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对汉语称呼语选用的影响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摘要: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称呼语具有指称特征和语用特征。
翻译称呼语应该充分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等制约因素,通过一定的转换实现最大程度的“等值”效用。
关键词:称呼语;语用特征;语境;翻译称呼语是指发话人在直接语言交际语境中用于称呼受话人的人称指示语。
在各民族的日常交往中,称呼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给受话人的第一信息。
称呼语不仅具有一般的人称指示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肖旭月,2003) 。
恰当的称呼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阻止交际的正常进行。
由于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和辈份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亲疏、情感和当时情景不同,称呼语的选择使用也会不同。
因此称呼语具有表达“角色、地位、亲疏、态度、情感”等多种语用功能。
中西方一些学者大多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对称呼语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美国语言学家布朗( Roger Brown) 和福特(Marguerite Ford) 就美国英语中的称呼语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欧·特里普( Ervin ·Tripp ) 以他们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称呼语选择中可能的制约因素。
中国语言学家的代表人赵元任先生和陈原先生从历史、文化、民族的角度研究了称呼语的意义和演变。
本文通过分析英汉称呼语的类别和语用特征,探讨如何在语境制约下实现英汉称呼语的“等值”翻译。
一、称呼语的类别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必须使用某种称呼语。
汉英两种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称呼特点。
王得杏先生指出,与汉语中多样化的称呼形式不同的是,英美国家基本称呼形式只有两种: (1) 称谓词+ 姓; (2) 名(王得杏,1998) 。
笔者认为,英语中的称呼语形式并不像王得杏先生所说的那样简单,它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英汉称呼语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一) 姓名称呼语英语中对姓名的称呼形式是“名”(first name, FN) 和“称谓词+ 姓”(title + last name, TLN) 。
制约《醒世姻缘传》中称谓语选用的语用因素
制约《醒世姻缘传》中称谓语选用的语用因素语言的使用要受到语境的制约,称谓语的运用亦然。
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可分为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两类。
宏观语境指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微观语境指交际时的具体语言环境、交际双方的文化水平、身份、地位差异等。
本文主要讨论微观语境对称谓语选用的制约因素。
标签:称谓语语用受话人《醒世姻缘传》是在《金瓶梅》影响下出现的一部世情书,全书一百回,约78万字,是用山东方言写成的一部白话小说。
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部长篇巨制,被徐志摩称为是“五名内的一部大小说”。
从语言上来看,该书用口语叙说而成,反映了当时市井百姓的语言特点,生动活泼,具有典型性,对明清之际的口语研究有很高的价值,在语言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对《醒世姻缘传》的研究逐渐升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对制约《醒世姻缘传》中称谓语选用的语用因素加以研究。
一、关系的变化对称谓语选用的制约交际双方关系的改变会影响到称谓语的选用,而称谓语的变化也往往能反映双方关系的改变。
《醒世姻缘传》中关系的变化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交际双方关系发生了实质的改变,那么前后称谓的选择自然要变化;第二种,双方实际关系没有改变,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说话者和受话者心理距离发生转变,那么主观上,说话者会感觉到两者关系有改变,在称谓选择上往往会有所变化。
(一)实际关系改变比如,小说中唐氏对晁源称呼前后是不一样的:(1)晁大舍转过背来。
唐氏道:“我当大官人不知怎样难为人的,却原来也这们和气。
”……晁大舍合李成名、晁住两个娘子道:“如今端午到了,小鸦儿媳妇每日进来住忙,咱也与他两匹夏布,教他扎刮扎刮衣裳,好教他替我们做活。
”……唐氏打发小鸦出去了,也不刷锅做饭,只梳洗了梳洗,走到后面去了,没人去处撞见了晁源,唐氏问说:“你吐苦水不曾?”晁源道:“我怎么吐苦水”,唐氏道:“我恐怕你唬破了胆。
”(第19回)唐氏是鞋匠小鸦的老婆,他们两人租住晁大舍的房子。
刚开始唐氏称晁大舍为“大官人”,晁大舍称呼唐氏为“小鸦媳妇”,这都是社会通用的称谓。
汉字的语用与语境分析
汉字的语用与语境分析汉字作为中文的书写系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还在语用与语境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汉字的语用特点以及它与语境的关系。
首先,汉字的语用特点体现在其形状和意义之间的关联。
汉字的形状往往能够直观地表达出它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的特征。
例如,汉字“山”字的形状就像是一座山峰,这种形象化的表达使得读者在看到这个字时能够迅速联想到山的形态。
同时,汉字的意义也与其形状密切相关。
以“心”字为例,它的形状就像一个心脏,因此人们往往能够直观地理解它与情感、内心等概念的联系。
这种形状和意义之间的关联使得汉字在语用上具有独特的表达能力。
其次,汉字在语用中的使用也受到语境的影响。
语境包括了文化、社会背景、交际关系等多个因素。
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汉字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和引申义。
例如,汉字“青”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青年、青春、青草等不同的概念。
这种语境的影响使得汉字的使用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更准确地传达语言信息。
此外,汉字的语用还体现在其组合和搭配上。
汉字的组合可以形成复合词,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表达出更加具体和精确的意义。
例如,“火车”、“电视”等词语都是由汉字组合而成的,它们通过组合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它们所代表的事物。
