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域经济特征与发展模式_王耀中
洞庭湖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
洞庭湖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洞庭湖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
洞庭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良好的湖泊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具备发展旅游业、渔业等产业的潜力。
洞庭湖经济发展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洞庭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
湖区沿湖地带的市县经济活动相对发达,如岳阳市、湘潭市等。
而湖区内陆部分由于交通条件限制和资源禀赋差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地理位置带来的差异导致了洞庭湖地区经济发展空间的不平衡。
洞庭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也与产业结构有关。
湖区城市一般发展工业经济,如岳阳市、湘潭市等。
这些城市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发达的制造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湖区农村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收入水平也较低,导致经济发展空间的差异。
洞庭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还与环境保护等因素有关。
洞庭湖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许多物种依赖湖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生存。
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系统,一些地区限制了发展速度和产业发展的范围。
这种保护措施对于一些仅依赖湖区资源的地区来说,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困难,造成经济发展空间的差异。
为了解决洞庭湖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地理位置带来的差异。
通过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等,改善湖区内陆地区的交通条件,提高交通效率,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减少经济发展差异。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
湖区农村地区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发展旅游业、渔业等服务业,提升湖区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经济发展差异。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限制工业排放和推行可持续发展方式,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同时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洞庭湖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受到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议推进“长株潭”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王耀(一)
议推进“长株潭”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王耀(一)【摘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推进的重要举措,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县域作为宏观与微观、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其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质量、效益,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在总结建国60周年的经验与成果,尤其是长株潭(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融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以来,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面前,如何全面推进区域经济持续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从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当前区域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进而提出如何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建议,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推进;长株潭;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区域经济是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区)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
区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
它涵盖着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既包括第一产业,也含有第二、三产业,它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
因此,在“两型社会”试点建设,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融城发展伊始,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1.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1.1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
农村经济主要集中在县城。
当前,农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遇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诸如农业大而不强,高效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加工比重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工业发展缓慢,有的地方甚至萎缩现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不高,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步履艰难;县乡财政困难较大,有效财力不多;下岗工人增多,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减缓;党群干群关系趋紧,不稳定因素增加等。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h t t l a : / / q k s . c s u f 平 空 问差异 分析
李 赛, 帅 红, 李荣荣
(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 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6 )
摘 要:以洞庭 湖 3 3个区市县生态经济 区为研究 区域 ,采用量 图分析法 ,对县域 经济发展 水平空间差异进 行分析 。结 果表 明造 成经济发展 水平空 间差异 的主要原 因是经 济本底、经济发展 政策 、市场活跃程度 ,进而提 出发挥 比较优 势 、促进产 业融合 、加 强基础设施 建设的 意见与建议 ,以期为统筹 洞庭 湖生 态经济 区协调发展 提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1
