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河南专版)习题课件:22 愚公移山 (共21张PPT) (1)
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3《愚公移山》 (1)ppt课件(精选)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 拿 代这件事 停止 天帝 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 通“措”放置 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 陇 断 焉。 陇,通“垄”。高 水的南面 从 这时 地;
隔绝
山神听到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会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禀报这件事。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这两座 山,一座放到朔方的东面,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 汉水的南岸,就没有山岭阻隔了。
9. 愚公坚决主张移山,山最终能够移走,他的理 由又是什么?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10、在移山过程中,有谁持反对意见?
智叟
——“笑而止之”
阻止移山
智叟
愚公
理由
残年余力
不能毁山之一毛
11、你认为,愚公和智叟到底谁愚? 愚公:勇于奉献,大智若愚 (愚公不愚)
智叟:老于世故,鼠目寸光 (智叟不智)
愚公
移 山
《列子》
听起来是奇闻 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 凭着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奇闻 谈起来不是笑谈徐Leabharlann 悲 鸿 作 品 《 愚 公 移 山 》
愚公井
云雾缭绕的王屋山风光
蓝天下的太行山风光
愚公村生活剪影
愚公
移 山
《列子》
河南济源县王屋山下的愚公塑像
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愁,担心 通“无”,没有
河曲(这个地方)的智叟嘲笑并制止他说:“你太不聪 明了!凭你这样大的年纪和衰弱的体力,连山上的一根草 都不能毁掉,又能把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 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 寡妇和小孩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 孙子,孙子再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 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这山不会再增高了,哪愁挖不 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了。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课件:23.愚公移山 (共25张PPT)
文章开头写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仅以全家力量来“平险”,可初
见其“愚”;接着写运土石,工具“箕畚”是十分小的;而倒土地点出一般人,实在是“大智若愚”。可见,写太行、王 屋二山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就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愚公的形象。
(2)感 其意 . (4)是 炎帝之少女 .
被„„所感动 这是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便返回完成了学业。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时常用嘴衔着西山上的木片、石块,投进东海里,想要填
平那浩瀚的大海。
16.由第一篇故事演变的民间俗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7.作者让小小的精卫去填平浩瀚的大海,想表达什么想法? 显示古代人民填平大海改造自然的愿望多么强烈。 18.读了以上两个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7.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
”,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
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
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
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这两座大山 。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8.从课文学习中得知,“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 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请根据这一知识,分别写明下列
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___________ 在长江南岸 (3)华(华山)阴 ___________ 在华山北面 (2)洛(洛河)阳____________ 在洛河北岸 (4)衡(衡山)阳____________ 在衡山南面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22 愚公移山01积存运用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万仞.(rèn)惩.(chéng)无穷匮.(kuì)荷.担者(hè)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箕畚(běn) 魁(kuí)父陇(lǒng)断2.说明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相许.(赞同) (2)惩.山北之塞(苦于)(3) 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4)何苦.而不平(愁)(5)寒暑易.节(互换) (6)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7)固不可彻.(通) (8)虽.我之死(即便)3.说明以下通假字。
①始一反.焉“反”通“返”,来回。
②汝之不惠.“惠”通“慧”,伶俐。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④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⑤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4.说明加点词的意思。
以.残年余力(凭,靠)(1)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2)始一反焉.(语气助词)年且.九十(快要)(3)且.焉置土石(何况)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4)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妻献疑曰(代指愚公)(5)其.如土石何( 语气词,增强反问语气)面山而.居(表修饰)(6)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5.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文体是寓言,出自《列子》,这那么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缘故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说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4)描述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衬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综合性学习。
“愚公移山”的故事阻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班上开展了“愚公精神之我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54张PPT)
战国 时人。 列子,名 御寇 ,
正音 正确朗读
结合注释 口头翻译
注释
方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七尺或八尺
黄河
山之南 水之北
译文1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 百里,高有几万丈。原来在冀州的 南面,河阳的北面。
苦于
阻塞
注释 将近
绕远
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 同“直” 阴,可乎?”杂然相许。
注释
背
停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 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同“措” 放置 高地 阻隔
Hale Waihona Puke 译文4山神听到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会不停 地挖下去,就向天帝禀报这件事。天帝 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 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这两座山,一座放 到朔方的东面,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就没 有山岭阻隔了。
再读课文 深入理解
用原文回答: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表示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 家拥护的句子是:
•杂然相许。
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 远的句子是: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愚公移山之难? 1. 山之高:高万仞; 2. 山之大:方七百里; 3. 人之老:年且九十;
• 教学重点
•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 • 教学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23课《愚公移山》教学课件 (共41张PPT)