同时,汉字的搭配也能够产生不同的语用效果。
例如,“喜”和“悲”这两个汉字可以搭配成“喜悲交集”,表达出喜悲交织、复杂的情感状态。
最后,汉字的语用还体现在其与其他语言元素的互动中。
汉字与拼音、词语、句子等其他语言元素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例如,拼音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发音,而汉字则能够提供更加具体和丰富的意义。
词语和句子则通过汉字的组合和搭配,构建出更加完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
这种互动使得汉字在语境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传达出更加精确和丰富的信息。
综上所述,汉字作为中文的书写系统,在语用与语境分析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从校园语言看称呼语的语用功能
问候 : ( 同学 张丽 与李 老师 在校 园的路 上遇 剑 ) 张丽 : “ 老师 !” 土 王老 师 : “ 丽 ,你 好 !” 张 在 此 例 中 , 称 呼 语 被 拿 来 单 独 使 用 当做 问候 语 , 张 丽 在 说 出“ 千老 师 ”这一 称 呼后 并 没有 说 其他 的任何 话 语 ,但 这… 称 呼 已经 很好 的执 行 了它 的 问候 功 能 ,并表 达 出 了张 丽对 王 老师 的尊 敬 ,而 于老 帅 也 通 过 “ 丽 ” 这 一称 呼 成 功 的 向张 丽 表达 了 问 张 候。 指责 、警 告 、后 悔 : ( 师 正在 上 课 ,张 丽和 李 红 在课 堂 上窃 窃 私语 ,没有 认真 老 听讲) 老师: “ 李红 、 张丽 !” 李红 、张丽 : “ ,老师 !” ( 红 、张 丽 存 说话 停 【说话 是 李 E 的 同时 ,各 自坐 好 ,用 抱 歉 的 眼神 看着 老 师 ,并 认真 开 始听 讲 , 老 师欣 慰 的笑 了笑 。) 此例 中,老师在课堂上看到李红和张丽切切私语 ,并喊} l I 李 红 和张 丽 的名 字 ,有 其 独特 的言 外之 意 ,这 是 在指 责 她们 不应 该 在上 课 的 时候 窃 窃私 语 ,并 警 告她 们 以及 课 堂上 的所有 同学在 上 课 的时 间要 认 真 听讲 ,老师 无 需解 释 ,也 无 需说 更 多 的语 言就
一
二 、称 呼 语 的语用 功 能
1 以言行 事功 能 . 英 国语 言 哲学 家奥 斯汀 ( u t n J L 在 其 名著  ̄ o o A s i, . ) ( w t H
D T n s o hi g
w t o d 》 ( 《 言有 所 为》 ) r提 出 了 言语 行 为二 分 ih W rs 论 r l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语境(Context)是指语言使用者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情境,包括语境所出现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方面的信息。
语境对语言的使用具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帮助产生明确的意义、避免歧义、塑造特定的语言风格和语用习惯。
在中文语言使用中,语境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将详细介绍语境对中文语言使用的影响。
一、语言理解中的语境效应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它可以改变句子的语义,使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语言信息。
语境中的信息、前后关系、语流节奏都有助于识别出句子的真正意义。
比如,一句话“他在北京见到他的朋友”,如果仅仅是这么说,我们并不能明确地知道“他”的指代对象是谁,因为缺少具体的语境信息。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句话的背景是“他是来北京出差的”或者是“他在北京旅游”,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出“他”的身份,从而更好地理解这句话。
另外,中文在句法上也比较复杂,存在一些“二义性”或“多义性”的情况。
比如,一个句子“我昨天买了一把刀”,这里的“刀”可能是指厨房刀、剪刀、刻刀等,但是如果语境中提到了“他正在做木工活”,那么显然“刀”指代的就是木工刀了。
所以,语境信息成为判断词汇含义、消除歧义不可或缺的因素。
除了对理解产生影响外,语境还对语言表达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文表达中,语境不仅能够使句子更加精确清晰,而且还可以创造或者改变语言的语境氛围和语感,从而产生特定的语境效应。
1. 语境影响的篇章结构中文表达注重的是章节递进的逻辑性,从而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
语境通过样貌提示这种篇章结构,能够使语言更加具有动态的色彩。
例如,文章中出现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的时候,文本会以某种形式展现出固定的行为模式,如:观者坐于观众席上、演员穿着戏服、舞台布置等,这些因素最终都会让读者感受到舞台上的热闹氛围并产生或者强化情感共鸣。
2. 语境影响的话语调度在中文表达中,话语调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语境通过对话语的分配和选择,可以根据交流对象和任务类型等来调配语言,从而产生不同的语言特征和语用风格。
制约《醒世姻缘传》中称谓语选用的语用因素
去。这银 子原是我们 留下孝敬老爷与大官人 的,我们断然不
梁 胡二人本是 晁府 的戏 子 ,因为他们 是苏 ̄ _ J j -锦衣的
亲 戚 ,通 过 他 们 的 门路 帮 助 晁 思 孝 得 了通 州 知 州 ,所 以双 方 关 系 十 分 亲 密 , 晁 源 和 他 们 结 拜 了兄 弟 , 在 上 几 回 中二 人 称 晁 源 为 “ 兄 ” , 晁 源 称 呼 他 们 “ 弟 ” , 晁 老 称 呼 仁 贤 他 们 “ 侄 ” , 以 贵 客 相 待 。后 来 梁 胡 二 人 的靠 山 倒 台 , 贤
、
关系的变化对称谓语选用的制约
交 际 双 方 关 系 的 改 变 会 影 响 到 称 谓 语 的选 用 ,而 称 谓 的行李正苦没处相寻 ,如今顺 带了回去吧。”……梁胡二人
语的变化 也往往 能反映双 方关系 的改变 。 《 世姻 缘传 》 醒
中关系 的变化具体 分为两 种 :~ 种是交 际双 方关 系发生 了
进 来住 忙 ,咱 也 与 他 两 匹夏 布 ,教 他 扎 刮 扎 刮 衣 裳 ,好 教 源 的关 系 已经 发 生 了变 化 。二 人 当 了和 尚后 ,双 方 又重
他 替我们做 活。” ……唐 氏打发 小 鸦出去 了,也 不刷锅做 逢 ,梁 胡 二 人 称 呼 晁 大 舍 “ 地 方 ” ,这 是 詈 称 ,表 示 了 那
份 、地 位 差 异 等 。 本 文主 要 讨 论 微 观语 境对 称谓 语 选 用 的 制 约 因素 。
关键 词 :称 谓语 语 用 受话 人
《 世 姻 缘 传 》 是 在 《 瓶 梅 》 影 响 下 出 现 的 一 部 醒 金
语境对语义的影响
语境对语义有重要的影响。
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或解释。
以下是语境对语义的影响的几个方面:
1. 上下文:一个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例如,单词"银行" 可以指代金融机构,也可以指代河边的地理特征。
具体意义将取决于所使用的词语周围的其他词语和句子。
2. 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赋予相同的词语不同的含义。
