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自律
审美自律ppt课件
促进事业发展
良好的审美品味和创造力,有助 于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和成功,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
03
审美自律在不同领域的应 用
艺术领域
艺术创作
审美自律要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保 持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不受外界干 扰和商业利益驱使,追求艺术本质和 内在价值。
艺术鉴赏
审美自律也体现在观众的艺术鉴赏中 ,观众应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不受流行趋势和他人评价左右,能够 深入感受作品的美感和内涵。
审美自律PPT课件
目录
• 审美自律的定义与重要性 • 审美自律与个人发展 • 审美自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目录
• 如何培养审美自律 • 审美自律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审美自律的未来发展
01
审美自律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01
审美自律:指个体在审美活动中 ,能够自觉地遵循美的规律,发 挥审美创造力,实现自我发展和 自我完善。
VS
审美自律在全球化的体现
在全球化进程中,审美自律表现为对多元 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以及对不同艺术形式 的欣赏和理解。同时,全球化也促进了不 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审美自律的 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审美自律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对审美自律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环境友好和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 人们在审美自律中更加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将美学和伦理相结合。
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应自觉遵循美的规律 和道德规范,抵制低俗、媚俗的审美倾向 ,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源自02审美自律与个人发展
提高个人品味
培养审美意识
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提高对 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能够更好 地欣赏艺术、设计、时尚等领域
《审美自律》教案
《审美自律》教案教案:审美自律教案目的:1.帮助学生了解审美自律的概念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掌握培养审美自律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品味和判断力。
教案步骤:一、引入(10分钟)1.利用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为审美自律的重要性铺垫。
二、理论部分(20分钟)1.呈现审美自律的定义和意义。
-审美自律是指个体在审美选择和行为方面对自己的控制和规范。
-审美自律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审美品味和判断力,提升文化素养和美学修养。
2.分析审美自律的好处。
-有助于个人的精神追求:通过培养审美自律,个人可以更好地追求内心的美感和价值。
-有助于社会的艺术文化发展:良好的审美自律有助于推动社会艺术文化的进步和繁荣。
三、方法与技巧(30分钟)1.呈现培养审美自律的方法和技巧。
-拓宽审美视野:主动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如绘画、音乐、电影等,了解不同的审美元素和表达方式。
-学习与欣赏经典作品:深入了解经典艺术作品,学习其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从中获取美感和启示。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作品的优缺点,理性地评价其质量和内涵,培养独立思考和辨识艺术的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关注自然美和日常美,培养对生活中细节的敏感和欣赏,提升对美的敏感度和品味。
-参与艺术活动:参加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与他人交流心得和体验,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认知。
四、实践活动(3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艺术作品欣赏。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件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
-学生可以选择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如绘画、摄影、音乐等。
-鼓励学生通过表述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学生自主发现和理解。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发现美感和情感,培养自己的主动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作品,培养开放的审美心态。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培养审美自律的重要性和方法。
2.鼓励学生将审美自律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对美的敏感度和品味。
审美自律
《 早 春 图 》 北 宋 郭 熙
《图
绶》
《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 石涛
《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
课后讨论:是否认可这种表现方式? 是否符合本节课的“审美自律”?
指艺术家不是为某一个阶级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人从事创作而完全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强调一种个性话的表达同时在作品的视觉形式方面也无需屈从于公众的审美趣味
审美自律 :1. 指艺术家不是为某一个阶级、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人
从事创作,而完全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强调一种个性话 的表达,同时在作品的视觉形式方面也 无需屈从于公众的 审美趣味。
兰亭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 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 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 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 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 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 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 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 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 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 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第五课----《审美自律》
《荷拉斯兄弟的誓言》布面 达维特(法国)1784
审美自律
萨宾妇女-达维特(法国)
这幅画暴露了古典主义绘画 形式美的程式化,理性的构思冲 淡了艺术美的真实激性。达维特 在失望与消沉的情绪下,借画这 幅画来消磨时光,因而难免有"借 酒浇愁”之感。 此画于 1799 年 完成,当它被推出沙龙时,人们 立即意识到画家的意志的转变。 所以到了拿破仑巩固其政权的年 代里,他也很快成了宫廷画家。 这种局限性在他以后的创作中就 更加明显了。
审美自律—魏晋
思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王羲之 的《兰亭序》 中有20个“之” 字的书写,能 不能将它们的 位置进行交换 呢?