V o 1 . 1 1 N o . 1
F e b . 2 0 1 7
D o i : 1 0 . 1 4 0 6 7 8 . c n k i . 1 6 7 3 - 9 2 7 2 . 2 0 1 7 . 0 1 . 0 0 4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1 0 - 0 9
基金项 目:湖 南省 教育厅科 学研 究青年项 目 ( 1 3 B 0 7 4 );湖南师 范大学青年优 秀人才项 目 ( E T 1 4 1 0 5 )。 作者简 介:李 赛 ,硕 士研 究生。
供借 鉴。
关键词:洞庭 湖生态经济 区; 空间差异 ;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 2 0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6 7 3 . 9 2 7 2 ( 2 0 1 7 ) 0 1 . 0 0 1 7 - 0 4
洞 庭 湖 生 态 经 济 区 是 长 江 经 济 带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连 接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和 武 汉 城 市 群 的
洞庭湖区域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
洞庭湖区域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洞庭湖地区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黄鹤楼位于此地,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历史包含深厚底蕴。
近几十年来,洞庭湖区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洞庭湖区环境的污染问题。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对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洞庭湖区农业低碳经济发展应运而生,成为当前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推进农业、林业、渔业可持续发展及低碳经济建设是最重要的方向。
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首先要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减少农业活动中温室气体和可挥发有机物排放。
洞庭湖区有许多优势,如具有良好的土壤质量、温暖风情和丰富的水资源等,这些都为洞庭湖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政策也可以制定,鼓励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动态水管理技术的应用,以减少农业活动的负面影响。
洞庭湖区还应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建立绿色农业体系,通过土壤有机质修复,植物营养素管理,生态水管理等办法,改善洞庭湖湿地中水质情况,以减少对湖区环境的污染。
另外,洞庭湖区应积极吸引投资,发展再生能源,开展新兴能源应用,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改善洞庭湖湿地的水质状况,进而改善洞庭湖区的环境质量,丰富洞庭湖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此外,政府应积极推动绿色农业及水资源管理,以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并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例如农业垃圾处理技术、农业排放减排技术、农业污染源排放控制技术等,以便减少洞庭湖区农业活动的负面影响。
同时,政府还应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产业,以实现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洞庭湖区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复合性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推动其发展,特别是应重点实施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以及投入经济和技术支持,实现洞庭湖区农业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让洞庭湖保持清澈水质和青翠的生态环境。
洞庭湖经济史话
洞庭湖经济史话1. 引言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于湖南省和湖北省之间。
自古以来,洞庭湖一直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介绍洞庭湖的经济史,探讨洞庭湖经济的发展和变迁。
2.古代洞庭湖经济在古代,洞庭湖是一个繁荣的经济区域。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自秦汉时期起,洞庭湖地区就有了相当规模的农业和渔业发展。
洞庭湖周边的平原地带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大米和其他粮食作物。
同时,湖泊中丰富的鱼类资源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3. 农业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洞庭湖地区的农业发展日益繁荣。
古代农民利用湖泊的水源灌溉农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水稻成为该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水稻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食物,也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商品。
同时,洞庭湖地区的农民还发展了养殖业。
鱼类养殖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为当地经济增加了丰富的利润来源。
而同时期繁荣的农业经济也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以洞庭湖为核心的农业城市群。
4. 渔业资源洞庭湖的渔业资源丰富,自古就是重要的渔业中心。
湖泊中的鱼类品种繁多,包括鲤鱼、鲢鱼、鳙鱼、鳢鱼等。
渔民们利用湖泊的资源开展捕鱼活动,不仅为自己提供食物来源,还出售给周边地区的居民,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商品。
在汉代以后,洞庭湖渔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了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当地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渔业管理政策,包括禁渔期等。
同时,渔民们还发展了渔具制造业,例如木兰船等,为渔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水运交通洞庭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水运交通的便利。
湖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为周边地区提供了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
古代,湖泊的水路通行,成为货物贸易和人员流动的重要通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湖泊地区的水运交通也日益繁荣。
港口城市如岳阳、湘潭等迅速兴起,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通过水运交通,当地的农产品和其他商品可以迅速运往周边地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
6.现代洞庭湖经济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洞庭湖地区的经济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洞庭湖区域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
