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精选5篇)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精选5篇)《个人收入的分配》篇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 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
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
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
劳动经济学第十章个人收入的分配
(单位:美元)。 a.以10 000美元为界限划分,用0~10 000美元、10 000~20 000美元等构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999年全日制工人的年收入(千美元)
图11-1 1999年全日制工人的年收入分布
洛伦兹曲线
❖ 洛伦兹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 之间的分配问题。它是美国统计学家 M·洛伦兹(M.Lorenz)提出的。
收入分配中的移动性
个人收入的分配年复一年,增长很慢,变化甚微, 但是这一现象掩盖了固定的分配中个人收入变动 的程度。
❖ 生命周期可移动性
➢ 人们的收入在生命周期内随生命时间发生系统性变化。通 常,人们这种特定年份的年收入却是不平等的。因此,人 们一生的收入分配将比前面分析的年收入数据更平等。
❖ 分配中的“搅动”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要素组合 ➢ 不同的能力要素在收入的“生产” 中可以相互补充。这说明,一种要 素的加入将提高其他要素的生产能 力,即能力的不同可以使某些人得 到例外的高收入。 ➢ 假设能力包括几种基本的要素组 合,其中两个是智力和D因素(D代 表动力、精力、毅力或决心)。
其他收入来源
➢ 若将租金、利息和股息等包括在收入中,则收 入分配更加不平等;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收入的分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一个社会中,个人收入的分配涉及到资源的分配、财富的再分配以及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个人收入的分配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公平和合理的分配。
一、个人收入的来源个人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个方面。
劳动收入是指个人通过工作所获得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非劳动收入则是指个人通过资产、投资等非劳动方式所获得的收入,如股息、房屋租金、利息等。
二、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应该是公平、合理和可持续的。
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
合理则是指根据个人的贡献和努力来确定其收入水平,保证个人付出与收获的相对平衡。
可持续则是指个人收入的分配应当符合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避免出现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现象。
三、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当前,个人收入的分配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
一方面,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远高于中低收入者,贫富差距扩大。
另一方面,一些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这种不平衡的现状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限制了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要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
1. 完善税收制度:通过适当调整税收政策,提高高收入者的税负;同时,减少中低收入者的税负,以减少收入差距。
2. 强化公共服务: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减轻个人生活负担。
3. 促进就业机会:通过引导和扶持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增加收入来源。
4. 加强收入监管: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监管制度,加强对收入来源的监管,防止收入来源的非法和不当行为。
5. 提高工资水平: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的报酬。
6. 推进资本收入的分配: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防止资本收益的过度积累,促进资本收入的公平分配。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指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社会成员获取收入的一种分配体系。
这一制度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工资、薪金收入的分配。
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技能水平,以及工作单位的性质和规模等因素,确定劳动者的工资待遇。
同时,通过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等形式,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经营收入的分配。
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合作社等个人经营者通过经营活动获取收入。
我国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的发展,通过减税、贷款等政策措施,提高个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对个人经营者的监管,防止非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
再次是财产性收入的分配。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护私有财产权益,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财产性收入。
同时,加强对财产的保护和监管,防止财富集中和非法侵占。
此外,我国还推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保障。
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为了进一步推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国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方面,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另一方面,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调控力度,通过税收、财富管理等手段,防止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总之,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不断完善中,旨在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通过这一制度,我们可以实现收入的公正分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继续加强监管力度,防止收入分配不公和财富集中的现象,使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完善和健全。
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在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中,储蓄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储蓄可以用于应急情况,如意外费用或失业情况。
此外,储蓄还可以用于长期目标,如买房、创业或养老金。
消费是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消费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和享受生活的需求。
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消费决策。
合理的消费决策应该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前提,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适度的娱乐和消费。
教育是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个人应该将一部分收入用于自我教育和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工作技能。
教育是一个长期投资,可以帮助个人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薪资。
个人可以选择参加培训课程、进修学习或攻读更高学位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投资是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个人可以将一部分收入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以期望获得更高的回报。
投资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财务自由和财务目标。
但是,投资也有风险,个人应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知识进行谨慎投资。
慈善是个人收入分配的另一个方面。
个人可以将一部分收入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或社会公益事业,以回馈社会。
慈善可以通过捐款、志愿者工作或其他形式进行。
个人可以选择支持自己关心的领域和组织,以提高社会公益的效益。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面,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目标进行调整。
例如,个人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一些方面的支出,如根据家庭成员的变化增加子女教育费用,或根据经济形势增加或减少投资。
总之,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是一个综合考虑个人需求、目标和价值观的过程。
个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进行合理的决策,将收入分配到不同的方面,以实现个人的经济独立和财务自由。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1. 引言个人收入的分配是指将个人所得的财务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途或支出方面。
