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
行为经济学[]PPT课件
36
3、心理帐户
心理帐户主要研究三个因素:收入的来 源(不同帐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 收入的支出(各项目之间的资金不具有 完全替代性),对心理帐户核算的频率。
该理论能够解释股票加入股票指数中后 股票价格所呈现的大涨趋势。同样,还 可用来解释“一月效应”。
37
三、行为经济学的延伸
1、行为经济学建立了以期望理论为代表的行 为决策模型,从两个方面重构了选择理论:
25
1、不确定性下的决策理论:期望 理论
价值函数衡量盈利或亏损对人的主观满 足的影响,价值函数曲线是财富减少或 增加的分界线,它在参考点处开始转折, 在盈利域中是凹的,在亏损域中是凸的, 表明人们对盈利或亏损的感受在靠近参 考点处强烈。通常由于人们是风险厌恶 的,价值函数曲线为S型,在亏损区比在 盈利区更陡峭。
6
基本观点
第三,当事人在决策时偏好不是外生给 定的,而是内生于当事人的决策过程, 不仅可能出现偏好逆转,而且会出现时 间不一致性等;
第四,经济现象来自当事人的行为,当 事人进行理性决策,但理性是有限的, 当事人的决策不仅体现在目的上,而且 体现在过程上。
7
基本观点
第五, 强调当事人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和 偏好的内生性,强调决策作为一个学习 过程的动态变化,学习过程的存在使得 行为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是动态的分析, 而不是重视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
33
2、“启发式”决策程序
有三种典型的启发式偏向: 代表性偏向:人们简单地用类比的方法去判断 可得性偏向:当人们需要作出判断时,往往会
依赖快速得到的信息,而不是致力于去挖掘更 多的信息,从记忆中最先搜寻到的信息往往成 为判断的依据。 锚定效应(anchoring):当人们需要对某个 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比 如以前的股票价格)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 就像锚一样使估测值落于某一区域中。如果锚 定的方向有误,估测就会产生偏差。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我们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任何明显益处的自觉自愿行为。
中文名利他行为外文名altruistic behavior应用学科心理学应用范围社会心理学目录.1什么是利他行为.2利他行为的特征.3巴特森分类.4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5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利他行为的唤起.▪助人的得与失.▪求助者的特点.6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人格因素.▪利他者的性别差异.▪利他者心境的作用.7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晌.8利他行为理论分析.▪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9利他行为的促进.▪培养移情能力.▪强化利他行为.▪提供榜样示范.▪学习助人技能.10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什么是利他行为编辑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很早就对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根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我们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特征编辑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人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自愿的;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其中第二个特征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
如果某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火,而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利他行为。
然而,人们利他行为的动机很少如此单纯。
通常的利他行为既包含利他的因素。
也含有利己的因素。
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款帮助穷人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
如此说来,利他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其中有些行为是以利他为手段、以利己为目的,有些行为有微妙的利己动机,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助人,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1]巴特森分类编辑巴特森(Batson)认为,利他行为应该指那些不图日后回报的助人行为,分为自我利他主义取向与纯利他主义取向。
社会心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社会心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第一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被认为通过影响人的认知和情感过程从而影响社会行为的是()A:社会情境B:群体心理C:人际交往D:社会态度答案:社会情境2.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情境对人的认知、情绪与行为的影响。
()A:错 B:对答案:对3.弗洛伊德﹒奥尔波特在1924年出版了著作(),这本书展示了属于心理学范畴的,而非社会学范畴的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A:《民族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梦的解析》D:《社会认知》答案:《社会心理学》第二章测试1.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这一学习机制。
A:联想B:模仿C:观察D:强化答案:联想2.以下哪些过程体现的是正强化?()A:老师表扬了打扫卫生的小林,小林非常高兴决定以后要勤奋地打扫卫生。
B:妈妈如果毛毛期末成绩提高就奖励他一次旅游,但毛毛最近养成了晚上熬夜看小说的习惯,妈妈发现后决定取消给毛毛的奖励,毛毛为了妈妈承诺的旅游努力学习并改掉了看小说的习惯。
C:小李画的简报被老师偶然看到,老师表扬了小李,之后小李会经常拿自己画的简报给老师看。
D:小张不喜欢做家务,妈妈承诺只要他周六完成作业就不让他做家务,小张开始努力写作业。
答案:老师表扬了打扫卫生的小林,小林非常高兴决定以后要勤奋地打扫卫生。
;小李画的简报被老师偶然看到,老师表扬了小李,之后小李会经常拿自己画的简报给老师看。
3.3、米德的自我理论认为,自我形成过程可分为模仿、玩耍和学习三个阶段。
()A:对 B:错答案:错4.4、实验法是可以得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A:错 B:对答案:对5.人们利用特有的理解符号的能力与其他人进行互动的过程称为符号互动。
