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为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干湿地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植被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农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薄交通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陆运输(2)人文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主要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薄交通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陆运输(二)四大地理区域1、区域名称: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
2、区域界线:A.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与第一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吻合;主导因素是地形;B.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 1月0℃等温线和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与秦岭(山脉)—淮河(河流)大致吻合;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与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一致;主导因素是降水。
二、巩固练习1.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是()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B.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C.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D.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山脉与乙河构成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7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B.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B.该线以北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D.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5.下列分界线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A.秦岭—淮河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D.黑河—腾冲线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课》教学设计一、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界线及划分的依据。
2、对比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过程与方法1、运用导学提纲,基本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知识网络。
2、教师点拨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及主导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差异,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思想观念。
2、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自然地理差异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地理区域的类型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交流、巩固测评”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考点梳理整合考情调研解读考点一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根据各地的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A 地区、B 地区、C 地区、D地区。
2.分界线的确定(1)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因素,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即 因素,大致与1月份 ℃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也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相接近。
(3)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区域: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因素,与地势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
规律总结图解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考点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由于 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因而成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例题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①②两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1月10 ℃等温线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2)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耕作业主要分布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法一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例题: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学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学案(一)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各类地理区域:1.请举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
2.根据各地的、和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请在右图中填写各区域名称。
二、四大区域界线:1.自然差异:2.人文差异四、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大致分界主导因素南方、北方地区分界一线西北、北方地区分界区与区的分界线,依次通过、、青藏、其他地区分界级阶梯分界线,依次通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影响因素地形区一月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河流流量植被类型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耕地类型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典型水果耕作制度(作物熟制)东北:一年熟华北:两年熟一年熟至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墙体(利于)屋顶坡度(利于)、墙体运动项目(一)自然差异:(二)农业: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下,适宜发展业。
1.畜牧业差异2.种植业差异西北地区的人们利用水和水,在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发展了农业。
青藏地区人们在湟水谷地、藏南谷地等的地区,发展了农业,因为这些地区地势较,气温较,有灌溉,土壤。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学案(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城市职能:中心、中心、中心。
二、自然地理特征:位于带,的北部边缘,面向。
向西北可进入,西面。
是 ,南面是 ,东北可进入 。
气候: 气候,冬夏 ,春秋 。
三、交通: 、 、 、 、 五条铁路线交汇处。
四、名胜古迹:古城建筑排列成棋盘状,城市格局为“凸”字形,呈轴线左右 。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 等。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一、位置:均位于 带,南邻 海。
香港位于 江口 侧,澳门位于 江口 侧,都与 省相邻,它们都属我国的 区,实行“ ”政策。
二、地 人 。
解决措施:“上天下海”。
“上天”指 ,“下海”指 。
三、经济——香港 贸易发达,其中最大贸易伙伴是 。
香港与内地经济优势互补,香港优势有丰富的 ,内地优势是 、 丰富且低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比较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4.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评价任务】1.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及界线,并说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2.对照地图,说出西北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并能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4.学生能够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开发西北地区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资源与建议】1.本单元为八年级下册的倒数第三章,前面南方地区合北方地区两章节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