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如何分配个人收入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2. 个人收入的来源个人收入的来源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薪资收入:从工作或职业中获得的工资和津贴;•投资回报:通过投资所获得的利息、股息或资本收益;•养老金和退休金:从退休计划或养老金计划中获得的支付;•社会福利:包括失业救济金、社会保险金等;•个体经营所得:从个体经营或自主创业中获得的利润。
个人的收入来源可能因个人背景、职业、教育水平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了解个人收入的来源对于合理分配收入至关重要。
3. 合理分配个人收入的原则在进行个人收入的分配时,有几个原则需要考虑:3.1 公平性原则个人收入的分配应该遵循公平原则,即根据每个人的贡献和努力程度来分配收入。
这意味着那些做出更大努力或提供更大贡献的人应该获得更高的收入。
3.2 储蓄和投资原则合理分配个人收入应该考虑到储蓄和投资,确保未来的经济安全和财务增长。
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应该用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另一部分则应该用于投资,以获得更多的回报。
3.3 基本需求满足原则个人收入的分配应该确保满足基本需求。
基本需求包括食物、住房、医疗保健、教育等。
这些需求应该优先满足,以确保个人的基本生活质量和福利。
3.4 公共利益原则个人收入的分配还应该考虑到公共利益,即为社会做出贡献。
个人应该为公共福利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部分收入,例如纳税和慈善捐款等。
4. 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因个人情况和偏好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配方式:4.1 比例分配比例分配是将个人收入按照固定的比例分配给不同用途或支出方面。
例如,将30% 的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开销,20% 的收入用于储蓄,50% 的收入用于投资等。
4.2 预算分配预算分配是制定一个详细的预算计划,将个人收入分配给不同的开支项目。
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
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
1、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是一项重要的理财活动,它决定了一个人的金融状况。
一般来讲,收
入分配应该按照“节约优先,投资其次”的原则,即把收入分配给基本的消费和储蓄,其
次是投资。
只有通过合理分配收入,才能使个人财务状况更加稳定和安全。
2、基本的消费和储蓄
基本的消费是指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如食品、衣物、住宿等;储蓄就是传统的各种
贷款,这涉及到收入的长期节约,需要设置较大的储蓄目标,以有效地保障未来的经济需求。
3、投资
投资指的是投资特定资产,如股票、基金、现金等,以获得资本增值,它是收入分配
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收入水平的有效方法。
但是投资也存在风险,因此在投资前,一定要对投资组合各种投资产品的风险能力进行充分的考察和分析,考虑投资的有效性。
4、安全投资
由于投资高风险,因此投资者应该在投资时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作出合理的取舍,
以控制投资的冒险性,此外,针对储蓄金的安全投资也值得考虑,如定期存款、国债、银
行理财等,有利于保障资金安全。
5、资产配置
收入分配中投资是实施资产配置的关键。
一般来讲,资产配置应该按照“小而稳”的
原则,即对投资的资产类型充分调查,有选择地进行分散投资,积极投资市场上合适低风
险的安全资产,尽量避免让大量的资金投入单一的投资标的之中,以减少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收入分配是一项重要的理财工作,需要把收入分配给基本的消费和储蓄,
合理投资市场上低风险的安全资产,并积极投资,以提高收入水平,保障自己的未来经济
安全。
17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最新考纲]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试判断]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工人的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3.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4.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5.某国有企业工程师小李,把他的技术折价入股,所得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
() 6.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没有差距。
()7.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同等富裕。
()8.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现。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
()10.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提醒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2.按劳分配含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形式①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机关、公有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公有控股企业中)②联产计酬(农业集体经济中)必然性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作用①体现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提醒(1)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2)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高中政治课件:个人收入的分配
03
税收政策作用
税收政策对于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定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公 民面临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生活风险时给予物质帮 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分类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 济制度等。
高中政治精品课 件个人收入的分 配
目录
•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 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 • 个人收入分配的制度与政策 • 个人收入分配的改革与发展 • 个人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
01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 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的,而劳动是价值的唯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促 进个人竞争和个人成就,同时 加强政府宏观干预和监管,防 止收入差距过大。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注 重社会公平和福利制度,保障 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
鼓励企业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 和源自利制度,提高员工收入水 平,缩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
THANKS
感谢观看
条件提供相应的收入或福利支持。
按需分配有助于保障低收入者和弱势群 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稳
定。
其他分配方式
其他分配方式包括福利分配、按经营 成果分配等,这些分配方式在实践中 可能表现为奖金、津贴、社会福利等 形式。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了解和掌握各种 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理 解收入分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 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改革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区 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1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解析】D。本题考查按劳分配的原因、形式的相关知识。 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们劳动的性质 和特点决定了要实行按劳分配。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 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B、C 两项说 法也错误。只有在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工资收 入才是按劳分配,
知识点 1 按劳分配为主体
1.我国的分配制度 (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2.按劳分配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 劳分配。
[答案]A
4.老马一家三口 2012 年 3 月份的收入共 12 758 元。老马
在国有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3500 元;妻子在集体企业工作,工
资收入 1400 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5800 元,股
租收入 528 元。老马一家 3 月份的非劳动收入有( )
票收入A1.20012元0,0 为元企业提供商品B信.息收10入730300元元。另外还有房
按管理要素分配 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2)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分配的制度。 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