()A:对 B:错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人们对某一客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的抽象程度称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表征理论。
A:自我概念B:解释水平C:隐喻D:心理距离答案:解释水平2.具身认知是一种自动化加工,它是指我们的()会影响我们的想法、情绪、决策和行为。
利他行为分析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
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会获得益处。
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
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3、完全自愿的行为;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
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进化论规律。
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
他发现,在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
当工蚁收到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
因此,威尔逊认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
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观时受到的批评。
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产生的。
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其它小朋友分享弹珠玩具。
《社会心理学》考试指导
0081《社会心理学》2012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
考试题由三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选择题题型二:填空题题型三:问答题二、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对象1、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人的行为、意识、感情等是怎样被社会环境所影响的。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在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上留下痕迹的三大派心理学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行为是人本身的强有力的本能所出来的。
成人的行为,尤其是不正常的行为,是由于童年时期没有解决的心理矛盾所引起的。
(2)行为主义-巴甫洛夫、华生,研究重点在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外部行为,即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行为主义学者对人的思维和情感不感兴趣也不加以研究,而只研究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外部行为。
注重研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过去学习的结果。
(3)格式塔理论-韦德海默、考夫卡,认为人们对环境或事件的理解不是对每一个局部的知觉的总和,而是一个对总体的知觉和理解。
4、了解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动机理论和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学习理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过去的学习决定的,现在的行为是由过去的经验形成的。
(2)认知理论: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于这个人对于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看法。
(3)动机理论:人的需要或动机可以对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4)决策理论:人在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之前,总是以一种很符合逻辑、很理智的方式计算这个行为可能给人带来的,人所选中的行为一般都是利益最大、损失最小的行为。
第二章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研究内容:研究人们如何根据社会信息形成判断的过程。
2、我们对人进行判断时对社会信息的运用3、图式的概念与理解(1)图式是对知觉的一种较复杂的组织形式。
(2)图式加工的优点:A、可以帮助我们对人物和事件的细节进行整理并帮助我们的记忆和回忆;B、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C、填充信息之间的空白;D、并对新的信息进行解释和评价。
专题五_利他行为
• (四)社会交换理论
• 霍曼斯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全部社 会行为。人们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 而且还交换非物质性的知识、友情、信息、 爱、满足等等。在助人行为上,社会交换理 论认为施予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对于接受 者而言,得到了帮助,而施予者得到的报偿 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 (五)社会规范理论
– – – – 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完全自愿的行为; 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 助人者的意图是判断利他行 为的重要标准。
• 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在无 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 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呢? • 会真正存在纯粹的利他主义吗?
二、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 (一)进化理论 • 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 (Wilson)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 综合》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 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 人类本性中的天生部分,是毋须学习就 会的一种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专题五社会心理学之专题五prosocialbehavioraltruismhelpingbehaviorprosocialbehavior在社会心理学界最早使用亲社会行为一词的是美国学者威斯伯lgwispe他在社会行为的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用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来代表所有与攻击欺骗戕害等人类的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分享协助慈善捐款自我牺牲等