VS
审美自律—宋
宣纸的发展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 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后迁居襄阳,故有“米襄 阳”之称。。
《珊瑚笔架图》是米芾唯一传世的绘画作品, 附于《珊瑚帖》之后。《珊瑚帖》是米芾的一幅 行书作品,其后附有《复官帖》,因此又名《珊 瑚复官二帖》。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北宋)
《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元)
审美自律—宋
恰恰就在北宋中期,许多修养高的文人、官员,他们有着琴棋书画的底蕴,凭着自己的喜好也加入到美术创作与收藏行列中来了。这将带来 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看南宋画家米友仁创作的《潇湘奇观图》。 《潇湘奇观图》纸本 米友仁(南宋)
审美自律—宋
《墨梅图》纸本 王冕(元)
审美自律—明清
思考:
他们作画用 笔用墨与郭熙、 米氏云山又有什 么不同?
︽ 搜 尽 奇 峰 打 草 稿 ︾ 石 涛 清
-
--- 破墨 --- 水墨写 意 --- 泼 墨 。 强 调 笔墨趣味与个性 表现。
第五课 审美自律-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五课审美自律-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审美自律是什么,为什么要有审美自律;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水平;3.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去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审美自律1.1 什么是审美自律审美自律是指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鉴赏能力,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艺术作品所左右。
1.2 为什么要有审美自律审美自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避免盲从和被动接受,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艺术家和作品的不公平评价。
2. 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2.1 教学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美感、审美和创造的素养。
2.2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示范、引导、启发、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演示、互评等方式互动式教学;•遵循“观察-分析-评价”的教学模式。
2.3 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熟练掌握不同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培养分类、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学会用合适的词汇和描述方式评论艺术作品。
三、教学流程1. 导入(10分钟)•介绍本节课教学内容;•提出审美自律的概念和意义;•引出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2. 学习和实践(75分钟)•分别以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艺术类型为例,教授不同艺术语言;•使用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分类、分析、评价;•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词汇描述艺术作品,展示学生的艺术创作作品。
3. 总结(15分钟)•汇总所有学生的作品;•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四、教学评估1. 测验评估•开课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了解学生在艺术鉴赏方面的基础程度;•课后进行测验,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实践评估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不同的艺术类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实践,其中实践环节带给学生了很好的学习体验。
但是整个教学活动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例如引入更多互动环节,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课堂效果。
审美自律教案
审美自律教案教案标题:审美自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审美自律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审美品味的认知和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审美自律的意识和习惯;4.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创造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审美自律的概念和重要性;2. 艺术品的鉴赏和评价;3. 艺术品的创造和表达。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审美自律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审美品味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解释审美自律的概念,包括对美的追求和个人品味的培养;2. 介绍艺术品的鉴赏和评价的基本原则,如构图、色彩运用、表现力等;3. 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品的创造和表达过程,包括艺术家的灵感来源和艺术形式的选择。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些艺术品的案例,如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2. 分组讨论并分享对这些案例的鉴赏和评价,引导学生理解不同人对艺术品的看法和喜好的差异;3.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四、实践活动(2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品味选择一个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进行创作;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解释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3. 全班同学对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审美自律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审美自律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评估:1. 学生创作作品的质量和创意表达;2. 学生对案例的鉴赏和评价能力;3. 学生对审美自律的理解和意识。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艺术家或美术老师来学校进行艺术讲座或工作坊;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音乐会,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艺术活动,如合唱团、舞蹈队等。
教学资源:1. 艺术品的图片、音频或视频素材;2. 学生创作艺术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3. 相关的书籍、文章或网站链接。
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过程中,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案例和活动来引导他们理解审美自律的概念和培养相关能力。
高中美术_第五课 审美自律教学课件设计
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北宋中期,产生了巨大变化。
北宋中期,不是职业化家,但有很高文化修养 的文人、官员成为美术的参与者,凭着自己的 喜好也加入到美术创作与收藏行列中来了。他 们的出现,使美术标准和趣味发生变化。
这对绘画有什么影响呢?