洞庭湖区域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
洞庭湖区域是一个湿地、水域和农业资源相结合的重要地理位置。
它
的农业发展受到湿地的威胁,而湿地的发展又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形成一
种相互依存关系。
为了实现洞庭湖区域农业的低碳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
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发挥湿地综合利用的重要作用,在农业发展中强
调低碳经济发展,加强湿地污染防治,建立起有效的农业发展管理体系,
落实农业技术改造,促进农业低碳经济发展。
首先,要加强湿地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
湿地的破坏和破坏,确保湿地的正常发展。
其次,要注重湿地的资源利用,引导农民根据湿地的生态特点和环境背景,有效利用湿地的资源,开展低
碳经济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再者,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农民
技术和知识水平,普及环境教育,强化农业经营者的环保意识。
最后,要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建立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强
湿地污染防治,有效降低环境风险。
洞庭湖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
洞庭湖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省区之间,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
洞庭湖地区是中国南部一带的重要农业区,同时也是湖南省的重要经济支撑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壮大,洞庭湖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存在差异,本文就洞庭湖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进行研究。
一、洞庭湖地区的经济现状洞庭湖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和茶叶等作物。
畜牧业也是该地区的重要产业。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洞庭湖地区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工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在洞庭湖地区,岳阳、常德、益阳等城市是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和服务业较为发达,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
而郴州、怀化、张家界等地区则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
而洞庭湖区域的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主要表现在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等方面。
二、城乡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在洞庭湖地区,城市经济相对较发达,农村经济相对欠发达,城乡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
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工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城镇化率较高,人口流入比较多。
而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单一,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人口外流较多。
城乡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上,还表现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
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高,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薄弱。
城乡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是洞庭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洞庭湖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
在地区经济发展空间上,我们可以将洞庭湖地区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
东部地区主要包括岳阳、常德、益阳等城市,是地区的经济发达地区。
中部地区主要包括郴州、怀化等城市,是地区的经济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张家界等城市,是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四、产业结构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洞庭湖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
环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优化调控研究
摘要: 通过 分析洞 庭湖 区经济社会发展 的条件 及现状 特征 , 出了在 国家 区域 经济协调 发展 背景 下湖 区经济 快速发展 的新 契机 , 找 进 而提 出了湖 区经 济发展 模式 必须优 化 , 即在 产业 结构优 化方 面 : 续抓 好优 质粮 油 生产 , 继 重点发展 农 产品 加. 业、 畜和 水产 7 - 牲
e n r h e e s r y o h p i s o c n mi a n o i e eo me t mo e i n t g L k e .T a s t a ,w h u d o i ms t e n c s a i f t e o t  ̄ t mim f e o o c l a d s c a d v l p n d n Do g i a e Ar a h t i o s y e s o l l n isl d v l p f r p o u t p o e sn ,l s k q a u t e o e tp o u t p o e sn n p cf o r m h l c n i e e s r h frt e e o a r d c r c si g i e t c ,a u c l r ,fr s rd c r c s ig a d s e i c tu s w i o t u n u i g t e y m v o u i i e n n p o u t n o i h q ai i a d o s l ai g t d t n l n u t as e o dy u i zn h " r e p i t n tr e ie d v l p n r d ci f h g u l y ol n c n o i t r i o a id s i l;s c n l t ii g t e t e o n a d h e l e e o me t o t d n a i r l h n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远发展探析-可持续发展论文-经济学论文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远发展探析-可持续发展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快构建沿长江中游经济带。
