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思考-123
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会计信息失真,纳税申报失实.(1)设置“账外账”,逃避税收兼管“账外账”是指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未真实记录并全面反映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在法定账册外另设一套账用于违法活动的行为,用于逃避政府执法部门的兼管.从税务检查情况看,“账外账”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流水账式的记录,按日或按月汇总金额,采用这类“账外账”偷税的主要是规模小、业务少的企业;另外一种是账簿式的记录,所有凭证资料俱全,业务详细,采用这类“账外账”偷税的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业务频繁的企业.无论“账外账”形式如何,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隐蔽性强。
用来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假账,随时都可拿出来应付税务机关的检查。
而核算准确的真账却存放隐蔽处,令执法部门不易查证,难以发觉.2、知情范围小。
为了减少偷税风险,一般只有单位主要领导及主办财务人员知晓内幕,其他人并不知晓.3、使用范围广。
由于“账外账”设置并不难,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来偷逃国家税款,成为偷税罪常用的伎俩之一.4、人员挑选严。
采取“两套账”偷税的企业,在主办财务人员的选择上要求较严,因而一般都聘用自己的亲朋好友来担任。
5、现金交易多。
不法分子利用行业经营特点,采取大量现金交易,取得收入不开具合法凭证,在帐上将经营业务收入化整为零或不完整反映,蓄意隐瞒收入偷逃税。
从税收征管来看,企业做“账外账",通过现金交易、体外循环形式,隐瞒应税收入,把应该交给国家的税款占为自己所有,变成企业的利润,坑了国家,肥了自己。
同时,这种偷税行为也极易引发全行业、配套企业偷税的连锁反应,会严重扰乱正常的税收秩序.从大局来看,近年来,一些公司为了获取上市资格,大做假账,上市之后,继续公布虚假的财务状况,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假账的大量存在,使我国的一些统计信息及经济指标误差很大,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而且也动摇了“诚信”这块市场经济的基石。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分析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税制中的一个重要税种,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合理地筹划企业所得税,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企业所得税基本情况企业所得税是指在中国范围内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取得的税金。
其税率为25%,是国家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主要包括企业收入、减除费用和税前利润三个部分。
其中,企业收入主要包括销售收入、投资收益、承包工程收入等;减除费用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税前利润则是指企业的净利润。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是指企业运用各种合法手段,通过调整企业经营行为和财务状况,以达到降低企业所得税负的目的。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要遵循税收政策的指导,以避免违法违规。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措施。
1、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减除费用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减除费用包括生产经营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其中,生产经营费用是企业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包括原材料、人工、租金、水电费、保险费等;财务费用则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所支付的利息和费用;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所得税。
在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计提资产折旧,降低固定资产成本;(2)适当提高管理费用的比例,扣除企业的合理费用;(3)加强合同管理,合理降低成本支出。
2、通过财务机构转移利润在跨国公司中,跨国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机构转移利润,以有效地实现企业所得税的降低。
企业的财务机构通常采取独立于其母公司的形式,以实现其所属企业的商业利益。
这些财务机构主要承担跨国公司的融资和资金管理职能,通过财务和税务工程,对减少企业所得税贡献重要作用。
3、用增值税转移企业所得税企业可以通过增值税的转移,降低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增值税是企业向消费者收取的税款,通常由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向其消费者收取。
企业所得税实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企业所得税实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企业所得税实训范文篇1一周的“网上纳税申报”实训结束了。
在这一周的实训里,我们的专业知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这个学习和联系的过程中,我发现纳税申报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但是当我第一次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复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
这次实训最主要目的也是想看看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公司实际操作的实务区别在哪里,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执行一些特殊的'账户,如何会计处理等等。
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这一周里学学问问,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解答,达到了这次实训目的。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税务机关工作和企业会计工作有了较深刻的熟悉。
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的治理与被治理的关系,决定了纳税环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企业作为纳税义务人其义务是纳税,税务机关除了依法履行职责之外,应该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舞弊行为,努力创造一个全社会都能体现公平的纳税环境。
企业应依法组织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两者只有实现有效的协调,国家才有稳定的税收来源,企业才有稳定的发展环境。
实训内容中要求我们做到税负最小化、税后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也是纳税筹划的动机。
在此动机下,企业务必要尽可能减轻税负;尽可能减少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成本;尽可能推迟纳税以获得时间价值。
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纳税申报流程,熟识纳税筹划相关程序和理念,最大最多的为企业节税。
通过这次实训也更让我看清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除此之外拥有一颗上进心,进取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中仅靠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在其他时间多给自己充电,在扎实本专业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习领域。
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像他人请教。
实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能忽视的。
所得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所得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所得税改革在许多国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作为一种直接针对企业所得的税收方式,所得税的改革对企业产生了诸多影响。
本文将探讨所得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所得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1.成本增加:随着所得税税率的上升或税基的扩大,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所得税。
这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2.现金流受限:如果企业需要在税款缴纳期限前支付大量所得税,将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压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经营不善或经济恶化的企业来说,这种现金流受限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支付其他费用,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3.投资意愿下降:所得税的改革可能导致企业的投资意愿下降。
高税率和繁琐的税收审核程序可能使企业对新项目或扩大规模的投资持谨慎态度。
这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增长。
4.企业行为调整:所得税改革可能导致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的调整。
企业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所得税负担,例如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或寻求税收优惠政策。
这种调整可能会对市场竞争造成影响,并改变经济结构。
二、应对策略1.优化税务筹划: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来降低所得税负担。
例如,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企业结构、优化投资项目等,以减少所得税的支付。
2.增加经营效率:提高经营效率是减少所得税负担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额等手段,企业可以提高盈利能力,从而减少所得税的影响。
3.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企业在特定行业所得税政策变化的风险。
通过扩大产品线或进入新市场,企业可以减少对特定产业所得税政策的依赖,从而降低所得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4.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立法过程,争取政府对企业利益的关注,以及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这需要企业与政府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5.谨慎选择税务顾问:在面对所得税改革的情况下,企业需要谨慎选择专业的税务顾问。
浅谈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的缺陷及建议
