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向。

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重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讨论。

【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教学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授课过程】【导入新课】观看漫画《片面的经济》,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

一、多媒体展示并布置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展示三维目标。

二、多媒体展示【知识概览】,并布置学生填写病例便签医治苏联的方案病人姓名:主治医师:治疗方案:【合作学习】一、找病情(改革背景):材料一:1913年谷物产量人均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为524公斤;在苏联工业化短短十年内,发生了数次饥荒,饿死了1000万人。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背景介绍1945年二战结束后,苏联陷入了经济困境。

为了摆脱困境,苏联领导人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试图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这些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深刻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苏联经济在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由一个中央计划委员会统一规划和决策。

经济资源分配和生产活动全都按照预先规定的计划进行。

这种体制强调国家掌控经济发展方向和速度,但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市场调节机制、低效益等。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上,而农业和服务业相对落后。

国家投资大量资金进行重工业建设,特别是军工生产。

这导致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但农村地区因缺乏投资和技术支持而落后。

三、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领导人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以提高苏维埃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

这些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1. 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苏联的经济改革开始于1965年。

1965年11月,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23届全会上,贝利亚被捕,勃列日涅夫和顿涅茨克尔克雷姆林宫的力量对决,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苏联各层级的领导人感到必须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以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改革的第一步是开放经济市场,鼓励农民和工人生产更多的物品和服务,并将它们出售给市场。

这些改革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优先发展轻工业和消费品在改革过程中,苏联领导人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轻工业和消费品生产,改变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这有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3. 科技革新和现代化苏联领导人也认识到科技革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在高科技、能源、电子和材料等方面投入巨资,以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四、对苏联经济改革的评价苏联在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问题也不少。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体制的过度集中和计划化,导致了产品效率低下、供应不足、质量不佳等问题。

同时,苏联对于追求高质量、卓越标准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的认识是滞后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解析与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解析与答案)

第七单元第二十一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4·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开垦、开垦、再开垦”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C.“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D.“谁不加入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B项是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改革的内容;C项是列宁时期;D项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A2.(2014·合肥高一模拟)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

”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A.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问题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C.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丧失D.国民经济开始负增长解析:从题干“粮食很紧张”可知,当时苏联农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弊端所带来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3.(2014·揭阳高一检测)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

当时的苏联( )A.促进农业市场化B.推动农业集体化C.进行农业改革D.加快工业建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时代特征、分析材料的能力。

题干事件为赫鲁晓夫改革推广玉米运动,C项正确;A项不存在;B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D项与材料不符。

答案:C4.关于苏联赫鲁晓夫改革,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B.导致了苏联的解体C.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A项正确;但取得了一定成效,D项错误;B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的;C项在苏联时期没有出现。

答案:A5.(2014·长沙高一检测)俄罗斯民调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 件 (共26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 件 (共26张PPT)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
材料: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 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 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 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 “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 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
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 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 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 材料二: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 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宣称苏联 将在1980年建成共产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有 何局限性?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违背自然规律; 严重脱离实际,缺乏事实求是精神。
1922年的冬天,他出生了!他的诞生是伟大的,是有 个性的!在这个世界上,他,是独一无二的! 1937年,在众人敌视的目光中他艰难地长大!并且年轻 有为!不幸的是,伴随着他的成长,疾病开始困扰着他。 1956年,他不得不开始接受治疗,长时期的无效治疗, 最终使他在1991年撒手人寰,享年69岁!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学习目标: 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戈尔巴乔夫经 济改革的重点内容; 2、理解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和失败的原因; 3、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第一位“医生”——赫鲁晓夫
急躁、喜怒无常 被称为“鲁莽的改革者”
材料1 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 只提高40%,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 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材料2 (苏联)农、轻工业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 购莫 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 来越明显,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越来越失调买 斯 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 日科 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 用市 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 品民 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 排 队 为1.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思考】该观点评价的是苏联哪位领导人的改革? 提示: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 背景: 2.措施: 改革重点是农业
3.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无法从 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最终失败。 4.失败原因: (1)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调整,没 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 (3)改革忽视客观规律。
【思维点击】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 原因是什么?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
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提示:勃列日涅夫改革未改变原有体制,只 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思维点击】材料中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 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 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 ,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 “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 膏肓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 提示:原因:勃列日涅夫的保守导致改革的停滞,苏 联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滑坡,作为领导人的勃 列日涅夫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 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 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异同,戈 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主题一
赫鲁晓夫改革
他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 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 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 条件之一。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共28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共28张PPT)

