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谈读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谈读书》
教学目的:
1、理解和背诵培根关于读书的一些格言和警句,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3、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自主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培根的生平和其著作;查阅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和故事;借助工具书,诵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

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1)名言警句: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名人读书的趣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
二、导语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

刚才同学们积累了大量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名人轶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书?读书的目的何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谈读书》这篇文章中去找答案。

(这个导语紧承上面的积累,而且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自然的导入下面的学习)
三、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帮助学习弄清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根据句意来理清思路。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学生集体回答)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四、深入阅读:
1、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1)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体会:让学生反复读这些句子,理解作者将什么道理比喻成了什么道理,这样比喻的妙处是什么。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

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
(2)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文章一开始想从正面介绍读书的三个目的,然后从反面介绍读书的三种偏向。

在第三层中“读史使人明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从正面论述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从反面进行论述,这样正反对比使说理更透彻更充分。

(3)举例论证“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
2、找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体会其深意。

学生有可能勾画的语句有: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读书时不可存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4)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5)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自己的理解,如从读书足以长才方面说,多读典范作品,一可扩大知识面,而可提高知识水平;如第二句常读史书,熟谙前朝兴衰得失,可使人明智一些,常读诗歌,陶冶人的情操,可使人更聪慧、更有灵气,数学需要的是细心与缜密,它能使人的思维细密周全,科学可以使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能够透过事物现象看到本质的东西;伦理学可以使人通晓道德的起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义务和人类社会行为准则,可使人更有道德修养;而逻辑教人具有周密而正确的思维,修辞授人以生动形象的表达能力,这些都能使你成为一个善辨之人。

说到底,读书可以武装一个人的头脑,也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使你更聪慧、更缜密、更有修养、更……)
五、拓展迁移:
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谈谈学了本文的体会。

(在这一环节里,学生既可以谈自己的读书经验,又可以结合课外读到的名人读书的故事来论证摘录的观点。

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学生对读书的正确认识。

)六、布置作业
课后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名人轶事整理在积累本上,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