浅谈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的缺陷及建议目录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制定背景------------------------------3二、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处理方法--------------------------------------31、应付税款法-----------------------------------------------------32、递延法---------------------------------------------------------33、损益表债务法---------------------------------------------------44、资产负债表债务法-----------------------------------------------4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的必然性--------------------------51、暂时性差异的概念范畴比时间性差异完整---------------------------6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63、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更为准确---------------------------------------6四、严格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71、确保企业会计工作与会计信息质量---------------------------------72、保证所得税及时足额入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7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71、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72、会计处理的基本公式及账户设置-----------------------------------73、会计的具体处理方法---------------------------------------------84、利润表中确认的所得税费用--------------------------------------10六、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核算存在的问题---------------------------------101、我国企业相关的利益主体非常重视利润指标------------------------102、户籍管理漏洞较大----------------------------------------------113、纳税核算比较混乱----------------------------------------------114、企业所得税账务核算的监管有待加强------------------------------11七、完善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举措-----------------------------------------121、广泛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122、分类管理------------------------------------------------------123、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配备专职税务会计人员---------124、强化所得税稽查力度--------------------------------------------12八、正确掌握两个“差异”准确计算和核算企业所得税---------------------151、新旧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152、新的企业所得税税法与新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163、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处理原则与方法----------------------------17浅谈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的缺陷及建议摘要: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最先在上市公司实施。
浅议企业所得税管理
浅议企业所得税管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税法的实施对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推进税制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认真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确立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大政方针的有力举措.根据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家税务总局对今后一段时间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提出24字方针的要求:“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总体要求.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我们要把严格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以全省“税收管理跨越年”为契机,全面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努力提升税收管理水平.一、企业所得税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企业所得税作为我国税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分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所得税在我国税制体系及税收收入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同时,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在整个国税工作中的地位也将日益重要、任务愈加艰巨.尤其是2002年实施企业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以来,企业所得税管理在整个国税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纳税人户数及收入比重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以衡水国税为例,2006年共组织入库企业所得税10122万元,占同期全市国税收入的%;2007年全市组织入库企业所得税15998万元,占同期全市国税收入的%.2008年全市组织入库企业所得税27305万元,占同期全市国税收入的%.08年与06年相比,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了%,收入增幅远远高出同期国税收入增长幅度,企业所得税已成为衡水市国税新的税收增长点.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国税部门在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方面,仍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呈现出三个“不对称”的局面,即征管基础与日益增长的管理任务不对称,征管手段与日益严峻的管理形势不对称,征管力量与日益规范的管理需求不对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户籍管理漏洞较大.和其他税种一样,户籍管理也是企业所得税管理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管好企业所得税的前提.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上,漏征漏管户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主要的原因在于税务、工商信息交流渠道不够畅通,国税、地税协作机制不够健全.尽管现行的税收征管法赋予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的职能,但没有明确相应的责任,因此很难与工商管理部门建立起真正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企业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以后,对于第三产业的新办企业,如餐饮、娱乐、服务、中介公司等,向地税部门缴纳营业税,在地税部门领购发票,有的企业纳税意识淡薄,很少主动向国税申请税务登记,加之国地税部门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协作机制,在客观上给企业所得税漏征漏管问题埋下了隐患.二税源管理不够精细.基层国税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增值税的日常管理量大面广,对于采取预缴办法的企业所得税,大多数管理人员认为日常的监管没有现实意义.加上时间和精力有限,税源管理部门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情况和税收增减变化往往不够重视,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缺乏对相关税源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在企业所得税的税源监控和管理上缺主动性,不够精细.三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相对于增值税而言,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手段仍然比较落后.如在对纳税申报的审核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稽核手段和稽核方法,没有建立起能够和增值税管理相提并论的稽核机制,主要依靠人工审核的手段,而且是就表审表,仅关注表内的逻辑关系,再加上人员素质的差异,对申报表的审核基本上是流于形式的.再如,由于对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分析缺乏可靠的基础、纳税评估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对企业所得税的日常监控缺乏针对性,没有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用以甄别纳税申报的真实性,从而不能进一步对可能存在问题的纳税人进行针对性的检查,这无疑会助长纳税人偷逃企业所得税的侥幸心理.四纳税核算比较混乱.和其他税种相比,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的关系更为密切,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计算过程复杂,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知识,还要熟悉掌握税收政策的具体规定.但由于纳税人对所得税政策了解不够全面、掌握不够准确,尤其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基本规定、扣除依据、扣除比率等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对同一个政策,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理解,导致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比较混乱.五征管力量亟待加强.由于国税部门大规模介入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的时间较短,税务干部对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经验不足,加之大多数干部对企业财务会计知识不够熟悉,加之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频繁更新,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特别是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财务软件记账的情况下,对企业所得的稽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税务人员精通各行业财务制度,还要熟练掌握各种财务核算软件.由此可见,我们现有的征管力量与企业所得税的管理要求矛盾突出.二、制约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因素分析分析目前企业所得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既有国税机关对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征管力量不足、管理缺位的问题,也有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淡薄,财务核算不够规范问题.一国税机关对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思想认识不足.