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脾曲综合症

合集下载

结肠肝脾曲综合征误诊原因(附12例分析)

结肠肝脾曲综合征误诊原因(附12例分析)

结肠肝脾曲综合征误诊原因(附12例分析)【摘要】目的:加深对结肠肝脾曲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的认识。

材料和方法:搜集自2001年03月~200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肝脾曲综合征误诊患者12例,对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误诊时间平均为(1± 0.2)年。

误诊疾病:慢性溃疡病4例,慢性胃炎3例,慢性胆囊炎2例,冠心病1例,胸膜炎1例。

钡剂灌肠可发现横结肠脾曲过高、成角及扭曲,扭曲近段结肠扩张。

【关键词】结肠肝脾曲综合征;误诊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误诊的12例结肠肝脾曲综合征患者,年龄28~51岁,平均40.2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

男女之比2∶1。

首次就诊至确诊时间为3个月~2年,误诊率78%。

1.2 临床表现:左上腹胀痛不适7例,其中合并便秘嗳气4例;右上腹痛2例,左下胸痛2例,发作性上腹饱胀不适1例。

1.3 X线表现(腹透):结肠肝(脾)曲有明显积气,结肠胀气,肠腔扩大,患侧膈肌上升深吸气时向胸腔膨升,透视下膈顶运动减弱或消失,膈肌边缘运动正常,无矛盾运动; 钡灌肠:结肠肝(脾)曲部成角及迂曲,扭曲近段结肠扩张,胀大积粪。

2 结果2.1 误诊情况:误诊时间平均为(1± 0.2)年。

误诊疾病:慢性溃疡病4例,慢性胃炎3例,慢性胆囊炎2例,冠心病1例,胸膜炎1例。

2.2 治疗与转归:5例患者于钡剂灌肠或加压灌肠中缓解,结肠镜检查后3例患者症状缓解,其余病例予以番泻叶代茶饮或中药导泻后排出大量气体和粪便后缓解。

无发生急腹症患者。

4例复发,在予以番泻叶代茶饮后缓解。

3 误诊原因分析3.1 结肠肝脾曲综合征只占腹部疾病之一小部分,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故临床及辅助检查对其诊断不了解或未引起足够重视。

3.2 在腹部检查过程中,有该疾病患者出现肝(脾)曲位置积气,或被误为胃泡,或被认为积气也属于正常,未与该疾病相联系。

3.3 合并类似疾病时,更易漏诊或误诊。

poems综合征 诊断标准

poems综合征 诊断标准

poems综合征诊断标准
POEMS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应满足以下条件:
1.强制标准: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为典型类型)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性疾病。

2.主要标准(满足至少1条):骨硬化病或囊性骨硬化病、血清或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升高、硬化性骨病。

3.次要标准(满足至少一条):器官肿大(脾肿大、肝肿大、淋巴结肿大)、血液容量增加(周围性水肿、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内分泌紊乱【肾上腺、甲状腺、垂体、性腺、甲状旁腺、糖尿病以外的胰腺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肤改变(色素沉着、肾小球血管样瘤、手足发绀、指尖发白)、视乳头水肿。

其他症状或体征:杵状指、消瘦、多汗症、肺动脉高压等。

治疗脾曲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发明专利]

治疗脾曲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治疗脾曲综合征的中药制剂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景东旭
申请号:CN201410653884.0
申请日:20141105
公开号:CN104474484A
公开日:
201504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脾曲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选择的中药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桂枝15份、广木香6份、茯苓12份、苍术10份、生姜3份、槟榔15份、白芍15份、法半夏10份、柴胡12份、黄连10份、青皮15份、陈皮10份。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增强免疫力,泻火解毒,行气止痛的作用。

具有升清降浊,理气健中的功效,是治疗脾曲综合征的内服纯中草药组成制剂。

申请人:景东旭
地址:452470 河南省登封市会仙庄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消化科名解

消化科名解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反酸,烧心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癔球症(Hysterical ball disease )癔球症是主观上有某种说不清楚的东西或团块,在咽底部环状软骨水平处引起胀满、受压或阻塞等不适感,此部的运动功能异常也被称为环咽部运动障碍,祖国医学称为“梅核气”。

普通人群中的一半可间歇性地有此感觉,但以绝经期女性多见。

患者在发病中多有精神因素,性格上有强迫观念反流性食管炎(Reflex esophagitis ,RE)是指因食管胃链接部防反流机制障碍而导致酸(碱)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破坏。

巴来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是指食管下段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

巴来特食管可发生消化性溃疡,称Barrett溃疡。

巴来特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esophagus)是胃粘膜上皮长到食管粘膜表面,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胚胎残余病变,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以食管上段靠近咽喉部较多见。

