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原理每日一练(高二下用)

合集下载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05化学电源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05化学电源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05化学电源化学电源班级学号姓名1.银锌蓄电池的电极反应为:Zn + 2 OHˉ—2eˉ= ZnO + H2O,Ag2O + H2O + 2 eˉ= 2Ag + 2OHˉ。

据此判定,氧化银是A.负极,并被氧化B.正极,并被还原C.负极,并被还原D.正极,并被氧化2.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能够表示为:Zn + 2 MnO2 + 2NH4+ = Zn2+ + Mn2O3 + 2 NH3 + H2O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MnO2和NH4+B.Zn2+和NH4+ C.Zn D.碳棒3.以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a电极是负极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4.如图为一种钮扣微型电池,其电极分不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俗称银锌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 +Ag2O = ZnO+2Ag依照以上提供的资料,判定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B.放电时正极邻近溶液的pH升高C.放电时负极邻近溶液的pH升高D.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5.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流总反应式为:Zn(s) + 2MnO2(s) + H2O(l) = Zn(OH)2(s) + Mn2O3(s)以下讲法错误的选项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6.燃料电池是目前正在探究的一种新型电池,现在差不多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差不多反应是:x 极:O2(g) + 2H2O(l) + 4eˉ→4OHˉy极:2H2(g) + 4OHˉ→4H2O(l) + 4eˉ判定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x极发生氧化反应B.x极是负极C.y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由x极流向y极7.有A、B、C、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淌方向A →B ;当A、D 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那么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B>E>D B.A>B>D>EC.D>E>A>B D.D>A>B>E8.锂电池是一种常用的电池,它广泛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一样可达十年之久,它的反应方程式为:Li +MnO2 = LiMnO2以下有关它的讲法错误的选项是A.它的负极是锂B.它的电解质溶液需用非水溶剂配制C.当有3.01×1023个电子转移时,正极消耗1molD.它是比容量〔单位质量电极材料所能转换的电量〕专门大的电池9.有关右图装置中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B.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利用该装置可长时刻的观看到Fe(OH)2 沉淀的颜色C.Pt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O2+2H2O +4eˉ=4OHˉ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10.⑴今有2H2+O2 KOH2H2O反应,构成燃料电池,那么负极通的应是正极通的应是电极反应式为;;⑵假设把KOH改为稀H2SO4作电解质,那么电极反应式为;;⑴和⑵的电解质不同,反应进行后,其溶液的pH个有什么变化?;⑶假设把H2改为CH4,用KOH作电解质,那么电极反应式为;;11.按要求对以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连.接.并填空:〔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周第2天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天天练(含解析)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周第2天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天天练(含解析)鲁科版

第2天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概念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2)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外因(即反应条件,诸如反应物的浓度、温度、酸碱性环境等)。

(×)(3)强氧化剂遇到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5)一种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氧化剂,则一定有另一种物质作还原剂。

(×)(6)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7)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8)Fe比Cu还原性强,所以Cu2+比Fe3+氧化性强。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各组物质均可用作氧化剂的是( )A.F-、I-、S2-B.Fe3+、MnO-4、NO-3C.ClO-4、Mg D.Cl2、Fe3+、Al解析:F-、I-、S2-只能作还原剂,A项错误;Mg只能作还原剂,C项错误;Al只能作还原剂,D项错误。

答案: B2.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

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NaCl、NaClO B.NaCl、NaClO3C.NaClO、NaClO3D.NaClO3、NaClO4解析:已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变为+5和-1,符合邻位转化规律。

既然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则氯元素的化合价应既有升高,也有降低,选项A中均降低,选项D化合价均升高;选项B、C与题意相符,但选项C中NaClO不是最终产物。

答案: B3.已知: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

(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高效演练33 新人教版

(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高效演练33 新人教版

高效演练331.无论是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看,还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人类使用硅酸盐产品(陶瓷等)的历史已经快一万年了,但在1823年才获得单质硅,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用金属钾还原SiF4获得单质硅,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制取方法和条件的不同,得到的单质硅形态不同,其性质也不同。

①用铝热法还原氟硅酸钾制得较纯净的晶体硅:4Al+3K2SiF63Si+2KAlF4+2K2AlF5,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Al是还原剂B.氧化产物只有KAlF4C.每转移6N A电子,得到42 g SiD.铝元素在KAlF4和K2AlF5中化合价不同②用白砂子与镁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得到无定形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定形硅和晶体硅的结构有很大的差别,无定形硅为棕色粉末,而晶体硅是纯灰色、不透明而有光泽的等轴八面晶体,无定形硅的化学性质比晶体硅活泼得多。