材料一: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
社会动荡 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高压同化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
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 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材料二: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 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四处伸手,加重对东欧国家
【辨析改错】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
× 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两者经济改革的侧重点是一致的。( )
1982年勃列日涅夫逝世后, 安德罗波夫,执政15个月,因健康 原因于1984年逝世,终年70岁。 契尔年科,73岁高龄当选为苏共中 央总书记,执政仅13个月,终年 74岁。
1985年3月,只有54岁的戈 尔巴乔夫终于打破了苏联老人病 夫治国的局面,成为战后苏联历 史上最年轻、文化水平也最高的 党和国家首脑。他踌躇满志,准 备把苏联带出停滞状态,重振大 国的雄风。
材料二:1971年后不允许提“改革”两个字,整个社会形成了 保持稳定、安于现状的“勃列日涅夫风气”。
【对点训练】
B 【单选题】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 【辨析改错】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实力超越美国。( )
材料三:1957年, 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在 苏共二十二大上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还 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要赶上美国的目标,为
(此但他很2)不多局顾地限苏方(联因失的气败气候原候条因条件)件恶:,劣要造求成各玉地米都歉扩收种,玉其米他,粮食外作号物“也玉由米于棒播子种”面。 ②积减提少出而的减战产略。目196标4年和苏口联号被超迫越增加实了际粮,食缺进乏口实。本事人求因是政的策精失神败在。政 ③变中赫下鲁台晓。夫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 Word版含解析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 Word版含解析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2.让学生明白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

【教学重难点】1.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2.战后苏联的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其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然后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主观上都希望突破“斯大林模式”,革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他们对“斯大林模式”均缺乏科学认识,对改革的科学性认识不足,使得他们的改革成效不大,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苏联解体。

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归纳为“三、二、一”三、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四、全面认识赫鲁晓夫改革1.失败原因(1)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2.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1)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1.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六、二战后苏联的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收购制。

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

这些做法()A.意在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严重脱离苏联社会现实需要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农庄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苏联的经济发展。

2.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

当时的苏联正在()A.促进农业市场化B.推动农业集体化C.进行农业改革D.加快工业建设,C项正确;A项在斯大林体制下不存在;B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D项与材料不符。

3.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A.未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未改变苏联原有的社会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斯大林体制,起到了“掘墓人”的作用,但其在经济改革理论上并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故选B项。

4.有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

”这主要是指勃列日涅夫改革()A.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C.坚持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D.坚持原有体制并有所新发展“斯大林模式”下进行了一些改革,他把改革的重心放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方面。

在他执政时期,苏联社会保持了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与美国相对抗的军事工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因此,D项符合题意。

5.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

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1课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1课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1课时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赫鲁晓夫改革中经济改革的必要性、结果及失败的原因;把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结果及失败的原因;理清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形势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过程和影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的异同;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及对中国改革的警示。

2.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学习的重点是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

学习的难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针对本课内容较多的情况,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技能。

比较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1.在一则笑话里,苏联是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都枪决了;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其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由此导入新课。

2.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改革的弊端,进而得出启示、教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赫鲁晓夫改革1.改革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农业:①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2)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②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改革内容(1)农业(改革重点):取消农产品的③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推行农业改革〔材料一〕苏共中央全会指出,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