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均是该区域重要的城镇体系,在长江经济带内功能互补性较强。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系统综合体,是多中心的国家级城市群,将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结合部,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因此,深入探索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视野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视野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状况(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环洞庭湖区定位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已进入国家层次的发展战略,该区同时也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范围内,其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机,但是,现阶段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以持续的突出问题。
一是作为天下粮仓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不高。
商品粮基地核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已由1985 年的32.73%降低至2012 年的30.80%[1].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物耗投入的矛盾突出。
2012 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单产水平为5744.28 公斤/ 公顷,相比全国粮食单产水平仅高出10.1%,而同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单位面积耕地的化肥施用量为50 公斤/ 亩,相比全国单位面积耕地的化肥使用量高出60%,远高于发达国家规定的15公斤/ 亩警戒线[2].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
区域品牌多,成名牌的少,国家级、国际级品牌更少,农产品品牌普遍生命周期短,生命力不强,品牌杂、乱、小、散,品牌无规模、有品牌无市场、有品牌无优势、有品牌无质量现象突出,与国内其它粮食主产区在农产品品牌数量、品牌经营成效、农产品龙头企业规模及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环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收稿日期:2001-04-09;修订日期:2001-05-30作者简介:齐 恒(1963-),男,湖南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地理。
环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齐 恒1,朱有志1,篮万炼1,朱 翔2(1.常德师范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2.湖南师大国土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摘 要:从三个层面探讨环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宏观上应努力构造环洞庭湖经济圈,并确立其空间开发次序和重点;中观上应形成环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强大的工业开发轴带,加快环湖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和完善环湖区的金融、贸易和旅游走廊;微观上应加强行业(部门)的重组与改造,加快生产经营模式的转换,促进环湖区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环洞庭湖地区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01)03-0261-05 环洞庭湖地区以新近融合的特大一体化城市长—株—潭为顶点,以京广线临湘至长沙段、石长铁路沿线及其附近地区为两翼,地跨长—株—潭、岳阳、常德和益阳等六市,构成大洞庭湖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的3417%,人口占43%,G DP 占5415%,工业产值占6219%,农业产值占4915%[1]。
这一地区地处洞庭湖滨,以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为腹地,连江通海,水、陆、空交通运输发达;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内湖星罗棋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商品粮、棉、油料、干鲜果品及养殖基地,是湖南最发达的经济区域。
1 宏观战略:环洞庭湖经济圈空间开发次序 环洞庭湖地区北连长江,是长江产业开发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长江水道向西伸入西南腹地,东联上海浦东,打通出海口;通过京广线北取华中、华北,南进广东,联系港澳地区;石长铁路的开通,使环湖区成为联系西北与东南沿海的重要中驿站。
因而,作为京广沿线经济带和长江沿岸经济带的交汇地区,既能加强与长江产业开发带的经济联系,又能在西部大开发中寻找机遇,其经济发展可以多方受益,内外并举。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地形梯度效应
湖北农业科学2023年西北方向的武陵山区、西南边的雪峰山区、东部的罗霄山区土地利用类型较少发生转变,基本维持稳定状态。
1∶1500000持续变化型反复变化型稳定变化型前期变化型后期变化型图3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布表3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及土地利用转化类型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稳定变化型持续变化型反复变化型前期变化型后期变化型转化类型林地—林地—林地、耕地—耕地—耕地、水域—水域—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耕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水域—未利用地、水域—耕地—水域耕地—林地—林地、耕地—水域—水域、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草地—林地—林地、水域—耕地—耕地、未利用地—水域—水域耕地—耕地—林地、耕地—耕地—水域、耕地—耕地—城乡建设用地、林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草地—草地—水域、水域—水域—未利用地、未利用地—未利用地—水域3.2土地利用地形梯度效应3.2.1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形梯度效应经计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36.55%的区域处于低地形位,中低地形位占整个区域面积的23.03%,中高地形位、高地形位分别占总面积的24.16%、16.26%。
由图4可知,从地形分布上来看,耕地和林地在各个地形位等级上均有分布,其中耕地在第1~9地形位呈优势分布,在第2地形位分布指数最高(图4a);林地在第3~11地形位呈优势分布,在第10地形位分布指数最高(图4b)。
水域(图4c)、城乡建设用地(图4d)以及未利用地(图4e)多在第1~6地形位等级上有分布,在第7~12地形位上分布较少,且这3种地类均在第2地形位分布指数最高。
由于草地占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较低,草地在各个地形位上并不具有分布优势,地形位分布指数均小于1,且草地在第3地形位分布最低,在第11地形位分布指数最高(图4f)。
从时间时序尺度来看,2000—2020年,耕地在第1~5地形位的分布指数增加,在第8~11地形位的分布指数下降;林地则相反,其在第1~4地形位的分布指数下降,在第8~10地形位的分布指数上升,林地分布朝高地形位集中;水域在第1地形位的分布指数下降,在第2地形位的分布指数上升,这是受洞庭湖水位动态变化的影响,造成水域与其他用地类型转化频繁;城乡建设用地在第1~5地形位上的分布指数逐渐升高,2020年第2地形位的分布指数大于1,城乡建设用地在低地形位上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高地形位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布指数呈下降趋势;未利用地逐渐向第1、第2地形位逐渐集中,第3地形位的未利用地逐渐转为其他用地类型;草地主要集中分布在第9~12地形位,低地形位的草地受洞庭湖水位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少。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作者:许佳刘宇赤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15期摘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位独特、基础良好、优势突出,过往区内城镇化发展情况喜人,但目前仍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结构、城市规划、产业聚集能力、城镇行政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关键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5-0162-04一、区位概况201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将规划范围确定为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33个县(市、区),规划面积6.05万平方公里。