通过上述描述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硅在炼钢时用作脱氧剂,还原在冶炼过程中所形成的Fe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野外,为了迅速得到氢气,用硅粉与干燥的Ca(OH)2和NaOH混合,并加强热,即可迅速得到H2、Na2SiO3、CaO。

这种混合物叫做生氢剂。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硅橡胶是一种耐高温、低温,耐油,化学性质稳定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于制造卫星部件、人体器官等,现以为原料合成硅橡胶(),需要发生反应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1)K可与SiF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i。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练 第讲 电解原理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练 第讲 电解原理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第19讲电解原理根底热身1.以下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纯银器外表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2.(双选)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

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可用下式表示:Pb+PbO2+2H2SO 4放电充电2PbSO4+2H2O。

据此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式为Pb-2e-===Pb2+B.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式为PbSO4+2e-===Pb+SO2-4C.充电时,假设要使1 mol PbSO4转变为Pb和PbO2,那么需要通过4 mol电子D.放电时,H+向正极移动3.(双选)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杂质的粗铜提纯,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B.电解时阴极发生复原反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是Cu-2e-===Cu2+D.电解结束,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金属的阳极泥4.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图K19-1能力提升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铅蓄电池放电时铅电极发生复原反B.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金属钠C.给铁钉镀铜可采用CuSO4作电镀液D.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析氢腐蚀6.假设要在铜片上镀银时,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是:Ag++e-===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是:4OH--4e-===O2+2H2O ⑤可用Cu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⑥可用AgNO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A.①③⑥B.②③⑥C.①④⑤ D.②③④⑥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生活中有广泛用。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2-3人教版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2-3人教版