例如,"礼物" 在某些文化中可能被视为正面的象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具有负面的含义。
因此,了解特定文化的背景和价值观是理解语义的重要方面。
3. 指代: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代词的指代对象。
例如,在句子"他拿起笔" 中,如果之前提到了一个男性人物,那么"他" 可能指代该男性人物。
但如果前文没有提及相关的信息,那么"他" 的指代对象就不太明确。
4. 言外之意:语境可以暗示或传递一种隐含的意义。
例如,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句子"这个房间真干净"。
在正常情况下,这是一种称赞的说法。
但如果这句话是在一个咖啡馆中说的,那么它可能暗示着讽刺或不满。
因此,了解和注意语境对于理解和使用语义非常重要。
在沟通和交流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上下文、文化背景、指代和言外之意等因素,以确保我们传达的意思能够被准确理解。
略谈语境在语言使用中对语言的影响
略谈语境在语言使用中对语言的影响摘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是人类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语言主要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及物质载体——文字;广义的语言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指所谓的副语言或准语言。
既然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它肯定是被人们所用,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这样的环境就是语境。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语境在语言的使用中对语言有一定的影响。
人们只有在语境中进行交流才能够是言语表达清楚,不发生歧义现象。
本文将从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俗词巧用以及词性的确认等等来谈谈语境在语言的使用中对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俗词巧用词性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只要有人类的存在,语言也就无处不在,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人们离不开语言。
语言无时无刻不在被人们所使用,这就是所谓的语言的使用。
提到语言的使用,我们马上会想到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
因此,它离不开语言使用的语境因素。
比如说话人、听话人、地点或空间、场景等。
人们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也即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这是一种典型的语用思想,也是人们交际能力的具体表现。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的使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这样的环境,就是语境。
语境对语言的使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谈语境对语言的制约作用时,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语言以及什么是语境。
一、语言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语言是被人们所使用的,所以就有语言的使用之说,语言的使用是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
浅谈称谓语的作用_语境
浅谈称谓语的作用_语境摘要:称谓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要素,合理使用它能够有效地表达主观观点,表达情感和转换话题。
本文讨论了称谓语的作用,特别是在语境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妥善使用这一重要的语言环节。
关键词:称谓语;语境;作用;正文:称谓语是一种语言结构明显的要素,它可以用来描述理性情感,丰富传达信息的内涵。
本文将以语境为例,介绍称谓语的作用,并针对如何妥善使用称谓语加以讨论。
首先,称谓语在语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与其他人的观点和行为进行对比、对照,从而丰富表达的内容。
其次,称谓语也可以用来提出质疑,对对方的说法提出质疑、担心、怀疑、批评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
再者,称谓语也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在社交场合中转换话题,此外,当双方在辩论之中,称谓语也可以用于表达本身的强烈情绪,以便于被对方更好地理解。
总之,称谓语在语境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正确使用称谓语有助于提高话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在正确使用称谓语之前,我们必须深入理解称谓语的含义,找出语境的特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话题选择合适的称谓语,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应用称谓语需要考虑语境的特点,以及表达的目的。
在具体的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分。
首先,在任何语境中,都要具备适当的修辞能力来选择合适的称谓语。
例如,在公式化的交流中,应尽量不使用反身代词,而应选用反复语,如“我感觉”、“我们觉得”等,以减少主观性,更能表达礼貌。
其次,在表达情感时,也可以采用称谓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表达赞同的时候,可以使用“符合”或“支持”这样的称谓语,在表达反对的时候,可以使用“反对”、“不同意”等称谓语。
此外,在语境中,还要考虑称谓语的平衡性。
一方面,一些称谓语可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另一方面,使用过多的称谓语会使得交流变得僵硬,也会减弱信息表达的准确性。
因此,在使用称谓语时,要注意平衡,以避免变得过于夸张或过于消极。
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及翻译
称呼语是指在口头交流中用来称呼对方的词语,它是每种语言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可以表达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表达自己的尊重。
称呼语的语用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礼貌:称呼语可以表达出一种礼貌的态度,表达出尊重,使双方的交流更加融洽。
2、区分身份:称呼语可以根据双方的身份来区分,例如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和学生对老师的称呼是不同的。