发生于食管下端者多诊断为Barrett食管。

食管平滑肌瘤(esophageal leiomyoma )是起源于食管平滑肌的良性肿瘤,发生部位多见于食管中段,其次为下段,颈段罕见。

临床上大多数病变发生在壁间,其余可在腔内,外膜下及少数呈弥漫型,使食管肌层呈广泛瘤样增生。

食管粘膜下肿物(esophageal submucosal tumor SMT)是指起源于食管粘膜下层组织的肿瘤或其他炎性或解剖异常引起的肿块样病变。

食管乳头状瘤(esophageal papilomas EP)是来源于食管鳞状上皮组织的息肉样良性肿瘤增生。

食管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起源于神经细胞,以胞质内含有丰富的嗜伊红颗粒为特征。

最近胸口疼是什么情况

最近胸口疼是什么情况

最近胸口疼是什么情况
最近胸口很疼,尤其是早上和晚上的时候,呼吸很不顺畅,这样就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困难,影响了自己日常的生活,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最近胸口疼是什么情况而导致的,都是有哪些原因呢,希望以下的信息能够帮助到大家。

脾曲综合征:由于脾曲部结肠强烈的屈曲和(或)粘连而引起的肠腔良性狭窄,导致气体或粪便积滞。

右季肋部疼痛,多在进食时或饭后发生,排便或排气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疼痛强弱不等,呈阵发性。

左上腹部膨胀感或压痛。

心前区捕捉综合症:原因尚不清楚,青少年居多吸气时胸部或背部非常剧烈的疼痛。

胸壁固定一点疼痛(chest wal lpain)又称肌肉骨骼疼痛(musculoskeletal pain):疼痛的地方只集中一点,病人能明确地指出来。

疼痛时间不长,每次通常只维持一、两秒,有机会复发。

病人深呼吸、咳嗽、打喷嚏或转身时,胸口即刺痛,甚至剧痛。

痛楚可能比其它疾病引起的胸痛更强烈,但大多数于数天至两、三星期内好转。

病因:扭伤肋骨间的软骨并发炎,即肋骨软骨炎(costochondritis),是较常见的胸壁疼痛疾病之一。

流行性感冒等病毒引起发炎,此为Tietze"ssyndrome。

(流感本身亦会令人全身骨痛。

)较罕见的为肋骨断裂,但也最痛楚。

胸口疼是很多病症的一些特征,比如一些哮喘病,以及一些心脏病,都会有胸口疼的症状,在没有明确自己是什么病情之前,不要乱投医乱用药,这样反而会给自己造成更伟大的困扰,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先去医院进行检查。

脾功能亢进诊断标准

脾功能亢进诊断标准

脾功能亢进诊断标准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综合征等症状。

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各异,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下面将介绍脾功能亢进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临床表现。

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综合征等症状。

脾脏肿大是指患者的脾脏明显肿大,可触及脾脏下缘低于脐下3cm。

脾功能亢进是指患者出现脾功能亢进的表现,如贫血、出血倾向、感染等。

脾功能亢进综合征是指患者出现脾功能亢进的综合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等。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脾功能亢进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脾脏超声等。

血常规可以发现患者的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骨髓穿刺可以明确患者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等情况。

脾脏超声可以显示患者的脾脏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情况。

三、病因诊断。

脾功能亢进的病因诊断是诊断的重点,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

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等;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诊断,脾功能亢进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综合征等症状同时存在,并且经过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诊断明确为脾功能亢进。

五、诊断注意事项。

在诊断脾功能亢进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肝脏疾病、胃肠疾病等;其次,要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诊断,避免漏诊或误诊;最后,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诊断和治疗,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因诊断等方面。

临床医生在诊断脾功能亢进时,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避免漏诊或误诊,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脾曲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脾曲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饮食护理
01
饮食原则:清 淡、易消化、 营养丰富
02
食物选择:高 蛋白、高维生 素、低脂肪
03
避免刺激性食 物:辛辣、油 腻、生冷
04
适量饮水:保 持水分平衡, 促进新陈代谢
05
饮食规律:定 时定量,避免 暴饮暴食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整:增加 纤维摄入,避免
油腻食物
运动调整:适当 增加运动量,提
高身体抵抗力
乏力:全 身乏力, 精神不振
体重下降: 由于食欲减 退和消化不 良,可能导 致体重下降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CT、
MRI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 化指标、免
疫学指标
鉴别诊断: 与其他疾病 进行鉴别, 如消化性溃 疡、胆囊炎、
胰腺炎等
脾曲综合征护理 要点
作息调整:保持 规律作息,避免
熬夜
心理调整:保持 乐观心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心 态,避免焦 虑和紧张情