第2章第3节1.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r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B.SO2在反应中被还原C.Br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D.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解析:反应中氧化剂是Br2,得电子,并且1 mol Br2得到2 mol电子,还原剂是SO2,在反应中被氧化,故只有A正确.答案:A2.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下列集合关系表示,其中正确的是()解析: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均含有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3.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C.1∶2D.2∶3解析:由NaClO3生成ClO2,Cl元素降低1价,Na2SO3作为还原剂,化合价将由+4价上升至+6价,升高2价,根据电子守恒规律,NaClO3与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B4.某溶液中含有①NO -3 ②HCO -3 ③SO 2-3 ④CO 2-3 ⑤SO 2-4等五种阴离子. 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 2O 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 .①B .①②④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解析:Na 2O 2加入到水中,发生反应:2Na 2O 2+2H 2O===4NaOH +O 2↑,生成的NaOH和HCO -3反应如下:HCO -3+OH -===CO 2-3+H 2O ,使溶液中HCO -3减少,CO 2-3增多,并且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O 2-3氧化成SO 2-4,使SO 2-3减少,SO 2-4增多;溶液中只有NO -3的浓度基本不变,即A 正确.答案:A5.现有M 、N 、P 、E 4种元素的单质,能发生以下反应:①在水溶液中,M +N 2+===M 2++N ②P +2H 2O(冷)===P(OH)2+H 2↑ ③N 、E 相连浸入稀H 2SO 4中,电极反应为:N -2e -===N 2+,2H ++2e -===H 2↑判断它们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M 、N 、P 、EB .P 、M 、N 、EC .M 、N 、E 、PD .E 、P 、M 、N解析:根据①可知还原性M>N ,根据③可知还原性N>E ,而P 能与冷水直接反应,故P 的还原性最强,由此可得还原性P>M>N>E.答案:B6.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由TiO 2制取Ti 的主要反应有: ①TiO 2+2C +2Cl 2=====高温TiCl 4+2CO ②TiCl 4+2Mg=====高温2MgCl 2+T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是置换反应B .反应②是复分解反应C .反应①中TiO 2是氧化剂D .反应②中金属镁是还原剂解析:在反应①中Ti 的化合价不变,氧化剂为Cl 2,A 、C 错误;反应②是置换反应,Mg 是还原剂,B 错误,D 正确.答案:D7.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2-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2-3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Ag+、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Ag+、Fe3+、Cu2+、H+解析:判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原则是先发生反应的产物与其他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A项,用假设法判断,若H+最先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与溶液中OH-反应生成AlO-2,故A错.B项,氯气的氧化顺序是I-、Fe2+、Br-,因为2Fe2++Br2===2Fe3++2Br-,故B错.C项,氢氧化钡先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钾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故C错.D 项,氧化性顺序:Ag+>Fe3+>Cu2+>H+,D正确.答案:D8.已知:异氰酸(HCNO)结构式为H—N=C=O,其中氮元素为-3价.HCN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HCNO既被氧化又被还原B.在反应中,NO2是氧化剂,HCNO是还原剂C.在反应中,NO2与HC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每生成1 mol CO2有4 mol电子转移解析:由HCNO的结构式可知其中的C为+4价,N为-3价,反应方程式为反应中HCNO只作还原剂被氧化,NO2为氧化剂,每生成1 mol CO2有3 mol电子转移答案:B9.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O2+2Fe3++2H2O===SO2-4+2Fe2++4H+Cr2O2-7+6Fe2++14H+===2Cr3++6Fe3++7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Cr3+>Fe2+>SO2B.氧化性Cr2O2-7>SO2>Fe3+C.Cr2O2-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D.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解析:第一个反应中,Fe3+能将二氧化硫氧化,故其氧化性比SO2强,选项B错;第一个反应中,SO2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第二个反应中,Fe2+为还原剂,Cr3+为还原产物,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Cr3+<Fe2+<SO2,所以选项A 错;Cr2O2-7的氧化性强于Fe3+,而Fe3+能氧化SO2及其对应的酸和盐,故Cr2O2-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选项C正确;在第二个反应中,Fe2(SO4)3为氧化产物,选项D错.答案:C10.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Cl2溶液,溶液显红色,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条件下生成的水分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该条件下H2被冷却为液态氢,液氢的水溶液具有还原性C.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只具有氧化性的物质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一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它又能使KSCN 和FeCl2的混合溶液变红色,可见这一物质又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只有选项D正确.答案:D11.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0.2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________.a.氧化性:KBrO3>H3AsO4b.氧化性:H3AsO4>KBrO3c.还原性:AsH3>Xd.还原性:X>AsH3(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解析:此题为氧化还原反应题.(1)此题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其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本质为电子的转移,要求能从化合价变化角度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已知KBrO 3为得电子物质,故其化合价必是降低,作氧化剂,那么还原剂只能是题目所提供的AsH 3,AsH 3中As 为-3价,反应后变为H 3AsO 4,故还原剂为AsH 3.(2)此题出题的依据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0.2mol KBrO 3在反应中得到1mol 电子,故每1mol KBrO 3得5mol 电子,即反应后Br 的化合价应降为零价,故另一物质为Br 2,同时因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已知,可直接进行配平.(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As :-3→+5 升8Br 2:+5→0 降5×2=10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则应在AsH 3前配系数5,在Br 2前配系数4,根据原子守恒KBrO 3前配8;再根据K 原子守恒,K 2SO 4应在生成物中,系数为4;则H 2SO 4在反应物中,系数为4;H 2O 在生成物中,系数为4;配平后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3)此题的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故选a 、c.答案:(1)AsH 3 (2)Br 2 (3)ac12. (1)已知下列变化过程中,0.2 mol R x O 2-4参加反应时,共转移0.4 mol 电子. R x O 2-4+MnO -4+H +―→RO 2+Mn 2++H 2O ①x 值为________.②参加反应的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2)在100 mL 0.100 mol/L 的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若要使反应完全,则至少需标准状况下Cl 2________升.解析:(1)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0.2x mol ×(4-6x )=0.4 mol ,x =2n (MnO -4)×5=0.4 mol n (MnO -4)=0.08 mol由电荷守恒可知:n (H +)×1-0.08 mol ×1-0.2 mol ×2=0.08 mol ×2,故n (H +)=0.64 mol.(2)FeBr 2电离出的Fe 2+和Br -都能被Cl 2氧化,其反应方程式为2FeBr 2+3Cl 2===2FeCl 3+2Br2,根据此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 FeBr2与3 mol Cl2完全反应,故至少需要Cl20.100 mol/L×0.100 L×32=0.0150 mol.V(Cl2)=0.0150 mol×22.4 L/mol=0.336 L.答案:(1)①2②0.64(2)0.33613.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某学生按下列操作做一个实验: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的KBr、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下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1)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2)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d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3)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当有0.224 L Cl2被NaOH溶液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4)通过该实验能否比较Cl2、FeCl3、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解析:(1)根据e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HCl,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0=1∶5,而不是1∶8.(2)b处发生的反应为2KI+Cl2===2KCl+I2,I2遇淀粉显蓝色;d处发生的反应为2FeCl2+Cl2===2FeCl3,Fe3+和SCN-反应使溶液变红色.(3)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e处实验说明氧化性KMnO4>Cl2,d处实验说明氧化性Cl2>FeCl3,因此,三种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答案:(1)2MnO-4+16H++10Cl-===2Mn2++5Cl2↑+8H2O1∶5(2)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3)Cl2+2NaOH===NaCl+NaClO+H2O0.01(4)能KMnO4>Cl2>FeCl3。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选修2-第2节-高考真题重组(鲁科版)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选修2-第2节-高考真题重组(鲁科版)