米友仁(南宋)《潇湘奇观图》
画烟山峦水飘多渺用,水树墨影点迷染,离不,拘淋形漓色尽勾致皴,生动有趣
我们要从 文化角度 分析和理解美 术作品,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尊重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谢谢
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
第五课 审美自律
第一课时
曹全碑(东汉) 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
礼器碑(东汉)记述了鲁相修饰孔庙、造加孔庙礼器等的功绩。
在历史的长河中,美术其实总是依附于一 定的实用功能而存在的。美术家被赋予这 样或者那样的任务,美术作品的创作也是 为了满足不同的现实需要。
艺术家通常只能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 体现自己的个人特色。
早春图(北宋)郭熙
宫廷御用画家
林
春山淡冶而如笑
泉
夏山苍翠而如清
高
秋山明净而如妆
致
冬山惨淡而如睡
“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 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 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 之色有明有晦。
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平视的境界,塑造的是 “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
在笔墨运用、 构图章法及 表达意图有 何不同?
对比与总结
《早春图》
《潇湘奇观图》
作者 (身份) 绘画目的
服务对象
郭熙(北宋)
宫廷画家
米友仁(南宋)
有艺术修养的文人
美术鉴赏《审美自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情境。通过展示经典美术作品的高清图片、播放艺术家创作过程的视频以及相关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激发他们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同时,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他们在情境中感知审美自律的魅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以一段富有感染力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美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今天,我们将开启一段关于审美自律的旅程,学会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艺术作品中的魅力。”接着,通过展示一组对比鲜明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审美自律的重要性。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美术作品。这些问题将涉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审美自律的基本原则,并运用到实际鉴赏过程中。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个小组针对指定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审美自律的概念,理解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美术作品的主题、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评价美术作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审美自律第二课时_ppt课件
睡莲( 法国 ) 莫奈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在小船上作画的莫奈 ( 法国 )1874 马奈
第五课 审美自律
重点回顾: 本节课学习了19世纪法国画坛里
的哪三种艺术流派?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审美自律的含义:
1.艺术风格的发展和演变有自 身的内在规律。
2.艺术家们以及他们所创造的 作品两者之间所产生的那些微妙 的“化学反应 ”。
第五课 审美自律
第五课 审美自律
第五课 审美自律
第五课 审美自律
三.印象主义
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 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 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印象主义作品欣赏
日出 . 印象 ( 法国 )1872 莫奈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左图为《日出·印象》 原址
第五课 审美自律
2、重感性。体现个人情感。 3、对正义和幸福未来的向往。 4、敢于运用夸张、象征的手法,偏爱幻想的主观世界 。
题材 构图
场景 色彩 笔触
古罗马早期历史故事 戏剧式构图 室内
朴素而强烈 轮廓线描摹精细,笔触细腻
1830年的革命行动
稳定的三角形 室外 灿烂而响亮 粗放、旋动
思想性
表明画家投身大革命决心
讴歌人民为自由和权利而战
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
审美自律
-----十九世纪三大主义作品赏析
2009年2月
第五课 审美自律
三大主义
新
浪
印
古
漫
象
典
主
主
主
义
义Leabharlann 义第五课 审美自律
一.新古典主义
审美自律-陈婧
第五课审美自律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教学重难点:1.不同风格流派的特点和艺术家的独立审美风格;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由王羲之的《兰亭序》导入,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并针对作品里的“之”做个小互动,把作品里的“之”字抽出来,要求学生填空。