2.本单元的学习,可按照以下逻辑顺序进行:自然特征与农业(知道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从宏观上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与农业概况)——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从微观的角度了解西北地区的开发条件与生态保护)——单元小结课(以单元小结的方式,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单元小结【自主复习】1.在四大地理分区图中填写四大地理分区的名称,标出分界线对应的地理意义。
2.描画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在其边界线上填充主要山脉、地形区,写出西北地区的范围。
3.在图中填充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山脉,写出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特点、气候、景观等,并能进行比较与对比。
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与特点。
3.通过对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神州大地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特点并能进行比较与对比。
三、教学难点掌握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与特点。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实验法。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数1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比较12 南方地区的特点13 北方地区的特点14 南北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5 小结和自主学习1总计5六、教学过程1.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比较(1个学时)1.1 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位置。
1.2 引导学生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方面的差异。
1.3 运用讲授法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进行一个总体的比较。
2. 南方地区的特点(1个学时)2.1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学习到的知识和自己的了解,总结出南方地区的特点。
2.2 学生上台展示总结的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4. 南北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个学时)4.1 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特点进行比较,总结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梳理和总结。
5. 小结和自主学习(1个学时)5.1 老师对前面的教学进行总结,并强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重要性。
5.2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特点。
5.3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准备相关的素材和报告。
七、学习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特点,并培养对祖国神州大地的热爱之情。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特点等。
2.掌握一些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特产和风俗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地区差异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1.掌握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主要区别。
2.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特产和风俗习惯。
三、教学难点1.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了解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通过比较了解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差异原因。
四、教学过程1.介绍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南部,包括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贵州、四川、江西、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省份。
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北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
2.带领学生观察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
让学生观察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河流等,帮助他们了解两个地区的地理差异。
3.比较南方和北方的自然条件。
让学生分别列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然后进行比较,总结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主要差异。
4.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
让学生观察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帮助他们了解两个地区的经济差异。
5.介绍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特产和风俗习惯。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媒体材料,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特产和风俗习惯,如茶叶、丝绸、粉面食品、烤羊肉等。
6.比较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特产和风俗习惯。
让学生分别列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特产和风俗习惯,然后进行比较,总结出两个地区的主要差异。
7.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原因。
通过前面的学习,让学生思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的原因,引导他们发现地理和自然条件对经济特点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特点等。
并且通过比较,了解了两个地区的主要差异和差异原因。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区域的联系与差异。
本章内容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一定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区域联系与差异的认识尚不深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关注较少,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激发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区域的联系与差异,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区域的联系与差异。
2.难点:如何从地理角度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区域的联系与差异。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资料。
2.准备实地考察地点,联系相关单位,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3.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的联系与差异。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地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案例可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区域联系与差异。
【K12学习】XX八年级地理下会考复习教案4(人教版)
XX八年级地理下会考复习教案4(人教版)总复习(四)时间地点召集人课题总复习(四)课时课时(总第课时)科任教师授课时间三维目标1、识记台湾省主要组成岛屿名称和位置特点,明确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2、了解台湾省的主要自然特征。
重难点重点: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难点:台湾农林产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复习第四章中国的经济。
二、出示学习目标(1)识记台湾省主要组成岛屿名称和位置特点,明确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2)了解台湾省的主要自然特征。
三、出示复习提纲(一)交通1.人们形象地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4.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5.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密西疏6.铁路干线网——熟记“三横五纵”下图二、农业1.农业的部门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2.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3.农业的地区分布:以400mm年降水量线为界,以西(非季风区)主要进行畜牧业生产(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以东(季风区)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4.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x藏牧区、x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
5.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沿海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6.我国三大林区:西南和东北为天然林区;东南为人工林区。