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

农业产量的增长,畜牧业的发展,土豆、蔬菜、长纤维亚麻、饲料谷物及其他饲料作物的生产都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但是许多重要的农业部门之所以落后还有其他的原因,还有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因,即由我们自己造成的原因。

这些原因之一,首先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材料二〕鉴于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情况不佳,苏共中央全会认为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的任务是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53年9月7日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中部分内容,该决议是根据赫鲁晓夫所作报告内容制定的。

材料一说明:1.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当时苏联的农业存在许多不足,如“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

”2.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农业发展不足的原因,“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优质课教案_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优质课教案_5
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苏联改革时间跨度大,从20世纪50至90年代。内容多,三位领导人改革。理论性强,例如苏共二十大,三人改革的具体细节,失误及原因,“新经济体制”,苏联解体的原因,改革者自身对改革的影响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师:好,我们一起来总结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2)斯大林去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3.教材分析
教学定位分析: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和21课是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综述。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上接20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第21课主要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苏联走向解体的历程,也是斯大林模式的终点。本课与第三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相呼应,相比之下,中国的改革在经过抛弃斯大林模式、成功走向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坚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苏联改革也可与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对比,探讨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美国,苏联,中国三国改革遥相呼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以本课在必修二中非常重要,另外高考还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模块,因此学好本课意义重大。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
(2)积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了“斯大林模式”。不足: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 林模式”;与美国争霸,影响了经济建设。
(3)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在政治改
革上,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改
4.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 主要原因是( )
A.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B.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 C.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D.片面发展重工业 【答案】D
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都
(
)
A.没有突破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B.没有彻底改变苏联的经济状况 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D.直接导致苏联走向解体 【答案】B
2003 年3月4 日,亚历山大· 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
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
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
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 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材料二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 世纪祖国史》中对赫 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 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材料三 历史学家尤· 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 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
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
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
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
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二、非选择题 6.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 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 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说课讲稿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说课讲稿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我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隶属于第八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

本课再现了斯大林之后苏联的三位领导人经济改革的情况,以及在改革中逐渐走向解体的过程,展现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本课既承接着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又和它一起构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的完整过程;同时它也开启了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而经济格局的全球化也日益地明显。

而且本课还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同时也考虑到高中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②能力:通过对三次改革失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②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向。

3、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了以下重难点:教学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教学难点:探讨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处理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后总结的办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高中历史_第七单元_第21课_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_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

高中历史_第七单元_第21课_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_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能力。“这 种状况”指苏联解体,其根本原因是“斯大林 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故选C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 决定东部大开发,以党的名义号召全国青年向 荒地进军,一哄而上,掀起了苏联历史上有名 的“开垦处女地运动”。由于选择优先发展农 业不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结果不 仅粮食产量上不去,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 重破坏。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苏共承认这个 时期农业政策有错误,开垦运动得以停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赫鲁晓 夫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 积,最终颗粒无收,符合“蛮干”的形象,A、 C、D三项均与“蛮干”没有联系。 答案:B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曾经推行“新 经济体制”,其最重要的成果是( ) A.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B.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增强了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D.遏止了苏联的衰败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新 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措施,增强了 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答案:C
2.内容 (1)农业改革(改革重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 自主权 营农场的________。 玉米 ③大规模垦荒,扩种________,提高粮食 产量。 管理权 (2)工业改革 ①将部分中央企业________下放。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重工业
②扩大国营企业的____________。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工业方面:注重发展________,特别是 军事工业。
三、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执政)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增 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动荡。 2.内容 行政命令 (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 ___________,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 指令性计划 调节作用。 所有制 (2)减少了_____________指标,代之以指 导性计划指标。 (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________的结构, 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戈’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2)前两者都取 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
(3)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 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冒然进行根本性的 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 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 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 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消极: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 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
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同: ①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结果: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果;但国民经 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没有解决。 ③失败主要原因: 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异:改革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影响
(2)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的领 导地位确立。
2、内容及评价:
项目
农业 (改革 重点) 工业