这一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之所以上升为国家战略,得益于独特的区位环境和经济基础。
1.人居环境适宜。
湖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区,严寒期短,温暖期长,空气质量常年良好,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 200~1 470mm,年均温度16.4℃~17℃,年日照时数1 714~1 813h,无霜期258—275天。
湖区地质结构稳定,进入历史时期以来,区内无破坏性地震记载。
区域地处长江中游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近年来,区内持续开展大规模防洪排涝体系建设,自1999年之后未再出现大型洪涝灾害。
2.生态地位凸显。
洞庭湖作为长江流域第二大湖泊,一是调蓄长江流域水资源枢纽场所。
作为我国最大的调蓄湖泊,洞庭湖南汇四水,北有四口入湖,年均径流量达3 126亿m3,分别为太湖、黄河、鄱阳湖年均径流量的10倍、6倍和3倍。
二是调节生态平衡的重要砝码。
洞庭湖是我国著名的天然湿地之一,有着“长江之肾”的美称,湖泊面积2 625平方公里,全湖湿地保护面积6 000多平方公里,在全国亚热带湿地总面积占比中达25%,有着全国最大淡水湿地,是亚洲最大内陆湿地保护区之冠,其中1992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 328平方公里,占洞庭湖自然水域面积的50%,是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在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洞庭湖经济史话(七)
第七章城市·走出聚落市井宽城市是国民经济的载体,在当今新的城市世纪、城市时代、城市社会的条件下,城市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市经济的内容和特征,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它作为城市公共经济,是微观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微观经济的集合体,也就是说,它不过是在空间上扩大了的尚未明文规范的企业集团经济而已。
由于城市经济是介于国民经济和企业微观经济之间的中间环节,它的“短缺“其影响也会是双向的,既影响微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宏观经济的顺利发展,所以,城市经济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增长极。
研究洞庭湖区经济,一个新的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就是研究洞庭湖区城市经济,即洞庭湖区城市的形成、发展和规律,以及与其他各种类型经济的关系,这对于洞庭湖区经济发展和创新是极其重要的。
第一节“中华第一城”的曙光考古资料表明,城市源自集镇,而最早的集镇又源自氏族聚落。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集聚地的总称,也叫人类住区,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即包括房屋建筑(住宅、机构、商店、工厂以及文化娱乐、教育卫生等建筑),街道或聚落内部的道路、广场、公园、运动场等人们活动的场地,供居民洗涤饮用的池塘、河沟、井泉、聚落内部的空闲地、蔬菜地、果园、林地等几部分。
可见,聚落既是人类居住、生活、休息等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
聚落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农耕业生产出现后,才形成的固定居民点。
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农产品逐渐有了剩余,部分人从土地中解脱出来,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者,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从事加工业的手工业者们,在一些交通便利与利于交换的地点聚集,这样的聚集地也就成为集镇。
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而且由于阶级的出现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人类开始在聚集区周围筑城,出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兴建了城市,于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就出现了。
对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几点认识
对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几点认识
仲志余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07(038)001
【摘要】洞庭湖是我国第2大淡水湖,洞庭湖区既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水产等生产基地,也是调蓄长江洪水的重要场所.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运用、1998年大水后的防洪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区的防洪、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状况等都发生较大变化.为了构建健康洞庭、和谐洞庭,支撑与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展洞庭湖区综合规划.基于对洞庭湖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提出了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一些认识与思路,供讨论.
【总页数】3页(P1-2,13)
【作者】仲志余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
【相关文献】
1.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加快洞庭湖治理——在2008年洞庭湖区水利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 [J], 戴军勇
2.对洞庭湖区水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几点认识 [J], 刘固良;郭梅林
3.洞庭湖区‘99大水后的几点认识 [J], 聂芳容;张振全
4.《洞庭湖区综合规划报告》通过审查 [J], 长江
5.洞庭湖湿地国际研究中心参与编制《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J], 谭支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洞12庭湖研究专题08
1.1 名 称
因湖泊有洞庭山(君山)而得名 《湘妃庙记略》称: 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府 之庭,故曰洞庭。
史籍可考地名:
云梦(泽)
《汉阳志》说:“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合起来统称云梦。 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长江以北成
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云梦,而 将这片大湖称之为洞庭湖
对洞庭湖功能的影响
李景保等: 洞庭湖区大洪涝灾害特点与成因
董明辉等: 洞庭湖湿地资源功能与可持续利用
朱翔 蓝万炼:
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