3、表达亲近感:称呼语可以表达出双方之间的亲近感,例如老师对学生说“小明”,学生对老师说“老师”,这些称呼语都可以表达出双方之间的亲近感。
4、表达尊重:称呼语可以表达出双方之间的尊重,例如老师对学生说“尊敬的同学们”,学生对老师说“尊敬的老师”,这些称呼语都可以表达出双方之间的尊重。
称呼语的翻译:
1、礼貌:polite
2、区分身份:distinguish identity
3、表达亲近感:express closeness
4、表达尊重:express respect。
谈语境因素与称呼语同义手段的选用
谈语境因素与称呼语同义手段的选用
在口头交流中,语境因素和称呼语是最具有重要性的因素。
它们可以起到推动话语的作用,激发谈话对象的共鸣,进而创造友好的氛围。
因此,正确地选用语境因素和称呼词同义手段,已成为口头交流中的重要技巧。
首先,口头交流时应在正确的语境中使用词语,以建立良好的交谈氛围。
语境要求交谈双方认真听、准确理解对方言论中的意思,然后根据当时的情境,对对方发出的信息进行准确回应。
此外,双方有时也要根据语境适当改变言谈策略,因为双方的语境和情景可能会不定时发生变化,而言谈调整的实质就是以不同的语境改变发言的方式。
另外,口头交流中还应正确地运用称呼词,以示尊重。
称呼词是一种特殊的用语,在表达情感时要非常小心。
使用不当可能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甚至使双方矛盾升级。
正确的称呼词可以表达双方之间有以往联系的意思,也能传达双方之间应有的敬意。
如果两个人之前没有接触过,则在表达非正式谈话时可以使用你,而在表达正式的谈话时则要使用您,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在口头交流中,使用正确的语境因素和称呼词同义手段,可以起到推动交流、激发共鸣的作用,为口头交流带来良好的氛围。
同时,正确的语境和称呼词还能传达出双方之间的礼貌敬意,体现出一种融洽的友谊关系。
总之,口头交流中,语境因素和称呼词同义手段是一个重要因素,应结合当时的情境,正确选用,以建立良好的口头交流氛围,并表达
双方之间的尊重。
例谈语境对语言的影响
例谈语境对语言的影响标签:语境;语言;语义;修辞;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而任何言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言语交际创造出语境,同时,语境又影响着言语的表达,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语境对语言的影响。
一、语境可以确定语义,消除歧义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色彩是不同的。
如,“车站附近的地下商店竣工了”这句话中的“地下”与“一个地下商店被有关部门查获了”中的“地下”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往往就会产生歧义。
语境不仅可以把“多义词”变成“单义词”,还可以把多义结构变成单义结构,从而消除歧义。
如“鸡不吃了”这个句子,如果没有相应的语境对它进行意义限制,就会产生歧义。
而只要给它设定一个具体的语境,它的意义就会非常明确,如在吃饭的场合,这句话的意思就一定是不吃“鸡”这道菜了。
语境对于语义的影响可见一斑。
二、语境可以补出省略的内容,丰富语义语境可以补出一句话中被省略的内容,使语义更加丰富。
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个人,已于七日夜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读者靠语境可以体会到省略号中包含的无尽的愤怒之情。
使用省略号的本来目的是含而不露,但在这个语境中却转为露而不尽,其中包含的信息量是无限的,且体现出一种含蓄美。
三、语境可以影响辞格的选择修辞是语言运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陈望道先生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境的修饰。
可见,修辞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强。
因此,辞格的选择会受到语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上下文对辞格的影响。
某些辞格离开上下文,其意义就难以理解。
以借代为例:①洗了家伙,到自己屋中坐下,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
(老舍《骆驼祥子》)②光明照万世,宏论醒天下。
二四七四八,小坟葬伟大。
英汉称呼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对照分析
·学术论坛·英汉称呼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对照分析■何洪敏岑巩县大有镇初级中学 贵州岑巩 557800摘 要:称呼语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带有情感色彩称呼语。
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获得更多的信息,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适当的称呼是非常重要的。
我将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来分析称谓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意义及其重要性。
在人际关系中,恰当的称谓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传达各种语言信息。
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语言中不同声调的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和关系,也会使交际双方熟悉和密切。
同时,在某些社交场合,如果我们不使用称呼语或称呼不当,这些言语行为就会违反社会交际标准,甚至会损害正常交际。
因此,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在语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称呼语;交际;关系1.概述前人对称谓语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了英汉称谓语形成的文化差异、历史背景、不同称谓语言的起源。
但他们没有研究称谓语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
因此,我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将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来分析称谓语在语境中的作用、意义和重要性。
我会用不同的例子来支持我的理论。
这种理论研究方法对我的研究很有帮助。
称谓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情感功能能够充分体现交际双方的心理情感,能够反映交际的趣味性,更好地把握交际双方的交际氛围。
称呼语的情感色彩是在一定的交际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交际双方在进行主观意识的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
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所说的内容感兴趣,甚至对你感兴趣,你必须在头脑中准确地组织内容,向别人展示你最好的第一印象,适当的称呼很重要。