1.(2012·高考山东卷)石油和煤炭加工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和设备。

(1)石油分馏时,在不断向________(填工业设备名称)内投放原料的同时获得产品,该过程为________操作过程。

(2)石油裂化分为热裂化、________和加氢裂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的产量。

(3)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________的含量。

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并使全部煤炭颗粒________进行燃烧的过程。

(4)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____________存在下与________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解析:(2)石油裂化是将长链、高沸点的烃断裂为短链、低沸点的烃。

其目的是提高轻质燃料油(或汽油)的产量。

(3)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硫的含量,减少燃烧过程中烟尘、SO2的排放。

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可以使煤炭颗粒浮动,增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4)煤的直接液化是指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煤与氢气作用生成甲醇等液态燃料的过程。

答案:(1)分馏塔连续(2)催化裂化轻质燃料油(或汽油)(3)硫(S)浮动(4)催化剂氢气(H2)2.(2012·高考浙江卷)(1)氯碱工业是利用电解食盐水生产________为基础的工业体系。

(2)电解前,为除去食盐水中的Mg2+、Ca2+、SO2-4等杂质离子,下列加入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

A.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B.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C.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D.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3)“盐泥”是粗盐提纯及电解食盐水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料”。

某工厂的盐泥组成如下:装置1中加入的酸应选用________,加入的酸应适当过量,控制pH为5左右,反应温度在50°C左右。

持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以使Mg(OH)2充分溶解并转化为MgSO4,在此过程中同时生成CaSO4。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26第四单元第一节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26第四单元第一节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26第四单元第一节沉淀溶解平稳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试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选用的试剂是A.Ba(OH)2溶液B.NaOH溶液C.盐酸D.氨水2.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它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稳关系:Ba(OH)2(s) Ba2++2OHˉ。

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小B.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少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D.pH减小3.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稳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ˉ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4.除去KCl中的K2CO3应选用以下哪种物质:A.H2SO4B.HCl C.HNO3 D.三者均可5.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试剂不能够是:A.NH3·H2O B.MgO C.Mg(OH)2 D.MgCO3二、填空6.一些电解质如BaSO4在水中只能溶解专门少、能够讲是难以溶解,因此称为______________。

尽管这些电解质难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________ _____。

7.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稳和化学平稳、电离平稳一样,合乎平稳的差不多特点、满足平稳的变化差不多规律,其差不多特点为:〔1〕________ ____ 〔2〕__ ______ ____〔3〕________ ____ 〔4〕________8.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稳,其平稳常数称为_______ __,简称_______ __。

请写出PbI2、Cu(OH)2 、BaSO4 、CaCO3 、Al(OH)3 、CuS的沉淀溶解平稳与溶度积K SP表达式:9.溶度积K 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 ______ ___,K SP的大小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它只与__ ______ 有关,与__ ______ 无关。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32 烃的衍生物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32 烃的衍生物

考点规范练32烃的衍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与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D.硫酸作催化剂,CH3CO18O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18O答案:D解析:苯与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加成反应,A项错误。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应为CH2BrCH2Br,B项错误。

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是CH3Cl、CH2Cl2、CHCl3、CCl4、HCl的混合物,C项错误。

CH3CO18OCH2CH3水解生成CH3COOH和CH3C H218OH,D项正确。

2.已知酸性:>H2CO3>,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完全转化为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B.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C.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答案:B解析:先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由于酸性>H2CO3>,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即可生成,故B项正确。

3.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芳香化合物a、b、c是合成轮烷的三种原料,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互为同分异构体B.a、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a、b、c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和酯化反应D.a、b、c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b的分子式为C10H12O,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醚键,c的分子式为C10H12O,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羟基,b、c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

a中均为不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中有一个饱和碳原子连在苯环上,一个饱和碳原子连在碳碳双键上,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B 项正确。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27第四单元第二节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27第四单元第二节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27第四单元第二节沉淀溶解平稳的应用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类似于水的离子积,难溶盐AmBn也有离子积K sp且Ksp=〔C〔A n+〕〕m·〔C〔B mˉ〕〕n,常温下BaSO4的溶解度为2.33×10ˉ4g,那么其K sp为:A.2.33×10ˉ4B.1×10ˉ5C.1×10ˉ10D.1×10ˉ12 2.在100ml0.01 mol·Lˉ1KCl溶液中,加入1ml0.01 mol·Lˉ1AgNO3溶液,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gCl的Ksp=1.8×10ˉ10〕:A.有AgCl沉淀析出B.无AgCl沉淀C.无法确定D.有沉淀,但不是AgCl3.铝和镓的性质相似,如M(OH)3差不多上难溶的两性氢氧化物。