王耀中: 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胡武贤: 湖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换与升级
主要参考资料
(1)窦鸿身,姜加虎等.洞庭湖[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 (2)袁正科.洞庭湖湿地资源与环境[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董明辉等.环洞庭湖社会发展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4)董明辉等. 洞庭湖湿地资源开发利用[M]. 出版社,2000 (5)胡武贤.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高吉喜.洪水易损性评价:洞庭湖地区案例研究 [M].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2004 (7)周震虹.中国农业产业化之路—洞庭湖区个案研究[M].人民出版 社,2006 (8)李姣.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M].湖南师范出版社,2006
重湖(双湖之意,北洞庭——南青草)
沙洲,即赤沙湖湖滩在枯水季节显露,只认可两湖
1.2 类 型
1.2.1成因类型
构造湖 + 河成湖
距今1亿年前形成洞庭湖盆地,燕山运动的后期在中国东部地壳 强烈拉伸而形成的内陆型断陷盆地
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王耀中;刘舜佳
【期刊名称】《系统工程》
【年(卷),期】2004(22)9
【摘要】实证分析民营经济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1992年前后民营经济对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否不同进行了结构性诊断检验,结果显示1992年前民营经济对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表现出明显的非平衡性,而从1992年以后民营经济对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不平衡性则完全凸现出来,民营经济对东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高于中西部。
【总页数】5页(P54-58)
【关键词】民营经济;区域;面板数据
【作者】王耀中;刘舜佳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论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的市场绩效——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J], 鲁开垠
2.我国民营经济转型的战略模式研究——基于民营经济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 朱珍;陈少晖
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来自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的实证研究 [J], 黄毅
4.民营经济、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对朔州市民营经济、民间融资、区域经济关系个案研究 [J], 兰志亮
5.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打造新型民营经济——对南宁市横县民营经济的实证分析 [J], 李振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针对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类型的解题法和演练题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A Suzhou Institution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类型的解题法和演练题高考政治主观题“反映类”题型的解法指导和专项演练(一)高考政治的主观题答题一直是考生的薄如环节,教师有必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强化,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特点。
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在高考主观题解答中游刃有余。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以下分别从设问方式、涉及考题、解题方法、典例分析就几种题型进行剖析。
(一)设问方式:体现类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或用经济(或哲学或政治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
(二)涉及考题:2000年第36题第(1)问: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15分)2003年第39题第(1)问: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
试分析"人工降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8分)2004年第38题(32分)第(3)问:"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0分)2005全国卷二38 (1)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涵义,并说明该企业运行模式是如何体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
(12分)2007年第40题第(5)问:(5)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12分)(三)"体现类"的解题方法首先划分层次,然后找出每一层次的关键词(即每一层次的主体和主体的行为),再联系调动相关教材知识作答。
答题要点一般是:教材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
(四)典例分析: 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第⑴问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
洞庭湖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
洞庭湖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洞庭湖区域是湖南省和江苏省的交界地带,是一个全国知名的盆地型淡水湖泊。
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洞庭湖区域一直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
然而,尽管该区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洞庭湖区域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洞庭湖区域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水产养殖区域之一。
其渔业和农业产值较高,但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在这些方面,湖南省的发展要比江苏省更为薄弱。
二、交通基础设施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洞庭湖区域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江苏省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发达的水路和陆路交通网络。
除了长江航运,苏嘉杭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的交汇使得江苏省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相比之下,湖南省的交通网络相对薄弱,虽然有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岳长铁路等,但与其他地区的对接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政策环境政策环境也是影响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江苏省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发展区域之一,享有相应的政策优惠。