在某些场合,这是一种庄严而严肃的选举,与这种场合描述对话的语言相一致。
否则,就会让自己处于更加尴尬的境地,得到更加糟糕的结果。
在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交际中,很好地把握称呼语的情感,可以使交际者之间产生兼容的心理。
感情的融洽会使谈话变得更加顺利,从而产生了积极引导的作用。
2.英汉称谓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对照分析2.1称呼语是什么称呼语是一个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
汉语称呼语研究概况及分析
汉语称呼语研究概况及分析发表时间:2020-11-11T10:30:47.62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作者:胡静[导读] 汉语有着复杂的称呼语系统,我国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历史也很悠久,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一直呈上升趋势胡静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摘要:汉语有着复杂的称呼语系统,我国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历史也很悠久,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一直呈上升趋势。
本文以知网为主要资料库,对目前已有的有关汉语称呼语的论文进行描述,总结研究内容,归纳研究特点,提出研究建议。
关键词:汉语;称呼语;研究综述人们在日常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在称呼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词语来表示或者界定彼此之间的关系。
汉语中的称呼语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
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九十年代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主要资料库,通过检索篇名为“称呼语”的学术期刊论文,在这些论文基础上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作一些描述,回顾研究成果,总结研究角度,分析研究趋势。
一、“称呼语”的界定问题关于“称呼语”和“称谓语”的界定及二者的关系问题,学界持有几种观点,我们首先对“称呼语”与“称谓语”的界定研究进行综述,大致包括三种观点:(一)称呼语即是称谓语,二者界限难以划清通过查阅《汉语大词典简编》、《辞源》、《现代汉语词典》(彩色版)、《汉语8000词词典》,这四版词典都把称呼语与称谓等同起来,《汉语大词典简编》、《辞源》中在解释“称谓”时第一个义项都是指“称呼、名称”;在《现代汉语词典》(彩色版)和《汉语8000词词典》也注释“称谓”等同于“称呼”是“当面打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
早期很多论文也持有此观点:《汉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王志强,2000)一文中提出“称谓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名字或身份的呼叫”[1];《从文化、语用学、模糊语言理论看汉语社会称谓语》(张鲁宁,2001)明确提到称呼语也就是称谓语;《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来鲁宁,郭萌,2003)一文中也赞成称呼语就是称谓语,二者界限难划清。
谈语境因素与称呼语同义手段的选用
谈语境因素与称呼语同义手段的选用
称呼语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语境因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语境是人们使用语言的情况,它涉及说话者的态度、对方的回应、双方的联系以及外部的环境等。
因此,当谈到语境因素与称呼语的关系时,我们将考虑这些因素。
首先,随着语境变化,称呼语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是在正式的场合,则通常使用尊敬的称呼,如“先生”、“小姐”、“夫人”等;而在非正式的场合,则通常使用
亲昵的称呼,如“老婆”、“老公”、“朋友”等。
此外,语境也可以通过称呼语来传达
信息,即表明你对对方的态度。
如果用“你”来称呼,则表示对对方有一定的熟悉度;而如果用“您”来称呼,则表示你对对方保持一定的尊重。
其次,不同的称呼语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对方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
例如,如果你用“你有多优秀”来称呼某人,则可能会给对方带来良好的
心理状态,从而改善双方的交流气氛;而如果你用“你太笨了”来称呼某人,则可能
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这可能对双方的交流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在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语境因素,从而选择更加恰当的称呼语,以便有效地传达你的意图。
如果选择不当,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从而影响交流的效果。
因此,在选择称呼语时,应尽量考虑其与语境的关系,以便选择合适的称呼语以及具有同义的手段。
比较社交语境下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功能
第7卷第1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l.7No.1 2006年2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Feb.2006一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等”[1](p135)。
按此释义,称谓既包括称谓语,又包括称呼语。
称谓语是对他人介绍,表示身份的词语;而称呼语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名称的词语。
如“母亲”一般是看作称谓语,“妈妈”则既是称呼语,也是称谓语。
可见,在实际使用中,“称呼语”和“称谓语”很难泾渭分明地划分开来。
本文探讨的称谓语,也涉及称呼语。
称谓词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许多情况下称谓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角色、地位、身份、亲疏关系、情感好恶等。
言语交际所要表达的许多意义,往往不必通过语句,而是通过称谓就可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民族的称谓词语的指称范围各有特色。
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的“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的差异,使英汉的称谓系统存在着明显的反差。
比如,在汉语中人们在与有官职的人交往时有以职务相称的习惯,而在英语中除了少数职业或职务可用于称呼外,很少听到“Manager White”(怀特经理)“Principle Smith”(史密斯校长)之类的称呼。