– 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助人为行为的目 的,即“我为人人”; – 二是报答性行为,因曾受人帮助而认为自 己应该帮助人,即因为“人人为我”,所 以我要帮助他人。
利他行为的定义
• 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 自发形成的、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的目 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 特征: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
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
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
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第二节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决策理沦侧重研究个体确定帮助是否需要这个过程。
还强调人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对于代价和报醚的考虑;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基本的学习原则如强化、模仿而学得的;社会生物学认为助人行为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巾保留下来的遗产。
一、决策理论助人行为只有在一个人决定提供帮助并且付之行动后才会发生。
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决定自己是否提供帮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智的决定过程。
决策理论步骤示意图对需要的注意——没有人需要帮助|| 是承担责任——否与我无关|| 是考虑得与弊——否太冒险、太难受,花时间等|| 是决策如何帮助——否我不知怎么办|| 是给予帮助1、对需要的注意一个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且需要帮助。
那么依靠什么线索来决定他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呢?(1)事惰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的;(2)遇到困难者受到某种明显的威胁;(3)无人帮助,威胁、份害将会越来越大;(4)遇到困难者无能为力,需要别人帮助。
(5)某种有效的帮助是可能的。
2、承担责任当人感到个人有责任时,就更可能作出助人打为。
3、对利弊的考虑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可能的得失。
包括助人行为。
一个人如果认为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利大于弊,他就可能去帮助别人。
4、决定如何帮助决定是否提供帮助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5、环境和情境因素
自然环境: 晴朗天气有利于利他行为发生; 噪音会减少利他行为。 社会环境 旁观者人数 (P263) “责任扩散”——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提供帮助的责 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 他人身上。 “集体淡漠”现象
三、侵犯行为的原因
1
2 3
生物本能理论 挫折-侵犯假说 社会学习理论
1
生物本能理论
本能说:侵犯是人的本能 威廉· 詹姆斯认为人类皆有好斗的劣根性。他相信侵犯倾向
是通过祖先的遗传而来的本能,人们基本不能摆脱它,只 有通过替代性的活动消耗侵犯动力,才能使侵犯倾向得到 控制。 弗洛伊德:侵犯源于人的死亡本能。死亡本能代表着人类 自身的恨及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亡本能向 内作用,表现为人的自我折磨,甚至会毁灭自己;死亡本 能向外作用,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 人的行为。 洛伦兹:动物的争斗和侵犯具有求得生存,并使物种不断 进化与发展的功能,侵犯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 分,所以必须定期通过体育竞赛等方式加以发泄。 研究者普遍认为侵犯是环境刺激下的一种内反应,而不是一种 本能。
(1)从原因上分为
怨恨攻击:由于怨恨而产生的对怨恨源的攻击; 需要攻击:为满足某一需要而产生的攻击; 施虐攻击:以给别人带来身体伤害为满足的攻击; 任性攻击:没有特定对象和方式的攻击; 压制攻击:为达到控制的目的而进行的攻击; 仿效攻击:没有明确目的的模仿性攻击; 反抗攻击:受到攻击的还击; 反社会人格攻击:人格异常。
1、利他行为的唤起
紧急度:紧急情况是利他行为唤起决定因素
之一。如果人们将事件判断为紧急的,就有 可能给予帮助,事件被认定的紧急程度决定 了旁观者给予帮助的可能性大小。 求助者的需要特性及助人者的能力也会影响 他助人与否的决策。
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概述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
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
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认知。
主要是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一般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
而个人的公平和互补认识也会影响助人行为。
人们往往怀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从长远的观点看,一切是公平的,互补的,现在别人能获得他为之奋斗的东西,不久后自己也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彼此的机会是公平的,所以现在帮助别人,日后别人也会帮助自己。
人们会在这样的认识下做出助人行为。
移情。
即设身处地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和心理历程,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章节测试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是A.亲近B.爱意C.依恋D.依赖【解析】(P184)C2.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内部因素不包括A.个性特征B.家庭教育条件C.行为特征D.身体吸引力【解析】(P195)B 儿童的个性特征、社会策略和能力、行为特征、身体吸引力是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质量的内在因素。
家庭教育条件是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外部因素。