在自然界镓常以极少量分散于铝矿,如Al2O3中。

用NaOH溶液处理铝矿〔Al2O3〕时,生成NaAlO2、NaGaO2;而后通入适量CO2,得Al(OH)3沉淀,而NaGaO2留在溶液中〔循环多次后成为提取镓的原料〕。

发生后一步反应是因为A.镓酸酸性强于铝酸B.铝酸酸性强于镓酸C.镓浓度小,因此不沉淀D.Al(OH)3是难溶物4.将100mL 0.1 mol·Lˉ1的AgNO3溶液加入足量的NaCl和NaF的混合溶液中,产生1.435g沉淀,那么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产生的沉淀为AgCl B.产生的沉淀为AgFC.产生的沉淀为AgF和AgCl D.AgF溶于水5.石灰乳中存在以下平稳:Ca(OH)2(s) Ca2+(aq)+2 OHˉ(aq);加入以下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A.Na2CO3溶液B.AlCl3溶液C.NaOH溶液D.CaCl2溶液二、填空题6.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分不进行如下操作:〔1〕加入固体AgNO3,那么C(Iˉ)〔2〕假设改加更多的AgI固体,那么C〔Ag+〕〔3〕假设改加AgBr固体,那么C(Iˉ)7.Ksp〔ZnS〕=2.0×10ˉ22,Ksp〔CdS〕=8.0×10ˉ27,在Zn2+和Cd2+两溶液中〔浓度相同〕分不通H2S至饱和,离子在酸度较大时生成沉淀,而离子在酸度较小时生成沉淀。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原理每日一练(高二下用)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原理每日一练(高二下用)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练——反应原理1 姓名1.已知25℃、101kPa 条件下:①4Al(s)+3O 2(g) 2Al 2O 3(s);△H=-2834.9 kJ/mol ;②4Al(s)+2O 3(g) 2Al 2O 3(s);△H=-3119.1 kJ/mol 。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低,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B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高,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C .O 2比O 3稳定,3O 2(g)== 2O 3(g) △H=-284.2 kJ/molD .O 2比O 3稳定,3O 2(g)== 2O 3(g) △H=+284.2 kJ/mol2.已知:2CO(g) + O 2(g) == 2CO 2(g) ΔH =-566 kJ·mol -1N 2(g) + O 2(g) == 2NO(g) ΔH =+180 kJ·mol -1则2CO(g) + 2NO(g) == N 2(g) +2CO 2(g)的ΔH 是 () A .-386 kJ·mol -1 B .+386 kJ·mol -1C .-746 kJ·mol -1D .+746 kJ·mol -1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 (s ) + 1/2 O 2(g )= ZnO (s ) ΔH = -351.1 kJ·mol -1Hg (l ) + 1/2 O 2(g )= HgO (s ) ΔH = -90.7 kJ·mol -1由此可知Zn (s )+ HgO (s )= ZnO (s )+ Hg (l )的反应热ΔH 为 () A.-260.4 kJ·mol-1 B.+260.4 kJ·mol -1 C.- 441.8 kJ·mol -1 D.+ 441.8 kJ·mol -14.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B .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 .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D .利用溶液的pH 与7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 3COOH(l)+2O 2(g) === 2CO 2(g)+2H 2O(l) △H 1= -870.3 kJ·mol -1(2)C(s)+O 2(g) === CO 2(g) △H 2= -393.5 kJ·mol -1(3)H 2(g)+12O 2(g) === H 2O(l) △H 3= -285.8 kJ·mol -1则反应2C(s)+2H 2(g)+O 2(g)===CH 3COOH(l) 的焓变△H 为( )kJ·mol -1A .488.3B .-244.15C .244.15D .-488.36. 已知反应:(1)C (s )+ O 2(g ) CO 2(g ) △H = -393.5kJ/mol(2)2CO (g )+ O 2(g ) 2CO 2(g ) △H = -566.0kJ/mol则反应: C (s )+ O 2(g ) CO (g )的△H 为 () A .-221 kJ/mol B .-110.5 kJ/mol C .+110.5 kJ/mol D .+221 kJ/mol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H 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 .同温同压下,H 2(g)+ Cl 2 (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C .已知:①2H 2(g)+O 2(g)=2H 2O(g) △H =-a kJ·mol -1 ,②2H 2(g)+O 2(g)=2H 2O(l) △H =-b kJ·mol -1,则 a>bD .已知:①C(s,石墨)+O 2(g)=CO 2(g) △H = -393.5 kJ·mol -1 ,②C(s,金刚石) +O 2(g)=CO 2(g) H = -395.0kJ·mol -1 ,则C(s,石墨) =C(s,金刚石)△H = +1.5 kJ·mol -18.已知:C 3H 8(g)+5O 2(g)===3CO 2(g)+4H 2O(1);△H 1H 2O(1)=H 2O(g);△H 2C 3H 8(g)+5O 2(g)===3CO 2(g)+4H 2O(g) ;△H 3则△H 3与△H 1和△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H 3=△H1 + 4△H 2B △H 3=△H1 + △H 2C. △H 3=△H1 — 4△H 2D. △H 3=△H1—△H 29、 25℃、101kPa 时,燃烧16g 甲醇生成CO 2和H 2O(l),放出的热量为363.26kJ ,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练习: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3.2