7.我国三大棉区:x 疆南部、华北平原的中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8.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季风区),呈现南北方的地区差异9.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三、工业1.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财政收入的主要。
2.工业分类:①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叫做重工业,如煤炭、石油、钢铁工业等。
【K12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分别把课前挂好的x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口述台词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x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东南沿海——经济特区.xb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省××县××乡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然后是县,再者是××乡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K12学习】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为例
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为例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初探区域对比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比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初步掌握区域对比的基本方法;3、能够将区域对比法运用到其他区域的对比当中。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年龄在14周岁左右,这是一个充满感性、矛盾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
在知识结构上,经过快两年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区域地理和区域中的典型代表区域的基础储备,也基本具备如何去分析自然条件特征及其影响的学习方法。
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同学之间差距较大。
在能力结构上,初步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和简单的分析、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初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但要在地图中能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挖掘,甚至运用多幅地图和相关资料结合分析时,他们就有难度了,因此需要通过多读图,教师的引导培养来加强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在认知结构上,八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不稳定,且注意力易分散,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存在着差异,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数据对他们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
在心理状况上,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非升学科目,不参加中考,学不学无所谓,导致学生上课态度不积极,只有少数爱好地理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而且我校位于贵阳市白云区龚家寨,属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知识基础较差,而且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八年级的学生维持注意力的时间不长,教师如讲授时间过长,学生容易分心,所以,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须特别注意将复杂的问题分步骤的进行化解,让学生能听懂,愿意听;能动脑动手,愿意动脑动手,可运用耳熟能详的故事、图片、地图设计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⑴读图说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⑵读图对比分析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农业特点;⑶读图对比分析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农业特点;⑷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区域对比方法并能够进行知识迁移2、教学难点学生能否进行知识的迁移。
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对比教案
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对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识别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2、根据地理特点分析南方和北方农业、工业、人口、气候等方面的差异,掌握它们在发展中的原因和现状;3、理解地理条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分析南方和北方农业、工业、人口、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寻找其原因;2、难点:理解地理条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方和南方的图片,让学生们了解到它们的差异,引导学生们提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区别;2、进入正题:分别对北方和南方的农业、工业、人口和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和区别;3、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回答为什么北方和南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会存在这些相似和区别,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4、总结结论:让学生们总结出北方和南方的差异以及其原因,并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地理条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1、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比较北方地区的耕地占比较小,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耐寒作物。
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大,地势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水稻、棉花、油菜、茶叶、甘蔗等作物。
南方地区的产量较大,但农业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和气候灾害的风险。
2、北方和南方的工业比较北方地区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机械制造、矿业等行业占据重要位置,投资额大、规模较大。
南方地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其中纺织、服装、皮革等行业占据重要位置,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相对弱。
此外,南方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相互依赖,加快了南方地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3、北方和南方的人口比较北方地区人口较少,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南方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也较高。
然而,南方地区的人口走向城市化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口过多,城市化进程迅速,造成了资源调配的不平衡。
4、北方和南方的气候比较北方的气候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寒冷干燥,夏季短并炎热。
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为例
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为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以区域对比为例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区域地理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区域对比的方法和步骤;3. 能够运用区域对比的思维方式,分析不同地区的差异和联系;4. 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区域地理的概念和意义;2. 区域对比的方法和步骤;3. 不同地区的差异和联系。
教学难点:1. 运用区域对比的思维方式分析不同地区的差异和联系;2. 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风景、建筑、人文特色等,引起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兴趣,并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差异;2. 设计导入问题,如:“你了解中国的四大火炉吗?”“你认为为什么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的两大经济中心?”引导学生思考地理背后的区域因素。