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个人收入分配机制一、工资分配工资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工资分配应该遵循公平、公正、激励的原则,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市场状况等因素进行确定。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工资制度和调整机制,确保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二、个税征收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缩小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在个税征收方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和优惠政策,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系统和反避税机制,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三、奖金和津贴奖金和津贴是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员工表现,制定合理的奖金和津贴制度,如销售提成、项目奖励、年终奖等。
同时,应注意奖金和津贴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避免出现利益输送和不当激励。
四、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障、住房补贴等,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应加强社会福利制度的监管和评估,避免福利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五、企业利润分享企业利润分享是促进员工参与企业发展、分享企业成果的重要方式。
企业可以采取员工持股计划、利润分享计划等措施,让员工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
这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六、股权和期权激励股权和期权激励是激励企业高管和核心员工的重要手段。
通过给予高管和核心员工一定的股权或期权,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股权和期权激励应合理设置,避免出现过度激励和利益输送等问题。
七、劳动生产率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促进个人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技术进步、技能培训、管理优化等方式,可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个人的收入水平。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劳动者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投资收入
投资收入是通过将资金投入市 场或金融工具所获得的收益, 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房地 产等。
投资收入具有风险性,但通过 合理的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 个人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投资收入是个人财富增长的重 要途径,也是个人退休规划的 重要组成部分。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是指个人通过拥有财产所 获得的收益,包括租金、利息、股息 等。
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投资的风险,提高投资 收益的稳定性。
谨慎选择投资产品
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应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和收 益特点,避免盲目跟风。
定期调整投资组合
根据市场变化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定期调整投 资组合,降低风险。
改善投资环境
加强金融监管
01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为个人
财产性收入是个人财富积累的重要方 式,也是个人财务自由的关键因素。
财产性收入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财产 规模、资产质量和市场环境等因素。
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政府补贴、社会福利、遗产继承等非劳动和非投资所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但可以对个人财务状况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其他收入需要依法纳税,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03 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
收入水平
01
收入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上。 收入水平越高,个人可支配收入 也越多,反之则越少。
02
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在消费、储蓄 和投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个 人收入分配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方面。风险 偏好较高的人可能会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投资,而风险偏好较 低的人则可能更倾向于储蓄或保本型投资。
个人收入的分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分配原则 • 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 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 • 个人收入分配的优化建议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个人收入分配
指一定时期内个人所获得的全部 收入在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分配 。
分配方式
指决定个人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 分配的方式或规则。
支出
个人在支付各种费用,如房租、水电费、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支出是维持 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捐赠和慈善事业
捐赠
个人自愿将一部分收入捐赠给慈善机构、非营利组织或需要帮助的个人。捐赠是 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行为,可以帮助他人并改善社会福利。
慈善事业
个人参与和支持各种慈善事业,如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救灾援助等。慈善事 业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配置优化
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
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境保护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环境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资源节约
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
社会公益
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关注社会公 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04
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通过在正规部门就业获得 的工资收入,包括全职、 兼职、临时工等。
奖金和津贴
工作单位发放的奖金、津 贴、补贴等。
加班费
因超时工作获得的加班费 用。
投资收入
储蓄和投资收益
将资金存入银行或投资于股票、 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获得的收
个人收入的分配
兼顾效率与公平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 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 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规范收入、财政转移)
2、效率问题
效率就是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
效利用的程度。
效 率
产出 投入
表示
资源有 效利用 的程度
提高
资源节约社 会财富增加
3、关系
效率
物质前提 保证
公平
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统一):一方面,效率是公 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效率和公平生产关系范畴。
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高 高
中
中
低 低
平 均主 义
差距合理 相对平等
两极分化
②要求
根本保证: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人民收入。
制度保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基本分配制度。
初次分配: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 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配中的比重。
个人收入的分配
知识目标
我国的分配制度 如何注重社会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分配制度
1、方式 ①按劳分配 含义: 在公有制经济范围 内,以劳动的数量 和质量为尺度,分 配个人消费品,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
必然性
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广泛存在; 物质基础: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当前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意义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范围:非公有制经济 ②表现: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
③意义: 尊重知识人才;完善分配机制;增加收入促进发展。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通常包括三种主要形式:市场分配、政府调节和社会调节。
市场分配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根据个人的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情况,确定个人的收入水平。
政府调节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来调节和引导收入的分配。
社会调节是指社会组织、企业等非政府机构通过工会、合作组织等方式,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和分配。