讲礼貌、尚谦让,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观念严格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在说话时总是尽量谦卑,而惟恐礼数不周,因此汉语的称谓语在社交语境下衍生出了大量的谦称词(含自称词),如:微臣、下官、草民、晚生、小的、贱妻、贫道、鄙人、犬子、拙荆,等等。
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礼仪风尚与汉民族大为迥异,如上的这些汉语自谦词在社交语境下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词语。
汉语称呼语及其语用分析
汉语称呼语及其语用分析称呼语是语言交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称呼反应交际双方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角色意义。
本文试图对汉语称呼语的一般情况进行归纳,并从语用角度着重分析称呼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言外行为、预设功能及其社交指示作用。
标签:称呼语言外行为预设社交指示称呼语是交际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对他人的称呼有时关系到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交际结果是否能够达到说话者的心理预期目的。
对现代汉语称呼语及语用进行分析归纳,不仅能够总结发展语言理论,而且对于怎样有效使用语言都具有指导意义。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称呼语就是称谓语,实际上称呼语和称谓语具有密切联系又存在着差异。
所谓称谓语,就是用来表示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体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所使用的名称。
所谓称呼语,就是人们当面招呼对方所使用的名称(马宏基、常庆丰,1998)。
从使用情况看,称谓语多为书面语,用于比较正式庄重的场合;称呼语多为口语,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之中。
称谓语的范围大于称呼语,几乎所有的称呼语都可以归为称谓语,但有些词语,比如“工人、农民、祖父、祖母”等,一般不能在日常交往中直接称呼,只能用作称谓语。
本文讨论的称呼语是指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能够用于交际、称呼的现代汉语词汇。
一、汉语称呼语的分类及变化我国对汉语称呼的研究由来已久,赵元任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现代汉语称呼系统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但只局限在对解放前使用称呼语情况的描述,并未涉及到解放后的称呼语。
祝畹瑾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参照美国语言学家欧文·特里普在《称呼的社会语言学规则》中的研究模式,将现代汉语的称呼系统归纳为一张计算机流程图。
她根据一个普通年轻人的交往关系将称呼语分为6类,即:1.亲属称呼语;2.特殊亲属称呼语,可用于非亲属称呼语,如“叔叔”“阿姨”;3.姓名,包括“全名、学名、小名、别名、老小大+姓名”;4.通用称呼语,指可广泛应用于同一社会范畴各成员的称呼,如“同志”“师傅”;5.职衔,指职位或头衔;6.零称呼用语,只用受话人所从事的职业名称或描述正在进行的活动来呼唤对方,如“民警”“骑自行车的”。
浅议语境因素与称呼语
浅议语境因素与称呼语
伊英莉;孙启耀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语境因素对称呼语的影响.称呼语在言语交往过程中已经成为独立的语用单位,称呼语的选用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而后者同时也影响到称呼语的行事功能、交际先导功能的变化.另外,称呼语的语境义变现象与语境因素也息息相关.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伊英莉;孙启耀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浅议现代汉语社交称呼语的变化 [J], 唐艳
2.谈语境因素与称呼语同义手段的选用 [J], 向琼
3.浅议经贸英语翻译中语境因素的作用 [J], 郭亚斌
4.语境因素对语体的制约浅议 [J], 朱玉琴;;;;
5.称呼语及称呼语的性别歧视 [J], 赵伟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境对词义的作用
语境对词义的作用:1.语境决定了词语的选用2.语境决定了多义词义项的选择多义词有若干义项,但一般情况下多义词进入句子不会造成歧义,这是由于上下文的控制,决定了一个义项得以实现。
3.语境是具有概括性的词义具体化概括程度越高,越是离开具体的语境。
只有在特定语言环境下,词的意义才非常具体。
4.语境对词义作出补充作用。
5.语境帮助解释和理解词义。
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
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一般词汇1.一般词汇的特点是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却有很大的灵活性。
一般词汇是经常变动的。
不一定为全民所接受。
2.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不断的给语言创造新词,充实扩大一般词汇,是词汇日益丰富。
一般词汇中有的词,现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又能初见的取得基本词的性质,转为基本词,从而使基本词汇不断扩大。
3.基本词汇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般次转化为基本词,在进入基本词的过程。
古语词1.古语词是现代汉语中人是用的那部分古代汉语词语,是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
因为她们可以表示特殊的意义或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所以才被普通话所吸收。
2.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先是生活中,但由于为别的词所替代,一般口语中已不大使用。
3.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一般叫做历史词。
她们在一般交际中不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或现象是,才使用它们。
4.在表达上的作用:可使语言简洁匀称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方言词一是从方言(非北方方言进入普通话的词);二是方言区通行的词。
注意:方言词不能滥用,方言词与普通话词的区别。
外来词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外来词的吸收方式和构造大致分为一下四类:音译,部分音译部分意译的或音意兼译,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借形行业语和隐语行业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专有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境对汉语称呼语选用的影响