这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里特别要让学生体会艺术家的情绪对书法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也就是说,中国的书法并不是呆板的“写字”,而是受书法家情绪支配的艺术创作。
一.美学意义从总体审美角度看,《兰亭序》可以十六字概括之,即风神萧洒,意态悠闲,不偏不激,中正平和。
艺术特色:1.笔道精致一丝不苟。
2.藏露正侧诸法俱备。
原文全文:(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
审美自律全ppt课件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思考与交流 中国山水画的章法布局 三个发展层次
《鹊华秋色图》(元)赵孟頫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思考与交流 中国山水画的章法布局 三个发展层次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思考与交流 中国山水画的章法布局 三个发展层次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思考与交流 中国山水画的章法布局 三个发展层次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思考与交流 中国山水画的章法布局 三个发展层次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潇湘奇观图》(南宋)米友仁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元朝以后,很多艺术家在题材、内容、方式进一步与画家的人品 联 系在一起。绘画对他们来说其实更多是一种愉悦身心的方式。 因此画家们开始有意识地用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题材来隐喻 自 己的高洁,用丰富的笔墨来捕捉即兴的情感。
审美自律全ppt课件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导学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 对 个人风 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兰亭序 唐摹本 ( 东晋 )王羲之
第五课 审美自律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在小船上作画的莫奈 ( 法国 )1874 马奈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日出 . 印象 ( 法国 )1872 莫奈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日出 . 印象 ( 法国 )1872 莫奈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冬天的风景 ( 法国 ) 莫奈
第五课 审美自律
风景( 法国 ) 莫奈
第五课 审美自律
题材的变化
3.强调个性和情感的表现,偏 3.重视历史的精确性,试图重现 爱幻想的主观世界,追求灿烂 当时的情景,追求细节的真实性。的色调。
美术鉴赏《审美自律》教案、教学设计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作品欣赏、创作实践、评价反思等环节,形成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学习和鉴赏,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审美自律》的教学,学情分析如下:学生在进入本章节学习之前,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欣赏和解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审美原则和美术鉴赏方法有较高的学习需求。然而,学生在审美自律方面的认识和运用尚显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引导和培养。
-结合所学审美自律原则,进行创意构思。
-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展现个人风格。
-作品完成后,撰写创作心得,阐述创作过程中如何运用审美自律原则。
4.参加一次美术鉴赏活动,如参观美术馆、艺术讲座等,并完成以下任务:
-观赏过程中,关注作品的审美自律特点。
-撰写一篇活动心得,分享你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2.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难点:如何突破学生已有的审美误区,引导他们树立开放、包容的审美心态。
3.重点: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想:
美术鉴赏《审美自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审美自律》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审美自律全课件
审美自律的案例分析
05
艺术家通过自律,追求艺术创作的完美和独特性,不受外界干扰和商业利益影响。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自我反思和批判,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以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
艺术家通过自律,保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坚守艺术道德和职业操守,维护艺术创作的纯粹性和独立性。
自律在审美欣赏中的体现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自律表现为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对艺术家创作过程的探索和尊重,以及对作品意义的挖掘和思考。
通过自律,人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认识和理解美,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赏艺术作品。
自律对审美水平的提升
在自律的过程中,人们的创造力也会得到提升,能够创造出更具独特性和个性化的艺术作品,丰富美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整洁、优雅的形象,同时也要关注周围环境的美化。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注重创造美、追求美,将美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成果中。