3.儿童依恋产生的首要前提是A.社会环境尤其是某种养育条件的存在B.识别记忆的获得C.客体永久性的获得D.儿童感知觉的成熟【解析】(P184)A4.确定依恋形成标志的原则不包括A.代表性原则B.稳定性原则C.主观性原则D.普遍性原则【解析】(P185)C 以什么样的行为反应作为判断依恋真正建立的标志,直接影响到依恋形成时间的确定,以及对依恋关系的特殊性乃至依恋质量与性质的判定,一般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三条原则:代表性、稳定性和普遍性。
5.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依恋大约是在A.0-3个月时B.3-6个月时C.6-7个月时D.9-12个月时【解析】(P185)C 研究表明,婴儿与主要照料者(通常为母亲)之间的依恋大约在6-7个月的时候建立。
在母亲等熟悉人面前,婴幼儿更多的表现出微笑、啼哭、咿呀学语、依偎和接近,而面对陌生人时,上述反应明显减少。
6.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以“好孩子”为取向的道德观发生在A.前习俗水平B.前道德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解析】(P205)C7.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任何一次与母亲的短暂分离都会引起他的大喊大叫,情绪激动。
这种儿童依恋的类型被称为A.安全型依恋B.焦虑—回避型依恋C.焦虑—反抗型依恋D.无依恋型【解析】(P188)C 焦虑一反抗型依恋婴儿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代码:12340)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一、依恋的产生与特点依恋是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一)依恋的特征婴幼儿的依恋具有些重要的特征,表现在:(1)渴望和依恋对象在一起,和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能感到最大的愉悦,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接近,会比看到别人表现出较多的高兴微笑依偎、跟随、手舞足蹈、拥抱等。
(2)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抚慰儿童。
(3)依恋对象让儿童获得慰藉和安全感。
婴儿的依恋行为有两种行为模式。
一种称之为信号行为模式,婴儿会微笑、啼哭、注视和发出响声,目的是把母亲呼唤到身边;另一种称为接近行为模式,婴儿的行为有吸吮乳汁、抓住母亲不放和用目光追视母亲等,目的在于保持和母亲的接触。
总体而言,亲近是依恋的核心和外在的行为表现,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
(二)依恋形成的前提与标志依恋的产生是儿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等心理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儿童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依恋建立的前提依恋建立的前提有两个:(1)社会环境尤其是某种养育条件的存在是儿童依恋产生的首要前提。
(2)识别记忆客体永久性的获得是依恋建立的认知前提。
2.依恋形成的标志一般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三条原则:(1)代表性:即能反映依恋这一行为表现不同于其它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2)稳定性: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3)普遍性: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该依恋想象的普遍存在。
二、依恋的发展过程婴儿的依恋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社会反应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对人的反应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是一样的。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 亲社会行为_新
时间压力
• 觉得自己太忙了,没 有时间帮助别人
第三节 助人者
• • • 暂时性的情绪 助人的动机:移情与个人痛苦 人格特征
暂时性的情绪
1. 情绪保持假设 对积极情绪的保持 2. 不良情绪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个人痛苦:
– 我们自身对于他人困境的情感反应,感到震惊、惊骇、 焦虑担心及无助。
体会他人痛苦的感受或见解,移情使人们感受到对他人 的同情和慈悲。
• 动物的亲社会行为,而且这种亲社会行为通 过基因遗传得以延续。
进化理论
• 从进化理论中得到的假设:
1. 动物最愿意帮助那些基因上与它最接近的个 体 2. 比起远亲或是陌生个体,它们更愿意帮助家 庭成员
社会规范:责任、互惠和公平
• 进化论在助人行为的解释上存在局限性
1. 社会责任规范 2. 互惠规范 3. 社会公平规范
第十二章 亲社会行为
本章概述
•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观点 • 亲社会行为的情境决定因素 • 个人品质与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 • 助人行为/利他(altruism):
– 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 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
移情:
–
人格特征
• 一个研究的结果:
– 更强壮、具有攻击性、有原则,而且他们有更 多的生命救援、医学或是警察的训练 。
• 助人的最初动机:
– 最初动机并不是由于人道主义精神,而是依据 自己的能力的感觉来行动,以他们的训练和生 理力量为基础。
• • “你将自己的玩具分给没有玩具的小朋友,这很好。 这是非常好的助人行为。” “我猜你是那种愿意帮助其他人的孩子。是的,你是 一个非常好,爱帮助人的孩子。”
利他行为
Altruistic Behavior 利他行为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但却会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
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利他行为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二是人们在紧急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
在非紧急情况下的一般社会交往中,社会规范对个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实验表明这种遵循社会规范的行为在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的,而且在程度上也是相应的。
社会规范的制约作用还表现为在遇到有人需要相助时,会自觉地将提供帮助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交往情景中的榜样作用也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
实验证明,人会不自觉地按照情景中榜样的行为方式行动,或采取利他行为,或在一边袖手旁观。
除上述环境因素外,个人内部的心理状态,如个人的认识评价,对产生利他行为也有影响。
此外,人在交往中因伤害他人而产生的内疚感也可以成为他采取利他行为的动力。
所谓“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