作者:常曼曼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2期
摘要:汉语中的称呼语种类繁多,称呼语的选用因语境而有所不同。
本文从社会规范和习俗、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和相对的社会地位以及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三个方面来分析语境是怎样影响说话者对称呼语的选用的,加深人们对称呼语的认识并为人们正确选用称呼语提供帮助。
关键词:语境;称呼语;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常曼曼,学校:同济大学,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历:硕士学历、研一,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2-0125-02
一、引言
称呼语是人称指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指示受话者。
在交际活动中,称呼语不仅用来引起受话者的注意,还可以表明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姜望琪,24)。
汉语中的称呼语种类繁多,包括亲属称呼语、姓名性称呼、泛指性称呼、拟亲性称呼、职位性称呼、职称性称呼、行业性称呼等。
亲属称呼语是由我国家庭成员构成所决定的,用来表明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亲属关系。
亲属称呼语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等。
姓名性称呼是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语,亲属、熟人甚至陌生人之间都会使用此类称呼。
姓名性称呼的构成包括姓+名,小+姓,老+姓,以及单纯的名字。
泛指性称呼指通常人们用来对陌生人使用的称呼,比如师傅、同志、小姐、先生等。
泛指称呼随时代发生改变。
拟亲性称呼构成方式是姓+亲属称呼,例如:王阿姨,李奶奶等。
职位性称呼是指用于同事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的称呼,它的构成是姓+职位,例如:张局长,马校长等。
职称性称呼种类较少,主要用于学校等机构。
它的构成同职位性称呼。
行业性称呼也是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常用的称呼语之一。
人们可以单独使用表明之一行业的词来指受话者,如医生、老师、理发师,也可以在这些词前面加上姓氏,如张医生、赵老师等。
国内针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非常广泛。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汉语称呼语进行了研究,包括跨文化交际、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方言、翻译等。
其中不少学者从语用学语境角度对汉语称呼语进行了研究。
其中,孟建安和平非在《称呼语选择的制约因素》一文中指出了提出语境条件是称呼语选择的制约条件之一,认为语境决定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称呼语的选用,语境限定了具有特定色彩的称呼语的选用。
邱进的《称呼语与语境因素动态研究》论文探讨了语境因素对称呼语的影响,认为语境因素不仅对称呼语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还决定着称呼语转换
的交际场合指示、情感指示、人际关系指示功能及行事功能。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语境对称呼语选用的影响,分别从社会规范和习俗、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和相对的社会地位以及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三个方面来分析语境是怎样影响说话者对称呼语的选用的,加深人们对称呼语的认识并为人们正确选用称呼语提供帮助。
二、语境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而非静止的概念:语境应被理解为能够使参与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产生互动,并且使他们的交流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变得可以理解的持续改变的环境。
(Jacob L.Mey,39)语境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休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何自然,陈新仁,108)关于语境,大体存在两类解释:一类是把语境解释为从具体地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语言活动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合适性和话语的意义,另一类解释把语境看做是语言活动参与者所共有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使说话人得以理解某一话语所表达的意义。
(何兆熊,1989)语境知识可分为两类: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一方面指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语言所具备的知识,包括所用语言的句法规则、词汇、语音规则等,另一方面指对上下文的了解。
语言外的知识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特定的交际情景相关的知识,包括语言活动发生时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话题、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和相对的社会地位以及在交际活动中所处的地位。
另一类语言外知识是特定的交际情景之外的一般的背景知识,包括属于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和习俗、与特定的文化相关的会话规则和方式、有关客观世界的一般知识,此外还包含参与者对对方所具备的知识的了解。
(何自然,陈新仁,113)
三、语境与称呼语
在交际活动中,称呼语的选用因语境而有所不同。
社会规范与习俗、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和相对的社会地位以及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这三种语境因素影响者人们在交际时称呼语的选用。
称呼语的语用信息需要语境因素的辅助才能确定。
脱离了语境信息,要正确地理解和选择称呼语都是不可能的。
(曲婧华,1999)
(一)社会规范和与习俗对称呼语选用的影响
社会规范和习俗影响称呼语的选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所使用的称呼语有所不同。
受特定规范和习俗的影响,有些称呼语的使用在特定社会群体中是约定俗成、被广泛接受的。
在不同年代、不同地方,人们对同一个人的称呼有很大差异。
例1:小姐,人民广场怎么走啊?