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一直是国税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金税二期和CTAIS上线运行后,国税机关从上到下都把税收管理工作的重心转向增值税纳税人和专用发票的管理上,对于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从思想认识上没有提高到相应高度,税收管理员甚至部分基层领导,对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后国税部门加强企业所得税征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上企业所得税一度没有纳入国税部门的税收任务考核体系,导致部分国税机关在企业所得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疏于管理,在企业所得税的税源管理上“缺位”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二国税干部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应该说,从1994年到2002年的这段时间里,对于国税部门而言,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量相对很少,国税干部在日常的税收征管中很少用到企业所得税政策,税务稽查也很少涉及到企业所得税业务,甚至对企业财务会计知识借助的也很少.从而在2002年实施企业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后,大部分国税干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工作显得非常生疏,还没有真正适应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三企业财务不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从当前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中遇到的来看,纳税人财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比较普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所得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有的企业不能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规范的设置会计科目,不能按照会计处理程序正确核算各项经济业务,对各项成本费用列支把关不严,审核不力,导致乱摊成本、虚增虚列费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对财务制度执行不严,不能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有关会计事项,不能严格按照现金管理规定,严格控制库存现金限额,大额现金交易相当普遍;有的企业对财务人员管理不规范,在财务人员的使用上任人唯亲,允许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职业,导致账簿记载混乱,成本、收入、费用等项目记录不全面、不完整,连最基本的企业利润都无法准确计算,更谈不上企业所得税的规范核算问题.三、对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几点思考针对当前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应当结合总局的“二十四字方针”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做好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工作.一分类管理1、重点行业实行专业化管理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特点,确定若干重点行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行业管理范围.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特点等相关信息,分析企业所得税管理可能出现漏洞的环节,确定该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思路,制定分行业的企业所得税管理制度办法,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并设定峰值.2、重点税源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现有税务组织机构中,对占本地区税源80%以上的企业,设置重点税源科所.全面了解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工艺流程,深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财务会计核算、税源变化及税款缴纳等基本情况,积极探索重点税源企业所得税管理模型.有条件的地区,可打破行政区域的局限,以市、县为单位,积极探索重点税源重点管理的模式.3、特殊事项实行专项管理对汇总纳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企业改组改制、注销清算等,根据企业所得税管理要求,明确管理目标,落实管理责任,做好针对性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对减免税企业管理,抓好企业优惠资格认定、审核审批以及后续管理等关键环节.二优化服务1、创新服务理念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公开和文明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满足纳税人正当需求是纳税服务导向的理念.针对企业所得税政策复杂、涉及面广、计算繁琐和申报要求高等特点,探索创新服务方式.根据纳税人分类管理工作要求,分别提供不同内容和重点的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征纳关系.2、突出政策服务的工作重点建设主动型、服务型税政.发挥企业所得税调节宏观、引导微观的职能作用,及时发布最新政策.加强行业辅导培训,积极参与企业改组改制、合并分立等重大事项,提高政策服务和服务对象的契合度.重大政策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等方式,帮助企业正确理解税法精神和政策规定.建立市、县分层培训机制,确保基层税务干部和纳税人政策辅导到位.建立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反馈机制,了解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3、公开管理要求,简化办税流程按照“依法、公开、便民”的服务原则,优化企业所得税工作流程,完善企业所得税操作指南,简化纳税人办税程序.一是梳理现有企业所得税管理事项,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要求,明确纳税人申报资料和基层税务机关操作流程.二是调整企业所得税审批权限,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由市、县局进行审批,上级税务机关实行定期督查制度.三是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提高现有税收征管信息用于企业所得税征管的能力,避免重复采集涉税信息.凡是现有税收征管资料已有的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不重复报送,凡是同一项目分年度审批的相同资料不重复报送,凡是不影响审批结果的资料不报送.三核实税基1、加强收入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加强企业收入源泉控管的有效手段.认真总结不同行业收入的来源渠道、实现时间、实现方式,以及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关系等规律,对收入异常的企业及时采取评估、检查措施.加大对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督力度,坚决纠正提前或者滞后实现收入,以及隐匿、转移收入等违法行为.2、加强扣除项目管理.规范凭证管理,完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制度.对大额支出,通过发票与实物、合同、现金支出等相关凭证比对、分析,确保支出的真实性.严格建安、劳务等专用发票的管理,加强开具和接受的检查核实工作,形成收入确认、税前扣除的相互约束机制.3、加强后续管理.依据企业所得税法更新、修订出台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操作规程.分户分项目建立台账,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长期股权投资损失、亏损弥补等跨年度扣除项目和一次性审批减免税等项目,实行台账管理.4、加强关联方税收管理.建立关联方登记制度.关注企业利润转移的敏感信息,防止企业利用关联方之间不同所得税政策以及不同盈亏情况而转移定价和不合理分摊费用.拓宽关联交易管理信息来源,充分搜集第三方信息.加强对跨省市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管理,实行上下联动、国地税互动的联合纳税评估和检查.5、加强清算管理.完善企业清算所得税管理办法,规范企业清算所得纳税申报制度.注重利用中介机构对清算企业审计评估资产可变现净值.对清算金额大、清算事项复杂的企业,建立法规、税政、征管等部门联合组成的清算小组,进行集体清算.关注企业清算后尚未处置资产的变现情况,综合各税管理要求,进行跟踪管理.6、加强纳税户登记管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强本固基,建立国、地税税户管理协调机制,积极主动地做好所得税管户的划分认定工作,防止税户减少.对存在税源转移倾向的重点税源企业,应事前做好宣传服务,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税源流失.四完善汇缴汇算清缴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规范预缴申报、加强汇缴宣传辅导及申报审核、引入中介机构审计等工作,不断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质量.1、规范预缴申报,加强预缴收入分析根据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质量及税款交纳情况,确定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限和方式,对年应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的,实行按月预缴申报.把好小型微利企业认定关,防止企业从低适用税率.加强对预缴申报率的监控,确保预缴申报的正常进行,做好预缴申报的催报催缴工作,依法处理逾期申报和逾期未申报行为.进一步提高预缴的入库率,加强对预缴申报收入的分析,及时了解并掌握企业所得税收入结构变化情况、收入进度情况及收入增减变动情况.2、加强汇算清缴全过程管理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宣传辅导工作.分行业、分类型、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及申报辅导等工作,督促企业有序、及时、准确进行年度纳税申报.逐步扩大企业端申报软件的使用面,引导企业实行电子介质、网络等手段进行年度纳税申报.受理年度纳税申报,认真审核申报资料是否完备、数据是否完整、逻辑关系是否准确.做好催报催缴工作,提高年度纳税申报率和补税入库率.认真做好汇算清缴统计分析和总结工作.及时汇总和认真分析汇算清缴数据,分行业、分项目进行指标的对比分析,找出行业或项目的预警值,并将与预警值偏差较大的数据及时推送给基层,引导基层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日常管理、税源管理等工作.针对管理漏洞研究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行业及项目管理水平,巩固汇算清缴成果.3、积极引入中介机构参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引导中介机构在提高汇算清缴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相关事项审计鉴证工作.对法律法规规定财务会计年报须经中介机构审计鉴证的上市公司等企业,要求其申报中介机构鉴证的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及审计报告.企业所得税规定需中介机构出具鉴证报告的税收事项,要求附中介机构出具的鉴证报告.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探索中介机构参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合法、有效模式.五强化评估1、建立行业评估模型结合重点税源行业生产经营规律、财务会计核算以及企业所得税征管特点,探索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充分运用企业所得税行业评估模型开展纳税评估.建立国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按行业逐步建立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数据库.逐步积累分行业、分企业的历年税负率、利润率、成本费用率等历史基础数据.各地根据本地区行业管理要求,探索建立本地区的行业评估模型,以推动全省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2、充分获取外部信息全面、完整、准确采集企业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基金费等相关信息,重视企业用电、用水、用工等第三方的涉税信息.加强与科技、民政、劳动、电力等部门联系,获取高新技术企业、非营利性组织、风险投资企业等资格认定相关指标以及企业用工、用电相关生产成本数据,逐步建立与外部门的信息联动平台.