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练习: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3.2

课时训练6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基础夯实1.江西海昏侯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里面发现有大量青铜制品,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①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②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③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④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Cu比Ag活泼,放在银质托盘上更易受腐蚀,①错;将其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与空气中的水分和CO2等物质接触,可避免腐蚀,②正确,③错误;覆盖防渗的高分子膜也可以隔绝潮湿空气,④正确。

答案:C2.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 H2O M(OH)n+H2↑B.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解析:金属腐蚀的本质主要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腐蚀的内因是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外因是金属与空气和水或其他腐蚀性的物质相接触,腐蚀主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A中金属腐蚀的本质为M-n e-M n+;B选项中Sn、Fe构成电化学腐蚀,主要是Fe-2e-Fe2+,铁先被腐蚀;常温下,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难以和非金属氧化剂(Cl2、S等)反应,发生化学腐蚀。

答案:C3.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解析: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a中铁钉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丝作正极,发生O2+2H2O+4e-4OH-的还原反应,可知A、C错误;b中铁钉作正极,发生O2+2H2O+4e-4OH-的还原反应,而铝条发生氧化反应,不会冒气泡,B正确、D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周第2天分散系胶体天天练(含解析)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周第2天分散系胶体天天练(含解析)鲁科版

第2天分散系胶体(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概念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浊液、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光线通过时,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5)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开。

(×)(6)渗析实验可以证明胶体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直径大。

(√)(7)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8)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的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1.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最小的是( )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KNO3溶液答案: D2.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①鸡蛋白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硫酸钠溶液⑤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⑥肥皂水A.②④ B.①③C.⑤⑥ D.④答案: D3.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B.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答案: B4.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在含有1 mol Fe(OH)3的胶体中,含有N A个Fe(OH)3胶粒C.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D.“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答案: B5.下列事实或性质与胶体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在冶金厂和水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大量的烟尘,以减少其对空气的污染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振荡形成油水混合物C.清晨,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的光柱D.在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答案: B6.下列实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答案: C7.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 B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资料《4 化学反原理》综合训练(含参考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资料《4 化学反原理》综合训练(含参考答案)

得夺市安庆阳光实验学校玉环实验学校高二化学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 )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为()A.1.2mol/(L·min) B.1mol/(L·min) C.0.6mol/(L·min) D.0.4mol/(L·min)2.已知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3.用酸滴定碱时,滴定前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视线低于水平线,滴定结束时读数正确,这样会使测得的碱溶液的浓度()A.偏高B.偏低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4.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电离方程式的是() A.HCO3- + H2O H2CO3 + OH-B.HCO3- +OH- ==== H2O + CO32- C.NH3+ H+ === NH4+D.NH3·H2O NH4+ + OH-5.在25℃、101kPa下,1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2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CH2OH(l)+3O2(g)=2CO2(g)+ 3H2O(l)△H=+1367kJ/molB.2CH3CH2OH(l)+6O2(g)=4CO2(g)+ 6H2O(l)△H=-2734kJ/molC.2CH3CH2OH(l)+6O2(g)=4CO2(g)+ 6H2O(l)△H=-1367kJ/molD.2CH3CH2OH(l)+6O2(g)=4CO2(g)+ 6H2O(l)△H=+2734kJ/mol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0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0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27套0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A.镁B.铁C.铝D.铜2.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缘故是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爽朗性不同的电极连接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3.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值A.不变B.先变小后变大C.逐步变大D.逐步变小4.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联接,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分不形成的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不为A.Cu片、Al片B.Al片、Cu片C.Al片、Al片D.Cu片、Cu片5.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咨询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缘故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6.废电池处理不当不仅造成白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峻污染,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危害。