第二步:概念讲解和讨论(15分钟)1. 简要讲解区域地理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关系;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区域地理对于交流、合作、发展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第三步:方法和步骤讲解(20分钟)1. 详细讲解区域对比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选定研究区域、整理和收集资料、分析和比较数据、总结和归纳等;2. 引导学生思考,在进行区域对比时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和资料,如何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第四步:案例分析与讨论(25分钟)1. 安排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理问题进行区域对比分析;2.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问题,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利用区域对比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分析;3.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第五步:总结反思(10分钟)1.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区域对比的方法和步骤;2. 引导学生思考,区域地理研究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哪些益处;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不同地区的差异和联系,培养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为例
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为例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各个地区、地质、气候、动植物及人类等综合性学科。
在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中,我们选取了以区域对比为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本文将依次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区域对比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的教学设计。
二、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 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及其上的各种自然事物、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2. 地理学的分类: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主要分支。
-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的地貌、气候、环境等自然要素。
-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的城市、经济、文化等社会要素。
三、区域对比教学的重要意义1. 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通过区域对比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区域意识: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对比分析,学生能够形成对地域之间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区域意识和思维方式。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区域对比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理解区域对比的定义和意义;- 掌握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区域对比分析的方法;- 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能力。
2. 教学内容:- 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不同地域的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不同地域的自然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
3. 教学方法:- 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讲解地理知识,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 图片和地图展示:利用图片和地图等视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不同地域的差异和特点。
-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讨论、交流和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学过程:4.1 知识导入:通过展示两个不同地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域之间差异的关注。
4.2 知识讲解:讲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初二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教案
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区差异复习教课方案【】下面编者为大家采集了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区差异复习教课方案教课方案供大家参照,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本章考点】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1.主要地形、地形区,主要城市。
2.农业生产特色、粮食作物、天气、兴修水利、防治水灾。
3.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南方地区1.天气、地形特色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2.丰富的有色金属,观察矿产名称及分布。
3.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
青藏地区1.地理地址和范围,本区包括的省份及主要地形名称。
2.高寒的天气特色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农、牧业生产特色。
3.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西北地区1.地理地址和范围、主要地形。
这一部分主要以读图题的形式来命题,要求记住范围、地形名称并填图。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色以及因这一特色而形成的农、牧业生产特色,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命题。
3.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4.保护草原,治理荒漠这是一个热门问题。
【典型例题精讲】典型例题设计妄图:所选这两道题紧扣此刻社会热门,并且将地理问题有机结合在热门问题之中,指了然今后复习的方向: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关注热门问题,并且能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析说明热门问题的内涵。
[ 例 1]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远奋斗的思想准备,请你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读图和下表回答。
东中西部 GDP 占全国的比重 (%)1978 年 1990 年 2019 年东部52.42 53.68 58.12中部30.92 29.90 27.92西部16.66 16.42 13.96东西部人均GDP 变化及东西部差距(单位:元 )1978 年 1990 年 2019 年东部483 2080 9483西部255 1060 4052东部与西部的比值 1.89 1.96 2.34(1)依照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2)依照以上资料解析,在1978~ 2019 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 国内生产总值 )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为例】
《【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为例】》摘要: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例、学习目标、通对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初探区域对比基方法,教学重与难分析、教学重⑴图说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现我们就先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进行对比通对这两区域农业进行对比探讨区域对比基方法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区域对比例、学习目标、通对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初探区域对比基方法;、通对比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初步掌握区域对比基方法;3、能够将区域对比法运用到其他区域对比当二、学情分析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多年龄周岁左右这是充满感性、矛盾和成长空年龄阶段知识结构上快两年学习多数学生已具备学习区域地理和区域型代表区域基础储备也基具备如何分析然条件特征及其影响学习方法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差距较能力结构上初步具备基图能力和简单分析、归纳地理问题能力并且通初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但要地图能获取地理信息进行挖掘甚至运用多幅地图和相关结合分析他们就有难了因要通多图教师引导培养加强和提高学生图用图能力认知结构上八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奇心强思维活跃但不稳定且力易分散不能长集精力每学生基础和能力存着差异抽象概念、空洞数据对他们而言是没有吸引力心理状况上长期以多数学生认地理是非升学科目不参加考学不学无所谓导致学生上课态不积极只有少数爱地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而且我校位贵阳市白云区龚寨属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知识基础较差而且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八年级学生维持力不长教师如讲授长学生容易分心所以每节课教学设计都须特别将复杂问题分步骤进行化让学生能听懂愿听;能动脑动手愿动脑动手可运用耳熟能详故事、图片、地图设计活动吸引学生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三、教学重与难分析、教学重⑴图说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⑵图对比分析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农业特;⑶图对比分析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农业特;⑷通学习掌握基区域对比方法并能够进行知识迁移、教学难学生能否进行知识迁移通对比分析这两地区学会分析其他区域方法四、教学程教学容教师行学生行设计图导入新课学们日常教学当老师常会使用对比方法进行教学这是因学习程对比学习是种重要并且有效学习方法样命题也常常将两区域进行对比今天我们就将使用对比法进行我国区域地理复习回想什么是对比法直接说明课主要容使学生了学习目标复习旧知构建新知识结构(展示)“我国四地理区域图”学期我们首先学习了我国四地理区域它们分别是?