充分运用第三方信息与企业申报数据的比对分析工作,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纳税评估.3、有效运用纳税评估对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项目、连续三年以上亏损、长期微利微亏、跳跃性盈亏、减免税期满后由盈转亏或应纳税所得额异常变动的企业,作为纳税评估、税务检查和跟踪分析监控的重点.六防范避税1、加强风险管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特别纳税调整的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方法,加大对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受控外国公司等不同形式避税行为的防范调查力度,全面提升防范避税工作深度和广度.针对避税风险大的领域和企业重点实施特别纳税调整,从严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形成对其他避税企业的威慑力度.实行行业联查、企业集团联查等方法,统一行动,重点突破,并以点带面,充分形成辐射效应.2、完善信息基础积极利用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税务登记信息、互联网信息以及其他专项数据库信息,开展特别纳税调整的选案、调查和调整工作,拓宽信息资料的来源,增强特别纳税调整案例的可比性.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重视税收日常管理工作与防范避税工作的衔接和协调,通过加强关联交易申报管理,全面获取企业关联交易信息,建立健全信息传递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使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企业预缴申报、汇算清缴、税务稽查等税务管理信息和资料,及时发现避税疑点.4、积极探索内资企业防范避税管理工作新机制在吸收跨国关联企业反避税管理有益经验基础上,广泛调研,熟悉内资企业避税手段和方法,掌握特别纳税调整管理基本手段.因地制宜地选择避税风险大的领域和企业开展特别纳税调整事项调查试点.总之,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本身是一项量大面广、情况复杂的工作,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为企业所得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待当前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把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抓住贯彻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第二年这一机遇,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努力提升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作者单位:衡水市国税局核实税基的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在收入确认、税前扣除的审核上,没有充分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入扣除的配比原则.在税前扣除的管理上,单纯依据发票进行,忽视了对实际交易内容的审核,助长了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行为.国税、地税部门不同税种收入确认的比对力度不够,在税基核实、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标准不一致的现象.由于缺乏一套系统的反避税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反避税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乏力,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工作处于被动局面等.如何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依法治税特别是企业所得税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因此,严格规范企业所得税执法行为,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行好新企业所得税法,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在新税法框架下,如何推进依法治税达到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的目的呢对此,我对企业所得税征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优化机构设置与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寻找解决问题对策两方面进行了肤浅的剖析.一、企业所得税征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由于企业所得税政策性强、范围大、工作涉及面广、操作复杂,与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很难统一人们的行为规范;加上传统治税理念一时还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权大于法的人治观念仍有一定的市埸.在依法治税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思想认识问题:从领导层来讲,有些领导干部对依法治税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法治观念淡薄,人治思想严重,仍习惯于传统管理和依“长官意志”办事,以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少数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权力滥用等问题,如:利用职权擅开减免税口子,有些领导干部对依法治税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面对财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和税收计划任务的左右,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干扰,显得望而却步、裹足不前、不敢作为;从纳税人来看,由于内外资有别,外资企业有诸多的税收优惠,内资企业总觉得不公平、平等,心态不平衡,想方设法将内资改制为外资或通过关系不择手段改面换脸搞“假外资”,以骗取国家税收优惠,这样,给税务部门增加了执法与征管难度,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从税收执法者来看总是以管理者自处,缺乏征纳互动协作与配合、缺乏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如此等等严重地扰乱了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严重地束缚着依法治税进程.二岗责不分要求不明导致企所税收执法过错无法追究有些地方由于没有建立完整完善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优化机构设置、加强机构管理或执行不力而造成岗责不分职责不明、人尽其用,发挥最佳效益作用因机构设置不当用人机制不健全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中出现执法差错亦无法追究的现象时有出现.也因为岗责不清税收执法人员不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与自身岗位需要具备什么能力的问题,“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做错了怎么办”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决,也就无所谓工作“责任心”了.由于税收执法人员的素质不一,不能很好地把握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法规关口,不但造成执法发生。
以扛实主责主业我为税收谋思路开展讨论
《以扛实主责主业我为税收谋思路》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作为企业或个人纳税人,我们都需要以扛实主责、主业我为税收谋思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税收政策。
1. 税收政策的重要性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也是维护社会公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和企业都应当承担税收的义务,以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如何以扛实主责、主业我为税收谋思路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2. 税收政策的优化与落实针对当前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如何优化税收政策,建立更加合理和公平的税收体系。
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纳税人的主体责任意识,以及推动税收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落实以扛实主责、主业我为税收谋思路。
3. 税收合规与风险防控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税收合规与风险防控。
纳税人需要严格遵守税法法规,主动履行纳税义务,防范税收风险。
税收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及时发现和处理税收违法行为,维护税收秩序。
4. 个人与企业纳税责任个人纳税人和企业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都应当扛实主责、主业我为税收谋思路。
个人要主动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则要按照税法规定履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义务。
只有积极履行税收责任,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5. 个人观点与总结在我看来,税收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应当以扛实主责、主业我为税收谋思路。
只有加强税收意识,积极主动履行税收责任,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深入探讨税收政策的重要性、优化与落实、合规与风险防控,以及个人与企业纳税责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以扛实主责、主业我为税收谋思路。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税收政策,落实税收责任,共同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们需要认识到税收政策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税收作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稳定运行。
浅谈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注意事项
浅谈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注意事项企业所得税会计是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多、范围广、工作层次相对复杂。
鉴于新的税法、新的商业模式和税务专业人士得到的收入之间仍然存在许多差异。
基于新税制背景下更完善更成功的商业模式,要严格遵守税法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开展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业务。
一、所得税会计制度国内发展历程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企业所得税制度。
1958年实行营业税制改革时,所得税与营业税分开,定名为工商所得税。
企业税是分别进行了综合统一的,内外企业税法并存。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家所得税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总的来说,它主要经历了四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2年企业所得税制度,主要由中国投资者的收入以及外国合资企业和外国公司的增加。
第二阶段:1983年至1990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主要对国有企业、集团和私营企业征收所得税。
第三阶段:1991年至2007年企业所得税制度,主要是对境内外企业所得税进行整合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两法并存。
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企业税制与内外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实施。