增强自信心, 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保持良好的 人际关系, 避免孤独和
抑郁
学会自我调 节,保持心 理平衡,提 高生活质量
脾曲综合征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
抗生素:用 于治疗感染
抗炎药:减 轻炎症反应
给予心理支持
04
药物护理:遵医 嘱正确使用药物, 观察药物疗效及
不良反应
05
健康教育:向患 者及家属讲解疾 病相关知识,提 高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效果评估
01
症状缓解程度: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02
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是否得到改善

脾曲小结节

脾曲小结节

脾曲小结节
脾曲小结节是指脾脏表面或脾曲(位于脾脏的上方)上出现的小肿瘤或结节。

这些结节通常直径小于1厘米,通常无症状,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体检或其他检查意外发现。

脾曲小结节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对于发现脾曲小结节的患者,需要进一步的评估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

脾曲小结节的良性病因包括脾血管瘤、脾小叶边界腺样体增生和脾错构瘤等。

这些良性结节通常生长缓慢,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一般不需要治疗。

但是需要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以确保结节没有增大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

脾曲小结节的恶性病因包括脾细胞淋巴瘤、脾白血病浸润、转移瘤等。

这些恶性结节通常生长较快,有时会出现症状,如腹痛、脾大、乏力等。

对于发现恶性结节的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认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脾曲小结节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

对于良性结节,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但是对于恶性结节,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可以完全清除结节,并进一步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病灶的性质。

如果恶性结节无法完全切除或已转移,还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等。

总之,脾曲小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脾脏病变,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也可能是恶性的。

对于发现脾曲小结节的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及早发现和治疗恶性结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脾约症的名词解释

脾约症的名词解释

脾约症的名词解释脾约症(splenomegaly)是一种病理状态,指的是脾脏肿大。

脾约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可以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或并发症而出现。

这种症状通常表示脾脏的功能异常或受损,而要找到准确的原因,则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

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淋巴器官之一,在解剖学上位于胃的左侧上方。

它在机体中发挥着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免疫调节、造血、储存血液以及清除老化和异常细胞等。

当脾脏因某种原因导致异常肿大时,就形成了脾约症。

脾约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病因包括炎症、感染、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

炎症性脾约症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结缔组织病引起。

感染性脾约症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细菌感染(如脾结核和脾脓肿)。

肿瘤性脾约症主要由淋巴瘤、白血病和转移性肿瘤引起。

代谢性脾约症可能与肝硬化、淀粉样变性和脂肪肝等疾病有关。

脾约症的临床表现可因病因和程度的不同而异。

一般而言,脾脏肿大可能导致腹部不适、腹痛或腹胀感。

脾约症还可以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等。

在一些情况下,病人还可能出现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贫血、易出血、易感染和脾功能出现衰竭等情况。

诊断脾约症通常需要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病史询问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症状、可能的病因和相应的诊断考虑。

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腹部肿块、压痛以及其他可能提示病因的体征。

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腹部超声、CT扫描、骨髓穿刺和病原学检测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因、评估脾脏的大小和功能,以及排除其他相关疾病。

脾约症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

对于轻度的脾约症,无明显病因和症状的病人,可选择观察和保守治疗。

如果脾脏肿大严重,有明确的病因,或出现相关症状和并发症,可能需要采取药物和手术干预,以减轻症状和处理潜在的病因。

导致脾约症的疾病的治疗通常是治疗的关键,如抗生素用于感染控制,化疗用于癌症治疗,免疫调节药物用于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等。

内科学_各论_症状:横结肠下垂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症状:横结肠下垂_课件模板
内科学各论症状部分 横结肠下垂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横结肠下垂>>>
身体部位: 腹部。
内科学症状部分:横结肠下垂>>>
科室 胃肠外科。
内科学症状部分:横结肠下垂>>>
简介:
简介(简介):横结肠冗长即过去常说的脾 曲综合症,由于横结肠过长,有的下垂至 盆腔,肝、脾曲又相对固定,就在肝、脾 曲位置形成锐角,排出阻力增加,大便潴 留过长时间形成便秘,时间较长的患者, 横结肠可逐渐丧失功能。
内科学症状部分:横结肠下垂>>>
病因:
病因:胃下垂会引起横结肠下垂。本 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 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驰,腹内压下降及 腹肌松驰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 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构状,即为胃下垂所 见的无张力型胃。
内科学症状部分:横结肠下垂>>>
诊断:
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消化系统典 型症状及全身情况,结合体征预X线检查, 对其诊断并不难,根据X线钡餐透视与摄 片,还可与吸收不良综合征,恶病质,胃 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相鉴别。
内科学症状部分:横结肠下垂>>>
检查项目: 腹部血管、一般摄片、普通透视。
内科学症状部分:横结肠下垂>>>
相关症状:
结肠膨胀 上腹不适 胃脘饱胀 恶心 嗳气 厌食 消瘦 乏力。
内科学症状部分:横结肠下垂>>>
相关疾病: 横结肠扭转 结肠息肉和息肉病 结肠息肉。
谢谢!