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
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用来涵盖所有与攻击、欺骗、谋害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一类行为,如同情、协助、善举、分享、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人类亲社会行为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从一般性的有益他人的行为到做出自我牺牲。
通常,社会心理学家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不期待外来酬赏,给他人带来利益,自发自愿,自动自选进行的行为,通常称为利他主义行为(简称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可能出现在一般情景下(或称非紧急情况中),也可能出现在紧急情况下。
在一般情况下出现的利他行为,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主动打扫公共卫生、为残疾人服务等等,这些利他行为通常是利人不损己的。
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_叶航
互惠利他
文献标识码: @
纯粹利他
合作剩余
生物演化稳定策略
文章编号: 2995 —A4A4 : "99A < 95 —99"" —9B
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叶
航
: 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5299"; <
一、 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
利他行为有三种典型的表现: 第一, 亲缘利他, 即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 为自己的亲属作出某种牺牲。例如父母与子女, 兄弟与 姐妹之间相互帮助。一般情况下, 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利他行为不含有直接的功利目的, 因此有 “硬核的利他” ( #$%& ! ’(%) $*+%,-./) 。 人称它为 但生物学的研究业已证明, 亲缘利他对生物个体来说并非没有回报。根据亲缘选择理论, 生物进化 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 ( 0$/-*+(1, 。因此, 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 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 非常普遍 2345) 的行为模式。 例如, 当幼鸟遭受攻击时, 许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而出, 佯装受伤把猛禽引向自己。 在这一 行为中, 父亲或母亲虽然可能因此丧生, 但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 2 6 " 的基因完全相同, 从基因遗传频 父母作出牺牲就是值得的。考虑到年幼 率最大化的角度看7 原则上只要能使 " 只以上的幼雏得以逃生, 子女丧生的几率要远远超过经验丰富的父母,这类行为对生物繁衍所具有的效率就更一目了然了。因 此, 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生物世界, 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都表现得尤为动人和充分。随着亲缘 “亲缘指数” 关系的疏远, 亲缘利他的强度也会逐步衰减。生物学家甚至设计出所谓的 , 并根据它来计算 ( 0$/-*+(1, 根据这个理论, 生物学家还成功地解释了膜翅目昆虫比如蜜 亲缘利他的得失和强弱。 2348) 所有生命体的行为看上 蜂和蚂蚁的利他行为。 在这方面 7 生物学与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在逻辑相当一致: 《美国经济评论》 《美国博物学家》 去好象总在设法使某一目标函数最大化。有人曾经对 和 刊载的文章进
第11章(修改)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二)生物学理论 试图找出侵犯行为的内在生物学机制 大脑:海马区、杏仁核、 大脑:海马区、杏仁核、大脑皮层 血液、 血液、激素
(三)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 侵犯理论 讨论侵犯的外部条件: 讨论侵犯的外部条件 : 是 什么外部条件促使人们做出侵 犯行为? 犯行为?
最初的理论
将挫折与侵犯联系起来 J.Dollard(1939)提出:“侵犯永 提出: 提出 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勒温: 勒温:挫折会引发侵犯行为 挫折感越大, 挫折感越大,导致的侵犯越强
有关理论(原因) 二、有关理论(原因)
(一)社会生物学理解 利他主义有进化的基因 E.Wilson(1975),人类先天就有利他 人类先天就有利他 行为的素质, 行为的素质 , 利他行为是动物的一种以 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 的本能。 的本能。 C.Rogers;F.S.Perls ; 亲缘关系效应——“保护我家族的基因 ” 保护我家族的基因” 亲缘关系效应 保护我家族的基因
“武器效应”(weapon effect) 武器效应”
L.Berkowitz(1978)提出:挫折导致的 提出: 提出 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 态 ——愤怒 。 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 愤怒。 愤怒 犯线索的影响。 犯线索的影响。 1967年的实验证实 , 被激怒的被试看 年的实验证实, 年的实验证实 到手枪时, 到手枪时 , 比看到羽毛球拍时实施了更多 的电击。 的电击。 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作 武器效应” “武器效应” (weapon effect)。 。
(四)助人者个人特征的作用 1、心境 、
A.M.Isen(1970)发现 , 好的心境直接增 发现, 发现 加了助人的可能性。 成功的温暖光辉” 加了助人的可能性。—— “成功的温暖光辉” 成功Darley(1973)发现, 匆忙水平 发现, 发现 越高, 越高,对身边不幸者提供帮助的可 能性就越小。 能性就越小。 在帮助别人时, 在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助人行为对 于自己的代价。潜在的代价越高, 于自己的代价。潜在的代价越高, 危险性就越大, 危险性就越大,助人行为发生的可 能性就越少。 能性就越少。
1-12章名词解释:
第1章——第12章名词解释第一章: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
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
自我呈现也可称为印象管理。
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
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
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
《人际关系心理学》判断题汇总
《人际关系心理学》判断题第一章绪论1、在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成分N2、夫妻关系不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x3、梅奥对人际关系结构方面做了重要研究。