这四区域我们又选择了8具有代表性区域进行学习其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北京位北方地区;长三角、香港和澳门、台湾省位南方地区;塔里木盆地位西北地区;三江位青藏地区总体看南北方地区各选择了3地区而西北和青藏地区则只选择了什么这么安排呢这主要和我们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有关南北方地区人口较多青藏西北地区人口较少现我们就先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进行对比通对这两区域农业进行对比探讨区域对比基方法我们先回忆下这两地区然特征(提问)什么它们有这样然特征呢?我们先分析它们所处地理位置(活动)请学们观察“西北地区地形图”思考西北地区地理位置与它然环境有何关系(结)通地图可知西北地区体位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从其地理位置可知西北地区距海较远且周边有高山脉因该地区降水较少少到什么程呢?我们可以通地域分界线推测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致与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重合因该区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甚至低50毫米属非季风区其然特征干旱(活动)我们再分析青藏地区请学们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思考青藏地区地理位置与它然环境有何关系(结)青藏地区位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从地图可知青藏地区位我国阶梯海拔高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因其然特征高寒通上述分析可知区域然特征是由它所处地理位置定所以比较两区域前我们要掌握它们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定其然条件然条件又是其人环境基础(提问)掌握这两区域地理位置我们就要分析两区域对比根据要我们要对比是这两地区农业请问影响农业发展因素有哪些呢?(然和人)(结)是分析区域农业既要分析它然条件也不能忽视它人条件但是由这两地区人口较少相对南北方地区济较落它们农业主要依托是其然因素所以我们着重对比其然条件对其农业发展影响首先我们分析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然特征干旱因与其他区域相比制约其农业发展主要因素就是水因天然降水总体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仅依赖天然降水只能发展畜牧业而局部可以提供灌溉用水地方才能发展种植业因西北地区农业主要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而青藏地区上受其“高寒”影响气候冷再加上土层较薄不利农作物生产只能发展高寒牧业该地牧草多耐寒高山草甸畜种也是能够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牦牛、藏绵羊等青藏地区农业除了有牧业外和西北地区样也有种植业其种植业只分布河谷地区形成河谷农业什么呢?这是因青藏地区有些河谷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充足土壤条件相对较能够发展种植业但是种植农作物品种还是要收到青藏地区环境影响只能是喜温凉作物如青稞、麦等通对比我们发现两地区都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这是两地区农业共性但是由然环境不两地区牧业和种植业是有差别对种植业说青藏地区受制它“高寒”发展出了河谷农业而西北地区则因其“干旱”发展出灌溉农业就牧业说青藏地区则发展出其独特高寒牧业通对这两地区农业比较我们总结下比较不区域方法(结)如何对比两区域、图分析要对比区域地理位置;、两区域对比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3、综合分析两地区异以上就是区域对比基方法能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区域对比吗?我们再试试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干旱;青藏地区高寒图回答问题思考分析回答问题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思考总结通活动助学生对比掌握不区域方法巩固练习(活动)请学们观察“东北三省地形图”、“哈尔滨气候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图”、“上海气候图”以组单位完成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对比并将对比结填入下表完成练习将学习到对比方法落到实处总结语学们我们今天通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对比总结了区域对比分析般方法希望课尝试用这种方法寻更多区域对比进行对比深刻体会不区域异五、教学反思。
【K12学习】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教学案例一【教学重点】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教学难点】各地区域自然地理差异的原因【教学方法】讨论、读图、讲解【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方法一:挂出“中国地图”让学生说说去过什么地方,与北京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方法二:电脑显示“东北林海雪原”“海南岛热带风光”“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内蒙古草原景观”“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以上几位同学的介绍,说明我国各地方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是不均一的,有差异的。
教学设计:新课:一、不同的地理区域1、从复习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入手,说明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的区域。
中国地理总论中学过哪些地要素?以北京为例,讨论其多种“身份”。
小结:区域划分的依据有多种,区域的类型也有多种,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结合教材活动“尝试划分区域”,落实对区域的理解。
粗读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和农作物及居民点分布。
在图上划分出各种区域:山区、平原、林区、农耕区。
提出问题:同学们划分的区域为什么不一致,以什么为依据。
3、结合教材活动“生活中的区域”,模拟打长途电话或信写地址和邮编,体会不同尺度和不同的级别的区域。
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邮政编码“100009”“10”一级行政区划中的北京,“1000”下一级行政区划中东城区邮电局,“09”投递局的代码。
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屏幕显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通过界限A、界线B、界线C的具体分布,落实四大区域的位置。
2、根据教材活动“区域界线的判定”的提示,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引导学生分析两界限的相似性,说明这里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学生活动:讨论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体现出的区域特征。
3、根据教材活动“区域界线的判定”,观察界限B,其主导因素是什么?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4、根据教材活动“区域界线的判定”中地势阶梯与界线部分的示意图,观察界限C,说明影响因素地理因素)5、小结:完成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比较表格。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下册 期中复习教案 (新版)湘教版
期中复习师:秦岭属东西走向山脉,淮河自西向东流。
秦岭——淮河主要通过的省区有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课件展示典型题例生: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师:结合地图,概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并完成表格内容。
课件展示:师:师: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北部。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主要位于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师: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南部沿海各省(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和西南师:南方地区河流众多,分布有长江、珠江等大河,水资源丰富。
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师: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如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广西平果的铝土、江西大余的钨、贵州铜仁的汞、云南个旧的锡、师: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和甘肃(兰州)、宁夏(银师: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干旱。
课件展示:师: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属于我国的牧区,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是我国的两大牧区。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下册 期末复习(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