肝脾曲结肠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肝脾曲结肠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肝脾曲结肠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王瑾瑜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03(000)0S1
【摘要】肝脾曲结肠综合征是某种因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

本病以突发的剧烈腹痛为主要表现,酷似急腹症,临床比较少见。

我院自1977~1995年间收治9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5例,女4例。

年龄13~70岁(平均34.1岁)。

按临床 X 线表现,符合肝下型(肝曲结肠)2例,膈下型(脾曲结肠)7例。

其中反复发作2~4次住院5例。

病史4年1例,1年3例,2~3年5例。

明确诊断前病程最长1个月,短者数天。

9例中辅助
【总页数】1页(P)
【作者】王瑾瑜
【作者单位】灵丘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
【相关文献】
1.肝脾曲结肠综合征的CT影像研究 [J], 李琳
2.结肠肝脾曲综合征误诊原因(附12例分析) [J], 刘波
3.结肠肝脾曲综合征误诊原因(附12例分析) [J], 刘波
4.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肝脾曲综合征52例 [J], 刘君义
5.肝脾曲结肠综合征误诊3例 [J], 于文泉;马刚;刘俊波;迟晓林;冯佳申;贾卫国;王鹏;付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发表时间:2016-02-22T13:41:41.5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作者:杨振涛[导读] 牡丹江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结肠脾曲综合征(syndrome of splenic flexure of colon,SSFC)是先天性结肠脾曲固定点过高。

杨振涛牡丹江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医院 157000摘要:目的:总结结肠脾曲综合征(SSFC)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

方法:对1989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81例SSF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以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及便秘并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

X线钡剂灌肠造影显示,结肠脾曲均较肝曲高7 cm以上,迂曲成角<45°,并横结肠冗长。

行结肠脾曲松解术2例和结肠脾曲侧侧吻合术3例,近期效果尚好,远期(6个月~2年)效果不良;76例采用较彻底手术,包括近段结肠大部切除14例、结肠次全切除术20例、全结肠切除术42例,术后均痊愈。

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和钡剂灌肠造影,可以明确诊断SSFC,应积极手术治疗,以近段、次全、全结肠彻底切除效果最佳。

关键词:结肠脾曲综合征;诊断;外科手术结肠脾曲综合征(syndrome of splenic flexure of colon,SSFC)是先天性结肠脾曲固定点过高、横结肠冗长、横结肠脾曲夹角狭窄的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是一种少见疾病。

1910年德国学者Payer汇集5例,认为是一种独立疾病,称为Payer综合征[1]。

对81例SSFC行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6例)和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5例)1989年7月—至2008年11月年共手术治疗81例SSFC,其中男32例,女49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3岁。

≥50岁48例,<50岁33例。

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朱勇;朱宇红
【期刊名称】《工企医刊》
【年(卷),期】2003(016)006
【摘要】@@ 结肠脾曲综合征是由于结肠脾曲固定点先天异常或结肠脾曲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形成局部肠管狭窄,而引起大便排空障碍或不完全性肠梗阻.
【总页数】1页(P109)
【作者】朱勇;朱宇红
【作者单位】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514500;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5145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脾曲、肝曲综合征89例疗效观察 [J], 杨志俭;关甲寿
2.成人结肠脾曲综合征102例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J], 杨维良;李胜龙;张好刚;张浩民;赵志;张成
3.81例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J], 杨维良;张好刚;张东伟;王震;刘阳
4.胆囊切除术后肝、脾曲结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J], 汝宝元
5.提高对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 [J], 杨维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肠脾曲综合症

结肠脾曲综合症

右侧的是间位结肠,左侧的考虑结肠脾曲综合症
结肠脾曲综合征(syndrome of splenic flexure of colon,SSFC)是一种少见的顽固型假性肠梗阻,易致长期误诊。

是先天性结肠脾曲固定点过高、横结肠冗长、迂曲成角、横结肠左角狭窄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反复不完全性肠梗阻
结肠脾曲综合症:
表现为左下胸与左上腹胀痛,不适,便秘等。