(x4、期望理论是亚当斯提出来的。
(x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d6、人际关系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d7、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研究的对象, 而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研究的范畴。
(x8、要研究人际关系,应该把人际关系放到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d9、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d10、人际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霍桑实验发现,组织中既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
(d2、要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可以采取的最好的人际沟通模式是圆式交往模式。
(d3、在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中,书面交际的效果最好。
(x4、人类最小稳定的群体是两个人。
(d5、霍桑实验证明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而言,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比客观物质条件更为重要。
N6、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作用。
N7、符号相互作用论也叫象征性交往理论。
N8、自我呈现也称为印象管理。
N9、海德认为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
N10、群体人际关系层次理论和人际关系测量法的参照测量法都是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提出来的。
N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态度只是一种心理倾向,并非指行为本身。
N2、在态度的三个成分中,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N3、态度不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x4、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态度可以模仿。
N5、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认为,在态度形成和发展中,平衡的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关系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N6、恐惧和态度变化呈倒U型关系。
Z7、随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内容比遗忘沟通者更快一些。
(x8与听众类似的沟通者比与听众不类似的沟通者传递的信息更有说服力。
马东:《自私的基因》解读版
第一章为什么会有人我们从简单的定义开始。
想象一种动物,它采取了某种行动。
如果这一行为的结果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了其他同类动物的利益,我们称这种行为为利他行为。
若恰好相反,则称为自私行为。
所谓的“利益”是指“生存的机会”。
请注意:本书只根据动物行为的结果是降低还是提高对方生存的可能性,来划定行为是“自私”还是“利他”。
我们不会讨论动物在做出某种行为时,是否“真的”私下或下意识地抱有相应的动机。
在自然界,我们既能看到动物自私的一面,也能看到利他的一面。
比如以下几个例子:[图片]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一个残酷的生存竞技场。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动物表现出自私的行为很容易理解。
那么,如何理解动物明显的利他行为?一个方便的解释似乎是:动物个体可以为了群体的利益牺牲自己,换得群体的繁荣。
换言之,在达尔文描述的大自然竞技场当中,参赛单位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个体作为群体的一部分,必要时可以为了群体的利益而自我牺牲。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很遗憾,这种“群体选择论”有两个难以克服的逻辑难题。
首先,假设“群体选择论”成立,想象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展开竞争。
A群体中的个体有很强的集体意识,一切行动为集体利益服务。
B群体中的个体都自私而短视,完全不顾其他成员的死活。
逻辑上,A群体会战胜B群体,它们会发展壮大,直至利他主义占领我们的星球。
可是正如我们所见,经过数亿年的演变,动物个体的自私行为在今天依旧大行其道,毫无衰退缩减的意思。
这是第一个逻辑难题。
其次,我们无法决定哪一级的群体级别才是最重要的,哪一级群体的利益最值得维护。
如果说选择在同一物种的群体之间以及在不同物种之间可以进行,那么选择为什么就不能在更高一级的群体之间进行呢?狮子和羚羊与我们一样,同属哺乳纲。
难道我们不应该要求狮子“为了哺乳纲的利益”不要再去杀害羚羊吗?毫无疑问,它们应该去捕食鸟类或爬行动物。
可是,照此类推下去,为了脊椎动物这更高一级的群体的利益,又该如何呢?个体同时表现出自私性和利他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❿第十一章利他行为
❿天堂与地狱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上帝那里,要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
上帝对那人说:“好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大群人正围着一锅肉汤,但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饥饿而且绝望。
原来,虽然他们手里都拿着可以伸到锅里的汤匙,但是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他们没法把烫送到自己的嘴里。
上帝又对那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
”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的一切都和原来的一模一样,一群人,一锅汤,一样的长柄汤匙,唯一不同的是,大家都在快乐的唱歌。
那人就问上帝:“我不懂,为什么一样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快乐,而前一个房间的人却悲苦?”上帝微笑着慈爱的回答:“我的孩子,这很简单,因为在这里,大家都在喂别人,而在那里,他们只喂自己!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要做善事;如果你成功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要成功;诚实与坦率可能使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要诚实与坦率;
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世界,你可能反而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奉献。
——特蕾莎修女
❿判断:属利他行为吗?