除此之外,江苏省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扶持企业和吸引投资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资金。
相比之下,湖南省的政策环境相对滞后,缺乏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的政策。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环境是影响洞庭湖区域空间差异的三个主要因素。
未来,随着中国内部经济的更为均衡,湖南省和江苏省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加,洞庭湖区域的空间差异将逐渐减小。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洞庭湖区域的扶持和引导,增强其经济发展动力,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庭湖区域经济特征与发展模式Ξ王耀中 刘辉煌 洞庭湖区泛指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大河湖冲积平原和环湖丘陵地区,具体指湖南省的纯湖区和环湖丘岗地区,包括岳阳市的岳阳市区、汩罗市、临湘市、岳阳县、华容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益阳市的益阳市区、沅江市、南县、桃江县及长沙市的望城县共18个市县,人口148216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2153%。
洞庭湖区在湖南省和长江中游的经济发展和开放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保证湖南省和长江中游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洞庭湖区域经济的特征及其战略地位(一)农业发达,是国家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洞庭湖平原主要由河湖冲积而成,地势低平,耕地集中,土壤肥沃,适种性广,便于机械化作业;气候适宜,雨量丰富,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水域广阔,水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使洞庭湖区很早就成为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
加之洞庭湖区农业开发早,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较好,使洞庭湖区农业发达,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据统计,1997年,洞庭湖区的农业总产值达214157亿元(90年不变价),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31152%;粮食总产量864118万吨,占全省的30104%;棉花总产量20128万吨,占全省的80131%;油料总产量48153万吨,占全省的46132%;苎麻总产量3182万吨,占全省79125%;甘蔗130147万吨,占全省的74174%;蚕茧887吨,占全省的78136%;茶叶23707吨,占全省的42172%;水产品566557吨,占全省的51115%。
(二)轻纺工业发达,是全省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
发达的农业和丰富的农产品,为洞庭湖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使区内以纺织为主的轻纺工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本区域的优势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棉、毛、麻、化纤门类齐全,纺织、染整、服装、床单、毛巾、袜子等系列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
食品、造纸、皮革、卷烟等工业也较为发达。
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据统计,1997年,洞庭湖区轻工业总产值达56612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510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132个百分点。
洞许湖区轻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12%。
湖区的轻工业又主要集中于岳阳、常Ξ该文是98昆明“改革中的省市”国际研讨会交流论文。
德、益阳三个市区及津市市,1997年,四市轻工业总产值达208116亿元,占全区轻工业总产的36176%。
四市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2112%,比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比重高出29146个百分点。
特别是常德市,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所占比重达7014%,成为典型的轻工业城市。
益阳和津市的比重也分别达53127%和63162%。
(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是长江商贸走廓的重要组成部分。
洞庭湖区北邻湖北,东接江西,位于华中地区和长江流域中游,从我国经济布局东靠西移,南北交流的基本态势看,正处于中部的重心位置。
该区河湖密布,水路、铁路和公路运输发达。
京广、柳枝两条铁路线和107国道分东西纵贯南北,经岳阳城陵矾港的长江和南面的309国道分南北横穿东西。
经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可达全省大部分主要城市和地区。
洞庭湖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其在长江开放开发中起着承东启西,南联北进的重要作用,它既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东南沿海开放区的桥梁,又是长江诸省市从陆路通往华南地区和下游各省市通往西南地区的交通咽喉,是南北水陆交通的交汇点,构成长江流域经济协作的要冲和长江商贸走廓的重要部分。
(四)旅游业和商品流通业较为发达,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旅游基地和流通枢纽。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洞庭湖区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绚丽多姿的风景名胜令世人瞩目。
由洞庭湖、岳阳楼、君山、桃花源、汩罗江等环湖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构成的环湖旅游圈,使洞庭湖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构成长江流域旅游网络的重要构成部分。
据统计,1997年,仅岳阳市就接待国际旅游者36290人次,占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总数的12103%。
较为发达的商品流通,使该区在长江经济走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其成为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的流通枢纽。
目前,该区商品零售市场较为繁荣,生产资料市场活跃,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如资金、技术、劳务、房地产、信息及产权交易市场等也已启动。
据统计,1997年,洞庭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21329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7174%。
特别是本区内的岳阳市,199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1109亿元,仅次于长沙市,居全省第2位,在武汉以西临江中等城市中居第1位。
岳阳现已成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品流通中心。