有同学想变废为宝,他的以下方法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是A.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B.碳棒取下洗净用作电极C.把铜帽取下洗净回收利用D.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等化学物质,将废电池中的黑色糊状物作化肥用7.X、Y、Z差不多上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 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Y>Z B.X>Z>Y C.Y>X>Z D.Y>Z>X 82+2+D.Cu Zn ZnCl29.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以下讲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ˉ=Al3+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ˉ+4OHˉ=AlO2ˉ+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ˉ=Cu2+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ˉ=Cu2+10.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粒:Zn + 2OHˉ— 2eˉ= ZnO + H2O石墨:O2 + H2 + 2eˉ= 2OHˉ。

高中化学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练习:第1章_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2.1

高中化学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练习:第1章_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2.1

课时训练3电解的原理基础夯实1.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问题是()①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②电解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⑤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须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③④D.①③④⑤解析:从能量角度看,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故①对、②错;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必将伴随着两个电极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同时生成新的物质,故③、⑤对;某些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供给电能也可能实现,故④对。

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2.如图所示,在一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Na2SO4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色“彩虹”,从左到右颜色的顺序是()A.蓝、紫、红B.红、蓝、紫C.红、紫、蓝D.紫、红、蓝解析: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实际上是电解水,其两极反应式为阴极:4H++4e-2H2↑阳极:4OH--4e-2H2O+O2↑故阴极区域富集OH-,溶液呈碱性,使石蕊溶液变蓝色;阳极区域富集H+,溶液呈酸性,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答案:C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4B.H2OC.CuOD.CuSO4·5H2O解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电解方程式是2CuSO4+2H2O2H2SO4+2Cu+O2↑,故选项C正确。

答案:C4.将等物质的量的AgNO3、Ba(NO3)2、NaCl、K2SO4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水中,取适量混合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片刻后两极上析出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导学号52160108)A.35.5∶108B.1∶2C.108∶35.5D.8∶1解析:这四种物质混合后,生成沉淀的离子之间先反应生成AgCl和BaSO4沉淀,得到NaNO3和KNO3的混合溶液,实质是电解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练——反应原理1 姓名1.已知25℃、101kPa 条件下:①4Al(s)+3O 2(g) 2Al 2O 3(s);△H=-2834.9 kJ/mol ;②4Al(s)+2O 3(g) 2Al 2O 3(s);△H=-3119.1 kJ/mol 。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低,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B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高,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C .O 2比O 3稳定,3O 2(g)== 2O 3(g) △H=-284.2 kJ/molD .O 2比O 3稳定,3O 2(g)== 2O 3(g) △H=+284.2 kJ/mol2.已知:2CO(g) + O 2(g) == 2CO 2(g) ΔH =-566 kJ·mol -1N 2(g) + O 2(g) == 2NO(g) ΔH =+180 kJ·mol -1则2CO(g) + 2NO(g) == N 2(g) +2CO 2(g)的ΔH 是 () A .-386 kJ·mol -1 B .+386 kJ·mol -1C .-746 kJ·mol -1D .+746 kJ·mol -1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 (s ) + 1/2 O 2(g )= ZnO (s ) ΔH = -351.1 kJ·mol -1Hg (l ) + 1/2 O 2(g )= HgO (s ) ΔH = -90.7 kJ·mol -1由此可知Zn (s )+ HgO (s )= ZnO (s )+ Hg (l )的反应热ΔH 为 () A.-260.4 kJ·mol-1 B.+260.4 kJ·mol -1 C.- 441.8 kJ·mol -1 D.+ 441.8 kJ·mol -14.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B .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 .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D .利用溶液的pH 与7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 3COOH(l)+2O 2(g) === 2CO 2(g)+2H 2O(l) △H 1= -870.3 kJ·mol -1(2)C(s)+O 2(g) === CO 2(g) △H 2= -393.5 kJ·mol -1(3)H 2(g)+12O 2(g) === H 2O(l) △H 3= -285.8 kJ·mol -1则反应2C(s)+2H 2(g)+O 2(g)===CH 3COOH(l) 的焓变△H 为( )kJ·mol -1A .488.3B .-244.15C .244.15D .-488.36. 已知反应:(1)C (s )+ O 2(g ) CO 2(g ) △H = -393.5kJ/mol(2)2CO (g )+ O 2(g ) 2CO 2(g ) △H = -566.0kJ/mol则反应: C (s )+ O 2(g ) CO (g )的△H 为 () A .-221 kJ/mol B .-110.5 kJ/mol C .+110.5 kJ/mol D .+221 kJ/mol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H 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 .同温同压下,H 2(g)+ Cl 2 (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C .已知:①2H 2(g)+O 2(g)=2H 2O(g) △H =-a kJ·mol -1 ,②2H 2(g)+O 2(g)=2H 2O(l) △H =-b kJ·mol -1,则 a>bD .已知:①C(s,石墨)+O 2(g)=CO 2(g) △H = -393.5 kJ·mol -1 ,②C(s,金刚石) +O 2(g)=CO 2(g) H = -395.0kJ·mol -1 ,则C(s,石墨) =C(s,金刚石)△H = +1.5 kJ·mol -18.已知:C 3H 8(g)+5O 2(g)===3CO 2(g)+4H 2O(1);△H 1H 2O(1)=H 2O(g);△H 2C 3H 8(g)+5O 2(g)===3CO 2(g)+4H 2O(g) ;△H 3则△H 3与△H 1和△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H 3=△H1 + 4△H 2B △H 3=△H1 + △H 2C. △H 3=△H1 — 4△H 2D. △H 3=△H1—△H 29、 25℃、101kPa 时,燃烧16g 甲醇生成CO 2和H 2O(l),放出的热量为363.26kJ ,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10.在298K 时,1molC 2H 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1558.3 kJ 。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1、已知:H —H 键能为436 kJ/mol ,N ≡N 键能为945 kJ/mol ,N —H 键能为391 kJ/mol 。