自我反思与提升是培养审美自律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分析自己的喜好和偏见,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未来审美自律将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与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审美自律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推动全球文化的共同发展。
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注重自我反思和批判,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育质量。
美术鉴赏_第二单元_第五课审美自律_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具与学具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
教学过程第1课时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
《兰亭序》魏晋时期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山阴兰亭(故址在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流有司徒谢安、孙绰、名理精高僧支遁,以及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等41人,宾主兴致盎然,成诗37篇,众公推王羲之作序以存念。
这篇流传千古的美文妙墨,手稿共28行,324字,前松后紧,间有顺手涂改数处,极为自然随意,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圆融境界,加之酒后微醺,如有神助。
醒后曾再书,竟不能复得。
此帖传为唐代冯承素双钩廓填本,纸本,故宫博物院藏,素称“神龙本”。
千百年来,流传有绪的《兰亭序》已深入人心,并孕育了以“中和”为极则的书法审美观念。
其书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用笔秾纤得体,遒丽天成;章法如斜反正,纵横自如。
文中“之”字重复达二十多次,然字字意殊,极尽和畅变化之美。
从书法美学上讲,表现为空灵、自然,以韵为尚;流露在笔尖墨端,则是任情适性,天真烂漫。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
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
◆注意:教师提出要求: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3.学生思考并回答。
审美自律
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 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
重点:(1)“审美自律”的含义
(2)“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 (3)美式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
作业:完成“活动建议一”
审美自律
主讲人:刘莹莹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 (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
思考: 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
“记抒相之发叙传兰之作”者亭本字好周,围共景的1不山二、原水十长能,之 八始美 行生否位死和 ,找无聚 三置会 百常到?的的 二每欢 十感慨乐 四个之 字。法情 ,帖, 章 2、法的、得如结意果构之、作把笔。这法后都人些很 评字完 道美 “在, 右作是 军他 字品三 体中十 ,三 古的岁 法位时 一 置变法交。”其。换雄因一秀此之,下气历,,代出 书会于 家不天 都然 推会,《影故兰古亭响今》全以为为“篇师天 的下为效最第一著果,行?唐书”太宗。时存冯世承唐素摹号墨金迹印以,“故神称龙为本”
《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 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 好的摹本
总结: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 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的流露在其中; 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 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 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 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
阅读教材第38页并从作者身份、 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 创新之处对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早春图》郭熙(北宋)
《潇湘奇观图》米友仁(南宋)
知识补充:
“三远论”——郭熙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晋人王羲之最有 代表性的天下第 一行书《兰亭集 序》之
活动二
此图高33厘米,长636.9厘米。展卷望去,犹如坐在小船上,逆富春江 展卷望去,犹如坐在小船上, 此图高33厘米, 636.9厘米 33厘米 而行,在移动中观看青山绿水,每观每异, 而行,在移动中观看青山绿水,每观每异,令你应接不暇 ,烟、云、树、