二、新准则下企业所得税会计(一)新准则下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1.企业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公司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包括当期税金和收入所得。
当前税收必须等于当前收入和适用的税率,递延所得税等于负债本期增加(-减少)的递延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增加(+减少)的比率收入。
2.企业所得税计算新标准新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来自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清偿债务的公司。
在资产负债表日,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标准之间的差异在每个项目中进行确认,并对此类差额的后续税务影响进行分类可以扣除的税收税或临时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预计根据税法的规定,预计将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
如果适用税率发生变化,则重新计算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然而,由直接计入所有者自有资金的交易或事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除外;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所得税负债进行重估,其影响是当期所得税费用。
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思考分析
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思考分析随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应该注重优化税收政策和制度。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税收方面的作用,政府应该制定更加合理和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减轻国有企业的税负,鼓励其进行更多的投资和创新。
还可以优化税收制度,简化税务流程,提高征纳管理的透明度和便利性,从而增强国有企业的纳税意识和合规意识。
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需要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培育的企业,应该带头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税务义务。
对于国有企业存在的税收违法行为,应该加大打击力度,严肃追究责任,形成震慑效应。
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税收违法行为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税法的有效实施。
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需要加强税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能力提升。
税收政策和制度的变化日新月异,要想做好国有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税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税收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悉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和制度,提供准确的税务咨询和指导。
政府应该加大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还需要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和协作。
税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指导和帮助,提供更加便利的税收服务,解决企业在税收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企业也应该积极配合政府的税收管理工作,主动履行税务义务,加强自身的纳税管理和风险防范。
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工作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优化税收政策和制度,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税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能力提升,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和协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所得税心得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企业所得税心得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所得收入所征收的税收。
针对企业所得税,企业需要了解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并制定合适的策略来降低税收负担。
以下是我对企业所得税的心得体会。
一、了解政策和规定企业所得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税收项目,所以企业需要认真了解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这包括税收政策、税法条例、税务机关的规定等等。
因为这些政策和规定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企业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税收政策和法规,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合理规划企业税务策略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税务策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这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包括减少税前利润、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税务策略来优化税收结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三、合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四、及时缴纳税款企业应该按时、足额缴纳所得税。
及时缴纳税款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企业必须遵守税收法规,按时足额缴纳所得税,以避免法律责任和不良影响。
五、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
税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所得税相关的事项和数据。
企业应该将税务管理制度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总之,企业所得税既是企业的一项法定义务,也是企业税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需要充分认识企业所得税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法规,合理规划税务策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降低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及避税现状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及避税现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所得税是国家重要的税收之一。
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以营业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损失后所得到的利润所按规定缴纳给国家的税金。
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一直是国家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国家的财政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避税现象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基本情况、避税现状以及相关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基本情况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主要分为两类,即适用于一般企业的税率和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
一般企业的税率为25%,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
我国还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了简易计税方法,这也是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一大特色。
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还规定了一系列的减免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的发展。
对于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等,我国都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这些减免政策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机构也在不断完善和规范,要求企业必须依法申报纳税,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税务部门还定期对企业进行税收审核,以保障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与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很好地满足国家的财政需求,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企业所得税制度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避税现状尽管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已经相对完善,但是在实际征收和管理中,企业所得税的避税现象依然比较普遍。
企业所得税避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纳税侥幸心理:一些企业认为企业所得税税率较高,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便想方设法规避纳税义务,采取各种手段规避纳税义务。
通过虚假报税,虚报成本费用,提高应扣缴税额等手段来规避纳税义务。
2. 跨区域避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税法规定差异较大,一些企业便利用跨区域越界等方式来规避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企业所得税相对其他税种来说,具有政策性强、计算过程复杂、不易操作等几个特点,它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几乎都与所得税密切相关。
因此,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对税务机关加强税监控,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至关重要。
一、目前所得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财务核算不规范。
在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要求下,企业不能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不能按照会计处理程序正确核算各项经济业务,对各项成本费用列支把关不严,审核不力,导致乱摊成本、虚增虚列费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个别企业由于对所得税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在存货管理上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对各种存货的收发、结存没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和收发手续,常常是物一堆,货一堆。