重者有较重的胀痛或剧痛,疼痛程度和胀气程度往往一致,排便或清洁灌肠后可缓解。

症状
可聚发或缓发,持续时间不等。

发作时腹部X线透视结肠肝曲或脾曲有明显积气。

什么是脾曲综合症

什么是脾曲综合症

什么是脾曲综合症
什么是脾曲综合症?这种疾病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陌生的疾病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不是经常能够见到,所以对这种疾病更不是特别的了解。

但是我们都知道,只要是疾病,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一些疾病,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任何疾病的侵害。

脾曲综合征是由于脾曲部结肠强烈的屈曲和(或)粘连而引起的肠腔良性狭窄,导致气体或粪便积滞。

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横结肠过长、下垂,脾曲部解剖位置过高,弯曲角度太小、急剧而导致肠腔狭窄,使肠内气体或粪便积滞。

近来有人认为,本征发病与胃肠道激素有关。

在研究结肠运动与临床症状出现的关系中发现,饭后腹痛与胆囊收缩素(CCK)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此外,精神因素、便秘、消化不良等可诱发本征发作。

临床表现为:
1.左季肋部疼痛多在进食时或饭后发生,排便或排气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疼痛强弱不等,呈阵发性。

2.左上腹部膨胀感或压痛。

3.常因情绪波动、消化不良、便秘而诱发。

治疗方法:
1.局部按摩或热敷。

2.思密达,3g,3/d,口服。

以上内容就是有关于脾曲综合征的内容,这种疾病相信我们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并且了解了它的临床表现,如果,身边有人患有这种疾病我们就可以,借用以上的内容针对他的疾病情况,建议他去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

无论患有哪种疾病,我们都要找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治疗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脾-肝综合征的病因

脾-肝综合征的病因

脾-肝综合征的病因
*导读:脾-肝综合征(Splenic-LiverSyndrome)是指具有脾大、贫血、肝硬化的一组病征,也称血栓静脉炎性脾大综合征、脾性贫血、充血性脾大综合征、慢性充血性脾肿大、肝脾纤维化、纤维化充血性脾肿大综合征。

……
脾-肝综合征(Splenic-LiverSyndrome)是指具有脾大、贫血、肝硬化的一组病征,也称血栓静脉炎性脾大综合征、脾性贫血、充血性脾大综合征、慢性充血性脾肿大、肝脾纤维化、纤维化充血性脾肿大综合征。

1883年首年由Banti描述,故又称Banti综合征。

当时认为脾脏是疾病的原发部位,并根据临床症状将本征分成贫血期、移行期及终肝硬化期。

其后许多学者反对将Banti病作为一个独立疾病。

目前认为本病是由门静脉反复发生炎症而致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及闭塞式或肝硬化引起。

因此,多主张废弃这一诊断名称。

脾-肝综合征病因病理
病理改变主要为肝、脾肿大,包囊增厚且质地多较硬,呈淡灰红色,组织学有纤维变,肝窦扩张,Malipighian小体的透明变性改变。

动脉周围有出血、小动脉周围铁质沉着小结节。

脾脏多明显肿大,肿大的程度与脾功能亢进成正比。

但与病程长短并无明显关系。

由于纤维组织增生,病程愈长,脾质愈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脾曲综合症
导语:什么是脾曲综合症?这种疾病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陌生的疾病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不是经常能够见到,所以对这种疾病更不是特别的了解。

但是我们
什么是脾曲综合症?这种疾病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陌生的疾病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不是经常能够见到,所以对这种疾病更不是特别的了解。

但是我们都知道,只要是疾病,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一些疾病,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任何疾病的侵害。

脾曲综合征是由于脾曲部结肠强烈的屈曲和(或)粘连而引起的肠腔良性狭窄,导致气体或粪便积滞。

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横结肠过长、下垂,脾曲部解剖位置过高,弯曲角度太小、急剧而导致肠腔狭窄,使肠内气体或粪便积滞。

近来有人认为,本征发病与胃肠道激素有关。

在研究结肠运动与临床症状出现的关系中发现,饭后腹痛与胆囊收缩素(CCK)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此外,精神因素、便秘、消化不良等可诱发本征发作。

临床表现为:
1.左季肋部疼痛多在进食时或饭后发生,排便或排气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疼痛强弱不等,呈阵发性。

2.左上腹部膨胀感或压痛。

3.常因情绪波动、消化不良、便秘而诱发。

治疗方法:
1.局部按摩或热敷。

2.思密达,3g,3/d,口服。

以上内容就是有关于脾曲综合征的内容,这种疾病相信我们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并且了解了它的临床表现,如果,身边有人患有这种疾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