思考与交流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 光如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这是乳白; 光如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乳白;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更有“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更有“弯弯的 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树色一例阴阴的” 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树色一例阴阴的”,这是深浅不同的 墨色; 树梢上那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 墨色;“树梢上那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这是几不成墨的 背景;只有一点亮色,天上那蒙着一层淡淡的云的满月。 背景;只有一点亮色,天上那蒙着一层淡淡的云的满月。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怎样一富素淡朦胧,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怎样一富素淡朦胧,清幽美 妙的水墨山水画。 妙的水墨山水画。
古代 山水画 的 审 美 趣 味
中国画十分讲究“ 的关系, 中国画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特别讲究如何 的韵味。 “藏”的韵味。 据说宋代考宫廷画师时出了这样的几道题: 据说宋代考宫廷画师时出了这样的几道题:“踏 花归去马蹄香” 深山藏古寺” 万绿丛中一点红” 花归去马蹄香”、“深山藏古寺”、“万绿丛中一点红”。
中国古代山水画知识总结
为主,在一幅作品中加上诗文、书法、 以画为主,在一幅作品中加上诗文、书法、绘画 以至印章的等艺术手段, 以至印章的等艺术手段,也是中国画极为新颖的一个 特色。它的形成过程很漫长,首先是提倡画中有诗, 特色。它的形成过程很漫长,首先是提倡画中有诗, 也就是追求画像诗一样的富有抒情味并且带有诗的韵 也像诗那样的善于创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 律,也像诗那样的善于创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画外有 ”“意趣无穷 意趣无穷” 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 意”“意趣无穷”,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 同时,这些又是表达作者的个性, 同时,这些又是表达作者的个性,体现与众不同的风 格的一个很好的阵地。 格的一个很好的阵地。这样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 使得中国画成为了以画为主体并有诗、 使得中国画成为了以画为主体并有诗、书、印相辅相 成的一门小型的“综合艺术” 成的一门小型的“综合艺术”。
第二单元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5课
审美自律——中国古代山水画诠释 中国古代山水画诠释 审美自律 中国古代山水画
/lhz865/
中国山水画美学思想的核心
中国古代山水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传 统艺术,东方的哲理和美学思想滋养了它的 精神内涵,山水画的材质工具——笔、墨、 砚、纸造就了它的表现形态。
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
北宋郭熙在所著《林泉高致》一文中提出“山有三远, 北宋郭熙在所著《林泉高致》一文中提出“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是总结了构图学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高远、 三远法是总结了构图学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高远、 深远和平远的三远法,实际上是如何表现山水境界中的高、 深远和平远的三远法,实际上是如何表现山水境界中的高、 深三度空间的方法。 宽、深三度空间的方法。
中国人认为人的一呼一吸都与宇宙相通。 中国人认为人的一呼一吸都与宇宙相通。艺术家的 精神无处不与寥廓的宇宙相感应,相交游。 精神无处不与寥廓的宇宙相感应,相交游。人与自然是融 合为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这叫“天人合一”思想。 合为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这叫“天人合一”思想。 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核心。 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核心。 中国山水画受老庄思想及禅宗思想影响至深,注重个体心灵的体悟, 中国山水画受老庄思想及禅宗思想影响至深,注重个体心灵的体悟,常常 个 在静寂观照中,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求返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灵。 在静寂观照中,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求返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灵。 山水画创作并非是对一山一水作客观刻板的自然描绘, 山水画创作并非是对一山一水作客观刻板的自然描绘,而是把山水 作为传达情感的载体,来抒发画家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 作为传达情感的载体,来抒发画家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 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 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气象 万千的胸中丘壑。 万千的胸中丘壑。
经典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综观全图,水陆交接、林木聚散、平原远近、两山对峙、屋宇人物, 综观全图,水陆交接、林木聚散、平原远近、两山对峙、屋宇人物,诸多景物安排 得错落有致, 设色明丽清淡, 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 ,设色明丽清淡,风格古雅俊秀,创造性地将水墨山水与青绿 设色明丽清淡 风格古雅俊秀, 山水融为一体。 山水融为一体。