一些新办企业的投资者以自己使用过的房屋、设备、运输工具等物资投资于企业,不能按照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正确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常常是高估固定资产价值,多提折旧。
还有一些企业对所得税政策掌握不全,界限划分不清,不能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正确核算各项收入和费用,个别企业为了调整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把已经实现的收入人为的压到下一年度入帐,对应税所得额进行自我调节,以便达到少缴所得税或推延纳税的目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制约了所得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建账建制方面缺乏必要的遵从意识和法律观念。
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在履行正常的财务制度上,表现出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财务制度执行不严,不能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有关会计事项,如在资金流通环节,不能严格按照现金管理规定,严格控制库存现金限额,大额现金交易相当普遍。
这种现象,不容置否地造成部分收入通过现金流通渠道,从企业账面上流失,减少了国家税收收入。
第二, 对企业财务人员管理不规范,由于有关部门对现行的会计执业资格缺少必要的监控和管理手段,致使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在不具备会计资格或未取得相应会计资格证书的情况下,从事会计职业。
企业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企业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财经金融一、当前企业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划分不利于标准化管理1、企业所得税是一个弹性较大的税种,其计税根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而应纳税所得额是以企业核算的利润总额为根底,加减纳税调整后得出的。
由于企业本钱核算的复杂性和核算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核算的利润总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伸缩性。
加上现行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比拟复杂,税前扣除规定缺乏刚性,操作起来弹性较大,因此,对政策理解程度不同、计算方法不同,都可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各不一样的计算结果。
同时,管理方式的灵敏多样也决定了企业所得税负担不平衡现象的不可防止。
目前企业所得税征管方式主要有查帐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而核定征收又视能否准确核算收入总额和本钱总额,分别采取核定应税所得率和核定所得税税额两种征收方式。
采取不同的征收方式,企业的所得税负担都可能会有不同,有的甚至相差很大。
而且,企业所得税政策不可能规定得很详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各级税务部门只有结合地方实际确定详细的操作方法,而这种操作方法往往会有一定的伸缩性。
以上种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再加受骗前国地税的征收管理力度不同,标准管理程度不同,直接造成了同类纳税人因归属不同的税务机关管辖而出现税负“倚重倚轻”的问题。
这一问题假设得不到有效解决,将给纳税人以可乘之机,从而滋生、蔓延“人往高处走,税往低处流”的不良倾向。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国税发[2022]8号〕第二条第一款:“自2022年1月1日起,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有关规定,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规定,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都是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关,而征管对象的划分却不按企业性质、类别,而是按工商注册登记时间,这就意味着一样性质、类型的企业,将归属不同的税务机关管理,客观上为税收不平街创造条件。
企业所得税政策解读优化税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企业所得税政策解读优化税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优化成为了提升税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对当前企业所得税政策进行解读,探讨其对税收环境的优化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简述企业所得税政策企业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税种,是对企业盈利的一种税收征收方式。
企业所得税政策的设立,旨在调节企业盈亏分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当前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主要包括税率、税基、税前扣除和税后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税率是企业所得税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不同行业的特点,税率设置具有差异化。
税基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主要包括企业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等。
税前扣除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前可以扣除的各项费用,以减少企业税负。
税后调整则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税前扣除的进一步调整,以确保企业所得税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二、企业所得税政策的优化效果1. 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优化有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释放企业创新活力。
例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通过对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等措施,可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2. 优化税收环境企业所得税政策的优化,有助于改善税收环境,提升国家的税收竞争力。
例如,降低税率,减轻企业税负,可以吸引更多外资和国内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减轻其经营压力,促进其发展壮大。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优化还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例如,通过对中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投资,促进其经济发展。
同时,对沿海地区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调整,可以促进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三、企业所得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为了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政策。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分析范文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分析范文一、引言企业所得税作为一项重要的税收,对于企业和国家财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本文将介绍企业所得税的定义和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接着探讨企业所得税与国家财政的关系,并分析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影响。
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二、企业所得税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其获得的纯利润所缴纳的一种税收。
纯利润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经营管理活动所获得的净额收入。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由国家法律规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率有所差异。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与管理由国家税务机关负责。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原理是按照企业的纯利润来计算和征收税款。
一般而言,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周期是按年来计算的,企业需要根据税法规定的计算方法和税率,向国家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三、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会直接减少企业的净利润。
税率较高的情况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受到严重打击,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其次,企业为了减少所得税的负担,可能会采取一些手段来进行避税,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不正常甚至涉及违法行为。
此外,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还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融资能力,对企业的投资和扩张产生一定的制约。
四、企业所得税与国家财政的关系企业所得税作为一种重要的税收,对于国家财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企业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可以获得一定的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各项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
其次,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可以调节经济发展。
通过调整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税制,国家可以引导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此外,企业所得税还可以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通过征收高额的企业所得税,可以减少企业利润过高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收入的分配公平。
企业所得税纳税实验问题反馈
企业所得税纳税实验问题反馈介绍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其实际利润支付给国家的一种税收。
在中国,企业所得税是一项重要的税收,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际纳税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围绕企业所得税纳税实验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反馈。
问题一:税收政策的变化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产生的影响税收政策的变化是影响企业所得税纳税的重要因素。
政府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财政需求的变化,可能会调整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政策和税收征收方式等。