思考:其妻献疑所说的话与河曲智说叟的话意思 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 感情却很不相同。其目的也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从献 疑的角度说的:“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 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 疑问。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 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 置土石?”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山北水南),无陇 断焉。
从此,冀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 高山阻隔了。
第四段:故事的结尾,,写愚公愿望实现。 用神话结尾突出了愚公精神的惊天地、泣鬼 神。
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 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 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和行 动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 愚公精神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 相反却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 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 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 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 尽的,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 叟无话可答。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这是 故事的高潮。
1.其妻献疑所说的话与河曲智说叟的话 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2.文章以“愚公”和“智叟”来给两个 人物命名,有什么深意?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
2.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
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 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河南省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课件 版
10
指出通假字
惠同慧,聪明 1甚矣,汝之不惠 ( ) 反同返,往返 亡同无,没有 2河曲智叟亡以应 ( ) 厝同措放置 3始一反焉 ( ) 4一厝朔东 (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 、河曲智叟亡以应 4 、告之于帝 5、何苦而不平 6 、甚矣,汝之不惠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寓意: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 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 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返回
27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 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 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 加增,何苦而不平?
返回
23
4、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愚公的妻子和智 叟对移山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 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支持移山的,对愚公移山更多的是 关心和担忧。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 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反对愚公移山,对愚公的态度是责 备、轻视和嘲笑的。
5
寓 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 裁。寓言,就是把一定 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 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 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6
三.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 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朗读课 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 出感情。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逐句逐 段读懂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 词语,相互交流解释难词、难句。
8
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 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 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 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 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 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河南)习题:23 愚公移山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河南)习题:23 愚公移山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rèn) 惩.(chéng) 无穷匮.(kuì)荷.担者(hè) 孀.妻(shuāng) 始龀 (chèn)箕畚 (běn) 魁(kuí)父陇 (lǒng)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相许.(赞同) (2)惩.山北之塞(苦于)(3) 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4)何苦.而不平(愁)(5)寒暑易.节(交换) (6)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7)固不可彻.(通) (8)虽.我之死(即使)3.解释下列通假字。
①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②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④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⑤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以.残年余力(凭,靠)(1)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2)始一反焉.(语气助词)年且.九十(将近)(3)且.焉置土石(况且)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4)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妻献疑曰(代指愚公)(5)其.如土石何(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面山而.居(表修饰)(6)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5.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综合性学习。
“愚公移山”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班上开展了“愚公精神之我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最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44张PPT)
hè shuāng
大语文课件
jīběn chè n
8
朗读正音
sǒu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 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 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 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 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 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2017/3/21
23
译文5
山神听到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会不停地挖 下去,就向天帝禀报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 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 走这两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东面,一座放到 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 就没有山岭阻隔了。
2017/3/21
24
问答 深入理解
2017/3/21
2017/3/21 21
这件事,指愚公挖 注释 山不止的事
停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 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高地 阻隔 同“措” 南岸 放置
2017/3/21 22
难句翻译
帝感其诚 “帝感(于)其诚”的省略 •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黄河
山之南 水之北
2017/3/21
12
译文1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 百里,高万仞。原来在冀州的南面, 河阳的北面。
2017/3/21
13
注释
的人
面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 阴,可乎?”杂然相许。 同“直” 山之北 险峻的 尽 水之南 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