期末复习师:港澳地区地处南海之滨,背靠珠江三角洲。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澳门地处珠江口西南,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连。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香港海岸曲折,港湾和岛屿较多,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仅占陆地总面积的1/6。
澳门地形以师: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维多利亚港主要位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
香港拥有规模庞大的国际商船队。
1998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在很大程度上师: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
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香港迪士尼乐园等。
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展览中心。
香港教育发达,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师:港澳地区向祖国内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祖国内地向港澳地区提供生活消费品、原料、廉价劳动力等。
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
香港起着沟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作用,与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师: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濒临南海,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位于低纬度,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珠江三角洲周围是丘陵、山地,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丰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师:结合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图,说出珠江师:珠江三角洲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进行优势互补,师: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濒临黄海和东海。
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的中部和南部、浙师:长江三角洲水运便利,内河运输依靠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海洋运输依靠东部临海的优势;有纵横的铁路干线,如京沪、沪昆铁路干线;公路及航空运输便利。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专题复习--区域地理教学方法》教案_4
专题复习——区域地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准确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
2.能运用地形图找到主要地形区;运用气温降水图描述气候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 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城市、交通线路的分布4.通过地图分析华北春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5.学会分析区域内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互动梳理分析区域的方法及各地理要素的主要内容2、通过小组合作写出中国的地理位置、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交通线路的分布3、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华北春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油气资源的开发对塔里木盆地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演练,小组合作探究等让学生明确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并通过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发展应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此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重难点:学会分析区域内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课时:1课时授课类型:复习课教学过程:<导入>:不论是中国还是整个世界,不同的区域由于纬度、海陆和地形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理单元和自然风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那么不同的区域在分析时是否有共性,各地理要素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今天请跟随老师一起来梳理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
<新授>:一、回顾旧知,总述方法<师>:当我们遇到亚洲、中东或者巴西这样的地区或者国家时,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呢?<生>:地理位置、气候、降水、地形、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归纳>:分析区域,首先要了解区域的地理位置,其次了解气候、地形、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特征,再有了解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特征。
二、细化要素,了解规律【地理位置】<师>:不同要素需要从哪些方面分析呢?先说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一般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进行描述(在陆地的什么方位,海洋的什么方位),通过这些来明确这个区域在哪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以
区域对比为例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初探区域对比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比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初步掌握区域对比的基本方法;
3、能够将区域对比法运用到其他区域的对比当中。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年龄在14周岁左右,这是一个充满感性、矛盾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
在知识结构上,经过快两年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区域地理和区域中的典型代表区域的基础储备,也基本具备如何去分析自然条件特征及其影响的学习方法。
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同学之间差距较大。
在能力结构上,初步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和简单的分析、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初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但要在地图中能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挖掘,甚至运用多幅地图和相关资料结合分析时,他们就有难度了,因此需要通过多读图,教师的引导培养来加强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在认知结构上,八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不稳定,且注意力易分散,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存在着差异,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数据对他们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
在心理状况上,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非升学科目,不参加中考,学不学无所谓,导致学生上课态度不积极,只有少数爱好地理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而且我校位于贵阳市白云区龚家寨,属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知识基础较差,而且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八年级的学生维持注意力的时间不长,教师如讲授时间过长,学生容易分心,所以,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须特别注意将复杂的问题分步骤的进行化解,让学生能听懂,愿意听;能动脑动手,愿意动脑动手,可运用耳熟能详的故事、图片、地图设计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⑴读图说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⑵读图对比分析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农业特点;
⑶读图对比分析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农业特点;
⑷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区域对比方法并能够进行知识迁移
2、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进行知识的迁移。
通过对比分析这两个地区学会分析其他区域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教学当中老师经常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对比学习是一种重要并且有效的学习方法。
同样,在命题中也常常将两个区域进行对比。
今天我们就将使用对比法进行我国区域地理的复习。
回想什么是对比法
直接说明本课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复习旧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本学期我们首先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它们分别是?