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键能计算说明此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合成氨反应(消耗1molN 2 时)的△H = 。

若该反应在298K 、398K 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则K 1 K 2。

12、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

(1)在25 ℃、101 kPa 时,16 g CH 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 kJ ,则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已知:C(s) + O 2(g) CO 2(g) ΔH =-437.3 kJ •mol -1H 2(g) + O 2(g) H 2O(g) ΔH =-285.8 kJ •mol -1CO(g) + O 2(g) CO 2(g) ΔH =-283.0 kJ •mol -1 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 + H 2O(g)CO(g) + H 2(g) ΔH = kJ •mol -1。

1212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练——反应原理2 姓名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B对于化学反应3A(g)+2B(g)=4C(g)+3D(g)的反应速率关系:υ(B)=2 υ(C)C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只有放热反应才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D 已知25℃时甲烷的燃烧热是890.3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g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是24.7kJ2、红磷(P)和Cl2发生反应生成P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已知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该分解反应是可逆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有利于PCl5的生成B.反应2P(s)+5Cl2(g) ==== 2PCl5(g)对应的反应热△H=-798 kJ/molC.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P(s)+3Cl2(g) ==== 2PCl3(g) △H=-306 kJ/molD.其他条件不变,对于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反应,增大压强,PCl5的转化率减小,平衡常数K减小3.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用甲烷制取氢气的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第II步为可逆反应。

在800℃时,若CO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3.0 mol/L,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测得CO2的浓度为1.2 mol/L,则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为。

4.25℃时,已知反应:CO2(g) + H2(g) CO (g) + H2O (g) △H =+41kJ/mol。

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属于反应(“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当温度升高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会(填“增大”或“减小”)。

(2)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CO2和3 mol H2,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1,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混合气体中n(CO)不变b. v消耗(CO2) = v生成(CO)c.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不变d. 容器中压强不变e. c(CO)= c(H2O) (4)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向体系中通入CO2b.降低温度c.向体系中通入惰性气体d. 向体系中通入H2e.加入催化剂(5)25℃时,已知:2C(石墨) + O2 (g) = 2CO(g) △H1=-222 kJ/molH2(g) + 1/2O2(g) = H2 O (g) △H2=-242 kJ/mol 结合题中信息,写出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 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5.已知工业制氢气的反应为CO(g) + H 2O(g) CO2(g) + H2(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在500 ℃时的平衡常数K = 9。

若在2 L的密闭容器中CO和水蒸气的起始浓度都是0.1 mol/L,10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1)增加H2O(g)的浓度,CO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400 ℃时的平衡常数K9(填―>‖―<‖或‖―=‖)。

(3)500 ℃时,10 min内v(H2O)=,在此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将(填“增加”或“减少”) kJ。

(4)已知2H2 (g) + O2 (g) = 2H2O (g) ΔH=-484 kJ/mol结合上图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练——反应原理3 姓名1.将4 mol A 和2 mol B 放入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 B(g) 2C(g) ΔH <0。

4 s 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 s 内,υ(B)=0.075 mol/(L ·s)B .当c (A)︰c (B)︰c (C)=2︰1︰2 时,该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平衡状态后,若只升高温度,则C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D .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则A 的转化率降低2.某同学在三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研究三种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2X(g) Y(g)+W(g)的进行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