评价
①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②扩大集体农 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③开垦荒地,提倡种 植玉米.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 放;②给企业部分权利;③一定程度承认企业 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①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②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 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7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共28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7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共28张PPT)

开始承认
市场,用
经济方法 管理经济
重点在重 优先发 工业,使 展工业,经济结构 尤其是 比例更失 军工企 调
沙俄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苏俄
苏联
独联体
1917年十月革命 1922年
1991年12月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19991
战时 共产 主义
新经 斯大林模 济政 式 策
社会主义改革
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 ——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 不同?
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苏 俄
(联)
经 济 政 策
的 变

内外交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
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恢复了经济,稳定了形势
苏联成立、列宁去世
斯大林模式
B •A.美国罗斯福新政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中国的改革开放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 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 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 改死了”具体是指其( ) A.没有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歧途 D.缺乏从政经验和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2、内容与实质
农业 (重点)
工业
仍然忽视市场
①实行收购制 对经济的调节
②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
直接生产者仍
旧缺乏自主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 主要内容
农业:用收购制代替义务交售
制;容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 的自留地和牲畜;开垦荒地,扩 大谷物生产,大种玉米等;
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 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 分权利;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3.结果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 击了斯大林模式;
改革收效甚微,1964 年,随着赫鲁晓夫下台, 改革随之结束。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953—1964年 1964—1982年 1985—1991年
1953—1964年
1.历史背景 2.主要内容 3.结果 4.失败的原因
1.改革背景
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尤 其以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明显;
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民主法制 遭破坏严重;
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 夫作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主要内容
恢大国营企业的经 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 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3.特点
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特别是与军事有关 的工业部门。
4.评价
使苏联军事实力达到与 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长期军备竞赛导致经济 负担沉重,1975年后经济 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结果:最终导致了苏联的 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探讨?
苏联二战后经济改革的启示
1.历史背景 2.主要内容 1953—1964年
3.结果 4.失败的原因
1.背景 2.主要内容 1964—1982年 3.特点 4.评价
1.背景
1985—1991年
2.主要内容及结果
4.失败的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有的经 济模式; 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 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盲目性;
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 复无常,也阻碍了改革的进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理解这一政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掌握和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的的内容、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素材,通过学习,明确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和创新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苏联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其探索与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

联系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之路的史实,体会到国家发展与国民幸福之间的关联。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难点: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认识。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多种材料设置情境,进行直观教学,再现历史,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

(2)史料分析法: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史料进行处理分析,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3)问题导学法:设置问题链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判断。

(4)情感教学法:情感升华。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导入新课】以邹城市实验中学校园春色导入。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咱们学校的满园春色,你对春天有何感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承载着希望,承载着梦想,也充满了幸福的期待。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个向往春天、追逐春天并期待春天的故事。