例2:美女,请问您贵姓?
例3:小姑娘,想买点什么?
上面三组例子都是对陌生的年轻女子的招呼语,所使用的称呼语各不相同。
例1的语境是过路人向一位年轻女子问路,所使用的称呼语是小姐。
小姐一词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90年代,是约定俗成的对年轻女子的称呼。
改革开放后,社交场合中人们越来越崇尚礼貌,讲究“语言美”,加之“小姐”称呼语既顺口又文雅,于是它迅速成为全社会交际的领衔称呼语。
坐机关的、拿文件的被称为“小姐”,端盘子的、卖东西的也一样被称为“小姐”。
一时间,“小姐”作为带有褒义的雅称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意义之广,范围之宽,空前少有。
(李成军,2010)例2中对初次见面的年轻女士的称呼语是美女。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社会更加文明和谐,人与人的交往更加注重礼貌,“美女”一词取代了“小姐”,逐渐泛化成为对年轻女士的特定称呼。
例3中的“小姑娘”是上海话对年轻女士的称呼,这与当地的社会规范与习俗有很大关系。
由此我们看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方,人们对同一特定群体的称呼不同,这体现了社会规范与习俗对称呼语选用的影响。
(二)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和相对的社会地位对称呼语选用的影响
在日常交际中,交际双方会根据其互相关系和相对的社会地位选用合适的称呼语。
在不同的语境中,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和相对的社会地位会有所不同,因而选用的称呼语也不同。
例4:王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
例5:小王,学生们对你的评价都很高。
例6:王阿姨,有空来我家玩吧。
上面三个例子是三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说的话,他们使用了不同的称呼语。
例4中所使用的称呼语是“王老师”,说话人是王老师的学生或同事,使用这一称呼能够表达出对王老师职业的尊重。
例5中所使用的称呼语为“小王”,这表明说话者比受话者的地位要高,应该是王老师的上级领导,交际双方的关系为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例6中,王老师被亲切地成为“王阿姨”,这是因为说话者与王老师的关系比较亲近,彼此比较熟悉,而且王老师的年龄与说话人的父母相近,因此被称为“王阿姨”。
这三组例子中对同一个人的三种不同称呼是由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和相对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三)交际场合对称呼语选用的影响
交际活动的场合,根据其正式程度可以分为正式、中性和非正式。
对同一受话者,在不同场合使用的称呼语有所不同。
(邱进)
例7:王局长,请问您是怎样看待物价增长过快这一问题的?
例8:老王,下班一起去吃饭吧
例9:建明,天冷多加衣服。
这三个例子是在不同场合下对同一受话人王建明的不同称呼。
例7中这句话是采访时记者对作为局长的王建明的称呼,在这种正式场合下,使用姓氏加职位的称呼是非常得体的。
例2 中,王局长的朋友称其为“老王”,在这种非正式场合下,使用这一称呼使两人显得自然、不拘礼数。
例3是王局长的妻子在家时对他的称呼,此时的谈话更加随意,直呼名字能够使对方感到更加亲切。
四、结语
汉语中的称呼语种类繁多,人们根据语境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称呼语。
语境对称呼语选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规范与习俗、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和相对的社会地位以及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等方面。
受特定规范和习俗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所使用的称呼语有所不同。
对同一人的称呼会因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和相对的社会地位而不同。
此外,在不同场合,人们对同一受话人的称呼也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Mey, J.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
[3]、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5]、李成军.“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及其他[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10(6).
[6]、孟建安,平非.称呼语选择的制约因素—以《围城》为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6).
[7]、邱进.称呼语与语境因素动态研究[J] ,百家讲台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