在这四大区域中我们又选择了8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区域进行学习,其中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北京位于北方地区;长三角、香港和澳门、台湾省位于南方地区;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三江源位于青藏地区。
总体来看,南北方地区
各选择了3个地区,而西北和青藏地区则只选择了一个。
为什么这么安排呢,这主要和我们国家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有关,南北方地区人口较多,青藏西北地区人口较少。
现在我们就先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进行对比,通过对这两个区域的农业进行对比来探讨区域对比的基本方法。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特征。
为什么它们有这样的自然特征呢?我们先来分析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请同学们观察“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思考西北地区地理位置与它的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通过地图可知,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从其地理位置可知西北地区距海较远,且周边有高大山脉,因此该地区降水较少,少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通过地域分界线推测出来,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重合,因此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甚至低于50毫米,属于非季风区,其自然特征为干旱。
我们再来分析青藏地区。
请同学们观察“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思考青藏地区地理位置与它的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从地图可知,青藏地区位于我国
第一阶梯,海拔高,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因此其自然特征为高寒。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区域的自然特征是由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所以在比较两个区域之前,我们需要掌握它们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决定其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又是其人文环境的基础。
掌握这两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之后,我们就需要分析两个区域的对比点。
根据要求,我们需要对比的是这两个地区的农业,请问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是的,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既要分析它的自然条件,同时也不能忽视它的人文条件。
但是由于这两个地区人口较少,相对于南北方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它们的农业主要依托的是其自然因素,所以我们着重对比其自然条件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分析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因此与其他区域相比,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水。
因为天然降水总体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仅依赖天然降水只能发展畜牧业,而在局部可以提供灌溉用水的地方才能发展种植业。
因此西北地区的农业主要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而在青藏地区上,受其“高寒”影响,气候冷再加上土层较薄,不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只能发展高寒牧业,该地牧
草多为耐寒的高山草甸,畜种也是能够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的牦牛、藏绵羊等。
青藏地区农业除了有牧业之外,和西北地区一样也有种植业。
其种植业只分布在河谷地区,形成河谷农业。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青藏地区的有些河谷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充足,土壤条件相对较好,能够发展种植业。
但是种植的农作物的品种还是要收到青藏地区大环境的影响,只能是喜温凉的作物,如青稞、小麦等。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两个地区都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这是两个地区农业的共性,但是由于自然环境不同两个地区的牧业和种植业是有差别的。
对于种植业来说青藏地区受制于它的“高寒”发展出了河谷农业,而西北地区则因其“干旱”发展出灌溉农业。
就牧业来说,青藏地区则发展出其独特的高寒牧业。
通过对这两个地区农业的比较,我们来总结一下比较不同区域的方法。
如何对比两个区域
1、读图分析需要对比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两个区域的对比点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3、综合分析两个地区的异同。
以上就是区域对比的基本方法。
能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区域的对比中吗?我们再来试一试。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干旱;青藏地区-高寒
读图回答问题
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总结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对比掌握不同区域的方法
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观察“东北三省地形图”、“哈尔滨气候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图”、“上海气候图”,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的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填入下表。
完成练习
将学习到的对比方法落到实处
总结语
同学们,我们今天通过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的对比总结了区域对比分析的一般方法,希望大家课后尝试用这种方法寻找更多的区域的对比点进行对比,深刻体会不同区域之间的异同。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