二、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一)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了湖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长期以来,由于长江上游地区和湘、资、沅、澧流域盲目的泛采泛伐,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经长江及其支流流入洞庭湖,使洞庭湖泥沙游积十分严重,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每年由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流入洞庭湖的泥沙达1106亿立方米,建国40多年以来,湖内泥沙淤积总量已超过40亿立方米,湖底平均淤高了3米多。
加之洞庭湖区盲目的围湖造田,堵口围圩,使湖面迅速缩小,蓄小容积大幅度降低。
据测算,洞庭湖天然湖泊面积已缩小了将近一半,蓄水容积将近减小了2 5,昔日八百百洞庭现已不到四百里。
洞庭湖蓄积容量的大幅度减少,加之历年防洪抗灾投入严重不足,治理不力,致使湖区防洪抗灾能力不断减弱,自然灾害频繁,目前已成为全国防洪抗灾最薄弱、最危险的地区,据有关资料记载,1949~1986年的37年间,有28年发生水灾,近几年来,则几乎年年发生洪灾,而且受灾时间越来越长,范围越来越大,洪灾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低度化和低层次化现象严重。
发达的农业和丰富的农产品,使洞庭湖区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和轻纺工业所占的比重很高,而频繁发生的洪水灾害使湖区不愿和难以进行投资规模大,技术档次高的项目建设,湖区产业结构低度化和低层次化现象非常严重。
1.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和第三产业落后。
据统计,1997年,洞庭湖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达3317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118个百分点,而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只有33185%和30127%,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114和2115个百分点。
2.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洞庭湖区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却较为严重。
一是长期以来,过分重视粮食生产,使农业内部林牧业较为落后,林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洞庭湖区河湖密布,水域广阔,水域面积超过全部土地面积的20%以上,但养殖业产值所占比重却不到14%;二是农产品品种结构单一,质量低。
农产品多为传统的大路产品,名、优、特、新的高档产品和拳头产品少,品质低劣,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仍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3.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虽有利于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但这种工业结构本身也存在许多不利之处:一是轻纺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度低,不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二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
岳阳、常德、益阳三市单个企业资本金平均仅为27716万元,其中益阳只有15912万元,平均每个企业实现销售额仅为219182万元;三是轻纺产品加工深度浅,生产链条短,缺乏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弱。
(三)对外开放度低,外向型经济不发达。
在浦东和长江流域开放开发前,洞庭湖区属于内陆非开放地区。
长江流域开放开发后,洞庭湖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岳阳市于1992年被国家列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并建立了岳阳城陵矶经济开发区,常德德山开发区和益阳朝阳开发区等对外开放“窗口”。
但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投资环境以及对外开放时间等多方面原因,洞庭湖区的对外开放度仍很低,外向型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一是引进外资少,外资利用规模小。
1997年,岳阳、常德、益阳三市企业资本金中,外商资本金仅4137亿元,比长、株、潭三市低了近5倍;外商企业资本金所占比率只有3182%,比长、株、潭三市低了6192个百分点;二是进出口规模小,对外贸易依存度低。
1997年,岳阳、常德、益阳三市出口商品总额11007万美元,出口商品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24%,比长、株、潭三市低4156个百分点,比全省各地区平均水平低1156个百分点。
(四)区域经济联系和协作化水平低。
长江流域开放开发后,湖南迅速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开放战略进行了调整,将洞庭湖区和长、株、潭地区作为参与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
但如何将洞庭湖区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整体参与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尚缺乏具体布置,如何加强洞庭湖区域内各地区经济的协同和合作,也缺乏整体安排。
就区域内各地区的经济协作来看,目前尚未建立一个协调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协同化的制度安排,跨地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缺乏,各地区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不密切。
就洞庭湖区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协作来看,长江开放开发后,其发展速度较快,洞庭湖区加快了与上海的经济协作,积极参与了浦东的开发和建设;加快了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技术协作,岳阳、常德、益阳三市先后加入了武汉经济协作区这一长江流域的区域经济组织。
但总体来说,协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协作的规模和范围小,结构层次低,协作方式单一,协作的方向和目标定位不明确,进一步发展尚面临许多困难。
三、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和对策分析(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定位为充分利用长江流域开发开放的有利机遇,加速湖区经济的发展,必须根据湖区经济的特点,湖区经济在湖南省和长江流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地选定湖区经济的发展模式。
1.总体经济发展模式。
鉴于洞庭湖区和洞庭湖经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及湖区已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湖区经济必须走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协调发展;立足优势,加强协作,全面开放;工农结合,城乡互动,立体发展之路,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对内协作与对外开放全面推进的经济发展模式。
2.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洞庭湖区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湖区应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并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加快纺织、食品饲料、造纸等轻工业的发展,同时应利用长江开发开放的优势,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轻纺工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