感悟古代山水画家的创作灵感
个画家有着不同的气质与素养, 每个画家有着不同的气质与素养, 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 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 山水画是最心灵化的艺术, 山水画是最心灵化的艺术,中国山水 画家以自己内心的情绪, 画家以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 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 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 形体气势的开合, 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 气象万千的胸中丘壑。 深、气象万千的胸中丘壑。让我们感 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 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 那份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 那份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 特意境的美的享受。 特意境的美的享受。
中国山水画的语汇是诗化的境界 中国山水画的语汇是诗化的境界 语汇
中国画的语汇是诗意的境界。 中国画的语汇是诗意的境界。
苏东坡云: 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苏东坡云:“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个 诗、书、画、印堪称“四绝”。这是因为诗、画都是写人绘景; 堪称“四绝” 这是因为诗、画都是写人绘景;
中锋、侧锋、逆顺、 笔法:中锋、侧锋、逆顺、点、 粗细、顿挫、方圆、疾徐、 粗细、顿挫、方圆、疾徐、转折
(演示一)
墨法
:浓、淡、乾、
湿、枯、皴、
擦、点、染 焦墨、浓墨、破墨、淡墨、 焦墨、浓墨、破墨、淡墨、 积墨、宿墨、泼墨。 积墨、宿墨、泼墨。
古代山水画技法的程式美 古代山水画技法的程式美 山水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表现山石的 质感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 现程式,叫做皴法。 皴法 现程式,叫做皴法。
诗画并举,相映生辉,形成中国画一道亮丽的风景。 诗画并举,相映生辉,形成中国画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画自古便有很强的线条美感
渔庄秋霁图 (元) 倪赞 运用简洁的线条 创造孤傲、清高、 创造孤傲、清高、 苍凉、 苍凉、疏放的一 种艺术境界
中国画线条由于融汇了 的线条艺术特点, 书法的线条艺术特点,扩 大了线条的媒介范围, 大了线条的媒介范围,成了 画家创造艺术美的基本手段 。
中国古代山水画感悟
千百年来在无数山水画家的千锤百炼
下,中国山水画使其内外交融,炉火纯 中国山水画使其内外交融, 青,铸就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文 化特征的绘画艺术, 化特征的绘画艺术,她与东西方各画种 共呈于世界艺术之林。 共呈于世界艺术之林。
展子虔的山水画成就很大,他的《游春图》 展子虔的山水画成就很大,他的《游春图》, 对推动绿水青山的画法,起了重大作用。 对推动绿水青山的画法,起了重大作用。他 以巧妙的经营和丰富的色调, 以巧妙的经营和丰富的色调,画出了春光明 媚的湖山景色。一片江南烟水,翠蚰葱茏, 媚的湖山景色。一片江南烟水,翠蚰葱茏, 春波荡漾,表现了山川的美丽和辽阔。 春波荡漾,表现了山川的美丽和辽阔。
(活动二:这样的几道题,应该怎样画) 夏珪将“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为:初雨天晴,林间小道上,由远及近、 夏珪将“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为:初雨天晴,林间小道上,由远及近、稀稀地 零落一行马蹄印;在最近的马蹄印上有三只蜜蜂,两只在蹄印上盘旋准备采蜜, 零落一行马蹄印;在最近的马蹄印上有三只蜜蜂,两只在蹄印上盘旋准备采蜜, 而另一只沿着“香路”一直向前飞去…… ……; 深山藏古寺” 他将画面画成: 而另一只沿着“香路”一直向前飞去……;在“深山藏古寺”中,他将画面画成:在 飞岩绝壁、蜿蜒的石矶小道上两名步履蹒跚的老和尚, 飞岩绝壁、蜿蜒的石矶小道上两名步履蹒跚的老和尚,正吃力地抬着一桶水向山 上走去,一旁是云雾缭绕的林海…… 而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画面是: ……; 上走去,一旁是云雾缭绕的林海……;而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画面是:在一望 无垠的绿色丛林与稻田间, 无垠的绿色丛林与稻田间,一位紫衣少女双手分别拎着给亲人送午餐的饭篮与陶 瓦罐;那迎面拂面而来的山风,吹动着紫衣显现少女婀娜的身影,吹开少女的乌 瓦罐;那迎面拂面而来的山风,吹动着紫衣显现少女婀娜的身影, 发露出美丽的脸庞——蛾眉凤眼、粉腮朱唇,透出春的气息…… ——蛾眉凤眼 ……。 发露出美丽的脸庞——蛾眉凤眼、粉腮朱唇,透出春的气息……。
历史时空在青铜白玉中凝固,文化古韵在红墙黄瓦间婉转, 历史时空在青铜白玉中凝固,文化古韵在红墙黄瓦间婉转,回首中华 五千年文化,您是否想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知识?欢迎您和我一道走进 五千年文化,您是否想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知识? 中国古代山水画知识 今天的课题 审美自律—— ——中国古代山水画诠释 审美自律——中国古代山水画诠释
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 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 山水画
平远景色要画出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 平远 平远景色要画出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 平远画法大体上有两种: 平远画法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矮山及丘陵的 平远山水;一种是只有田园河流的平原大地。 平远山水;点,一定要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