【教学过程】:课前综述::我们通过三个篇章(向往春天——春天来了——春天还在吗)来了解这段历史……过渡: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人民要“和平与面包”的口号成为了现实,苏俄人民期盼着更为温暖更为明媚的春天来临。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共32张PPT)
——陆南泉《苏联难以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的理论障碍》,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
优先发展 重工业
推行农业 集体化
高度集
农、轻、重比例严重 失调,农业、轻工业
中的经 长期处于落后;生产
济体制
积极性低和效率低下,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1950 年苏联谷物总产量为 6480 万吨,1913 年沙俄 时期为 7250 万吨,同期肉类分别为490 万吨与 500 万 吨,人均谷物为 447 公斤与 540公斤,畜产品为 27 公 斤与 31 公斤。到斯大林逝世的 1953 年,牛、马、绵羊 的头数仍未达到集体化前的水平,粮食产量甚至还低于
——李永全《苏联改革历史回顾》,《当代世 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1期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
前期主要措施
第一, 撤 销 区 域 经 济 管 理和计划机关, 企业成为 主要经济单位;恢复行业工业管理体系, 恢复全苏的、 加盟共和国的、共和国的部委和部门。 第二, 削减命令性计划指标,由 30 项指标减少到 9 项。 第三,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企业可以自主确定产品种 类,利用自有资金投资生产, 供销之间确立长期的合同 关系; 企业也可以利用利润形成各种基金———生产发 展基金、物质刺激基金、社会文化基金、住宅建设基金 等。
——《列宁全集》第13卷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社会主义=计划
战时共产主义措施 (遭遇挫折)
新经济政策
实质:利用商品、 市场、货币等因
素发展经济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 有市场
新经济政策关于市场的观点是苏共中央的 共识吗?
斯大林当政后, 在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过程中, 一直 到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最后形成的历史时期, 有关商品 货币关系的理论, 尽管中间有所变化与发展, 也有不少争 论, 但总的来讲, 把社会主义经济视为商品经济和承认价 值规律、市场对经济起调节作用的观点, 一直不占主导地 位, 并不断遭到批判······从而, 也就牢牢地成为斯大林计 划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推行农业改革〔材料一〕苏共中央全会指出,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

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

农业产量的增长,畜牧业的发展,土豆、蔬菜、长纤维亚麻、饲料谷物及其他饲料作物的生产都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但是许多重要的农业部门之所以落后还有其他的原因,还有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因,即由我们自己造成的原因。

这些原因之一,首先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材料二〕鉴于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情况不佳,苏共中央全会认为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的任务是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53年9月7日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中部分内容,该决议是根据赫鲁晓夫所作报告内容制定的。

材料一说明:1.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当时苏联的农业存在许多不足,如“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

”2.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农业发展不足的原因,“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因。

”其中首先原因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

材料二说明:1.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在这次全会上做出重大决定,对农业“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

2.赫鲁晓夫及苏联领导人在这次全会决定对农业改革的任务为,“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

在这次全会上,赫鲁晓夫被选举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农业改革决议,也标志着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开始。

2.增加谷物,开垦荒地〔材料一〕苏共中央全会认为,除了提高全国各地区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外,开垦新土地对于增加谷物生产具有巨大意义。

在短时期内增加谷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而且是完全现实的来源,就是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开垦熟荒地,以扩大谷物的播种面积。

这些地区有大片尚未开垦的黑钙土和栗钙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收……苏共中央全会向苏联农业部和苏联国营农场部,向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和北高加索等地区的党政机关和农业机关,向这些地区的机器拖拉机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提出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这就是在1954—1955年内至少开垦1 300万公顷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扩大谷物播种面积,并在1955年从这些土地上收获11亿到12亿普特的谷物,其中要有8亿到9亿的商品谷物。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材料二〕苏共中央全会认为,为了完成增加谷物生产的任务,除了要求开垦的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各地区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外,还要求在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非黑土地带开垦没被利用的土地及产草很少的草地和牧场,清除灌木丛和丛林,排干沼泽地,以及扩大这些地区的播种面积。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54年3月2日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增加全国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的决议》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说明:1.赫鲁晓夫及苏联领导人认为,解决苏联农业问题,“除了提高全国各地区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外,开垦新土地对于增加谷物生产具有巨大意义”。

原因是:“这些地区有大片尚未开垦的黑钙土和栗钙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收。

”2.该决议具体确定了开垦熟荒地和生荒地的区域。

具体为“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

3.该决议为有关部门下达了1954—1955年开垦计划任务:“在1954—1955年内至少开垦1 300万公顷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扩大谷物播种面积,并在1955年从这些土地上收获11亿到12亿普特的谷物,其中要有8亿到9亿的商品谷物。