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要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税收政策: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税收政策,可以调节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高收入者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税收责任,以支持低收入者获得更多的社会福利和补贴。
2.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而设立的制度。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对失业、生病、残疾等情况下的个人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
3.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制度是指政府为了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而设立的制度。
通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防止他们受到过度剥削。
4.劳动合同和社保制度:劳动合同和社保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制度。
通过规定劳动合同和社保制度,可以确保劳动者获得应有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保障他们的权益不受侵犯。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实现公平、效率和可持续的收入分配机制。
只有通过不断
完善和调整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为了进行社会生产经营而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②具体形式
类别
对应形式
是否属于 劳动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 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否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考点一 分配制度
3.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误区
(1)区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 存在的范围不同。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
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 (2)区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都属于劳动收入;技术工人的 劳动所得属于劳动收入。
出售、转让发明、专利(技术)所得为非劳动收入;按资 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 素分配均是非劳动收入。 (3)区分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
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 行业内部差距较大,劳动报 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 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得比重过 政对保障人民生活的支出力度
低
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
3.准确理解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
4.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关系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关系: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 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 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存在矛盾。二者分别 强调不同的方面。
生产决定分配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决定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
决定
决定
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结构)
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
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1. 引言个人收入分配是指个人从其劳动、投资或其他合法来源获得的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方式。
它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涉及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税收政策、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
2. 个人收入的构成个人收入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 工资和薪水:个人因提供劳动力而获得的定期报酬。
b. 奖金和提成:根据工作绩效或其他业绩指标获得的额外收入。
c. 投资收益:个人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所获得的回报。
d. 转移收入:包括退休金、社会保障金、赠与或继承等非劳动所得。
e. 个体经营收入:个人通过经营自己的生意所获得的利润。
3. 收入分配的原则a. 按劳分配:根据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来分配收入。
b. 按资本分配:根据个人所拥有的资本量来分配收益。
c. 按需分配:考虑到个人或家庭的实际需求,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收入再分配。
d. 混合分配:结合以上原则,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整收入分配。
4. 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因素a. 教育水平:通常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人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
b. 工作经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个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报酬。
c. 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和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收入水平。
d. 经济环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因素会影响个人收入。
e. 政策因素:税收政策、最低工资法等政府政策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
5. 税收政策对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a. 累进税制:通过设置不同税率的税阶,对高收入者征收更高的税,以减少收入差距。
b. 税收抵免和减免:为低收入者或特定群体提供税收优惠,以提高其可支配收入。
c. 间接税:如消费税,对所有消费者征收,但对低收入者的影响相对较大。
6. 社会保障体系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a. 退休金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减少老年贫困。
b. 失业保险:在个人失业时提供临时性的收入支持。
c. 医疗保障:减轻因疾病而产生的经济负担,提高社会福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考考点:
近三年高考本课考查的重点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提高 效率、促进公平。命题主要以时政、社会热点或选取、创 设具体事例为背景,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来考 查。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收入分配公平 5、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拓展思维】:国家收入的分配
(1)初次分配: 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注重效率,利用经济 杠杆配置资源,调动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2)再分配:(二次分配) 政府财政调节,提高低收入,扩大中 间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第三次分配: 发挥民间的力量,鼓励个人捐助,提高社会 慈善机构的公信度。
是
按信息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特别提示】: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要具体分析,不 能一概而论。 •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 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 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得收入,属按技术要素 投入所得的收入。 • (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 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 (4)科技人员自办实体,自办公司,其科研成果或技术 专利归自己所有。通过转让成果或专利所获得的收入属按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3.个体劳动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要素收入 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非按劳分配)的内容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资本、土地、 技术、管理等要素
3.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 作用的福利性分配 、社会保障收入
与非公有制表格.d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
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
【特别提示】 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 作用的环节,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 带。 • 【拓展思维】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 (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2)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 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误区警示】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误区