这些变化对企业的经营和利润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影响一:税率调整税率调整是税收政策变化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之一。
当税率上升时,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税款,这将减少企业的净利润。
相反,当税率下降时,企业的净利润将增加。
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税率的变化,合理规划经营活动,以减少税负。
影响二:优惠政策变化政府可能会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对某些行业或地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这些优惠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当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时,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新政策,并调整自己的纳税策略,以确保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优惠。
影响三:税收征收方式调整税收征收方式的调整也会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可能会改变税收征收的方式,从原先的核定征收改为核算征收。
这将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
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新的征收方式,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避免因不了解政策而发生纳税错误。
问题二:企业所得税核算和申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企业所得税核算和申报是企业纳税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企业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本节将介绍这些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税务会计处理不规范税务会计处理不规范是企业所得税核算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例如,企业可能会忽略了一些可以抵扣的费用,导致实际纳税额偏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税务会计的培训,确保会计人员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能够正确处理企业的财务信息。
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利润收入进行征税的一种税种,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企业经营活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在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过程中,仍存在
一些问题,如下:
一、税法政策变化频繁,企业难以及时适应。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多次修订,税率、抵扣政策、减免政策等均有所调整,给
企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例如,随着营改增的推进,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也发生了变化,部分企业对此难以适应。
建议:政府应当在税法政策变化前,对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和解释,并提供相应的培训
和咨询,让企业及时了解新政策,避免企业因政策调整而产生过多的成本和损失。
二、税收征管环节中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
有些企业会利用虚假报销等手法逃避缴纳企业所得税,而税收征管部门的执法能力相
对薄弱,对这些问题难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和处置。
建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部门的执法和管理能力,提升税收征管部门的工
作效率和精度。
同时,适当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有效遏制企业逃税行为。
三、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难以保证数据安全。
税收征管系统信息化程度不高,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难以实现,数据流通、更新难度
较大,也容易造成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
建议:政府应当加强税收征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完善IT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信息的安全,提高税收征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在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过程中,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
企业负担,同时提高税收征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以达到简化税收征管流程、提高
管理效率的目的。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三篇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三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得税已成为我国税收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税种。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企业所得税政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背景、目的和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开始提升,需要适应国际税收体系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所得税收入也逐渐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过去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税率过高、税收征管不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我国政府开始着手对企业所得税政策进行改革,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提高国家的税收收入。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企业所得税政策发生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包括税率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税收执法的改进等,以及提高税收征管的技术水平等。
这些改革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提高国家的税收收入。
具体来说,企业所得税改革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税负,减轻企业负担。
过去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过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
降低税率、调整税收结构,减轻企业负担是企业所得税改革的首要目标。
2. 优化税收政策,促进投资和创新。
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3. 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的技术水平,压实税收征管责任,打击偷税漏税行为。
4. 促进经济发展,以税收改革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通过企业所得税改革,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国家的需求,实现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局面。
三、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措施企业所得税改革主要是通过税法的修改和税收政策的调整来实现的。
以下是企业所得税改革的主要措施:1. 税率调整。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对于小型微利企业,税率为20%。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三篇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三篇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进行论述。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推动了税制的简化和降低税负。
过去,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税制较为复杂,企业需要承担较高的税负。
而在改革中,我国不断推进税制的简化,减少税种和税率,提高纳税人的便利性和税负的可持续性。
2017年我国实行了营改增政策,将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压力。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鼓励了企业创新和研发投入。
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国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减按15%征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提升了企业税收透明度和税收治理水平。
在过去,我国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一些问题,如难以识别和核实企业真实盈利情况等。
改革中,我国加强了企业的信息披露和税务管理,建立了企业所得税纳税信用制度,推行了企业报表并实现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对接。
这些举措提高了税收透明度,促进了税收的公平性和合规性。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是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改革推动了税制的简化和降低税负,鼓励了企业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了税收透明度和税收治理水平。
通过这些改革,我国企业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进一步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2008年我国开始实行“两税合并”,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从对原企业所得税制的弊端分析入手,对新旧所得税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统一税制的几个原则问题进行了阐述,对我国两税合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税基;税收优惠;所得税功能;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1原企业所得税制的弊端1. 1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现行的所得税制不符合国际税收惯例,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
1.2税基界定不规范,内资企业税前扣除限制过严(1) 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关系不协调,由于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在职能、目标和核算依据等诸多方而存在差异,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耍,会计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且不断处于调整之中,而税法没有建立一套独立的所得税税基确定原则,有些规定甚至在沿用老的会计制度,如对销售收入的确认、对资产的税务处理等。