❿捐款
❿落水救人
❿让座
❿志愿者服务
❿第一节利他行为概述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
问题:朋友借钱是否是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指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并自觉自愿的行为。
或者是任何形式下,不指望得到报答而自愿的助人行为。
❿特征:
1、以助人为目的
2、不期望回报
3、自愿性
4、自我牺牲性
❿争论焦点:利他行为是否期望报答
行为者不含有对外来报答的期望
有自我报偿:自我强化,如满足、骄傲、愉快等的自我体验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一种利他行为、追根究底都会有自我报偿的结果。
利他行为主要是指有利于他人而不期望外来报偿的行为,行为之后也可以产生自己报偿的结果。
❿2.利他行为种类
以取向划分
自我利他主义
纯利他主义
以情境划分
非紧急情境
紧急情境
❿第二节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利他行为的唤起
二、代价的权衡
三、求助者的特点
四、助人者的特点
五、环境因素
❿一、利他行为的唤起
五个基本的步骤:
第一步:注意突发事件
第二步:解释突发事件为突发事件
第三步:假设自己的责任帮助
第四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第五步:决定去帮助
二、代价的权衡
一次交通意外后,伤者躺在地上但肇事者却逃逸了.多人围观但也是没人帮忙.一位路过的司机看不过去,连忙把伤者抬上
车送到医院。
但是那些围观的人怎么指责他呢?家属怎么说他呢?他们都说:"肯定是你撞的!!你要负起全部责任!!不是
你撞的你怎么这么好心送伤者到医院去!!!"
那司机冤枉到极点,简直是有冤无处诉!有没有道歉倒不是很大问题,问题是"好人当贼扮"!
讨论:
2002年12月14日,当一名儿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青城公园不慎落入冰窟后,许多素不相识的青城市民选择了无畏和牺牲,以不同学校、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青少年为主的营救大军,不约而同涌向三角湖。
在这场前仆后继的大营救中,落水儿童苏小林获救,而年仅12岁的小学生王超、刚满18岁的中专生刘业和20岁的大学生郝龙彪,献出了他们花蕾般的生命。
❿三、求助者的特点:
1.性别特征:
女性易被男性救助。
原因:弱者,性吸引力,
如救助者为男性
被救助者为男性,2%过路车停下。
被救助者为女性,25%过路车停下。
女性助人者助人行为不受性别影响。
2.吸引程度
外表:举止端庄,仪表堂堂,可爱,漂亮
3.年龄:老人,儿童受惠
4.相似性
5.责任归因:
如果责任是由不可控制的、外在的原因引起的,得到的帮助更多。
❿四、助人者的特点:
心境------好心情、好行为
好心情、好行为?
坏心情,好行为
坏心情,好行为的例外
内疚感:
人们会尽可能消除内疚感,减少不良感觉,并恢复自我形象。
共情:
共情使人们更少关注自己的痛苦而更多关注他人的痛苦。
❿责任和承诺:
个体觉得负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
❿赞同的需要
有强烈赞同需要的人更可能作出利他行为。
❿五、环境因素:
1、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
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是不同的。
由于他人的
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原因:责任扩散
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❿2、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
利他行为的榜样能促进利他行为。
❿3、噪音、气候、时间等的影响
噪声越大,助人倾向降低
天气(天气好的话,更愿意填写问卷,在露天餐厅更愿付小费)
社区大小,社区越大,助人倾向降低。
时间充裕才易帮忙:
❿第三节利他行为理论分析
一、生物学基础
❿二、社会文化规范(期望)
社会责任规范: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
互惠规范: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平等规范:人们要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❿三、学习模仿理论
通过榜样学习以及强化而建立利他行为。
❿四、利他行为的现代理论解释
❿移情利他主义假设
Batson和他的同事(1981)提出
认为利他行为完全由无私动机驱使,同情感非常强烈,以至
于它成为压倒一切的决定因素,促使有些个体情愿冒令人不快、
危险甚至生命危险去帮助别人
移情回避
移情与选择性利他主义
对某个需要帮助的特定对象进行支持,而忽视其他
❿移情喜悦假设
自己的帮助行为会给受助者带来积极影响和结果
因为自己的行为,成就了某事,从而让自己感觉良好
产生一种镇静、自我价值和温暖感
❿如何促进利他行为
❿鼓励和培养人们的同情心
❿注重对儿童的教育
❿强化利他行为
❿加强规范
❿有效的助人技能
❿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