• (1)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每个劳动者的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 ①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 的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 ②在我国现阶段,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 职工等量劳动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等量报酬。因为企业、行业 的效益不同,而劳动者的报酬同企业的效益直接联系。 • (2)劳动收入等同于按劳分配收入 • 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国 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劳分配的 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经营风险中经营者凭借复杂 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而按劳分配仅指公有制经济中劳动 者的劳动收入。所以二者不等同。
按劳分配
所有 制基 础 区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 公有制(公有制经 济)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 成果分配
生产资料个体所有 制(个体经济)
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资料私有制( 私营经济、外资经 济等)
分配 主体
别 体现 的关 系
社会主义公有制范 围内的劳动者 劳动者是平等互助 合作的关系,体现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个体劳动者 非公有制生产关系
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
我国是公有制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
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 就必然实行以 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
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 【特别提示】“收入分配公平”的误区 • (1)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平 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 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 • (2)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 。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 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 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 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 平均主义。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 个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 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 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 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实现社会公平。 • (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 关系。
(1)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现实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3)必要性: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不能实行平均分配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搞平均主义,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经济衰 退,普遍贫穷。(劳动者积极性不高,多劳少劳结果相同)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误区警示】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误区
• (3)非劳动收入等同于剥削收入 • 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外资经济中私营企 业主和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收 入属于非劳动收入。现阶段我国非劳动收入 还有:①按资金分配的收入。例如股息、利 息等。②风险收入。这些都不是剥削收入。 • (4)把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等同于按 劳分配或等同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考点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 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 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存在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下 公有制经济 劳动 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点】 适用范围
分配尺度 分配对象 分配结果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2、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为了进行社会生产经营而 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对应形式 是否属于 劳动收入 否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 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 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在私营、外企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 津贴收入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具体分析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特别提示】 工资收入不 都属于按劳 分配
国有经济和 集体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
按劳分配
按劳动 要素分配 (如私营企 业工资是按 生产要素分 配)
私营经济和 外资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比较(表1)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4、地位:
价值补偿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 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特别提示】 生产决定分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 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总结:理解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 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 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 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 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含义: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 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分配范围 个体经济
【注意点】分配对象
劳动者特点 国家态度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 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意义(作用)
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 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 性 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 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 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 位,是分配制度的伟大变革。
劳动者是生产资料 既是劳动者又是经 的主人 营者
在所有分配方式中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 占主体地位 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之一
联 劳动者都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来获得收入,合法收入都要受国 家保护;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下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系 的客观要求。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 1、收入分配公平 • (1)公平: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 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 (2)收入分配的公平 •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 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 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 (3)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 济发展、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