能用肥皂洗涤。故A符合题意。根据碘溶于酒精的性质,可以用酒精 清洗残留碘的试管。洗洁净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可以用它清 洗餐具上的油污。油漆易溶解于汽油,可以用汽油清洗沾在手上的油 漆。
• 【思路点拨】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
• 【思路点拨】解答溶液概念的题时一定要抓住溶液是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这是判断能否形成溶液的标准。 •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加入汽油中,可以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加入水中,高锰酸钾加入 汽油中,植物油加入水中形成的混合物都不稳定,故选A。
• • • • •
2.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 ) A.用肥皂洗涤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 B.用酒精清洗残留碘的试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汽油清洗沾在手上的油漆
均一性、稳定性。
(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不一定。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不一定。如水就不是溶液、 酒精也不是溶液。
图9-3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 讨论:1、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经用过哪些溶液? 还看到过哪些溶液? 2、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
【要点诠释】
• 1.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不是二 者溶解时只有放热过程,而是扩散过程吸收的热 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试管内液体温度上 升。 • 2.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时,温度降低,是扩散过 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 3.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是因为 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基本 相等。 4.酸、碱、盐等物质溶于水时,以离子形式扩散; 蔗糖、酒精等有机物溶于水时,一般以分子形式 扩散。
【要点诠释】
• 汽油和洗洁精都能洗去油污 但原理不同,汽油洗油污是 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而洗洁精洗油污是发生了乳 化现象,不能形成溶液。
【典型例题】
• 1.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 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 A.碘加入汽油中 B.面粉加入水中 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 D.植物油加入水中
• 【解析】生活中或实验室中洗涤的原理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化学
反应把不溶物变成可溶物而洗去,二是利用乳化作用原理,把油污变 成细小的油滴,形成乳浊液而洗去,三是利用溶解原理,把物质溶解 于水形成溶液而洗去,在洗涤时,要根据被洗涤的物质成分选择合适 的原理和方法。
• 3.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 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等 溶于乙醇并随加热后挥发逸去,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 有腥味了。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 A ) • A.用洗涤剂洗碗 B.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 •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 D.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 【解析】碱溶液沾在皮肤上时,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 硼酸溶液,而不是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 断搅拌,故B错误。溶液不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移 动的离子,乙醇中只有乙醇分子不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 的离子,故C正确。乳化现象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故D错误。
• 6.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 C • A、生石灰、氯化钠 B、碳酸钙、氢氧化钠 • C、苏打、小苏打 D、硝酸钾、硝酸铵
• 【解析】A中加水能放热的是生石灰,不放热的是氯化钠, 故A可以。B中碳酸钙难溶于水,而氢氧化钠能溶于水并放 热,故B可以。苏打是,小苏打是,它们都溶于水,故C不 可以。D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而硝酸钾溶于水温 度不变,故D可以。。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
处密度的大小( C ) A:A > B B: A < B C: A= B D: 不能确定
A B
A
B
练习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
一年时间后,KNO3将( B )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
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
溶液
实验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剂 水
溶质 振荡前 震荡后现 静置后 结论 现象 象 现象 酒精 分层 均匀混合 不分层 乙醇和水 互溶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体系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量少
溶剂
液体 液体 量多
有水
非水物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1)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 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 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动物摄取食物 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 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 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 部吸收。
【要点诠释】
• 1.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溶剂,但可以有多种溶质。 2.溶液“透明”包括无色透明和有色透明(如 CuSO4溶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3.SO3、CaO等易与水反应的物质溶于水,溶质 不是SO3、CaO,而是H2SO4、Ca(OH)2。 4.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溶剂的质量之和(溶质 的质量是指被分散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没有分 散进溶剂内的物质,就不能计算在内)。溶液体 积不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如100 mL酒 精和10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这是因 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
练习3、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 • • • • • 碘酒 硫酸铜溶液 石灰水 生理盐水 盐酸 90ml酒精和10ml 稀硫酸
碘 硫酸铜 氯化钠 乙醇 水 水
氢氧化钙 水 氯化氢
酒精


硫酸

小结:
溶质
能溶解 被溶解 一种或 分散 另一种 其他物质 溶 几种物 物质 剂 的物质 质 的物质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提问:生活中的纯净水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海水、河水、湖水以及矿泉水呢? 一、溶液
实验9-1
图9-2 蔗糖溶液
探究思考:(阅读教材P26)
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形成溶液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子形式存在(C11H22O11),
而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在(Na+、Cl-)。 联系:两种溶液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
实验9--2 :碘能溶于水吗?高锰酸钾能溶于 汽油吗?
实验现象纪录
溶剂 溶质 现象
几乎不溶于水
溶解,溶液棕色 溶解,溶液紫色 不溶于汽油

汽油 水

碘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
溶质与溶剂的辨证关系:
• 相同溶质在不同种溶剂 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
溶解能力不同。
(1)溶液的特征是什么?
• 【解析】此题是对去除原理的探讨,通过类比的方式可加深对这一
• • • • •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稀硫酸中水是溶剂 B.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均匀就能形成溶液 C.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 D.乳化现象就是油脂溶于乳化剂
•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般溶液如果没特殊 指明,溶剂都是水。A中稀硫酸是溶液,其中水是溶剂。B 中如果物质投入水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不能形 成溶液。C中无色液体比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D中乳化 现象实质是油脂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成细小的液滴,不 能形成溶液
• 有的温度升高,有的温度降低。这取决于 物质的性质。如:
实验现象记录
水中加入 的溶质
加入溶质前 水的温度/℃ 加入溶质后 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NaCl
NH4NO3
NaOH
温度基本不变
温度降 低
温度升高
结论
有的物质溶解时可能吸热,有的 物质溶解时可能放热。
• 1.溶解: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 叫做物质的溶解。在物质溶解形成溶液的 过程中,所发生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 向溶剂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而溶质的 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 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所以 物质溶解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 2.溶解热现象: • (1)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降低 (2)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不变 (3)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
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
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
体。 混合物:凡是溶液都属于混合物
3、溶液的组成:溶剂与溶质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m(液)= m(溶剂)+m(溶质) V溶液 < V质+ V剂 探究思考:哪些物质可以做溶剂,哪些物质可以做溶质? 溶剂:水、汽油、酒精等物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
去污原理分析:
• 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是乳化剂, 能使油分散成无数 细小的液滴而不聚 成大的油珠。这些 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达到洗净衣物的目 的。
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 浊液。如:把植物油和水混合振荡后得到的浑浊的液 体,就是乳浊液。该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分层。 2、宏观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3、乳化: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而不聚成大油珠。 4.乳化现象:是指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植物油和水 的混合物)不再分层而能稳定存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 数细小的液滴能随水流走。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 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就是这个道理。乳化不是溶解,不能 形成溶液。 三、乳浊液和溶液的用途 见课本P31面资料卡片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 A.当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B.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里,并 不断搅拌 • C.乙醇之所以不导电,是因为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 • D.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它将植物油分散成小液滴,发生了 化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