”材料二说明:赫鲁晓夫时期实施的农业大规模开垦荒地运动,不仅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等地区,而且扩大到“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非黑土地带开垦没被利用的土地及产草很少的草地和牧场,清除灌木丛和丛林,排干沼泽地”,反映出开垦荒地运动涉及到全国各地区。

从该决议开始,苏联国家在赫鲁晓夫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开垦土地运动。

在1954~1958年间,苏联共计开垦土地4 000万公顷,约占苏联全部耕地面积的1/5。

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实施的农业大规模开垦荒地运动在初期见效,1956年获得丰收,1957年遇到寒流收成不佳,1958年获得丰收,当年垦荒区所收获的谷物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

但是好景不长,新开垦的土地出现了问题。

由于垦荒区地处边陲,人烟稀少,无法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不能使人们长期定居,而且开垦需要长期的人力、财力、物力。

开垦荒地也破坏了当地原来的生态环境,风沙侵蚀日益严重,所以这种垦荒运动所获得的成果很难继续真正巩固下去。

3.有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问题〔材料一〕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在经济方面,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将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水平,并且将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量方面占第一位,将保证人民有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以及为制造丰裕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创造条件。

──在社会关系方面,将消除阶级之间存在的差别的残余,各阶级将融合为共产主义劳动者的无产阶级社会,将基本上消除城乡之间的、而后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各民族在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共同性将增长,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特征将得到发展,高度的思想性、渊博的学识、纯洁的道德和完美的体格将在他们的身上和谐地结合起来。

──在政治方面,这意味着,全体公民都将参加社会事务的管理,由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极广泛的发展,社会将准备好完全实现共产主义自治原则。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材料二〕在最近二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劳动者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技术水平将大大提高,人人都将在物质上得到充足的保证;所有的集体农场和国营农场都将变成生产效率高、收入高的经济单位;苏联人对设备完善的住宅的需求将基本上得到满足;繁重的体力劳动将消灭,苏联将成为工作日最短的国家。

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以保证全体居民得到丰裕的物质的和文化的财富;苏维埃社会将紧紧地接近于实现按需分配的原则,将逐渐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这样,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于1961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所作的苏联共产党新党纲的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说明:赫鲁晓夫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应该是“将保证人民有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以及为制造丰裕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创造条件”。

在社会关系上应该是消除“三大差别”,即消灭阶级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

在政治上应该是“全体公民都将参加社会事务的管理,由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极广泛的发展,社会将准备好完全实现共产主义自治原则”。

材料二说明: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具有极大的主观盲动性。

赫鲁晓夫及当时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将“在最近二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在未来的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以保证全体居民得到丰裕的物质的和文化的财富;苏维埃社会将紧紧地接近于实现按需分配的原则,将逐渐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4.赫鲁晓夫有关管理体制的改革认为必须以生产原则为基础自下而上地改组党的领导机关,从而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

在现有的边疆区、州的范围内一般成立两个独立的党组织:──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学校、科学研究所、设计机构以及其他工业生产和建筑服务的机关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实验站、农业学校和科学研究所、农业原料加工企业、采购机构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机关和组织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也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

在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中分别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边疆区和州的党委会;──领导农业生产的边疆区和州的党委会。

为了改进对国民经济的领导,认为在苏共中央、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设立中央工业生产领导局和中央农业生产领导局。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这是1962年11月23日,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根据赫鲁晓夫所作的报告中,做出《关于发展苏联经济和改组党对国民经济的领导的决议》的部分内容。

这份材料说明,赫鲁晓夫对苏联党和国家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把苏联党和国家管理体制由原来的“条条”管理,转变为“块块”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制上的不足。

赫鲁晓夫认为,在管理体制上“必须以生产原则为基础自下而上地改组党的领导机关,从而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

在具体做法上,实行以工业、农业划分,一般以边疆区或州为单位分别设立两个党组织体系,在加盟共和国党中央也设立同样的中央工业生产领导局和中央农业生产领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