(2) 税法对界定税基的一些概念比较模糊,如对业务招待费、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都以收入的一定比例为计算依据,收入净额和总收入是会计概念还是税务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有多大,并不明确。
⑶对内资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列支标准规定过严,如内资企业计税工资标准,广告性支出的限额、对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严格限定等,使得为取得应税收入而发生的许多费用不能在税前足额列支,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K企业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内资企业的健康发展。
1. 3税收优惠待遇的广度和深度不同(1) 优惠范围不同。
内资企业的优惠仅限于福利、劳动就业服务、校办工厂、高新技术、“老、少、边、穷”、受灾企业及第三产业等,且多属于照顾性质; 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则普遍适用于生产性企业,而且对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区域实行多层次的优惠。
(2) 优惠程度不同。
内资企业的法定税率同为33%,内资企业可享受18%和27%的优惠税率,而外资企业除了优惠税率(15%和24%)外,还有免二减三、再投资退税、亏损结转等多方面的优惠,各地政府还可免征、减征地方所得税,使内资企业的名义税率和实际税负具有很大差别。
⑶优惠的权限不同。
内资企业“自投产年度起”计算优惠期限,通常有 2 年、3年、5年三种;外资企业自“获利年度”起至少有5年的优惠期,因此,实际的优惠期要比内资企业长。
1.4法律效力及认定标准不同(1)法律效力不同。
内资企业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外资企业实行全国人大制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两者法律层次不同。
(2)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不同。
内资企业所得税实行以“独立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为纳税义务人;外资企业所得税以在中国境内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为纳税义务人。
2新旧所得税法的差异新企业所得税法在2007年3月16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我国税收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事件。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各中央主管机关、地方政府均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
新企业所得税法本身即是有关行政部门、地方利益团体、跨国公司等多方利益博弈和协调的结果。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现行“两税”法相比,主要概括为“四个统一”:内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所得税率、统一并规范税前扣除办法、统一实行“产业为主区域为辅”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统一适用税率。
现行“两税”的税率均为33%,但对一些特殊的外企实行24%和15%甚至更优惠的税率,对内资微利企业实行27%和18%的照顾税率,造成不同类型企业名义税率和实际税负差距较大。
新税率确定25%的主要原因: 一是内企减轻税负;二是将财政减收控制在国家可承受的范围内;三是考虑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国家(地区)税率水平,即实行企业所得税的159个国家(地区)平均税率为28.6%、周边18个国家(地区)为26. 7%,由此可看出,我国25%的税率在国际上属于适中偏低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竟争力和吸引外商投资。
——统一税前扣除。
新税法统一了各项支出的扣除办法,主要在工资、公益性捐赠、研发费用、广告费用等支出扣除项目上作了较大调整:如对按实际发放的工资据实扣除;对公益性捐赠,即企业向民政、教科文卫、环保、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等捐赠,可在其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扣除;研发费用可按其实际发生额的150%直接抵扣当年应税所得额;广告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等。
——统一税收优惠。
新税法将“两税”进行整合:一是保留对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取消生产性外资企业定期减免税,以及产品主要出口的外资企业减半征税的优惠政策等;三是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扩大对创业投资及企业投资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优惠;四是对劳服、福利、资源综合利用等企业采取替代性优惠政策(如加计扣除、少计收入等),以取代原直接减免税政策;五是在法律设定的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特定地区(即经济特区等)内,以及国务院已规定执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即上海浦东新区等)内新设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过渡性优惠,继续执行国家已确定的其他鼓励类企业(即西部大开发地区的鼓励类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3统一企业所得税法几大原则性问题研究(1)企业所得税的功能定位问题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的设计、优惠政策的制定都不能回避一个基本问题,即企业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它涉及该税种在组织收入中的功能定位,还涉及该税种在调节经济中的功能定位。
企业所得税在一国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多大为合理?企业所得税能征多少,既要看流转税己经征了多少,后面的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种还要征多少,相互间需要衔接配合。
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税收征管水平、政府对公平效率目标的侧重点以及对经济管理模式的选择都会影响企业所得税占一国税收收入的比重。
税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不同的税种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有着不同影响,一般认为,选择性商品税和差别商品税是非中性,会影响资源配置,所得税和统一商品税是屮性,不会扭曲资源配置。
但是,中性的税收不一定有效率,非中性税收不一定无效率。
如果一个社会市场功能十分健全,不存在垄断,不存在产品的外部效应,那么非中性税收只会妨碍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但现实情况是存在垄断,存在产品的外部效应,需要政府的经济调节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时,起矫正作用的非中性税收是有效率的。
政府运用所得税税收政策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发挥调节作用,己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通过所得税优惠政策,影响投资报酬率,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
而各国所得税制度和税负水平的差异,使得低税负国对资本、技术、劳务、人员等资源产生高吸引力,影响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所得税需耍在与整个税收体系的协调中设计税负水平,从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出发设计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2) 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的原则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都是企业收益额。
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会计利润的计算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它的服务对象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相关的经济利益人,应纳税所得额依据的是税法规定的各项税法条款,它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其功能是直接调节征纳双方的经济利益关系,两者对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对收益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存在差异。
确定应税所得的原则与会计利润存在某些共同之处,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等,但也存在明显差别:一是税法不承认重要性原则,只要是应税收入和不得扣除的项目,无论金额大小,都需按税法计算应税所得;二是税法有限度的承认谨慎性原则,而强调确定性原则,如合理估计的或有负债允许在计算利润时扣除,而不得在税前列支。
三是会计利润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外在的表现形式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实质时,应以反映经济实质为原则。
这时会计利润的计算融入了人们的主观判断,从某些意义上修正了确定性原则。
而确定应税所得时,有时更侧重于形式的规定,如计税收入和税前扣除的确认,税法必须以某种标志性的凭证取得为依据确定是否计入当期应税收入,是否允许税前列支,这也是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的客观要求。
四是税法强调合理性原则。
税法规定各项成本费用的列支标准和对关联交易非公允价格的纳税调整实际上是对会计利润确认原则中实际成本原则的修正。
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企业所得税法的设计,既要注意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衔接,又要体现税法的相对独立要求。
(3) 设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目标与原则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一个干预较小、自由竞争机制可以较好发挥作用的客观经济环境来保证微观经济主体自由公平的创新活动。
因而,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相应地求税收制度逐步中性化。
对税前列支和减免税政策进行调整,重新规定税前列支范围和标准,从严控制税收优惠政策。
一是区别税收优惠与财政支出的不同功能。
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都能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但两者又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由于税法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对于一些时效性强的政策鼓励适宜使用财政支出形式来解决。
二是注意税收优惠要有利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是注意税收优惠政策的时效性和制度调整的适应性问题。
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与实施将对我国建构和谐的税收关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结语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不是简单的两税合并,而是对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和完善过程,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需要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的整合,需要与其他税种的相互协同,需要税收征管的配套改革。
而所得税制的改革又伴随着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企业将面临税收环境的制度性变迁,并引起企业主体行为的适应性调整,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